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5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黄天骥

广州久未下雨,连日郁热。从昨天起,雨丝风片,渐渐飘进了校园,榕叶轻摇,凉意渐生。我平生怕热,正在浑身感到不自在的时候,打开电脑,看到郭启宏学兄寄来的《燕云居诗稿》和《燕云居长短句》。读着读着,心潮洞。这时暮云四合,电闪雷鸣,忽又大雨倾盆,竟似江河倒泻。而我,则越读越感到淋漓痛快,两腋风生。

记得二十年前,启宏曾寄给我一批唐宋诗集句。当时,我便知道他熟读大量诗词,但并未知道他也经常写诗填词。这次,细读了他的作品,才晓得他深谙其中三昧。有些诗篇,即使放在当今的诗坛中,也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

近几十年,人们对古体诗词的创作,越来越感兴趣,许多骚人墨客,“勒马回缰作旧诗”(闻一多语)。尽管报章上很少刊载这类作品,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写作诗词的兴致。因为,从语言的音乐性而言,从注意平仄音韵的运用,使诗作更符合汉藏语系的特点而言,格律体的诗、词、曲,比新诗有更大的优点。不错,有人认为诗词格律会约束作者的自由发挥,说写格律诗像是“戴着镣铐跳舞”。其实,这些说法,只是出于对格律和对创作形式的误解。我认为,无论采取任何体裁进行创作,其形式,必然会对作者有所帮助,也有所约束。而一旦作者熟练掌握了形式,例如说,掌握了古体诗词格律的规矩,那么,所谓“镣铐”,反可以为作者所运用,让它有助于传达感情,表现内容,更好地展示“舞蹈”的曼妙。像启宏的诗词,格律是严谨的,但这没有影响他奔腾跳踯的思绪,倒能更微妙地表现出他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意绪。所谓“镣铐”,在他手中,成了具有表现力的“道具”,成了诗词作品的花环。

近现代格律诗词的创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走向。一是以聂绀弩为代表,即在熟练地掌握格律的基础上,又颠覆并突破了传统诗词审美观念,以嬉笑冷诮的笔触,揭露嘲讽不合理的生活现实。无疑,以黑色幽默构建格律体诗词,乃是中国诗词史上的新创造。另一种,则以郁达夫为代表,即在继承传统审美意象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具有时代色彩的思想感情,像他那“曾因酒醉输名马,只怕情多误美人”的名句,便在传统审美机趣中透露出新的意趣,这也属于新的创造。当然,这两种写作趋向,和作者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遭遇有关。而无论是突破还是继承,凡属成功的诗作,都离不开感情的“真”和意象的“新”。换言之,现代格律诗词的写作,如果能使“真”和“新”浑成一体,那么,便可以在诗坛上留下宝贵的一页,做出触目的贡献。

启宏的诗风,接近于郁达夫一路,却又有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婉约中见奇崛,典雅中有含蓄;清丽其表,风骨其里,是他诗词创作最为明显的特色。试看他的《咏萤》、《供草》、《茶余偶成》诸诗,淡淡写来而中含机锋,才华横溢而隐露激越。这些诗作,笔法的纯熟和旨趣的奇兀,在现代诗坛中并不多见。从他常写到对生活的爱和恨,写到创作生涯的甘和苦,我认为,这一独特诗风的形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启宏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在这里,我又想起了启宏多年前给我看过的“集句”。说实在话,“集句”虽属游戏文字,但若非对古人诗作读得精熟,融会贯通,也无法“集”得起来。显然,启宏胸有诗书,烂熟于心,便能顺手拈来,集腋成裘,别饶佳趣。在《燕云居诗》里,他用典恰当,疏密有度,有雅驯之妙,无“掉书”之嫌。而在古体诗《古意》一篇中,他甚至敢于把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陶诗、唐诗、宋词、元曲中许多句子,撮其佳韵,熔于一炉,含英咀华,以“古意”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新感受。这一切,说明了他根基深厚,所以既能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又能继承我国诗词的传统,蕴涵深远的意境。

启宏是我国着名的剧作家,他写了多部被人传诵的剧本,像《南唐遗事》、《李白》、《沈园梦》、《知己》等等。这些剧作,取材于历史人物,但和别的历史剧不同的是,他的剧本,全都流注着诗意。它们是戏,却又是诗。“戏中有诗”,这一点,正是启宏剧作鲜明的特色。在演出中,观众分明可以感受到在戏剧矛盾冲突中包孕着诗心,分明可以感受到剧作家的诗人气质。而现在,我细读了《燕云居诗》,发现有些诗章,在抒情中突现作者内心的矛盾冲突,这又近于戏剧性的写法了。像《茶余偶成》:“少小乖张老大狂,人间百味半亲尝;追思谈笑成佳趣,一入毫端便断肠。”其间诗人的心路历程,进展何等曲折;喜怒哀乐,对比何等强烈!当然,这里没有戏剧的场景,但作者内心戏剧性的变化,又使我感受到启宏的许多诗作,具有“诗中有戏”的韵味。

