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700000003

第3章 晨笛(1)

第一(节) 可怜的猫

先揭个秘。好多读者朋友把“皇甫晨鸣”当成了专司评论的幕后高手,每天不写其他稿子,只在清晨第一面和读者聊天。告诉大家——“皇甫晨鸣”是我们晨报轮流写评论的中、高层干部及业务骨干的集体笔名。现将部分优秀作品,结集成册,也让这些“幕后英雄”出来露露脸。

从2005年11月1日开办以来,晨笛每天都出现在晨报的1版,是整个报纸画龙点睛之笔,4年来,他就新闻热点说事,针砭时弊,切中要害,充分体现了晨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办报思想,成为晨报的一面旗帜。

李文

因为有不快乐的时候,所以就有快乐的时候;因为有不高兴的时候,所以就有高兴的时候。话有点绕,可理儿不绕。谁能没有烦恼呢?除了圣人和傻子。我们都是凡人、正常人,有烦恼就不足为怪,怪就怪在排遣烦恼的方式方法上。

听说了吗?一名复旦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因为烦恼无处发泄,已经虐杀了至少30只猫!可怜的猫!天知道那些正面临死亡威胁的猫又到哪里去排遣烦恼,到哪里泄愤?!对了,说到这些可怜的猫,还有一头可怜的熊——那头被一在校大学生用硫酸毁容的熊。

谈到这些问题,我们的目光往往盯在这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其实他们心理素质的养成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责任呢?

正要交稿时,领导说,你应该说是“可怜的人”,我说,还是猫可怜——它的心灵乃至生命受到伤害,向谁诉说呢?

(2005年12月8日)

第二(节) 中国式幽默

李文

范伟的一句“谢谢了噢”逗乐了全国的亿万观众,观众乐的原因是范伟被“忽悠”之后仍浑然不觉,且无限真诚地道谢。这是艺术作品,按“艺术来源于生活”的说法,我们稍作留心,就会发现身边确实有不少类似的版本。眼下又近年关,乘火车回家过年又成为远离家乡和亲人聚会的普通百姓的头等大事,买火车票自然提上日程,咱就说这“一票难求”的事。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地逮住一票贩子,票贩子竟称:“我是在为那些买不到车票的人做好事呢!”是做好事呢?也许是吧!不然那些好不容易才从票贩子手中“弄”到票的人总是一脸的感激,有的还真冒出“谢谢”俩字——多亏了票贩子,要不然就回不了家了——只不过没用范伟的东北调罢了!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幽默。

就“一票难求”这事,原因当然很多。近年常有“车站一些人员与票贩子相勾结”的内幕曝光,这也是原因之一。多会儿把这个乘车难的问题为百姓解决了,百姓再向有关部门用范伟的口吻来一句“谢谢了噢”,那才是真正的幽默。

(2006年1月5日)

第三(节) 当女生成了无赖

艺兴

6月26日,新华网发布了这样一则新闻:武昌某高校独立学院大二女生张莹等3名女生参加期末考试裙内藏小纸条,被女老师当众掀裙。张莹自感受辱,向当地报纸打电话投诉监考老师行为出格,侵犯了自己的人身权。

学生考试裙内藏小纸条被老师当众掀裙,看上去像个花边新闻,但可乐吗?有的只是可恶。女大学生把复习资料藏在裙子和胸罩里,不就是出于一种恶毒的无赖心理吗——谅你发现了又如何?尤其是男老师,能奈我何?好在这几个无赖学生碰上个不信邪的女老师——当众掀裙——好!对付无赖只有对症下药,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笑的是,女生们还腆着脸给记者打电话,倾诉“委屈”,真是愚蠢。

大学生的诚信,其实是个天大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青年精英,如果这个群体问题多多,国家和民族的将来也就是个问题。梁启超先生曾呼吁: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现在应该再加一句:少年诚信则国家诚信!信誉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立身之本。历史证明,只顾眼前的功利思想是一种可怕的短视,是一种难以出头的卑微,它会让我们无法挺起胸脯做人,无法挺直脊梁闯天下!

