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5600000013

第13章 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1)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在打败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后夺取帝位。朱棣在位22年,在亲征漠北返师途中病死,终年65岁,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下的长陵(今北京十三陵)。

朱棣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据说,朱棣“相貌雄伟,目重瞳子,龙行虎步,声若洪钟”。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棣被封为燕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就藩北平(今北京),成为威震一方的亲王。17岁时迎娶徐达长女为王妃,21岁带着金册金宝就藩北平。朱棣在40岁以“靖难”名义兴兵,四年后从他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

朱棣自马上得天下,在血与火中建立起永乐政权,其一生起于兵,最后又死于行军途中,因此可谓马上天子,并由此树立赫赫威名。朱棣的性格颇像其父朱元璋,同时也是继朱元璋之后又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朱棣坐上皇帝宝座的时间是22年,年号为“永乐”,谥号为“文皇帝”,故又称“文皇”,庙号“太宗”,明世宗时改“太宗”为“成祖”。

皇帝个人档案

千秋帝王——明文皇帝朱棣

姓名:朱棣,庙号:太宗,嘉庆时改成祖

本名:朱棣,年号:永乐

生肖:鼠,陵寝:长陵(今北京十三陵)

职业:王爷—皇帝,祖籍:今江苏句容

生日: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地:应天府

死亡时间: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当皇帝机遇:起兵夺位

寿命:65岁,父亲:朱元璋

身高:不详,母亲:马皇后

体重:不详,配偶:徐皇后及三宫、六院众多妃子

性格特点:擅长计谋,初婚年龄:17岁

谥号:文皇帝,子女:皇子3人,皇女5人

继承人:嫡长子朱高炽

武功

六师屡出,开疆拓土

明成祖朱棣出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正是元末群雄并起、互相征伐的战乱时期。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连给儿子起个名字的工夫都没有。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棣七周岁时,朱元璋才为其正式取名为朱棣。

明朝建立时,朱棣已是一个八九岁的儿童。那时,全国仍然四野凋敝,满目疮痍。这一切都在朱棣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朱棣在宫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除了参加各种朝见和祭仪外,就是跟随几个大儒一天到晚诵读儒家经典,还要随时接受朱元璋的训诫。当然,朱元璋也不希望他的儿子们成为文弱书生,就经常让他们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以健体强志。

明成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十年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此后直到南京称帝,他在这里度过了23年的时光。这段时间对朱棣而言非常重要,他由一个年轻的藩王逐渐成熟起来,逐渐在众藩王中崭露头角,成为众藩之首。明太祖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那些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以巩固朱家的天下。于是,朱元璋给了燕王朱棣很大的权利,也让众多猛将辅佐燕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棣接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让他和晋王分别统帅兵马合击蒙元丞相咬住和平章乃儿不花。而立之年的朱棣异常兴奋,这是他磨练的大好时机,也是展现自己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精心准备,志在必得。

燕王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时值三月,没想到天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雪,气温也随之下降。有些人请求燕王朱棣停止行军,暂避风雪。朱棣却认为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因此大军冒雪而进。当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乃儿不花十分惊讶,毫无准备。朱棣派已降明的乃儿不花旧交观童前去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无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军中请降。朱棣摆酒设宴,对他非常热情,令乃儿不花很感动,遂主动要求前去劝降咬住。就这样,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地大获全胜。而另一路的晋王生性怯懦,不敢深入蒙古腹地,结果一无所获,倒是陪衬出燕王的智勇双全。

朱元璋对朱棣的战绩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对他更加信赖。这次胜利,令朱棣不仅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朱元璋还命朱棣节制北部边境兵马。这次出征,不仅使朱棣的军事实力大大加强,而且也使他声名鹊起,成为通往皇权宝座的良好开端。

朱棣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一反太祖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政策,而是雷厉风行、锐意削藩。当时的形势对燕王十分不利。建文帝在削夺五藩后,目标直指燕王朱棣,加强了对燕王的防范。建文帝朱允炆命心腹谢贵任北平都指挥使,掌握军权;命张丙为北平布政使,掌握日常行政权;随时就地侦伺这位王爷的动静。同时,朱棣的大舅子徐辉祖(功臣徐达之子)常常把从妹妹那里打听来的燕王信息密禀于建文帝,由此大见信用,被加封为太子太傅,与李景隆一起统管军队,随时准备发动图燕之举。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燕王朱棣于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五日毅然起兵,率领“靖难”之军,历时4年,大小百余战,最终兵临南京,夺得大明江山。