我和启宏都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同受业于王季思教授门下。我比他痴长几岁。当时,我作为青年“教师”,曾和同学们一起到虎门公社,参加劳动锻炼,一起摸爬滚打;也曾在讲台上,向同学们胡诌些自己对古代戏曲的学习心得。启宏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劳燕分飞,我们联系的机会就不多了。由于我长期在季思师身边工作学习,知道他老人家一直惦念和器重从事戏剧作的郭启宏同学,以及从事戏剧文物研究的黄竹三同学。他常向研究生们提起,要好好向这两位在戏剧领域上作出贡献的校友学习,学习他们落地生根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后来,季思师仙逝,启宏回校奔丧,在追悼会上,他和我相拥而泣,我为他对老师那份感恩之心和真挚之情,深深感动。前几年,竹三同学七十大寿,我们得以在临汾欢聚一堂。执手相看,彼此均已两鬓添霜了。回首前尘,感触良多,我们也都记起了季思师的教导,彼此相互勖勉。那几天,我们一起游览,一路啸吟,师兄弟之间,享受着校友情谊的温馨。

以前,我虽知道启宏能诗,但只有读了《燕云居诗》及其长短句,才真正了解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也理解了他能在戏剧创作方面,取得如此卓越成就的原因。母校师友,每为启宏的成就感到自豪。最近听竹三说,启宏创作了《知己》一剧,剧坛反响强烈,但他似也累倒了。我一面为他高兴,一面也有点担心。我深知,戏剧创作,需要对角色全程投入,极易兴奋乃至亢奋。以他的诗人气质,感情精神的损耗,脑力劳动的艰辛,实在可想而知。

读罢《燕云居诗》及长短句,夜已深,我不禁走到阳台上,遥望北方,意往神驰,启宏的身影和我们几次短促相聚的情景,宛然在目。临毫之际,深深祝愿他佳作迭出,更希望他注意健康,为中国剧坛珍重,为母校珍重。

同类推荐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懂得眷顾亲情的人,往往更容易幸福。因为“为人父母”,我们才可以在八小时以外,在拖着疲累身体打开家门的瞬间,找回童年的烂漫与不设防的温柔。那是一场后青春时代的“逆生长”,是你的生理年龄在变老,然而托孩子们的福,才有机会体会那些懵懂目光背后澄澈的心灵,以及有机会弯下腰,体验100厘米世界中,那些真纯的好奇与热切的张望。我倾尽全力教予你善良正直,不过是期冀你用温柔的目光看待周遭,以及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 经营心灵

    经营心灵

    刘广迎先生的新作《经营自己》是一本励志和智性的书。作者以优美流畅的文笔,创新了一种理论文章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新散文体例。读其著作,不仅有理性上豁然开朗的通透,也会为他的文学之美、思辨之美所吸引和折服。全书分引言、经营心灵、经营事业、经营家庭、后记五部分,共15万字。本刊节选其引言、经营心灵两部分,并配发书评三篇,以飨读者。于丹火了,火得异乎寻常。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宣讲《论语》竟让人名利双收,在此之前也许没有人会想到。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北大经典课

    北大经典课

    本书收录了上百篇经典作品,凝聚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精髓,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充分呈现出经典文学作品的不朽魅力。书中遴选季羡林、朱光潜、胡适、老舍等北大名师的名言作引开篇,在北大学者的引导与点评中,吟咏绵绵古韵,重温民国经典,观赏异域风情,追寻生活之美。上完这一课,从此爱上经典,让我们在诗词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吧。
热门推荐
  • 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是作者对荒蛮生活与都市文明大冲撞的思考结晶,丰富多彩的人物,悲怆荒凉的环境,愚昧的历史,骚动的心灵,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求在追求中的失望与无奈,熔铸在一个个霓虹灯似的闪烁不定的情节中,给人一种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从变幻中求统一,写情节而不拘泥于情节,写人物而不困扰于人物,以簇新的小说观念,对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开拓,其有限的篇幅中所涵盖的历史和所拥有的生活密度十分惊人。在我国目前的长篇小说创作中,像这样以内容带动技巧进行探索的作品还是不多见的。
  • 小姐们

