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300000210

第210章 立马横枪

大汉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七月。

===

刘虞慢慢放下手中的书简,望望皇甫嵩和卢植,半晌无语。

“伯安,这位李中郎是你的门下故吏,是你一手提携的,你应该非常了解。你说说,他在西凉突然越权肃贪,平白无故地惹出这么大的祸事,他到底想干什么?是不谙世事还是另有目的?”皇甫嵩手捋长须,轻轻问道。

“他是个白痴。”刘虞苦笑道,“他在鲜卑的时候失去了记忆,一直没有恢复。虽然他会打仗,武功高,为人温厚敦实,体恤下属,对大汉朝也忠心耿耿,但他对这种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事知之甚少,所以,他要是有目的的话,也是为了自己的部下,为了大汉国,就象太尉大人在书信中说的,朝中的奸阉和西凉的贪官把他逼急了,结果……”

皇甫嵩哑然失笑。

皇甫嵩五十多岁,身形高大,相貌英武。他在西凉平叛因为久战无功被罢职后,就一直赋闲在家。

他接到太尉张温的书信后,暗暗吃惊。他是西凉人,其家又是西凉名门望族,西凉的事情他当然一清二楚。触动西凉的官僚内幕,也就是挑起了奸宦和世族官僚之间的权利争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事情已经给李中郎恶意扩大了,两大势力之间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和奸宦的斗争势在必行。皇甫嵩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动身去了尚书卢植的家。

卢植是幽州涿郡的涿县人,自小就胸怀济世之志。他身长八尺二寸,长相俊雅,性情刚毅,为人豪放不羁,守大节而不拘小节。卢植说话声音非常好听,浑厚而空灵,犹若铜罄一般。卢植还喜欢喝酒,也特别能喝,一石酒不在话下。他年少时和青州北海的著名经学大家郑玄是同窗好友,都跟在扶风茂陵的大儒马融后面学习。马融是皇亲国戚,家宅豪华,生活奢侈。他在家授徒时,常常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他在帐前讲书。卢植专心听讲,竟然几年都没有看过帐后的女乐一眼。马融因此非常喜爱敬佩他。卢植通古博今,也是一代经学大师。

卢植在长安求学时,认识了皇甫嵩,两人脾气相投,关系一直非常好。皇甫嵩见到卢植,把西凉的事匆匆说了一下。卢植吃惊不小,赶忙和他一起跑到刘虞家里。

皇甫嵩喟然一叹,说道:“这件事的后果可想而知。西凉吏治的腐败由来已久,内中隐情错综复杂,要想彻底查清西凉的贪赃枉法,必须先行除去宫中的奸阉,从上往下惩治腐败。李中郎这种由下而上的做法,纯粹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奸阉高高在上,手执权柄,为所欲为,岂能容忍别人损害他们的利益。”

刘虞微微点头,说道“如今黄巾未平,西凉未定,百姓生活困苦,国家步履艰难。此时如果朝堂之上再起波澜,对大汉朝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真是多事之秋啊。”

卢植微微笑道:“义真,伯安,你们似乎多虑了。李中郎在长安杀左昌,在茂陵攻青坞,已经把我们逼上了绝路。现在无论是太尉大人也好,刘大人也好,你皇甫嵩也好,京兆府的盖勋盖大人也好,宫中的奸宦们也好,除了舍命一搏,再无退路。这是一件好事,也许还是我们趁机铲除奸阉,重振大汉的契机。”

皇甫嵩望着神情兴奋的卢植,不解地问道:“李中郎的所作所为,在奸阉们看来,是我们这些官僚世族们再一次联手对付他们的开始,所以,他们马上就会反击。如果朝堂之上再掀党锢之祸,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卢植笑道:“你怎么知道我们就一定会输?”

