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300000004

第4章 教学规则管理(4)

即学生自己回忆总结这节课重点学习内容,整个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是否已经掌握所有知识点。这类似于录像机倒带,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录像带快速倒至上课时,再根据自身情况,将必要的环节重新放映一遍。自结采取的形式大都是学生各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毫无顾忌地大声评论,也有时指定一位同学总结,其余学生边听边修正。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此六步对于信息处理会起到一定作用。第一步定向,划定信息的接收范围,随时将干扰学习的知识排除在外。主动接收信息则体现在自学这一步。信息传递的最主要过程是讨论和答疑。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的讨论,并在必要时做出解答以保证信息的正常流通与传输,这两个环节会产生多向的信息传递。师生都是信息源,又都是信息接收器;师生的行为既是反映,又是信息。第五步自测和第六步自结作为整个课堂信息传递过程的终极部分。其主要任务则是对本课时所接收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强化。

华东师大谢象贤教授曾经到我们班听课,她问:“课堂类型一般有多种,你说的就是这一种类型,其他的形式有没有呢?”我说,六个步骤基本确定,具体运用则形式万千,侧重点不尽相同。如以定向为主的计划课,开学初讨论学习计划,期中、期末讨论复习计划。这种课虽然也有讨论、答疑、自结等步骤,但大部分时间以定向为主,于是我们称其为定向课。我外出开会,语文课全由学生自学,当然就是自学课了。有时一节课为了消化两个疑难问题,同学们希望自己讨论,而不希望老师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这样的课便是讨论课。期中、期末复习课,同学们提出各种疑难问题,教师来解答,这就是答疑课。为了检查某一阶段的收获,同学们互相出题考试,自然就是自测课。总结、复习单元、期中、期末的学习重点难点,间或也有讨论、答疑、自测,但以总结为主,于是我们称之为总结复习课。

我们只是以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为途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固定模式里,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随着自身涉猎知识范围的改变,学生基础的不断提升,学习积极性的不断增强,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要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读为主的讲读课

有一次,我刚出差回到学校,就听说有很多从外省到我校正等我回来的教师要听课。

处理了几件事情之后我就到班级上课。待同学们口头作文结束坐下来后,我说:“今天我们讲《公输》这一课。老师计划用两课时讲完。”说完,我便转身去板书,刚写完课题,便听到有同学喊:“报告!”“什么事?”“老师,我不同意这篇文章讲两课时。”“为什么不同意?”“我认为这篇文章虽然长,但语言比较好懂,如‘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有些难懂的句子,教材下面都加了详细的注解,老师不在家这些天,这几篇文言文我们已经自己翻译了,如果用两节课的时间,等于浪费了一节课。”

我便问:“还有哪些同学持相同的意见?”没料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都表示赞成。这使得后面听课的老师们感到很新奇,看我究竟怎样处理这种现象。按照班级的规定,只要多数人通过的事,即使老师不同意,也得照大家的意见办。于是我说:“那就照老规矩办,服从多数,只讲一节课,将两节课的学习重点合二为一吧!”这节课上得较顺利,一课时,所有重点难点只用一课时就全部解决。

《公输》这么长的文言文都只用一节课,浅显的短的课文就更不必用太多时间了。

在我经常外出开会的这些年来,教学进度落不下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减少了讲读课上讲的时间。从1979年以来,对于讲读课文我一直坚持少讲多读。教师少讲,学生多读,一节课讲一篇课文。极少数课文如《周总理,你在哪里》、《出师表》等我才讲两课时。《周总理,你在哪里》并不是因为难懂才讲两课时,而是因为我极其崇敬周总理的为人,所以总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的介绍总理那些感人肺腑的事迹。

每篇课文用一课时,原来教材30篇课文,加上部分用两节课的篇幅,35节课也就全部讲完了。现在的教材增加到40课,减去自读课,讲读课和阅读课总共也不过三十二三课。这些课就是多算一点,用40课时也能讲完。每学期语文教学课时,以每周6节,共20周计,一共有120课时。倘用40课时讲课文,10课时讲知识短文,10课时作文,那还剩下一半时间,做什么?时间充足了就比较好安排,学生自学,学生读书,我去开会,单元复习,系统复习,增加一些教材外的教学内容,如:教育心理学知识,国外科技动态,学习方法,名篇时文,其他学科相关的内容。

