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5600000020

第20章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1)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第五位皇帝,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明成祖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被立为皇太孙,确立了储君地位。

宣宗朱瞻基朝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真是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这也是明朝二百七十余年间的极盛时期。

明宣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朱瞻基染上不明之症,病危之时命左右起草遗诏,由太子朱祁镇继位,所有军国大事均须禀告太后方能决定。不久,朱瞻基死于乾德宫。

虽然明成祖朱棣曾经预言朱瞻基是个“太平天子”,但他从小就喜欢斗蟋蟀(促织)。因此,朱瞻基又被称为“促织天子”、“促织皇帝”。尽管朱瞻基在位仅有十年时间,但他却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他以自己的德政和治道将明朝推向了“仁宣之治”的黄金时期,值得后人追记。

皇帝个人档案

促织天子——明章皇帝朱瞻基

姓名:朱瞻基,庙号:宣宗

本名:朱瞻基,年号:宣德

生肖:虎,陵寝:景陵(今北京十三陵)

职业:皇太孙——太子——皇帝,祖籍:今江苏句容

生日: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二月初九日,出生地:北京

死亡时间:明宣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当皇帝机遇: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

寿命:38岁,父亲:朱高炽

身高:不详,母亲:张皇后

体重:不详,配偶:胡皇后、孙皇后及三宫、六院众多妃子

学历:皇室教育,初婚年龄:20岁

性格特点:洒脱不拘,子女:2子,2女

谥号:章皇帝,继承人:儿子朱祁镇

武功

平定叔父叛乱

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病逝。朱瞻基以29岁的年龄即皇帝位,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又有一定的治国经验,且可以不用像他的父亲那样在太子的位置上苦苦等待20年之久,真可谓恰得其时。

朱高煦在被成祖朱棣安排到乐安之后,并没有改过自新,而是等待时机,准备随时发难。当仁宗突然病逝之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得知消息后日夜兼程直趋北京。据说,朱高煦在南京至北京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人马,准备将朱瞻基半路劫杀。只是因事出仓促,阴谋没有成功,朱瞻基神速赶到北京,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宣德,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朱瞻基即位后,深知两位皇叔久蓄异志,加强了对两位皇叔的防范,但没有采取强硬的行动,反而重加赏赐,以礼相待。

朱瞻基的皇叔朱高煦更加积极谋夺皇位。转年(公元1426年,即宣德元年)正月,朱高煦以献元宵灯为名,派人窥伺朝廷武备。其实,朱高煦的反谋未尝有一日忘怀。接着,朱高煦向明宣宗索要骆驼,侄子皇帝与之四十;索要马匹,侄子皇帝与之一百二十;索要袍服,侄子皇帝又与之。

朱高煦认为少主新立,软弱可欺,于是经过精心的准备后,朱高煦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

朱高煦暗约驻守济南的山东都指挥靳荣到时献城为应,又授指挥王斌、朱煊等人为太师、都督等官职,命其世子朱瞻垣居守。另外,朱高煦让四个儿子各监一军,他自己率中军,准备举兵进攻北京。

起兵前,朱高煦自作聪明,派遣其属下枚青入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张辅是朱棣“靖难”第一功臣张玉的儿子,闻言,连夜就把枚青绑起送入宫内。即使事已至此,明宣宗朱瞻基仍派中官侯太带自己亲笔信至乐安“晓谕”这位皇叔。

侯太到乐安后,朱高煦陈兵相见,南面高坐,也不拜领皇敕,令皇使侯太跪于阶下,大言道:“我何负朝廷哉!靖难之战,非我死力,燕之为燕,未可知也。太宗(朱棣)信谗,削我护卫,徒我乐安;仁宗(朱高炽)徒以金帛铒我。今又辄云祖宗故事,我岂能郁郁无动作!……速报上,缚奸臣来,徐议吾所欲。”语气语态,与当初朱棣反建文帝时几乎同出一辙。

太监侯太是个胆小鬼,怕汉王杀掉自己,伏地惟惟。

回京后,明宣宗朱瞻基问侯太,汉王说些什么,侯太回答说:“汉王无所言”。随行护卫的锦衣卫乃有特务任务,向皇帝俱陈所见。明宣宗大怒,对侯太说:“事定必治汝!”

