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300000261

第261章 风云突变

许劭四十多岁,身材修长,白净而英俊的面孔上有一双深邃而睿智的眼睛,他留着三绺长须,神态谦和,气质儒雅,举手投足之间隐见轻灵而飘逸的仙人之气。

许劭在当今名士何颙和孔融的陪同下,缓缓走近开阳门。

洛阳太学与鸿都门学的祭酒(现在的大学校长)、博士(现在的大学教授)、诸生(现在的大学学生),洛阳京畿一带闻讯而来的士子大约二万多人云集洛阳南城的开阳门,夹道欢迎许劭先生到京讲学,其声势之大,气氛之热烈,乃是自党锢之后,最为浩大的一次。

当今太学祭酒是前朝大儒马融的族子侍中马日磾(读di),鸿都门学的祭酒是侍中乐松和贾护两人。三人匆匆迎上前致礼欢迎,大家寒暄一番之后,马日磾和乐松贾护三人就为许劭入住哪一所学府争论起来。

城门两边的学士分成太学和鸿都门两派,大家各自站列一边,泾渭分明,叫喊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把许先生请到自己的学府去。

马日磾乃当代大儒,乐松和贾护也算是名士,三人各说理由,竭力邀请许劭。

许劭笑道:“三位大人不必争了,我习《易经》,当然入住太学。”

跟在马日磾后面的几个太学主事(太学的管理官员)闻言狂喜,飞奔报信,霎时间,太学诸生的叫喊声冲天而起,声震云霄。鸿都门的诸生顿时气馁,喊声马上小了下去。

乐松急忙拱手说道:“许先生,陛下有口谕,希望先生能够入住鸿都门……”

许劭挥挥手,略带歉意地说道:“我乃一贱平民,陛下的口谕不听也无妨,抱歉了。”随即他口气严厉地说道,“我等儒家子弟以经学为立身之本,大汉国也是以经学为政教之本,但当今天子视而不见,公然唱反调,以一帮文学弄臣和俳优们组成鸿都门学府,这实在是有悖大体,是动摇我大汉国的根基啊。书画辞赋,其实都是雕虫小技,小才而已,学会了它们,难道能够匡国治政吗?”

乐松和贾护完全没有想到名闻天下的许劭先生还没有走进洛阳城,就把鸿都门评批的一无是处。两个人傻傻地望着许劭,呆若木鸡。

许劭看了两人一眼,略带怒气,继续说道:“鸿都门下的子弟不学无术、钻营取巧之徒众多,乃我大汉国祸乱不止的根由,此种污浊之地,不去也罢。”

何颙大笑,说道:“来人,立即将子将先生对鸿都门的点评传抄洛阳城,快,快,这是子将先生来到洛阳的第一评啊。”

孔融轻轻推了一下乐松,笑道:“两位祭酒大人可以进宫回复陛下,就说鸿都门可以关门了,哈哈……”

“子将兄,请,请……”马日磾笑呵呵地拉着许劭说道,“请上马车。”

马日磾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略显肥胖,一脸的浓密胡须,忠厚而谦恭。许劭和他初次见面,闻言非常客气地拒绝道:“我不习惯坐马车,还是和诸生子弟同行而回吧。”

一行人步入开阳门,走进洛阳城,数万太学学士和各地士子欢呼叫喊着跟在后面,热闹非凡。鸿都门的学士们虽然心情很沮丧,但看到许先生走入洛阳,还是兴奋得欢呼雀跃,随在后面去了。如果有幸得到许先生的点评,那可就是鱼跃龙门,身价百倍了。

乐松和贾护相视无言,一脸的自卑和无奈。贾护苦笑道:“如何向陛下交待?”

乐松长叹道:“走吧,进宫向皇上请罪吧。我们鸿都门自从创建开始,什么时候被人正眼看过?我们丢了面子被人骂骂也无所谓,但陛下的颜面何存啊?”