(2006年6月27日)

第四(节) 我们有没有教育选择权

张云峰

昨日,教育部法制办副主任张文明确否定了早些时候在上海诞生的全日制私塾“孟母堂”的教学形式。这也是“孟母堂”事件以来,来自教育部的首次回应。张文称,最近在京、沪等地出现的打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名义的全日制私塾违背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精神。

关于全日制私塾的争论从它诞生之初就已经有了,正方反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现在教育部有关人士给下了定论:全日制私塾涉嫌“违法”。这让很多送孩子上全日制私塾的家长想不通了,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初衷不就是保证每个孩子享受教育权吗?我想方设法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怎么就“违法”了呢?

不仅这些家长想不通,笔者也有些想不通。这位教育部人士说,在中国,实施义务教育就必须入学,进合法的学校,以此来否认私塾教育的合法性。什么是学校?按照《辞海》所述,学校就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的这家全日制私塾“孟母堂”也可以说是学校,它也是在教书育人,与“实施义务教育”这个大目标并没有根本上的背离。只因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同,就指责全日制私塾违背了教育法精神,实在有失偏颇。

在社会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在现行教育体制弊病丛生的今天,应该允许探索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公权力介入公民教育选择权这个领域时,应该更加谨慎。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他会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条最佳的成长之路,我们应该坚信这一点。

(2006年8月25日)

第五(节) “全国首例”刺痛了谁

张云峰

坐落于北京广内大街的楼盘东华金座被业主们戏称为“京城第一烂尾楼”,这个本应于2003年竣工交房的楼盘,却从2003年5月起就停工至今。等了3年多都没住进新房的业主们眼看连房钱都要不回来,已被迫进驻售楼处45天,成立了业主理事会,并自筹资金建立“维权中心”,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在目前的中国,跟房地产沾个边就能成新闻,动不动就能搞个“全国首例”“全国第一”。“京城第一烂尾楼”东华金座的业主们自筹资金建立“维权中心”,背后显然有高人指点。虽然不小心就弄了个全国首例,但这仍然是一个极端无奈之举。东华金座的业主自称是“理性的”,而且他们也确实一直试图在用理性的方式维权。开发商过了合同约定的日期还不交房,他们就将开发商告上了法庭。官司倒是打赢了,但法院却没有找到开发商“任何能执行的财产”。

法院也爱莫能助,意味着在这件事上,公力救济已经穷尽了。业主们只能靠自己来解决这件事了,于是就有了“维权中心”,于是就成了“全国首例”。在这个时候,他们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性原则,但一次次的失望后,他们会不会采用他们现在鄙弃的过激方式,变得不理性起来,我们不敢肯定。

从两年前的个人集资建楼到如今的自筹资金维权,还有我们屡见不鲜的强拆事件中,房地产领域的公力救济总是显得那么微弱。如果权益受到开发商侵害的百姓都通过私力救济来解决问题,那么最终受伤害的只能是百姓对政府的信心和对法律的崇敬。

东华金座的一位业主决定将自己的外孙改名为“维权”,希望这个决定刺痛的不只是我们老百姓。

(2006年9月26日)

第六(节) 财不外露?

李文

中国人天生有喜欢低调或者谦虚的“优点”,但凡好事一般都不愿张扬,有钱了更是如此,或曰“财不外露”。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如今人们的观念也改变了许多,不少有钱人也喜欢张扬了,名气出去了也是财富,但也有例外,如刚登上“胡润百富榜”首富的张茵,曾向胡润发出律师函,明确提出不想上榜,笔者将其做法视为国人传统“优点”,然而当两组数据摆到面前时,笔者有了别的想法。

《中国税务》曾刊发文章,“2005年度纳税排行榜”中,“胡润百富榜”的富豪们在“纳税排行榜”中几无身影,同时,“私营企业纳税百强榜”的“富豪”能与“胡润百富榜”对上号的也屈指可数。另外有组数据,美国的企业或个人每年通过各类慈善基金组织作出的社会公益捐助资金达6700亿美金,占美国GDP的9%,而我国各种企业或个人每年通过各类慈善组织作出的社会公益捐助资金仅占全国GDP的0.1%。

俗话说得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两组资料,一个是富人对国家的贡献,一个是富人对社会的奉献;一个是对法律的态度,一个是富人对道德的认识。总的结论是富人在社会中掘取的巨额财富与其所承担社会义务已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女首富不愿上榜,或者可以代表一个富人群体的思维,原因是国人传统的“财不外露”呢?还是感觉有愧于社会呢?

