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300000252

第252章 风云突变

天子的第二封手诏送达大营。天子没有多说什么,勒令他在腊月二十三,务必赶到洛阳,所有西凉军政事宜都由校尉鲜于辅处理。

李弘考虑了一夜,仔细权衡之后,决定回京。

他召集军司马级别以上将领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安排鲜于辅在自己走后总督西凉军政,徐荣总领西凉政务,左彦辅之;麴义总领西凉军务,阎柔和聂啸辅之。其他各部将领安心待在大营,带兵训练,准备明年春天进攻金城和陇西两郡。

李弘指着李玮说道:“仲渊随我到洛阳。”

李玮大喜,站起来冲着李弘连连作揖,笑着感谢道:“多谢大人的信任。”随即又对诸位将领拱手说道,“诸位大人放心,我当尽心辅佐大人,确保大人完好无损地回到西凉。”

麴义笑道:“仲渊,看你这么高兴,不会是洛阳有相好的姑娘吧?”

李玮神色微变,笑道:“云天兄说笑话了。”

李弘挥手示意李玮坐下,接着说道:“子龙,子风(姜舞的字),令明,弧鼎,弃沉随我到洛阳。缇骑和亲卫的人选分别从鲜卑人乌丸人羌人以及幽冀凉三州的黑豹义从中挑选。老伯……”

田重心事重重地捉着自己的小山羊胡子,闻声抬头说道:“我知道,我给你们配上最好的铠甲,最好的武器,最好的战马。”

颜良站起来,躬身说道:“大人,让我陪你一起去吧。”

燕无畏,文丑,雷子,铁钺,小懒,射虎等人纷纷站起来,要求同去。李弘心里很感动,他逐一示意几人坐下,笑道:“这里有七万大军,你们这些统军的别部司马全部跟我走了,军队怎么办?你们都留下。”

这里李弘还在和部下商议一些自己走后西凉需要处理的事情,那边天子的圣旨又到了。李弘有一种被逼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他心里沉甸甸的,感觉到了无助和恐惧,他从有记忆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软弱和渺小,他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一双无形的大手紧紧地卡着自己的脖子,他窒息了,他模模糊糊地看到自己的未来是一片凝重的黑暗,黑暗里充满了危险和恐怖,那种对未知命运的恐惧和不安象噩梦一般死死地缠绕着他,让他茫然失措。

鲜于辅和徐荣等将领也被这一道接一道的圣旨弄得很紧张,大家惶恐不安,不祥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里。

===================

李弘走出大帐,看到了无数的士卒,熟悉的,不熟悉的,黑压压地列队在大营里。

李弘心头一阵激动,眼眶顿时湿润了。他勉强镇定了一下心神,和站在帐外的众将一一告别。

李弘拉住徐荣的大手,指着站在身边的傅干说道:“如果我有不测,你务必将傅干送到安定的王家,妥为安置,以告慰壮节侯的在天之灵。”

徐荣点点头,脸色坚毅地说道:“大人一定会回来的,我在大营等你归来。”

李弘伸手捶了麴义一下,笑道:“记住,你还欠我一顿酒啊。”

麴义勉强一笑,说道:“能在大人麾下征战沙场,乃是我麴义一生的荣耀,我等你回来。”

李弘一手拉住燕无畏,一手拉着胡子,说道:“无畏,拳头不在了,你有空就陪胡子到军市去喝几杯。我能有命回来,再陪两位兄弟。”

燕无畏眼含泪水,哽咽不语。胡子一把抱住李弘,泪水滚下了面颊。

郑信和小懒紧紧抓住李弘的手,依依不舍,三人自卢龙塞开始就在一起做斥候,一起出生入死,一起浴血沙场,从来没有分开过。李弘搂着两人的肩膀,小声说道:“如果我不能回来,你们记住,将来回到幽州,一定要到恒岭,把里宋的墓迁回卢龙塞,这是我答应他的。”

小懒心中伤痛,低头不语。郑信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小声说道:“兄弟,你会回来的,我们一起回卢龙塞。”

李弘握着左彦的手,看看神情黯然的卫政,小声嘱咐道:“如果形势不好,你们就和羽行兄一起到幽州,不要再上太行山了,好吗?”两人点头应承。

恒祭,楼麓,射缨彤,鹿欢洋,射虎看到李弘走来,急忙跪倒在地,射虎神情激动,泫然欲泪。李弘把五人一一扶起,拥抱,他看着五人,严肃地说道:“你们答应我的事,绝对不许反悔。”

楼麓冷哼一声,眼内露出一丝杀气。李弘拍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道:“如果我死在洛阳,你们立即由边塞返回幽州上谷郡,绝对不许闹事。你们死了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你们的部落怎么办呢?几万族人怎么办?”

