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800000002

第2章 老子

老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聘,因而人称老出战,楚国普县(今河面鹿邑县)后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后来隐居不仕,不知所终。

在我国民间,老子被称为太上老君、道德真君,关于他有很多神话传说。

老子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人留下了一部五千余言的《老子》。《老子》人分《道经》、《德经》,合称《道德经》。在此书中,老子详细阐述了他的“无为”思想,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黄老之术就是对“无为而治”的直接继承。

一、千古智者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生卒年月无处查考。据说他的母亲感应到天空有一颗大流星入腹,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下老子,母亲却因难产而死。神奇的是,老子是“从母左腋出”,生下时上唇有一道淡淡的白胡子,两只耳朵大得出奇,因而取名为李耳,字聃。李耳生下来就能开口讲话,而且耳大是富贵之相。

老子像元赵孟兆页早在李耳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离家出走了,母亲又难产而死,因而李耳一直跟着爷爷生活,并深得爷爷的喜爱。小时候的李耳就肯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每一件事都能给他以启示。民间流传有老子童年买牡丹花的故事。李耳的家乡曲仁里是着名的牡丹之乡。一天来了个卖牡丹的人,这人能说会道,大声吆喝道:“一朵牡丹放红光,光彩照人满院香。”他就买了一棵牡丹根,后来发现是一棵狗尿蒺子树。而后第二年春天又来了个卖牡丹根的,李耳问他是狗尿蒺子还是牡丹,小贩瓮声瓮气地说:“好坏就这样,随你要不要。”态度十分生硬,但这次买回来的牡丹根后来就开出了几朵像碗口那么大的牡丹花。由这件事,老子总结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这个民间传说明显带有牵强附会的意味,一个小孩怎么会有如此的思维能力?但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李耳是一个聪慧而有天赋的孩子,正是由于他的勤于思考,才为他后来的立论着述打下了基础。

长大以后的李耳开始师从常枞。据记载,常枞是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学者,他学识渊博,教诲学生孜孜不倦。

因为老子很勤奋,再加上老师常枞的教导,他的思想日益成熟。他与孔子生活于同时代,比孔子稍微年长些。当时的老子已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学识在当时是无人能及,因而被任命为周守藏室之史官,管理朝廷的众多藏书。而就在这时,老子的思想境界又一次产生了飞跃。老子在任史官的过程中研读了(《尚书》。(《尚书》)中载有从尧到周初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讲话、文告,渗透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许多精深的道理。

老子研读《尚书》的时期是他思想发展的成熟期。当时的老子声名鹊起,许多学者都慕名前来学道。据说孔子就专程前往洛邑向其问礼。他们在庙堂阶前看到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问他,背后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老子的回答是:一个人等到他的骨头都已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尚存。况且作为一个君子,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出而为仕,否则就随遇而安。会做生意的商人,常把货物藏得很严密,仿佛一无所有;有盛德的君子,看他的容貌,仿佛十分愚钝。去掉你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去掉你造作的姿态与过多的志向,这些对你有益无害。

孔子离去后,对自己的弟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翔;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动;兽,我知道它能奔跑。能奔跑的兽我可以用网去捕捉它,能游的鱼可以用钓绳去钓,能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是否能乘风云飞上天呢?我今天见到老子,感觉他就像龙一样。”

老子主张以“无为”达到“无不为”,复归人的本性,走向“自然”这一最高境界,相传老子应关尹之请写下《道德经》后,出函谷关,向西归隐而去。本来,老子的思想已开始向隐居修养、追求无名发展,恰好此时周王室的一场内乱又使他得以由仕途中解脱。周王室发生内乱,景王崩,王子朝叛变,在守藏室中带走了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奔到楚国。此事波及到李耳,李耳于是辞去守藏室史官之职,离开周都,准备从此隐居。

行至函谷关时,令尹喜请求道:“先生要隐居了,请尽力写一部书吧。”于是老子写成了一部书,这就是《老子》。

(《老子》一书是老子思想的结晶。全书采取韵文体,约五千字,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依王弼注本)。其中阐释了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重点阐释了老子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道”。而这个“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他从天人同构,身国一理的思路出发,从个人的身心修养中寻找治国之道。老子身处礼崩乐坏、人欲横流的末世,针对当权者惟利是图、穷奢极欲的妄为、躁进,他从清净无为的养身体验中得出了天道无为的结论,崇尚一种民风质朴的“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老子既讲究积极的进取之道,肯定人的“功成名就”,又告诫人们要超越狭隘的占有欲,倡导“身退,天之道也。”老子既讲“自然”、“无欲”、“柔弱”、“处下”,也倡导“柔弱胜刚强”,认为“强行者有志”。由于老子丰厚的生活阅历,使他创造的道家学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同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智慧所在。

