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5600000027

第27章 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

明代有16位皇帝,但明代帝王陵寝却只有14座,就是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还有两位明代皇帝死后没有葬入皇家陵园。一位是建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后江山被其叔父成祖朱棣夺了去,自己也下落不明,成为千古谜案;另一位就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与明英宗朱祁镇是同父异母兄弟。明代宗自小受到良好的宫廷教育,本性也不坏。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兵俘去后,朱祁镇奉命监国。面临瓦刺对京城威胁的情况下,明代宗朱祁钰于同年9月即皇帝位,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立明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第二年改年号为“景泰”。

明代宗景泰八年(公元1456年),又因明英宗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而失去帝位。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时间仅有八年,一生可谓命运多劫。

皇帝个人档案

八年天子——明景皇帝朱祁钰

姓名:朱祁钰,庙号:代宗

本名:朱祁钰,年号:景泰

生肖:猴,陵寝:景泰陵(今北京金山)

职业:亲王——摄政——皇帝——亲王,祖籍:今江苏句容

生日: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出生地:北京

死亡时间: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当皇帝机遇:临危继位

寿命:30岁,父亲:朱瞻基

身高:不详,母亲:吴贤妃

体重:不详,配偶:汪皇后,及三宫、六院众多妃子

学历:皇家教育,初婚年龄:25岁

性格特点:性格宽和,子女:皇子1人,皇女1人

谥号:明景皇帝,继承人:无

武功

保卫北京

明代宗朱祁钰出生于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他的生母吴氏,原本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府邸的一位侍女。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平定自己叔父、汉王朱高煦的反叛后,在返京途中,朱瞻基深深被吴氏的美貌与聪慧所打动,于是吴氏得以陪伴宣宗皇帝直到带回京城。

回京后,按照当时的惯例,身为“罪人”的吴氏是不能被封为嫔妃的。于是,明宣宗朱瞻基将吴氏安排在了一个紧贴宫墙的大宅院中,并时常临幸。吴氏在此时有了身孕,为明宣宗朱瞻基生下了次子,取名朱祁钰,吴氏也因此被封为贤妃,但继续住在宫外。明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宣宗朱瞻基病重时,派人将朱祁钰母子召进宫,并托付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善待朱祁钰母子。托孤之后,一代帝王明宣宗朱瞻基驾鹤西去。由于时逢皇帝的大丧,无人顾及吴氏母子的身世,他们就这样被大家接受了。后来,朱祁钰被封为郕王,朝廷并为他们母子修建了王府,供他们居住。

也许朱祁钰母子可以就此安然地度过一生。但是突如其来的“土木堡之变”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漠北元朝余部势力之一的瓦剌部落首领也先俘获。消息传到北京后,朝廷内外一片惊恐。当时前朝皇帝、宣宗朱瞻基只有两个儿子,长子朱祁镇即为正统皇帝,次子就是郕王朱祁钰。当时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不过才两岁,如何能治理国事?自然不能将大事托付给他?于是,在危急时候,临朝议政的诸般事务,自然落在郕王朱祁钰身上。于是,为安定人心,皇太后孙氏下诏立朱祁镇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又命郕王朱祁钰为监国,总理国政。朱祁钰于同年9月即皇帝位,为明代宗,遥尊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

也先俘获明英宗朱祁镇后,犯了战略上的错误。也先没有挥师直下北京,而是挟明英宗朱祁镇来到宣府、大同等北边重镇,企图以明英宗朱祁镇为饵索要钱财、骗几座城池。但是守城官军十分警惕,不开城门,也先的计划落空。随后,又先又率兵回到蒙古老营黑松林,十月初才纠合各部直趋北京。这种劳而无功的往复,在客观上给了明朝以喘息、调整的机会。当然,也先之所以没有在俘获明英宗朱祁镇后直扑北京,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一是因为俘获堂堂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实属意外,事先想破脑壳也想不出来;二是当时蒙古军队兵分三路,也先担心自己孤军深入,又有宣府、大同威胁后路,十分冒险,不如退回老营,集合队伍后再卷土重来。