李弘愧疚地看着聂啸,狂风沙,百里杨等羌人首领,无奈地说道:“本来以为我可以帮助你们,但现在看来不行了。”他抬头看看灰蒙蒙的天空,伤感地说道,“如果我死在洛阳,你们自己决定去留吧。鲜于大人和我是兄弟,他不会为难你们的。”

聂啸用力拥抱了一下李弘,佯装笑脸道:“大人,你是一个好人,你不会死的,我们在西凉等你回来。”

狂风沙也上来拥抱了一下李弘,诚恳地说道:“你和傅大人一样,都是汉人里的好人,都把我们羌人当兄弟,好人有好报,你不会死的。”

田重郑重地给李弘躬身行了一礼,笑道:“大人一路走好,我等着你回来,你答应我的,要带我杀到落日原,你要实现你的誓言啊。”李弘无奈地笑着点点头,说道,“老伯,小雨就托付给你了。”

田重摇摇头,说道:“我还能活几年?子民啊,姬明当年把小雨托付给你,你答应的,怎么能反悔呢?”

李弘心头蓦然一震,姬明临死前的狂吼突然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耳旁。“答应我,你要照顾小雨一辈子,一辈子。”“我答应你,我答应你,你不会死的,你不会死的!”李弘心痛如绞,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田重看到李弘黯然神伤,伸手搂住他的肩膀,小声劝慰道:“子民,如果你没有了求生的意志,你会死在洛阳的。就算天子不杀你,但你被别人行刺而死,一样会引起西凉大乱的。你看看这里,有好几万羌人,鲜卑人,乌丸人,你死了,西疆,北疆,怎么会不乱啊?你不是为你一个人而活着,而是为许多人而活着,你知道吗?”

李弘微微点头,心中的杀气遽然涌起。

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围了过来。李弘和他们一一话别。

鲜于辅站在人群外面,一直看着李弘。他想起自己第一次看见李弘的时候,李弘躺在堆满死尸的卢龙塞城楼上酣睡不醒,那个时候,他除了一身骇人的杀气之外,还带着一丝稚嫩。现在,历经战火的洗礼,李弘已经成长为大汉朝的一代名将了。想想短短的几年时间,人是物非,一切都象在做梦一般。

李弘和鲜于辅相视无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鲜于辅笑道:“来,我背你。”

李弘看着鲜于辅结实的后背,想起鲜于辅到上谷宁县大营看他的时候,把他从辕门背进大帐,心里一阵激动,泪水顿时滚了下来。

“来吧。”鲜于辅回头笑道,“我把你背到黑豹那里,让你记住,西凉这里,兄弟们都在等你,你要回来。”

李弘趴在鲜于辅的背上,闭上了眼睛,他想起了死去的许多战友,他想起了铁狼,想起了公孙虎,想起了田静,镐头,赵汶,伍召,里宋,铁锤,木桩,拳头,他的心突然之间平静下来,他发现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想起生死了。他忽然发现自己丢弃了心中的信念,他一直以来都无意于生死,怎么这次看不开了呢?这么多战友都长眠于青山绿水之间,自己也应该去陪陪了。

李弘飞身上马。

战鼓轰然擂响,声震云霄。

几万士卒纵声狂呼:“送……大人……”

“送……大……人……”

李弘望着自己的部下,听着他们如潮水一般的吼声,霎时间心潮澎湃,泪水夺目而出。

李弘猛地放声长啸,策马狂奔,他沿着大军阵前一路飞驰,不停地向士卒们挥手致意。赵云紧随其后,高举黑豹战旗。

士卒们远远看到战旗移动,知道大帅巡阵,无不神情激奋,大家竭尽全力,放声高呼:“送……大……人……”

吼叫声惊天动地,气势磅礴,震撼四野。

泪水打湿了李弘的衣襟,模糊了他的视线,他用尽全身力气向士卒们挥动着双手,嘴里不停地喊着:“谢谢……谢谢……”

李弘驱马走到辕门,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辕门外密密麻麻的灰色人群一眼望不到尽头,衣裳褴褛,饥寒交迫的百姓将大营围了个水泄不通,嘈杂的叫喊声震耳欲聋。

“大人,你不能走啊,你走了,我们冬天吃什么?我们冬天还活得下去吗?”