为了给自己造反制造论据和做铺垫,汉王朱高煦派人上疏朝廷众官,指斥明宣宗违背洪武、永乐旧制,与文臣诰敕封赠以及南巡诸事,公然宣扬朝廷罪过。同时,朱高煦又斥责夏原吉等几个大臣擅权为奸,要求皇上交出几个人给自己杀掉。同时,朱高煦私下写信给诸位公侯重臣,骄言巧诋,污蔑明宣宗违祖制等事。

至此,明宣宗叹道:“高煦果反!”

这又是一场叔侄之间争夺皇位的战争,只是这次与朱棣的靖难之役在过程和结果上有很大的不同。

面对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乱,朝廷意见不一,明宣宗朱瞻基集朝臣商议。本来,明廷要派阳武侯薛禄率兵讨伐,大学士杨荣以建文帝时李景隆为戒,劝帝亲征。大臣夏原吉也表示:“臣见高煦命将而色变,退语臣等而泣,知其无能为也。且兵贵神速,宜一鼓而平之,所谓先声有夺人之心也。”

英国公张辅自告奋勇,想自请两万兵前往平定朱高煦。

明宣宗表示:“爱卿您确实能击败叛贼。但朕新即帝位,保不准有小人怀有二心,亲征之事就这样决定了吧。”

明宣宗朱瞻基虽年纪轻轻,却属少年老成英明果决之主。明宣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秋八月,经过周密布置,祭过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百神之后,朱瞻基亲率大营五军将士出征。

行至杨村,明宣宗在马上询问左右群臣:“众卿认为高煦计将安出?”

有人说“乐安城小,贼军必先取济南为大本营”;又有人说朱高煦先前一直逗留南京,此次造反一定会引兵南去。

明宣宗听毕摇头,说出自己的看法:“不然。济南虽近,未易攻取;闻朕大军将至,亦无暇攻取。高煦护卫军多家在乐安,不会弃家往南京方向征战。高煦外似诡诈,内实怯懦,临事狐疑,辗转无断。今其敢反,轻朕年少新立,众心未附。又以为朕不能亲征。今闻朕亲行,已经胆裂,其敢出战乎!至即擒矣。”

如此名正言顺,加上皇帝亲征,明宣宗仍在路上遣使向朱高煦传达诏旨,谕以逆顺祸福。年青的皇帝英畅神武,词旨明壮。如此,明朝六军气盛,斗志昂扬,龙旗金鼓,千里不绝。

初登大宝的宣宗显示出了与太祖、成祖相似的英武气概,采纳了杨荣、夏原吉的建议,亲征朱高煦。在声势上一下子就压倒了叛军,皇帝亲征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六军将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动荡的局势有所缓和。而朱高煦显然没有料到年轻的皇帝竟然会亲征,信心大失,失去了举兵之初的勇气。以前同意与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几路兵马也都按兵不动,明军很快就包围了乐安城。

果然不出朱瞻基所料。朱高煦色厉内荏,心虚胆怯,加之看到众叛亲离,军无斗志,只得在乐安束手待毙。宣宗令平叛大军将乐安四面包围,皇帝属下诸将请即攻城,朱瞻基不许。明宣宗依然敕谕朱高煦,要他主动投降,朱高煦不报。宣宗皇帝复遣敕谕之曰:“前敕谕尔备矣。朕言不再,尔其审图之。”

下了最后通牒后,明宣宗派人以箭缚“招降归正”敕书于城内,对城中人民告以福祸逆顺。由此,城中人不少人想缚执朱高煦来献。

在内殿徘徊思虑大半天,朱高煦只得秘密派人哀求明宣宗宽限一天,表示让侄子给自己一点时间。“今夕与妻子别,明旦出归罪。”

明宣宗朱瞻基答应。

当夜,朱高煦把多年私造的兵器和与众人往来密谋造反的文书信札,全部付之一炬,销毁罪状,“城中通夕火光烛天”。

转天,朱高煦要出城投降,其将王斌很有血性,劝他说:“宁一战而死!就擒,辱矣!”

