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2300000004

第4章 建国初期文学(3)

其次,诗歌的真实性受到损害。表现生活现实、来自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是诗歌的生命,而有的诗歌却以浮夸的狂热和虚假的“浪漫主义”代替了真实情感的抒发。毫无疑问,诗歌离不开浪漫主义,但真正的浪漫主义是开在生活土壤上并得到理想的阳光照耀的花朵,绝非轻飘迷离的过眼烟云;而有些诗歌恰恰由于缺乏真实性,很快就像过眼烟云一般从读者的心目中消失了。毫无疑问,诗歌必须热情歌颂人民、歌颂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永远需要感情真挚的颂歌,但诗人在歌唱美好事物的时候,不应在严峻的现实和人民所关心的问题面前闭上眼睛;而有些诗歌恰恰是回避矛盾,缺乏“为人民鼓与呼”的勇气。

再次,这段时期诗歌在风格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上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当中有着深刻的教训。没有个性就没有风格,而我们诗人的个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也就没有真正的个人风格。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应当允许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选取题材,表现出他独特的风格。但是诗歌界的风气往往不是提倡而是阻挠这样做,其结果造成在诗歌创作上进入“死胡同”,有的作家提出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对促进诗歌的民族化、群众化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又忽视了对“五四”以来新诗和外国诗歌的学习和借鉴,这也是一种片面性。“五四”以来的新诗人如郭沫若、何其芳、艾青、冯至等,都在继承古典诗歌传统的同时,从外国诗歌中吸收了宝贵营养,对我国新诗的发展贡献很大。

建国后的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成绩显着、影响很大的部分。在建国后至文革开始前,无论是话剧文学剧本的创作,还是传统戏曲剧目的改编或当代戏和新编历史剧的创作,以及歌剧剧本的创作,都有长足的发展。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以其特有的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和上发挥了教育群众、娱乐群众的良好作用;一大批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的文学剧本,成为当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建国后的话剧创作,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话剧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新的时代,表现新的人物,推动历史的前进。尽管它有时在错误思潮的干扰下,走过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的弯路,但从总的倾向上看,它与人民、与现实生活保持密切联系,是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不断探索前进的,是不断发展的。

在民主革命时期就蜚声文坛的老一辈剧作家,如田汉、老舍、郭沫若、曹禺、阳翰笙、夏衍、陈白尘、丁西林、于伶、宋之的等,以满腔热情投入了社会主义时期的新生活,开始了他们创作道路的新阶段。而在解放后才在剧坛上崭露头角的剧作家,如胡可、陈其通、沈西蒙、杜烽、丛深、杜印、崔德志、孙芋等,给话剧创作带来了新的气息,对新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新中国舞台上第一个有影响的话剧是刘沧浪等人集体创作的《红旗歌》。它是第一个描写工人生产的剧本;通过描写工人生活、生产的状况,表扬了工人在生产中的高度劳动热情和积极性,批评了工人中的落后分子,表扬了行政管理上的民主作风,批评了官僚主义作风。这个剧本的初稿完成于1948年冬,1949年上演以后产生重大影响。当时,它的演出一方面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高度评价,一方面也受到了教条主义的简单粗暴的批评,剧中主要人物被指责为“不真实”,戏的主题被指责为宣扬“小资产阶级的民主”等等。这种错误的观点遭到文艺界广泛的批评,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人民群众及文艺工作作者的扞卫。这个话剧,不仅从思想内容上说对即将投入大规模工业建设的中国人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从戏剧艺术和人物描写的技巧上说,也为新中国话剧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差不多与《红旗歌》同时诞生,并在建国初发生重大影响的,还有话剧胡可等人创作的《战斗里成长》。这部作品通过描写农民赵铁柱一家三代的不同命运,展现了中国农民反抗压迫、走向革命的曲折道路。这一时期,还有老舍编剧,并于1951年首次上演的话剧《龙须沟》。《龙须沟》以解放前后不同社会的强烈对比,写出北京的变化,热情歌颂新中国和人民政府。这是当时轰动剧坛的着名作品。

