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600000005

第5章 英雄少年(2)

传说之二:解州有州官臧一贵,看到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天下大乱,便也想起兵造反,称霸一路。他听说关羽勇猛过人,便把关羽请到州衙,共商大事。关羽听说臧一贵要造反,就仗剑刺死他,然后出逃。这个传说被演绎到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传说之三:关羽由于年少气盛,经常在外惹事,被他父亲锁闭在后园一个空房子里。一天晚上,他越窗逃出,听到墙外有个女子哭的十分悲伤,还有一个老汉陪着哭泣。关羽便过墙询问。老人说:他这个女儿已有婆家,但是,本县县尹的舅爷却要强娶他的女儿为妾。老人告到县衙,却被县尹痛骂了一顿。父女俩走投无路,因此啼哭。关羽听说以后,怒火中烧,便仗剑闯进县衙,杀了县尹和他的舅爷后出逃。这个传说被清代文人梁章钜写进了他的《归田琐记·三国演义》中。

传说之四:关羽喜欢读《春秋》,每看到乱臣贼子、贪官污吏便恼恨。解县县官贪得无厌,掠夺群众财物,祸害百姓,因此,关羽就把县官杀了,亡命逃遁。这个传说见于元代刊行传世的话本《三分事略》和《三国志平话》。

传说之五:解州城内有豪强吕熊,是当地一霸,被人称为熊虎员外(或勋护员外)。他勾连七姓富豪,目无法纪,为所欲为,欺压百姓,掠夺民财,奸污妇女,无恶不作。有一天,关羽遇到一个名叫韩守义的人,向他哭诉自己被吕熊凌辱,女儿被霸占的事。关羽眦裂发竖,而他在五里堆得到的那把宝剑也自动出鞘了。关羽情知这是“济民”的时候到了,他便让韩守义领路,挥剑斩杀了七姓家族中的108人,然后,他潜逃于外。这个传说在众多的传说中是流传最广,而且较普遍被群众认可的。它被《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关帝志》等书所采纳。

演义小说与民间传说的不同叙述的共同点是,都认为关羽是杀人出逃在外的。而史书《三国志》的记载虽然没有点明,却也隐含着这层意思。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关羽的亡命是由于他在本乡杀了人。

从关羽杀人的种种传说中还可以看出,他杀戮的对象,一是贪官污吏,二是地主豪强、恶棍之流。这些人都是社会上倚仗权势称霸、作恶一方的丑类,是被普通老百姓所仇恨的,诅咒的,欲除之而后快的。正因为如此,群众才演绎了关羽杀人的不同传说,反映了老百姓的不同心态;他们把铲除社会丑恶的希望寄托于侠义之士,而关羽正是这种侠义之士。

由于关羽的杀人不是仇杀,不是情杀,也不是为个人某种欲望、私利的凶杀;而是仗义杀人,除暴安良;因此,虽然第五种传说他杀人很多,连诛吕熊七姓108人,老百姓还是非常赞赏他的行为,称誉他为义士,褒其行为是义行,而不责备他是滥杀。

可以看出,关羽在青少年时代,就是一个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敢作敢为的人。这种性格的形成,是源于他出身贫寒,在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他耳闻目睹了普通老百姓种种痛苦、悲惨的遭遇,使他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仗义拼命,作出了一种豪壮义烈的事迹。

关羽在杀人后,便离开本土而逃。在逃亡途中,发生了他易姓的事。清人梁章钜在他的作品《归田琐记·三国演义》中写了关羽的这段经历。

至潼关,闻关门图形捕之甚急,伏于水旁,掬水洗面,自照其形,颜已变苍赤,不复认识。挺身至关,关主诘问,随口指关为姓,后遂不易。

关羽本不姓关,他的姓“关”是在他逃亡命中,出潼关时,“指关为姓”而变易的。潼关在黄河以南的陕西境内,地当秦、晋、豫三地要冲。

在河东民间还有一种传说,关羽出关的“关”,不是潼关,而是大庆关。

大庆关又名蒲津关,在汉代名临晋关,宋代改大庆关。位在秦、晋两省分界处,蒲州境内。

而河北涿州一带民间则传说,关羽出关的“关”是紫荆关。紫荆关在宋代名为金波关,位于河北易县紫荆岭上,为进入河北平原的重要关口。

这些传说说明关羽的逃亡出关“指关为姓”故事,流传极为广泛。

关羽的故里解州,距潼关和大庆关距离较近,步行也仅只是一天多的行程;而距紫荆关则甚远,需步行十多天方能出关。因此,笔者以为,关羽出逃,极可能是走潼关或大庆关这一路,而不会是紫荆关。