十年来,我教得比较轻松的原因之一就是将自己和学生讲读课文从精雕细琢中解放了出来。当然精雕细琢地讲,有很多优势存在,但相对于我的实际情况,弊大于利是很明显的。我既然不能走精雕细琢这路,就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现在这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十几年来一路走来“少讲多读”这条路也慢慢体现出优势所在。

讲得少,教师才会仔细规划哪些是必讲的内容,哪些是讲了以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讲得少,学生才会记得牢、记得准。普通人讲话的正常速度是每分钟200字,讲10分钟就是2000字,一节课如果有一半时间讲,那就是4500字。这样算来即使其中有1/4内容是必要的信息量,学生接收之后储存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使当堂接收储存了所讲内容1/4的信息量,但其在大脑中全部长期保存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即使大部分长期保存了,又有多少有再现的价值和可能呢?我读书时听老师分析课文,老师分析的话很难记住几句,能够留下来的,还是那些课文本身的内容。

学生只有通过多读才可能提高阅读能力。读的机会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多,学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多读书,多划分文章层次,才可能慢慢养成划分文章层次的能力。如果每篇文章都由教师给归纳、讲解、抄录中心思想,学生没有机会自己去读,去归纳。那么,对于没学过的文章自然就很不容易了解中心思想是什么了。即使讲过的,由于没有自己实践,没有去读一读、想一想的过程,很快还是容易忘记。

一节课讲一篇课文可行吗?可行。诸如字、词、文学常识等许多知识点,学生在假期已自学过。如果有必要,我会在课上强调提问一下,大部分时间,课堂上不讲。对于文章的层次划分、中心归纳,因已教给学生基本方法,则许多课文这两项也可以省略。倘层次、中心用一般方法无法解决时,则用引导学生讨论的方法点拨一下。这样每课必讲的就剩下一两处写作特色了。重点明确了,内容又很少,讲起来自然比较容易,省时间且提高效率。

会不会漏掉必要的知识点呢?其实语文总体知识把握住了,一册书的必要知识也就把握住了。就这一篇课文来说,的确没有到非讲不可的那种程度的知识。假设从语文教材中挑中10篇重要的文章,换成同类的其它文章同类文章,行不行?回答是肯定的。既然可以砍掉10篇最重要的文章,那么舍弃某篇文章中的某个知识点,就更不会影响语文总体知识了。既然可以漏掉,就不要怕漏掉。当然重要的知识点,还是不漏为好。从复习的角度纵观知识点,重要与不重要会看得更清楚,那时如果发现某课漏掉一个知识点没讲,再及时补上就是了。

如果因为害怕讲得不全而被考试钻了空子,就面面俱到地讲每一篇课文,那就太累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是把任何一篇课文展开来,都可以出上一百道习题。为了抓住这些小题,而尽可能多讲,结果大讲特讲,不少讲精讲,学生不仅没记住这么多内容,结果连重点内容也无从掌握了。

采用少讲多读的方法教讲读课,10年来为我赢得了大量的时间。以每课书节省1.5课时计,每学期就近50课时。于是我就可以在这50课内发挥极大的主动权:查缺补漏,系统复习,强化重点,增学课外知识。所以在心理上感到教得很轻松。

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

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多种原因造成课堂效果不尽相同,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技术问题,也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倘在这些方面下点功夫,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能高涨一些,课堂效果就会更好些。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喜欢采取以下方法及措施:

1.组织教学。近十年来,我们班经常有外地老师听课。次数多了,即使到俱乐部上课,同学们也能集中精力。但刚接班时,学生就不习惯。尤其是到外省、市上课时,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在舞台上面上课,下面有成百上千位教师在听课,学生精力难以集中,甚至精神紧张。显然如果要上好课,首先得组织教学,排除学生的紧张气氛。课前几分钟我一般用下面几种方法来组织教学。