================

太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太学由西汉武帝最早创建,立《诗》、《书》、《礼》、《易》、《春秋》五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至西汉末仿孔子弟子三千,太学亦设员三千。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一万多人。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光武皇帝在洛阳南开阳门外建太学,学业重开。自光武皇帝开始,历代君主都重视太学教育,太学声誉日高,匈奴亦遣人来洛阳学习。顺帝继位后修缮太学,开拓房舍,造构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太学的讲堂长十丈、广三丈,非常气派。到孝桓皇帝朝,太学生已达三万人。

太学隶属太常管辖。太学的老师叫博士,博士须选试而后用,很强调博士的师表风范。太学内博士加博士祭酒共十五人。本朝的名儒大师,往往在其中充任太学博士。太学学生的出身多为官宦子弟,亦有家境贫寒者。由于学生出身不同,在待遇上也不一样。一些官宦子弟可享受国家俸禄,而贫寒子弟则不仅衣、粮自理,连照明的脂烛也要自行解决。

汉代太学的兴盛,和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密切相关。入太学、考试通经、做官,是汉代学子的梦想。太学诸生考试通过之后就可以直接做官,不通过者还可以补考。太学生回到地方之后仍然有到中央做官的机会。当时地方每年有一次举荐人才到中央任职的机会,入选者又多出自太学。太学学子众多,最后能做官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少年入学,到白发苍苍时仍未求得一官半职,生活潦倒。为此,朝廷几次给年届六十以上的太学生统一授予官职,算是皇恩浩荡了。

================

鸿都门学,坐落于太学之外,鸿都门之下,当今天子创建于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是中国古代第一座文学艺术学院。

辞赋是大汉帝国特有的文学体裁,辞赋的字句铺排骈丽,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令人如痴如醉,回肠荡气。当今天子尤其喜欢做赋。

天子的老师议郎蔡邕告诉天子说,辞赋是小技,道德才是根本;辞赋的修辞技巧是末节,以文载道方为鹄的的大道理。蔡邕的说教让天子很反感,甚至无法理解。天子很欣赏自己的才华,但他的老师杨赐和蔡邕都不以为然,天子认为自己受到了轻视,他认为朝堂上的大儒士子们虽然嘴里念叨着经学,看上去一个个道貌岸然的样子,其实个个面目可憎,都是狗屁不通之辈。于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主意在天子的脑海里冒了出来。他要开创学府,另起炉灶,以对抗经儒之学。

天子马上找来侍中祭酒乐松和贾护,让他们召集天下善写辞赋以及能写奇字、缪书、鸟鱼虫书等美术字的人,待制鸿都门下,建立了一座鸿都门学。和太学不同的是,这所新学府专门研讨辞赋和书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艺术学院,而当今天子就是这所学院的院长。天子还特意命令鸿都门的学士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高悬于殿堂之上,表示这座学府学得也是儒家之术。

天子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亲自撰写了一部长达五十章,以上古史为题材的鸿篇巨赋《羲皇篇》,他命令鸿都学府把《羲皇篇》做为学院的教材。这下子,天子真的开创了大汉国学术的先例了,大汉国的经学界一片哗然,抨击之声一度达到了顶点。天子看到整个王朝都陷入了学术争论之中,嘴都笑歪了。谁说朕不是天才?

鸿都门学的祭酒乐松和贾护本为文学侍臣,出身平民,以他们的名望绝对召不来名士级的人物。鸿都门刚刚开始是只有四五十人,很萧条,但随着张芝等一帮名士的加入,鸿都门突然间空前的发展起来,辞赋,书画,音乐无一不是代表着大汉国的最高水平,其慕名而来的学士很快超过了一万人,隐约有和太学分庭抗礼的势头。

学术和价值观念的争论不可避免的开始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说说汉代的张芝和草书。在西汉时期,草书主要出于戍卒徒吏之手,是一种典型的民间书体,到西汉杜操及东汉崔瑗时有所发展,相传崔瑗所作的《草书势》在东汉中期问世,而至东汉晚期赵壹的《非草书》之时,汉代的草书已经大行于世了。随着书法革新思潮的出现,草书迅速崛起,在整个士人阶层形成狂热持久的草书热。以弘农人张芝和其弟张昶为代表的草书家,甚至不惜抛弃仕途,献身草书艺术。这种人生价值的选择也极大影响了东汉学子,他们纷纷绝弃仕途,献身草书,这招致了来自儒学士子们的猛烈攻击。

