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500000012

第12章 电视文学剧本(10)

(四十七)厨房里。申纪兰在擀面,张海亮在一旁忙着剥葱洗菜。张海亮(心平气和地)纪兰,刚才我态度不好。但说的都是实情,希望你再认真考虑一下。

申纪兰……张海亮你看你错过了多少机会?现在办个户口可难了,我这还是军分区特批的。

申纪兰(半开玩笑地)是不是走后门了?张海亮(急着辩解)咱走啥后门?你是市人大副主任,我也是多年的军转干部,都分居几十年了,论政策早该照顾。纪兰,这可是最后一次机会了。申纪兰……张海亮听说咱西沟也快分地了?申纪兰嗯。张海亮一分就各顾各了,你还留在村里干啥?还干,苦头还没有吃够?申纪兰(有点心烦)累了就去歇会儿。张海亮(认真地)不累,这算啥。申纪兰(望着海亮突然一笑)不累,派你个正经活吧。张海亮你说吧,干啥?申纪兰村里放电影呢,哑巴哥在山上看羊,我想让他回来看看。要不……张海亮(哭笑不得)你可真会安排,让我去换哑巴?回来一次,就把我扔到山上?申纪兰(笑)能让你一个人去!

(四十八)村头。电影场的喇叭已经放着地方戏唱片,人们陆陆续续地来着……夜空,群星闪烁,一弯新月挂在山头。夜幕下的太行深山,威严而又神秘。半山腰一点亮光闪动,那是守羊人的篝火。篝火旁的羊栏,群羊安祥中或有骚动。纪兰和海亮相依在篝火旁边,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张海亮纪兰,还记得不?我参军临走的那天,咱也是这么靠着……申纪兰真快,从四六年结婚到现在,转眼快四十年了。……电影放映员已经推着独轮车来了,忙着扯线安装。春旺指挥几个小伙子正埋着杆子准备张挂影布。一伙小孩围着放映员跑来跑去。

男孩甲有没有武打?

放映员有。

男孩乙打不打仗?

放映员打!

众孩子真的?

放映员(逗笑)《南征北战》,连武带打,还是枪战!

春旺(拱着孩子)快回去,叫大人来看。

孩子们(高兴地拍手叫嚷着离去)打仗了,打仗了,看打仗了!

一村民(疑惑地)什么年代了,还看这片子?

放映员大叔,看了你就知道了,咱种庄稼和打仗是一个道理,要有进有退,该退的时候就得退,就要舍得打破一些坛坛罐罐,不管是进还是退,目的是要夺取最后的胜利。只要能让咱西沟快富起来,再向前大跨一步的好办法,咱就用!只要对发展生产有利,咱就得下放承包,就得转过这个弯来,你们说是不是呀?有的人积极回应,有的人相视一笑,有的人低头不语。

西沟放电影的广场。银幕上正放着大沙河激战的场面……黑鸦鸦的观众,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哑巴也坐在人群中间。最外围有几对男女青年相依相偎地靠着,竟也有的悄悄的抱着……当银幕上放出撤退时连长不理解的表演,人们又发出哄笑声。

山坡上篝火跳跃。申纪兰低着头,手里拿根柴棍正无目的地划着,像是划开了尘封的记忆。张海亮纪兰,这些年真让你吃够苦了。你又是个全国劳模……我欠你的太多了!申纪兰不,海亮,我没有尽到对你的责任……张海亮行了,不说这些了。

两人默不作声。张海亮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纪兰,下决心吧,咱都老了!申纪兰两眼盯着跳动的火苗,轻轻地叹了一声。

张海亮咱好赖也是个家么,总不能一辈子分开,一辈子不能团聚。纪兰,算我求你了,我替孩子们求求你,行吧?就不为咱,也该为孩子们想想,哪有你这么当娘的呀!