①全班同学集体唱一支歌。歌曲选择为平时最爱唱的,或是在合唱比赛时得过奖的歌。请文娱委员给打拍子。“怎么,文娱委员不会打拍子?不会也可以,以后再慢慢学,这次就先给大家起个头吧!”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能使同学们很快地轻松起来。他们交头接耳地议论选哪一首歌好,纷纷向文娱委员提出不同的建议,有的还推荐同学独唱,有的甚至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我,让我给大家独唱。一个月前,在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首届年会上,当着全国同行的面,兴城市三中的学生就将了我一军,让我给同学们来个独唱。盛情难却,我只好放开喉咙高歌一曲《过去的事情不再想》。课堂气氛立刻就缓和许多,同学们也就忘记了是在舞台上面上公开课。

②集体朗诵。有时我问学生:“大家愿朗诵吗?最喜欢朗诵哪篇文章?朗诵诗也行!”“朗诵陈毅的《梅岭三章》。”“可以。”“朗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也行。”于是我说:“请全体起立,身体挺直,头要正,请大家再调整一下面部表情,就像演员即将演出一样,好,预备起!”集体铿锵有力地朗诵,显然容易振作士气。

③口头作文。正式讲课前,我喜欢让学生口头作文。我随意出一个题目,如《从二青会辽宁队获72枚金牌想到的》、《电影〈豆蔻年华〉的成功之处》、《我怎样学习**》等等。同学们都站在自己的座位旁,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文章。有多少就说多少,不必担心打分少,也不必怕别人批评,使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到外地上课时,我若出《会场简介》这一题目,就是让学生上下左右地观察上公开课时所用的会场,说明它的构造、设备、灯光布置、幕布等。我同时告诉大家可以边说边研究,还可以离开座位去观察,去测量。这样一来学生忘记了紧张,不再拘谨,场面常常很热闹。

经过课前组织教学,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了即将开始的语文课。

2.开篇语言设计。通过设计较好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

在讲到《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我设计的导语如下:“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教科文卫、工农兵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给予过具体而及时的指导;他精力旺盛,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在他逝世时联合国破例为之降半旗一周致哀。”由此全班同学的情绪便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怀念中,更加期待对本课程的学习了。

讲《人民的勤务员》这课时,我这样开头:“老师像同学们这么大的时候,校园、部队、工厂、田间,到处都传颂着一个人的名字,传颂着他的光辉事迹。那时我们真心诚意地向他学习,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真心诚意地向他学习,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友爱、互助、关怀、信任与理解。那时我们国家比现在穷,但人民群众在精神上很充实,很幸福。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精神深入人心。具备了这种精神的人,就会是精神富翁。”学生很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看看如何才能变成精神富翁。

我这样介绍《论语六则》这课书的导语:“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而思想之光却能照亮人们的心路。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同学们,你们知道谁排在这十位思想家中的第一位吗?(可让学生们稍议论一会儿)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就高了。

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子集在一起;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人们以启迪,催人奋进。

3.重视板书。我曾经和一位青年教师对话,他说:“有时候学生不好好听讲,在下面说话的、玩的、闹的,干什么的都有,于是我想到让学生抄适量的板书。我告诉大家:‘请同学们准备好课堂笔记,下面开始抄段意和中心思想。’这么一来,真灵,平时不听课的学生也拿出笔记本来抄了。”由此则体现出学生对板书的重视程度。

板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我的板书很少,只有到必须写时才写。板书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抄,也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理解教材。以下四种板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①课题字体变化。如我喜欢用仿宋体或黑体美术字写议论文的课题,用楷书或魏碑体写说明文的课题,用行书写记叙文课题,文言文则大都用隶书写课题。我写得细致认真,学生便也非常认真地看,有些同学还边看边模仿。我在外边上课时,有时会请学生辨别不同字体,让同学们感觉到汉字的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激发其听课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练书法的兴趣。

②故意写错字。故意在黑板上写错一两个字,在提高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的同时,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加深印象、提高注意力。比如我写《爱莲说》板书时,故意把作者周敦颐的名字写成周敦颐,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就连爱溜号的同学也仔细观察这里的区别了。趁此机会,我请同学们给改错,这种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③变换版面形式。提炼教材内容时,尽可能避免单独使用横行续写这一种形式,适当变换版面形式,如用网络式、表格式、树式或者金字塔式。一般情况下:表述语文知识结构,我就采用了树式;进行单元教材总结,就大多采用表格式;总结汉语知识,就用网络式。