赵壹在《非草书》说书法是经艺载道的工具,为王政之本,而草书“善既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因而非圣人之业。赵壹写《非草书》的目的,在于重申儒学的尊严,平息弥漫在东汉士人阶层中的草书热情,使他们重新建立起对儒学的信仰。赵壹的儒学正统立场,使他无法从书法审美的角度认识、理解草书。赵壹的守旧观念没有阻滞体现时代审美思潮的草书在东汉晚期的深入发展,草书热在士人阶层中不但没有降温,反而愈演愈烈,至熹平、光和年间(公元172年到184年间),达到了它辉煌的顶峰。

本朝的士子们对草书的接受与反对,使得士人阶层划分出了两大立场鲜明的阵营。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立场问题,而是本朝士人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选择,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观念,两种截然相反的政治立场。

学术的争论才刚刚开始,天子立即又把这种斗争引到了政治上。

天子在鸿都门学府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是儒家学子们所没有想到的。天子久居于深宫,创建鸿都门学的成功让他感到新鲜和满足。于是,他重重地赏赐了这些帮助他的人,还给了他们以很高的地位。

第二年,天子更加醉心于经营他的学院,下诏对全国招生,命中央和地方官僚推荐,并许愿说,鸿都门学的学生只要学有所成,一律高官厚禄,出则为刺史、太守,入则为尚书、侍中,甚至可以封侯赐爵。天子还令人将乐松、江览、张芝等三十二名鸿都门学的博士画像立赞,劝诫天下学子以他们为榜样。

天子的这一举措严重破坏了大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大臣们纷纷上书劝止,告诫天子以社稷为重,以太学为重,速罢鸿都门之学,以销天下之谤。但所有的书奏劝谏,天子一律不听,固执己见。其结果是现而显见的,奸阉们无法伸手太学,却轻松把持了鸿都门学,无数的不学无术,贪赃枉法之徒凭借着一首剽窃的辞赋,一张代笔的书画而登堂入室,摇身一变成为大汉朝的官僚。鸿都门一时之间成为奸阉们的聚宝盆,藏污纳构的污浊之地,鸿都门的学子们都成了奸阉的门生,士人君子之辈无不唾骂痛斥。

但利益驱使无数的人趋之若骛,鸿都门愈发兴盛。

==================

许劭的点评让天子勃然大怒,他在鸿都门花费了无数的心血,他非常希望得到“天下第一评”许劭先生的肯定,但许劭先生毫不留情,连洛阳城的城门都没有进,就评说鸿都门是污浊之地,大汉国祸乱的根由,这不亚于迎头给了天子一记闷棍,他几年的心血随着许劭的这句话,瞬间化做了泡沫。

从今日开始,这鸿都门昔日的辉煌将成为过去,鸿都门也将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天下第一评”,无人可以撼动它的影响力。

天子如果非常生气,往往会跑到永乐宫,向自己的母亲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今天,他实在气愤不过,匆匆赶到永乐宫,在母亲面前大叫大喊了一番,就差没有派人到太学把许劭抓起来了。

皇太后很耐心地听完他的叫骂,然后问道:“许先生就是天下第一评?”

天子点点头,恨恨地骂道:“这个许相,不就是儿子娶亲嘛,他为什么要把许劭请到洛阳来?”

皇太后笑了起来,她慢慢说道:“皇上,许大人请他来,无非就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我看,这位许劭许先生来了也好,你那个什么鸿都门,散了也就散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本来也就是花钱的窟窿,没了更好。过去,我记得有人骂鸿都门是野鸡学府,许先生说它是污浊之地,已经算是口下留情,很客气了。”

天子不屑地冷笑了一下。

“我听说,赵忠和张让劝你把北军调走一部分,把小史侯也一同带到冀州去祭祖,是吗?”太后不紧不慢地问道。

“朕正在考虑。”

“这些中官们又在打什么主意?皇上走了,大皇子也走了,北军南军也都随我们到冀州了,这洛阳不就是一座空城?既然是空城,那中官们要求陛下把董卓的部队调到河东郡干什么?他们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啊?”

