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5300000010

第10章 论佛骨表

【名篇鉴赏】

唐宪宗崇奉佛教,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宪宗派宦官到凤翔法门寺,把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迎入宫,供奉三日,又送回寺院。于是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王公士民们奔走相庆,纷纷前去瞻礼施舍,惟恐落下自己。韩愈认为佛教的教义和儒家学说相悖,并鉴于“迎佛骨”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而写了《论佛骨表》,指出历史上那些“事佛求福”的国君,不仅没有得福,反而“乃更得祸”,甚至亡国,因此,“佛不足事”。现在“迎佛骨”以供养,使人民“老少奔波,弃其业次”,为害不浅;况且佛教“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所以应当把所谓的“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韩愈的意见在当时是应该得到重视的,但他却因此获得罪名,被贬至偏远的潮州。【经典句章】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原文】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译文】

臣某进言:臣谨慎地认为佛教不过是外国的一种道法而已。在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时期不曾有过。以前黄帝在位一百年,享年一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享年一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享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享年一百零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享年一百一十八岁;帝舜和禹都享年一百岁。那时候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可是中国那时候还没有佛教啊!从那以后,殷汤的君王享年也一百岁,他的孙子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们的年龄,推算他们的年龄,大概不会低于一百岁;周文王享年九十七岁,武王享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这时候,佛教也还没有流入中国。可见,这些帝王长命百岁并不是由于侍奉佛的缘故啊!

汉明帝的时候才开始有佛法,可明帝在位只有十八年。从那以后,社会长期混乱,国运不长,朝代更迭。自宋、齐、梁、陈等朝以来,侍奉佛的越来越虔诚,但立国的时间和皇帝的寿命更加短。只有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在此期间,他三次为佛舍身,宗庙的祭祀不用牛羊牲畜,白天吃一顿饭也仅限于蔬菜和水果。可后来武帝被一个叫侯景的人所逼迫,被活活饿死在台城,国家也随着灭亡。恭敬地侍奉佛,祈求好运,反而招来更多的祸害。从中可以看到,佛是不值得侍奉的,也就可以明白了!【原文】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下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译文】

高祖刚接受了隋代皇帝的禅让登上王位时,就商议要废除佛教。但当时,群臣的才识有限,眼光短浅,不能深刻地理解先王立国的道理以及古代与现在应该做的事,推广并解释高祖的英明主张,来挽救由于信佛而带来的弊端,废除佛教的措施逐渐停了下来,因此微臣常常感到遗憾。微臣认为,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几千年以来,没有一个可比得上的。陛下登上王位的初期,立即禁止度人为僧尼道士,也不允许建立寺庙道观。臣常常以为高祖的志向,必然会被陛下亲自推行,现在纵然不能立即施行,岂可以放纵它而让它繁盛起来?

现在,听说陛下让僧人到凤翔法门寺去“迎佛骨”,亲自登楼观看。于是僧人把“佛骨”送进宫内,又让众多的寺庙轮流供养。微臣虽然很愚蠢,也知道陛下不会被佛事迷惑,进行如此虔诚的活动来祈求幸福和吉祥啊。刚好今年丰收,人民安乐,民心顺应,为京城的官员和百姓设置奇异的景观,提供游玩娱乐的东西罢了。陛下如此圣明,却怎么肯相信这样的事呢?然而百姓愚昧,很容易被迷惑,要了解它非常难,如果见到陛下做出这样的事,他们将会认为陛下真心向佛,都会说:“天子非常圣明,尚且一心恭敬地事奉佛,百姓是什么样的人,怎么能更加吝惜自己的性命呢!”他们焚烧头发和手指,大约百个一群、十个一堆,从早到晚,施舍衣服,散发钱财。百姓互相仿效,惟恐落在后面。老老小小一起奔波,放弃了他们的职业。假如不能立即加以禁止与遏制,再让“佛骨”经过寺庙,肯定会有人砍下自己的手臂、切割身上的肉来敬奉“佛骨”的。伤风败俗,作为笑谈传到四方,这并不是件小事啊。【原文】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译文】

佛原本是外国人,他的语言跟中国的不同,衣服的样式也不一样,不会说合乎古代圣王礼法的语言,身上不穿合乎古代圣王礼法的衣服,不知道君臣之间的义、父子之间的情。假如他的身体到现在还存在,奉他的国王的命令,到京城朝见皇上,陛下包容他并且迎接他,只不过是在宣政殿召见他,设宴招待,赐一套衣服,命令卫兵保护他们过境,不让他迷惑众人。何况他已经死了很久,枯朽的骨头不过是不祥的污秽的死尸的残留物,让他进入皇宫禁地,这怎么可以呢?

