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300000316

第316章 山雨欲来

清晨,左彦和李玮几个人匆匆走进了大帐。李弘很着急,天还没有亮,他就派庞德去催了。

“俊义,仲渊,安抚流民的办法可商量好了?”

“大人一催再催,哪敢怠慢。”李玮展开手上的竹简,笑道,“由于时间紧,我们没来得及整理,先对大人说说吧。”

李玮向李弘详细解说了本朝的移民垦荒,军屯民屯等屯田制度,然后就无主地的所属问题和赋税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意见。李弘和左彦的想法一样,他也认为这些难题可以再商榷,暂时先摆到一边,还是先解决最棘手最迫切的问题。

谢明和宋文随即就如何安置流民,丈量荒地,修缮沟渠,垦地耕种等具体事情做了说明。

左彦最后总结道:“大人,不论是把田地租给流民还是卖给他们耕种,我们早期的投入非常巨大,靠我们那点钱根本不够。我和仲渊、文龙仔细算了一下,仅安置百万流民这一项,大概就需要五亿钱。大人你想想,这百万流民要给他们吃饱穿暖,要把他们迁移到太原上党的郡县,要给他们建造简易的居住之所,要让他们能活下去,如果每人开支五百钱,百万人就是五亿钱。我们什么事没干,五亿钱就没了。所以大人若想招抚太原和上党两地的黄巾,安置太行山流民屯田,必须要想办法再弄五十亿钱,加上我们自己的那二十七亿钱,大概勉勉强强可以维持到明年春天。”

李弘瞠目结舌。

“大人,当年武皇帝迁七十万百姓到西凉北地郡的黄河南岸开荒屯田,第一年的耗费就是一百一十亿钱。”余鹏苦着脸说道,“现在太行山有百万流民,也许陆续还有幽州流民闻讯而来,所以……”

“这难道比打仗还费钱?”李弘皱眉问道,“这么多钱,我到哪里弄去,就是抢也抢不到啊。”

“大人,一个流民本来是一无所有的,我们要花钱让他们吃饱穿暖,要让他们有一处可以遮风挡雨的茅屋,要让他们有农具有种子有耕牛,这种供应要持续到他们收获了第一斛谷物为止。这大概要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我们需要花费多少?再加上招抚黄巾军要钱,安排府衙官吏实行屯田要钱,制造购买农具种子要钱,修缮沟渠要钱,大人,就是养活一头耕牛都要钱啦。”宋文解释道,“我在渤海郡府任职的时候,曾经为安置流民的事伤透了脑筋,其实说到最后,就是没钱,有钱什么事都能解决。”

“指望陛下和朝廷是没有用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李弘想了一下,看看唐云,问道:“文龙,可有办法在短期内赚到五十亿钱?”

唐云哭笑不得地说道:“大人,你抢都抢不到,我到哪里赚去?”

李弘望望帐内众人,突然笑道:“你们一定有办法,否则不会跑来说这事。”

“好了,快说,快说。”

===

“以商补农。”李玮笑道,“昨夜我们想了很长时间,觉得只有这个办法才能长久的维持垦地屯田。在并州安置流民屯田,我们持续投入大概需要三到五年,如果遇到天灾人祸,大概还要延续几年,所以这钱是万万不能缺的。”

“我们打算在晋阳重开大市,以招徕和鼓励各地商人到边郡来做买卖,赚大钱。我们从中收取商税来填补一部分屯田用钱的空缺。”

“商税?”李弘问道:“那能赚到大钱吗?马上就能赚到钱?”

