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3400000008

第8章 识人 用人的艺术(2)

关于知行,苟况也有一段比较具体的阐述。他在《君道》篇中说:“故校之以礼,而观其能安敬也;与之举措迁移,而观其能应变也;与之安燕,而观其能无流慆也;接之以声色、权利、忿怒、患险,而观其能无离守也。”意思是说: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考察,看他能不能坚守本分,有无自我慎独的精神;给他变换一下生活环境,看他能不能应付事态的变化;给他创造安逸、舒适的生活条件,看他能不能做到不流于淫荡;连续让他听各种糜烂的歌曲,接触妖艳妩媚的女人,掌握一定的特权,激起满腔的愤怒,经历患难和险恶的环境,看他能不能拒腐蚀,保持住高风亮节。显然,用今天的处事标准来衡量,上述知行方法,有不少仍是可取的。

相比之下,唐朝魏征提出的“六观”,要比苟况所说的“四观”,显得隐蔽、稳妥。他不主张通过采取各种行动,甚至是耍弄权术,去主动考察下属,而是主张静观不同人的现实表现,来被动地了解下属。他说:“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贼则观其所不为”(《贞观政要》卷三,《择官第七》)。采用“六观”的方法来知行,也许需要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但其所获取的观察结果,往往是比较真实的。

对知言和知行提出比较全面看法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在《心书》一文中讲知人之道有七条:第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考察其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将来的志向;第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提出尖锐的难题诘难他而看他的观点有什么变化,能否随机应变;第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询问他的计谋、策略看他的见识如何;第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气”,即告诉他艰难、祸乱将至而看他有无克服困难的勇气;第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以美酒待他看他的品性如何;第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给以金钱利诱看他是否廉洁;第七,“期之以事观其信”即托付他办事而看他的信用如何。总之,识别下属,应该从志、变、识、勇、性、廉、信等几方面进行考察。

一般地说,每一个人的言行都有他的动机(或有意识的或潜意识的)。每个人的同一种言行的动机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当兵,有的是为了学技术,有的是为了考军校,有的真是为了保家卫国;再如勤奋工作,有的是真具有敬业精神和讲奉献,有的是为了多受表扬,有的是为了争取入党等等;同样,在生活和工作中,许多人有时说的话并不是真心话,只不过是客套、敷衍或自谦。如果带兵者在还没有确实弄清对方每一言行后面的真正期待是什么,不清楚对方真实想法的情况下,就简单行事或仓促了结,那就难免会给工作带来被动,或者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带兵者要洞察同一种言行后不同的动机,并加以因势利导。作为带兵者,还必须随时透过部属的外在表现,运用各种形式,细致地做工作,及早准确、全面地掌握部属言行的真实动机,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一名优秀带兵者必备的素质。带兵者还要正确领会领导的真正用意,一些聪明的领导说话更是含蓄、点到为止。

认识一个人,不但要听其言、观其行,还要看他有什么动机、是什么人。

用人之长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拘常规;谦和的人多胆小怕事等等。这说明不同的人各方面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没有十全十美、各方面都很强的人,尤其是在当今这个高科技主导下的、分工越来越细和高度社会化的时代更是如此。选拔人才首先要看那个人的特别所长与任务是否适当,他的特别所短是否影响他完成这个任务,绝不能过多地考虑你是否喜欢他的个性,或考虑他的个性是乖戾、还是温顺柔和等等。

因此带兵者要用人所长,要用七分心血去发掘部属的优点,三分心思去挑剔部属的缺点,才能集合用众人之志、智。汉高祖刘邦在谈到他成功的经验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我不如萧何;带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吾能用之。”

《水浒》中的时迁,其短处非常突出——偷鸡摸狗成性。然而,他也有非常突出的长处——飞檐走壁的功夫。当他上了梁山,被梁山的环境所感化、改造,他的长处就派上了用场。在一系列重大的军事行动上,军师吴用都对他委以重任,时迁成了使这些军事行动成功的重要人物。有此可见,即使对毛病很多的人,也首先要看到他的长处,才能把他的才干充分利用起来。

一般地说,才能出众的人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毛病,人无完人。而怎样使他的缺点没有表现出来的机会呢?那就要在积极发挥他长处的同时,认真帮助他克服缺点或毛病,使他在你领导下,发挥其长,大显身手。