《红旗歌》、《战斗里成长》、《龙须沟》这三部话剧,虽然反映生活的角度不同,选取的题材不同,艺术风格不同,但它们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可以说,它们是当代话剧文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新中国话剧文学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1953年~1957年,话剧创作发展快、收获大。特别是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强调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批评了公式化、概念化倾向,话剧文学创作的质量和数量都一度有明显的提高,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1956年3月~4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既是对建国以来话剧创作成果的检阅,也是对进一步繁荣话剧创作的推动。这是当代话剧的第一个丰收期。

反映工业建设战线生活和斗争的话剧,有《考验》(夏衍)、《幸福》(艾明之)、《双婚记》(柯夫)、《刘莲英》(崔德志)、《姐妹俩》(蓝光)等;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村生活新貌的,有《春风吹到诺敏河》(安波)、《春暖花开》(胡丹沸)、《妇女代表》(孙芋)、《妯娌之间》(田心上)、《洞箫横吹》(海默)、《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等;取材于抗美援朝和海防对敌斗争的,有《钢铁运输兵》(黄悌)、《***》(沈西蒙)、《战线南移》(胡可)、《保卫和平》(宋之的)、《海滨激战》(王军等)等;取材于解放前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的,有《万水千山》(陈其通)、《游击队长》(邢野)等;描写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和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的,有《在康布尔草原上》(汪钺等)、《如兄如弟》(苏一平)、《巴音敖拉之歌》(超克图纳仁)等。

此外,描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明朗的天》(曹禺),通过爱情中的矛盾冲突歌颂新品德、鞭挞坏思想、表现各种人物丰富复杂的精神面貌的《归来》(鲁彦周)、《同甘共苦》(岳野)和《人约黄昏后》(赵寻),揭露行政机关官僚主义、阿谀奉承等庸俗腐朽作风的《新局长到来之前》(何求),以及国际政治斗争题材的讽刺剧《龙虾》(卢丹)等,也是这一时期剧坛上的可喜收获。

这一时期,描写历史题材的作品还不多,但老舍的《茶馆》和梅阡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骆驼祥子》,却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另外,儿童剧的创作,在这一时期也是颇有成绩的。《蓉生在家里》、《大灰狼》(张天翼)、《小白兔》(孙维世改编)、《马兰花》(任德耀)、《儿童团》(邢野等)、《骄傲的小燕子》(熊塞声)、《夏天来了》(刘厚明)等,都是当时在少年儿童中发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品。

总观建国后头8年的话剧创作,它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与现实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它概括的冲突中可以听到历史在变革中前进的脚步声。这一时期大部分剧作都是反映当前现实生活的,透过对过去生活的评价,表现出作者对新生活的积极态度。不论新老剧作家,都积极跟上时代,努力去熟悉新生活,表现了在新事物面前的满腔热情和在创作上刻苦探求的精神。

《刘莲英》塑造了青年女工刘莲英这一人物形象,作者真实地写出了她对劳动、对同志、对爱情的那种执着态度,生动地刻画出了这一社会主义新人的品德。而《洞箫横吹》、《布谷鸟又叫了》、《新局长到来之前》等剧作,则代表了话剧反映现实生活的进一步深化。这些作品深刻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揭露那些隐藏在生活潜流中阻碍生活前进的腐朽、落后、消极的东西,表现了剧作家对生活进行认真严肃的思考和探索的可贵努力。从《春风吹到诺敏河》、《人往高处走》到《洞箫横吹》、《布谷鸟又叫了》真实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和农村生活的深度,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上,可以明显地看出话剧沿着现实主义道路的发展和提高。

话剧创作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从1957年下半年起,逐渐遭到较多的波折。优秀的剧作,往往遭到无理的批判和否定,戏剧创作的艺术规律动辄被轻易抹杀,如所谓“三结合”集体创作的提倡等;粉饰生活、歪曲现实、脱离人民的创作倾向受到支持而抬头;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被严重地损害着。在这种特殊的历史局面下,话剧创作出现了3种情况:

