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7500000008

第8章 一只看不见的手--宏观经济学(3)

货币政策时滞"TimeLagofMonetaryPolicy"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货币政策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分为内部时滞、中间时滞和外部时滞两个阶段。

经济学这样说

1.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以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开始,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即改变货币政策为止的这一过程。内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经济信息的传递速度、管理当局的预测能力以及政策选择的决策效率。内部时滞有一定的主观意向性,与管理体制和工作效率有关,受控性较强。

2.中间时滞。中间时滞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这些工具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产生实际效果为止的时间距离。中间时滞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与金融市场的敏感度,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等。

3.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变动导致社会信用活动发生变化,到该变化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最大实际影响的时间距离。外部时滞是货币政策效应时滞中最受注意的部分。外部时滞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企业行为等多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其稳定性不强,它的长短取决于货币传导机制、市场的构造和经济控制与管理的程度,以及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的运行及其效率本身等。外部时滞有一定的客观性,受控性较差。

研究货币政策的"时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前瞻性。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对有关项目进行预测时,对发展情况要跟踪监测,以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考试得三分还是太多了--笑谈节约悖论

内涵小笑话

"这次算术考试得了多少分?"

"三分。"

话音刚落,"啪!啪!啪!"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三鞋底子。

"下次再考,得多少分?"

"下次我一分也不要了。"

趣评:好的出发点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有可能恰好相反。正如节约是好的,但节约未必一定会带来好结果。

知识链接

按照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积累越多越好,也就是储蓄大于消费是有利于扩大再生产的。但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将会导致更多的国民收入,使整个经济呈现繁荣局面;而当国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则会引起国民收入下降,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简而言之,就是:挥霍导致繁荣,节约导致萧条。这就导致了节约悖论"ParadoxofThrift"也称为"节俭悖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

经济学这样说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景象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而可叹的例子。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全社会的需求萎缩,生产停滞,经济进一步萧条,从而使其收入继续下降。

节约的悖论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它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是存在的,是短期的。长期或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节约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新寺庙什么时候造好--笑谈阿罗不可能性定律

内涵小笑话

某寺年久失修,已是残破不堪。

方丈见此,下定决心重建寺庙。为了节俭,特制定了条例如下:

一、重建寺庙。

二、用旧寺庙拆下的石砖重建新寺庙。

三、新寺庙建好前,众僧们仍住原寺庙。

趣评:看似合理的选择,其结果不一定是合理的。

知识链接

美国著名数理经济学家肯·阿罗"1921年生"是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他获奖的主要成果,是揭示了"不可能性定理",人们俗称为"阿罗定理"。

经济学这样说

所谓社会选择,是与个人选择相对而言的,个人选择的中心是确定个人偏好,而社会选择理论的中心是确定社会偏好。在社会选择理论中,最著名的也是最受推崇的结论是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认为,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有两种做出社会选择的基本方法:一种是投票,通常用于做"政治"决策;另一种是市场机制,通常用于做"经济"决策。此外,在其他非民主的国家,甚至在民主社会中的较小单位里,也存在两种社会选择的方法,即独裁和传统,在它们的正式结构中具有某些投票或市场机制所不具备的明确性。在理想的独裁体制中,社会选择只根据神的或者全体个人的共同意志做出来。因此,这两种情况下均没有个人之间的冲突。然而,投票或市场的方法是汇集许多不同的个人偏好做出社会选择的方法。在任何个人理性地做出他的选择的意义上,社会选择的独裁方法和传统方法也是理性的。但是在涉及许多个人不同意志的集体选择中,这种个人选择和社会选择的协调性还存在吗?