李玮笑笑,说道:“大钱肯定能赚到,但需要很长时间。”

“本朝初年,自高祖皇帝到文、景皇帝,实行的都是与民无禁之策,大力支持和鼓动百姓营商,所以那时候商贸非常繁荣。当时的太原为南北交通要冲,晋阳是各地物资集散之地,商人们主要以马匹为主的畜产品及金银珠宝等物做买卖。我朝商人用丝织品、酒和其他精美制品与匈奴人交换牲畜与毛皮制品。由于双方互利,都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东西,所以边贸长盛不衰,并州商税收入非常高。”

“然而,自武皇帝开始,重农抑商,晋阳大市开始衰败,此后由于胡人势大,并州北方数郡全部丢失,太原和晋阳成为双方交战之地,所以也就没有开市这一说了。光武皇帝时期,并州牧郭汲收复了北方五郡,其后不久,匈奴内部因为发生诸王争立的内乱,分裂成了南北二部。匈奴人由此开始没落,而并州才得以逐渐稳定下来。”

“并州战祸渐止,晋阳大市逐渐复苏,但再也没有往日的繁华了。”李玮说道,“这几十年来,鲜卑人,乌丸人轮流寇掠边境,加上并州人口巨减,所以集市萧条,几乎没有什么商税收入。要想赚大钱,必须等到集市繁华以后才行。”

“仲渊,可有什么办法让晋阳大市立即繁华起来?”李弘追问道。

“大人若想通过晋阳大市立即赚取大量钱财,就要有诱人的货物。”李玮说道,“以商补农,首先就要兴商,要兴商,就要有集市,有集市就要有诱人的货物,否则,各地的商人不来,我们到哪里赚取去?要知道,大汉国的钱财几乎都藏在这些商人们的家里。”

“诱人的货物?能赚钱的货物?”李弘笑道,“除了战马、牲畜和粮食,这里还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出来卖?”

“盐和铁。”李玮从容说道,“并州中部和北部盛产良马,并州的中部和南部屯田之后也有大量粮食可卖,但并州最赚钱的还是南部的盐池和铁矿。”

李弘笑容一僵,半天才说了一句话:“那是陛下的财产,我们怎么能动?”

“河东盐铁之利甲天下。”李玮笑道,“前朝大秦国的时候,朝廷掌管盐铁的开采、制造、运销等事务,史书记载,当时的‘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所以这盐铁之利乃是我大汉国的重要收入。”

“不是大汉国的,是陛下的。”李弘再次说道,“仲渊,你的胆子太大了,连陛下的财产你都敢动。”

“大人,你听我说完。”李玮笑道,“这盐铁的事我要仔细对你说清楚,否则,这商就无从兴起,不兴商,我们就赚不到钱,没有钱,太行山百万流民的事就无从解决。”

======

“大人,本朝初期曾经鼓励百姓营商,商贸非常发达,为什么到了武皇帝时突然就被打击了呢?原因就起源于这个盐铁。”

李玮说道:“我大汉国所有的山林池泽,都是陛下一人的,所以我大汉国的赋税制度规定,凡农田租都归大司农府,由朝廷开支,山海池泽之税则归属少府所有,专供陛下和皇室成员私用。”

“这一制度刚刚订立时颇为合理。国家耕地多,田赋是大宗收入,山林池泽少,商税是小宗收入。把大宗归国家,小宗归皇室,这也并非陛下私心自肥。但随着盐池和铁矿的增多,盐铁之利逐渐庞大起来,山海池泽之税逐步超过了国家的田租。这种收入数额的转变,是开始定制时所不曾预料的。商税超过了田租,少府收入胜过了大司农府,矛盾立即就出现了。”

“本朝建立初期,推行休养生息之策,减轻关市之征,开山泽之禁,使国家很快富裕了起来,百姓也可以自足。朝廷在采盐、制铁方面,除了郡、国设有盐铁官进行官营外,也允许私人经营,所以当时即有靠煮海为盐而强大起来的诸侯如吴王濞,也有靠冶铁业致富的富商大贾。”

“本朝的武皇帝雄才大略,讨匈奴,通西域,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致使军费浩繁,财用耗竭,府库空虚,虽然实行了卖官鬻爵、铸造钱币等措施,但仍然无法满足其需要。武皇帝不但把大司农府的钱用完了,还把先祖文、景皇帝几辈子积蓄下来的钱财也花光了。”

“当时百姓的田租税是三十分之一的定额,这是祖宗定的,不能轻易变更,所以武皇帝只好把少府的钱拿出来贴补国库。武皇帝同时命令各地富商大贾,最主要的是盐铁商人,也象他一样自由乐捐,但结果让他非常气愤。那些富商大贾根本不理睬武皇帝的诏令,一个个都很吝啬,即使捐助了,也就一点点。当时的盐铁商是最大最易发财的两种商人,他们的这种做法最终激怒了武皇帝。”