申纪兰潸然泪下。眼泪流过那显得有些苍老的脸庞……张海亮(不安地)纪兰,你看你……我说的不对?申纪兰(忙抹着眼泪,像是埋怨地一笑)我爱哭,你不知道?张海亮唉,我也是为了你呀!申纪兰(强颜欢笑地)知道。张海亮咱不是商量嘛……,有啥,你也说呀。申纪兰(深情地望着海亮,又有些为难地)海亮,我该咋说?说实在的,要为咱自己,光为这个家,我早就同意了,能等到现在,我能从太原回来?我只要点个头,咱全家早都办了!海亮,有时候我也真想你们,真想一家人团团圆圆,我也是个女人……可我一想到西沟,一想到我是西沟人培养出来的,你说,我还能这么做吗?海亮,咱都是党员,你还打过仗,去过朝鲜,你那时顾过家吗?比起你那些牺牲的战友,咱总是还有个家吧?

张海亮慢慢低下头去。升腾的火苗幻化出激烈战斗的枪声,冲锋号声……申纪兰海亮,我知道,我是对不住你,对不住孩子……,可你说,我该咋办?张海亮抬头凝望着纪兰,两双手慢慢地握在了一起。

申纪兰海亮……张海亮别说了……申纪兰扒在海亮的肩头失声地抽泣……篝火正旺。迭现出电影《南征北战》里胜利欢呼的场面……这一切与纪兰的抽泣交织成感人的乐章。

(四十九)为了调剂申纪兰的情绪,张海亮纪兰,你还记得咱当年结婚的情景吗?申纪兰还能记不得?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张海亮有件事,几十年了一直想问,没问你?申纪兰什么事,你问吧。张海亮在山南底村,你是个思想解放的进步青年,为啥咱俩连面都没见,你就愿意嫁过来?申纪兰(笑了)为了“海昌蓝”呗!张海亮(有些不解)“海昌蓝?”申纪兰八路军不是都穿“海昌蓝”吗?

(五十)闪回。山南底村。一群年轻的姑娘在村街旁的饭场上,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聊天。申纪兰从村外匆匆走来。

众姑娘纪兰姐,军鞋交了吗?申纪兰交了,区长看了很高兴,说咱们做的军鞋又好又多,够八路军一个班穿半年了。姑娘们(十分高兴)真的?申纪兰当然真的,区长还说要在全区妇女会上表扬咱们哩!

一姑娘你在区上听到啥新闻啦!申纪兰(兴奋地)明天在县广场上要举行全县民兵比武大会,咱们龙镇的民兵也要派代表参加,咱们去参观参观怎样?众人让看?申纪兰我问了,让看。众人太好啦!去!咱们都去!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一小队穿着“海昌蓝”军服的民兵,唱着八路军军歌,踏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从村外走来。队伍进入饭场,队长口令:“立定!解散!原地休息。”姑娘们见民兵们穿着一身“海昌蓝”军服,不由得怀着敬仰和爱慕的心情跟他们攀谈起来。

“去哪儿?”“县城。参加明天的全县民兵比武大赛!”申纪兰:“我们也要去!”

“好啊!欢迎参观!”一姑娘打趣地:“别比输了,给咱们龙镇丢了人!”一民兵拍胸脯:“哪能呐,等着瞧吧!”一民兵见姑娘们两眼盯着他们的军服直看,就拽了拽衣襟,摆出一副自豪的神态,撩逗地:“怎样?地道的‘海昌蓝’!”一姑娘爱慕地:“真漂亮!”

“听说你们还编的有顺口溜!”“想听?”“想听,快说说!”众民兵鼓掌。“说说就说说。”

一姑娘清了清嗓子,说了起来:“海昌蓝’,穿在身上真漂亮;姑娘们,争‘着结婚当新娘!”一民兵指着申纪兰接话:“我就娶这长辫子姑娘!”

另一姑娘想得美,人家“主儿”在部队上,是正经八路,过两天就回来办事儿,哪像你们这“冒牌”货!民兵队长冒牌货?开完比武大会,我们就集体参军当八路,到时候清一色的“海昌蓝”,把你们这一群小妞儿一遭娶走!

又一姑娘哼,那不算,我这儿还有词哩!“啥词?”“海昌蓝’要变烂,立马跟你来‘蹬蛋’!”“什么意思!”“要当了逃兵回家,结了婚也要跟你离婚,‘蹬蛋’!”“要是戴着军功章回来呢?”“那也得抓紧时间,别晚了,有了主儿了,落了个鸡飞蛋打一场空!”“好,小妞儿们等着!”“等着就等着!”众人一阵欢笑。

闪出。张海亮看来你是看上我这穿“海昌蓝”军服的八路军战士啦!申纪兰(点头)是的。张海亮那为啥又要去县民政局退婚?申纪兰那也是事出有因,无可奈何!张海亮是吗?