眼见气势汹汹的大兵压境,在大明社稷生死存亡的关头,明代宗朱祁钰对于谦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而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也深知责任重大,毅然挑起了抵御蒙古铁骑、保卫北京的重担。

然而,在这个紧急时候,经过土木之役,“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于谦奏请将南北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沿海备倭军、运粮军以及剿捕农民起义军的明军急驰北京增援,同时为了不让粮草落入也先手中,下令将北京城东60里的通州仓粮移入京城。然而,通州仓积粮甚多,非大量人力、物力恐难在短期内搬运完毕。这时应天巡抚周忱建议令人自取,于谦奏请明代宗朱祁钰准许文武京官、军兵预支通州仓粮,令其自取,能够多运者还给予白银、布匹奖励。如此,通州仓粮很快就运入京城。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人心得以安定,也为不久的战斗做好了物资准备。

在如何进行北京守卫战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成山侯王通建议在北京城外挑建城濠以拒抗也先;总兵官石亨坚持坚守城池、闭门不出、以逸待劳的办法;而于谦认为坚守不出则示弱于人,也先会更加猖狂。于谦的意见得到了明代宗朱祁钰的支持。于谦遂分遣诸将率兵22万分列于京师九门之外,命诸将皆受总兵官石亨的节制,他自己则身披甲胄亲赴石亨军中督战。随后,于谦下令关闭九门,以示有进无退,背水一战的决心。此外,于谦还注意提高军兵的士气,“泣以忠义谕三军,人人感奋,勇气百倍”。

在安排京城防御的同时,于谦还加强了北方重镇的防务。宣府、大同是明朝抵御蒙古进攻的最为重要的军镇,也是北京城的屏障。于谦十分重视这两处军镇的防守,奏请明代宗朱祁钰加封镇守宣府总兵官杨洪为昌平伯,全权负责宣府的防务,并谕奖宣府巡抚右副都御史罗亨信。当时宣府成为一座孤城,直接暴露在也先兵锋之下。城内人心惶惶,有议弃宣府者,官吏军民争先逃脱。罗亨信仗剑坐在城门下,下令敢有出城者立斩,整饬军务,严阵以待。

镇守大同者为郭登,是明初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之孙。由于总兵官刘安私自逃回京师,被弹劾下狱,郭登被任命为总兵官。大同城内军兵多战死,郭登吊死问伤,亲自为受伤的战士裹伤换药,深得士兵拥戴。郭登日夜操劳,鼓舞将士奋力抵抗,称“吾誓与此城共存亡,不令诸君独死也”。

十月十一日,瓦剌军兵临北京城下,驻扎在西直门外。也先原本以为明军不堪一击,见到明军严阵以待,未敢贸然进攻,而是采用被俘投降的明朝宦官喜宁的建议,声称是送明英宗朱祁镇回宫,借此试探明廷虚实。明代宗朱祁钰及于谦等众位大臣明知其中有诈,又不能怠慢明英宗朱祁镇,只能派人朝见明英宗朱祁镇。也先要求明朝派遣更高级别的官员前来谈判,并大肆索要钱财。

也先以明英宗朱祁镇的名义要明朝派大臣迎接皇帝的大驾。明代宗朱祁钰派了两名小官出城朝见明英宗朱祁镇。也先不让他俩见明英宗朱祁镇,要他们回去叫于谦、石亨、王直等大臣来。于谦根本不予理会。也先又提议讲和。明朝朝廷中有些大臣也想讲和,派人到城外军营中征求于谦的意见。于谦回答道:“事到今天,我只知道带兵打仗,别的事情我一概不听!”

