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5100000010

第10章 儒家的一米阳光(1)

严格来说,中国人应该是不信神的,中国人的神其实就是自己。

然而中国人又是喜欢拜神的,有时候,一家可以供奉好几个神明,似乎多多益善,群策群力。道观和寺庙里这种繁盛就更加可观了。中国不但有好的神佛,还有专门干坏事的神佛,例如瘟神、扫把星等。

总而言之,中国人心中最根本的神还是他自己。因为无论相信哪个神,人都是要修炼的,绝不像西方世界一样,喝一口经过祝福的圣水就能飞升天界,在中国你要清修,要苦练,练完了内功,练外功,然后还要经过一关关的考验、面试,有时候还要受到雷击,最后才能飞升天界。由此可见唐僧同志多不容易,九九八十一难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面对一个个迷死人水灵灵的小女妖而不能下手的时候,那是相当考验人的意志力。

当然,中国人“多神”的这种习惯和统治者有关。自古以来,中国的历朝历代即便是哪个皇帝自己笃信某个宗教,也从没有强迫人民也跟着相信的。

但是中国有一种不是宗教但比宗教更厉害的东西,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东西,直到今天中国才没有形成一种类似基督教的宗教——儒。

儒,很庆幸这个字眼从出现到兴盛到衰落都只是一个学派而已,自始至终并没有披上宗教的外衣。

儒家有个十分怪异的信念,他们认为一切古代的都是好的。

在他们的观念中,古代的帝王,几乎统统都是圣人,所以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堪称经典,堪称金科玉律,完全不可能有错误的地方。所以,所有的中国人必须向黄帝和尧舜禹汤学习,而向他们学习的基石就是“孝道”。

为此,儒家专门编写了一本《孝经》来阐述这些孝道,《孝经》对不同身份的人都提出了不同的孝道,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比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

《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

“天子孝道”——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

“诸侯孝道”——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益。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财富充裕而不奢靡挥霍,所以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的财富。能够保持富有和尊贵,然后才能保住家国的安全,与其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就是诸侯的孝道。

此外还有卿大夫孝道、士人孝道、庶人平民孝道,假如一一列举不但繁琐而且麻烦,所以只列举其二。

儒家中人坚信,只有严格遵守孝道,才能达到仁政的必要步骤,也是仁政的具体体现,国家有此即可治理。

举个例子,藤国国君逝世,他的儿子向孟子请教,接下来他应该为国家做点什么?

孟子一本正经地说:“你什么也不要做,做了就是不孝,你只需要为亡父服孝三年,就能把国家治理好。”

这话的意思是说,他必须为老爹穿三年孝服,在此三年期内,不准吃肉饮酒,不准听音乐,不准跟妻子同房,不准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不准处理任何公私事务,更加不准从事任何劳动,只准穿粗布衣服,盖粗布被,睡在草地上或木板上,专心专一地悲哀——如果触犯了某一项,就是不孝,就是不仁义。最好是悲哀到骨瘦如柴口吐鲜血或昏迷不醒一命呜呼,跟着祖先去了,那才是真正的大孝子哩。

这种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做法非常可笑,且不说三年会耽误多少国家大事,普通的老百姓三年不干活,也会耽误生产,社会会因此而退化。退一万步来说,你就算是服丧三十年,你的祖先能活过来吗?

守孝只是这些道德规范的开始而已,事实上儒家的法规极其繁复而琐碎,除了包含孝经之外,还有很多……仅只是仪式程序这一部分,就有葬礼、祭礼、婚礼、冠礼等等,以及国君之礼、贵族之礼等等。还有关于乐舞、衣服、饮食甚至医药都有严格的区划与规定,等级制已经森严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行走在礼教之间就像行走在布满地雷的山谷间,一不小心就会踏响一只,被炸得血肉模糊鲜血淋漓。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完全按照礼教的束缚去生活,定会变成一只牵线木偶或者膝行的僵尸,没有自己的意志,丧失自己的生活。

幸好,所有的礼教都是贵族的玩意儿,整个庞大的礼教系统中没有关于平民的,因为平民和奴隶是低贱的,他们不需要礼教,只有贵族才需要礼教的教化。

孔子认为,礼节仪式也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贵族、平民、奴隶都各自固守自己的名分,不相逾越。只要大家自觉地甘心于现状,安分守己,不去追求他名分之外所不应有的东西,就会天下太平。好比说,奴隶如果不妄求成为平民,只安心地做好他的奴隶;平民不妄求成为诸侯;诸侯不妄求成为国君,那社会就会永远地和平了。