皇甫嵩叹了一口气,说道:“子干,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但我没有,我对陛下太失望了。没有陛下的支持,我们赢不了的。”

皇甫嵩接着说道:“赵忠是个什么东西,送了一点钱给皇上,皇上就封他做了个车骑将军。阉人做将军,在我朝大概也是凤毛麟角了吧。让这个阉人做将军也就罢了,皇上竟然还叫他主持论讨黄巾之功,赏罚各地平叛黄巾的有功之臣。他除了贪赃枉法诬蔑陷害他还会什么?不给他钱,不贿赂他,功劳再大也做不了官,升不了职。只要给他钱,没有功劳也能捞个官当当。这几个月,赵忠的府邸门口,哪一天不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黄巾蚁贼是我们平定的,我们竟然连个说话的权利都没有。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皇甫嵩无奈地冷笑一声,“如今奸阉的权势犹胜于前,我们想借西凉的事情扳倒他们,太难了。”

卢植摇摇头,说道:“义真兄,你不要这样没有信心,现在的情况和过去有点不一样了。你还记得郎中张钧吗?”

皇甫嵩面显不忍之色,挥挥手,没有说话。

卢植看了他一眼,说道:“郎中张钧曾经上书陛下,认为黄巾蚁贼首领张角之所以能够兴兵作乱,依附跟随者有百万之众,都是因为奸阉一党手握权柄,任人唯奸,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门客弟子统统外放到各地州郡为官。这帮人象蝗虫一样,每到一地,必定辜榷财利,侵掠百姓,敲骨吸髓,无恶不作,逼得大汉的百姓们没了活路,有冤也无处申诉,以至于民怨沸腾,官逼民反,只好斩木揭竿,聚为盗贼。张钧恳求陛下诛斩奸阉,将他们的首级悬挂在京城南郊,以此来向天下的百姓谢罪,然后再派遣使者布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如此一来,不需要动用大军,就能平定叛乱。”

“天子过去一直受到奸阉们的蒙蔽,至此才知道叛乱的缘由。天子拿着张钧的奏章怒斥张让等人。奸阉们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个免冠徒跣,连连磕头请罪,并表示他们都愿意下狱服刑,还拿出所有的家财,以助军费。陛下禁不起他们的哄劝,怒火平息之后随即又把他们无罪释放了,但是后来陛下多次警告他们以后诸事都要收敛一点,不可再犯。”

皇甫嵩淡淡一笑,问道:“子干的意思,是不是想说陛下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相信奸阉了?”

卢植点点头,说道:“本朝党锢的起因,还是因为奸宦外戚和世族官僚的权利之争。当年天子尚幼,奸阉执掌朝政,天子都听他们的摆布,奸宦曹节、王甫、侯览势大,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斗得过他们。但现在天子长大了……”

皇甫嵩摇摇手,打断了卢植的话。

“子干,那张钧是怎么死的?当年天子招询张钧,骂他是疯狂之人,天子还认为这帮奸阉之中有好人。张钧不服气,连续上奏弹劾。天子见张钧一直帮叛逆求情,怀疑张钧是叛逆同党,一怒之下,诏令廷尉、侍御史审查张钧,结果被张让等人趁机串通廷尉,诬陷张钧,导致其冤死狱中。”

“天子是长大了,但他自小就和这些奸阉生活在一起,感情上非常亲近。陛下曾在永安侯台当着众臣之面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陛下待奸阉们如同父母,可见恩宠。即使奸阉们犯了弥天大罪,天子也会袒护他们的。天子一直把我们当外人,根本不会信任我们。”

卢植想了一下,接着道:“后来又发生了几件事。这几件事加在一起,使得奸阉们终于失去了陛下的信任。这是陛下亲口对我说的,应该不会错。陛下说这话的时候,刘大人也在。”

皇甫嵩看看刘虞。

刘虞稍稍点头,说道:“侯爷应该有信心。”皇甫嵩被罢职后,还是食邑两千的都乡侯,所以刘虞这么称呼他。

“子干,那你说说。”皇甫嵩说道,“如果陛下真的不再信任奸阉,那我们的胜算就大了。”

卢植笑道:“这几年,大汉国发生了许多事,天子身历其中,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治国还是需要人才,需要士族学子,靠那些贪赃枉法,阿谀奉承的奸阉是消灭不了黄巾军,平定不了西凉叛乱的。治天下,最后还是要靠我们这些人。”

“义真兄,你还记得张钧的事刚刚结束,紧接着又发生了豫州刺史王允密奏奸阉张让、夏恽、郭胜与黄巾蚁贼内外勾结的事吗?”