(五十一)闪回。山南底村。村街上。一群年轻姑娘在议论申纪兰的婚事。

姑娘甲得赶紧告诉纪兰,找她男人把事情问个究竟。姑娘乙没过门的姑娘家,找人家问这多不好意思。姑娘丙万一没那事儿,不败了大兴?

姑娘甲万一真有那事,不害她一辈子!姑娘丁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众姑娘你一言我一语正争论不休。申纪兰(悄悄从旁走来)都说什么哩?众姑娘没说啥,闲扯呐。申纪兰别瞒我了,我都听见了,说我哩!

众姑娘见无须隐瞒,就说开了:

“北庄有个姑娘跟刚从前线回来的一个八路军战士登了记,办了事。第二天,部队上来人把他带走了,说是从战场上开小差回来的逃兵。羞得姑娘没脸见人,想不开上了吊,最后虽然救活了,活生生的一个黄花闺女已经成了傻人。”

“纪兰,你可得把男人的情况搞清楚,千万别败这大兴,吃这哑巴亏!”申纪兰(想了想)对,我得捎信让他明天去县城,当着民政局把事情给我说清楚。

(五十二)次日。县民政局。申纪兰和民政局干部已经谈了一阵。

民政干部你的意思我懂了,这是人生大事,是得问清楚。张海亮进屋。

民政干部(见了张海亮)来啦!你们谈谈吧!(忽然想起,笑了)噢,你们还没见过面哩!(介绍)张海亮!申纪兰!二人相互看了一眼,点了点头。沉默了一阵,申纪兰先开了口:“人家都是打仗哩,你是回来结婚哩。你要是请假回来的,我就和你结婚,要是逃跑回来的,我就不和你结婚。”

张海亮当然是请假回来的。申纪兰谁知道是真是假?张海亮有假条可以证明。(说着从上衣兜里取出了假条)申纪兰(接过假条看了看)结婚可以。但,还有个条件。张海亮什么条件?申纪兰结了婚还得归队,不归队就不结婚。张海亮(爽快地回答)行!

闪出。申纪兰(笑着问张海亮)当时你是不是有些恨我?张海亮没有。申纪兰(追问)是不是感觉这闺女傻?还有些“野”!张海亮不。觉得挺有意思的。只是感到性格有些“怪”。回部队和战友们说起来,都夸我娶了个好媳妇!对张海亮的回答,申纪兰感到十分欣慰:“真的?”

张海亮当然是真的。”停了停又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几十年了,你这性格一直没有变,每当我看到你对西沟的那一股执着劲儿,就会想起那次对话的情景。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你的性格有力地促进了你事业的发展,也给你生活上带来不少苦恼……停了停,申纪兰有意转移话题:“典礼那两天,咱俩的一举一动都得听老人们的摆布,就像电视剧的演员听从导演的调度一样……”

申纪兰和家人在一起(前排左二为申纪兰,左一为小姑子张锦绣,右一为小叔子张海考,右二为小叔子之妻裴秀则)(五十三)闪回。解放战争年代。画外音:

申纪兰和张海亮的婚姻是父母早年定下的“娃娃亲”。

山南底村。一间小土屋。门上挂着“山南底支前纺纱小组”的木牌。屋里。申纪兰领着姑娘们在集体纺纱。画外音:

申纪兰快满17周岁了。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也许早几年就做了新娘。在山南底,她是最大的姑娘,比她小几岁的都挨着个儿地嫁了人,有的甚至已是怀里抱着娃娃的母亲。

前线战场上。张海亮跟随八路军在行军、作战……画外音:张海亮此时虽刚满17岁,但已是个两年的老兵了。参加过着名的“上党战役”,又转战到了太行山外。那几年平顺参军的人多,牺牲的人也多。当父母的总担心有个三长两短,不管怎么,先回来把“事”办了,也多少能让老人了却一桩心愿。张海亮是被父母多次捎信才从前线催回来的。

