登陆注册
1848800000002

第2章 伤心的父亲

像往常一样,昨日晚饭后九格格来到马尔汉和太太的上房定省,在听说父母到前院陪客后,便嘱咐上房的丫头替她给双亲道晚安,随后回自己房中休息。马尔汉在我们到来前也曾仔细地问过了服侍清华的下人,证明清华昨晚确实是在房中休息的,并且半夜时还要了两次茶水,但今天一早却人去床空。

马尔汉老态龙钟的样子,让我不禁同情这个老头,九格格是他心头的珍宝,如今这珍宝得而复失,打击可想而知。

“谁最先发现令爱不见的?”我问。

马尔汉回答:“是老妻的丫头,碧绿。”这倒出乎我的意外,我一直以为应当是服侍九格格的下人们呢。

“碧绿每天一早会采花送给老妻和小女,小女起得比老妻早,因此碧绿总是先到小女那儿去。今天早上,碧绿像往常一样,采了鲜花送到小女房中。这时候,下人们才刚刚起床。因为听小女的丫头们说小女不舒服,碧绿便到床前问候,众人这才发现,小女不见了。”

十三弟也十分吃惊,“之前居然没人发现?”

老马愤怒地挥了下拳头,好在面前没人,要不准是皮开肉绽,“这事荒唐!老臣也责问过那几个服侍的,说床上的帐幔一直放着,被子堆得就像有人睡在里面一样,她们一直以为小女还睡在床上。谁知道……哎!”

十三弟道:“这就是说,一直到喝茶时清华还在,不见的时间,是在以后这短短的两个时辰内!”

马尔汉点头:“是啊!但老臣也问过上夜的人,都说后半夜没有发现小女走出房门,更没有什么人闯进府中,门上的家丁也没发现小女走出府第。可是,小女却真真切切不见了。”

“我们到令爱的住处看一看吧。”我建议道。这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马尚书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生了九个女儿,因此女儿们的住处可谓煞费苦心,既要安全,又要舒适。现在九位格格已嫁出去八位,只有清华还待字闺中,自然格外宝贝了。老马家的府第建的是院中套院,中门以后,等闲有人能够进入,我和十三弟也是第一次到他家内院。女眷们因为听说我们要来,都预先回避了。

清华住的小院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留春,是尚书府最好的住所之一。满人家的姑奶奶在娘家的地位是最高的,因为不知何时就能飞上枝头成凤凰,而清华分明已经是凤凰了,以十三弟目前的发展来看,最不济她也会是亲王妃。

院中三间小小正房,是清华起卧之处;两侧有几间厢房,用作堆放杂物和下人们居住。院门虽小,却也包了铁钉,并且门缝采用的了凹凸对榫的做法,门从里面锁上后,里外就是两个世界,外面根本无法开启。院子所处的位置在马尔汉夫妇的正房后面,并且只有一个门通向外边,也就是说,进出清华的闺房,不经过马尔汉的住处是不可能的。

我们往里走。院子里三三两两地站了些下人,个个惊惶失措,连大气都不敢出。虽然春风摇曳、花红叶绿,这个小院竟像没了生命一样。看见我们进来,下人们都慌乱地跪倒在地上叩头,惶恐之极。难怪,主子不见了,下人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马尔汉略显厌烦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有预感,若是清华的事情不搞清楚,这里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马尔汉武将出身,年青时脾气暴躁得很,生起气来,什么事都做得出。

清华的房间布置得十分简单,屋里飘浮着淡淡的清香,仿佛佳人犹在。东屋是一间碧纱橱,做了卧室。床上的被子没有叠,几件衣裳随意地搭在床前的衣架上,显得屋子有些凌乱。一张梳妆台临窗而放,桌上摆放着各种女孩子的用具,显然昨晚用过。床后几个箱笼整齐地叠放着,没有动过的痕迹。一些未拆封的礼品随意地堆放在角落里,落了一层浮灰,可见收到礼物者极不重视,连拆看的欲望都没有。我一眼就看出,我家三福晋送的也在其中。我不禁解嘲地笑了笑,这件礼物可是费了我们相当的心思呢。