如何用人所长呢?一是按特长领域区别任用:主观和客观的局限性,决定了任何人只能了解、熟悉和精通某一领域(或某几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一个人不管多么卓越,也只能在他所适应的领域内具备特长,因此用人必须依据人的特长领域性,坚持区别对待。二是按特长的变化而任用:人的特长领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有转移性的,可以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发展的结果往往是新领域特长超过原领域特长;特长转移的人往往是勇于创新的难得优秀人才。如新闻记者休斯发明电炉,画家莫尔斯发明电报等等。发现人的特长转移后,要及时调整对人的使用。三是把握最佳状态,用当其时:人的特长随着人的年龄变化,如人的精力可能增长,也可能衰退,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因此最好要在他精力(特长)最高峰值时用他的所长。四是善于开发、挖掘和培养人的特长:人的特长有用进废退和隐性的性质,因此,要通过给部属授权压担子、提挑战的办法,使特长潜能有增强和展现的机会。五是要懂得“强中更有强中手”,“山外青山楼外楼”的道理。

要防止长处变短处

人的长与短都不是绝对的,任何时候都没有静止不变的长和短。在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长与短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长可以变短,短可以变长。这种长短互换规律,是长短辩证关系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因此,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要僵化地看待他的长短处,努力创造使他的短处变长处的条件,同时也要防止长处变短处的情况发生。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就曾经在这一点上因考虑不周而造成用人不当。诸葛亮错用马谡,就是对马谡这个人的长处、短处会发生互换没有料到。马谡自幼熟读兵书,有主见,谈起军事理论滔滔不绝,这是它的长处。这种长处用在当参谋能发挥优势,所以在街亭之战以前,诸葛亮曾成功地采纳他所献的反间计,使曹魏一度弃司马懿不用。可是环境变了,条件变了,他的长处却变成了招致失败的短处。熟读兵书变成了纸上谈兵、教条主义,有主见变成刚愎自负、独断专行。马谡从参谋位置到了主将之后,因读兵书多而看不起有实战经验的王平,因迷信军事理论就擅自更改诸葛亮的战役部署,听不进旁人的不同意见,一意孤行,结果失了街亭,落了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要善于短中见长

优秀的带兵者用人的高明之处,还在于短中见长,善用部属的短处。部属某方面的能力在这个位置上是短处,在那个位置上可能就是长处。清代思想家魏源指出,“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清朝有名将军叫杨时斋,他认为军中没无用之人。聋子,可安排在左右当侍者,可避免泄露军事机密;瘸子,可命令他去守卫炮台,他很难弃阵而逃;瞎子,听觉特别灵敏,可命他战前在阵前探听敌人的动静……这一说法有些夸张,但说明了任何人的短处之中必定蕴藏着有用的长处。

《贞观政要》记载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短中见长之术。李世民说:“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种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唐代文学大家柳宗元写过一篇文章叫《梓人传》,说是有个木匠,家里什么工具也没有。去看他的床吧,床腿坏了,也没有去修理。这么一来,邻人四舍都说他是一个无才之人,徒有一个木匠的虚名。后来,这位木匠去负责营造一座大型建筑。只见所有的木匠都听他指挥,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效率高,质量好。待到一座巍峨的宫殿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人们面对平日看不上眼的木匠,个个目瞪口呆:他就是那位连自家床脚也不修一修的穷木匠吗?

有位连长既善于用人之长,又善于用人之短。比如:遇事爱较真、钻牛角尖者——安排他去监督粮油副食的采买。处理问题头脑呆板者——安排他去考勤。脾气太犟、争胜好强者——安排他去当攻坚突击队长。办事谨慎、婆婆妈妈爱蘑菇者——安排他去做安全保卫监督员。能言善辩喜聊天者——安排他去搞公关,接待地方共建单位的人。

谨防“以短掩长”。有的人之所以被人视为“无长”、“无用”,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没有看到人才的真正本事。因此,使用人才,还有个“发掘”的任务。要知道,晶光闪闪的水晶石刚从土里刨出来的时候,是一块黑乎乎的东西,只看表面,准会把它当废物扔掉。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有的人真是藏龙卧虎,不显山不露水,最易被人视为无用的人、少才的人。作为用人者,切勿轻易得出结论,说某某无用,某某废物。“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以短掩长是用人的大忌。优秀的带兵者应树立“天下没有一无是处的人”的信念,要有兼容并蓄的气度。