皇甫嵩点点头。

卢植继续说道:“王允手上有他们和蚁贼来往的书信,证据确凿。天子怒不可遏,责问张让等人。天子说,你们过去都说本朝的清流党人图谋不轨,把他们都禁锢诛杀了。但现在呢?现在那些被赦的党人尚在为国效力,而你们却在私通叛逆,妄图颠覆国家社稷,你们做何解释?张让等人无法推脱,干脆推到死人身上,说这都是中常侍王甫、侯览生前所为。陛下心里当然清楚,他虽然没有重罚奸阉们,但显而易见,陛下已经不信任他们了。”

“还有一件事,对陛下的刺激也非常大。去年二月,南宫云台遭火灾焚毁。张让、赵忠等奸阉劝说天子下旨,以每田亩加税十钱聚敛钱财,用来修复南宫云台。另外征调太原郡,河东郡,陇西诸郡的木材及文石,命令各郡择日送到京师做为修缮宫室用。小黄门和中常侍们不但私自对限期不到者苛以重罚,还瞒着陛下用一成的贱价强行收购木材及文石,然后再以十倍的价格卖给朝廷,从中牟取暴利。”

“刺史、二千石官员以及茂才孝廉得到升迁的,临行前都要到西园捐钱,捐助陛下修缮宫室。陛下定的数目较少,但奸阉们瞒着陛下要大郡太守交付二三千万钱,其余的各级官员也都是缴纳一定数额的钱财才能上任。许多官吏交不起钱,只好自杀了。当时,钜鹿太守河内司马直新,因为没有钱,又不愿意在任其内盘剥百姓,只好称自己有病,辞官回家。他走到孟津的时候,实在气愤不过,上书陛下,力陈当世之失,古今祸败之戒,因为惧怕遭祸,吞药自杀。陛下看到上奏后,才知道奸阉们利用修缮南宫云台的机会,欺上瞒下,从中大肆收受贿赂,牟取私利。陛下非常愤怒,将直新的奏章直接砸到了赵忠的脸上。赵忠和张让把所有的赃款都交了出来,另外还赔了陛下一大笔钱,陛下这才罢休。”

“陛下后来当着我们的面说,奸阉误国,奸阉误君。所以,你不要看赵忠现在收钱收得快活,他马上就要倒霉了。”卢植笑道。

皇甫嵩苦笑道:“按你这么说,陛下信任谁?”

刘虞模着小山羊胡子,低声道:“陛下谁都不信任,就信任钱。”

皇甫嵩愣然,随即恍然道:“伯安说得有道理。前年,我出征豫州黄巾时,曾经劝说陛下拿出中藏府的钱做为军资,以西园厩马来充实骑兵,但都被陛下拒绝了。陛下非常吝啬。”

“何止吝啬。”卢植笑道,“他就是一毛不拔。他在西园做万金堂就是专门给自己堆放钱财用的,他总是抱怨自己钱少。有大臣说,天子不是先帝所出,本为河间郡的解渎亭侯,因为少时家境贫寒,所以长大了才有此癖好。这个解释非常牵强,谁知道天子是怎么想的?”

刘虞说道:“陛下自懂事以来,就喜欢蓄积钱财珍宝。每年各郡国上贡国库,都要提调一部分到中藏府,美其名曰‘导行费’。已故中常侍吕强曾经上疏劝谏陛下,说这大汉的江山是陛下的,这天下的钱财也是陛下。这些东西都是陛下的,哪里还有什么公私之说?他希望陛下放弃蓄财的嗜好,免得滋生弊害。但陛下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这几年居更加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了。”

“他就是喜欢钱。”刘虞无奈的感叹道,“真不知道他敛积那么的钱财干什么?

