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000000003

第3章 石油危机的产生及其原因(3)

为了降低美元的贬值对其收入带来的损失和担心高油价区驱动其出口国大幅增产或超配额生产而导致油价暴跌,欧佩克于2003年11月和2004年4月两次减产,同时欧佩克上调了石油价格的波动区间,加大了供需矛盾。

四、各能源消费大国对能源安全相应调整的能源政策

其主要表现为9·11事件以来,美国政府将其战略石油储备有计划地扩大至7亿桶,同时由于消费的激增,使商业库存大幅减少。中国、印度于2005年开始石油战略储备计划,争夺市场上有限的石油资源,驱动石油价格上扬。

五、主要产油国的局势大多动荡不安,增加了石油供应的变数和风险。

石油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原材料,依然是世界经济的血脉。中东占有世界石油产量的1/3,并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2/3,中东石油脉搏的跳动将越来越快。自2003年4月美伊战争的爆发,虽然美国政府在半个月内推翻了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政府,但在重建伊拉克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持续的暴动。反美组织与美国为首的盟军,在冲突过程中严重的破坏了伊拉克的原油生产设施和输油管道,对原油的生产和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伊朗2005年进一步接近拥有核武器,因此它被视为该地区不断增长的威胁,这使一些人仍然认为,美国可能对伊朗进行军事干预。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特别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冲突,尤其是针对沙特石油公司的恐怖袭击。据研究表明,恐怖袭击带来的不安和顾虑会给国际油价造成6-10美元的溢价。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不安的政治局面更是助长了石油的涨势。

最近四年出现的威胁或变化将这些主要产油国拖入一场混乱的旋涡中,这种局面对必须增加石油产量的这三个国家是有害的。更具体地说,一些互不关联的社会、种族或政治危机在尼日利亚、委内瑞拉或印度尼西亚相继出现。这类危机通常发生在产油地区,石油引发或加剧着这些地区的紧张局势,进而成为有关国家的脆弱之源和依赖之源。这些危机交织在一起又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和投机活动。

7.伊战之后,谁是全球石油新格局“庄家”?

石油历史学家、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曾说:“一个不同的伊拉克政权将改变整个地区的平衡;一个不同的伊拉克将意味着一个不同的波斯湾。”如果将这句话再引申一下,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不同的伊拉克将意味着一个不同的国际石油秩序。

伊拉克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战前的伊拉克在国际石油市场可谓“无足轻重”。在“石油换食品计划”下,伊拉克几乎没有左右油价的能力,而且国际制裁使其开采设施年久失修,即使放开了也产不出多少油来。美国对伊战争结束后,全球能源巨头蜂拥而入,伊拉克“油阀”大开指日可待,欧佩克配额对它的约束力也值得怀疑。再加上俄罗斯、挪威、墨西哥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势力渐大,国际石油市场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变了“天”的伊拉克是国际石油市场重新“洗牌”的诱因之一。

那么,伊战之后,世界石油格局到底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一、美国将占据世界石油市场的主导地位

美国之所以能占据主导地位,是因为它能直接或间接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的支配权,从而拥有在国际油市上的重要筹码。从权威部门统计的储量分布来看,中东石油资源相对集中,占了63.3%。其中伊拉克就占了10%,探明储量达1125亿桶,排名世界第二。虽然战争造成的创伤还在,但一旦伊拉克元气恢复,几年内必将重返国际油市并再次大显身手。

不过,美国要实现其最终目标,还要以伊拉克国内局势稳定为前提。短期内,伊拉克临时政府的成立对世界石油格局的影响不会太大,而且伊拉克国内动荡的局势,接连不断的恐怖袭击,破坏油管等事件会严重影响到原有的生产和对国际市场的石油出口。从中长期来看,伊拉克恢复主权,有助于国内重建进程,在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前提下,伊拉克将在几年内重新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欧佩克仍是重要的“玩家”,但影响力大不如前

尽管欧佩克近30年来对世界石油出口的控制下降了15个百分点以上,但它有巨大的石油储量作后盾,而且多年的市场化运作也使欧佩克内部形成了休戚相关的利益关系,短期内改变决非易事。根据BP集团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度报告显示,中东石油储量占了全球的一半还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勘探力度的加强,长远来看欧佩克产量会不断增加。专家预计,到2035年,欧佩克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份额会上升到60%左右。

