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100000009

第9章 回到山西抗战前线

十二月二十七日星期四

今天又去了张先生家,他的一位学生也在,是跟他学书法的,学篆书,也学古文字。是位女同胞,年龄当在三十几岁,叫李海涛,原先学医,不上班了,专攻书法。先前就听张先生说过,这次才见了。

我说,跟上张先生,不要光学书法,还要学做学问的方法。张先生说,我还指导小李写论文呢。

问什么题目,说了句什么听不明白;问小李,说是《心脑刍议》。

张先生说,这是个好题目,中国人说想什么,叫心里想;西方人研究出来,不是心里想,是脑子想。都说外国人对,他看中国人也未必就错。中国的思想二字,下边都从“心”,但思字的上边却又从“囟”,是脑的囟门。说不定心血管和脑血管有什么关联,应当把这个关系搞清楚。小李是学医的,有这个条件,就给她出了这么个题目,让她练习写论文。好些材料我都有,过去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年纪大了,做不了了,让她做吧。

张先生的精神不是很好,坐在靠暖气那边的床上。不能再纠缠湖北的事了,该说怎么回到山西了。

韩:怎么起了要回山西参加抗战的意呢?

张:到樊城不多久,发生了七七事变,报上看到热血青年奔赴前线,从军抗战,我就有了这个想法。只是刚去,不便说什么。在介休上学的时候,经常参加一些国耻纪念会,记得曾唱过一首歌,歌词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请看那印度朝鲜亡国真可怜,

为奴为仆更丧失自由权,

我国同样受压迫身家不安全,

要想不做亡国奴,

奋起莫迟延!

从小我就有不当亡国奴,抵御外侮,为国家出力的志向。

在湖北,常看报纸,知道抗战的形势。看过五战区宣传队演的抗战戏剧,更激发了想参加抗战工作的决心。总觉得自己年纪轻轻,老当小伙计也不是长久之计。

到樊城后,跟堂兄张帆一直有联系。到了南漳,知道张帆随阎锡山的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到了晋西,在乡宁县一所军校做事。便给张帆写信,说想回山西参加抗战。张帆很支持我的这个想法,也愿意帮我,给我寄来十五分校的护照,有了这个,在国统区就畅通无阻了。我的护照,很正规,也很厉害。写的是:张连捷,某某军政干校职员。落款是:校长阎锡山,副校长薄右丞,教育长赵国光,政治主任朱健吾。这些名字不是手写的,是印的。盖着学校的公章。这样的护照,哪儿看了也会放行。

走之前,当然要跟我们的掌柜和先生们说个明白,他们都很支持。这事儿传开了,听说我要回去,鄂北山西字号里也有人要回去,便结伴而行。都是年轻人,一个是宜城一家山西字号杨掌柜的儿子,叫三儿,一个是樊城一家山西字号里的小伙计,名字一下子想不起来了,都是介休人。三儿是要回老家,那个小伙计是想跟着我回山西参加抗战。他俩没有护照,花钱在南漳商会买了个商业上的护照,一人一个。

韩:张帆没有给你寄路费吗?

张:没,我自己有钱。小伙计没有工资,但字号里常分些小钱,比如汉口发来的棉布都是成捆的大包,我们再往下发,是一匹一匹的,包布的皮子就留下了,时间长了卖掉,得的钱,字号里的人就分了。不光棉布,别的也有。一年下来,不是个小数。字号里管吃管穿,平常不用钱,这些钱都在管账先生那儿存着,我要走了,就全给了我。郭先生给我算过一笔账,说尽够路上用了。走之前,选青老也给了我一笔钱,是他个人送给我的。那时字号里兴这个,掌柜把伙计当子侄看待。

开了头,不用再问了,张先生缓缓地说了下去——

我们三个从南漳出发,先到老河口,这儿是五战区的中枢,市面上很繁华,抗战气氛很浓。老河口还属于湖北,再往北走,就是河南了。我们的目的地是洛阳,从老河口坐汽车去的。路过南阳卧龙岗,看见一个大石牌坊上写的是:“千古人伦”。

从洛阳到西安,就方便多了,坐的是陇海路的火车。一到西安,正赶上日本人的飞机炸西安,我们一下火车就跑警报。西安不是有城墙吗,沿城墙挖了许多防空洞,我们就跟上人钻进去躲起来。等飞机走了才出来。