天子奇怪地看了一眼太后,问道:“这都是条侯董重对母后说的?”

“是啊。”太后说道,“大将军虽然居心叵测,但中官们一向只手遮天,皇上也不能不防啊。”

天子沉吟不语。

“条侯是我娘家侄儿,虽然很恨中官们害死了他父亲,总想报仇,但他忠心耿耿为了陛下和小董侯,这是勿庸置疑的。他在外面装疯卖傻,和大将军府的人整日混在一起,得到了不少消息,皇上应该重重赏赐他。自家人不用,将来如何让小董侯继承皇统啊?”

“母后是什么意思?”天子问道。

“他可以做骠骑将军嘛。骠骑将军置府,条侯可以趁机蓄积力量,为将来小董侯继承皇统做准备。”

“这事不能急,要找恰当的机会,免得条侯成为众矢之敌。”天子说道,“舅舅的死,母后难道忘了吗?”

孝仁皇太后神色一黯,没有说话。

“母后不想带小史侯一起走?”

“大皇子要留在洛阳。”太后缓缓说道,“我不相信中官,尤其不相信赵忠和张让,他们劝皇上这么做,一定另有目的。”

===================

天子召见宗正刘虞。

“爱卿听说了许劭先生的点评吗?”

刘虞小心地看了一眼天子,谨慎地说道:“洛阳城都传遍了。”

“你看,这是鸿都门的十几位博士送来的奏疏,他们要走了。”天子指着案几上的一堆书简说道,“朕说了好几年的话,还比不上许先生的一句话……”他连连摇头,一脸的无奈。

“他说的话真有这么灵验吗?”

刘虞想了一下,说道:“许先生不过说了真话而已。”

天子瞅了他一眼,负手在书房内来回走了两趟,脸上阴晴不定,显得非常犹豫。

“爱卿,你说,朕要是请他进宫,让他点评一下朕的两位皇子,他会不会答应?”

“绝不可以。”刘虞骇然心惊,脱口而出。

===================

同类推荐
  • 大奥日本

    大奥日本

    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户城,是日本史上空前未有的复合建筑群,而“大奥”,是这建筑最深处的存在,亦是位于权力中心的女性所建立的组织结构。大奥的世界,因幽闭而引人遐想。至高统治的背后,将军与执掌大奥的御台所,如何度过一日三餐的常规生活?位分森严的种种规制之下,暗藏着怎样生动的人情细节?两百年的大奥一梦,如何开始,又如何落幕?“衹园精舍钟声,流响诸形无常,沙罗双树花色,显示盛者必衰,骄奢者不久长,犹如春梦一场,强梁者终败亡,恰如风前微尘。”一部隐秘的幕府史话,悲欢虚实,从头道来。
  • 历史的坏脾气

    历史的坏脾气

    本书讲述了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些名人轶事,评述了一些社会现象,对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很有帮助。
  • 战国赵为王

    战国赵为王

    一个两千年后的灵魂,穿越到了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丹的身上。为了摆脱将来沦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垫脚石的命运,赵丹决定还是把这个统一天下的担子放在自己肩膀上好了。但在那之前,赵丹得应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此时此刻正是秦赵长平之战的最紧要关头,所以赵括换廉颇,到底换不换?本书QQ交流群:672482759。
  • 魏晋原来是这样

    魏晋原来是这样

    《历史中国》是有史以来最全的中国断代史,每卷从50个角度观照该段历史,用50篇专题文章,深度阐述历史知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并融合了当前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讲述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每卷末附录该时间段的详细年谱,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历史中国》是一部中国历史精品之作、“中国人都能看懂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 汉朝的密码