但同时也应看到:不论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操控权和市场份额角度上说,欧佩克几乎已无任何优势而言,同时,想要把失去的价格操控权及市场份额再度夺回来也是难上加难的。非欧佩克成员国已成为其强劲对手。时下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已经是欧佩克的两倍多。虽然已经确认的世界原油储量在2/3集中在中东的欧佩克成员国,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欧佩克10国的份额正在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份额正在提高,合计已经达到了欧佩克产量的两倍以上。更令欧佩克担心的是,布什政府在国际能源政策上采取的手法是疏远欧佩克,拉拢墨西哥、俄罗斯、挪威、巴西和西非的一些非欧佩克产油国。美国利用了俄罗斯经济困难而放开石油资源之机,让国际石油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俄罗斯石油产地,将使俄罗斯石油产量迅速增加30%,2~3年内还将增产50%,一举超过沙特阿拉伯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三、俄罗斯、非洲成为石油新贵

世界石油格局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其地位上升、影响增强。非洲地区已探明石油储量仅次于中东和拉丁美洲地区,被称为“第二个海湾地区”。俄罗斯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6%,2003年其原油产量达4.2亿多吨,直逼头号产油国沙特阿拉伯。

近年来由于中东局势动荡不定,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石油开发商们越来越重视蕴藏着巨大开采潜力的非洲石油。非洲石油蕴藏的巨大商机吸引了许多西方公司前来淘金。据欧佩克统计,目前,非洲国家原油日产量已达781.4万桶,占世界原油日产总量的10.3%。专家预测,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对非洲石油,西方大国觊觎良久,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希拉克、英国首相布莱尔等领导人先后出访非洲,为国家利益与“黑金之国”展开高层外交。

四、亚洲成为最具诱惑力的黑金市场

目前,亚洲是世界上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近20年来其消费量增长了一倍,石油需求量由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10%已上升到25%,成为与北美、欧洲石油消费量基本相当的重要地区。

在这一地区,日本是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高达99%。日本涉足中俄管线以及在东海擅自进行海底资源调查,均是其石油压力增加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目前亚洲消费量增加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韩国和印度,但韩国和印度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国,近2年均增长了2.5倍左右。印度是世界第六大能源消费国,并同中国一样,也是世界上能源消耗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印度官方的统计资料,目前在印度每年所需的1亿吨原油中,有70%需要进口。在过去两年间,石油消费增幅更是达到了15%。美国能源部近来发表的《2004年度国际能源展望》报告甚至预测,到2025年,印度的能源需求将比目前翻一番。

快速增长的亚洲能源需求正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密切关注。目前,东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总量在世界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目前已近1/5,而中、日、韩三国的能源需求则占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总量的98%以上。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东南亚国家正成为新兴的石油生产国。目前,马来西亚、文莱、越南等国已在该地区形成年产原油4000多万吨、天然气31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越南、缅甸、泰国三国均采取鼓励政策吸引外资进入其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8.谁是国际油市背后的黑手?

2004年最吸引人们眼球的事件莫过于全球油价的一路狂飚,它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然而,它的始作俑者并不为人们所熟知。

在正常情况下,商品价格应该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然而,这一轮世界油价涨势却不能真正反映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供求实际。事实上,现在的国际石油市场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业界分析人士对此的解释是:政治因素、心理因素、投机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作用,而其中投机因素可以说是导致油价上扬的“罪魁祸首”。

过去曾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投机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炒家,在过去一年中将投机的触角伸到了石油期货,他们近乎于疯狂的期货投机炒作对油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皮肯斯这个名字逐渐浮出水面。

皮肯斯虽不像金融大鳄索罗斯那样在华尔街赫赫有名,但在当今的国际石油市场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历了2004年油价狂飚的洗礼,人们应该像记住当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元凶”索罗斯那样记住得克萨斯州石油大王——皮肯斯这个名字。