特点并非缺点

经常有这样的例子,连队中某战士原来是“刺头兵”,谁也管不了,可换了连领导不久,“刺头兵”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各项工作积极主动,显示出很好的素质,被评为优秀士兵,有的甚至还立了功。这说明新的连领导抓住了“刺头兵”的特点,挖掘出了“刺头兵”的特长,扬长避短地调动了“刺头兵”积极性。

带不好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把部属的特点当缺点:部属思想活跃,遇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就把他的自信当作自大、狂妄;部属有正义感,敢于批评,喜欢提意见,就视为服从意识差、刺头等等。对部属的缺点用放大镜看,优点却视而不见,这无形中就打击了部属的上进心,随之就产生了对立情绪,以至于积怨越来越深,影响连队建设。

带兵者要辩证地看待部属的特点,把部属的特点挖掘出来、特长发挥出来,并利用好,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地克服其“缺点”。不能把特点当缺点,不能把“老实”、“听话”、“顺从”视为可靠,不能将那些有主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视为“不听话”、“有毛病”,要知道“奴才好用没有用,人才有用不好用”。周恩来总理说:“与有肝胆人共事。”我们就是要挑选那些有肝胆和个性,渴望负责和敢冒风险的人担当重要职务。

有特点的人才能不能脱颖而出,与求才者本身的智略、见识有关,也与用人者的水平有关。用人就像用马一样,有时得到了千里马却不知道,有时知道是千里马,自己的才能却又驾驭不了它,这样无怪乎人们就喜欢驽马的便利、安全,而排斥那些刚烈伟骏的骐骥了。特别是相对高层的带兵者一定要是能驾驭有个性、有肝胆的将才之人。

那些年,军人的档案里好评语差不多都是:“服从领导”“谦虚谨慎”,“团结同志”,“带病坚持工作”,“埋头苦干”,而很少表扬“工作有创造性”“敢于对领导提出批评”,而“个性强”总是被当作缺点提出来!这种观念显然跟不上时代潮流。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不把部属的特点当缺点的优秀领导者,他就是因为起用了一大批极有个性、特点的人才,虚怀若谷、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所以开创了贞观之治。

公元六二六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派人把魏征叫来,训斥道:“那些个头高大的男子,自己说不到十八岁,其实可能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征兵。我已发布诏书,你为什么扣住?”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捕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唐太宗觉得魏征说的有道理,可还是不服气。魏征接着说:“陛下的诏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征召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当兵,现在不到十八岁的男子也得应征,这不是说话不讲信用吗?”唐太宗吃惊地问:“我什么时候不讲信用?”魏征说:“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曾经下诏:拖欠官府东西的,一律免除,可是官吏们照样催收,这是不是说话不算数?陛下曾明令规定:关中百姓免收租赋二年,关外百姓免除劳役一年。如今已经服了劳役或交了租赋的又被征当兵,这是不是说话不算数?陛下一向说要以诚信待人,为什么征兵的时候怀疑百姓作假?无缘无故怀疑人,这能算讲信用吗?”魏征的一席话,说得唐太宗哑口无言。好半天,唐太宗才说:“我过去总以为你固执、不通情达理,今天听你议论国家大事,才知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这以后,唐太宗更加信任魏征了,并且提升他担任了太子太师这样高级的官职。

有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中途在昭仁宫(现在的河南省寿安县)休息,因为对他的用膳安排不周到而大发脾气。魏征当面批评唐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者嫌进献的食物不精美,遭到百姓反对,灭亡了。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足了,如果贪得无厌,即使食物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唐太宗听后不觉一惊,说:“若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中肯的话了。”

贞观中期以后,唐朝经济更加繁荣,政治也很安定,朝廷大臣都尽力歌颂太平盛世。只有魏征不忘过去的艰苦,给唐太宗上了一道奏章,指出他在十个方面的缺点,希望他警惕,保持贞观初年的好作风。唐太宗把这个奏章写在屏风上,早晚阅读,引为戒鉴。他对魏征说:“我现在知道我的过错了,我愿意改正,否则,我还有什么脸面和你相见呢?”