朱高煦以城小为辞,从地道偷偷溜出城,穿着一身白衣跪伏于侄子面前,顿首自陈:

“臣罪万死万死,生杀惟陛下命!”

明宣宗仁德,没有依刑法对朱高煦“明正典型”,而是把他一家人送至京师,在西安门内新筑宫室软禁虽属软禁,但好吃好喝,饮食衣服之奉,仍旧无改。

班师之后,宣宗皇帝仅仅诛杀逆党王斌等六百余人,胁从者皆不问。

得胜回京后,朱瞻基马上传诏给另外一个皇叔、赵王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权。朱高燧并没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卫兵马(当时的亲王都有自己的军队,称做卫)。就这样,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宣德朝终于得到了解决。

汉王朱高煦本来也可以保留性命的。宣宗在西安门内辟出囚室,系朱高煦于此。三年后,宣宗朱瞻基带着内侍前去探望。谁知这朱高煦不但不领情,还在皇帝离开时用脚勾了皇帝一下,把明宣宗绊倒了。宣宗大怒,立刻命力士从殿外抬口大铜缸进来,把朱高煦扣闷在里面。

铜缸重300斤。这位汉王身板特好,孔武有力,用脖子还能把缸顶起,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又朝宣宗朱瞻基逼近。

盛怒之下,明宣宗朱瞻基派人抬来数百斤木炭,堆积于缸上,然后点火燃之。不久,炭烧铜熔,把朱高煦烧成一顿灰烬。

宣宗皇帝余怒未消,下令把朱高煦诸子全部处死。

至此,汉王、赵王的威胁被解除,保证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为明朝平稳顺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文治

唯才任用,重视文教

汉王朱高煦的叛乱能够很快被平定,赵王朱高燧的危机得以圆满解决,除了宣宗朱瞻基本身的因素外,还与他所重用的贤臣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为“仁宣之治”的缔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宣德朝的名臣主要有五位: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蹇义,其中前三人合称“三杨”,尤为重要。

杨士奇,江西泰和人,永乐年间入值内阁,为东宫官,多次维护太子朱高炽的皇储地位。仁宗朝时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历兵部尚书,仁、宣及英宗朝长期处于内阁首辅地位。

杨荣,福建建安(今建瓯)人,当年成祖入南京准备登基,杨荣迎谒马首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朱棣恍然大悟,急忙调转马头去拜谒孝陵。正因为此事,杨荣给成祖朱棣留下的印象极好,多次命杨荣随其北征,规划边务,参决军事,升文渊阁大学士。

杨溥,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永乐时为太子洗马,因太子遣使迎接成祖迟缓,为汉王所谗,曾被关入天牢10年。

“三杨”都是活跃于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的元老,在朝臣中德高望重、声誉卓越,都是股肱之臣。

夏原吉,是明朝著名的理财能手,永乐时期为户部尚书,长期主持政府的财政,成祖五次北征、郑和下西洋、出兵安南、修建北京等重大事件的后勤保障都是由他规划筹措。

蹇义是朱高炽当年东宫的属官,擅长谋划,为人谨慎,办事周详。

宣宗所信用的大臣各有长处,互相补充,“蹇义简重善谋,杨荣明达有为,杨士奇博古守正,而(夏)原吉含弘善断。事涉人才,则多从(蹇)义;事涉军旅,则多从(杨)荣;事涉礼仪制度,则多从(杨)士奇;事涉民社,则多出(夏)原吉”。杨溥是个特殊的人物,性格内向,但操守很好,为众大臣叹服。