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买空卖空、大进大出的众多投机者中,皮肯斯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业内人士认为,世界油价在过去一年中持续狂涨,与皮肯斯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带头炒作投机有着直接的关系。石油世家出生的布什与靠石油发迹的皮肯斯在维持高油价方面的配合相当默契,这才是本轮油价高企的最直接原因之一。

皮肯斯出生于1928年,一辈子同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靠石油起家,借石油发迹。进入2004年,皮肯斯将投机目光转向石油期货市场。2005年5月19日,皮肯斯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大胆预测说,世界石油价格在回落到每桶30美元之前将会涨破每桶50美元的大关。当时,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石油价格为每桶40美元左右,而市场专家的平均预测是今年第三季度为每桶35美元,到第四季度下降到每桶34美元。

皮肯斯的看法之所以不同于市场分析人士,是因为他认为:随着世界经济恢复较快增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迅速上升,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比人们预期的要快。与此同时,世界多余的石油生产能力将会很快被用完,一些早先发现的大油田今后的产量将会逐步下降,石油产量差不多已经见顶。受此影响,世界石油价格仍会继续上涨。

皮肯斯在作出上述乐观预测之前就已经在石油期货市场上进行了相应的运作安排,在石油期货价格低下时大量买进。他的预测再度抬高了石油价格,油价在随后的几个月中上涨到每桶50美元。皮肯斯乘机在市场上抛出,结果获得了约7亿美元的投资收益。

如今,皮肯斯虽已有76岁高龄,但在石油市场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豪赌投机的劲头十足,并且表现得越来越老练,越来越贪婪。

除了皮肯斯,以鼎鼎大名的索罗斯量子基金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对本轮油价疯涨也是“功不可没”。对冲基金(hedgefund),字面意思是避险基金,又称套利基金,它是流行于美国的一种形式简单、费用低、隐秘的私人投资管理方式。美国的对冲基金正把退休基金以及各种基金会和投资经理人都吸引过来,以期形成更大的势力。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对冲基金的创始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其黄金时期。目前对冲基金约有7000家,管理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

“虽然没有打上明显的标签,但我们可以从交易手法——价格异动、大起大落中来判断,这正是对冲基金的手法。”香港大福证券资深分析师梁伟沛这样分析。

以这次为例,在油价低的时候买进,在油价高的时候卖出——对冲基金做的就是这样的“买卖”。

“在原油期货价格在四十六七美元的时候,投机者们就已纷纷撤出了,现在留在油市等待复出的对冲基金估计还有1/3,”梁伟沛预测说,“在这一轮的较量中,那些对冲基金获益最少也在10亿至20亿美元。”

那么,对冲基金是如何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呢?

对冲基金典型的运作手法有:灵活运用卖空、杠杆投资、集中投资、衍生产品投资。通过无限放大那些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是对冲基金的“秘密武器”。它们常常利用各种信息制造价格波动,由此产生价差盈利。据说,上世纪90年代末,某家对冲基金要做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股票。其间,就有一家绿色和平组织雇用多只小船,将美孚公司一组石油运输船队在海上团团围住,并派人封锁了它在美国阿拉斯加的一口油井,造成美孚公司停产一周之久。

纽约市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股票随后应声下挫,做空美孚股票的这家对冲基金从中获利丰厚。虽然此事调查一直没有结果,但猜测称,绿色和平组织的行为正是受到这家对冲基金的指使。

而在这轮油价疯涨的日子里,我们同样看到了类似情况。即使那些平常可能被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飓风、小油田暂时停产等,也成为油价上涨一两美元的理由。那个时候,即便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出面作出承诺,油价也摆出誓不回头的架势。

同类推荐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涵、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论述其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我国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发展经验,阐述了若干个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典型案例,并对宁波地区的“两化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我们深入思考了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问题,重点探讨了“两化融合”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当今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未来中国会与其它国家因石油爆发战争吗?如何让你的公司安危渡过石油危机?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哪些石油政策?
  • 他们是这样赚钱的

    他们是这样赚钱的

    谈起赚钱,很多人都会兴致勃勃。毕竟,要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中生存,离开金钱这个货币流通工具是行不通的。不过,要想赚钱,不仅要有强烈的赚钱欲望,而且还要为此付出行动。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行动之前不妨看看世界大富豪们如何赚钱。读完这本书后,您会发现:其实,每位富豪都是芸芸众生之一,是一个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人,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难以触摸的神。这些富豪们能够做到的事情中,也有您可以做到的。他们可以创造一个个财富神话,您也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商奇迹。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

