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4100000008

第8章 红桑葚紫桑葚(1)

庄园那时候我们学校被喊做景家庄园。因为看不到四川大地主刘文彩那样的收租院和地牢,便让人有一种名不副实的遗憾。镇上最老的顺子大爷也记不得庄园主人的相貌,因为他压根就没有回来过。真实的情况是他请最好的木匠石锁去京城住了一个月,据说是游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清王府,然后带回一张图纸,然后工匠们就照着图纸栽花堆石烧砖盖房。然后,这座庄园就归了人民政府,成为我们学校。

其实我挺喜欢那叫做庄园的三进院落,雕梁画栋凌檐翘角,高高的石阶上回廊环绕,廊柱下有精美的石刻,尽管风雨剥蚀,却有着一种败落后的奢靡和美丽的苍凉。想它新建成那会儿,红墙碧瓦的怎么像住人的家?若是摆一尊大肚子弥勒佛,倒更像一座寺庙。当我一个人悄悄穿过穹形的垂花门,一脚一脚踩在廊子的青砖地上,用手抚摩那些雕着花纹的窗棂和门框,想着里面曾经有过的花天酒地和穿金戴银的少爷小姐们时,心里就会愤愤不平: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大地主,这才是奢侈糜烂的剥削阶级生活的有力见证,哪像我们家,顶着一个富农的帽子,却只住过一孔黑乎乎的破窑洞。

走进学校的新大门,穿过操场,两排新建的平房是男生宿舍。再后面一座像生产队库房那样的房子,是我们学生食堂。食堂门前两棵女贞树之间拉一道铁丝,几块抹布在风中飘扬,让我想到弟弟的尿布。住校的同学们吃过饭后,蜂一般挤在铁丝下的水盆里涮碗,然后抢着抹布,一边擦碗一边四处张望,“这就是地主的后花园哇,看那石头,从南方坐火车来的,看那哨楼,烟囱一样,真他妈排场哇,啧啧。”

上学时,我们女生喜欢走桑树涧,在竹园边掐两片薄荷叶贴在额头上,一上午都不会打瞌睡。在溪水边抿抿两鬓,头发便像抹过油一般光滑。经过这家人过去的马房院时,扒在刺栅门上看那个地主婆是我们每天的功课,有时候她在窑门前的灶前烧火做饭,浓烟熏得她不断地拿手绢擦眼睛。她经常踮着脚尖往铁丝上晾手绢,也是家织的却洗得白是白粉是粉,一块一块用枣刺别着在风中飘扬。我们总是惊讶,同样是从黑乎乎的窑洞里走出来,那地主婆的脸是那么白皙,连一道道的皱纹似乎都与众不同,有着一种我们看不懂的神情盈溢在眉间。

桑葚熟了的时候,我们总是偷偷地溜出这昔日的大门,用竹钩去钩桑葚。我们把铁丝弯成钩缠在竹竿上,把柔如少女腰肢的枝条拉下来,让那又大又紫的果实把嘴巴填满。第一次摘桑葚我被那红艳艳的果实骗了一下,酸得我倒牙。阴兰兰笑我:“你真是个书呆子,熟透的桑葚是黑紫黑紫的,不好看但透心甜,那红艳艳的是徒有一张好看的脸。”她哪里知道在这之前我从来就没有见过桑葚,我童年所在的西北小城是连桑树也不长的。

旧大门前的两尊石狮子我不喜欢,总感到它们在对我龇牙咧嘴,示威一般。跨过那道包着铜条的高门槛时双腿会感到一丝冰冷,少了些亲切。正厅的校办公室,开大会时就会打开两道中门,就能一直望到后面的藏书楼,那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让我觉得不像是走进学校,倒像是走进一部电影。相比之下,厅房前那座戏台显得有些简陋,背靠正厅三面敞开,被刮掉字迹的柱子像两根光秃秃的旗杆矗在台前,开学那天,两根旗杆上挂着“欢迎一年级同学”的横幅,校文工团就在上面演节目。我们新生坐在台下院子的最中间,二、三年级学生分坐两边,而在廊子里坐着老师,正面的小亭子里坐着老校长和教导主任。许多年后我才知道,那戏台曾经是一镇子的人们心仪的地方,每年的正月,请最有名的蒲州梆子剧团来,连本戏会从初五唱到元宵节,绣了八仙过海的大红缎子贺幛横挂台前,雪亮的汽灯光芒四射,照着台下女眷的粉面桃腮,天天入洞房夜夜做新郎的着名小生,就是勾引张家四姨太私奔后又被抓回活活打死的九岁红。从那以后,这台上再也没有了霓裳飘舞弦歌声声,那曾让主人得意的“借仙境以作高台,衣冠济济,无非黄粱梦中虚富贵;傍学宫以奏雅乐,音韵锵锵,不啻武城邑里闻弦歌”的楹联,也在一天夜里被铲去。原来我们学校的前身就是楹联里说的“学宫”,曾经就在这座庄园的旁边,是庄园的老主人出资建起的全县第一所高小。