二、太上老君——对老子的神化

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道教则奉他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老子在民间被神化了,因此他的神话传说也很多。(《混元皇帝圣纪》中说:“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

道教典籍中老子一副神仙异相,已与作为道家的老子相去甚远。(《抱扑子内篇·杂应篇》描述老君的真形,“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封,以神龟为床,住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铤之剑,从黄黄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于仙泾也”。

到晋朝葛洪写(《神仙传·老子传》的时候,已有种种传说,或云老子在“伏羲时为郁毕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户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等等。葛洪是信奉道教的学问家,对当时关于老子的种种传说进行辩驳,他用道教阵形、长生可学的观点评价道:“若谓老子是得道者,则人必勉力竞慕。若谓是神灵异类,则非可学也。”

老子自然无为的观点在生死问题上应该是淡泊如一的,但后人往往把追求长生不老的奢欲归附于老子之“道”的名下,许多违背自然的修炼度世的方法,都托之干老子:“是以所出度世之法,九丹八石,玉醴金液,次存玄素守一,思神历藏,行气炼刑,消灾辟恶,治鬼养性,绝谷变化,厌胜教戒,役使鬼魅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七十卷,皆《老子本起中篇》所记者也。自有目录。”

本来,长寿是自然清静的一种不期而遇的结果,只要清心寡欲就可以乐享天年,但后世旁门左道以老子之名行违背自然的丹饵不死之术,中毒而死者上至大唐皇帝,下至山寺小道不计其数。

关于炼丹,其实我国先秦时期即有。老子炼丹虽无史载,但老子崇尚养生之道是确实有记载的。然而老子对养生之道推崇有加,提倡一种简单的生活,《老子》第六十七章中有“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取为天下先”的记载。但是老子的养生之道,到了神话里,便是仙丹,所谓的修行一律变为炼丹,或是吸取采纳容天地之灵气的奇珍异宝,如蟠桃、人参果等。《西游记》)中“偷吃人参果”一回中,人参果被渲染得是那么不可思议,可以治病,可以长生,而这人参果的拥有者便是三清观的当家道长——一个得道的道人。道教是对道家养生思想的继承还是变异就不言自明了。

仅以(《西游记》一书为例,太上老君的炼丹就衍生出很多故事,大圣偷丹不算,还有太上老君将孙悟空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炼出了个火眼金睛的“人丹”。等到孙悟空一气之下踢倒了炼丹炉之后,便有了火焰山的干旱似火。就连太上老君平时乘的青牛,也因为整天闻着丹气,渐渐得道,来到人间作怪。看来这个太上老君,的确是非常了不起。

老子真的被封建统治阶级捧到巅峰地位,应该是始于唐朝。唐帝室姓李,太宗李世民为了抬高自己的血统地位,自认为是老子李耳之后。唐高宗乾封元年,帝至亳州老君庙祭拜,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旧唐书·高宗记下》)。高宗仪凤三年,诏《道德经》为上经。天宝元年,诏《史记·古今人表》玄元皇帝入上圣(《旧唐书·礼仪志四》)。在唐代,老子和道教的盛行达到最高峰。

三、以柔克刚——《老子》的决胜之道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长期以来思考的结果。

从童年开始,李耳就对水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和源泉。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水表面上柔弱无力,却有势不可挡的力量。看着这似乎矛盾的水,童年李耳开始了深深的思考。这一思考过程是漫长的,其实老子的一生,都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水如此,为人处世何尝不是如此?

《老子》的七十八章对“柔弱胜刚强”作了阐释:“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六章由水到人,到草木,说人活着的时候柔弱,死了变得坚强。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柔脆,死了变得枯燥。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由于看到树木强大会折断,从而推断军队强大就会灭亡。

《吕氏春秋·不二篇》中载:“老聃贵柔”。守柔、处弱是(《老子》中的决胜之道。

在老子看来,柔弱具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不是虚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韧,有一种不断发展、成长的动力,必定能战胜“强大”。因为,“强大”也就意味着已在走向死亡——物壮则老。

像水那样柔弱,那样趋下,那样平而后止;像水那样深沉平静,那样不求报答,正是为了“胜刚”、“胜强”。用(《管子·明法解》的话说:“国君擅生杀,制群臣,富天下,威势尊显。”可谓雄强阳刚之至。要保持住刚强,不是立足于正面,而是立足于反面;不是运用刚强,而是保持阴、柔、弱、雌、厚。所以老子一方面委婉地暗示君人者:“天下之至柔(水与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出入无有,入于无间”(四十三章);另一方面老子则明确地提倡:“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即自知刚强,却始终保持柔弱。

