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200000001

第1章 导读

当乡村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段崇轩

城市在神速地膨胀、发展,无数的农民、农民工义无反顾地投入它的怀抱;乡村在急骤地萎缩、衰落,一个个村庄成了老人、孩子留守的“空巢”。这就是中国当今的现实,我们已进入一个城乡一体化、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然而,被誉为时代的镜子的文学,却呈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景象。在整个文学创作中,乡村小说依然长盛不衰、一路飘红。2008年举行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四部获奖长篇小说就有《秦腔》、《湖光山色》等三部作品写的都是农村题材即是明证。城市小说虽然热闹,但总是难成正果。这是一个有点蹊跷、值得探究的文学现象。而在全部乡村小说创作中,又似乎有两种创作走向:一种是秉承既往现实主义创作路子,反映当下农村社会的变革、困难以及各种问题,突出的是农村“变化”的一面,可以称做现实乡村小说;另一种则是超越现实,从形而上层面,选取和表现乡村世界的自然风景、传统文化、民情风俗、人伦亲情以及农民的精神性格等,侧重的是乡村“凝固”和“渐变”的一面。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乡村世界;也是一个纯洁的、美好的、精神的乡村世界。这样的乡村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普遍存在,但在今天已然难以寻觅,因此它更是作家的一种回忆、想象和创造。我们似可把它名为精神文化乡村小说。

20世纪90年代以降,中国社会加快了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科技文明的历史转型。伴随着这样的社会进程,那些敏感的、有思想、有实力的作家,就开始了他们重新发现和书写乡村的创作之旅。这一探索一直持续至今,产生了一大批力作和精品。其实这一探索从新时期文学就开始了,但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精神文化型乡村小说,似乎同历史发展是疏离、对峙甚至“反动”的。但从深层看,它恰恰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包括城市文明)的一种质疑、审视和校正,是对传统文化(包括乡村文明)的一种开掘、重构和弘扬。它所呈现的“乡村”,已不再是对现实、对历史的简单摹写,而成为精英知识分子乃至全民族的“精神家园”,其思想内涵和精神指向,是极为丰富和深远的。现实的乡村需要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实现现代化。而精神的乡村,需要从“故土”中汲取精华,以建构一方心灵的绿洲。

城市是由乡村孕育和催生的,是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但城市膨胀到一定限度,就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冷酷的、机械的“怪物”,背离了自然特征和人的本性。在这样的时候,人就会重新返身自然、回归乡村,即便是“肉身”回不去,也要作“精神”的“皈依”。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我们的不少作家都表现了人们的这种精神动向。红柯的《大漠人家》描绘了一幅令人惊叹的大西北风景画:辽阔的沙漠、壮丽的日出、万物的生长。一位孩子由爷爷带领在神圣而有趣的起土豆劳动中,情感、心智和人格在不知不觉中葳蕤成长。写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劳动的关系。范小青的《蜜蜂圆舞曲》叙述的是在一个叫笠帽岛上的养蜂人的故事。

在这个花香鸟语、蜜蜂成群的小岛上,人与蜜蜂可以对话,蜜蜂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花、树、鸟与鸡、鸭、狗各安其所,其乐融融。作家把自然、村落写成了一种有生命、有个性、有感觉的活的存在。人只是自然中的一个种类,他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违背自然就会受到惩罚。在这里,不管是红柯的大漠,还是范小青的笠帽岛,都同钢筋水泥构建的现代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寄托了作家对自然、乡村的情感与怀恋,体现了作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人与自然、乡村的新的思考和认知。

乡村是一方自然之境,也是一个文化载体。中国乡村历经数千年,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庞杂的文化传统、民情风俗。尽管近现代以来的战争、革命、运动,已把它冲击得支离破碎,但它或变异或沉潜,余脉不断。对这种传统的东西,现当代文学中多持审视、批判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学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虽然还有审视和批判,但更主要的是一种发掘、保护、复兴的姿态了。乡村中的文化传统,既有来自历代统治阶级的正统文化思想,如儒、道、释,是为“大传统”。也有源自民间的思想、习俗、艺术等,称做“小传统”。贾平凹199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美穴地》,写的就是中国乡村中的看风水文化,这种古老的文化来自《易经》,它不仅盛行于民间,也流传于统治阶层,在今天依然有重新复活的势头。作品中的苟、姚、柳三家,都在用心良苦地找“吉穴”。坟地的选择竟神奇地影响了三个人家的兴衰沉浮、人物命运。这自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嫌疑,作家的态度也有点暧昧,但墓穴的确定与家族的兴衰之间的神秘关系,确实是一个值得破译的文化之谜。郭雪波的《天音》发掘和表现的则是草原上的民间文化,说唱艺人老孛爷弹唱的民歌,深情、悲怆、激越,象征了蒙古族人的精神性格,但它已不再有传人和听众了。它同要沙化的小屯将一齐消失,但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值得后人铭记和珍藏。