从西安往北走,路上盘查就紧了。当时还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就明白了,这条路也是去延安的路。在一个叫中部的镇子上,我们在店里住下,就来了几个一战区,司令长官是胡宗南,国民党部队的士兵,把我们三人的护照看了,又把我们叫到另一间房里问话,大概是见我们年轻,问我们究竟是去哪里。我说我是去山西乡宁十五分校的,那两个人的护照上也写的是去山西,没问出什么,就把我们放了。等我们回到自己的房间,见包袱都让翻过了,我的一双墨菊牌洋袜子不见了。

再往北走,就进入了八路军的地盘,在一个镇子上留宿时,还见到一个八路军高级将领的布告。叫我想想,噢,是吕正操。当时我要是想参加八路军,在这里是可以的,留下不走就行了。可是我不能这样做,一是三个年轻人同行,数我岁数大,我要把他俩带回山西,有一个还要回介休。在这儿我独自走了,对不起他们,也对不起托付的人。再就是,那时候别看年纪不大,社会经验还是有些的,从小我就知道,“无人引荐,寸步难行”,比如我去樊城,就是我外公的眷弟引进的,回二战区做事,就是堂兄引进的。参加八路军,谁引进呢?没人。这样就打消了在这儿参加八路军的念头。这个地方,好像是富县的一个镇子,当时属陕甘宁边区。

再往前走,没汽车了,我们都带着行李,不能步行,就一人雇了辆独轮车,木头轮子的那种,人在后面推,前面两侧,一侧坐人,一侧放行李。这样到了宜川,宜川又是一战区的地盘,再到宜川的秋林镇,就是阎锡山的地盘了。我们没有去秋林,秋林还在宜川的东北,我们朝东走,到了黄河边上一个叫小船窝的地方,过河就是山西的乡宁县。

这个路线,是张帆在信上告诉我的。他只说了大致的路线,比如从老河口到洛阳,再到西安,再到宜川,再到乡宁。路上怎么走就全靠我们自己处理。比如到了宜川怎么到乡宁,要从小船窝过河,就没说,全靠我们在路上打听。过了河,跟我一起回山西的那个杨掌柜的儿子,就自个回介休了。这样就剩下我和樊城字号的那个小伙计,他要跟上我一起去上十五分校。

到了乡宁,日本人才走。乡宁一直是二战区的地盘。那个时候,日本人正在进攻晋西,攻下了乡宁县城,知道守不住又撤走了。就在日本人撤走的第二天或是第三天,我们进的乡宁县城。一打听,才知道十五分校不在县里,在一个叫乐意沟的地方,离县城还有好几里。同时还知道,就在日本人进攻乡宁县城之前,十五分校的人撤走了,撤到更北边的永和县,离乡宁总在一二百里。我的那个同伴,觉得参加十五分校没指望了,正好吉县那边,有他父亲的朋友,行前他父亲告诉过他,这样我们就在乡宁县城分了手,他去找他父亲的那个朋友去了。后来听说他参加了“干三校”,全称应当是二战区抗战干部学校第三分校。

我还是要去找张帆,不管情况如何,总得到了如意沟才能知道。到了如意沟,才知道十五分校果真是撤走了,可是有留守处。留守人员里,有个副官,认识我哥,我哥走的时候,给他交待过,说这几天我要来。这样他就接待了我,安排我住下。这个副官的职责是看守撤退后埋在地下的粮食。留守人员中还有个会计长,少校军衔,他留下来不是有什么任务,是身体不好,有病不能走。有个卫士专门照料他的生活。

乐意沟是个不长的土沟,前面两边的山坡上,是十五分校打的窑洞,后面是村子。那个副官帮我在沟后头村里,找了间民房住下。房东是个做榨油生意的,天天晚上要熬油,气味很大,呛得不行,根本没法睡。一到了晚上,我就跑到外面,没有院门,出了窑门就是村里的路。初冬时节,外面很冷,有次冷得不行了,就把脚伸进一条狗的肚子底下暖和。狗是房东家的,才几天就跟我熟了。白天没干的,也帮留守人员做些事。留守处有的是粮食,没面了就去磨。

有次会计长的卫兵磨面,我去帮忙。记得很清楚,这天是十月初七,我的生日。我身上的钱还没有花完,磨完面,去村里小铺子买了两杯酒喝了,算是自己给自己过了个生日。

韩:我查过,这年的十月初七是阳历的十一月十七。那就可以肯定你是在十二月事变以前到的乡宁。事变是十二月初的事。十二月事变,也叫晋西事变,在山西抗战史上是件大事。

张:你知道?

