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000000003

第3章 自食恶果

在清朝中期,北京城附近的一个县,新来了一位县官。在过去有这么一句话,叫“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般的县官上任,总要催逼三班衙役替他抓差办案,好显示他的官威。可是这个县官很奇怪,他没叫抓差办案,而是叫三班衙役给找三个人来。这三个人一个急性子,一个慢性子,另外一个爱小便宜。三天期限,找着有赏,找不着每人打四十大板。

衙门的两个班头,一个姓张,一个姓李,两个人一下堂,张班头就跟李班头说:

“李大哥,这位老爷可不错,也不让咱们抓差办案,就找这么仨人,好办。”

李班头一听就急了:“你别糊涂了,这还好办?还不如叫咱们抓差办案呢!有在街上骂人的,逮着他,咱们就说他是小偷儿;半夜里走黑道儿的,咱们给捆上就说是土匪,这多好办。急性子、慢性子、爱小便宜的,你上哪儿找去?你随便给抓一个来,告诉老爷说他是急性子,到堂上一回话,他是慢性子,咱们如何收摊呀!再说这也没法问,走在街上:‘先生,您是急性子吗?’那位说:‘你怎么知道我是急性子?’‘要么您是慢性子?’‘你才是慢性子哪!’‘我知道您是爱小便宜的。’‘你才爱占小便宜哪!’如果这样,非得打起来不可。”

“那怎么办?”

“咱干脆给他来个不找。”

“那咱们就开开心,听戏去吧!”

二位班头出了衙门,就进了戏园子,找了两个座位,往那儿一坐,台上正演《玉堂春》。在他们前边坐着一个人,这个听戏的有点儿特别:台上大声唱,他小声唱,并且摇头晃脑,手里还拍板,高兴之处还要带点儿身肺。

正在这时,从外边跑进一个小孩,东张西望,就来到这个人跟前:

“爸爸,咱们家着火啦!”

听见的人都吓了一跳。只见那人不慌不忙,摇头晃脑地念着戏韵:“唔,着火了,着火了——”大伙一瞧,心想:这人是什么毛病?

小孩说:“我妈叫您赶快回去!”

“哎——是——刚着的,还是早着的呀?”

“着半天啦,您快回家去吧!”

“哼,那么——火着得大不大呢?”

“大!”小孩说,“我妈叫您赶快回去!”

“行。我知道了。回去告诉你妈,就说我正在这儿听戏哪,反正也没多大工夫,现在是《起解》,等《会审》完了,我去洗个澡,然后就准备……。”

在他旁边坐着个黑大个,没等那人把话说完,抢圆了胳膊就给那人一个大嘴巴。挨了这一巴掌,他才慢慢悠悠地站起来:

“哎,你怎么打人?”

“我打你有错吗?你看你刚才说的话多可气。孩子叫你回家救火,你却不走,还问刚着早着,火大不大,听完戏还要洗个澡再回家。那我还不揍你?”

“按理说你管不着,我是天生的慢性子人。”

二位头儿一听:好呀,你在这儿哪!一抖锁链子,哗楞,嗄本儿!给锁上啦。

那人问道:

“二位,为什么锁我呀?”

“甭问了,你犯了罪啦。”

“没关系,犯了罪我吃官司,可是他凭什么打我呀?”

二位一琢磨,就埋怨那个人:

“你为什么打人?”

“方才你们二位没听见?他家着火了,他还在这儿穷磨蹭。那我还不揍他!”

“那你也不能打人家,你不会跟他说理吗?”

“没什么可说的,二位有所不知,我是生来的急性子!”

二位头儿一听:噢,敢情急性子也在这儿哪!一抖锁链子,哗楞,嗄本儿,也给锁上啦。二位班头把这俩人带回县衙门,押在班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张头儿说:“急性子、慢性子都有了,就差一个爱小便宜的了。今天天也晚啦,我是又渴又饿,干脆,咱们到对过茶楼叫点儿点心,喝点儿茶,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二位头儿出了县衙门,就奔对过儿茶楼。刚一上楼,掌柜的过来了:“二位头儿受累,您给管管吧,那边儿打起来啦。”二位头儿过去一瞧,有两个人,一个端着一屉包子,一个端着一笸箩烧饼。有个喝茶的坐在那儿低着头。那两个人直冲他嚷嚷:“你不吃也得给钱,我这包子馅哪儿去啦?!”那个说:“我这烧饼上的芝麻也全没啦!”