    "身为经济世界中活动的一分子,本该能看懂经济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并理智地参与其中,不幸的是,我们的经济世界被分割成两半:一边是高谈阔论的专业人士,在高端的圈子内自说白话、我行我素;另一边是懵懵-瞳懂的普通人士,在平凡的世界里朦胧地 理解经济世界发生的变化。《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这本书,就是要将思 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 《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
  • 李慎明论金融危机

    李慎明论金融危机

    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2017年已经十个年头了。本书汇集了作者1999~2017年关于金融危机的主要研究成果。近20年间,作者对美国、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有过一些重要预判,如在2000年前成功预言美国股市泡沫的破灭和后来爆发的美国与国际金融危机;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就曾经预言它的发生。
热门推荐
  • 细菌修仙

    细菌修仙

    万物皆可成仙。细菌行不?一名学医的青年,不知为何雨中穿越。在仙侠的世界修真,修武,修佛皆可成道。然而如果细菌也能修仙呢?千千万万的细菌一起修行,就相当于千千万万个分身在修炼。炼丹我靠细菌。炼器也可。当修仙遇着细菌,会是如何。有事可以加群761784859(细菌修仙)
  •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斗神无界

    斗神无界

    勇者大陆,冒险者们的终极乐土。新世界的唯一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在这里,实力才是王道!咦?怎么脑袋里突然多了一个鉴定天赋?等等,除此之外,好像还有锻造、熔炼……好像发现了什么非常不得了的事情?
  • 反网游杂货店

    反网游杂货店

    以下,就是关于本书的简介。姜渐离被强大的老爹以“度假”的理由送到了异世界。他在那里得到了一间厉害的店铺——同时也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他发现这个世界正面临危机——似乎这个世界正被一位强者改造,要被改造成一个类似网游的世界。他决定试着去解决掉这个影响世界安危的事件。而后随着接触,随着他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他身边的“熟悉”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也对这个世界生出了越加深厚的感情……(ps:在作品相关里发布了个九千字的类似本书前记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起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不看也不会影响任何的阅读体验。)最后,关于书名,如果实在觉得不怎么样的,那你就当小作者是随便取取的吧!
  •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来自二十三世纪的小朋友,带着他的宠物猪寻找尼斯湖水怪!他们来到了苏格兰去尼斯湖探险。他们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还潜入了水底,陷入了淤泥、遇到了鳄鱼的追赶……这几个小朋友到底还会遇到多少危险,能不能找到尼斯湖水怪呢?
  • 快穿之人生总要逆袭

    快穿之人生总要逆袭

    女主一步步成长,体会人生百态!人的一生,总有许多不甘,总想要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们为此付出所有!而我便是快穿任务者,为这些心中有悔,有恨,心中有牵挂的他/她/它们努力。
  • 物不迁正量证

    物不迁正量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闻记录的历史

    新闻记录的历史

    新闻总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着历史。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自己三十年来的主要新闻作品向人们讲述了烟台1982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背景”、“当年那些事儿”和“干这些事的那些人”。
  • 魂归之门

    魂归之门

    戏台前洋洋得意,幕落后不过是位靠演戏维生的优人;棋盘上无往不利,局尽后仍须面对世俗的拂逆。在流逝不停的日月河边,人们总是一脚踩着痛苦,一脚踏着欢乐,在多重的人生交响乐中,奏响着一首首灵魂之曲,把这灵魂的苦痛与欢乐唱给同样寂寞的人们。
  • 摇摇欲醉

    摇摇欲醉

    凤小如只记得,那飞雪,好像柳絮一样,纷飞迷乱得让人睁不开眼。万丈悬崖边,那人右眼角下的泪痣和嘴角的苦笑令人记忆深刻,惨白的肤色似与苍茫融为一体。他将石瓶向前一扔,风雪声掩盖了那人的说话声和小如身后躁动的马蹄声。时间仿若在此刻静默。他纵身向后,身子就像折了翅的燕子,直直坠下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