几位重臣识大体,顾大局,能以国家大事为重,相互包容,不计较个人恩怨。据记载,杨荣办事果断,敢作敢为,对军务很熟悉,只是不能洁身自好,多次接受边将馈赠的良马。宣宗朱瞻基听说了,向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力赞杨荣通晓军务,是他和众位朝臣所比不上的,不应该因为有这样的小毛病就放弃不用。宣宗笑着告诉他,杨荣曾经在自己面前说他和夏原吉的坏话。杨士奇听后,没有丝毫的怒意,反而对宣宗请求能够像包容他一样包容杨荣。后来杨荣知道了这件事,感觉十分惭愧,对不住杨士奇,便尽释前嫌,相交甚欢。

宣宗对这几位重臣十分信任,对于他们提出的建议总是虚心接纳,君臣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当是时,帝励精图治,(杨)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帝乃仿古君臣豫游事,每到岁首,赐百官旬休。车驾亦时幸西苑万岁山,诸学士皆从。

明宣宗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十月,朱瞻基来到文渊阁,与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李时勉等儒臣谈经说道。他随手翻阅着经史书籍,和儒臣们讨论其中蕴意,进而探讨治国的得失。君臣谈古论今,相谈甚欢。明宣宗朱瞻基兴致盎然,特命御膳房拿来好酒,设御宴款待群臣。席间,他告诫儒臣们,自古想要治理好国家的君主都崇礼重士,你们是辅佐良臣,对于国家政事一定要知无不言。他还赋诗一首,赐给杨士奇等人,有如下诗句:“大经大法古所训,讲论启沃良足娱。朝廷治化重文教,旦暮切磋安可无?”朱瞻基认为读书讨论不但能陶冶性情,还是治理国家的良策。不久,朱瞻基将自己所作的《猗兰操》赐给朝臣,再次告诫朝臣要举荐贤才,只有唯才是举才能治理好国家。朱瞻基在文学艺术上涉猎较广,绘画则以山水、花鸟见长。朱瞻基所绘《戏猿图》、《花下狸奴图》手法细腻,颇见功力。另外,朱瞻基绘有《寿星图》一幅,赐给老臣夏原吉,又有《瓜鼠图轴》等流传于世。

中外交流

帝国皇帝与外国人的交往

朱元璋为达到“万国来朝”的目的,实行“怀柔远人”政策。然而,外国人不是只靠这些空洞的说教就能俯首听命的,他们必须看到实惠,朱元璋也明白这点。所以,他曾吩咐主持外交事务的礼部官员说:“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怀柔之意”,即是说“怀柔远人”的具体体现是“厚往薄来”。这种建立在“利”之上的“怀柔”政策确实灵验,海外国家纷纷来贡,而他们是“慕利”而来,在他们看来,只要有利可图,那种无伤大体的“宾服”又何难之有·

朱元璋的后世子孙动辄把“祖训”挂在嘴边,而“怀柔”思想是“祖训”的重要内容。因此,终明一代,“怀柔”思想是其对外政策的基本思想,作为接待外国贡使的会同馆则是这一思想的具体执行者,其职掌办理贡使吃住事务,给予免费。贡使们一踏进中国土地就享受到礼仪之邦带给他们的实惠。到市舶司,吃住玩乐一应消费均由市舶司和地方布政司负责供给,成为地方政府一项庞大开支。