二位班头儿过来一问,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个人来喝茶,人家卖包子的过来了,他说,我来一碟,卖包子的给搁桌上一碟。他等人家卖包子的走了,拿指甲把包子底划开了,把馅儿倒出来吃了,一碟五个包子,他吃了仨馅儿,然后把皮吹鼓了,又摆在碟子里啦。等卖包子的走过来,他说:“这都是回屉的,我不要了,拿走吧。”卖包子的拿回去往笼屉里一搁:“哟!怎么有三个没馅?”也不好意思来问他。再说,问他他也不会承认。

一会儿来了个卖烧饼的。卖包子的告诉他:“别上那儿卖去,刚才他把我包子馅儿吃了又不要啦。”

这卖烧饼的名号叫二愣子:“啊?我非去不可!”

走到那人跟前:“哎!吃烧饼吗?”

“撂下两碟,一会儿拿钱。”

“您吃着,我在这儿待会儿。”

那人一看卖烧饼的不走,拿起烧饼来就掂量:

“这——烧饼多重?”

“二两。”

“够吗?”他又搓一下,“不够吧?”又掂了一下,芝麻掉下来了。他又换一个:“这个更不够分量了。”连搓带掂又狠摇了两下。

他掂完一个又一个,桌上全是芝麻了。卖烧饼的冲他直瞪眼,心说:你吃我一颗芝麻粒儿也得给钱!我看着你。桌上这芝麻,我看你怎么吃!

这家伙也真有主意,跟他一张桌上坐着一个人,他跟人家并不认识,硬跟人家说话:

“大哥,我现在买所房子,这所房子太便宜啦。”

同桌这人不好不答腔,问道:“一共几间哪?”

他说:“我跟您说不清楚,干脆,画个图得啦。”说着,手指尖往舌头上一蘸,往桌上一划:“您看,正房三间。”芝麻全沾起来了,再往舌头上一放,芝麻全到嘴里了。“这是东厢房,这是西厢房。”他把桌上的芝麻全吃了。

卖烧饼的眼睛都要冒出火来了:“这烧饼还要不要?”

“拿走吧,不要了。”

“不要啦?给钱吧!”

“我没吃啊!”

“是啊,吃一颗芝麻算一个烧饼钱!”

“你这不是讹人吗?”

“讹人?你还得给包子钱呢!”卖包子的把那仨皮儿拿来,“今儿不给钱,你就别想走!”

俩人一嚷嚷,茶楼上的闲客都围过来了,这时候二位班头也过来了。大伙儿说:“二位头儿给评评理吧。”二班头儿说:“别吵,怎么回事?”卖烧饼的说:“您二位要给我们做主呀。人家卖包子的过来,他要一碟包子,顺手挖仨包子馅儿吃了,把包子皮儿吹鼓了,摆在碟里,然后说不要了。我端着烧饼过来,他说来两碟,拿起烧饼硬说不够分量,一个一个地掂,芝麻掉了这么一桌子,他把芝麻吃完了,又告诉我不要了。难道我们找他要钱要错了吗?”

二位头儿说:“你这人太不对了,怎么吃人家的包子馅儿呢?不要人家的烧饼,又干吗吃人家的芝麻呢?”

这人说:“这也不能怨我……嘿嘿……我这个人生来就好占小便宜儿。”

二位头儿一听,放怀大笑:“哈哈,你在这儿哪!”

掏出锁链来,哗楞,嘎本儿!也给锁上啦。

“哎,二位,怎么锁人哪?”

“你是爱占小便宜吗?”

“有这么一点儿。”

“那就没冤枉你。走吧!”他也被带走了。二位班头心里这份儿高兴劲就别提了。

俩人把他带到了县衙门,仨人都找到了,知县立刻升堂。一问,这个急性子听戏的时候给人家一个大嘴巴;又问,这慢性子家里着了火,还打算听完《玉堂春》再回家;问到爱占小便宜的,他就说怎么抠包子馅,怎么掂烧饼,说到往嘴里沾芝麻的时候,连县官都乐了。他说:

“你们仨人认打还是认罚?”

“老爷,认打怎么讲?”

“认打是每人打八十板子,充军发配。”

“哎哟,那受不了!老爷,我们认罚行吧?”

“认罚好办:罚你们仨人在我这儿白当三年差。是认打认罚?”