另外两间则没有隔断,十分阔朗,稀稀疏疏地摆放了几件家具,但错落有致,品相不俗。墙上显目的位置挂着一幅仕女画,一个汉人打扮的少女坐在桃树下,巧笑嫣然,画卷上题了两句诗,墨迹犹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很讶然,这可是一首情诗啊,清华怎会在自己的房中挂这样一幅画?与她的大家闺秀身份不符不说,也有煞这屋里的风景。

一圈看完,我还没来得急喝口茶喘口气,十三弟便问:“怎么样,三哥,有没有发现?”话语里充满了期待。

我暗自叹了口气,十三弟啊,你以为我是唐朝的狄仁杰、宋朝的包龙图吗,一眼就能看穿事情的真相?但见他心急如焚的样子,又不忍心让他失望,只好说道:“再看看,再看看,总会有破绽。”

十三弟很失望,低下头没有说话。这孩子对他的未过门的妻子有很深的感情,曾有相思成病的经历,皇阿玛爱子心切,虽然对清华不是十分满意,也只好认她为媳。我若不帮他将清华找出来,是没法子安生了。

我又仔细打量了下这间屋子。一定有我看漏的地方,但确实没有。

“服侍格格的有哪些人?”我问马尔汉。

老马想了一下,但显然他不十分了解,只是说大概有七到八个人。见我不满意这个回答,他向窗外叫道:“小菊!”

一个穿着淡青色衫子的丫头在极短的时间里跑了进来。她大约十八、九岁的年纪,相貌算是相当好看的一类。此刻的她稍稍有些惊慌,灵活的大眼睛不断地去看马尔汉,对于我的问话,她总是在得到马尔汉的许可之后才开始回答。看得出马尔汉比较喜欢和信任这个丫头,我立刻想到了爱屋及乌这个词,很显然,小菊是清华当年带来的丫头,算是心腹之人。

从小菊的回答中我了解到,清华现在实际上有八个人服侍,除了小菊外,还有一个奶娘众人都叫她黄妈,是从小服侍清华的,与二个教导嬷嬷一起照管清华的饮食起居、言行礼仪;两个大丫头,名叫碧云、红云,与小菊一起掌管衣钏盥沐,另有两个小丫头看守门户、打扫屋子。

清华的生活很有规律,一般亥时初刻睡,卯时二刻起。黄妈妈陪侍在碧纱橱里床前的横塌上,外间则是小菊与碧云、红云三个丫头轮流上夜,设有临时床铺,白天拆去。

我现在肯定,清华没有办法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走出这个小院,但她确实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

我喝了一口茶。不得不说,马尔汉这老头还真会享受,这是真正的新茶,茶淡而清,但满口留香。我向十三弟做了个请喝茶的意思,可惜他没有心情。我的这个傻兄弟啊,我真的忍不住想跟他说,有的事不要太当真,感情也是一样,大丈夫何患无妻?三条腿的马或者难寻,两条腿的女人到处都是,清华与其它女子有什么区别。

同类推荐
  • 我是睡阴师

    我是睡阴师

    那一晚,爷爷让我睡在一个棺材里,后来棺材里出现个大姐姐,她很好看……
  • 流云银月狼

    流云银月狼

    一场意外,终于造成了万劫不复。月色下,罪恶伸出了他的双手。
  • 记梦册

    记梦册

    这本书里记录的事情,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只取决于你如何对待。
  • 人间昏沉

    人间昏沉

    时间一刻不停,导致很多东西已经找不着了,也就偶尔无聊时会被想起。古代光怪陆离的故事,奇奇怪怪的神仙。这些想象出来的东西若是变成真的呢?希望你喜欢我的书,这里讲述的是我们想象中的,人间故事……
  • 沉寂之地

    沉寂之地

    有时候错误的情感才往往是悲剧发生的主谋。
热门推荐
  • Fennel and Rue

    Fennel and R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造福全人类的“发明大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要做没烦恼的人:扔掉坏心态,让自己多些快乐与自信

    要做没烦恼的人:扔掉坏心态,让自己多些快乐与自信

    本书不是教你拼命地迎合别人、丢掉个性、忘记自我,而是告诉你,做人不但要善良、真诚、宽容,还要灵活而圆融,在保护自己和不伤害到他人的基础上做事。即从主观和客观因素一起出发,对你的性格死角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生活,扔掉坏心态,让自己多些快乐与自信。
  • 窈窕淑女上神要否