“武皇帝勃然大怒。在他看来,这些人的钱都是因为自己的慷慨他们才赚到的。自己把山海池泽让给这些商人经营,他们才得以晒盐冶铁,发财赚钱,然而这些人现在不但不领情,反而践踏自己的权威。既然你们不感皇恩浩荡,不愿意掏钱帮助国家,那也就不要经营全国的山海池泽了,让朝廷来经营吧。于是在张汤、桑弘羊等大臣的建议和主持下,武皇帝实行了盐铁官卖之策。朝廷在各重要的产盐、产铁区设置盐官、铁官,掌管盐铁事务,不许私人经营。”

“武皇帝心中的怒火一发不可收拾,他觉得商人都是忘利小人,再加上朝中一帮大臣的煽风点火,终于引发了一场浩劫,商人的浩劫。”

“武皇帝将盐、铁强行收归官营之后,马上又把酒、茶等重要行业以及重要物资的运输和交易实行了官营。同时,他下旨对各类商业征收重税,责令全国的商人自报家产,凡陈报不实者,罚充军一年。鼓励告发经商者,凡被告发者,没收财物一半。于是告发一发不可收拾。全国上百万财产以上的商户都被告发了,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全部败落。武皇帝仅仅通过告发和没收财产一项,就得民财几百亿钱。”

“贪官污吏趁机鱼肉其间。朝廷下令缉捕的商户就达到六七万人,而各地官吏更是变本加厉,私自增加抓捕数量,达到了十多万人,搞得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不计其数。据说受害的商人比汉军远征大漠击杀的匈奴人还多。大汉国早期的繁荣商业,就此被毁灭。”

“盐没有一人不吃的,铁也没有一家不用,而煮海成盐,开山出铁的经营大权却被武皇帝拿到了自己手上。武皇帝不再让商人们擅自经营,他命令朝廷选派得力官员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其赋税收入全部归于朝廷,于是盐铁变成了朝廷专营,官府专卖。”

“为了这一问题,朝野之间争辩了很久,到昭皇帝的时候,各地商贾富豪和朝中三公九卿还就为盐铁专卖的事情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辩论,这场辩论的内容就记载在《盐铁论》里。各地的商贾富豪主张开放盐铁业,私人介入盐铁经营,而朝廷则主张沿袭武皇帝旧制,由官府专营。辩到后来,还是官府专营了。”

===

李玮说到这里,李弘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李玮的意思无非就是希望李弘向朝廷上书,要求盐铁官卖改为盐铁开放经营。盐铁允许私人介入经营后,商人有利可图,自然会云集并州,如此则商兴,商兴后钱财也就滚滚而来。

“大人,要想立即赚取大钱,就要开放盐铁业。”李玮说道,“并州这几十年来,由于外族入侵,人口流失,南部各地的盐池和铁矿都已经陷于停顿,这一块的商税收入朝廷早就没了。目前我们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钱财煮盐开铁,只有靠那些商人来投钱经营,这样一来,朝廷有收入,商人有利益,而他们有了钱,我们不也就收获颇丰了。”

“大人,在如今招抚黄巾和安置流民都需要大量钱财的情况下,我们只要求开放并州的盐铁经营,陛下和朝廷应该能接受。”左彦小声提醒道,“何况,盐铁收入的大头还是给陛下和朝廷拿去了,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李弘看看众人,问道:“并州南部有多少盐池和铁矿?如果开放经营了,你们能保证在短期内就能赚到大钱吗?”