按当时当地关羽的处境来说,他面临官府的搜捕,各重要关隘渡口,都挂着他的图形,十分危险,为了脱身,逃出虎口,在遇到把守关隘的官兵盘查时,“随口指关为姓”,是合乎情理的,也是他情急生智,反应敏锐的智慧表现。从此,关羽便以“关”为姓,扬名于世,而他的本姓却被人们遗忘了。

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三国演义》中写的这个故事,可能也是采自民间传说。在解州,民间传说关羽出逃,指关为姓的情节与此完全一致,而且更为神奇、生动、多彩。

民间传说:关羽在出逃途中,眼看后边的追兵来了,便躲到了一座桥下,正好,桥下有一位老妇人在洗衣服。那位老妇人是观音大士化变的。她指点关羽将鼻子打破,用鼻血涂红了脸,拔下头发粘到嘴唇上。待到追兵来到桥头时,看见的是一个红脸长髯汉子,而不是他们要追捕的白面无青年;所以,便不在意。关羽在观世音大士帮助下,骗过了追兵,并混出了潼关。后来,关羽到黄河边掬水洗脸上的血迹,黄河水本来是清的,关羽洗来洗去,把黄河水都洗浑了,变成了黄色,关羽脸上的血迹也没有洗净,那粘在嘴唇上的头发也拽不下来了;从此,关羽就成了赤面长髯的汉子。

民间口头的这种传说,当然是附会的流传,也是继关羽是上界青龙君降世神化之后的又一种对关羽的神化——不幸落难,神人搭救。对民间的这种无稽的传说,且不可小看了它的影响。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绘关羽的形象时便写道: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罗贯中的这段描写,基本上给关羽的形象定了型。后世所见到的关羽形象,无论是绘画、雕塑、戏曲、文学作品,都是这个样子。

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生活于元末明初。他很可能听到过关羽出逃经过的传说,因此,他在着笔之际,受民间传说的影响,并且更着意勾画,为关羽绘了像。当然,戏曲舞台上的关羽形象,也可能影响到他的创作,而戏曲舞台上关羽形象的最初创造,也极有可能源于民间传说。

关羽形象的另一传说是他脸上有七颗痣。清人说:

都城旧有帝像,言先朝从大内(按:指皇帝宫廷。)出者。其面色正赤,面有七痣,鼻准二痣尤大。髯则稀疏而满颐,非五缕也。未知真否。

在解州关帝庙内有“关圣遗像碑”。碑上的关羽形象与都城里的关羽形象有共同之处。

在西门外庙内,相传为关圣五十三岁真容,汉建安年间所写。面有七痣。髯则稀疏而满颐。海内敬奉摹拓,目不!给。旧碑模糊,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知州言如泗重摹上石。州库内藏汉寿亭侯玉印,玉质斑驳,篆文古劲,与石刻并重云。

这幅石刻像为坐像。碑高1.16米,宽0.64米,未着刻石年月。乾隆二十七年言如泗重刻时,是照原拓片摹刻,也未着年月。此像是否是建安十八年(213年)关羽53岁时写真,尚属疑问。石上除绘像外,右上方,尚有记叙文字,与上边的引文内容相同。

此先圣五十三岁遗像,藏于解庙,相传至今。面有七痣。髯稀疏而满颐。瞻仰之下,肃然生敬焉。

石刻右上方为赞词:

今古浩然,正大刚毅。山西一人,并立天地。像存古乡,惠千万祀。

此石刻像现存于运城市博物馆。该馆尚收藏有“关圣帝君像”石刻碑,碑高1.16米,宽0.58米,这是一幅骑马提刀像。较前一幅坐像尤为生动。原刻石时间没有记载,因此,它原成像镌刻时代就不可考了。现在的这通石刻碑是在1922年重新摹刻的。像正上方还刻有“汉寿亭侯印”。下方为赞词:

义存汉室,致主以忠。春秋之后,独得其宗。天地合德,君师同功。圣神文武,百世所崇。

关羽遗像碑在其他地方也有,而且还有木刻板画像。这些像都突出了关羽生而英奇,雄伟壮雅,须髯飘逸,凤眼如炬的神采。

关羽画像在《三国志》里曾提到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文帝践祚,权(孙权)称藩,遣禁(于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慰谕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预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关羽的这幅画像是水淹七军时征战沙场时的形象。关羽当时声名很高,画像可能很逼真,对后世关羽形象也会产生影响。魏文帝曹丕就用这一幅关羽水淹七军时的画像,断送了于禁的性命。

关羽脸上的痣,在面相家看来,大概是一种“富贵”痣,痣有七个,就是大富大贵了!

实际上,后人这种对关羽形象的着意描绘,也是为了给他们心目中的关雄人物添彩。

关羽杀人之后,外逃他乡。但是,他闯的这个祸,却殃及了他的家人。关羽的父母双双投入自家院里的一眼水井里自溺身亡;他的妻子胡氏带着儿子关平逃到娘家避难(又一说是隐居在中条山下避难)。这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人在关羽父母投身自溺的井上建立了一座塔,被称为塔墓。塔墓在关羽常平村故居前院东侧,现在还保存完好。解州关帝庙里有一通石碑,上面刻有一段文字叙述其事:

关圣于灵帝光和二年己未(179年),愤世嫉邪,杀豪伯而出奔。圣父母显忠遂良,赴金井而身死。至中平元年甲子(184年),里人为帝有扶汉兴刘之举,遂建塔井上。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又有本社工兴,重加弘竣。凡往来过客,知建其塔,不知其塔为墓者十有八九。即询知其来历者,亦不过揖塔而三叹曰:圣父母其在斯乎,圣父母其在斯乎!

关羽父母投井自杀,就事情发展的逻辑来说,是可信的。他的妻子又避居他乡;他的一姓族人也外逃,移居到运城以北的西古村。关羽本人外逃后也没有再返回故里。所以,他父母的遗体就无人掩葬,而长眠于井下。这从中条山麓被视为关氏祖茔的墓地中仅有其祖父冢而没有关羽父母葬冢,也可以得到佐证。

关帝庙碑记说关羽逃亡离乡的时间是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这一年,关羽已经19岁。按照《华阳国志》有关刘备的记载,说刘备在“中平元年(184年),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而关羽这时已追随刘备参加了和黄巾军的战争,再参照《三国演义》中关羽结识刘备时说:“逃难江湖,五六年矣”推论,关羽在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他19岁时逃亡在外,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他辗转奔波五六年后与刘备、张飞相遇,从而结束了亡命生涯,开始了他生命历程中新的一页。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顿,曾经的穷孩子,曾经的仅读过普通院校的平凡学生,曾经的退伍军人……如今的商业巨擘。沃尔玛,曾经不名一文的平价商店,曾经饱受挤兑的乡间小店,曾经被对手侧目的小字辈……如今雄冠全球的商业帝国。
  • 原来他乡是故乡:司徒雷登回忆录

    原来他乡是故乡:司徒雷登回忆录

    这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博士写的一本在华回忆录。全书共15章,前12章中司徒雷登回忆了他的在华经历,后3章则是他的反思与总结。全书记述了作者对其个人事业的选择、传教士在中国的使命、燕京大学的创建历程、二战期间被日军软禁的经历以及二战后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所参与的对华事务等。作为一个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司徒雷登的这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本身也是很好的史料,对于我们了解20世纪上半叶的那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世事纷纭说赖琏