除了“靖难之役”中几次大的战事外,为了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定团结,朱棣曾率军进行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平定南方的安南与五次亲征漠北蒙古。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安南国王派人朝贺,自称陈氏无后,自己是陈氏外孙,为众拥立为国王,请求得到朱棣的册封。朱棣听从礼部的意见,派遣官员到安南探访实情。该官员回朝后说现在的安南国王得到了当地人的承认,国家安定。朱棣于是派礼部郎中带着诏书前去安南,正式册封其为国王。

然而,到了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原安南国王的臣属裴伯耆逃到中国,将胡氏篡位的事情揭露。八月,老挝遣人送来了原国王的弟弟陈天平。朱棣无法辨别真伪,暂且将他们安置起来。年底,安南使臣来贺。朱棣让陈天平突然出现在使臣面前,使臣们十分惊愕,纷纷下拜,朱棣由此知道了陈天平的真伪和事情的真相。朱棣遣人责备安南国王,安南国王上书表示欢迎陈天平回国继承皇位。

令朱棣恼怒的是,安南竟然伏兵劫杀由明军保护回国的陈天平。面对这种公开挑衅宗主国威信的行动,朱棣没有犹豫,立即遣兵80万出征安南。80万大军锐不可当,于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将安南国王、太子等人活捉。朱棣遂改安南为交阯布政使司,成为中国的一个省。只是后来明朝迁都北京,安南时有反抗,成为明朝的沉重负担。因此,朱棣死后不久,明朝就放弃了对安南的治理。

明成祖记乐三年(公元1405年),全国税粮31133993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明史·食货志》中就曾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况:“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经济富庶给了朱棣十足的自信,他深信一个强大的永乐时代已经到来,他要向人们证明一个事实——明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当时,对明王朝最大的威胁不是南方的安南,而是北方的蒙古。蒙古分裂为三部:鞑靼部、瓦刺部和兀良哈部。朱棣对蒙古采用恩威并施、分化瓦解的策略。兀良哈部早已归附,并在靖难之役中为朱棣立有赫赫战功。鞑靼部势力较强,朱棣有意联络瓦刺部,与之抗衡。明成祖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永乐大帝朱棣命丘福率军10万征讨鞑靼,不意全军覆没。

明成祖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二月,朱棣亲率50万人出征,太子留守南京,皇长孙留守北京。

五月,明军发现了鞑靼部本雅失里的位置。朱棣命每人自带20日粮食,率轻骑疾驰。在成吉思汗兴起的斡难河与本雅失里遭遇,双方大战,最终本雅失里败逃。明军在回师途中又遭遇阿鲁台部,激战数日,阿鲁台战败逃遁。朱棣估计敌人可能贪图辎重,必会前来劫掠,便设下埋伏。明军班师时,果然有人来袭。霎时伏兵四起,敌人溃逃,被俘有几十人。朱棣第一次亲征大获全胜,鞑靼部的势力被削弱了。随着鞑靼部的衰败,瓦剌部强盛起来,时常骚扰边境。

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决定第二次亲征,并让皇太孙随行。六月七日,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遇到瓦剌的主力部队。这场战斗十分惨烈,双方损失相当,直到傍晚,敌人才败走。

明成祖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又三次亲征蒙古。

朱棣五次对蒙古用兵,目的在保证边境的安宁,国内的安定。然而,在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中,朱棣身体不适。到了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岁。朱棣是一位马上天子,他的江山得于马上,也死在了行军的途中。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位重视文化的皇帝,其功绩不逊于历代名君,因而死后被谥为“文皇帝”。《明史》中对他赞扬道: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慕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文治

组织编纂《永乐大典》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七月,朱棣下诏编纂一部类书。朱棣雄心勃勃,想要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特命大才子解缙负责,要求“毋厌浩繁”,尽量收罗。第二年十一月,解缙将编纂好的图书进呈天子。朱棣很高兴,赐名《文献大成》,赏赐解缙等147位有功人员。