孔子说:“敬重鬼神但需离它远远的。”古代的诸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进行吊祭的时候,尚且命令巫祝先用桃枝、扫帚等物来掸去不吉祥的东西,然后再进行吊祭。现在无缘无故取回腐朽的脏东西,亲自到现场观看,巫祝没有先行,也不让人用桃枝、扫帚等物来掸去不吉祥的东西,许多大臣没有说出这是不对的,御史也不列举它的过失,臣确实为这件事感到羞耻。请求陛下把这些骨头交付给司法部门,把它投到水中或火中,永远地根除祸害的源头,断绝让天下人及后代产生这种疑惑的根,使天下人知道大圣人的所作所为,超出一般人的万万倍,这岂不是很好的事么!岂不是大快人心的事么!佛如果有灵魂并制造祸害,一切祸殃,都应加在微臣身上。有上天作为明证,臣绝不抱怨后悔。臣不胜感激,极其恳切,谨奉上这表让皇上知道。微臣惶恐不安。

同类推荐
  • 蒋勋说红楼梦(修订版)(套装共8册)

    蒋勋说红楼梦(修订版)(套装共8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江的边缘,海的边缘,是水的边缘。淡的边缘,咸的边缘,是生的边缘。边缘之人往往麻木。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于求生和毁灭之间,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人怀警惧,心无块垒,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边缘寂寞。边缘美丽。远离了神话之后,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平及暴烈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空灵与物化之间,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
  • 何以寄相思

    何以寄相思

    乱世飘摇,有多少意味不明的情愫被风雨覆盖遮掩。一眼万年,有太多爱恨情仇的故事开始自人生初见。医生、明星、作家、商人、歌女……十位女子,十段被时代洪流冲散的爱情。岁月无情,美人迟暮,思念却如蔓草疯长。如果能够换个名字从头来过,她们是否还会用长达一生的相思,换一句“我爱你”?或许,我们都错了。再传奇的往事,也不过是后人口中的故事。想念,也是拥有的另一种形式。爱情是个谜,无法解释,藏在故事里!
  • 豪放词

    豪放词

    本书精选了一百零六首豪放词,分别对其词译、注解和评析,同时,对每个词人做了简要介绍。透过这一行行词句,遥想彼时词人金戈铁马、挑灯看剑的情境,我们胸中亦升起万丈豪情,被凡尘琐事蒙了灰的心也变得澄明。豪放词气势磅礴,不拘音律,汪洋恣肆,多慨叹家国、个人命运,描写边塞生活、家国情怀。苏轼、辛弃疾、陈亮等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浓浓相思,而多了“倚天万里须长剑”的雄浑气魄,添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勃勃雄心。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1)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摄政王听旨:猫妃要反穿

    摄政王听旨:猫妃要反穿

    洪荒山,有天才神祇后裔三枚,荣任现神器守护三家族族长。你以为他们最大的卖点是天才?大错特错。他们唯一的特色是,无聊。很无聊。无聊到想玩命。不然何以解释他们为了追一只奶猫,而把自己搞到穿越的事实?!什么?因为奶猫是他们的至死不渝?又错了,一半。某无聊玩命族长淡漠脸:没有她,会死。另一无聊族长暴躁脸:没有他,我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最后一无聊族长温和脸:没有它,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注意!以上统统不是告白。而那只据说被三位天才族长齐追的奶猫,看着眼前真实版的古代,久久悲恸!她不就过个生日么?不就准备了个三米豪华蛋糕么?不就收了面古董镜做礼物么?为什么她要在即将迈向美好新时代的二十岁穿越?!奶妈!速度过来解释下!奶妈扶额:我累死累活扛面大镜让你们穿过来又穿过去,我容易么我!人生极乐采访组:“摄政王,请问人生之极乐是什么?”某王大手一捞,笑而不语。“???”富二代奶妈啧声,“没看人家在用行动告诉你?”“……所以,人生之极乐就是,给猫喂糕?!”“轩辕皇,请问人生之极乐是……”某皇也手一捞,一晶莹剔透的玫瑰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喵!”某猫眼尖腿儿利索,纵情一跃!扑向玫瑰糖的怀抱。某皇,笑了。某王的脸,黑了。人生极苦采访组:“奶猫,人生之极苦是什么?”“不要叫我奶猫!嗯……冷不丁一穿越,发现自己成了人家的绑定装备!”是啊,就是绑了个高个脸酷外加心全在你这的……你告诉我这是人生极苦?!“出门左转,你大概是走错采访组了,谢谢!”“奶妈,人生之极苦是什么?”“冷不丁一穿越,发现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奶猫成了别人的绑定装备!”终于有个知民间疾苦的同僚了,摸狗头,“嗯,节哀。”1v1,甜宠暖文!
  • 穿越废材:毒妃惊华