皇甫嵩看看两人,说道:“伯安,子干,你们都说陛下谁都不信任,但人的心理是很复杂的,关键的时候,谁知道陛下会倾向那一边?”

“陛下自小在这帮奸阉们的呵护下长大,要说没有感情,那是假话。赵忠,张让勾结黄巾贼的事情,陛下都不追究,何况一些贪赃枉法的事情。这就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如果这种事轮到我们头上,死一万次都不够。所以……”

卢植摇摇头:“义真兄,如果这次西凉的事情处理好了,那个胆大包天的豹子大人找到了奸阉们或者奸阉们的子弟门生贪赃枉法的证据,最起码我们自保还是可以的,不至于象前几次一样被奸阉们连根都刨了。”

“我们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打击奸阉存留在各州郡的宗亲子弟,将他们的势力赶回到洛阳。这是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结果了。”刘虞说道,“地方上少一些贪官污吏,对大汉朝来说,或者对当地的百姓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皇甫嵩猛地站起来,说道:“多说无益。我们官小位卑,什么事都做不了,所有的事情都还要靠三公九卿去应付,我们还是按照太尉大人的指令,赶紧去报信吧。那个豹子在西凉大吼一嗓子,结果把洛阳的狼全部惊出来了,我们躲过了今天躲不过明天,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吧。我去司徒大人府上,子干呢?”

“义真兄,司空大人,御史大人的府上,都由你去禀报吧。伯安去太常刘大人府上,然后直接和太常大人到宫门等着,宫门一开,即去见驾。”卢植冷静地说道,“我连夜去拜访杨府,袁府。杨大人府上四世为三公,袁大人府上四世五人为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全国,权势倾天下。这种事必须和他们先打一声招呼,取得他们的绝对支持。”

“还是子干想得周到。”皇甫嵩赞道,“走吧,快走吧。”

===

张让被急促地敲门声惊醒了。他正在午睡。

“进来。”张让说道。如果没有急事,他的总管典奴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搅他的。

典奴带着一个人小跑了进来。

张让稍稍抬头看了一眼,干瘦的脸上显出一丝不快。

“什么事?这么慌张干什么?”

“侯爷,李中郎攻占了青坞?”典奴愤怒地小声说道。

“噢。”张让哼了声,突然反应过来,猛地坐了起来。他望着躬身站在对面的典奴,难以置信地问道:“谁说的?”

典奴指了指跪在地上的那个中年人。

“你怎么来了?”张让随即认出那人是前凉州刺史孟佗的弟弟孟佑,他惊讶地问道:“是你来报信的?”

孟佑看上去惊惶不安,他勉强镇定了一下心神,艰难地说道:“三天前……”

“三天……”张让吃了一惊,小声重复道,“三天前的事怎么今天……”

“西征大军的副帅袁滂大人下令封锁潼关,所以……”

张让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问道:“青坞发生了什么事?你慢慢说,不要着急。”

“前天,我家大人急匆匆返回坞堡,告诉我……”蒙佑随即把关中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我家大人让我到洛阳向侯爷禀报此事,但是到了潼关,却碰到西征大军运送粮草辎重的车队,要封锁潼关一天,我没有办法,只好延误到今天才到,请侯爷赎罪。”

张让慢慢站起来,脸上惊疑不定。典奴赶忙过来伺候他穿上外衣。

“左昌被杀,程球,刘锺死活不知,西凉官僚被抓了五十多人。”张让小声说着,脸上的怒色越来越严重,“这消息准确?”