也先派兵进攻德胜门外的明军。于谦、石亨在民房中设下伏兵,派出几名骑兵引诱上万名瓦剌骑兵进入伏击圈。于谦一声令下,明军火器齐发,几名瓦剌将领当即中弹身亡。民房中的伏兵呐喊着冲了出来,把瓦剌骑兵分割包围,打得七零八落。德胜门外的居民们登上屋顶,向瓦剌骑兵投掷砖瓦石块。明朝的援军也及时赶到,会歼瓦剌军。这一仗打掉了也先的威风,打灭了瓦剌军的锐气。

第一次交锋,瓦剌损失惨重,也先的弟弟平章孛罗卯那孩被创身亡。随后,也先又先后指挥瓦剌军进攻西直门、彰义门等处,结果都被明军击败。连续进攻了5天,瓦剌军无一胜绩,士气大跌。也先见北京城在轮番攻击下岿然不动,又担心后路被断,遂于十五日拔营北遁。杨洪、孙镗等人又先后在霸州、固安等地乘胜追击,夺回被掠人口一万多人。

十一月初八日,瓦剌退回塞外,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

北京保卫战,使得瓦剌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此后也先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入侵行动。北京保卫战,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以宣府、大同、居庸关为屏障的防御体系,加强了北方防御力量,有效地抵御了蒙古军队的侵扰。明廷疆域内,人民获得了难得的安宁,生活和生产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也先退兵后,于谦继续整顿京师防卫力量,并坚决反对与瓦剌议和。于谦一针见血地指出:“我方和彼方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从道理上讲,不可言和。彼方一向贪得无厌,满足他们的要求,会使我方坐遭损失,越来越弱;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又会制造事端。从形势上讲,也不能言和!”于谦的态度一坚决,也先反倒无所施其伎,只得频频派遣使者,表示要将明英宗朱祁镇送还北京。王直等大臣主张派遣使者将明英宗朱祁镇迎回北京。明代宗朱祁钰怕哥哥回来,自己做不成皇帝,很不高兴地说:“朕本来就不想当皇帝,当时可是你们这班大臣推戴朕登位的啊!”于谦从容答道:“陛下的皇位已经坐定,不会再有什么别的变故。但从道理上来说,应当从速将太上皇迎回。万一是瓦剌人没有诚意,我方也有话好说。”一番话打消了明代宗朱祁钰的疑虑。

在北京保卫战过程中,骤登大位的明代宗朱祁镇在政治上也变得成熟起来。明代宗朱祁钰在国家危难中将人心惶惶的文武大臣团结起来,成功地保卫了北京城,保住了大明江山。明代宗朱祁钰对于于谦的使用,更是用人不疑,多次在重要问题上采纳了于谦的正确建议,君臣协力,挫败也先的入侵。明代宗朱祁钰还下令停止不必要的土木建筑,省下来的费用用于备战;即位之时,去掉了繁琐的礼节和例行的恩赏,一切从简;多次为北边军镇添调军马,增加银两布匹,稳定了北方军事防线。正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种种英明举措,为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生平最得意之事

意外当上皇帝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不顾大臣的反对,听从宦官王振的蛊惑,冒险亲征进犯的瓦剌也先部,结果于八月十五日在“土木堡”被也先俘虏。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的消息十六日就传到了北京城,紫禁城奉天殿局势混乱,人心不安。十八日,为了安定局势,皇太后孙氏在于谦的支持下,宣布由郕王朱祁钰监国,于午门南接见百官,同时立明英宗朱祁镇之子朱见濬(又名朱见深)为皇太子。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成王朱祁钰是监国的不二人选,因为明英宗朱祁镇只有他一个弟弟,而且朱见濬年纪太小,难以在国难中承担起拯救大明江山的重任。皇太后孙氏和皇后钱氏幻想着用金银财宝换取英宗的放归,将宫内金银珠宝搜刮一空,用八匹健马驮负,派人送到也先营中。然而,也先财宝照收,人却不放。

