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200000009

第9章 村貌(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西中黄村震感明显,电灯摆动,桌子摇晃,人感头晕。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举国上下为汶川遇难者致哀。

四、风灾

风灾主要是干热风。本地多刮西南风。每年的5月下旬(约在25日至月底),连续几天的西南风,能吹干小麦。小麦进入灌浆成熟阶段,气温高于32℃,相对湿度小于30%,如遇大风,就是所谓的“干热风”。干热风能让小麦停止灌浆,提前成熟,最终造成颗粒干,减产5%至20%,甚至更多。

预防的办法是:浇麦黄水(干热风出现之前的2至3天,普浇一次水),降低麦田温度;使用0.2%-0.4%磷酸二氢钾在孕穗、扬花期各喷一次。并大搞农田林网化建设。

另,小麦成熟期如遇大雨、大风,能让麦子成片倒伏,造成减产。

五、雹灾

1976年8月16日,本地下过15分钟的冰雹,棉叶、棉桃被打落,玉茭、谷子被打成光杆。后虽又长出,但严重减产。

1986年5月13日,狂风暴雨,夹杂着冰雹,在本地下了10分钟,熟而待割的小麦断头折杆,损失严重。早秋庄稼,也遭不同程度的损失。

村人说“夏收如龙口夺食”是有道理的。

六、蝗灾

《襄汾县志》记载: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到清同治元年(1862年),共有10年发生过蝗灾。

民国十三年(1924年)本地发生蝗灾,村组织群众扑灭,挖坑深埋。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县志载:农历七月,蝗虫遮天飞来,迅及各村,田间、道路不见地皮。继而越城入户,遍及民宅。所经之处,高粱、谷子、玉米叶穗均被食光。群众扑、打、赶、埋无济于事,停留10日,一夜突然飞离,去向不明。是年秋,秋禾颗粒无收。”

1998年8月,西中黄村北木桥地一带,发现有大量蝗虫。村委立即上报县政府。县委书记段克己、副县长廉振东亲临指挥,县农业局植保站提供灭蝗农药和技术指导,调来赵康、永固两个乡镇的机动喷雾器40台,组织了150人的灭蝗大军,仅用了两天时间,喷药面积达1000余亩,及时扑灭了蝗虫,没有造成大的危害。

近年来又有蝗虫出现,2002年我国南边省份蝗虫成灾。国家投巨资灭蝗,动用飞机喷洒药剂。防蝗要提高警惕。

七、其他灾害

棉花枯萎病、小麦黄、黑疸病,霜害,寒流等等在本地都有发生。好在现在科学发达,农药有力,政府领导,这些灾害都不可怕了。

(第二节)建筑

建筑包括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和村名与街巷三个部分。

(第一节)代建筑

一、砖包城墙

登上姑射山巅的石梯关,回首俯视,山脚之下,有三个大的村落,其状各异:尉村像个篮,三公像个盘,黄墩像个面抄子。那“集上为把,村内为板的‘面抄子’”,形象地道出了昔日西中黄村的外观形状。那青砖到顶的城墙,高大美观的城楼,犹如四条抬头欲飞的巨大卧龙将村围定,雄伟壮观,令人惊叹不已。走遍大江南北,砖筑城墙的村堡尚无二家,其造型之美,工程之大,堪称华夏农村第一城。

该城始建于崇祯三年(1630年),竣工于清雍正年间,历时约有百年。太平县志光绪版载:西中黄距县十里,明崇祯三年筑堡。国朝康熙五十三四等年通甃以砖”。又称贡生鮡化“建堡施粥,大为时论所推”。说明建城是由张化之兄张鮡化领导所建。工期分两段完成,先筑土堡,后砌砖墙。那么城门楼是哪期建的呢?经查,各城门楼额匾均由知县魏公韩书于崇祯四年,显然门楼是在一期工程完成。二期工程字版仅存三块:北城西段字版是康熙乙丑年(1685年);东段为康熙庚寅年(1710年);东城北段为雍正五年(1727年)。西城、南城、东城南段建城字版均已丢失。不过仅这三块已历时42年,加上1631年至1685年间的54年,共达96年了。若按崇祯三年计,可达97年,故建城时间约有百年。

崇祯二年,山陕大旱。是冬,陕北爆发了农民起义。翌年2月26日,义军东渡黄河,进入太平县境,知县魏公韩亲操火器御之。之后,以防寇为由,要求各村筑堡自卫。时任陕西周至知县的张化,闻知寇犯故里,便写《平寇疏》,并遣义男张定持疏入京,交给时任户部陕西司主事的邑人王椿,要其转奏朝廷。此即建城起因和张鮡化积极领导建城的历史背景。