“老爷,我们认罚。”

二位班头听着心里纳闷儿:这是怎么回事啊?就算不花钱,也不用这样整人哪!他们哪知道县官的想法,知县把这仨人留下都有用处。县官让急性子给他当跟班儿的,他说派急性子办点事,马上去马上来,一点儿不会误事。那么他要个慢性子干吗呀?他让慢性子给他看孩子——这县官有俩孩子,大儿子七岁,小儿子三岁。他说慢性子脾气好,孩子怎么磨他,他也不着急。那么他让这个爱小便宜的干什么呢?知县留他在衙门里当个采买。他说这个爱占小便宜的,买东西准能赚点儿——敢情这县官也爱占小便宜儿!知县想得还真好,谁知道他倒霉就倒在这仨人的身上啦!

县官上任第三天,省里头派来一个大官到这县里视察。按照规矩,县官得出城几十里地去迎接上司。知县就叫急性子:“急性子,外厢备马顺轿,跟我去迎接上差大人,越快越好。”急性子答应一声撒腿就跑,知县在里边换官衣,衣服还没穿好,急性子推门就进来了:“回老爷话:外头都准备好了。”县官一听:“喝!太好了,到底是急性子呀!”

县官出门上了轿,急性子上了马,头前引路,轰散闲人,一会儿的工夫就出了城了。一出城,糟啦!城外有条护城河,河上有桥,那天正赶上是集,出城进城的车马挺多,桥上卡着车了,得半天才能疏散开。知县从轿子里往外一看:“哎呀,这么多车?这得多半天才能过去呀,讨厌!”急性子一听,老爷在轿子里发脾气了,一声没言语,翻身下马,靴子脱下来,袜子扒了,长袍往起一掖:

“老爷,您下轿!”

“干吗呀?”

“咱们别等了,干脆我背您过河。”

“行吗?”

“老爷您来吧,没错儿!”

县官也怕误了公事,背就背吧!急性子把县官往起一背,嘴里还说句吉祥话:“请老爷高升!”唏哩哗啦下了河。越往当中走水越深,急性子还怕老爷这两只靴子沾上水:“请老爷再高升。”他使劲一颠,再往前走。“请老爷还得高升。”又用力一颠,县官骑在他脖子上了。急性子倒高兴了:“老爷,您瞧这多好啊,不但靴子湿不了,而且更稳当了,不扶着也能走啊。”

走来走去走到水深的地方了,县官拍着急性子的脑袋说:“急性子真有用,回头迎接完了上差,一点儿事不误,回衙我赏你二两银子。”

“谢谢老爷!”这一谢不要紧,咕咚把县官给扔河去了。县官爬起来,浑身上下都湿透了,顺着脑袋往下流水,差点儿淹死。

“急性子,你这是怎么回事?”

“我在谢赏啊。您不知道我是急性子吗?”

“就是急性子,也没有这么急的呀!你等过了河再谢嘛!”

“是啊,您不会过了河再赏吗!?”

“得啦,别费话啦!都成水耗子啦,怎么迎接上差呀?赶紧回衙门换衣吧!”

“老爷,我再把您背过去。”

“全湿啦,还背什么劲儿啊!干脆,咱俩儿一块儿过去吧!”唏哩哗啦,县官自己回去啦!

知县回到衙门时,一进门吓了一跳,只见慢性子一个人坐在台阶上发愣。赶紧过去问:

“慢性子,你在这儿干吗哪?”

“哎——没干吗,我在这儿想事哪。”

“你想什么事呢?怎么不哄着少爷玩啊?少爷呢?”

“少爷啊?您问哪个啦。”

“问哪个,大少爷呢?”

“大少爷呀,上学去啦。”

“二少爷呢?”

“二少爷呀,别提啦。”

“怎么啦?”

“掉井里头啦。”

“啊!掉井里你怎么不赶快去捞啊?”

“还捞什么劲儿啊!已经半天啦。”

“啊!快捞,快捞!”

等把孩子捞上来一瞧,已成大肚子蝈蝈了!县官急得直跺脚:“真倒霉!我们怎么单用你们这号人呢?用个急性子,为谢赏把我扔河里头;用了慢性子,少爷掉井里半天啦,他还跟我闷着呢!别愣着啦,账房来人哪!拿五两银子快给二少爷买棺材去。”

买棺材谁去呀?也就剩下那个爱占小便宜的了。爱占小便宜的过来讨好地说:“老爷,这个差使该我去了,我买东西准便宜。”

“甭费话!人都死了,还讲什么便宜!快去!”