上述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魏征极具个性、特点,有肝胆、主见,不惟命是从,甚至敢于“犯上”,而李世民从魏征骨鲠的个性上看到有助于事业成功的闪光点,并开掘其闪光点,用其所长,发挥其作用,从而收到了很好效果。

允许非自身素质原因的失败

同类推荐
  • 化学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化学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 最强战士辅助系统

    最强战士辅助系统

    韩岳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发现自己成了一名军人,身上貌似还有一个金手指相助,抽到宗师级的太极拳,近战无敌,宗师级的枪法,鹰的眼睛,射程内,有我无敌!宗师级军姿,不动如山,当然还有其它的生活类技能,琴艺,书法,绘画,唱歌,做饭,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还能日常装逼。
  • 武器:揭开神秘的面纱

    武器:揭开神秘的面纱

    人们认为转轮手枪是美国人塞缪尔.柯尔特于1835年发明的,这种转轮手枪为火帽击发式,使用口径10.16毫米的纸弹壳锥形弹头,与现代转轮手枪相差无几,为此,不少史书将柯尔特称为“转轮手枪之父”。转轮手枪是手工装填弹药,子弹打空后就得退壳或重新装填。有三种方法将转轮推出框架,最常用的是转轮摆出式,也就是将转轮甩向左侧。由于左轮手枪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很快受到各国官兵的喜爱,19世纪中期以后,这种枪风靡全球,许多军官都以拥有一支左轮手枪而自豪。有的国家还把左轮手枪作为装备陆军的近距离自卫武器。
  • 伪装之王

    伪装之王

    他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一名斗士,代号“墨鱼”,为了信仰,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象深海中的墨鱼一样,时时处处伪装着自己,喷射墨汁迷惑敌人,规避着来自深海的各路强敌,周旋于各色鬼魅之间,他被出卖,被抛弃,被误解,这些都未能改变他的初心,有朝一日,当真相大白,一代谍王令人敬仰!
  • 抗战之烽火兄弟

    抗战之烽火兄弟

    穿越到抗战时期的新时代军人,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机智勇敢的冲破小鬼子的包围,救出十二名战士,为保守一个秘密,结为生死兄弟,在抗击日寇的不同阵营里,血染青春,演绎出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精彩篇章。
热门推荐
  • 奇货套装(全八册)

    奇货套装(全八册)

    1、本土自古以来神秘的职业——“逐货师”首次曝光!传承一千三百一十二年的古老职业,比鉴宝“掌眼”更高一级的存在。《奇货》的模式是一个新奇的隐秘职业带来的探险故事。全新的设定,超人意料的神秘文化结合。2、历史上传承奇诡的一群人,千年以来不断的挖掘着人类世界的隐藏秘密!而这些秘密背后,到底掩盖了多少文明的真相?3、一双从元朝传下来的筷子,筷子上八句谁也看不懂的文字。一个被湮没千年的秘藏“奇门”,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宝?中国首部描写“逐货师”经历的小说,有史记载传说中富贵而又危险的人群!
  • 龙缘

    龙缘

    它是一条可以主宰人间朝代帝王更替的护脉龙神。这个身份听起来十分拉风,不过可惜已经是过一百多年前,上一任的护脉龙神--它的龙爹败给了凤凰族,位置被夺,从此它们一家就十分落魄地依附别人,窝在一条又窄又小的小河沟里,受尽白眼。直到有一天,一个翻身的机会突然出现,它十分不幸地继承了龙爹的龙脉,去寻找拥有皇族血统的帝王之后,重新从凤凰爪中夺回护脉神的位置。它到了凡间,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查探到一个修真门派中的少年是可能的对象。但它又不幸地摸错了路,爬进了另一个门派的院子,摸到了另一个凡人的床边……
  • 萌宝来袭:爹地,妈咪是我的

    萌宝来袭:爹地,妈咪是我的

    被赶出家门的她遭未婚夫下药拱手让给别的男人享用。接着未婚夫又伙同小三妹妹自导自演了一场捉奸大戏。曾经恩爱甜蜜的爱情被无情的葬送。而他如天神般降临将她炼狱中挽救出来。“我不能生育。”唐诗怯怯糯糯的说。“我有儿子,不需要更多。”简明辉随手扔下了一本结婚证。唐诗刚要松口,却不料那个冷漠如冰的男人竟然无视她的抗拒,对全世界宣示他的主权。男人邪魅的一笑,“太太,我们该生二胎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之魔王女友