城周1980米,上宽3米,下宽7米。西南有一东西长50米,南北宽17米的缺角。据说这是因为西南为申,申即猴,猴缺腮,故缺角以避不吉。南门左右为砖土相间花墙,其说有三:①按历朝建城规定,村建城墙不许砖石全包;②相传太平县有只金凤凰,其头在县城西门之北段,其尾在西中黄南城中,故此处不得用砖全砌,否则凤凰展翅,墙会倒塌;③西中黄为凤城,西门之北为凤头,南门之东为凤尾,尾部不能以砖全砌。的确,在城外建房之前,距城一里之遥,轻轻拍手,城墙会有奇异之声回应,传说那是凤鸣。城开四门,各有其名,西曰“建威门”,北称“武安门”,东为“来青门”,南是“永熙门”。其字刚劲挺拔、清秀隽永,嵌于门额石上。门洞很深,有四丈五尺,内安两扇硬木铁包大门,备有吊锁、腰杆、守门窑,有专人把守。上建城门楼,红柱碧瓦,四明八角,甚为壮观。为了防洪,南北两门专设门环,撑杆,洪水进村,可随时撑开,任其从中心官道通过,防止淹没村落。城墙外层用过錾条石和特制青砖包裹。下宽2.5米,顶宽0.7米。城端建有800个垛台,台有方眼,望射兼用。垛内土墙每隔数米挖一深槽,砌砖与外包砖层衔接,使砖土紧扣一体。城顶方砖墁铺,内砌砖垅和自上而下的水槽。城角较宽,花鼓打场,可供数百人围观。东南城角建有笔台、砚台两个,以补风水。每年正月十六,四院群众随同锣鼓、旗伞、花鼓、秧歌登上城楼,绕城一周,欢度元宵佳节,浏览城外风光,展现家乡风貌,激励人们奋进。

建城至今已有378年,历经风雨侵蚀和战争摧毁,四个城楼已荡然无存,就连城门洞子也仅剩北门一个。为了机械通行和大跃进时打大井之用,城开六豁,垛台拆除,令人痛惜。幸好城墙主体尚在,如加修复,可再现昔日风光。

万里长城工程浩大,被立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存完好,吸引着世界游客。西中黄村城墙为华夏农村城墙之最,本应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因破坏严重而未列。亡羊补牢犹未晚,而今觉醒尚不迟。对此城应倍加爱护,积极修复,因为它对研究明代建筑、村落变迁和繁荣县域经济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城以人兴,人以城名。过去村有人才,兴建了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城,因建此城而使张化被视为乡贤,张鮡化列为耆硕,名声远播,载于志书。今逢太平盛世,正是有识之士为村献力之时。修复古城,再现昔日风光,开发旅游事业实为利国利民的一大善事。那时将会吸引游客络绎不绝,令村民欢心雀跃,使中黄这条巨龙腾飞,金凤起舞,经济繁荣昌盛。

二、庙宇楼阁

西中黄村的古庙楼阁颇多,可以说是星罗棋布。南门外有关帝小庙、善恶庙和魁星楼、三义阁、文昌阁;村内有娘娘庙、财神庙、菩萨庙、马王庙、南寺、北寺和玉皇阁、西楼、老爷楼;集上有土地庙、龙王庙、火神庙、红爷庙、大郎庙、关帝大庙、三官庙和春秋楼;八社合建的有峰坡庙。总共有大小庙宇23座,各种楼阁七个。现择其要介绍如下:

(一)大郎庙

关帝庙东侧的大郎庙,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是为纪念三国名医华佗而建,又称华佗庙。是庙坐北向南,地基较高,用条石砌起,登八个阶石方可到顶。门楼斗拱结构,上盖琉璃筒瓦。阶下左右各有一石墩,上有大石狮子一对。隔路有一对铁旗杆,下有基石,用四块大条石垒起,以铁箍固定。旗杆高约七米,上绕盘龙,下部有一铁盆,外刻旗杆重量和捐款人姓名,上部有一方斗,四角插旗,下垂风铃。门东建钟楼,悬一直径四尺多的大铁钟,花纹清晰,声音宏亮,可听十里之遥。门西建一鼓楼,挂一直径五尺大鼓。每当敬神钟鼓齐鸣,庄严肃穆。庙不大,东墙靠路,西边建房两间,北为正殿,殿中有华佗坐像,像前有蒲团、香炉、供桌,上摆签筒、签簿,供人敬神、求药、抽签、打卦。后有小院,建有寝室,塑大郎爷夫妻像。