    小姐们

    我们单位在几年之前已经解散了,同事们被分配到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已走上了新的工人岗位。有时候我在大街上会碰到旧同事,大家说起老单位的事情来,还会感慨万千。我们这个城市地处沿海,改革开放后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生活大大改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活好了,大家的要求就更高了。本来,我们这个城市除了少部分还在使用煤炉以外,大部分居民家都用上了罐装液化气,但罐装气自有不便之处,就是每月要换煤气。
  • 刀

    榆扛锄出门,遇村长鹏。鹏说榆爷你得去瓦口寨开会。榆说我不去,豆地的草嗷嗷叫地长,我得治治。鹏说开会选乡长,你是人大代表,不去哪行?榆说谁选的我当代表?鹏说榆爷你大清早讲醉话,三天前你就是代表啦。榆说那我也不去,恁热的天,来场雨,草更疯长,秋天的公粮你替我完?村长说晌午有饭有酒,还发纪念品。榆说:去。毒日头,蜇人头皮;燥风化作热气,蒸人。乡会议室的吊扇呼呼飞旋,也无凉意。榆进屋转了一圈,见几个年青人正打牌,都不认识,便又踱出,去院中树荫下,人群中瞅见个相熟的邻村老伙计,偎上前说:吃过啦,二?二说没吃,晌午吃好的。
  • 妃礼勿视,王爷请撒手

    妃礼勿视,王爷请撒手

    别人是穿越当大小姐,甚至是皇后,而她,穿越成为不受宠的庶女,还顶着满门等待问斩的压力。如果不是为了肩负的重担,她才不愿意舍生取义地来到四王府。当她的手被他紧紧拽住,她愤愤咬牙,睁大楚楚动人的眼睛说:“你看清楚,我是你的弟媳妇!”当他满身是血地躺在病榻上,望着携卷包袱夺门而出的纤细背影,忍无可忍地爆吼一声:还有三步,你中的十步倒要发作了吧?你继续走试试看!”
  • 中国式医患关系

    中国式医患关系

    作者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视角,揭示了转型期中国医患关系的特点,剖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提出了用新思维解决医患矛盾的对策。本书记录了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包括“缝肛门”、“八毛门”、“录音门”、张悟本现象、教授之死、医生被害等,观点鲜明,文笔犀利。 本书分为“医者的尊严”、“患者的权利”、“医改的博弈”、“医学的温度”、“中医的忧思”5章,共20万字。
  • 谋妻难追:世子,滚远点

    谋妻难追:世子,滚远点

    顾曦觉得自己肯定是冲撞了扫把星,不然她怎么可能被一个乱臣贼子看上?看上她也就罢了,这人还偏偏夺了她家天下。算了,反正她两腿一蹬啥都看不见了。可谁能解释一下,她一朝重生,为什么这人又阴魂不散的缠了过来?还一副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模样……看着阴魂不散的某人,顾曦无奈问:“你确定要娶我?”“天下为媒,江山为聘。”某人双目放光。
  • 念念流年纠缠不休

    念念流年纠缠不休

    原来这就是他们的前世情缘啊,怪不得这辈子还纠缠不清哩~且看这场爱恋如何伏笔那个时代的他,将军,身披铠甲冷冷扫过。那个时代的她,丫鬟,粗布衣衫眉眼弯弯。丫鬟配将军,不协调啊,尤其是个爱做春梦,满身冒傻气的丫头,她也没办法,老娘生就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德行,大将军,您呢,爱搭理不搭理,姑娘我是看上你了,大不了我对着你色眯眯一辈子好嘞。泡上冷酷傲慢将军,没点道行还真不行!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讲述了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每一个沉溺于爱情的人,最后都输给了谎言

    每一个沉溺于爱情的人,最后都输给了谎言

    朝颜幼年时突然失去双亲,受此沉重打击患上了失语症。是邻家哥哥宇航用音乐和爱敲开了她尘封的心。成年后,这段青梅竹马的恋情却因一次车祸意外而终结。然而,宇航离世前留下的一段无声视频,在朝颜的爱情悲曲里开出一朵神秘之花。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朝颜结识了会读唇语的男生君寻。君寻告诉朝颜,那段遗言只是宇航对她吐露的爱情承诺。对此深信不疑的朝颜却发现了另一个真相……彼时初恋的真心竟被阴谋吞没,此间无意中酿下的罪恶却化为赎罪式的缄默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