    窈窕淑女上神要否

    一块石头竟然修出了神识?东皇上神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那就收为徒弟吧!为师带你一起钓条大鱼出来!咦?大鱼钓到了,怎么小徒弟又要跑了呢……非爽文,后期高虐~欢迎入坑~
  •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是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谈,篇目不仅包括《自报家门》《关于〈受戒〉》《〈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样自白式的对自己创作初心与创作历程的阐述,也有《沈从文和他的〈边城〉》《读〈萧萧〉》这样对老师沈从文其人及其作品的剖析,更有《小说创作随谈》《小说技巧常谈》《关于小说的语言》《文学语言杂谈》这样关于小说创作的真知灼见……个中所述,皆是汪曾祺自己多年摸索的“甘苦之言”,绝非“零批转贩”。除小说外,本书中选编的文章还论及散文、戏剧等,汪曾祺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经验、心得,都在这些文章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 男人无法修炼的世界

    男人无法修炼的世界

    这是一个诡奇的世界。只有女性才能修炼武道!女校长!女商人……楚涛穿越到这个世界,鸭梨好大!还是先喝口水压压惊!再修炼武道吧!
  • 云掩栖云寺

    云掩栖云寺

    巍峨连绵的秦岭,千山万壑,古木参天。在秦岭北麓的群山之中,云雾常年笼罩着一座千年古刹。古刹前面庄严肃穆的山门上,刻着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栖云寺”。寺内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大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文殊菩萨等神佛彩塑;庭院里传出朗朗的木鱼声和和尚们的诵经声,一派祥和安宁的禅境。“叭!叭!”几声清脆的枪声传来,栖云寺做早课的众僧神情骤然慌乱。崎岖的山路上云雾缥缈,两个汉子钻出薄雾绕过山林,一前一后快速向古刹奔来。在他们身后不远,一队日伪军端着枪气势汹汹地追来,两个汉子慌不择路跑进寺里躲避。
  • 天下粮田

    天下粮田

    本书为《天下粮仓》的姊妹篇,作者著名编剧高锋10年磨一剑的作品。作者以大气洗练的笔触写出乾隆八年一场“金殿验鸟”引出匿灾不报、贪绩婪财的巨案,暴露了大清国粮田、粮仓的空前危机。因病归乡的刘统勋奉命出山,带领谷山、杜霄等新上任的年轻干臣,冲出重围,以颅为典,执行乾隆的开荒增田大策。苦干两年后,粮田转危为安,国家经济逐渐恢复元气。然而,以铁公南、宋五楼为首的贪腐势力,公然挑战新修的“禁丈”法律,借开荒之名,升科收税,残酷盘剥垦民,致使垦殖大业功亏一篑。此时,全国十八省中,逾半遭遇百年未遇天灾,饿殍遍地,百姓流离失所,全国性粮食危机再度爆发,国本动摇,引发朝野激烈动荡,十几位朝廷重臣因贪腐人头落地。
  • 刀笔客志异

    刀笔客志异

    本身是一个平凡女子的黄晚秋,在广东沿海的一座小城开了一个小小的茶饮店维持生计,忽然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叫龙轩客人,柒宝斋的掌柜。当天晚上做了个噩梦,几天后有人寄来一幅图,黄晚秋慢慢卷入一系列的怪事中,有此机缘下进入刀笔一门成为龙轩的徒弟。
  • 我的倚天记

    我的倚天记

    【特别注明:这本书是为了致敬,所以不会选择签约上架,不管是扑街还是大火。】本人第一次写,没什么经验。各看官看个乐呵就行,不喜可不看,勿喷。有什么可以在书评区说,作者可以酌情加减剧情。本书大体上是主人公穿金老的倚天里,(但基于各个版本的电视剧融合。)一步一步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和武林盟主。还穿插了和女主(周芷若)的感情线。大体就这样了,,,(具体可以看一看。)大家可以放过第一卷,它主要是为了后面,从第二卷开始正文。(注: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经典,一千个观众读者里有一千个倚天屠龙记,在这里我也不弄巧成拙了,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