(2006年10月13日)

第七(节) 这种作秀应提倡

李文

“作秀”是音译词,其实与中国老百姓常说的“出风头”意思差不多,总归不是褒义词,说中性词也是客气的。在近日刚刚被通过的《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起草小组中,有11名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媒体称,这11名未成年人参与了草案的修订。舆论哗然,不少人谓之“作秀”。

真是如此吗?如果我们以常规的思维去看待此事,还真是“作秀”,未成年人么,何尝有立法的资格?让一群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参与立法,何尝不是笑话?这种疑虑,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却并不在法理之中,产生质疑的根源是如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认“情”不认“法”,多少年来固有的思维方式在作祟。未成年人也是公民,公民有政治权利,既然有政治权利,参与一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规的制定,又有何奇怪?倒是没有他们的参加才是笑话呢!其实,在生活中关于相关法规或制度的制定,被调整的对象往往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这种忽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不尊重,而是歧视,不被尊重和歧视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反不尊重和反歧视,其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和管理成本的不断加大。

所以说,广东省的这个“秀”作得好,这个“风头”出得好,应多提倡!

(2006年12月6日)

第八(节) 我们能听见多少呼唤

张云峰

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沟李村19岁男孩李智患了鼻咽癌,为了给他治病,父亲借了很多债。当李智见家里连每周给妹妹最基本的生活费15元都拿不出来时,他偷偷喝下了家里放的农药。

当同龄的富裕人家的孩子大多还在父母的庇护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时,19岁男孩李智已经尝遍了世间诸般艰辛,患上绝症,家庭穷困,直至服药自杀。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智是懂事的,他不忍心让家庭继续贫困下去,更不忍心让妹妹辍学,于是他选择了服药自杀。我们现在叙述起来似乎很平淡,但对当时的李智来说,这需要经历一个多么复杂艰难的心路历程啊!

当然,李智又是幸运的,由于有了媒体的报道,市委书记的批示,各界的捐款,这件事有了一个暂时性的大团圆结局。

新闻中没有提到李智医疗费用的情况,但我们可以想像得到,那一定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才导致李智家陷入贫困。其实,在高额医疗费成为普遍现象的背景下,中国目前正有为数不少的家庭经历着这种“因病致贫”的过程,我们又能听见多少他们的呼唤?

(2006年12月12日)

第九(节) 低价无罪

张吉林

这两天,岳母从农村来我们家小住,无聊时就在阳台上或俯瞰或仰视。昨日晚饭时,岳母大发感慨,对我和妻子说:“这太原的车真多、飞机也不少。街上的车是一辆跟一辆,头顶上的飞机是一会儿一架,一会儿一架。”随后,她又问我和妻子,“你们坐过飞机吗?听说飞机票贵得怕人,我和你爸一年种地能挣一两千块钱,估计要是坐上回飞机的话,得一年不吃不喝吧?”

我和妻对视,苦笑,无语。其实,岳母的愿望代表了中国多数人的心声:能够坐上一次飞机,那是一件多美的事呀!

可是,昂贵的票价依然是现实。

最近,济南春秋航空公司效仿国外廉价航空的做法,推出了超低价机票,欲打破价格坚冰。但他们的这种行为立即遭到了遏制,最后的结果是航空公司收到了15万元的罚单。原因是他们低于政府指导价销售机票。

这真是一件让许多人想破脑袋都想不通的事情。这是一个竞争的年代,春秋航空公司这种既让大多数人能坐得起飞机,又让企业减少亏损的行为,为何被打压呢?难道维持多数飞机载不满客,而多数人因价格昂贵不选择坐飞机出行这种现状,就能促进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吗?