1、到古代和当代历史中去挖掘戏剧创作的题材。如《关汉卿》和《文成公主》(田汉)、《蔡文姬》和《武则天》(郭沫若)、《甲午海战》(朱祖贻、李恍)、《胆剑篇》(曹高等)、《红色风暴》(金山)、《东进序曲》(顾宝璋、所云平)、《星火燎原》(赵起扬等)等话剧的创作。这些作品避开了对当时生活中那些虚夸不实的东西的直接反映。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得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的话剧创作走着迂回曲折的道路。

2、有的剧作家从当前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他们坚持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并且巧妙地选取反映生活的角度,从而避开了那些虚夸不实的东西,写出了一些较好的作品。如《女店员》(老舍)、《槐树庄》(胡可)、《枯木逢春》(王炼)等。有的戏取材于国际政治斗争,如时事讽刺喜剧《纸老虎现形记》(陈白尘)等,也是别具一格、颇有影响的作品,在当时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教育和娱乐作用。

3、相当多的作品为“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风”作宣传,助长了这些不正之风。这些作品虽然也不同程度地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干劲,但基本倾向是歪曲生活,粉饰太平。如《烈火红心》(刘川)、《降龙伏虎》(段承宾、杜士俊)、《共产主义凯歌》(陈恭敏、兰炼)、《劳动人民的战士》(陈其通)、《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田汉)等剧作,这些作品抛弃话剧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破坏了文艺的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但是,话剧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终究是不易割断的。经过1962年在广州举行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会议对“左”倾文艺思潮的清算和对现实主义传统的重新强调,话剧创作又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新气象。

1962年~1965年,陆续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话剧作品,其中反映工业战线斗争生活的如《第二个春天》(刘川)、《激流勇进》和《一家人》(胡万春等);反映农村斗争生活的如《龙江颂》(江文等)、《丰收之后》(蓝澄)、《青松岭》(张仲明);表现部队和海防民兵生活的如《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等)、《**》(贾六等)、《南海长城》(赵寰);表现解放前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的如《杜鹃山》(王树元)、《豹子湾战斗》(马吉星)、《七月流火》(于伶);集中提出对青年一代的教育问题的如《祝你健康》(丛深编剧,又名《千万不要忘记》)、《年轻的一代》(陈耘等)。

此外,还有描写少数民族斗争生活的《赫哲人的婚礼》(乌·白辛)、《远方青年》(武玉笑),以及儿童剧《小足球队》(任德耀)、《草原小姐妹》(葛翠林)等。这些在剧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获得了国家的奖励。

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话剧舞台上出现的一批优秀作品,在表现新的主题、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方面,总的看来是有所发展的,在戏剧艺术技巧上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这一时期的话剧创作也存在3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其一,在创作的取材上只追求所谓“重大题材”,片面强调“题材决定论”,结果路子越走越窄,剧作取材单调空洞。

其二,对英雄人物的塑造追求“高大完美”,背离生活、脱离群众,用豪言壮语取代了对人物性格的具体刻画。

其三,有些剧作在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时,有把阶级斗争简单化、扩大化的倾向,这样,便不能通过典型的戏剧冲突,更深刻、更真实地反映出生活的丰富复杂的内容。

在这一时期的戏剧文学中,传统戏曲文学剧本的改编和创作,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我国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每一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各种传统戏曲的改革,既反对粗暴的干涉,又反对因循保守、抵制改革的倾向,使许多剧种焕发了新的艺术生命,推动了新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传统戏曲文学包括3项内容:

1、利用传统戏曲的艺术形式,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创作、演出反映当代生活的新剧本,即通常所说的“当代戏”。

2、利用传统戏曲的艺术形式,创作、演出反映古代生活的新剧本,即通常所说的“新编历史剧”。

3、对多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剧目,通过艺术加工,进行整理和改编,即通常所说的“传统戏”。

在众多的戏曲剧种中,首先反映当代生活的是一些年轻的、艺术形式比较灵活的地方戏曲,像评剧、沪剧、吕剧等。如评剧《小女婿》、沪剧《罗汉钱》、吕剧《李二嫂改嫁》等,这些剧目生动活泼,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地方戏曲在反映当代生活的创作实践中,既保持和发扬了各自的剧种特色,又丰富了各自具有特殊风格的艺术表现手段。