“回侯爷,这是我家大人从太尉府里打听到的,非常准确。”

张让冷笑一声,奇怪地问典奴道:“你看太尉大人是老糊涂了,还是那个李中郎想钱想疯了……”

“侯爷,那个北疆的蛮子才多大,他懂什么?”典奴嗤之以鼻,不屑地说道,“他手上连调兵的权利都没有,他除了给张温当刀斧手,他还能干什么?侯爷,真看不出来,太尉大人很稳重的一个人,怎么会使出这种血腥手段。”

张让穿好衣,语调平静地吩咐典奴道:“速速通知几位侯爷,到宫中会合,就说西凉出事了,朝中的党人好象活腻了。”

===

张让是豫州颎川人,赵忠是冀州安平人。两人自小入宫,先帝时都曾任职小黄门。赵忠比张让大几岁,早年因为参予了诛杀外戚大将军梁冀的行动,被先帝嘉封为都乡侯。前年平定黄巾军之后,天子认为中常侍,小黄门们讨黄巾有功,又封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人为列侯。

张让走在回廊上,就听到了屋子里的赵忠正在牛气冲天的骂人。他们平常很少聚在一起,都各忙各的。皇上忙着挣钱,他们也在忙着挣钱。他们偶尔聚在一起的时候,常常因为利益冲突,互相指责漫骂,所以很少聚得齐。张让在这一群人里面,胆子最大,心最黑,所以每次如果由他召集,人都到得多些。

张让站在门口扫了一眼,惊讶的发现,破天荒的,都来了。

赵忠看到他,立即说道:“自乘,这一定是张温那个老混蛋借机打击我们。”

张让一边和各位侯爷见礼,一边瞅了他一眼,问道:“为什么?”

“西凉的大军下个月就断粮了。最近张温和京兆府的盖勋连连上奏,陛下给他们催得非常恼火,于是就写了个手诏给盖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在西凉解决。没想到盖勋和张温胆大包天,竟然拿我们的门生子弟开刀。太尉大人居心叵测啊。”

“大概他们以为自己建了盖世功勋,可以和我们斗一斗了。”段珪笑道,“头脑发热的人,常常忘乎所以,死得快。”段珪是兖州济阴人,白白净净的,瘦弱精明。当年就是因为他和中常侍侯览的诬告,造成了建宁二年的党锢之祸,死者甚多。

张让微微点头,对赵忠说道:“张温杀左昌干什么?占据青坞是什么意思?这帮党人想卷土重来,阴谋诛杀我们。”

张让阴着一张脸,继续说道:“这件事发生三天了,我们到现在才知道,可见太尉大人早就蓄谋已久,也就是说他们肯定掌握了一部分证据,所以出手又快又准。朝野之上的党人想诛杀我们都想疯了,这次竟然敢拿西凉来说事。我们在西凉捞好处,他们难道没有吗?真是笑话。”

赵忠恨恨地骂了两句,说道:“天子估计也已经知道了,这次又白白便宜了陛下,陛下的万金堂这下要扩建了。”

段珪叹道:“侯爷现在还在想着钱的事?还是想想怎么善后吧。陛下的脾气一点比一天火爆,对我们也越来越冷谈,这次世族党人不惜两败俱伤,卷土重来,说不定我们要吃亏呢。”

“自乘兄有什么主意?”衣着华丽,浑身上下一尘不染的高望恭敬地问道,“虽然他们想抓我们的把柄比较难,但一旦西凉被张温翻了个底朝天,恐怕我们的马脚就要露出来了。”

“先问问伯延兄有什么想法?”张让转脸望着赵忠道。

赵忠轻轻拍了一下衣服上的灰,随口说道:“我立即去向陛下辞掉这个车骑将军。”

张让含笑点头,说道:“伯延兄既然这么大方,我也不能太小气。”

随即他看了众人一眼,说道:“西凉的事情几十年来,或多或少和我们都有联系,大家谁都有份,包括死去的曹老大,侯览,那个程球并不重要,许多事情我们都不是通过他办的。但我们最好还要保住他,免得他牵扯太多,所以我们派个人去一趟西凉。谁愿意跑一趟?”

赵忠扫了大家一眼,冷冷地笑道:“小宋啊,你去一趟吧。”

宋典四十多岁,中等身材,长相俊秀,文文静静的。这一群侯爷里,他最年轻,资格最嫩。他站起来冲着张让和赵忠拱拱手。

“小宋,你到西凉,第一是保住程球,保不住就把他杀了。其次就是想办法查搜世族子弟在西凉贪赃枉法的证据。只要找到证据,他们就死定了。”张让说道,“实在找不到,你就想办法栽赃陷害,谁家的门生故吏都行。”

赵忠笑起来:“此乃下策,下策。”

宋典稍一沉吟,问道:“那我们需要董胖子帮忙吗?”