    世事纷纭说赖琏

    大陆解放之后,赖琏长时间待在美国,办过报,教过书,但都不是很如意。1953年,他进入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任中文组组长,做起了一名国际公务员,1967年退休,应台北《中国时报》之邀,为国际问题专栏撰稿,1978年定居台湾,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83年逝世。对于自己在联合国工作这一段经历,赖琏写有一些回忆文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对一些世界政要的描写,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他们,往往寥寥几笔,一个人物就生动的浮现出来,甚至还有几分漫画的色彩,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他留给后人的除了真迹,还有风骨:“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如果·爱

    如果·爱

    小娆这样一个女孩子,也许就是我们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那一个。纯净美好的容颜下,隐藏着一颗沟壑纵横的心。物质时代巨大的挤压与欺凌,令小娆们备尝艰辛,同时也如鱼得水。这是小娆们的时代。一些坚固的东西崩毁了,这废墟上,却盛开出令人惊艳的花朵。她们在生命的春天信马由缰,在城市的幽暗处,把锦绣年华挥霍,夜夜笙歌。或许,这不是小娆们的错。至少,不全是。
  • 天上宫阙万仙殇

    天上宫阙万仙殇

    一场天地间最大的阴谋与最大的夙愿相互交叠,本不想踏入这世间,虽有万般无奈,却剑斩万古,仙又如何,挡我者,百死无生,世间诸多因果皆加吾身又何妨,唯我本心不变。
  • 都市共享自己修仙

    都市共享自己修仙

    “按照委托人要求,你正在变帅,颜值爆表!”“你正在灌顶,到达筑基后期!”“你正在变纯洁!”李誉得到一个修仙系统,只要将自己共享,就能获取修炼资源。“神医?天师?全能特种兵?美女,你就说是要我当仙尊还是丹帝吧!”
  • 快穿:反派男神不狗带

    快穿:反派男神不狗带

    正文完结【温馨提示:女主前期蠢萌,后期狂拽。由弱变强型,不喜勿喷。】在别人忙着攻略男主(配)的时候,林悦却苦逼的走在拯救反派的大道上——【我们的口号是什么?搞事!搞事!(大雾)我们的口号是拯救所有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男神……精病。】林悦:男神!生命诚可贵,何必要狗带?来来来,和知心悦姐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好不好?众男神:泥垢了!【PS:这里有文笔不好且极度玻璃心作者一枚,此作者非常一意孤行。所以,美人们,能好好相爱,咱们尽量不要互相伤害】
  • 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治法心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丰臣秀吉(套装共6册)

    丰臣秀吉(套装共6册)

    吉川英治以温婉知性的传奇之笔,再现了丰臣秀吉谋略超群、胆识过人、狂妄不羁、豁达真挚、善揽人心的个性;记叙了他从无名小卒到终结乱世成为天下霸主的奋斗过程;鲜活再现了在乱世中崛起,历经坎坷迈向权力最高处的至情至性的丰臣秀吉。读日本历史,不可错过战国时代;读战国时代,不可错过吉川英治笔下的《丰臣秀吉》。
  • 带颗诗心游世界

    带颗诗心游世界

    本书由108篇散文组成,是作者三年多时间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后的记忆珍藏录,根据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用散文的形式写就。作品对于多国的风土人情、风光物产、城乡建筑、历史沿革等有所绍介和白描,字里行间参透着的是行旅者的心灵感悟和人文情怀,行文流水,诗情画意,展示作者别样的行旅,不仅用足用眼,更是用心。
  • 异现场调查科3:亡命徒

    异现场调查科3:亡命徒

    东方古老武功遇到西方吸血鬼,中国版《暮光之城》。一段穿越了千年时光的不朽爱情,一部吸血鬼的传奇。案件扑朔迷离,各种异能战士为了青春为了正义,不断和比自己更加强大的敌人战斗。鲜血和青春,爱情与生命,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间者谋

    间者谋

    乱世纷争,风云变幻。间者当道,恶人相逼。惨遭灭门的大将军府孤女,怎样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是身世飘摇的浮萍,也是隐匿最强的间者。是人人争夺的棋子,更要做背后真正的执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