虽然,明英宗朱祁镇被也先拘押,自己掌监国大权,但这个时候的朱祁钰倒没有坐上皇位的想法。即使作为监国,朱祁钰也从来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因为,按正统(朱祁镇复辟前的年号恰巧是正统)的传承,应该是朱祁镇两岁多的儿子、皇太子朱见濬继位,作为郕王的朱祁钰只能监国。再加上朱祁钰的性格比较软弱,很担心自己能否执掌好朝政,最初想逃避这件事。但是历史却偏偏给了朱祁钰这样一个特殊的机会。当时明廷面临的局势是: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也先率兵虎视眈眈,国家的形势岌岌可危,有着亡国的危险。大臣们认为郕王朱祁钰监国,终究没有皇帝的名分,明朝仍然处于一种国无君主的境况。对于也先而言,手中的明英宗朱祁镇成为威逼要挟的筹码;对明朝而言,这种情况不利于政令、军令的推行和人心的稳定。因此,许多大臣提出议立新君是当时情况下的最佳选择。但是选立谁为新君呢?

当时能够继承皇位的只有两个人,即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濬和明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按血统名分和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而言,朱见濬应为首选,只是他当时只有3岁,在这种特殊的情势下,他难以担负起拯救国家于危难的重担。郕王朱祁钰时年22岁,正当壮年。

面对这种情况,大臣们纷纷上书皇太后孙氏,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明英宗朱祁镇返国无望,皇太子朱见濬年纪又太小,只有另立一帝,才可使国家度过这危难之秋。尤其是时任兵部侍郎于谦向孙太后请命,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皇太后孙氏虽不情愿,但也再无良策,只好下旨由朱祁钰继承皇位。

朱祁钰接到懿旨后,非喜却惊,躲到自己的府中,不肯出来接受。因为朱祁钰知道,眼前国家处于极度危难之中,情势不定,而且明英宗朱祁镇虽然被俘,或许还有返回的一天,不论现在兵临城下的困境能否安危过云,就算也先退兵,明英宗朱祁镇归来,那时情景如何,他心中委实难测。

这种情况下,又是于谦起到了关键作用。于谦向朱祁钰指出,“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一句话点醒年轻的郕王朱祁钰,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并非一个人,而是天下苍生和百姓的希望,是他身上所负担的责任。于是,几经避让的郕王朱祁钰不再推辞,于九月六日即皇帝位,遥尊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英宗朱祁镇长子朱见濬仍为皇太子。应该承认,拥立朱祁钰即皇帝位,是对明朝皇位继承制度的破坏,是对被俘明英宗朱祁镇的背弃。但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这种做法还是有其充分的合理性。毕竟,拥立明代宗朱祁钰客观上使得也先手中的明英宗朱祁镇失去了奇货可居的筹码价值,又使得明朝人心稳定,上下一致,有利于抗敌大局。可以说,于谦等大臣拥立明代宗朱祁钰,也是出于公心,跟历史上常见的拥立皇帝以邀功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生平最失意之事

儿子夭折,失去皇位

在取得北京保卫战和迎还明英宗朱祁镇之后,明朝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危机,天下承平,这时候明代宗朱祁钰有了易立太子的想法。

同类推荐
  •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是从稻盛和夫的童年时光开始追忆,讲述了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领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走向全球著名企业家的全过程。
  •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式的名字是与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写在一起的,然而,他却为许多中国人所不识。彭桓武,这位不著名的著名科学家在我国军事科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作家王霞的笔下,彭桓武是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在很多人眼中,彭桓武还是个怪人。蕙心兰质、自然天成。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潇洒风流的个性无一不印证他崇高完美的追求和自然超俗的秉性。彭桓武,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经历了怎样传奇而辉煌的人生?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图说世界名人: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介绍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热门推荐
  • 包容是一种大学问(精华版)

    包容是一种大学问(精华版)

    包容,是洗去怨恨的圣水,是吹散痛苦的春风,是通向快乐的路标,是暖人心扉的温度。它让我们更好地去爱自己,爱别人,给予别人理解,也让自己幸福,理性生活,享受生命。包容,不是纵容,不是妥协,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
  • 老年悲歌

    老年悲歌

    一个风烛残年的独居老人,由于体力不支不能下楼购买食品,不得已只好将每天三餐减为一餐,生命只能是苟延残喘;另一个气若游丝的垂暮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也不“常回家看看”甚至也很少打电话问候,以至于死后尸体的腐臭四下飘散惊扰了邻居,其子女才闻讯纷纷赶来……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有后”不孝,又怎么样?他们撇下自己的亲生父母终日忙碌,对年迈的父母亲不闻不问,更不屑于“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子女于你又有何益?
  • 一念成婚!