当然有一点必须加以说明,“以柔弱胜刚强”,守柔处弱,并不是“装”字便可解释的。因为这里的柔弱指的是发展着的强壮在发展过程中必定要呈现出的柔弱。

历史上每一个强大的帝国到没有任何外敌可以与之挑战时,便宿命般地走向衰亡,可以作为贵柔守雌的一个反证。

“以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决胜之道,既是为人处世之道,又是治国之道,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集中体现。

同类推荐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 民国红伶往事

    民国红伶往事

    说是风流往事,然而更多的,只是红颜已逝的悲悯感怀,与不再纯净的现世现实所给予我们对于民国那质朴爱情的憧憬。佳人的爱情,沉淀于乱世。乱戢,收藏着佳人的泪与心情。看她们过往曾经的故事,就像在听一首老歌,品一杯好洒。眼前不自觉的掠过旧上海的歌舞升平,老北京的朴素大气。那些穿着旗袍的女子画着精致的妆容,慢条斯理的走卜民国的舞台。浅浅一笑,便笑得民国惊了天地,满眼满心,都是温柔的欢喜。
  •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之一,美国第3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其中之一;他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本书分为哈利勒·纪伯伦、托马斯·艾略特、米勒·海明威等部分。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热门推荐
  • 晴雯的如梦令

    晴雯的如梦令

    如梦解梦圆梦,晴雯战天斗地,不羡鸳鸯不羡仙。
  • 教你学鞍马·平衡木·高低杠

    教你学鞍马·平衡木·高低杠

    本套图书全部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分章且归类排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知识性,是青少年学习田径与体操的最佳读物。
  • 快穿心愿:黑化boss别生气

    快穿心愿:黑化boss别生气

    羚七已经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快穿任务了,但是这次是很严重的bug,她来到的任何世界在最后总是会消失……“你不在的世界没有它存在的意义”【作为系统的我也很绝望,为什么每一个界面宿主都会作死啊!!】
  • 夏日温存

    夏日温存

    这是有关几位青年人的故事,所谓他们的青春,所谓他们的怀念,都在上演,故事不够唯美。想要的悲伤不够悲,美好的结局不够美,但这是我最好的故事。
  • 窃神录

    窃神录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窃天者,主宰乾坤!指掌天运,号令三界!且看废材少爷萧逸风如何纵横天下,成就万世武神……
  • 我

    我从母亲那里得知谢晓琳过世的消息时,谢晓琳已经走了一年多了。谢晓琳是我的妹妹。母亲解释说一年前我的学业压力和工作压力非常大,她觉得那不是一个告诉我这件事的好时候,况且我知不知道也不影响晓琳已经死了这个结果。我愣了一秒没和母亲说话,手里攥着手机,只觉得心里有团火在烧,母亲接着告诉我,晓琳去世的具体日子是在一年前的六月十三号。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情多误美人

    情多误美人

    【遇系列伤情绝恋三部曲2】丽人国际影业集团的总裁林继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被富婆收购,而他也没有想到这个富婆竟是他的前女友辛紫婉。辛紫婉新聘任助理容音对莫氏集团的少东莫千帆芳心暗许,却被堂哥莫千墨先下手抢到婚约。明为职场商战,实为情债难还!
  • 蝉音袅袅

    蝉音袅袅

    我大哥在没有进去之前的那段日子里,几乎是从不理会我的,哪怕是带着丁点情感朝我多瞧一眼。他一定以为我还是个“愣青”,我们理应活在两个不同世界里。以年龄区分一切,似乎是任何缺少标准的年代里再简单不过的标准了。可不是嘛,除面向爸妈时稍有点儿例外,他那原本就带着冷光的脸从没对哪个孩子起过多少变化。那时候,他的父亲、我的大伯刚刚去世,他从老家跑出来投奔他的叔叔、我的父亲,住在我们家。可是谁曾想,不过一年光景,他竟在我们那片儿混出些名堂,对我更是目中无人起来了。
  • 临危受命

    临危受命

    战争中的洪学智将军洪学智说:“人的一生名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哪些贡献,干了哪些好事。”不论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他未曾退缩,始终迎难而上,坚守着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信念,他的出色战绩不仅使他名垂后世,也为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不负众望坐落在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的安徽金寨,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这里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这个令人敬畏的地方,诞生了59位将军,其中就包括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洪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