二进院子是我们初一女生宿舍,据说曾是姨太太和小姐们的住房。每当下课后走回宿舍,我们几个女生就会抱怨:“为什么二、三年级女生都能住前院仆人住过的房,单单让我们住这地方,难道不怕那些资产阶级腐朽气息腐蚀我们的灵魂么?”可没有人听到我们的抱怨。再说,我们只能在宿舍里悄悄地说,还敢去哪儿说呢?不过,沿着我们宿舍门前的廊子往后进一道垂花门,就能看到藏书楼,雕花的木楼梯和阑干,有着菱形图案的花格子门窗,檐下木刻的一出出戏剧故事,都会让我们想入非非。踩着一级一级的木楼梯上去,没有等身后自己的脚步声消失,一切秘密就被那把锈绿的大铜锁挡住了,就像是翻着一本章回小说,总在节骨眼上且听下回分解,有着一种不可抵御的神秘和诱惑。倚着阑干望去,整座院落错落有致,就连桑树涧的桑树和竹林也尽收眼底。那时我总觉得,藏书楼与地主这个词是不搭界的,难道他每天用鞭子打过奴仆后会去坐在书楼里读书写字么?顺子大爷说地主在北京有六房姨太太,他死后他那六房姨太太的归宿就成了我日夜的猜想,我想着她们一定是被抢进了这座宅子的,我还想着她们在这高墙大院里如何的争风吃醋,如何勾心斗角地上演着属于大户人家里女人的故事,像是瞎子阿丙的二胡曲,凄艳而又哀伤。

三进院子衔接处的每座小屋,住着几位已成家的老师。音乐老师师杰住二进院子的西北角,我们文工团员去藏书楼下的排练大厅会经过他的窗前。体育老师邓天才住二进院子的西南角,篮球队的同学也要经过他门口才能进办公室拿篮球去操场。俄语老师裴纹住二进院子的东北角,是整个院落的一个死角,她是我们学校唯一的女教师。政治老师文龙住二进院子的东南角,不但进院子的所有学生要经过他的目光审查,就连住在院子里和要进院子的其他老师也要从他窗前经过。前院的东西两间,一间住老校长,一间住教导主任。其实除了最南边的大门,每进院子都有东西两个门,可谓四通八达。但二进和三进院子的门几乎常年锁着,所有住在院子里的老师和学生要去西边的操场,或者进东边的三排教室,都必须从前院办公室门前经过才能出去或者进来。从操场或男生宿舍去教室东边的厕所,则得绕一个大圈从藏书楼后面过去。这就使我们每一个女生都处在老师的目光保护之下。据说这样的布局安排,是经过学校深思熟虑的。我们每个班级四十多名学生里只有五六个女生,学校让结过婚的老师住在女生宿舍周围,而那些男生们如果走进垂花门,首先会遭到老师的盘问。除了文工团排练的男生和去拿篮球的体育队员,还有就是给老师送作业的班干部,一般男生没有特殊理由是进不了这个院子的。

尽管学校把男生宿舍与我们远远地隔开,也把单身男教师安排在男生宿舍旁边,可我们心里想什么学校哪里知道?每下晚自习后我们经过文龙老师门前回宿舍,就抬轻脚步放慢速度,偷看门缝里溢出的灯光。躺在那盘大土炕上,我们激烈地争论:“你说那女生用什么方式让文龙老师爱她,是作业写得好还是上课老举手?”“听说她是团小组长,文龙老师是团支书嘛,这还不明白。”“学生嫁给老师其实挺好的,就是年龄差距大了点。”“不就差八岁么,男人大知道疼人。”“你怎么知道?”“我妈说的,你没看邓天才老师,那次他老婆哭着跑出房门,直奔桑树涧要跳沟,天才老师紧紧跟在后面,追兔子似的,听说追回去绑在桌腿上继续打,就那还同学呢。哪像人家文老师,恩爱夫妻。”我们天天晚上开这样的讨论会,学校哪里知道?