我们理想之中的航空业发展状态应该是:让大多数人都能坐得起飞机。所以,价格放开应该是发展的趋势。对此,我们应该尝试竞争,而不应该打压竞争。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会让航空业产生混乱。现在难道不乱吗?乱,是管理的问题,与竞争无关。竞争会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会带来更规范的管理体系。而且,只有激烈的竞争,才能让大多数人的愿望得以实现。否则,什么时候都是死水一潭。

所以,我们应齐声呐喊:低价无罪!

(2006年12月19日)

第十(节) 清理掉“公职老赖”

张吉林

近两年来,“公职老赖”这个词语频频在媒体出现,是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的“专用语”。治理“公职老赖”,许多地方都采用了曝光的手段,在一定的时期收到了效果。可如今,“公职老赖”的脸皮进化得更厚了,连曝光都不管用了。

据报道,在湖南株洲有142名“公职老赖”,他们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本息高达930多万元,且屡催不还。在被公开曝光20天后,也只有6人还贷,绝大部分仍是“水不动,鱼不跳”,一点没有还的意思。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些人为什么厚着脸皮不还钱呢?有关人士指出,这些“公职老赖”并不是无力还钱,而是认为国家的钱能拖就拖、能赖就赖。这是个非常可怕的思维,仅一个湖南株洲就有100多名公职人员有此想法,那么全国该有多少公职人员身背“赖”名呢?我们不敢想象。

我们只能说,这些已经浮出水面还有那些仍在“潜水”的“公职老赖”,你们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诚信。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这种行为是非常严重的。对此,有网友发表评论指出:国家公职人员赖着贷款不还,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公职人员官德的缺失。

对付这些“老赖”,曝光已经不够了,政府应采取强硬手段,坚决清理。因为他们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国家的利益,他们的行为已经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质疑。一个“老赖”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鬼才相信!

(2006年12月21日)

第十一(节) 不是冷漠也不是懦弱

张吉林

崔润怀年过五旬,但身手不凡。多年来,他致力于见义勇为“事业”,在太原街头、闹市中共计抓获了上千名抢夺、扒窃犯罪分子,在给自己带来无数荣誉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许多伤痛。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诗经(一生最爱古诗词系列全3册)

    唐诗宋词诗经(一生最爱古诗词系列全3册)

    《最风流莫如唐诗》由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从上万首唐诗中精选而出,可称为有唐一代诗词的明珠。《最深情莫如诗经》是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蛰伏数年沥血之作,于《诗经》中精选五十五首风格各异却浑然天成的诗作,其空灵的文字、幽深的意境、精深的智慧,让人不由自主沉醉其中,如入一泓清泉,涤荡了俗世的纷扰,洗去了俗世的尘埃。而随园散人倾毕生所学,更以最脱俗的笔触,去解读这五十五首最真最美的诗句;用最婉约的文字,去构建这五十五幅动人心魄的风景,带领我们追寻《诗经》中最纯粹、最别致的情怀。
  • 命中

    命中

    《命中》是诗人杨献平的一本诗集,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构建了“南太行”文学地理,同时军旅生涯和西北的生活经历也赋予了诗人独特而苍劲的写作风格。整部诗集风格统一,关注生活中的事件,眼光落在当下,是一本质量较高的诗歌作品集。
  • 江湖老友:蔡澜散文集(修订版)

    江湖老友:蔡澜散文集(修订版)

    本书精选了蔡澜写文化名人的文章,所写者是耳熟能详的名家,如金庸、黄霑、黄永玉、丁雄泉、张彻、胡金铨、古龙、成龙、吴宇森等。作者妙笔生花,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妙趣横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蔡澜已在国内出版了近百本简体字版的著作,本书选取的角度比较独特,从蔡澜的文章中精选了写人物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是首次结集出版。
  • 孝顺·背着母亲上大学

    孝顺·背着母亲上大学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关爱中成长的,当关爱我们的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义不容辞。乌鸦尚且知道反哺,那么作为一个人更应该懂得孝顺的重要性。“百善孝为先”。顾名思义,孝顺是一个人善良的前提。很多时候,看一个人善不善良,要看他对待他亲人的态度。孝顺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首要品质。
  • 郝敬堂报告文学集(小寒卷)