1951年,阿罗采用数学的公理化方法对通行的投票选举方式能否保证产生出合乎大多数人意愿的领导者或者说"将每个个体表达的先后次序综合成整个群体的偏好次序"进行了研究。结果,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更准确的表达则是:当至少有三名候选人和两位选民时,不存在满足阿罗公理的选举规则。或者也可以说是:随着候选人和选民的增加,"程序民主"必将越来越远离"实质民主"。

阿罗不可能定理源自孔多赛的"投票悖论",早在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孔多赛就提出了著名的"投票悖论":假设甲、乙、丙三人,面对A、B、C三个备选方案,有如下的偏好排序。

甲"a>b>c"乙"b>c>a"丙"c>a>b"

注:甲"a>b>c"代表甲偏好a胜于b,又偏好b胜于c。

若取"a"、"b"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b"乙"b>a"丙"a>b"

社会次序偏好为"a>b"。

若取"b"、"c"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b>c"乙"b>c"丙"c>b"

社会次序偏好为"b>c"。

若取"a"、"c"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c"乙"c>a"丙"c>a"

社会次序偏好为"c>a"。

于是我们得到三个社会偏好次序--"a>b"、"b>c"、"c>a",其投票结果显示"社会偏好"有如下事实:社会偏好a胜于b、偏好b胜于c、偏好c胜于a。显而易见,这种所谓的"社会偏好次序"包含有内在的矛盾,即社会偏好a胜于c,而又认为a不如c!所以按照投票的大多数规则,不能得出合理的社会偏好次序。

总结:要寻找这样一种决策机制,即它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程序的影响,同时又不限制投票人的偏好以及进行的独立决策,并能最终将所有的个人偏好转化为一种社会偏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阿罗不可能定理。

种洋葱能抗旱--笑谈外部经济性

内涵小笑话

农夫甲:"去年大旱,我吃足了苦头,今年我想了个办法,保证不怕旱。"

农夫乙:"太了不起了,能告诉我是什么办法吗?"

农夫甲:"我在每一行麦子旁边,都种一行洋葱。洋葱一长出来,麦子就会呛得整天流泪,我看起来还要经常排水呢。"

趣评:在树荫下走路是有好处的,既凉爽又不要钱。这就是树荫对人的经济外部性。

知识链接

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

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种。所谓外部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者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经济学这样说

笑话中的洋葱使得麦子整天流泪,当然是异想天开,但就这一思路来讲,体现的正是外部效应。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到处都是,例如办公室里冬天太冷了,暖气又不足,你的同事自己买了一台散热器放在办公室,这时候办公室会变得暖和起来,你自己也受益了,但你不会为此而需要付出成本;再比如你每天回家的路上都会路过一座大楼,大楼熄灯很晚,所以即便你每天很晚回家,大楼里的灯光会把路照得很明亮,这样你每晚回家再也不用胆战心惊了,对于这样的好处,你也没有付出成本;还有,你的邻居是个爱干净的人,每天都把你们公共的空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你在享受这份舒适时,也是不需要付出的;等等。所有这些行为都是无意间给别人带来了好处,但又无法为此收费的,就叫做溢出效应。

调音师为何而来--笑谈外部不经济性

内涵小笑话

钢琴调音师:"对不起,先生,我是来给你的钢琴调音的。"

主人:"哦?可是我没有请你来给钢琴调音啊。"

钢琴调音师:"这我知道。是你的邻居们要我来的。"

趣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个人的行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使之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但后者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

知识链接

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外部不经济性可分为生产上的外部不经济性和消费上的外部不经济性两类。它们都是市场失效、经济活动主体不甚清楚或不负他们应负责补偿外部费用责任的表现。

经济学这样说

环境问题是外部不经济性的典型例子。例如,把污水排放到河流中的造纸厂;向天空排放有毒气体的冶炼厂或化工厂;在公共场所随意抽烟的烟民;随意扔弃像塑料袋或其他垃圾的人;在人行道乱停车或在生活小区和校园里随意按汽车喇叭的司机;在游轮上向长江倾倒垃圾;等等。他们的行为在给自己带来某种满足或便利时,都对他人或社会的利益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却不必承担这种负面影响的成本。