对这桩婚事,两家大人谁都没有难为谁,顺利地议定了聘礼,择定了日子。很快张家就把礼金、聘礼如数送到了申家。

申家正窑里的柜上,摆放着四五丈青、红洋布和数件小饰物,还有20来斤的一条猪后腿和八九十个半斤大小、花样讲究的“茶饼”。供上门的亲朋和庄邻观赏、评点。

画外音:张家。(与场景摄像同步进行。)紧忙着备办婚事所需物品,碾米磨面,垒灶支锅。最当紧的还是收拾屋子,布置新房。在沙底栈,张家的光景屈指可数。高高的街门虽说不上气派,但也讲究;坐北向南“五间两甩袖”的石基土坯房虽已有了些年头,但内外都依然拾掇得光净整洁。在这个良辰吉日里,许多地方都又进行了精心的装点,显得喜气盈门。街门上高高地挂起了红纱灯,所有的门框上都贴上了红婚联,木格窗棂也都糊上了新麻头纸,新房门扇上还特别地贴上了两个大红“喜喜”字。

画外音:在这些日子里,申家也以山南底的中上档次赶着为女儿置办了嫁妆。申家。衣服、鞋袜、被褥、绣花枕头等都一应俱全,满满当当地装了一大板箱。

画外音(演员表演同步进行):在迎亲队伍到来之时,就要成为新娘的申纪兰,已经由几位姐姐细心打扮完备而整装待发。脸上的汗毛被用细细的线绳一点一点绞去,这叫做“皓脸”,表明她从此就不再是一个“黄毛丫头”了。双颊也拿浸湿的红纸轻轻拭过,白净里透着淡淡的粉红。两条粗长黑亮的辫子第一次梳成了鬏儿,用红绸带扎于脑后。穿一身红,红色的掩襟布衫,红色的宽腰布裤,红色的绣花缎鞋。因为怕太显了一双大脚,所以破例没有系红布绑腿。

1946年的某一个凉爽的秋日。在氤氲的山岚就将散尽的清晨,伴随着一阵清脆热烈的鞭炮声和欢快悠扬的鼓乐声,一顶漂亮的四抬花轿在一支不算小的迎亲队伍的簇拥下,悠然荡入了山南底村,稳稳地停放在了申纪兰家门前。花轿才刚落定,就从里面欢欢快快地蹦出一个“暖轿”的玩童,当然是个男孩,有五六岁,是从西沟沙底栈如此一般大的一茬儿男孩中精选出来的。眉目端正,因受优待而显得意的神情中透着聪明和灵气。这是古老的习俗,其中浅显而直率地坦露着农家寄予一个女人的期望。随花轿而来的迎亲队伍中,除轿夫之外,还有八人组成的各执一件乐器的“八音会”,几位照例不可或缺的男方亲朋……当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新郎官张海亮,高个头,标致大方的长相,穿一身崭新的衣服,肩上斜披一条宽宽的红彩带,浑身上下无不显露着一个成熟男人的光彩和气派;骑一头骡子,那骡子高高大大,膘肥体壮,头戴红花,背搭红毡……一行人被热情地迎进了院里,入了正窑,早已备好的酒水、饭菜跟着就端上桌来。鞭炮声、鼓乐声又一次响起来。所有迎亲的人都各就各位。申纪兰焕然一新的头和脸被一红盖头罩了个严严实实,按照古老的风俗,今天的她必须脚不沾地从娘家直达婆家,所以得由姐夫将她抱至轿中。娘家送亲的主持人大声高唱:

“下炕!”婆家人连忙过来付过“下炕钱”。姐夫抱她下炕至门口;“出门!”婆家来人又付过“出门钱”。姐夫又抱她出门至轿前;“上轿!”婆家来人再次付过“上轿钱”。此时新娘才被最后扶进轿中坐定。轿帘飘然落下。

“鸣炮、奏乐!”“起轿!”