    郝敬堂报告文学集(小寒卷)

    该作品集共24集,分卷以农历24节气命名,连缀起来是一部风景如画的悦目长卷,铺展开来是一条催人奋进的漫漫长路。
热门推荐
  • 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可以坦诚地讲,在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任正非可以说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的楷模。本书深刻地分析了在华为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任正非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什么样的方法引导着华为的成长;分析了任正非如何引导企业的成长;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而且将受益良多。"
  • 将门贵秀

    将门贵秀

    隔壁穿越女悠闲发家,是京城贵女圈一朵花。而重生后的她,睁开眼就开始救娘,保妹妹,寻兄长,誓要为自个儿颠倒的人生奋斗到底。让他们也莫小看了咱将门出来的闺秀!且看我一代将门虎女如何巾帼不让须眉,洒脱活于这人世间!
  • 黑莲花和她的骑士们

    黑莲花和她的骑士们

    这世界上有没有那么一个人,是你想要拥有却无法拥有的每当你想起他(她)时,嘴角总会情不自禁的上扬,无论时光怎样流转,不论我们如何改变,也不会忘记那人的每个表情和动作只因那时的我将你当成最信任的人年少时遇见你爱上你得到你失去你我们一但踏上那条分岔路口就如同走入大雾重重的境地,迷失了重逢的方向【我想给读者一个不太一样的女主角,她聪明漂亮却身有缺陷:她拿得起放得下,爱你的时候可以付出一切,哪怕自己的性命也毫不犹豫,可她一旦将你放下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她可以好到让你觉得她是圣母的化身,也能在坏的时候让人咬牙切齿谨以此书,献给十八岁时的自己和那个我无法拥有的男孩,愿我们不负相识,余生安好】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一个人的收藏

    一个人的收藏

    著名音乐人、收藏家姚谦二十周年艺术收藏手记,《他们在岛屿写作》团队特别打造同名纪录片同步推出。二十年来,姚谦凭借小康收入和对艺术的一腔热情,陆续收获了众多19、20世纪的艺术珍品,既有西方印象派经典作品,又有常玉、徐悲鸿等东方大师之作。刘小东、蔡国强还在早期创作阶段,他便已收藏。有的青年艺术家,名不见经传之时,就被他慧眼识珠,而后名声大作。本书是姚谦关于艺术收藏文章的结集。作者深入浅出,分享了20年来艺术收藏的宝贵经验。从如何买下第一幅作品,到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藏方向;从学习辨别纷繁的艺术市场信息,到巧妙避开热门寻找突破。他的文字见解独到,心得丰富,即使是普通读者,也可从中一窥收藏的奥秘。
  • 都市之超级车神

    都市之超级车神

    开头可能有点看不下去,忍个7章就好,真心不坑你。
  • 剑穹刀谷

    剑穹刀谷

    剑穹、刀谷两个神秘势力在这乾域大陆各有150万年历史它们开山祖师同为一人名曰乾坤,在他死后为争夺他的传承争了70万年……
  • 拯救作死一家人

    拯救作死一家人

    有个专注谋反三十年,脖子上永远悬着一把刀的爹,有个专注补刀三十年,得罪全京城贵妇的娘,这穿越之后的日子,简直不能更心力交瘁了。幸好还有个靠谱的哥哥,可为什么,哥哥的靠谱还是要讲究时机的?
  • 安徒生童话(下)

    安徒生童话(下)

    我的朋友告诉我:你最好跟读者们谈谈你童话的创作情况,例如你为什么会写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在你脑子里是怎样形成的。也就是谈谈你的创作感受。这样的话,读者可能会更喜欢。 《旅途的伙伴》的创作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故事。在我的诗集里,当然,我这本诗集是我最早出版的一本书。它的出版日期是在1829年冬天,准确一点是圣诞节前后,我第一个童话《妖魔》就收集在这本诗集当中。这个故事我从小就想讲给别人听,但一直没有讲好,差一点让别人把它忘记了。在前几年吧,我又把它在稿纸上复述了一遍,才稍感满意,于是改《妖魔》为《旅途的伙伴》。
  •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西方的孔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