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春正月,在礼部奏请宴劳外国朝贡使臣时,宣宗皇帝朱瞻基说:“四夷宾服,世所贵也,其使者今不远万里来者,皆有慕于中国,饩廪赐必丰,庶昭朝廷优待之意”。对贡使款待得越好,就越能体现明朝政府“怀柔”思想。据《日本一鉴》记载:“入朝者沿途往还,给支廪粮之外,每人肉半斛,酒半瓶……若至会同馆,该光禄寺支送常例,下程每人日肉半斤,酒半瓶,米一升,蔬菜厨料;若奉钦赐下程,五日一送,每十人羊、鹅、鸡各一只,酒二十六瓶,米五斗,面二十斛八两,果子一斗,烧饼二十个,糖饼二十个,蔬菜厨料若干”。此外,还有茶等饮品,棉被、寒衣等御寒物品。真是吃、喝、穿、住,样样周全。如发现办事官偷工减料,克扣贡使供给,政府则要给予严厉惩罚,如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二月,“行在光禄寺厨子诉其寺官窃减外夷供给,上命行在刑部刑郎施礼执而罪之”。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 风云雨雪 光风霁月:陶诗言传

    风云雨雪 光风霁月:陶诗言传

    陶诗言出身于浙江嘉兴一个衰落的大户之家。从小他就学有潜质,中小学两次跳级,后随父在宁读高中。抗战期间流亡到重庆进了四川国立中学,因成绩优秀被报送中央大学,毕业后由恩师涂长望介绍进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解放前夕,陶诗言决心跟着竺可桢、赵九章领导的中研院气象研究所全部留下迎接解放。解放后陶诗言迅速成长为新中国一代气象科学大家。他是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是国际知名的季风领域专家,曾任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大气委员会首席代表,中美大气合作研究中方首席专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名人传记丛书:罗素

    名人传记丛书:罗素

    名人传记丛书——罗素——他缔造了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愿你与自己温暖相依

    愿你与自己温暖相依

    这是一本暖心之作,这是一个悄然而至的礼物,它直抵你的心口,写给每一个站在青春路口的你。30岁的余儒海娓娓道来自己的过往经历,如同年轻的你我,承受孤独、迷茫与彷徨。他曾在路上挣扎,苦乐相随,倾心记下青春的思考与体悟: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我们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学会独立,告别依赖,对软弱的自己说再见。生活不是只有温暖,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但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世界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对。
  • 明伦汇编皇极典僭号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僭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痞妃邪夫

    痞妃邪夫

    天朝太平盛世,举国安宁。京城里各条街道上更是一片繁华,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景象。然而,此刻更热闹的,就是位于成东南方向的丞相府了。京城,穆丞相府。“李嬷嬷,你快去看看夫人现在怎么样了?孩子到底生下来了没有?还要多久啊?真是急死人了,这么久了,怎么夫人还没把孩子给生下来?”“老爷,您别着急,这夫人这次怀的肚子这么大,难说是个大胖小子,这一时半会儿的,估计还生不下来,您再等等……”……
  • 神秘怪兽今古奇观:雪人·鸟人·海人·湖怪·海怪探秘

    神秘怪兽今古奇观:雪人·鸟人·海人·湖怪·海怪探秘

    本书将带领大家乘坐时空飞船游历远古的过去,通过抓获“雪人”揭开古代残留猿人神秘面纱,探寻专门在夜间活动的鸟人的真实面目!神秘海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尼斯湖怪是地球上最后一只幸存的恐龙吗?太平洋沿海水域定期现身的海怪是新物种吗?这一系列令人震撼、扣人心弦和耐人寻味的种种谜题的答案就在本书当中!
  • 烂尸于心

    烂尸于心

    沐槿本来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后来遇到了改变她生活轨迹的两人,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许多看似普通的一切也有另一面
  • 不蔓不枝

    不蔓不枝

    一个是傲气的相府千金,一个是腹黑的皇家太子。一朝被封郡主与他国联姻,眼看着幸福就在眼前,却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幕后操重者的一枚棋子。原来,真情这种东西,真的只是世人的奢望。
  • 复仇嫡女

    复仇嫡女

    青梅七年,相恋三载,不料,成亲那日,婚礼变丧礼,喜事变祸事,曾经温柔体贴的男人摇身一变,残忍无情。一场熊熊烈火,他毁了她家宅,杀了她亲族,她咬断舌根,魂飞魄散。再次睁眼,时光倒退,回到最初遇见他的那天,一切如初,他依旧腹黑,温柔顺从下是藏不住的仇恨与欲望,她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无知少女。这一世,她必不会重蹈覆辙……
  • 魔帝的爱宠