旧社会,群众贫困,缺医少药,常把自身安危寄托神灵保佑,到此求药还愿者甚多。据说,民国初年有一白胡子老汉途经关村,在一贫困家庭找水喝,户主是一中年妇女。丈夫卧病不起,老汉给其扎针,病立轻,又赐草药少许。妇女给钱不要,问其姓名、住址时,只说黄墩人,门前有对铁旗杆。说罢,出门西去。三日后,病人大好,要妻寻找恩人答谢。中年妇女走遍三个黄墩,门前均无铁旗杆,后在仁义巷旗杆院(木旗杆)查问也无此人。无耐返回,途经集上泊池,见大郎庙前有对铁旗杆,顿悟,是大郎爷显圣,便逢人以告,遂使此庙香火更旺。

(二)关帝大庙

出北门110米处,建有过路台子,两旁各建一楼。过路台子实为步入水过凉亭,进入关帝大庙的正门。台基高1米,由两个南北长8米,东西宽3米,间隔4米,相对边沿留有板槽的石砌地基组成。基上筑台,砖木结构,斗拱相套,八卦攒顶,上盖琉璃筒瓦。平时为门,供人通行,演戏时,棚板挂幕,便成一个坐南向北的戏台。

东西牌楼是入庙的两个侧门,也是下地干活的必经之路。过东牌楼,沿天池东边朝北可到田间,在钟楼处西拐,越过大郎庙,北折便是关帝庙东门;过西牌楼往西是尉村道,在天池西南角北折,沿天池西边向北,至财神庙东拐,再北折可入关帝庙西门。

关帝庙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是为纪念关云长,由全村人捐资所建。

在天池北边,隔有一丈多宽的路,路北并列建庙两座,西为关帝庙,东是大郎庙。

关帝庙的西门对在西天池的西北角,门额上书“降虎罗汉”四字;东门对在东天池西北角,门额上书“伏魔大帝”四字。门前各有七个八尺长的青石台阶,阶旁建有护阶墙,下砖上石,以两块长五尺,宽尺二的青石相对而成坡状,石面非常平滑,小孩们经常在此溜滑滑。从台阶上去,坐在护阶石上,两脚在前,屁股在后,手扶两边做好准备,将手一松,嗖地一下就滑到底了。天长日久,石上都磨出两道脚印。

进入庙门,下三个台阶,便踏入庙院,院子用青砖隔成各种形状的框框,框内先用石灰泥铺底,再用各色拳头大的卵石填实,人们一踩,磨得光滑闪亮,在雨后的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使整个院子像铺了一块绣花地毯。

院子正北建有关帝大殿,前为献殿,后是正殿。献殿门侧各有一棵一揽粗的挺拔翠柏,树冠茂盛,如龙似凤;树的内侧各放一尊口衔绣球的铁狮子;内摆一个大教盆,上边花纹清晰,工艺精湛,令敬香者惊叹不已。

献殿为正方形,底面积100平方米,除下砌青石,上盖琉璃筒瓦外,中间全由木料构成,颇具南方建筑特色。周围有十二根一围粗的红漆木柱,柱间装有九尺高的软门,软门以上是用大小不同的斗拱,方檩层层套起,形成了下小,中大,顶尖,八卦攒顶式样。在四周的方檩上均刻有花卉、人物之类的花纹,玲珑剔透,活灵活现。

殿比院高尺余,上三个台阶即到殿的前门,门额悬挂一匾,上书“节义”二字,金光灿灿。门内横摆一长条祭桌,后有四个大龟驮着高约两米的石碑,其中一块是由西吴临川人怀明汤书撰,其内容是记载建庙的原因(此碑尚存),另三块据说是记载建庙捐资人姓名和建筑概况的。

出献殿后门,再上三个台阶,即到正殿门口。两殿衔接处,装有特制的瓦形腾槽,可把两殿流下的雨水送到东西两旁。

台阶两侧各塑一头顶木盘秦桧像,跪于地下,以示对奸贼的惩罚。为什么会把三国与宋代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物塑在一起呢?可能是为了惩恶扬善吧。据说宋朝有个皇帝曾梦见过秦桧跪于关公面前一事,故有此塑。台阶之上,门的两侧各塑一把门将军,东为关平,西是周仓,两像身高丈余,体态雄壮,立眉瞪眼,手持刀枪,甚是威武。