孔子认为,礼教可以办到用血腥镇压手段所办不到的事,能够使社会恢复到尧舜禹汤那种“无忧无虑”的时代。

孔子不是周礼的始祖,却是儒家的始祖,他所有的门徒也都是儒家的弟子,他们在日后的岁月里,严守着“有教无类”的准则,把儒家学说传遍了长江和黄河流域,把整个中国的读书人都变成了同志关系。出于职业的需要,他们对产生“礼教”的那个“古代”有一种近乎变态的崇拜感情,拼命地想让社会倒退到古代去。但极其讽刺的是,在孔子生后,他的祖国那个被称为文化巨城的鲁国,居然被蛮荒的楚王国消灭,当时“仁义”没起到任何作用。

孔子的一些弟子对他寄托希望,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建立一个他们理想中的国度,为此孔子开始周游列国。但很遗憾,各国的国君都忙于征战,对于这种颟顸、不求进步的政治主张似乎不怎么感兴趣,最终游说失败。

孔子虽然失败,但是他的弟子们并不承认失败,他们的政治嗅觉非常敏锐,只要稍稍有些风吹草动就会一个个地冒出头来,一遍遍地、不厌其烦地阐述来自儒家的经世救国的理论。

也许是因为他们太啰嗦太讨厌了,所以后来统治者赋予他们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腐儒,意思就是迂腐的儒生。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儒家学派看到秦始皇好大喜功,以为翻身做主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于是非常大胆地做了一件自信会让秦始皇龙心大悦的事情。

他们建议秦始皇分封他的儿子们到各地去当国王,效法周代的统治(他们竟然没有想到周朝是如何灭亡的,秦始皇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统一的国家,差点因为一句话又被活活分裂,真是太匪夷所思了)。

秦朝的儒家博士淳于越不管这些,他进言:“臣听说商代和周代都立国有一千年,那是因为他们分封了自己的子弟,今天陛下统一了四海,而你的儿子们却没有一寸土地,这样是不合适的。万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者,臣闻所未闻。”

秦国呢,一向以“法”立国,不论是商鞅、张仪、范睢、韩非,最重视的就是改革变法求新。丞相李斯更是当仁不让。

淳于越这番话,气得李斯三尸暴跳、七窍生烟,他忍不住大声驳斥:儒家学者愚陋颟顸,对新的大一统局面缺乏认识,他们所说的分封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不足以效法!儒家学者不向时代学习,只一心一意地崇拜古人,用虚伪的语言打击真实,实在罪大恶极!

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儒家学派这次结结实实地碰到了墙壁。

他们此次碰壁是必然的,因为他们遭遇了“法家政治体系”,与一切向前看、凡事都要求革新的“法家”比起来,那些崇拜古代要求“退步”的儒家是多么的呆板可笑啊,甚至连韩非子都曾经用“守株待兔”和“井底之蛙”来讽刺他们。

正因为儒家和强大的秦王朝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扭曲的关系,他们遭到迫害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秦政府开始焚烧儒家典籍,逮捕儒生做苦工,禁止人们公开地谈论儒家经典,处死那些不肯放弃儒学的人。具体的法令是这样的:

一、焚毁诗书。

二、超过六十天仍然拒绝焚毁的,处以黥刑,罚做苦工。

三、两个人以上谈论儒学,一律处斩。

四、凡是胆敢“是古非今”的人全家斩首。

这就是“焚书”。

秦始皇并没有做绝,他仍然保持了朝廷内儒家学派的博士地位,以及国家图书馆对儒家经典的保存。真正大规模的焚书大约发生在十几年后,项羽的大军焚烧了咸阳城。

焚书之后就是坑儒。

同类推荐
  • 明末之君临天下

    明末之君临天下

    1643年的深冬,北方流贼肆虐,鞑虏铁骑无人可挡,整个大明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风雨飘摇的大明即将迎来它的末日。就在这一年,朱志明穿越明末,附身在大明永历帝朱由榔身上,由此拉开了一场驱除鞑虏、兴办工业、发展科技,带领大明重新走上世界之巅的大幕。
  • 中国历史上的劲旅

    中国历史上的劲旅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最高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方法。中国的历代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都极其重视自己的军队,而精锐的军队便可堪称劲旅。孙武的吴军、吴起的武卒、白起的秦军、项羽的楚军、霍去病的汉骑兵、沈庆之的南梁军、岳家军、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戚继光的戚家军、曾国藩的湘军都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并称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十大劲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史上的劲旅》即是为您介绍这十只军队。
  • 我有一座军火库