爱小便宜的拿着五两银子直奔棺材铺,一进门,大声问道:“掌柜的,你们这棺材怎么卖呀?”

掌柜的走过来很客气地答道:“您要多大尺寸的?”

“小的。”

“小的您瞧这个,三尺六的卖三两五,这二尺九的三两。”

爱小便宜的不解地问道:

“掌柜的:三尺六的三两五,二尺九的怎么卖三两?你是不是记错了,应当二两九吧!”

“棺材铺让大不让小。”

“给二两行吗?”

“棺材铺不还价儿。”

“不还价儿,谁花钱买小的呀?小的没有大的上算。”买棺材还想着上算呢!

掌柜的说:“图上算您就买大的。”

“当然买大的。多花五钱银子,还多着好些木料哪!给你五两银子,找钱。”

掌柜的接过银子去找钱。古时候找钱很麻烦:掌柜的得上柜房开银柜,用戥子称,才能找钱。掌柜的一进柜房,爱占小便宜的一看四下无人,把那个三尺六的盖打开了,拿过一个二尺九的放在里边了——大棺材装小棺材——然后把盖儿盖上,站在一边,没事似的等着找钱。

掌柜的把钱找回来:“我打发伙计给您送去吧?”

“不用,不用!我自己拿吧。”爱占小便宜的不敢让别人送,因为里边有个小的,怕露了馅儿,自己背起棺材走啦。

回到县衙,把棺材往地上一放:

“老爷,您看这个怎么样?才三两五,您说便宜不便宜?”

县官这份儿气呀,心说:人都死了,还在乎便宜不便宜!一瞧这口棺材就一皱眉:“唉!你真废物,买这么大的棺材干吗呀?”

“老爷,您说这口棺材个儿大呀?不要紧,这里边还有口小个儿的哪。”他打开大棺材盖,把小棺材拿了出来。

县老爷更火儿啦:“你干吗买两口棺材?”

“老爷,这小的不是买的,是我偷来的。”

“混帐!你偷这个来干什么用?”

“老爷,这叫作‘闲了置,忙了用’,您别看现在没用,等大少爷死了,咱们就省得再买啦!”

同类推荐
  • 自然纪事·胡萝卜须

    自然纪事·胡萝卜须

    《自然纪事》中作者以其敏锐的眼睛,丰富的想象力与优美如诗的文笔,栩栩如生描写公鸡、鸭子、乌鸦、马、猪、葡萄园等生活中的不同影像。《胡萝卜须》写的是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他因一头红头发和一脸雀斑而得此绰号。家人不喜欢他,常拿他出气;胡萝卜须常被吓得六神无主,做出许多可笑又荒唐的事情。
  • 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选取的尊师敬业的故事,人物很多,范围很广:有帝王中的人物,像魏文侯、燕昭王、秦始皇、汉明帝、唐太宗、宋太祖、清圣祖康熙等;有贤臣名将中的人物,像张良、石勒、岳飞、文天祥、宋濂、史可法、林则徐等;有学者、文人和各类专家中的人物,像孔子、华佗、郑玄、范缜、孙思邈、颜真卿、李时珍等。这些尊师敬业的故事很生动、很感人,它们记叙了莘莘学子不辞劳苦、虔诚拜师的道路历程,表现了求知求学、研习钻研、孜孜砣砣、不馁不止的精神,也展示了师者德高望重、悉心育人、传业授道的崇高思想境界。
  • 智慧熊猫

    智慧熊猫

    超凡入圣的智慧熊猫找到快乐的真谛,从而成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不但让大熊猫的科学、经济和文化价值得以实现,就连竞争对手米老鼠也与他握手言欢。天下英雄以智慧熊猫为榜样,齐聚“智慧熊猫乐园”,尽享和平盛世,共筑美好家园!
  • 魔笔盖尔

    魔笔盖尔

    这是一本大幻想类的少儿故事,曾获辽宁省作家协会2005优秀儿童文学奖。书中描写一个叫云童的少年,把电视剧里的孙悟空从电视里唤了下来。孙悟空送给云童一个毫毛做的神奇魔笔,这支名为“盖尔”的魔笔在云童的手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打假、抓坏人、飞到遥过多的未来世界。想象的魅力给小读者带来充分的艺术享受。
  •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神话故事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神话故事