    末世之魔王女友

    末世降临,灾变来到,一切都陷入了疯狂之中。“老婆,你没骗我吧?”方莫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女朋友,双目圆睁。叶倾城妩媚一笑,右手轻巧而下:“末世,即将到来,我,会成为最强大的魔王!”……“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我怀疑我女朋友疯了,她说自己是魔王……”方莫颤抖的跟对面的心理医生开口。……当他带着心理医生回家后,他忽然看到了女朋友恶魔的一面。暗无天日的囚禁生涯开始了…
  • 穿越火线之AK传奇

    穿越火线之AK传奇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他以一人之力托起了整个战队,他用一把AK47横扫CF界,他用精准的点射和犀利的压枪扫射称霸主道,技惊四座。他以惊人的天赋击败众多枪王,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创造了一个属于AK的传说!他率领战队获得了无数荣誉,俘获众多美人心。
  • 财迷萌宝来坑爹

    财迷萌宝来坑爹

    【呆萌的吸血鬼宝宝+霸气的猎人妈咪】“麻麻,看我偷回来什么?”某宝挥舞着手中的埃及法老手杖,得意洋洋。“拜托,宝贝你能不能偷点有用的东西回来?”某女抚额,神情很优桑,“家里菜刀坏了,听说XX博物院新出土的战国大刀削铁如泥。”于是第二天,那把宝刀便出现在某家厨房的砧板上。数日后。“麻麻,看我偷回来什么?”某宝再次炫耀战果。家里最缺爸比,他偷个超级帅哥送给她总不会错吧!瞥过沙发上昏迷不醒的小鲜肉,某女当场大惊失色:“你个小蠢蛋!偷个瘟神回来做什么?快闪!”
  • 画灵卷

    画灵卷

    盛逢阎王生辰,整个冥府大庆三日。阎王饮至酣畅,便开始放赏,但凡在今日子夜之前走上奈何桥的人,都可以提一个往生要求,若是合理,自当应允,便算作为自身积福了。现首便是子夜之前最后一个人,他站在那里,抬头看忘川旁边的一棵菩提树,目不转晴,看了许久,直到孟婆招手叫他。他才微微回神,问:“我可以不喝孟婆汤吗?”孟婆摇摇头,对面前这个看起来忧郁得实在让人心疼的男子客气地笑了笑,补充说道:“这是六界的规矩,不可以破。不过你真是幸运,待会走到往生口时,可以对判官提一个要求。”
  • 红颜绝世

    红颜绝世

    她,千炎,现代的五个异能特工之一。自小就和自己的好姐妹因为异能而被赶了出来,是师父,给她们名字,给她们家。自小被师父收留,和其他三人一起,由人人厌恶的“怪物”变成了人人崇敬的特工。却是在一次任务中被师伯陷害,完好的五个人,却只有她一人回来。那个从有记忆以来就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姐妹,就这样没了。却不想,她在师父的帮助下,转生来到古代。她是强悍无比的千炎,也是胆小懦弱的千颜。是机缘巧合,还是宿命所在?看现在的她,褪尽戾气,除去懦弱,一路美男陪伴,谁会得到她的真心?一路宠兽多多,她又会得到几只?一路恩怨情仇,她又会怎样蜕变?且看千炎怎样走出前世的阴影,华丽逆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魔女暴君大人快走开

    重生魔女暴君大人快走开

    上一世,莫名其妙成亲了。这一世成亲成的更莫名其妙了?“哎哎哎,你别过来,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授受不亲,可你我都成亲了,娘子!”“你走开,谁是你娘子啊。啊啊啊你别过来!”
  • 大漠谣(终结篇)

    大漠谣(终结篇)

    重返大漠的玉瑾路在何方?一副更大的画卷即将展开:从大汉到匈奴,从匈奴到西域,战场上的变幻莫测,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让霍去病、孟九与玉瑾三人又会出现怎样的交集?在经历种种变局之后,玉瑾将面对怎样一个悲喜结局,且看《大漠终结篇》,待桐华娓娓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