此外,还有锡剧《红色的种子》(李进、顾尔镡、俞介君编剧)、豫剧《朝阳沟》(杨兰春编剧)、花鼓戏《打铜锣》(李果仁改编)等,都是地方戏曲反映当代生活的较好作品,在观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像《红灯记》、《芦荡火种》等剧目,是首先在沪剧的改编演出中取得成功,然后才为京剧所移植的。

戏曲改革运动的逐步深入推动了那些历史比较久、影响比较大的剧种去表现当代生活。

针对戏曲改革运动的蓬勃发展,周恩来同志指出:“过去只提到了传统戏和当代戏两种题材,但不能要求传统戏正确地反映历史的真实,今后的戏曲剧目除当代戏和传统戏外,还应该加强新编历史剧的创作。”根据这一指导原则,在1960年文化部举办的当代题材戏曲会演大会上,提出了传统戏、当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剧并举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吴晗的《海瑞罢官》(京剧)、田汉的《谢瑶环》(京剧)、孟超的《李慧娘》(昆剧)等,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优秀的新编历史剧,不仅在表演和唱腔等艺术表现形式方面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长处和独特风格,而且在思想内容上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和表现历史上的生活和斗争,做到历史事实与艺术手法的统一,做到“古为今用”。实践证明,这是丰富戏剧创作题材、更好发挥戏曲艺术作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如上述几个优秀的剧目,通过对海瑞、谢瑶环、李慧娘等形象的塑造,既符合历史真实,又使今天的观众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有助于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扬正气、克服邪气。

新中国的戏剧文学,还包括新歌剧这一年轻的门类,它比传统戏曲更适宜于表现当代生活,特别是小型歌剧,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和娱乐作用。

建国后,小歌剧的创作是大量的,其中不乏较好的作品,如《抢伞》(胡小孩)、《扔界石》(侯喜旺)、《海上渔歌》(周行)、《好心好意》(李悦之)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延安时期的小秧歌剧前进了一步。

同类推荐
  • 一夜之后

    一夜之后

    这是诗人赵晓梦的一部个人诗集,收录了他近两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一百余首。全书分为六个章节:《行走大地》《季节词典》《秋天之门》《偶然乡愁》《一夜过后》《南方北方》。这些诗作是作者作为一家大型传媒高管繁忙工作之余的产物,是作者对当下生活的叙写和体悟,关于生命、生存状态、时令季节、故土、乡亲,几乎所有的生活元素都成为这部诗集的内核,而这些,并非游离于诗人之外的隔靴搔痒,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我抵达。作者以独特的意象、丰富的想象和精巧的构思,叙写自己心中的无限诗情,在平淡的生活中理解生死,理解生命,理解活着的意义,让文字充满了对诗意不懈的追求。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李希凡文集(第七卷):往事回眸

    李希凡文集(第七卷):往事回眸

    本书稿是李希凡先生八十余年多彩人生的自述传和心灵史。作为被毛泽东钦点的“小人物”,一系列的偶然与必然构成的身不由己,真实地展现了那个荒诞岁月中的人生沉浮,也折射出当代中国某些不可磨灭的历史潮流的发展印迹,实为当代红学史甚至党史存留了一份不可多得的鲜活资料,堪为那段特定历史之存照。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热门推荐
  • 久伴成婚

    久伴成婚

    【出版名《乖乖就饭》】(全文完)貌美龄大不将就,专为别人做嫁衣的婚礼策划师杨晓环的爱情一直不顺,机缘巧合又恰逢经济所迫,她做起了兼职伴娘……在别人的婚礼上,认识了符合条件对她紧追不舍的金融小开白煜,紧接着又是温文尔雅的公司太子爷刘博涛,爱情接踵而来,日子春风得意,*让她不满的是,每次做伴娘时总会碰到同一位让她倒霉的俊伴郎简凡。3个男人9场婚礼,经历世事,她能否认清自己的心意,在三个男人中,找到自己MrRight,收获自己的婚礼?
  • 星辰剑君