“大人,你不要走啊,你走了,这西凉的战还要打到哪一年啊?”

“大人,你走了,那些贪官们就要吃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我们哪里还有活路啊。”

李弘望着一双双绝望的眼睛,听着一声声无助的哭叫,心神巨震,一时间呆若木鸡,他的心霎时碎裂了,他几乎要脱口大叫我不走了。

====================

李弘赶到灞上的时候,接到了天子的第五道圣旨。

当天晚上,他见到了京兆尹盖勋。盖勋是特意跑到灞上来看他的。

李弘感动地躬身行礼道:“烦劳大人从长安城远道而来,实在令下官不敢当啊。”

“听说大人离开翼城的时候,七万大军列队相送,数万西凉百姓拥在辕门外,高声呼叫着不要大人离开西凉,将大营堵得水泄不通。”盖勋摸着自己的大胡子,衷心地称赞道,“大人如今在西凉的威名如日中天,无人可比。”

李弘想起自己离开翼城那天聚集在辕门外的数万百姓,耳中仿佛又听到了百姓们失望和无助的哭喊,他心里一酸,眼眶不禁红了。

“大人,寒冬已经降临西凉,大雪即将到来,请大人务必向西凉及时运送粮草等各种赈灾物资,以帮助西凉的老百姓安然过冬。”李弘摇头叹道,“我要那么点虚名有什么用啊?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更不能平定西凉,帮助西凉的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盖勋诧异而钦佩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难得大人小小年纪,就能看透名利。大人此去洛阳,不要太过挂念西凉的事情。陛下已经下旨,命我将三辅库房的粮草储备全部发往西凉,等到冀州豫州兖州的粮草运来之后再回补三辅的国库。只是今秋收成一般,粮草储备不多,很难满足西凉的需要。”

李弘心里一惊,说道:“这么说,今年凉州还会有人冻死饿死了?”

盖勋叹道:“今年西凉如果没有连场大雪,情况应该比去年好一点。不过,大人的情况就不比去年好了。”

李弘苦笑,说道:“去年这个时候,我奉旨率部到冀州征剿黄巾军,好歹知道一点黄巾军的情况,心里有底,但今年到洛阳,我就一点底都没有了,洛阳如今什么情况,我一无所知。”他看看盖勋,再施一礼,说道,“不知大人可否指点一二?”

盖勋那张刚毅的长满皱纹的脸上显出深重的忧色,他苦涩地叹了口气,说道:“我从长安赶来,就是为了和你谈谈。”

“你在西凉肃贪的后期,不问青红皂白,对所有贪官一律捕捉格杀,得罪了朝中各方势力,当时我们都有杀你的念头和计划,但最后你赢了,所以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我们一笔勾销。”

“今天要谈的事情关系到我大汉朝社稷的安危,所以我要先问问子民,你认为皇统的继承人必须是大皇子吗?”

李弘通过李玮的太学朋友,已经详细了解了近期洛阳发生的事。李玮和李玮的太学朋友都认为天子召李弘回京述职,一定和大臣们上书催逼天子早日册立太子的事情有关。李玮和左彦在大营中都多次向李弘仔细解说了大汉朝的皇统继承制度,所以当李弘听到盖勋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立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了。”

盖勋脸色一松,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好,好。”盖勋一连说了两个好,然后试探着问道:“子民,朝中有人认为大皇子轻佻纨绔,性情乖张,不适合为太子,而小皇子温顺谦和,知书识礼,继承大统更适合一点,对大汉朝的将来有好处。子民认为呢?”

李弘暗暗吃惊,意识到自己这趟回京果然和册立太子一事有关。这个盖勋盖大人是诸卿之一,朝中重臣,深为天子信任,朝中有什么大事天子都以手诏先行征询他的意见,他自然最清楚天子的心意了。现在盖大人这么问话,显然有试探自己的意思,那盖大人是代表天子的意思还是代表门阀士族的意思呢?