学校也有让我心里难受的地方。比如往西直通镇街的学校新大门两边,就写着这样一副楹联: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校门为贫下中农子女所开。这副楹联让我觉得自己在这所学校读书不那么理直气壮,有点寄人檐下的味道,因为我生错了家庭。还有,一报到我们班就有两名同学去参加入团积极分子学习,却没有我,他们的考分还排在我后面呢。看到他们学习回来后的兴高采烈,我卷子上的那些红五分就黯然失色,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着,一阵阵地难受。这种难受没有人知道,也不能对任何人去诉说,只能悄悄藏在我心里。所以我总是走小路翻越桑树涧从废弃的大门进学校,然后穿过廊子去教室,没有人知道我舍近求远是因为那副楹联。

尽管这样,我仍然深爱我们的学校,因为它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排练厅《黄河大合唱》是我参加文工团排练的第一个节目。我们从“风在吼,马在叫”唱到“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到了《黄水谣》,只剩下我一个人的声音。我唱着“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嚣如虎狼……”,唱着唱着,我的眼泪出来了,声音像是没有上油的纺车,一顿一顿的,不再流畅。我不知道是为自己优美的歌声感动,还是为自己能担当独唱而感动,我知道不能哭,可眼泪不听我的指挥,自己一串串地往下滚。大家都盯着我,我的背上像扎了枣刺,我知道那是阴兰兰的眼睛,她一定在用眼睛对师杰老师说,让我唱《黄水谣》吧,欧阳惠珠唱不了。

师杰老师停下风琴,望着我,“你要表现的是悲愤而不是悲伤,明白吗?记住,悲愤不能用泪水,要用声音去表现,要有力度,再来一遍好吗?”他示范地唱了一句。他说话的声音低沉而柔和,像琴声抚过我的每一根神经,唱的声音有一种出自胸腔的共鸣,嗡嗡作响,让我感到震撼。我心里甜滋滋的,因为这是说给我一个人听的,不是讲课。

我突然就找到了感觉。又一个高音“米”后我落在中音“拉”上,结束了演唱,排练厅里一片静默,师杰老师坐在琴前不动,侧着头深思了片刻,然后一扬头说:“好!”他手下的琴键也随即发出强烈的一声轰响。我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眼泪直往外涌,连我自己都能感觉到那种荡气回肠仍然在排练厅里飘荡。

师杰老师像个魔术师,风琴、小提琴、二胡、手风琴、口琴、小号,在他手里如同玩具一样,轻而易举地就把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带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让我们学会了用声音和动作去艺术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潘解放告诉我,师杰老师还有更绝的,有一次带他们男生去采柏树枝搭彩门,路过红旗水库,他把衬衣一扔就从高高的崖上扎进水里去了。他们男生都吓呆了,大声哭叫着救人时,师杰老师从很远的水里露出头来,抹一把脸上的水珠,冲着他们笑。潘解放说:“你没有见过师老师扎猛子的姿势,真是顶呱呱哇,连脚都是直的。像射出去的箭,又像跳起来的鱼,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师杰老师让我做每天下午的播音员。我打开广播室的门,盯着墙上写的“先低后高”的纸条,按顺序打开扩音器,把要放的唱片挑出来,当唱针的声音响起时,我的心里充满喜悦。有时候,我为大家朗诵普希金或者雪莱的诗,听着自己清脆的声音从扩音器里传送出去,在操场和教室间飘荡时,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里都饱胀了满足。还有几次,我为大家唱歌,唱歌剧《刘三姐》插曲,唱电影《洪湖赤卫队》和《红珊瑚》插曲,我不用师杰老师的指点就知道怎样把广播员的工作做得花样翻新。那一刻我便忘记了自己不好的家庭出身,忘记了不能参加入团积极分子活动的沮丧,由自卑变得自信。

师杰老师还代我们的美术课,他能几笔就勾出一个夸张变形了的自己或者同学,那些线条在他的笔下随心所欲变幻无穷,仿佛有了生命,非常有趣。但他只画男生从不画女生,不知什么原因。我太想让他画我,可他从不答应。其实我心里很矛盾,让他画我只是想让他专注地盯着我。可我又怕那些线条把我的鼻子画大了,嘴巴画歪了,眼睛画成一条缝,总之一个夸张变形了的我。后来我才懂得了他当初说的话,“女孩子不能用漫画表现,要用素描。”那一次他已经把炭条找出来了,但看了看我又说,“算了吧,以后有时间再画,该上自习了。”我沮丧极了,总认为是自己不够漂亮,才不能引起他的画兴。