然而不久,朱棣发现这与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还有许多典籍未能收录。于是,朱棣决定重新编修,并任命靖难功臣姚广孝以及刑部侍郎刘季篪和解缙总其事,前后参与者近3000人,可谓人才荟萃、人文盛事。朱棣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命在文渊阁开馆修书,由光禄寺供给朝夕膳食。朱棣看到文渊阁中的书籍尚不完备,命礼部选派通晓典籍的官吏四出购求典籍,“书籍不可较价值,惟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正是在朱棣的关注和支持下,3年之间,《永乐大典》得以编纂完成。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正文为两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订为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清文宗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和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入侵北京,《永乐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到1959年为止,收集到《永乐大典》原本两百一十五册,加上复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现存的《永乐大典》近八百卷,缩印精装出版。

《永乐大典》的规模之大,确实是历史上无与伦比。《永乐大典》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照录原文、未作删改,这种做法保持了书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它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而《四库全书》却有很多内容被编者修改了,使古籍的原貌遭到了破坏。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

中外交流

帝国皇帝与外国人的交往

由于明成祖朱棣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有力的措施,加上他善晓军事,除解除了藩王的兵权,巩固中央政权外,又屡次亲征漠北,抗击外来的侵略,打击蒙古贵族势力,大获胜利。曾设置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使当时的中国颇称强盛。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从13世纪到14世纪,随着蒙古帝国瓦解和元朝的灭亡,中国与欧洲的联系一度中断,处于中世纪的欧洲此时尚未强大起来。从明太祖洪武建国到明成祖永乐初的近40年间,明帝国成为统一的强大帝国。明朝皇帝习惯将海外各国视为藩属,将其与明朝的外交活动称作“朝贡”。

在外交政策上,明朝以厚往薄来怀柔远人,热衷于政治上万国臣服的独尊。此时明朝的疆域已经北至奴儿干都司,南至南海诸岛,东至东海,西至哈密,西南至云贵乌斯藏,是当时世界疆域最大且统治最有效的国家。但是,明朝人对于周边的了解,则仅限于四邻与东南亚各国,对于其他海外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15世纪初的明帝国,拥有当时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巨额税收,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军队和最为精良的装备。当时承担海运的粮船,其军事力量即足以歼灭沿海的倭寇。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朱棣打开了朱元璋封闭起来的大门,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前来朝贡者可分为三类:一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与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一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中国风采的各国君主贵族;一是以贡使身份来华贸易的商人。

同类推荐
  • 秦岭四大国宝

    秦岭四大国宝

    本书全面介绍了栖息生活在秦岭南麓洋县境内的四大珍稀动物,即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它们的历史变迁、生态习性、发现之旅、保护现状、轶闻趣事等等知识,是了解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不可多得的一本资料。这是目前第一本全面介绍秦岭四宝的一本书,填写了图书资料的空白。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本书分为米·谢·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等部分。
  •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所提出的这则法门必会跃然纸上,活脱脱横陈在你眼前,只要你一切就绪,一旦纵身跃出,你就会辨识出它来。不论你是在第一章还是在最后一章里,接收到了它出现的讯号,都要停顿一下,拿个玻璃洒杯来倒立,因为这个场面标示着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你读这本书时务必要牢记,这本书讨论的是真人真事,而非凭空杜撰的子虚乌有,本书的目的是要昭告世人,赁着一则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所有一切就绪的人都可以学到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热门推荐
  • 画堂春暖

    画堂春暖

    秦画晴上辈子懵懵懂懂嫁入侯府,看着娘家满门抄斩,夫家流放千里,才惊觉自己活的太愚蠢。重生一世,她只有一个目标——抱紧魏大人大腿,阻止老爹当奸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宠妻如命:霸上腹黑甜妻

    宠妻如命:霸上腹黑甜妻

    庆祝最后一个单身夜,却不想醒来遇到了被人下药拍艳照追杀的狗血情节。情急之下,她抱上了土豪金的大腿,还顺带把人家给推倒了,甩下两张软妹币开溜了。一觉醒来,帝少发现自己被人嫖了!堂堂帝氏集团的少主竟然只值两百块钱!打脸,赤果果的打脸!“很好……惹了本少,还想逃?给我全城通缉!”“那个……我不是故意的,我赔还不成。”“赔?这倒是个好主意,我正好缺个媳妇!”“哈?你要干什么……住手!”“干什么?当然是身体力行以表你的诚意!”从此慕瑾萱得了一种病,看见床就腿软!
  • 神奇的地球