同类推荐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技术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故而技术发明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让我们对那些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打开我们创新的思维。
  •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本书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传媒产业主体法、传媒产业行为法、传媒产业权利保护法等在内的完整的传媒产业法律规制体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西点军校公开课

    西点军校公开课

    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在这些精英人物的身上无不闪耀着顶天立地的种种可贵品格。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些超级精英呢?本书全新角度、无盲区揭秘西点军校培养成功人士的独特秘诀,力求用经营理念超越传统教育理论为你揭开西点军校的神秘面纱,详尽还原西点军校优质管理秘诀,迅速提高你的领导力、执行力、人格魅力,10单元70课最详尽的介绍让你全面解读成功需要的意志品质。接近成功,从《西点军校公开课》开始。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热门推荐
  • 心灵的原色

    心灵的原色

    这是90后作家许书熠第一部文集,体裁涵盖古诗词、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其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诗歌、剧本,展现出极其全面的文学才华,从多角度展现出当代90后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
  •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王船山追求“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对这种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因礼乐价值而铸就。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涵盖着小康与大同两个基本阶段,以礼之调适并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最高阶段即为大同。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船山在和谐社会的建构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不会因此而扭曲人性。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的和谐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建构奠定一种崭新的路径。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必然要从船山先生的和谐思想中汲取营养。
  • 致我们逝去的青葱岁月

    致我们逝去的青葱岁月

    这是一本记录我与朋友、同学、亲人之间一点一滴的随笔,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把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
  • 魔法师拉斐尔传

    魔法师拉斐尔传

    天使颂歌之年秩序开始崩乱,规则发生改变。这是混乱之始是危险与机遇共存的年代,是英雄迸出的年代,即便神祗也会沦落,蝼蚁也可翻身封神!骚年,你是否愿意拿起你身旁的武器随我一战?(YES/NO)(好吧,我想要注册的名字每次都被提前注册了。我把名字改了又改,实在都不怎么喜欢。索性简单点,好记点。)(本人有过一本百万字完本小说冥书,人品保障,放心入坑。绝对坑品!不过依旧粉嫩新人不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作者比较慢热,挖坑多。嗯,就这样。)
  • 清史

    清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9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蔡东藩以“正史”为主,兼采稗史、轶闻,他自称所编历史演义,“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对稗史、逸闻等史料的使用极为谨慎,往往要“几经考证”。在体裁上突出“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
  • 娇妻太萌:慕少放肆撩

    娇妻太萌:慕少放肆撩

    BOOS夫人跟打架了,阿卓哆哆嗦嗦的说“什么”她跟人打架了,那你来告诉我干什么?还不去帮忙?走!慕容轩拿起自己的外套就往外走,上了车一直开到那家咖啡店的门。打开车们迈开他那笔直的长腿,刚进店里就看见……
  • 老爸走了

    老爸走了

    地球纪年二十四世纪,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高度繁荣。人类热衷于探索地外生命,却在进行星际移民时意外发现外星高等智能生物。当人类以为将要打开星际文明神秘的大门时,一场空前大浩劫正向地球席卷而来……人类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懵懂婴儿,几番挣扎,最终才发现一切谜团的答案就在一棵树中。这棵神秘的大树会是魔盒中最后的希望吗?
  • 还丹肘后诀

    还丹肘后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众经目录序

    众经目录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畅游哈密

    畅游哈密

    这是一片神秘的绿洲。从远古时的翼龙翱翔,到今天的绿洲文明;从汉唐旗帜的猎猎而动,到如今繁华都市的兴起,都是一道道自然与文化的无声轮回。几千年来,每一场风的刮起,都在空气中溢满着浓郁的香甜,这特有的味道,代表了哈密这片绿洲厚重的积淀,也代表着作为一片绿洲应有的祥和与宁静。循着玄奘大师的坚实脚步从这里走过,站在丝绸古道上,心情自是无法平复。有时,穿越并非仅仅意味着用双脚去行进,而是要用心去体味双眼所触及的一切,或是一个在路边卖瓜的小摊,或是一个被甜瓜蜜瓤凝固住微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