韩:“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在山西大学上学时,搞过这方面的资料,还写过一本书《历史的见证》,油印的,对这一事件的经过还记得。抗战初期,阎锡山和共产党的关系还融洽,利用薄一波等共产党人,组建起一支抗日武装,叫“决死纵队”,发展到数万人。为和晋绥军区别,也叫新军。阎锡山的绥靖公署管山西和绥远两省,部队就叫晋绥军。当初成立决死纵队,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一看决死纵队成了气候,阎锡山后悔了。到一九三九年秋冬之际,眼看新军坐大,难以驾驭,便借了个由头,制造事端,说新军要叛变,通电全国,称之为叛军,要剿灭。新军四个纵队,起而抵抗,除部分溃散外,大部分成了八路军的部队。

张:对十二月事变,我不是很清楚,不过,那时候的形势确实是很紧张的。在乐意沟待了十几天,十五分校撤到永和的人员,又全回来了。这个十五分校,还是挺大的,有三个大队,大队下面有小队,总在上千号人。配备有步枪,学员还练习打靶。校长阎锡山,是挂名的,副校长薄右丞是阎锡山的高干,也不怎么管事。真正管事的是教务长,一个上校。下来是政治教官、军事教官了。张帆就是个政治教官。我哥叫我回山西,原来说是让我参加十五分校学习,但是真的见了面,又不说这个事了。他回来的时候,事变已经过了。有一天我问:

“你不是让我来这儿学习的吗?”

“现在学校的形势变了。薄右丞是个顽固分子,我也不打算在这儿长待了。你先在这儿住着吧,别着急,要安排总要把你安排好。”

张帆这么一说,我也不好再问了。过了春节,我就从沟后边老乡家的窑洞搬出来,住到前面沟里十五分校的教官室里,也是窑洞。教官室有好些个,一个里面住三四个人。我没有跟张帆住一起,是跟别的教官在一起。有吃有喝,什么事也没有,就每天看书。有的是张帆的,有的是别的教官的。这一时期,记得看过的书有《大众哲学》,艾思奇写的。《社会科学概论》,讲的是原始共产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阶段,编写的人有陈伯达、徐懋庸、陈昌浩。还有青年自学丛书里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新哲学人生观》等。那时候,虽说经过十二月事变,学校里的教员毕竟大都是些年轻人,民主气氛还是有的,像《联共(布)党史》这样的书,还可以公开看。当时还闹过笑话,我不明白书名里为什么还有个“布”,在我理解上,布就是布匹,怎么要加个布字呢?后来才知道,这个布是布尔什维克的意思。

今天就谈到这里。

想起一件事,我对海涛女士说,帮我制作一本张先生的印谱。不用急,闲了把他的那些印拓一下,用宣纸裁成书本那么大,一页拓上两个,再订起来就是本印谱了。张先生说,姚国瑾有一种专门拓印的纸,毛边的,我让他送过来。小李说不用,宣纸店里就有专用的印谱本子,买一本就行了。我说,那更好。

同类推荐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宋代儒医

    宋代儒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代儒医》介绍了“儒医”的起源、尚医士人、通医名儒、儒门名医、儒医的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向胡雪岩借智慧

    向胡雪岩借智慧

    本书融故事和论述于一体,生动讲述了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创业史,从经商智慧、处世手腕等方面,集中解读了他独特的人生阅历与高瞻远瞩的商业眼光,展示了大商人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向胡雪岩借智慧》内容丰富,论述细致,颇具启发意义,有助于读者对自己人生中各种人际关系、各种选择与得失作出新的审视和判断。
  •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诗词创作。《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名人传记丛书:哥伦布

    名人传记丛书:哥伦布

    名人传记丛书——哥伦布——开创了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这个王朝的曲调比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更有绵长的生命力。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但最销魂不是心头最美的那抹朱砂,而是万缕情丝,夜深漏静,不经意辗转缠绕,便是三更无眠。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却不乏江南小巷柔情。
  • 读心少女有点萌