    我有一座军火库

    文奎带着一座军火库穿越到元末明初,他激情豪迈地吼道:“朱元璋,我来也!”
  • 跛脚的皇帝

    跛脚的皇帝

    他,一个扑街小写手,有朝一日穿越成一个跛脚的皇帝,在这架空的历史王朝,朝局诡诈,宫庭险恶,铁马兵戈,血雨腥风……在这里,有三大王爷的朝局争斗;在这里,有九大美人的宫庭争艳;在这里,有九大皇子的夺嫡之势……他,六下江南又为那般;他,一生都在发动战争,却又如何;他,兴教育,革弊政……而他是又如何在这里,开创出一片大事业?敬请期待《跛脚的皇帝》!书友QQ群:948506569!
  • 笑藏刀

    笑藏刀

    坐北周的江山,喝蜀中的美酒,娶楚国的女王,笑傲九国的群雄;论勇武,十岁入伍,十四岁坑杀十万降卒;说荒唐,为博美人笑,烽火戏诸侯;快意人生当如斯,这天下我便是主……
热门推荐
  • 将镇

    将镇

    盛唐青州域,有一小村,盛产青竹而闻名。村东头是孙寡妇家,她正翘首以盼,等待她那拎枪入营的儿子。凯旋而归的那一天
  • 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是“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之一。《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内容涉及公共道德、知识、责任与环境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一年级,我来了: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一年级,我来了: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幼小衔接是指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这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幼升小关键期,家长应正确认识这一阶段的意义,并为孩子提供关键帮助,使孩子在生理、心理、知识储备、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为即将升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 燃情霸爱:不良BOSS,很会撩

    燃情霸爱:不良BOSS,很会撩

    从见到段奕然的第一面起,柴心宜就知道这个男人不好惹。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可事实证明,有些人真的躲不起。“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几年来你让我正值青春年少又风华正茂的身体独守空房的账要怎么算。”柴心宜:“段奕然,你还能再无耻一点吗!”“能。”说罢,将人压在车头吻了下去。
  • 水浒枭雄

    水浒枭雄

    成吉思汗说:“我的帝国横跨欧亚。”张扬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朕的朝廷。”成吉思汗说:“千年后亚洲百分之八的男人是我的后代。”张扬说:“千年后世界百分之八的人都跟我姓。”
  • 重生之璀璨反扑

    重生之璀璨反扑

    按理来讲,身为端王正妃的崔粲然跟着自己老公造了大伯子皇帝的反,她就应该顺理成章成为皇后了。可是不!她老公,以前的端王,如今的皇帝,一纸圣旨封了她当了贵妃,另一道圣旨封了自己的初恋成了皇后。心高气傲的崔粲然一怒之下烧了圣旨,烧了椒房殿,也烧了自己。然后,所有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 世族庶女

    世族庶女

    顾婉清只是一个小小的庶女,嫡母佛口蛇心,嘴甜心苦,手段阴狠毒辣,她差一点就被虐死在庵堂里。庶姐奸诈阴险,嫡妹骄横霸道,风刀霜剑,无处不在,她在这世家大族里过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翼翼。好在她聪明睿智,懂得韬光养晦,尽力在复杂的家世里下求得最大的生存空间。嫡母算计她,她就算计回去,庶姐抢婚事,好吧,那样的人家我也不要,你要便拿去就是的。可是,再如何智机百出,聪慧过人,又怎么敌得过封建家长制的婚姻,她不得不代替嫡妹嫁给一个病弱的侯门世子冲喜。却不知,原来所嫁的那个人,却是为了得到她,费尽心机,那一切,不过是他设下的局。新婚之夜,盖头揭开那一瞬她怔住了,她的相公不是应该病得要死了么?怎么那双眼睛如此灿亮如星,就像雪山上的冰凌那般剔透晶莹。
  • 易天卦

    易天卦

    女警唐霜被上司陷害,身陷囹圄,在宣判执行死刑之际,却灵魂出窍穿越时空,在平行世界,不同的生活,人物却离奇一致,唐霜却在另一个世界也再度面临生死挑战,唐霜靠着不断的努力,打怪升级,踏入上层圈,开启人生开挂模式。
  • 寻宝惊险记

    寻宝惊险记

    【2019年重磅推出的小说!】运用先进写作手法写作!寻宝路途中的惊险故事怪兽、僵尸、外星生物……一个震撼人心的探险经历开始了……
  • 灵千狐

    灵千狐

    现代某小国公主意外穿越到波澜大陆成为灵家小姐,可是这接踵而来的恩怨情仇是怎么回事?哼!想算计本小姐,你就做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