    汉朝的密码

    历史的确是有其密码的,倘不能解开密码,只能观其表象,却不知其内在。而司马路,正是一个历史的解码者。为您揭开一个古代超级大国的崛起之谜,一个古老名族的整合熔铸历程,一个强大帝国的历史密码,一个古老名族的文明密码。身为法家巨子,韩非为什么会死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国?荆轲刺秦王,他的失败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内情?和中原小国相比,楚国堪称古代的超级大国,然而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阻挡不住秦国的进攻?秦吞并六国,难道仅仅凭借的是强悍的军事力量吗?秦始皇讨厌他的长子扶苏而将他派去长城吗?当农民揭竿而起,秦军主力迟迟不来增援,还有多少没说清楚的隐情?
热门推荐
  • 欢乐颂

    欢乐颂

    吃过早饭,倪万德就往乡上赶,他要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从乌地吉木到乡上二十多里地,出了寨子一直上坡,紧赶慢赶得三个小时。说下来,倪万德用不着跑这么远的路,电话里就能把事情说清楚。可是,倪万德觉得这事非同小可,他必须亲自跑这一趟。昨天晚上,倪万德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一夜。这么大的事,倪万德没有对三桃说出实情,他怕三桃担心。倪万德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明天他要到乡上去一趟。三桃没有多想,说这么远的路,得请人用摩托送一下。倪万德知道三桃心疼自己,嘴巴上答应,事实上并没有去落实。这些年来,倪万德不会轻易开口,哪怕给别人添芝麻大的麻烦。
  • 益部谈资

    益部谈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捡个美男做相公

    穿越之捡个美男做相公

    睁开眼就听人喊她娘亲,小包子倒是可爱,可儿子貌似还不是亲生,这家徒四壁的要什么没什么,这是让她白手起家?好不容易听说儿子是个落难少爷有人要接回家,她正要跟着去享荣华时半夜被人追杀,无奈携小包子临时逃命去,途中遇上美男帮退敌脱险还包吃住,这么个高颜值家底丰厚的美男不拐来做个长期饭票岂不浪费机会,嘿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结婚四年的严佳感叹婚姻生活如此平淡,跟丈夫方振乾开玩笑说想红杏出墙一番,却不料一场婚姻危机却在向她悄悄逼近,方振乾的初恋女友华梅在海外飘了一圈后又回到国内,千帆过尽,还是觉得方振乾最好,在偶然与蓄意的双重机遇下,她跟方振乾越走越近,终于,一场情感纠葛在三人之间引爆了……
  • 我真不想再穿越了

    我真不想再穿越了

    我不过是个普通人,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狠心的天道,我没有任何的光环,除了死亡还是死亡,任何的悲剧都会让我经历个遍,我求天道大大别让我再重生了。我真的不想再被虐了,所以我真的不想再穿越了。是真的不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请慢慢观看!
  •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何挑暖男(财蜜eMook)

    如何挑暖男(财蜜eMook)

    本期七夕特辑,将引进高端大气的商学院教学形式,手把手教你如何挑绩优蓝筹男。女合伙人都是这么挑暖男的:价值观要高度一致,说俗点就是怎么看待钱和消费。人生目标是否一致,就是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啦!兴趣爱好是否接近,毕竟一过上柴米油盐的日子,多少都会觉得无聊啊、没意思之类的!脾气性格要合得来,因为脾气不合可是相当痛苦的事情啊!生存技能互补,这个大家应该都懂的,就是他不会的你会,你不会的他会。生活习惯要相近,比如你习惯11点前就睡觉,结果对方是个夜猫子,你想碎觉觉时,人家还正亢奋呢!
  • 最美存在

    最美存在

    “我吗?”环顾四周“嗯”“林兴兴”也许在我们相遇的那一刻就已经是注定好了的。
  • 有凤来仪:残王溺宠霸王妃

    有凤来仪:残王溺宠霸王妃

    穿越成病秧子小美人,还要被逼嫁给残疾王爷,一手的烂牌人设!但是没关系,不就是装白花扮柔弱巧夺人心么?她在行得很,翻云覆雨间,得了某只腹黑王爷青眼相加,无尽溺宠。世道乱,携手相护,平战天下,而江山高位在他心中,远不及她灿然一笑。
  • 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

    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

    青少年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本文旨在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阅读本书可以让青少年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情感,给自己一个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