    穿越废材:毒妃惊华

    王牌杀手,倾世毒医,一朝穿越,竟成了懦弱夏府嫡女?姨娘陷害,庶妹夺夫?王者之魂穿越而来,斗倒恶婆娘,手撕白莲花;无能废柴?你见过七星天赋,全能属性的废材?貌似无盐?姑奶奶我回眸一笑,多少死心塌地的桃花?太子欺凌?一包毒药让你断子绝孙!穿越一回,手撕渣男贱女;全能天赋,契约神兽;高调做人,低调杀人;走上强者之路。只是那什么战神王爷,能从我床上下去不?
  • 龙魔记

    龙魔记

    格斗士唐龙,比赛中遭人暗算,灵魂穿越到了异界。以兽之武脉修习上古武道,却引来杀身之祸。唐龙奋起反击,从此踏上修神之路……
  • 聂隐娘(侯孝贤电影《刺客聂隐娘》原著小说)

    聂隐娘(侯孝贤电影《刺客聂隐娘》原著小说)

    《聂隐娘》是唐代裴鉶所著文言短篇小说集《传奇》中的一篇。唐传奇的出现是我国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其中很多作品对后世的文学经典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取材于唐代传奇《莺莺传》;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是取材于《离魂记》;洪生的《长生殿》取材于《长恨歌传》等等。是著名导演侯孝贤最新力作的原著小说,同名电影即将热映。
  • 网游之西游之境

    网游之西游之境

    本书为“白痴流”,漏洞不可预测,请聪明人不要和“白痴”计较,拉低自己智商。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主角进入了游戏……
  • 阴阳眼,鬼才通灵师

    阴阳眼,鬼才通灵师

    都市异能爽文,女强男更强,双强联手,结局一对一!……有女初生,手纹有异,手眼通天,可掌阴阳!当她重生在胆小怯弱的她身上,势要活出精彩时,被一句天煞孤星断定一生!而一张小小的纸衣竟能将她的姻缘买断!可谁来告诉她,她那所谓的未婚夫却是个不阴不阳的家伙?!她忍无可忍,仰天长啸,你妹啊!……夺宝珠!探陵墓!现手眼!收手仙!……当身世揭晓时,才知原来她是省城商界财阀的嫡亲孙女!可惜她还未享受到亲人的温暖,这些人就一个个为了财产夺她性命,伤她手脉,手仙也因此莫名失踪。人有逆鳞,触之者死!手握阴司令,上可通天,下亦能号令阴兵千万,死人也能带回来!天煞孤星算什么!敢伤她的人,让你活不过五更!……
  • 回到过去爱自己

    回到过去爱自己

    在卫生间的镜子面前看着陌生的身躯,脑子里的记忆却非常清楚的告诉自己这不是自己!不就出了车祸吗?怎么回事…找人询问又发现自己回到了20年前,我勒个去,老子穿越了?还变成女人了?
  • 河上柏影

    河上柏影

    王泽周出生在岷江山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他们家坐落在江边五棵老柏树下。这几棵岷江柏是王泽周的自然课堂,也是母亲依娜精神信仰的依靠。作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汉藏混血儿王泽周从小一直充满着对身为木匠的卑微木讷的父亲,曾因家世沦落被男人欺凌的母亲的怨恁。后来他离开家乡到城市读大学,在学校里也因为出身而承受了来自同学贡布丹增的欺侮和歧视。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回乡,因工作关系又与贡布丹增有了交集,在对生态自然、旅游发展的理念上博弈对峙……与此同时,他与父母的感情,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由怨恁不满到温情依恋,人世纷争和烦恼在对父亲的谅解中、亲情的回归中慢慢融化……
  • 血和泪

    血和泪

    一个懦弱但心意不干的男孩,经历犯错,躲避,改变,历练,逃亡,意外差点死亡后的悔悟,终于勇敢的面对过去,可对家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在挚爱陪伴下,回到家里,看到父母苍老的脸,血与泪的生活,使他无时无刻不受着罪人般的煎熬,每分每秒的精神压力,导致他精神抑郁,最后,他绽放了刹那芳华,写下了一生的感悟,用不华丽的语言,警醒世间儿女:“无论做什么事,请先为家里的亲人想一想,你的冲动,换来的是,家人的血泪!”带着解脱与无奈,与世诀别!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