    亲爱的小朋友们,去推开那扇古老的门,探寻一个美丽、未知的世界吧!本书力求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小学生在生理、心理及学习方式方面的特点,考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内容不仅注意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还注意尽量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尽量联系小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兴趣、有新奇感和愉悦感的学习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知识得到拓展,眼界得到开阔,能力得到培养。
热门推荐
  •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大学,是一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学府,是世界各国学子们梦想的殿堂,哈佛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成功的标志。数百年来,这所万人景仰的学府培养出各个领域的高情商名人,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在文学、思想、政治、科研、商业等方面都造就出灿若群星的杰出人才,得归功于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方面有着一套独特有效的方法。
  •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

    积极心理学(Psyclaology 504)是哈佛选修课程中人数排名第一的课程,同时也是哈佛最受欢迎率排名第一的课程。该课程受到全球数十家主流媒体的热烈关注,美国CNN电视台、英国BBC电视台,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时代报》、意大利《新闻报》、《韩国时报》、《印度时报》、《中国青年报》等都进行了积极报道。本课程首次欠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终身提升幸福感的方法,话题涉及自我突破、成就、情感关系、自尊、精神力等热点。
  • 7S倍速考试法

    7S倍速考试法

    每天,你第一个走进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每天,你充分利用一分一秒的时间去学习,从来不会像其他同学那样快乐地玩耍; 每天,你无法顾及奔波的劳累,放下书包就又开始了学习……尽管你如些努力,然而,做梦都想考第一的你,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对比之下 ,那轻松学习的同学却出乎你的意料,取得了无比出色的成绩。此时,你不得不怀疑自己的能力。“难道我真的与第一无缘吗?”你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考试的成败决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和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主要的是要有学习的高效率。
  • 笑话王中王:幽默滑稽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幽默滑稽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系列收集了大量的幽默故事,一则笑话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喜悦,一则笑话可以使我们获得轻松解压。只有在一个轻松幽默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才能笑对人生。
  • 种田后嫁了个傲娇夫君

    种田后嫁了个傲娇夫君

    新坑种田文《娇娇女的古代团宠生活》已开坑,超级甜宠爽文,女主可甜可盐,欢迎入坑一朝穿越,金牌特工变丧门星,车子房子美男子转眼成空,只剩极品渣亲一箩筐。容九撸起袖子就干,虐渣发家两不误,顺便调教傲娇冰山美相公。不想这货太上道:“确认过眼神,你是我要宠的人!”
  • 北冥邪蛟传

    北冥邪蛟传

    孙悟空:“我这一生最烦的是如来,最怕的是二哥。”牛魔王:“孩儿,知道我为什么第一个找上蛟老二做兄弟吗?因为我不想与他为敌。”如来:“我不否定任何妖怪成佛的可能,只是你这个魔王是另一回事。”蛟魔王:“非吾纵三界,道高而已;非吾覆江海,时济而已;非吾洗霄阙,天行而已;三非焉罪?魔道入圣。”
  • 书谱

    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爱珍娜

    宠爱珍娜

    一场车祸几乎夺去珍娜十七岁的生命,昏迷一年之后,她醒了过来。可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好像全都忘了。父母给她看从小到大的录影资料,随着记忆的渐渐恢复,一个惊世骇俗的真相浮出水面——在她生命垂危之际,无论如何也不愿失去爱女的父母借助基因工程技术,用生物凝胶“制造”出了另一个珍娜,相对于原来的珍娜,只有百分之十的大脑存活于“新”珍娜的身体里。珍娜觉得自己是一个人造的非法的怪物,她无法理解父母的做法,即使以爱的名义也拒绝接受。百分之十,这能算是活着吗?
  • 明伦汇编人事典忧乐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忧乐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今天应该快活

    今天应该快活

    汪曾祺先生作品语言风格淡雅质朴、清新脱俗,读之满口噙香,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拥有大量拥趸,读者遍布各个阶层。本书选取先生最具代表性、在微博微信豆瓣转载和评价最高、与现代人生活有相契之处、能给人以启示的文章,包括美食、闲情、草木、山水、怀乡、故人、戏曲等,共分此七大章节:至味满人间、闲逸偶然记、草木多情生、行吟在路上、乡梦未曾休、故人知我意、戏中有真趣。展现汪老先生的浪漫情怀、日常生活的雅趣与情致,及淡泊率真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以启迪,唤起美好生活的愿景,坦然面对纷纷扰扰,热爱生活,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从容的、有情的、柔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