“千万不可。”赵忠摆手说道,“董胖子太关键了,我要立即找个借口把他招到洛阳来,千万不要找他。”

“董胖子现在被围在望垣以北的渭水河边,你怎么招他过来?”段珪问道。

“那个李中郎现在正带着部队给他解围,估计快没事了。国库没钱,西凉的平叛马上就要结束。张温一回来,这些人都要回京。”赵忠说道。

“张温回来了,西凉的事……”宋典刚说到一半,就被张让挥手打断了。

“撤军也不是一下子的事,总要一两个月时间。一两个月的时间,西凉的事早就有眉目了,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次机会,让这帮清流党人死无葬身之地。”张让说道,“这帮人阴险毒辣,不把他们铲除干净,难免要死灰复燃。”

赵忠笑道:“上次没有杀痛他们,杀绝他们,这次就不要留情了,哈哈……”

===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纲要

    中国通史纲要

    本书为叙述了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提纲挈领而完整齐备。各朝代制度、文化、民生状况以及风俗无所不及。
  • 大顺新天

    大顺新天

    大顺新天,顾名思义为“大顺朝”的“新天”,请注意,此处大顺是基于明末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所虚拟的一个封建王朝,在此世界线中,是由顺代明,具体为,顺占北京后与后金(清)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从而南下、统一中国。顺在灭明后休生养息,又对外扩张,扩张后之疆域大致是现实中盛清疆域。大顺后的“新天"便是本故事的主体,即“大顺天下换新天”,至于这“新天”是个什么天,“新“又新在哪里,此处不作解释。读者可发挥想象,猜想这“新天”是何意,带着问题去看这个故事,后续会为大家揭晓答案。
  • 不科学的原始人

    不科学的原始人

    穿越之后的原始社会,彻底的颠覆了王伟的三观。不是说原始人身材矮小,身高不足一米六吗,为何我碰到的原始人,个个的身材都是需要我去仰望的存在。不是说原始人身体弱,力气小吗?为什么在我看来,他们拳上能站人,臂上能跑马。不是说原始人的诞生,距离恐龙年代长达六千万年吗?为什么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的恐龙以及不同时代的巨型昆虫都糅杂在这个年代?看着空中的翼龙以及巨型蜻蜓,再看看地上那些数米长的蜈蚣,十几米长的恐龙和巨兽,还有身边那些同野牛角力,力能扛鼎的原始人,王伟欲哭无泪。这个原始世界,这些原始人,一点都不科学!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 历史不忍细看:超值白金版

    历史不忍细看:超值白金版

    人类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当我们重新斟酌历史深处隐藏的一切时,会发现,它是在一个个怪圈中循环演进,无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段争逐史,又或是一处半壁残垣、古墓深山,都浸染了既显多情又显残忍的史家定律。然而,正是让人惊叹的历史内幕和演进规则,让我们有了在史海中畅游和挖掘的欲望,体验破解真相的快感,感受灵魂深处的酣畅。《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2)》涉猎范围广泛,内容深浅合宜,情节充满轶趣,语言生动活泼,可以帮助读者掌握研究历史和探求真相的方法,从中获得探索发现的规律,引发深层次的解读思考,扩大视野,重塑历史观念。
热门推荐
  • 黄金渔村

    黄金渔村

    PS:开了新书,《妖魔哪里走》,请大家移步去看看。****在大城市打工多年的敖沐阳回到养育他的家乡小渔村,归途中遇袭落海,揭开了一段草鱼跳龙门的传奇……??深洋千珍、浅海万鱼,神奇的海洋,绚丽的生命;??渔家捕捞、山涧耕种,悠然的田园,简单的乡野;??萌宠机灵、天水共色,多彩的自然,壮美的河山。??精彩人生,就此徐徐拉开帷幕!??《黄金渔场》姊妹篇,全新演绎一段经历更有趣、内容更丰富、见识更多广的海洋种田生活!
  •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深情史