正殿为土木结构,殿姿雄伟高大,底座为正方形,占地二十五平方丈。中间三间高约三丈,四周有六尺多宽的走廊,通过走廊可环殿一周,主房有十六根直径约一尺八的通天脚柱,除中间四根露在殿中外,其余几根均包在二尺多宽的土坯墙内。墙基三尺砌以青砖,上边土墙用白灰灰平,上绘壁画。走廊有二十根直径约一尺粗的脚柱,横梁搭在此柱与主房的脚柱上,主房四角的脚柱均撑三根横梁,檐下为斗拱结构,四角高挑,下吊风铃。大殿内所有木料朱红油漆,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殿内北墙根下,建一三尺多高神台,上塑高大神像,红脸、长髯、金盔、绿袍,一手提青龙宝刀,一手上抚美髯,显然是威震华夏的关公坐于台上,殿中光线较暗,只有像前蒲团明显可见,四角放的什么神楼、旗伞之类只能隐约所及。

在殿背后的墙上,挂一大算盘,珠子大如馒头,为何要挂此物?不得其解。

戏台建于庙的正南,与殿相对。戏台比较宽大,东西三丈余,进深两丈多,中间用木板相隔,将戏台分作前场和后场。两边留门,人们称作“鬼门子”。前场为八字形,有四根圆木脚柱,东西两墙快到前檐处,以扇面形式向两侧打开。柱上挂有两幅木制瓦形对联,据说是由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写,其内容因时间久远,无人记清,但那笔势流畅,婉转劲利的行体字,却深刻在一些老年人的脑际。柱上方木相连,斗拱相套,角下垂铃,上盖琉璃筒瓦,屋脊青龙盘绕,甚是典雅。

戏台东西两侧各建耳房两间,与后场相通,供艺人化妆和放置戏箱。后墙中间有一砖卷窑洞,上建登月楼,可观景乘凉。穿过窑洞,有一抱亭,演戏时常在此设茶炉,为艺人供水。每年清明节前后和六月十三左右都要在此唱戏。

旧社会男女界限划得很清,看戏时表现得最明显。戏台下的中间留一条东西走向的路,男人在路前站着看,女人在路后坐在用铁链连在一起的桌子上看。

庙的西边由南到北依次建有土地庙,村里埋人时都要到此告庙;接着是七间廊房,下塑赤兔马和手持缰绳待命出发的马童;再北是两个小院,前院为娘娘庙,内有厢房,供官人办公。后院称渠子里,供水利渠人使用。庙东建筑与庙西建筑相应,由南向北依次是伙房、廊房和两个小庙,前为龙王庙,后系火神庙。

(三)三官庙

三官庙建于何时不清,只知道咸丰二年(1852年),由张扶清领导复修,并增建了月宫门、鱼池和东西廊房。是庙建在院东汧和羊头汧汇合处之北,外观状如三角,内分东西两院,坐北向南。西墙沿院东汧由东南伸向西北闸口处,呈凹状。北靠子汧,东接羊头汧。每逢山洪爆发,四周环水,飘飘然,如入仙境。

大门开在南面偏东处,门前有一牌楼,木石结构,高大美观。楼后有卵石墁铺的门坡、雕狮头的青石门墩、黑红色的木制大门和琉璃罩顶嵌有“月宫门”三字的门楼。进门不远建一鱼池,池深八尺,进深一丈,宽约一丈五。池壁下石上砖砌成,上安有槽石柱,中插石页为栏。青石拱桥横卧池中,上铺青砖,旁装石栏。柱顶雕有瓜、桃、狮头,石页刻有梅、兰、竹、菊、荷花、牡丹等花卉图案,典雅别致。行至桥上,俯视池中,水清见底,金鱼翻跃,赏心悦目,令人留恋忘返。

同类推荐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 名家名作精选:老舍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老舍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
  •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收集了马克思、恩克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及选集等。主要有《我》、《绝望》、《夜行》、《智慧》、《答列宁之抗议》等。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岁月如流,我们每个人都已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遭际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的故事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追求的泪水以及选择的苦痛、生命的挣扎。正因为如此,生命的色彩才缤纷,内容才丰富。即使是落叶的季节,也不会感觉到孤独,因为你丰盈的生命足以抚慰你的心灵。
  • 波西米亚楼

    波西米亚楼

    《波西米亚楼》是作家严歌苓的散文集,收录了目前为止她发表写作的所有散文以及演讲稿。一共有四个部分组成:波西米亚楼、非洲札记、苓珑心语、创作谈。波西米亚楼的部分主要是讲述了严歌苓在海外生活多年,从留学到结婚中间发生的种种故事;非洲札记主要描写的是严歌苓跟随外交官丈夫出使非洲,在非洲的所见所闻;苓珑心语则是严歌苓在创作她的小说时发生的一些故事;而最后一部分创作谈是她在各个大学颁奖礼所作演讲的文字整理。总的来说,《波西米亚楼》是严歌苓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时间跨度很大,内容范围涵盖也很广,非常真实展现了严歌苓生活的经历以及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兔儿岭