外部性的发生通常不会有表现为价格形式的货币支付,外部性的这一特征使企业制造外部不经济轻易而无成本。而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是,如果经济主体的活动引起了其他经济主体收益的增减变化,这一经济主体必须以价格形式向对方索要或支付货币。因此,可以认为,外部性发生于市场运行机制之外,也就是说,外部性现象导致市场失灵。例如,某旅游地的开发,旅游垃圾骤增,使当地居民生活在不卫生的环境中,居民身体健康受影响,而当地居民通常不会因环境被污染而得到经济补偿。因为企业外部的不经济按惯例无须为此付出代价,所以社会责任缺失的旅游企业就可"轻松"地"无本经营"外部经济。

在经济发达国家,对任何一个企业的评价都是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的,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财富》等都将企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在我国,对企业的评价大多仍然停留在经济指标上,这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也不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包括效率、效益、人力资源、环保、社会生活状况等指标在内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引入与社会责任相关的评价体系,要求组织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阿凡提不好意思不吃--笑谈搭便车理论

内涵小笑话

一天,阿凡提和一位朋友想做抓饭吃。那位朋友问阿凡提:"阿凡提,您会切胡萝卜丝吗?"

"不会,"阿凡提回答。

"那么胡萝卜丝炒葱头会吗?"

"不会。"

"那样的话您会焖抓饭吗?"

"也不会。"

那位朋友只好自己把抓饭做熟,端到阿凡提跟前,问他:"阿凡提,您会吃抓饭吗?"

"本来我连抓饭也不会吃,可看到您忙活了半天,不好意思不吃了。"阿凡提说完大口大口地吃起抓饭来。

趣评:聪明的人,总是可以在市场上抓住很多机会加以免费利用,搭便车。

知识链接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我们会发现,厂家经常采用搭便车策略,一些弱势产品跟进强势产品,借力"铺货",最大限度地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使新产品快速抵达渠道的终端,从而尽快与消费者见面。对没有强大实力的弱势产品而言,搭强势品牌的"广告便车"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策略。

经济学这样说

在图书市场上同样存在搭便车的例子:比如,前几年有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畅销,市面上立即出现了《我该动谁的奶酪》、《谁也不能动我的奶酪》等一系列跟风书;又如《绝对隐私》一书,跟风的"隐私"一片,脱得光光追着让你看,哪有"隐私"可言。书倒都畅销了,手法却耐人寻味。

善于投机的企业总是可以充分利用外部性坐收渔翁之利。同时也正是由于便车的便利性的存在,行业的先导者在大张旗鼓地进入某个领域的时候,也应该尽量减少投机者利用自己的宣传声势所形成的便车的机会。"搭便车"与"反搭便车"的斗争就像一场猫与老鼠的战争,其中的妙处就在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谁的手法更加天衣无缝,巧夺天工。

同类推荐
  • 中国新篇章

    中国新篇章

    本书以中国新篇章为主题,文章包括预测中国、中产阶级重塑中国消费市场、中国制造业迈入新时期、在PC+时代登上新高峰:杨元庆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公司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另类:斯坦福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另类:斯坦福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本书收录斯坦福经济学精品课程,并将课程中对当下市场经济最具指导性,与可操作的方法与案例予以最简洁的诠释,摒除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保留对创业者、店主、商家最具指导性的商业细节与规划,除了教大家如何快速、高效地获取经济利益之外,还对企业如何保持基业长青,提供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很多独到的创业与管理思想,还是刚刚问世,理念非常新,具有很高的前瞻性。
  •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收入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了,我们工作不努力吗?我们不够节俭吗?都不是;为什么我们什么东西都比美国贵。美国人实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万美元,我们呢?才几千美元,而且美国几乎什么都比中国便宜;为什么我们的蔬菜价格这么贵。这已经不仅仅是大蒜和绿豆的问题了,而是一般蔬菜价格也像股价一样大幅度的变动,搞得这些小菜贩子卖菜像玩股票一样。
  •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最实用的平民经济学:看懂经济现象的平民武器。一本专门为普通人量身定做的关于经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让你轻松获得经济蛋糕中属于自己的那一块,赶紧来阅读吧。
  •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学术著作。作者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时代背景手,深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意义、内涵和实现方式,深刻论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机理、推路径和主要任务。作者的实践者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使他能够从独特的角度看问题,以渊博的知识和坚实的实践经验,深探讨了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本书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见解,既是一部理论启蒙读物,又是一部经济学,对深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妖精的尾巴之不平凡的人生