汪曾祺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中国乡村的民情风俗,是极为丰富多样的,它是一个地方精神文化的形象显现,是一方乡民生存、智慧、审美的结晶。铁凝《砸骨头》中居士村一带的“砸骨头”风俗,是一种“乡村版”的“决斗”方式。一桩纠葛难决高下,两位男人就奔赴河滩,用鹅卵石作武器互相猛砸,以此来决定输赢,显示了燕赵乡民好胜斗勇的精神性格。温亚军《成人礼》里孩子的“割礼”风俗,既是促使一个孩子身体上的成长,也是激励一个孩子精神上的自强的隆重仪式,它对于一个乡村孩子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分界。乡村中的节日风俗,近年来在小说中多有表现,最突出的是郭文斌的节日系列小说。《吉祥如意》写端午节,作家逼真而完整地描述了西部农村这些重要节日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程序,不仅具有思想和审美意义,同时具有民俗价值。这些民情风俗是美丽的,也是永恒的。

城市是一个以个体为单元的组合社会,乡村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社会。城市可以培育人的独立自主精神,但同时也可以造成人的自私、寡情和孤独。乡村的群体社会也许会压抑、扼制人的个性和创造,然而也有助于塑造人真诚、仁义、奉献的精神性格。作家们痛感现代社会的冷漠、虚伪,人的精神、心理的异化,把他们的笔触深入乡村社会,表现了民间可贵的人伦亲情,塑造了农民纯朴的精神性格。广袤土地上的一个个乡村,不管走到哪里,你都会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人间亲情。河南作家张宇的《乡村情感》,表现了两位曾经舍生忘死闹革命的老农民,晚年对国家的深深忧患、对朋友的无私相助,可谓“忠肝义胆”。黑龙江作家迟子建的《亲亲土豆》,讴歌了农村夫妻之间面对绝症,那种刻骨铭心、相依为命的亲情和爱情;广西作家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描述了瞎子、聋子、哑巴一门三残,相濡以沫,用爱心共渡艰难人生的感人故事;江苏作家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礼赞了小镇女人惠嫂对非亲非故的孩子旺旺的那种纯洁的母爱情怀;山西作家王祥夫的《上边》,刻画了刘老汉夫妇对已成为大学生的“养子”拴柱的那种贴心贴肺的爱子之情。这种人伦亲情是平凡的、世俗的,但又是珍贵的、博大的,是现代社会最为匮乏的。乡村社会也许是贫困、落后的,这正是今天我们要努力改变的。但乡村社会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形成了农民丰富多样的精神、心理和性格。铁凝的《孕妇和牛》中那位俊俏、温顺的怀孕少妇,从未走出过平原,又不识字,但她的淳朴善良、她的殷殷母爱、她对文化的敬仰,却使我们心生感动和敬意。

在建设“新农村”、城乡协调发展的时代进程中,乡村作为现实的和精神的“重镇”,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发掘、承传、重构的东西。乡村的现代化需要城市拉动,城市的人性化也需要乡村滋养。城市与乡村的互补与融合,才可能建成人最理想的家园吧。

同类推荐
  • 遁走曲

    遁走曲

    三个关于亡魂的梦,庙村接连去世了三个人。挎着藤条箱子的收敛师老笑奔走在送亡者的路上,他叫他们往生者。笑哑巴娶回了不被龚家所容的龚进容,龚进容却在诞下死胎之后决绝的离开。笑哑巴离家,笑家最后只剩老笑一人,偶尔在深夜唤回他早逝的妻子谈笑几句。
  • 贺享雍文集(第五卷)

    贺享雍文集(第五卷)

    本卷收入作者电视文学剧本《苍凉后土》和中、短篇小说17部(篇)。电视文学剧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96年拍摄为同名电视连续剧并播出。
  • 去东京寻找妹妹

    去东京寻找妹妹

    女孩喘息了一下,嘴唇在翕动:“……快找、找我哥哥……”妹妹成品在东京失踪了!那天早晨,我正在亲贤街附近的一家小酒吧门口和我的搭档麦克蹲守一笔毒品交易,那会儿目标还没有出现,麦克说在车里堵得慌,要出去透透气。我打开了车上的调频收音机,听到东京地铁出口发生大爆炸的消息,我忽然记起成品就在离地铁出口不远处的浅草歌舞伎模特经纪公司上班,心里顿时各种念头丛生,便急忙拿出手机拨打她的电话,却被告知关机了。我又打到了她租住屋里,电话通了,却一直没有人接听。
  • 夜火车