李弘看到盖勋双眼炯炯有神地望着自己,好象生怕漏掉自己脸上的异常表情,他的右手放在膝盖上,有点轻微的颤动,显得心里很紧张。李弘随即答道:“依据大汉律,废嫡立庶是绝对不允许的。”

“好,好,好。”盖勋兴奋地笑了起来,他身躯稍稍后仰,放松了自己的心情,连连点头说道,“子民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大汉朝眼前的危机也就荡然无存了。”

李弘没有做声,静待盖勋说下去。

“陛下为什么突然要召你回京,我也不知道具体原因,但这件事发生在朝中大臣联名上书陛下,要求陛下早日册立太子的事情之后,肯定和册立太子的事情有关。”

盖勋随即向李弘详细解说了天子中意小皇子继承大统,所以天子迟迟不愿意册立太子,一拖再拖的事。

“陛下如果要立小皇子为太子,势必要先解决皇后和大将军这两个障碍。大将军手握重兵,皇后有奸阉支持,陛下不动则已,一动只有两个后果,要不他成功解决了问题,要不他深受其害,总之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

“陛下很聪明,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很荒谬,除了太后,没有人支持他,所以他要培养一批绝对支持自己的中官和大臣,而子民,就是他最为看中的重镇将领,否则以你公然违旨,肆意在槐里斩杀数千人口的暴行,他会袒护你?他会不对你做出责罚?”

“当今陛下性格倔犟,好大喜功,他做事喜欢率性而为,常常一意孤行,越是离经叛道的事,他越喜欢做。他要废嫡立庶,肯定就要挑起骨肉相残,更会引发宫廷内外的血腥厮杀,从而震撼社稷,危急国家的兴亡。陛下因为一己之私利,而要伤大汉之根基,实在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身为大汉子民,国家臣僚,当然要为大汉的社稷和兴亡着想。如今你手握大军,身威显赫,你的想法可以直接影响陛下的决策。如果你支持陛下废嫡立庶,京中立即就会大乱,血雨腥风之下,这摇摇欲坠的大汉朝会不会分崩离析都很难说啊。”

李弘吓了一跳,心想,我的作用有这么大吗?这位盖大人似乎在危言耸听,吓唬我吧?但是如果陛下也象这位盖大人一样问我,我该怎么回答呢?我要是当着陛下的面这么说,立即就会掉脑袋。

他看了一眼还在滔滔不绝的盖勋,忽然想到,自己这趟去京城,还真是死路一条。拒绝陛下,那肯定是死,新帐旧帐一块算,陛下能给自己一个痛快那就是天大的恩惠了。答应陛下的要求,帮助陛下扶持小皇子为太子,估计自己肯定走不出洛阳城,无论是大将军何进,京城的门阀世族,宫中的奸阉,没有一个会放过自己。他们不把自己杀死在洛阳,将来就是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如果自己哼哼哈哈,给陛下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李弘心里一阵发虚。

自己如果想胡弄过去,给陛下的看法肯定是此人不可靠,不忠心,是棵墙头草,是个胆小如鼠的窝囊废,将来自己可能就是个祸患,如其这样一无是处,不如立即快刀斩乱麻,杀了干净。李弘浑身上下打了个寒颤,顿时出了一声冷汗。

盖勋还在继续说个不停,但李弘已经知道他的心意,无心再听下去了。盖勋的目的无非就是劝阻他不要支持陛下废嫡立庶,避免一场宫廷争斗,以免祸乱国家,但他全然没有说出李弘所处的危险境地。李弘只要进京,无论是进是退,还是不进不退,都是死路一条。

送走了盖勋,李弘立即喊来李玮,赵云和庞德,几个人商量了一个晚上,都没有商量出一个结果。怎么办呢?

李弘突然奋力一拍桌子,大声叫道:“算了,不管许多了,我们还是先到洛阳,走一步算一步。我既然能从鲜卑逃回来,就一定能从洛阳逃出天生,天下谁能挡我?”

===================

同类推荐
  •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包括“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等。还讲述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 执宰大宋

    执宰大宋

    未央觉得登州太穷,于是登州成为天下第一富庶府州。未央觉得皇帝太仁慈,于是赵祯横刀立马,操刀来到了前线。未央觉得辽国太欠,于是辽国被狄汉臣帅大宋铁骑灭了。未央觉得西夏太嚣张,李谅祚立刻去除国号,俯首称臣。不一样的宋时明月,不一样的晓风残月。新书《唐司命》,请大家收藏一下。
  •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如果历史是一出波澜壮阔的音乐剧,历史的格调就是某个时代留下来的回响和印记。动人的篇章、优美的旋律、悠远的意境、高雅的品位、处处在人的耳边回响,仿佛是历史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历史虽然已经逝去,但余波未了,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历史的格调是什么?它是丰富的,我们依然离不开对它的体味;它是现在的,我们时刻都能记忆起它的形式。历史的声音又是什么?只有认真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吾乃大皇帝