    妖精的尾巴之不平凡的人生

    这是一个绅士在妖尾世界争取和平生活的故事。(此文不是后宫文,更不是种马文,争取写出自己心中的妖尾世界)
  • 恋上伪男千金

    恋上伪男千金

    在机场被臭流氓非礼,女扮男装进入盛域男子学院又被同一个人夺去初吻。刚脱离虎口又来到狼窝。莫名其妙的报个名,又看到某人冷冰冰的站在一边。怎么那么阴魂不散!原来他们只是双胞胎,最后居然还在同一宿舍。四个帅气的美男,一个拽拽的伪男,看这个伪男怎么把四个美男的心虏获。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掠爱成婚:错吻冷酷总裁

    掠爱成婚:错吻冷酷总裁

    因为十年前的一场误会,她与他此生本该再无交集。可命运的齿轮,却让两人再次相遇。或是不舍或是留恋,可她已经嫁为人妻。本想黯然处之,可男人的强势不得不让她重视这段感情。
  • 我的极品妖孽老婆

    我的极品妖孽老婆

    叔叔留下的一把杀猪刀,竟然可以穿越位面.
  • 斩龙头

    斩龙头

    世传粤西之龙神生于周秦之世,载庙碑斑斑可考。西江上下游千载,沿途村寨若立庙祀,鳞甲辉煌必极显应,利泽天下。端州府衙门,后刑堂。灯下,一个少年的身躯在盐水皮鞭下血肉横飞,随着“噼啪”声溅起的一串串红沫子,纷纷贴到霉迹斑驳的墙上。行刑的弓兵抽完鞭子,便熟练地挽回鞭花,托起那少年的下颚。
  • 镇恶志

    镇恶志

    先镇江湖后镇天,镇罢妖魔镇神仙,三千世界听谁主?青衫笑傲红尘间。
  • 七零甜蜜蜜:小娇妻,深度宠!

    七零甜蜜蜜:小娇妻,深度宠!

    单纯做作性.感.妖.娆的妖.艳.贱.货从末世来到了七零年代,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沈安琪的目的只有一个——混天度日,极力作死……~~~~~~~~~~~~~末世女一朝穿越,成为七十年代被恶婆婆磋磨死的小媳妇身上,渣男要离婚,开玩笑,升官发财死男人,姐姐户口本上只有丧偶,没有离婚这个选择!可是,为什么丧偶后,她身边那个喜欢撩人的痴汉是怎么回事?痴汉:“女人,你嫁,或者我娶,二选一,你自己选?”某女双手插着小蛮腰,眼神微闪,“男人体力好,让人受不了!”
  • 夜行列车

    夜行列车

    世上没有无端的怨恨,一切杀意必有缘由……我要去的地方冷风一直在吹, 那是一片阳光永远无法照进的松林, 在那里,我整夜颤抖,丈夫的头颅在车轮下, 而他的身体却从未被找到……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地剥离,撕裂流脓的伤口,汩汩的鲜血之下,是谁的初心?
  • 栀香如酥

    栀香如酥

    三界有五方帝君,司掌金木水火土五方仙灵,其中以司金的东天云灵力最高,在仙魔两界最有威名。三界有两处圣地,灵泽山和幽河。司木青岁和司水清泽在西渊种禁木,影响了镇压魔族王子比炼的法器,比炼撞翻镇压他的乌浮塔跑了。为了对抗仇人司金东天云,比炼拿出了藏在魔界的轩辕三剑之一。东天云正在收集三剑,于是紧追比炼三百年。香苏本是生在灵泽山的栀子树仙灵,比炼在走投无路情况下把汲风剑投掷入灵泽山,导致山体崩塌,山里未能成形的仙灵大都死亡。香苏因生在灵池边,侥幸逃过一劫,东天云用一滴灵血帮她化为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