    夜火车

    《微阅读1+1工程:夜火车》作者常聪慧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北山小学逸事

    北山小学逸事

    刘志铁,男,辽宁凌源人,1987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二师范学校,曾当过多年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凌源市史志办公室。从1999年尝试文学创作至今,已在《辽宁日报》《辽宁法制报》《教师报》《经典美文》《华夏散文》《辽西文学》等省市报刊发表散文、随笔、小小说百余篇。一五月节快到了,总校从外地弄了几车粉条,打电话给各村小学,让每个学校派一个人来领粉条。北山小学校长老陈把这事交给了保管老魏,并嘱咐说:“每人十斤,咱们十七个人,总共一百七十斤,你找个小车吧,快点整回来,趁今天是星期六午后没学生分利索得了,省得下周一耽误课。”
热门推荐
  • 红楼之玉秀于林

    红楼之玉秀于林

    前世的她原本是天界的一株仙草,因了泽龙大神的守护才有了幻化人形的可能;只是意外的来临使她丧失了全部记忆,重塑灵体的她,为了报答护佑之恩,决定下凡历劫…这个纤弱的仙子,注定了命途多舛…青年公子没有想到,一击之下,棺盖竟然移动了几分,低头一看,却正对上一张清丽绝俗的芙蓉面,大大的眼睛如同两汪清泉,里面有着一丝被惊扰到的涟漪,最出奇的是,那张樱桃小口中竟然含着半块点心,白玉般的娇靥有些泛红,呼吸急促,似乎想要咳嗽。青年公子忙背转了身,喝道:“贾琏!我不想再看见你!你快走!我自会护送林姑娘灵柩回苏州!”他胸膛剧烈起伏着,有点搞不懂眼前的情况了。幽幽的、浅浅的、清新的香气再次飘来,龙天逸精神为之一振!唇畔露出一抹喜慰的笑意:“玉儿,没想到,紧要关头,竟是你救了我们两个!”没过多久,那香气渐渐远去,他不由得皱起了刚毅的剑眉,难道玉儿在这里行动是自由么?***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1.本文正剧,偶尔小虐,无伤大雅2.炮灰有之,恶妇有之,波折有之……结局完美<对本文有兴趣的亲,可以加入群155011477,有什么意见大家一起交流>**龙游新文《红楼之玉倾天下》好文链接:◇穿越女强◇流风回雪《帝妃三怒》轻衣杏雨《天价弃妃》夜子翎《纨绔小王爷》◇古言◇莫言染《三嫁》钟儿《毒嫁》◇都市言情◇叶清欢《外遇的诱惑》
  • 重生无冕之王

    重生无冕之王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弥补遗憾。因为命运对于重生者来说,不是一场向左或者向右的游戏,而是一条通往成功彼岸的罗马大道。报业大亨强势归来,重启1999,站在命运的拐点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他是导向的旗手,真相的探索者,社会的观察者,人民的守望者,他是崛起都市的无冕之王!微信公众号:思想家格鱼格鱼qq书友群:437855842
  •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本书全面指导家长如何与男孩顺利高效地沟通,如何疏导男孩的极端负面情绪,如何做好男孩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向导,如何培养男孩具备杰出男子汉的品质等。
  • 达摩洗髓易筋经

    达摩洗髓易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下的花香

    月下的花香

    人生浮沉在世,都会经历酸甜苦辣,各态人生。这里讲述了一个普通少年经历人生的挫折,与现实男女的爱恨纠葛,最终一步一步成长的故事
  • 余生有你还请指教

    余生有你还请指教

    看过秀美的景,见过漂亮的人,却不及你。他们认为,他和她是最不可能在一起的,只是没有想到,最不可能在一起的两个人居然走到了一起,而且......天天在大众面前——秀恩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不可能”。男主:牧瑾女主:叶轻晓
  • Days with Sir Roger de Coverley

    Days with Sir Roger de Cover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incoln's Lover
  • 一二

    一二

    作者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雷力母亲的一生。这个女人怨恨自己的丈夫却依然选择撑起整个家;与儿女关系恶劣却依然不顾一切地为女儿讨回公道;厌恶妹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侄女,却依然收留并照顾她。这样一个在雷力眼中的“女魔头”,骨子里却有着不为外人道的坚强。而与母亲关系僵持、已有十年不来往的雷力,在为母亲奔丧期间,也慢慢地了解了母亲的一生,释然了很多道理。
  • 谋妃誓不二嫁

    谋妃誓不二嫁

    她穿越了,乱世中成了一个亡国公主,前有阴谋,后有追兵,为了安身立命化身细作,披红妆,千里和亲。大婚之夜,他用力的掐住她的脖颈“可知本王为何娶你?”她嗤笑“你娶,为一座城池,我嫁,为你半壁江山。”和亲不但没有改变命格,相反让她卷入一场后宫争斗,狼烟起,群雄逐鹿,战场上,他高头大马之上,洋洋得意的笑着“夙百里,我说过,你一定会是我的女人。”她冷嘲的笑着“夙百里生是连城的妻,死是大曌国的妃,这一切与你何干?”“夙百里,你不要忘记了,他是你的杀父仇人,你们有着国仇家恨。”男子几乎咆哮着提醒她这个血淋淋的事实……百里风霜绕连城,宁负江山不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