    读心少女有点萌

    高中毕业生东方明珠去补牙,无意中和万能石安安合为一体,拥有了传说中古老而神秘的异能,从此来了个咸鱼大翻生,捉鬼、破案、治病、看风水、鉴宝、品茶、喝酒……谁说女子不如男?天生我材必有用!看我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弱小女子怎样逆天,一步步地变强,最后过上幸福的生活的:要本领,瓦有;要金钱,瓦也有;要帅哥美男,瓦更是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瓦做不到的,怎一个“爽”字了得?(女强+言情+异能,绝对的创新,各位亲亲,来吧,欢迎跟作者一起跳进深坑……)
  • 物理小识

    物理小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健康生活一点通

    健康生活一点通

    本书分为饮食、居家、服饰、医疗保健、美容护肤、投资理财、休闲生活及其他共八个篇章,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简单有序的形式介绍吃、穿、用、行等方方面面的生活知识,集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为一体,紧扣解决生活难题的关键性因素,让读者准确无误地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且书中所提到的方法简单、材料方便易得,读者可以轻松搞定。
  • 总裁的御用鬼神妻

    总裁的御用鬼神妻

    她是一缕幽魂,受尽煎熬重生在富贵人家。他是冰山总裁,有能力有颜值,除了看她不顺眼谁都顺眼。本想酒会过后再无瓜葛,偏偏得知自己的前身却是大冰块的脑缠粉,欸哟妈呀脑瓜疼,走出家门才知道流言可以淹死人。为了挽回清誉,她上演了一堆苦情戏码,为的是让大冰块离她远远的,怎料却引起他的兴趣,想将她纳为己有,老天……这天大的喜讯无福消受,还是溜之大吉为上策……
  • 隐形罪恶

    隐形罪恶

    开庭后被判处死刑的东林市建国以来最大涉黑“1012”案件主犯柯东辉等人,被送往东林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第一看守所关押。柯东辉想重大立功以期保命。为了摆脱主管民警谢英鹏的主管,他趁人大代表到看守所视察之机,对谢英鹏进行诬告使民警祁军主管了柯东辉。祁军为了索取为柯东辉保命的好处费,以买房的名义在柯东辉的哥哥柯东南的朋友修洋处借得20万元钱。祁军在看守所所长时春武的协助下,把有漏罪在身的8监室的在押人员陈尚实串至10监室,陈尚实在祁军的压制和柯东辉的胁迫下,违心地把自己的漏罪说给了柯东辉。柯东辉检举的案件线索破获后,死刑判决即将被改判。
  • 播音主持高考攻略

    播音主持高考攻略

    这是一本凝聚了众人智慧的播音主持专业考前参考书。围绕专业考试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七个攻略,攻略一播音主持专业分析,攻略二播音主持考场探秘,攻略三走近播音主持考官,攻略四走近播音主持学长,攻略五播音主持院校辑录,攻略六艺术高考政策解读,攻略七播音主持真题选登,满足考生对相关各方面信息的需要。其中攻略二详细介绍了自我介绍、指定稿件、作品朗诵、模拟主持、主题讨论、即兴评述、才艺展示、化妆造型等各个考试环节的训练和应试技巧。
  • 冷心王爷霸情妃

    冷心王爷霸情妃

    她是传闻中不受宠的相府四小姐,胆小懦弱,胸大无脑。一朝赐婚,震惊天下。她在繁花似锦的日子如愿以偿的嫁给了自己爱慕了十年之久男人她甘之如饴的用生命爱了他一场,终无遗憾而去。她死,她生。穿越醒来,恍如隔世,那张俊朗依旧的容颜,是前世,还是今生。他府中佳丽成群,她身下裙臣万千,惹来桃花无数,花开万千,只为那一朵。一次又一次的纠缠,是交易还是深情,他不懂何为爱。命在痛上延续,爱在痛中蔓延。她一次又一次让他转身离去,他却一次又一次为她回头,他懂了何为爱,却给不起她要的爱。他徘徊在两个女人间,爱她,伤她却不愿放过她。她用心去爱,却再次满身伤痕累累,她倦了,累了,乏了。。。。。。他大婚之日,她休夫之时,一旨休书,碎了谁的心,红了谁的眼。重获自由,万里花丛,任她翩舞,云开雾散,痛却依旧在心间蔓延,那个人,到底是谁?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