    兔儿岭

    本书主要讲民国十八年、八百里秦川遭百年不遇的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兵荒马乱、盗匪四起。良家子弟墩子父母双亲死于保安团长罗玉璋之手、孤儿虎口逃生、含愤远走他乡,不料途中误入匪巢。兔儿岭上,年轻貌美的压寨夫人雪艳救墩子逃离匪窝。热血男儿终究抢杀恶人,报了杀父之仇,却又被人利用,最终难逃非命……
  • 峨眉祖师

    峨眉祖师

    新书已发《不可思议的山海》————岁月中,云岩上,李辟尘与一个白袍的童儿面对相坐。仙山之中静悄悄,四只猴子探出脑。白袍童子捧着经文:“祖师什么时候来的峨眉?”李辟尘竖起一根手指,笑而不语。.....一段丢失的岁月,因为李辟尘的到来而被彻底改变。他失去了名字,于是,后人都称他为....“太上”。“太上者,清静至极之道,太古无名之君。”
  • 绝对秘密

    绝对秘密

    景泰蓝,是珐琅制品的一种。珐琅的制作工艺最早起源于波斯,中世纪盛产于西亚、阿拉伯和东罗马帝国等地,元代传入我国(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唐代时我国就有这种工艺制作),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达到鼎盛时期。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故习惯称为“景泰蓝”,是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以北京产最为有名,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与景泰蓝同属珐琅家族的是日本产品“七宝烧”原称“本七宝”,是在明代由我国经朝鲜传入日本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在“本七宝”的基础上引进吸收了德国和荷兰的珐琅技术,制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珐琅制品——“七宝烧”。
  • 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本书为法制新闻作品选,这里的主要人物,除了巡警栾波是个二级英模烈士外,其它都是些很普通的警察或者检察官法官律师等等。就是在多年的工作中作者确实坚信我们的警察就是英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警察,是法制社会的基石,是一个奉献大于风险、辛苦大于艰苦的英雄群体。
  • 龙镇天下

    龙镇天下

    一颗不起眼的黑色珠子,却是大陆上唯一的龙珠!薛云轩意外发现其中的秘密,得到无上功法《化龙诀》,从此开启逆天人生!点化水族,组建虾兵蟹将大军;逆转人道,成就最强龙王真身!神龙一朝腾起,必将主宰万妖,镇压天地!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你往何处去

    你往何处去

    本书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于1896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反映公元1世纪,罗马暴君尼罗统治时期,罗马的异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斗争,揭示基督教徒殉道的主题。尼罗为了欣赏大火,便下令焚烧罗马城。事后,嫁祸于基督徒,大肆搜捕,并把他们押到斗兽场供猛兽啮噬。暴君下令将基督徒黎吉亚公主裸体缚于牛角上,然后令勇士威尔史与牛搏斗。青年将领维尼裘斯飞身进入斗兽场,呼吁市民主持正义,保全公主的生命。在市民的一片鼓噪声中,尼罗不得不答应。事后,他仍秘密搜捕基督徒彼得。彼得在逃离罗马的途中巧遇基督。他跪在地上问道:“主啊!你往何处去?”基督答道:“因为你离开我的子民,我现在要到罗马重竖十字架去。”
  • 直到世界没有爱情

    直到世界没有爱情

    回忆,永远都是那些和重要的人共同度过的岁月。从开始到最终,林暖暖知道她的生命里永远只住着一个男人。汪亦寒对她说:“我爱你,那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也是她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亲情还是爱情,让她越来越分不清,习惯早已深入骨髓。当身世之谜被揭晓,爱变成一种不可言说的秘密,她与他,该往何处迈步?
  • 高血压食疗菜谱

    高血压食疗菜谱

    《常见病食疗菜谱丛书》是为常见病患者及其家庭精心策划的一套食疗养生菜谱丛书,其10本。《高血压食疗菜谱》精选了近60种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和预防作用的日常食材,详细、全面、科学地介绍其基础知识,并配备了近120道菜例,还包括一些高血压的常识,让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轻松抵抗疾病威胁,健康生活每一天。
  • 野外环境中的生存之道

    野外环境中的生存之道

    本书内容包括:野外生存概述、准备篇、技巧篇、求生篇、认知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简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