我原本不喜欢美术课,就因为是师杰老师的课,所以格外努力,一心想像在音乐课上那样引起他的注意和好感。有一次,他让我们设计花布图案,我费尽心思,缠住妈妈找出过年穿的新棉衣,那是当年从城里带回来的。我用蓝色涂底色,然后用紫颜色填那些用铅笔勾出来的菱形图案,最后用金黄色点缀那些散落在各处的小星星。我的设计赢得了师杰老师的赞赏,用红笔为我打了个大大的五分,还在右上角批道:设计新颖用色大胆。这张作业被贴在学校黑板报的美术栏里,这段时间我每一次上课都要专门从黑板报前绕过去,心里充满了得意。师杰老师问我,“是你自己要用这样的颜色吗?”我点点头却脸红了。我撒了谎。为了这个谎言不被揭穿,我拒绝再穿那件棉衣去学校。

每晚下自习后,我沿着走廊回宿舍,总忍不住要去看师杰老师的窗口,灯光从那一个个白麻纸糊的小方格子里透出来,有一种格外亲切的吸引力。他没有睡觉时,中间的玻璃是不遮挡的,远远望去,会看到他坐在桌前写着什么,还会看到他在屋里走来走去。等他把那张报纸放下来时,就是要休息了。第二天早上,我站在门前的廊子上刷牙,耳朵却捕捉着他关房门的声音,我会在他匆匆的脚步刚好走过我们宿舍门前时把牙缸放回去,拿着俄语课本出来,用俄语对他说:“老师,您好。”用俄语问好是他最初要求我们的,那时我们的俄语老师裴纹还没有来,她在当军官的丈夫那里度假,师杰老师就有了代我们俄语的机会。裴纹长得可真漂亮,纤巧秀丽,皮肤白的像鸡蛋青,就连说话也像唱歌,让人想到电影里那些演员。如果把她比做一盆文竹,师杰老师的妻子就像一株橡皮树,文龙老师的妻子则是一棵向日葵。可如果听过师杰老师的俄语课再来听她的课,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比如说,听裴纹老师的课是听课,听师杰老师的课就像是在与一位苏联友人交谈。

同类推荐
  • 梁实秋散文集

    梁实秋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梁实秋70篇散文随笔,共分为六个专辑。这些作品有写他写作的地方,有写他对于教育的忧虑,有写琴棋书画,还有写人们的吃相、评价,以及佛跳墙、狮子头、烧鸭这些美食。保罗生活万象,看似平淡,却分外有趣,这份“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的随性淡泊,让我们更懂得欣赏生活。本书中的文章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有助于打造完美心灵,培养高尚情操,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 激扬文字(上)

    激扬文字(上)

    讲述了书面语言的艺术,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深入观察,厚积薄发”、“收集素材,积累知识”、“多读勤写,不断提高”、“以多为佳,以十当一”等。……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集》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诗集,从18世纪末以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和种种争论。按照广泛流行的解释,这些十四行诗从第1首到第126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从第127首到第152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黑肤女郎的;最后两首及中间个别几首,与故事无关。这部诗集乍一看来,会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莎士比亚翻来覆去地重复着相同的主题——时间、友谊或爱情、艺术(诗)。但是,仔细吟味后,你就会发觉,它们绝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南朝争霸

    重生之南朝争霸

    南朝刘宋末年,昏君当道,骨肉相残,乱世初现。乱世英雄萧瑾言,柔情似水,壮志雄心,英雄一怒,天下大动!宝贝儿们,还等什么,一起来南朝争霸呀!!!新书《大汉光武帝》
  • 红鸾劫:媚颜倾天下