花轿应声悠然地上了轿夫们的肩头。与此同时,娘家十多人组成的“送亲”队伍已聚齐。两支队伍汇合在一起,便上路了。“八音会”吹吹打打地头前引路,新郎官张海亮骑着骡子紧随其后,再后就是抬着新娘申纪兰的花轿……一行人顺着干涸的百里滩河槽一直往南,浩浩荡荡地向20里外的西沟沙底栈进发。两侧高大的山峰连绵起伏,点缀着几朵白云的一溜儿天空碧蓝深邃,坡地里稀疏的秋庄稼再有个把月就可收割了。

画外音:申纪兰漫长的做女人之路,从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正式开始了。阳光下,秋风中,晃晃悠悠的花轿,在一刻不停地靠近目的地。正午时分,花轿如期抵达沙底栈。一阵阵喧闹的鞭炮声、鼓乐声……一席席丰盛的婚宴……一拨拨邻里和亲朋好友的迎来送往……一项项俗定不可更改的婚礼仪程……直至深夜,“闹房”的年轻人们尽兴而散之后,这个属于申纪兰却完全不由她自主支配的大喜日子才算有了尾声。申纪兰有幸成为西沟村最后一个坐花轿进村的新媳妇。新生活就此开始了。

同类推荐
  • 孔祥熙全传(下)

    孔祥熙全传(下)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主要内容分为姜霓编著的《铁马红颜(萧太后)》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萧太后传奇的一生。《铁马红颜(萧太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历经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指挥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领导创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的个性鲜明,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 寂寞大佬任正非

    寂寞大佬任正非

    《寂寞大佬任正非》是一本关于通信大佬任正非的传记,也是华为帝国的成长史。他从寒门学子转变为大佬,从军人转变为商人,将“山寨公司”转变为了“华为帝国”。他是一只“土狼”,没有可以大肆挥霍的资本,没有显赫的背景,便带领着华为队伍,亮相中国民营企业族群,挑战跨国巨头,仅用时23年闯入世界500强。他创造了华为“床垫文化”,发布了《华为基本法》,他的“冬天论”成为了中国企业危机最为公认的代名词。有人说,中国百年企业有几个?但如果是任正非及团队生存100年,那么华为就能生存超过100年。本书介绍的就是如此神秘的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帝国。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热门推荐
  • 最强巨鲲系统

    最强巨鲲系统

    洛无极意外来到武灵大陆,激活最强巨鲲系统。“可曾听闻吞天噬地?你有无敌武技?可以毁天灭地?不好意思,老子直接给你吞了,然而十倍还给你!”“你说你武帝已经到达巅峰??你可能不知道百倍武帝的强大!”“你说你有一座宗门当后台,老子一口下去你宗门魂飞魄散,直接消化!”“你有一把绝世武器,当今天下只有一把,劳资一口给你吐出来千把!卖给别人一块一把!”不是我洛无极装逼,这大陆没有什么老子不能吞的东西!!
  • 别在等天亮

    别在等天亮

    校园暴力,青春疼痛。你是平民你是作者,总有一缕悲伤属于你。
  •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

    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袅袅枯岁以相望

    袅袅枯岁以相望

    世事荒诞,我从未料想得道。原本想经此一生不过如此,从未想到竟能得解救。生来无奈,任由着许多事情发展,是否终有一天,它成了我希望的模样。
  • 人生谋略全书

    人生谋略全书

    当代社会如滚滚洪流,竞争激烈,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每一个人寻求自我提升的最高境界。
  •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King Richard III

    King Richard I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与妹妹定下了契约

    我与妹妹定下了契约

    这是一个可以使用魔法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共有五大种族:人族,龙族,精灵族,矮人族与魔族,而其中人族最为弱小。背负着“人族之星”的使命,他,诸葛星,能否成就人族的复兴大业,并且拯救即将被魔族统治的世界?(如果不能我也没什么好写的了)
  • 名医之死

    名医之死

    她深吸了一口气。在她眼前晶莹剔透的茶杯里,苍绿色的茶叶缓缓飘移。女人熟练地将第一盅水倒掉,注视着金黄色在盏中蔓延。然后她从袖中摸出一个包成白色三角的纸包,把里面的粉末倒在了杯中。精致的碧玉茶棒迅速搅动,把粉末化于无形。等放下器具,女人打开橱柜,从里面取出了一根绳子,白皙的手指滑过粗糙不平的表面,随即将其塞进怀中。在绳子之后,是一把装饰华丽的锋利窄刃,女人看了看,把它插在了发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