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100000022

第22章 看绿

◆文/赵大年

停笔遐想的时候;吸烟小憩的时候;追索记忆的时候;推窗通风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习惯,总要举目眺望那绿色的窗口。

我像在沙漠里发现了绿洲。自己也觉得奇怪,这是为什么呢?

“瞧,多么清新爽目!”

我把妻子拉到阳台上,指着对面四层楼中间镶嵌着的绿窗。

“那是谁家?养这么多花儿!”

“不是花儿。我细看过一百次了,除了绿,什么别的颜色也没有。”

她也注视着:“还是有不同的颜色。”

“绿也有浓淡老嫩,深浅明暗,很多层次哩。你细看、有淡绿、油绿、墨绿、翠绿、碧绿、鹅黄绿、鹦鹉绿……”

她笑了:“你果然看得很仔细!能区分出这么多不同层次的绿色来。”

妻子是医生,她望着那绿色的窗口,沉吟半晌,武断地说:“那家的主人是个眼科大夫。”

“你认识?”

“不。因为看绿可以明目,眼科大夫就提倡看绿。”

这次短谈之后,妻子下班回家时,也常陪我站到阳台上看绿。除了那绿色的窗看绿赵大年?349?口,我俩还争着发现“新大陆”。瞧,公路边新植的杨柳、国槐;邻居四合院里的枣树、榆树、葡萄架;簇拥着北海白塔的青松、古柏;环绕着中南海的合欢和银杏。只要用心寻觅,北京城里也不乏绿洲。

妻子还进一步告诉我:看绿,特别是极目远眺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可以治疗我的近视眼,甚至还能预防视疲症,陶冶性情,延缓感情的老化!她有根有据地说着。“绿色代表和平,代表信使和希望,生命之树常绿嘛!”

北京众多的平房四合院,全是灰色的。新建的大批楼房,除了水泥的本色便是红砖清水墙,外形又大都像一些火柴盒。朴素而不可爱,或者应该说是单调、呆板。实在难看。因此,我坐在这鸽子笼一般的单元楼房里,终日伏案笔耕,头晕脑胀。也很少走到阳台上去看看风景。唉。北京城啊,风倒常有,景却不多。现在不同了,自从发现了许多绿洲,又懂得了看绿的好处,我的眼睛也就找到了目标和寄托:我的思绪也长上了绿色的翅膀。

我仍在时时猜测那绿色的窗口。它的主人究竟是谁?摆满窗台的大盆小盏。到底栽种着什么植物?我细细地审视,又发挥着文学的想象力,才作出了初步判断:那亭亭如盖的儿盆,一定是伞竹;那披散着长发的美人头,大概是吊兰;那阔叶而闪光的品种,多半是万年青;那如烟似雾的细丝,只能是文竹……而它们的培育者,却铁了心似的昼夜藏在绿叶掩映的室内,从不露面。他真的会是一位眼科大夫吗?我宁愿相信他是一位画家。不,假若她是一位绣娘,天天凭窗刺绣绿色的锦缎,不更富有诗意么?或者她是一位绿衣绿车的邮递员,每天凌晨给诸盆绿宝浇过水,就匆匆赶去上班,给家家户户送信送报……

也许是受到了绿窗的启发,妻子下班时常常买一两盆仙人掌或仙人球回家,摆在我书桌前方的窗台上,使我这个苦行僧抬眼见绿。日积月累,窗台摆满了,就扩展到阳台上去。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大概是霸王鞭、狼牙棒、青铜锤之类的吧,既不文雅,又不好看,而且浑身长满了刺儿。我就索性把它们统称为刺头。妻子为何偏爱刺头呢?原来我这人很懒,写起文章来就忘了干家务,当然更记不得按时给水仙之类的娇嫩花卉换水啰;加之我家的阳台向北,一年四季见不着阳光,好比阴山背后,实在不配叫做阳台,而应该叫阴台,所以只好摆置这些耐风旱的,生命力极强的玩意儿。不过,这些刺头虽然长相不美,却也都是绿色的生物。目的既是看绿,也该一视同仁嘛。

对面的绿窗,却是向阳的。我真有点嫉妒了。

这天上午,秋风送爽,真是好运气,对面绿窗的主人走到阳台上来了!我赶紧跑到自家的阴台上,隔着几十米,向他行注目礼。原来他是个须发全白了的老人,花甲?古稀?也许更老一些。他扶着女儿墙,步履蹒跚地在阳台上走了一圈,看不清是喘气还是叹气,对屋里说了两句话,就捶着前胸咳嗽了好一阵子。此后,一连数日,都看见三两个青年男女,在那阳台上安装立柱、窗权和玻璃,以五楼的阳台底座为天花板,以四楼阳台的女儿墙为支撑,将那不足四平方米的小小阳台,巧妙地改造成了一间三面窗的“北京式亭子间”(请多多原谅,我实在叫不出它的名称)。