    红鸾劫:媚颜倾天下

    都说虎啸镖局的三当家沐九歌,满脸麻子丑的要命!又说刑部尚书莫羽尘,风姿神韵帅的一塌糊涂!哎呦喂!这都谁说的,粗来,九爷绝对不打你们脸。仲秋佳节,河灯蜿蜒。沐九歌笑得像只狐狸,问:我家有个小九妹,漂亮温婉待字闺中,你想见见么?啊宇笑的温柔缱绻,答:好!月上柳梢头,沐九歌终于可以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去见他了!莫羽尘问,你到底有几张脸?沐九歌反问,那,那个才是你真正的样子?苏墨宠溺的揉揉头,答:不管什么身份,爱你的心始终都没变过!沐九歌作呕!苏墨手足无措:你有了?沐九歌捂着肚子,大吼:你窝垒好了吗?男主腹黑毒舌,却很痴情。女主逗逼二货,却不小白。一路宠,宠一路,欧耶!
  • 言离心殇

    言离心殇

    悲剧从一开始就己注定,无法更改!向离与计言,他们无果的爱,便是证明!
  • 曼荼罗(华音系列)

    曼荼罗(华音系列)

    是命运的放逐,还是自我的贬谪?遭天之妒,寂寞于一隅。她枉拥匹敌神明的力量,倾国倾城的容颜,却主宰不了沉浮不定的命运,和自己那颗追求无限力量而不得安宁的心灵。于是,她离开了。在永世轮转的曼荼罗阵中,她那颗抗拒天地的心平息下来,犹如一株在荒原上寂寞绽放的牡丹……云裳如花,风华绝代。这是牡丹的繁华,也是牡丹的寂寞。
  • 明伦汇编皇极典帝统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帝统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ollowing the Way Fellowship of Prayer 2018

    Following the Way Fellowship of Prayer 2018

    Ash Wednesday is February 14, wkkk.net does it mean to be a follower of Jesus? How do we walk with him along the way? Our annual Lenten devotional offers daily reflections and prayers to help guide and deepen your journey with Jesus this Lenten season. Purchase copies for yourself and all members of your congregation!
  • 囚生劫

    囚生劫

    “待趟过三生池水,饮过孟婆清汤,跨过奈何石桥,来世,可否永不相见?”??
  • 异界之误惹妖孽男

    异界之误惹妖孽男

    只因她的一滴泪,三界沦为无边炼狱,他脚踏万千尸骨,一身白衣胜雪成了血河之中最触目惊心的招魂幡。她、失去双亲孤女一枚,平凡如草芥。他是崇高妖神,一柄无尘剑力荡三界,却只对她惟命是从。他是逆天至尊,万千风华无人能及,却倾尽全力只为她一笑。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三界万物唾手可得,却宁肯负尽三界不负她。妖神也好、至尊也罢,他不爱虚名只爱她。初相见——“我要你内丹。”她随意轻语。众人惶恐,谁不知道他温雅之下,满手血腥,此女必然生不如死。“再过百年可好?”他勾唇轻笑,淡雅如菊。“为何?”她疑惑反问,问出众人心底的不解。他依旧浅笑温和:“百年之后,内丹大成,于你更好。”大劫至——鲜血染红白衣,他如地狱修罗,无视面前千兵万马,终究不曾后退一步,只因他的身后站着她。天雷阵阵,电闪雷鸣,她似风雨中的罂粟花,美丽而致命:“想要动他也得问问我答应不答应!”红尘千丈,万难险阻,携手并肩,笑傲乾坤。
  • 愿你情有归处

    愿你情有归处

    相爱三年,她认定他是他一辈子的良人。爱他,她隐忍,付出一切。她怀了他的孩子,他却错信她人,误以为她背叛他,让婆婆狠心打掉了他们的孩子。她说:阿辰,我不再爱你了,放过彼此好吗?他说:我知道,但即使伤痕累累,即使险象跌生,这辈子,我都无法放弃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乐园东区16栋303室

    乐园东区16栋303室

    陆大壮向管教标准地鞠了一个躬,转身迈出灰色的铁门,咣啷一声,铁门在他的身后发出一声闷响,陆大壮六年的刑期就算结束了。陆大壮是坐公共汽车回的家。本来,他也想打车,可在这么个荒郊野岭,在监狱附近,他又穿着一身牢服,哪有出租车肯为他停下来。陆大壮是被减刑提前释放的,他的家人并不知情,又因为被关进来的那一年是冬天,现在是盛夏,所以陆大壮没有衣服可换,他只能背着冬天的棉衣,穿着灰色的牢服。他不怕路人的眼光,他想好了,到了市里,找一家商店把这身行头换下来,他就是要突然出现在家人面前,给他们一个惊喜。陆大壮一路打听,倒了三次车才到了传说中的新家——乐园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