    深情史

    《深情史》一书收录了七十余篇短小精致的故事,题材丰富,尤以爱情为主。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点,但个中的缠绵悱恻、恩怨纠葛都是一致的,所引发的哀戚感伤、唏嘘感叹也是一以贯之的。同时,这也是一本阅读之书或重写之书——这些故事都来自阅读,皆为化典新编,每篇题后均标明了故事来源。作者身兼古典文学博士、新生小说家、诗人的三重身份,博古通今,涉笔成趣,具有极强的化古为今的能力,其以简洁、细腻的语言对它们进行了重写。
  • 疼痛的小提琴(原创经典作品)

    疼痛的小提琴(原创经典作品)

    以小故事大道理;小幽默大智慧;小文体大手笔,保持原刊风味、经典栏目、精品佳作而汇集成册。主要内容包括:只有你不是为了财产而来、把你的老婆赔给我、二十岁的麻花辫、信息时代的文盲等。
  •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王同人之你是谁

    网王同人之你是谁

    有人说,双生的姐妹是最幸福的,因为随时可以调换彼此的身份,一场不为人知的意外,会带来怎样的秘密呢?忍足说,她变得不一样了,好像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女孩......迹部说,她还算华丽,很符合本大爷的眼光......越前说,她就是我的姐姐,独一无二的姐姐......手冢说,她给人的感觉很神秘,浑身都是秘密,不过,她说过我是她的依靠......所以说,“你究竟是谁?”青春虽然可以任性,但却不是任意妄为.......
  • 穿越之凰乱天下

    穿越之凰乱天下

    作为三岁习武,七岁上战场,十三岁领兵大败敌军的将门虎女叶子念,在京城传言中是目不识丁、粗鄙不堪,弑杀成性的男人婆!可眼前这个知书达理、雍容华贵、仪态方方的十四王妃是谁?传言靳王爷极为厌恶女人,方圆十米内连只母蚊子都飞不进,否则格杀勿论!可此刻这个对自家王妃百依百顺、捧在手里宠在心上的妻奴又是谁?传言不可信,古人诚不欺我…“嫁给本王,许你锦绣河山。”“没兴趣。”“嫁给本王,日后国库归你管。”“真的?成交!”
  • 宫妆

    宫妆

    作为万里挑一的和亲美人,云婵以为,下半辈子就要在番邦为和平奋斗了。没想到,到了地方被人家“退了货”。气死了老皇帝、为太后所不容,这前路也算昏暗到家了。快要绝望的时候,被陛下“捡”了回去……
  • 御灵新世界

    御灵新世界

    (注:本书存在大量章节缺失,慎入)幻兽大陆日报……震惊!一只名为皮卡丘的黄毛老鼠居然把雷神坐骑夔牛给劈死了!粗俗!万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御灵使竟对其御灵兽们做出这种事……昔日天才御灵使竟遭千万人追杀,群众:沙奈朵是我哒!这算不算丢人到外域了?黎明竟在外域诱拐了国王的史莱姆公主?……在这个神奇的世界,未知生命体、魑魅魍魉、龙凤龟蛇、甚至西方魔物哥布林史莱姆皆归为灵兽,通过敷灵灵兽战斗和增强自己的御灵使们明争暗斗,只为走上修炼终点。魂穿而来的黎明,却带着更加未知、且画风不同的神奇宝贝来到了这里……简介无力,看了再说……
  • 嫡妻攻略

    嫡妻攻略

    阴错阳差,她嫁入司家,举步维艰,只能逆境求生。姨娘阴险,弟妹狠毒,外室相逼,小姑子更是个能折腾的主,面对婆婆心机,为保性命只能借互斗来谋生。心思过深的夫君,又藏着什么秘密?她好不容易制造一次次的机会,自然不能让他们如愿。撕下他们的伪装,定要将他们狠狠的踩在脚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向来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