    魔帝的爱宠

    千米高空,男人从身后狠狠压着她,如魔低语,“女人,这就是你逃离我的代价!我说过,哪个星球敢收留你,我就灭了它。”前方腾起蘑菇状的黑云,死亡之光,疯狂咆哮着奔向四面八方,他低笑着,“看清楚了么,这个星球,一百二十亿人的生命,都匍匐在你我脚下,开出如此美丽的地狱妖花!”“杜梓勋,你疯了吗?你这个魔鬼,叫他们停止,停止,停止啊————”他将她紧紧禁锢在怀中,手臂硌得她的身骨咯咯作响,他白发如雪,俊美绝伦的面容,阴兀森冷,伸出舌头,舔去她的眼泪。“小骗子,从遇到你那天起,我就停不下来了。这都是因为你,我该叫你郝未来,还是……”---他们的青春,始于一个充满动乱与辉煌的年代,结束在第一百封信里,那句痛彻心扉的“分手”。十年后他是响誉各国军界的冷面军神,而她却即将嫁做他人妇。再相遇,他的身边亦有佳人相伴,本以为二人早已陌路,一场阴谋悄然拉开,她沦为他的禁脔。没有日夜,没有晨昏,他强迫她沉沦在他的欲望海洋,任她如何抗拒,哭求,呐喊,他肆意掠夺,索取她的一切感官……甚至数次濒临死境,也绝不放手。他说,“我最想要的始终是你郝未来,其他女人,都是将就。而我,不喜欢将就。”大家都说,冷面军神的名号,其实是为她打来的,十年来,他一直在等她找她。当一切阴谋都被撕开,深情化绝情,她被他扭断手脚,被他的妹妹刀刺心背,被他关在小黑屋里折磨得体无完肤……他说,“你只是联邦军界送来的表子,连狗都不如!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银河帝国野史记,一世皇帝在创国之初,一直钟情于初恋情人。为了她,皇帝灭了一个家族,用最豪华的婚礼强娶她为妻,却又在仅三个月不到就跟她离了婚。她屡次逃跑,皇帝为了追她,孤身一舰追入敌军百万舰群中,将她索回;更为她毁了数颗星球,夺取上千亿条人命,被冠上“魔鬼大帝”的称号。皇帝为她发疯成狂,差点杀死自己的亲人。最终,皇帝和他的亲人,将她当做了人肉炸弹送进敌军舰群中,灰飞烟灭,换取帝国的建立。---银河帝国正史记,一世皇帝只有一位皇后。传言,她拥有最妖惑人心的美貌,可以让星球更改轨道的神秘力量。传言,敌国公主骂她一句“怪物秃子”,而引至亡国灭种。传言,她妒嫉成狂,将皇帝陛下的初恋情人逼得远走他乡。传言,她为皇帝育有一子,却有整整十年不让皇帝碰她分毫。真相是什么?
  • 村姑

    村姑

    时值中午,阳光洒满中原大地。文秀头戴草帽,腋下夹着一捆青草,肩上扛着一把旧铁锹,风风火火从田间回到家中。她家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杨树,为这个农家小院撑起一片荫凉。树下有鸡羊猪狗无精打采地攒动着,它们可能是为了避暑乘凉,腹饥寻食。文秀先把青草撂到猪嘴旁,那头五六十斤重的长白猪忽然精神百倍,津津有味地大口咀嚼着新鲜的猪草,那些鸡羊也过来凑热闹,在草中寻食。每天文秀从田间回来,总是拔点儿青草为它们充饥,这样就能节省一些猪食。
  • 愿以余生换重逢

    愿以余生换重逢

    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逆着光行走只为今生与你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