    神奇的地球

    当你选读此书时,你肯定会有这样的感叹:世界真的很奇妙。原来,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向我们展示着种种神秘。本书荟萃的便是这些不可思议而又极富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人、事、物三大部类,看似荒诞不经,匪夷所思,却记载得有凭有据,令人不得不信。“惊人的巧合”,旨在列举种种真人真事,让读者从故事中去思索这许多的巧合的奥秘,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无穷的回味与无限的思索。“神秘的野人现象”,他们属于人类吗?世界各地关于大脚怪、雪人、蜥蜴人的发现报告,似乎对于达尔文之进化论所宣称的“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提出了质疑。“复活的预言”。法老的咒语真的灵验?人能预言未来吗?卡索的预言准确吗?种种疑问,书中自有详尽的解答。
  • 你了解疫苗吗?

    你了解疫苗吗?

    说起疫苗,大家都不陌生。婴儿一出生就会接种疫苗,一些特殊的职业也需要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使我们远离某些疾病的困扰。但是,疫苗有时又使我们担心。看多了与疫苗相关的负面报道,在接种疫苗前,心里总会有些忐忑。那么,是不是疫苗都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种疫苗呢?这里,我们将讲述各种不同的疫苗及预防接种的基础知识。
  • Life and Letters of Robert Browning

    Life and Letters of Robert Brown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平洋超级帝国

    太平洋超级帝国

    大明宣宗初年,也就是公元1425年,此时我们的大航海家郑和还在准备着他最后一次下西洋,欧洲各国还在忙着窝里斗,并未开启大航海时代,而我们的主角李江虽然穿越了,可没想到却穿越到了太平洋夏威夷群岛,面对着一群土著野人,他手持长矛,头戴羽冠,奋起大喝:“我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哦!不对!我要征服整个美洲,澳洲,将太平洋作为自己帝国的内湖!”但此时底下却突然冒出了一道唏嘘声:“切......!”“妈的!谁!谁......!”(写了本新书,都市类的,老书依旧保持正常更新,新书也会正常更新《重生1997黄金时代》!)
  • 重燃

    重燃

    程燃重生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程程皆燃。一群:971276028二群:769607127三群:692354208
  • 重案追踪

    重案追踪

    犯罪,这个行为具体应该追溯到何时,估计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只知道从有人类的时候开始,这个行为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走到了今天。可以说,它的生命力比世界上任何的生物都顽强,蟑螂、老鼠或许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早晚会有灭绝的一天,可是犯罪行为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也同时在进步着,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或许这也和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是密不可分的。本书收录了近年来中国最为刺激、惊险、复杂的真实案件,以档案小说的形式,深度剖析犯罪动机,完美演绎犯罪情节,并对罪犯的心理做了深入的解剖探讨,最完整地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复杂案情。此书作为犯罪记录的范本,将给研究犯罪这一课题提供最具权威性的参考借鉴价值。
  • 十年成婚:三少宠妻成瘾

    十年成婚:三少宠妻成瘾

    一纸契约,她成为他生孩子的工具。明明相爱,却互相纠缠。“尉迟夜焰,你想要我的心脏,我给你!从今往后,我们互不相欠!”她绝望而悲痛的嘶吼。“女人,一颗心脏你就想撇清我们之前的关系,你想得美,这顶多算你爸爸的!”他咆哮如困兽。他冷眼看着她被推进手术室。“总裁,预备的心脏还没送来。强行手术,柳小姐会没命!”“挖!死了算我的!”——你死,我赔命!一场手术,他残忍的把她的心脏,摘给他心爱的女孩。…最后,到底是谁的眼泪湿润了心……
  • 心灵痛苦

    心灵痛苦

    自杀的灵魂没有资格被轮回接纳,因为他们破坏了世间的运行规律。他们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坠入无边的地狱。而我,就是将它们带入地狱的人。可是,相信一切都已经注定的我,却卷入了一场意外。一旦不好的事情轮到自己头上,我们就很难再去相信什么命中注定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抗。可是我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