    吾乃大皇帝

    “父皇,想灭高句丽不过弹指之间。”“父皇,这我们征服全世界吧。”“父皇,吐蕃又送金银珠宝来了,儿臣要不要收呢?”“父皇,以后宣布圣旨,就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吧”“……”“好好好……”李世民高兴的抚着胡须说道。
  •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徐大成编著的《康乾盛世》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有关内容。 《康乾盛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情劫难逃:废后当自强

    情劫难逃:废后当自强

    本来以为此生只能成为那个人的臣子,却意料之外的成了那个人的嫡妻。满心欢喜之后,却在那人大事已定之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对方利用的一个工具而已。封后当日,她成为荣国的皇后,却形同打入冷宫……
  • 一世双姝

    一世双姝

    异世双姝,一世绝尘。两生一世,笑指人间。杏林双侠,商贾巨擘,一入情路多磋磨,一为冷情总淡漠。PS:佛系更文~
  • 超天大帝

    超天大帝

    重生到一介药奴身上!不料,其体内竟有九大封印,镇住他九大盖世星魂,随着修为提升,星魂步步解封,重明鸟,火麒麟,穷奇……少年是谁?身上为何有如此秘辛?
  • 当命运来敲门

    当命运来敲门

    蕾蒂、小薇和德芬,是亚特家族的第十四代。亚特家的历史足够辉煌——曾出现过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德国首位化学女博士。他们家族曾和爱因斯坦比邻,和居里夫人深交…… 但如今的亚特三姐妹却住在曼哈顿上西区的一栋旧公寓里。这栋公寓里生活过亚特家的好几代人,但奇怪的是每一代人都无法善终。她们仨笑称自己是没有伴侣、没有孩子、没有宠物的“三无女人”。她们深信自己的家族被厄运缠绕,她们始终觉得自己活着的意义就是毫无意义,于是她们在千禧年到来之际,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圈出一枚小胖子

    圈出一枚小胖子

    我是江湖里的一枝花,也是人海中的一粒渣。我是活血养颜的美萌嗲,也是风中凌乱的囧雷呆。问世间情为何物?公子答曰:“丫是废物!”好羞涩啊混蛋!死皮赖脸的小胖妞铿锵登场!这宫廷,真是有一股贱贱的忧伤啊!
  • Demon王子的专属公主

    Demon王子的专属公主

    冷暗夜,帅气到对着八十岁老妇一笑,让老妇心脏病发的程度。人却不如其长相,天使的面容恶魔的心。打架,酗酒,几乎成了他每天必须做的事情。莫名其妙的被凌雪儿在酒吧强吻,正好被女朋友看到。“从今天起,你是我的女人。”他纤细的手指指着凌雪儿的鼻尖,冷冷的说道。银月,同样帅气迷人到人神共愤的外表,永远都是温柔的笑容,仿佛可以融化整个南极。心底,却如同冷暗夜一样的邪恶。“亲爱的公主,请让我做你的守护王子。”他微笑着看着凌雪儿,邪恶的对着冷暗夜勾了勾嘴角。
  • 玩个小号遭雷劈

    玩个小号遭雷劈

    她的大号是《盛世》天龙里的所谓大神一枚,让无数小女子趋之若鹜。她建了个小号,想要导正性别,试试玩女号的感觉,却在建号的第一天就乌龙地卷进了天龙里最狗血的一段八卦恋情之间。她只是出来打个酱油的,怎么突然就成了重要女配?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写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到各处旅游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沈复创作的《浮生六记》,将夫妻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卷翻译成英文,并作长篇序言。
  •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韩少功作品系列》是该系列第五卷,收录作者六十四篇随笔。关于社会与历史、关于人生与道德,关于文学与文化等各方面,作者都有精到的见解和完美的诠释。作家中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转型期的现代中国进行多角度的反思与批判,对全球化时代众多尖端性的人文话题有广泛介入,颇具时代的厚重感与人性的震撼力。《文学的根》、《性而上的迷失》、《“文革”为何结束》等重要篇聿在境外评介发表,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同行们的关注。
  • 明伦汇编人事典目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目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