一定是因为冬之将至,才提前为那些可爱的绿色生物搭个暖阁子呀!我真佩服老人家爱绿的心计。

果然,那些大盆小盏的伞竹、吊兰、万年青、文竹、蟹爪莲、君子兰,全被搬迁到暖阁子里来了。那绿色的窗口,发展成绿色的玻璃温室了。这里好!阳光更充足,天地更广阔,喷水更方便,冬天又能遮避风雪,好处说不完。而且,假如玻璃窗上结满了冰花,那温室里的绿色一定更好看!

它使我浮想联翩。庐山茶场满坡的云雾茶林,广州植物园里擎天的大王椰,内蒙古一望无垠的千里草原,洞庭湖畔“接夫莲叶无穷碧”的迷人景色,它们都是绿色的王国啊!北京人为何不肯搬到那里去呢?偏偏要拥挤在这喧嚣的大都市里?

它使我以绿会友。虽然相形见细,我也情不自禁的把各种刺头,全都搬到了阴台的女儿墙上,遥相呼应,以期那位绿屋老人往我这边多看几眼。

然而,老人家瞧不起我的刺头,并不肯推开窗扉,将他那银白须的脑袋探出来几分钟,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与他老人家的友情,我仍然得到了若干心理上的满足,因为每天都能窥见那颗皓首如银的老人头,在美人头一般的吊兰丛中晃动几次。

这几天,忽然看不见那位浓绿丛中的白发老人了,难道他是怕冷,缩回了供有暖气的卧室,就忍心不再出来给各种植物浇水、松土、施肥了吗?难道他外出了,到儿子或女婿家中去小住几天,饱叙天伦之乐?难道他生了病,卧床不起……?唉,那绿窗,那绿色的“北京亭子间”,竟然干扰了我的文思,常常辍笔难书。

我向妻子央告了:“你是医生,就不能主动去看看对楼绿窗里的老人家吗?我猜他是病倒了!”

“原来你还不知道,那个白毛老头儿故去了。”

“啊?怎么会!”我急得语无伦次了。“他那亭子间里,全是绿色的生命,氧气充足……”

妻子苦笑一声:“老头的孙女儿要结婚,孙子媳妇又临产了,他那个小单元实在住不下,总不能请老舍先生再写一部《四世同堂》吧,所以,年轻的就把老人家挤到阳台上去了。

“原来,搭那个玻璃温室……为了住人呀!”

“什么温室!没遮拦,四面透风,老头儿得了肺炎。”

作者把一个悲剧性事件,巧妙地设置在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并淡化事件的过程,浓化诗意的情境,略写老人心境之苦,大书“绿窗”环境之美,使物与事,景与人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不仅赋予了文章以诗趣美,增强了它的感染效应,并且使它具有了如此的韵味:欢愉的氛围,苦涩的内核,喜剧的色彩,悲剧的意蕴。这二者的统一,使文章呈示出独特的风格:笑中有泪,或者说是含泪的微笑。

我不愿再问下去了。妻子怎么知道得这般详细?也许她曾经到那个家里去出诊,也许是邻居们公开埋怨过老人家不懂孝道的儿孙……也许,人老了之后就应该去住阳台吧!

我久久地凝视着那绿色的“亭子间”。不知道仙逝的老人有没有遗孀?更不知那“亭子间”里是否还会住进去一位白发老太太。

过了一段时日,我又不愿意多看那“亭子间”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们的年轻人,为什么偏偏喜欢窝在城市里,守在家里,以致把老头老太挤到阳台上去?

然而,我还是养成了看绿的习惯。眼前常常浮现绿色的梦:北京城在加紧绿化!每拆除一片灰色的旧平房,建起一幢新楼,就腾出一片空地来,种草植树。

许多小小的绿窗,将被成林的桑榆槐枣、杨柳松柏所淹没。

同类推荐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在离乡

    在离乡

    本书收录了作家乡土文学的短篇散文精品,清新隽永,带您一窥原生态的文字美景。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 青岛往事

    青岛往事

    本书通过一个个传奇人物生命中最鲜活的记忆,牵引出青岛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百余年的沧桑蜕变,有城市精神的坚守,异国文明的侵袭;百余位历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搅动时局的政客,风雪闲情的文人;百余座城市记忆地标,有胶州湾的海浪,栈桥的黄昏,八大关的红瓦绿树……透过记忆的网,旧照片捕捉历史曾经的表情,是平静,是喜悦,抑或是沉重……
热门推荐
  • 狂拽摄政王,霸宠太子殿下