    星辰剑君

    三千年前,星辰天域太子,惨遭未婚妻背叛,死于新婚之夜。三千年后,少年重生,他看着那高高的苍穹,心中燃起无限怒火,复仇之路,谁与吾同行。少年立下誓言,待我秦墨重修十三载,敢叫诸君入黄泉! 星辰剑君书友群:230183055
  • 花儿为什么这样艳

    花儿为什么这样艳

    凡是见过花儿的人,都讲花儿长得好看。特别是花儿的皮肤,粉嫩得像是轻轻一捏就能捏出水来,这在那缺油少粮的年代,是很少见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花儿天生丽质,还因为花儿家条件好,她父母就她这么一个独生女,好吃好喝从没亏欠过,所以花儿就像一朵生长在肥沃土地上的美丽的花朵,越发娇艳了。花儿早先的家在向阳镇算得上是个有脸面的人家。花儿的父亲是镇上“红旗五金厂”唯一的大学生,在厂里当技术员,大大小小算个干部。花儿的母亲是五金厂的党委副书记,是正儿八经的干部。
  • 帝君又没有被宠呢

    帝君又没有被宠呢

    云七月,二十七世纪的王牌特工,亦是九幽圣域的索命阎罗。一朝身死再度重生,成了玄云大陆战王府空有三系灵根却一事无成的懦弱郡主——云倾。当王者回归,风动玄云,曾经那些瞧不起她的人,她定要亮瞎了她们的双眼!曾经害过她的人,皆不放过。神挡弑神,魔挡屠魔。他身份神秘,一袭红袍邪魅张扬,风华绝代,对人冷情,腹黑狠毒,唯独对她倾尽所有,护她周全。
  • 参王计划

    参王计划

    郑孝胥阴恻恻地道:“一旦得到这两件宝,你两人将荣华一生,如若抗旨……”深夜,寒风凛冽。北京火车站笼罩在几盏黄豆似的灯下,忽然幽灵般驶来几辆小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火车站大门前,车门一开,跳下几个身穿黑衣的人,扶出一个披着黑斗篷的人,急匆匆向车站里走去。披斗篷的人身材瘦削,戴一副圆框近视眼镜,脸上毫无表情,只是机械地迈动脚步。此人就是大清朝逊位的末代皇帝溥仪。辛亥革命后,大清朝被推翻了,但皇帝溥仪还住在皇宫里,虽然已没了号令天下的皇权,但仍旧接受大臣们的参拜朝见,摆着皇帝的架势。
  • 履园丛话

    履园丛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夫妻地狱

    夫妻地狱

    《夫妻地狱》是一本小说合集,辑录了作者三部小说《猫》、《伦敦来的男人》、《不幸时刻》。在本书中,西默农力图通过小说这一文学载体重现现实生活里某些婚姻中夫妻彼此间的相互折磨、相互伤害,反思人性的残酷之处。
  • 光芒纪1:微光

    光芒纪1:微光

    侧侧轻寒继《簪中录》后的首部时尚言情励志之作。女版《中国合伙人》+中国版《时尚女魔头》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星的话,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尽自己所有的力量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叶深深,这个初入社会的新人,仅仅因为乱穿马路,丢掉了工作,被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有人,企图扶她登上时尚界辉煌王座,但前面是万丈深渊;有人,希望带她走向服装界光辉世纪,但前面是重重迷雾。偶像成为她人生中重要的对手,而携手同行的闺蜜,在渐行渐远中成了可怕的敌人;但这一切,终将让她在世界舞台上迎来属于自己那光芒万丈的人生。
  • 爱如潮水(中国好小说)

    爱如潮水(中国好小说)

    《爱如潮水》围绕女儿“小染”展开情节,牵涉出麦子和强子的爱情生活和宝根夫妇的善良与奎西促狭而又纠结的情感历程。
  • 破解五小姨死亡之谜

    破解五小姨死亡之谜

    被誉为“五朵金花”之一的五小姨齐祖昆在“文革”期间不明不白的离奇死亡,她的死成为整个家族讳莫如深的禁区。作为70后出生学医的“我”,对五小姨的死充满了疑惑与好奇,在长达多年的走访与调查后,“我”一层层揭开了五小姨死亡的谜团,结果谜底却令家人们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