    一念成婚!

    【全本完】在冰城所有人只知道最有价值的黄金单身汉是池北河,却不知道他有一段为期十个月的婚姻。为了女儿,她签下一纸结婚协议。十个月的合作婚姻,他们是法律定义里最亲密的人,却除了对方名字一无所知半年后她进入池氏,惊觉顶头上司竟然是他。没人知道她是他结婚证上的另一半,他们在这场有名无实的婚姻里形同陌路,直到——推荐完结文:→_→戳下面的链接《首席上司,太危险》《总裁老公,乖乖听话!》
  • 同学,你好甜

    同学,你好甜

    欢乐暖萌的校园初恋:国际关系学院高冷大佬强拉室友们给可爱小学妹打工。“你喜欢人家,干吗不告诉她?”“她暗恋我的样子太甜了。”外人眼里,国际关系学院的大佬宋弋阳,一定有把柄在生态系兼职狂人方糖手里。这才加入方糖的跑腿工作室当快递小哥,不仅牺牲美貌和才华帮方糖开拓业务,还任由他和方糖的绯闻飞传。哪想事实竟然是……“嗯,是我先对方糖动的心。”一开始方糖只是欣赏学长的才华,窃喜有了靠谱的兼职合伙人,不料日常相处中悄然心动,她才准备开始暗恋,他们的恋情却上了热搜?!“几乎全校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关系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公开,我是你男朋友?”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普通人和神,作者借以形象化的故事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的教育。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厚,有的教导人们要正直、勤勉;有的劝人不要骄傲、不要说谎;也有的说明办事要按照规律,量力而行;还有不少反映了强者虽凶残但却常被弱者战胜等各种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
  • 改造唐朝

    改造唐朝

    易凡带着一部手机,一头牛,来到了唐朝。为了好好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用手机给李二放大片,冒充‘道祖老子’的徒弟。用自己跨越千年的知识,改造唐朝,如果李世民若对自己好,帮他建立一个日不落帝国,若对自己不好,就踹开他自己单干。哼!哼!!!
  • PAZ

    PA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面食世家

    面食世家

    就在董啸狂奔在网络文学作家路上时,突如其来的重大意外,让他不得不回归家乡,接掌家族传承千年的小面馆。素料,表面繁华的家族面馆,已然是危机四伏、四面楚歌。看面食世家第39代传人,如何破釜沉舟、绝地逢生、碾压对手,借势华夏大陆改革开放东风、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时代大背景大趋势,由一家面馆生意出发,打造出旗下包括面食、调味品、风电、太阳能、农业种值、食品调味品研发、机械制造、电影院、酒店、城市休闲广场、电影拍摄制作、日用消费品、出版发行、养殖等十四大业务的商业帝国,把传承千年的华夏面食推向世界,发扬光大。
  • 凤回三生

    凤回三生

    龙吟凤唳……苍穹之上,九重宫阙。她倒在血泊中,紫眸中神光逐渐涣散,“为什么……”她低语,似在质问,似在自语。“因为神魔自古不两立。”他冷漠的金眸有如蚀骨寒冰,深深刺痛了她的心。最后一缕生机也终于涣散……夜,未央……(其实这是一篇宠文(*/?\*))
  • 网游之日久贱人心

    网游之日久贱人心

    意笑笑跟宿舍的好友丹妮都是游戏玩家。一次,丹妮在游戏中被人欺负,意笑笑不管自己极低的等级从而挑战大神。意笑笑因为这次壮举获得了该游戏公司的邀请函,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新游戏体验测试员。然而这个公司的BOSS简晗就是游戏中的大神,两人相见,分外“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