    狂拽摄政王,霸宠太子殿下

    【那些年,摄政王与太子殿下不得不说的两三事】凤二爷,战功赫赫威风凛凛的摄政王,邪魅狂狷,样样都好,就是有一样——断袖。坊间皆传摄政王府中有一男宠,凤二爷甚至为了他忤逆当今圣上!对此,凤二爷置若罔闻,“我堂堂摄政王,爱宠谁宠谁,干你屁事?”她给他世间绝宠,却仅仅是因为狼狈孤寂的他像极了当年还是小乞儿的她。谁知,一场刺杀,她身陷囹圄,一个高大的身影坚决地护她在身后,“别怕,有我。”纳尼?眼前这个三观极正、冷酷坚毅的男人还是那个乖巧的小绵羊男宠吗?好,兜兜转转,原来生活如戏,全靠演技!她,女扮男装,肆意人生。他,扮猪吃虎,悠哉度日。
  • 陪你到时光尽头

    陪你到时光尽头

    她是个被生活打磨得很现实的女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从不艳羡童话里的灰姑娘。因为谁敢保证嫁给王子前,灰姑娘爱的不是隔壁会换灯泡、会做回锅肉的张小三?但命运偏偏让她成为他的猎物,铁腕雷霆的他步步为营,设下天罗地网,颠覆了她平凡的生活与爱情。杀死她的初恋、遣走她的闺蜜、笼络她的母亲……一步步将她带入“围城”的深处。
  • 冷的边山热的血

    冷的边山热的血

    当你真正理解了士兵,也就一定理解了人的存在,理解了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每一个士兵都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员,他不能不与这个世界相通,而且与你与我都相通:就看你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合适而独特的通道(那怕是一座桥),——《冷的边山热的血》应该说是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的:小说的作者理解了或正在理解。当然,这种理解不仅属于生活,而且属于文学——生活与文学都在如列车似的行进,那我们的理解也应该向更广远的地方行进。以上作为序,既献给小说的作者,也献给诚恳的读者。
  •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介绍了低调做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人也知道低调做人的重要性,但不知道从何做起,有的人甚至认为低调做人过于消极、被动,无助于个人的生存、发展。这都是不懂得低调做人哲学的应用方法的缘故,低调做人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讲究的是认真做事的精神和审时度势的智慧。
  • 两河经略

    两河经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光血影

    宝光血影

    杨同在大厅里默默地欣赏着墙壁上的那幅画。画上,一脉小溪、一抹绿岸,一个轻蓑小笠的稚童手持钓杆,细细垂丝伸人溪中,一尾金鱼跃然灵动,口含香饵而不知已将游于釜底矣!这画的笔法轻重得宜,浓淡相间,神韵鲜活,充满情趣。杨同微微颔首,目光移了开去,慢慢的观赏起大厅里的摆设来:各色各样的璎珞编成的门帘,在微风中拂动,闪闪烁烁,如星光般迷人;镶金嵌玉的香几上放着《易经》、《孟子》、《荀子》之类的典籍,一缕清新的墨香微微有些醉人;厅堂四角陈列着种种奇石、根雕,或卧如虎,或踞如鹰,或立如人,或行如狮。
  • 星际战神一星魂传奇

    星际战神一星魂传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地球进入崭新的时代。未知的挑战不断袭来,强大的仙王座向地球宣战。主人公赵啻(chì)贤秉承家族遗志,加入星际战队与千万勇士一起对仙王座展开全线反击。在他踏出贫民窟的那一刻,热血的故事就此展开……战神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战无不胜,而是敢于牺牲,敢于直面一切灾难与浩劫,守护和平与热爱的世界。
  • 延春堂

    延春堂

    陈志宏的短篇小说《延春堂》讲述的是一个已婚男人的“婚外情”,主人公林志所要面对的是道德的压力和对妻子的愧疚,然而却在冥冥之中,鬼斧神差般的踏向了这条不归路,当他最终下定决心摆脱一切的一切,奔向他的真爱的时候,却发现事情远没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 早已适逢才说其会

    早已适逢才说其会

    再次重生,她变成了隐世少主,万年不遇的神玄体,伴生花天赋觉醒,三属性天才,携鸿蒙之气,驭万灵之火。他在她未出生时就被占了便宜,自此一直等待她的到来,只为求一个一生一世。
  • 生命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生命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