李玮笑着连连点头。

宋文说道:“大人,并州的盐铁非常多,如果全部投入经营,加上后期的粮食自给,我们完全可以养活并州百十万人口,十几万军队。如果经营有方,几年后,我们应该还略有盈余。本朝并州最繁华的时候,仅太原郡一地就有六十八万人口,所以只要我们策略得当,十年之后,当能再现昔日盛景。”

“并州的盐池分布在太原、上党和雁门等地。本朝在全国二十七个郡设置了三十四个盐官,其中并州就有三个盐官,即太原郡的晋阳、雁门郡的楼烦、沃阳。”

“并州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是产铁的一个重要地区了。据战国时人的著作《山海经》记载,当时并州地区的白马山‘其阴有铁’,往南三百里的维龙山‘其阴多铁’,再往南一百七十里的柘山‘其阴亦有铁’,这三座山都在并州中部。并州中南部有矿十几处,在大陵本朝还设有铁官。”

“大人,这些盐池和铁矿如果全部使用,其产量惊人,其收益庞大,可以解决因安置流民问题所需的很大一部分钱财。”

“另外,并州还有一个赚钱的东西,这东西如果能让商人们经营,也是一个生财之源。”

李弘急忙问道:“是什么?长风,快说说。”

“煤。”宋文回道,“大人知道煤是什么吗?”

李弘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东西是干什么的?能赚钱吗?”

===

“大人,并州境内冶铁,一般使用炼炉、熔炉、锻炉,主要燃料为木炭,炼出来的主要是海绵铁,再经过熔炉熔化后可用于铸造器物,但如果要制作刀剑,还需要经过锻炉(炒钢炉)反复炒炼锻打,挤出渣子,才能做出无坚不摧的利器。”宋文说道,“并州的武器很出名,不但锋利而且不易折断,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锻炉内使用了煤,而不是木炭。煤能烧出更高的温度,燃烧的时间也长,但木炭就不行了。”

“煤炭的最早记载,见于《山海经》,其《北山经》云:‘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玉,多涅石。’‘贲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这‘涅石’就是煤,而‘孟门之山’在河东,‘贲门之山’在太行。所以并州有煤,而且非常多,许多地方整座山都是煤,随便挖一点就可以使用。”

“这东西除了冶铁外,还可以温酒炙肉,虽然用途不是很大,但可以卖到钱,如果能让商人们运到关中关东富裕之地,兴许可以卖上好价钱。”

“长风想钱想疯了,连这种主意都想的出来。”唐云笑道,“我看,还不如多做点刀剑,私下卖卖,赚得更多。”

“私下贩卖武器是死罪。”谢明指着唐云笑道,“我看你才是想钱想疯了。”

帐内众人大笑。

===

“大人,以商补农,就是通过重开晋阳大市,盐铁开放来迅速赚取钱财,然后把这些钱财用来垦地屯田。”李玮说道,“但关键问题是,盐铁开放首先要得到陛下和朝廷的同意;其次就是如何让各地的富裕商贾能够迅速得到这个消息并且立即赶到并州来经营;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这事由谁来支持。”

“如果朝廷派个奸阉来主掌盐铁事,那不要说以商补农了,就连安置流民都成了奢望。”

===

同类推荐
  • 明末之君临天下

    明末之君临天下

    1643年的深冬,北方流贼肆虐,鞑虏铁骑无人可挡,整个大明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风雨飘摇的大明即将迎来它的末日。就在这一年,朱志明穿越明末,附身在大明永历帝朱由榔身上,由此拉开了一场驱除鞑虏、兴办工业、发展科技,带领大明重新走上世界之巅的大幕。
  • 唐朝好岳父

    唐朝好岳父

    开皇元年,隋朝初立,舒安带着一个坑爹系统穿越而来。有一位好友叫做长孙晟,有一个义女取名叫做长孙无垢,贞观元年,这一年的舒安已经六十岁!备注:轻松流向,看一个六十岁的老妖如何在初唐年间越活越年轻!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可谓是近世纪以来史学界的一大异数,他的“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对你是离别,对我是等待

    对你是离别,对我是等待

    那一天,那个城市正遭遇近十年来最暴烈的风雪天。郁宁走进一座品位堪忧的大宅,并不知道将在那里见到再也无法忘记的人。她是美院一穷二白的学生,初衷只是一份报酬优越的工作,为此她成为年轻的舞台美术师严可铭的助手,却不知不觉中踏进一个从不曾想过的圈子。她觉得她像落水的人,在未知的河流中载沉载浮,迎接未可知的挑战和机遇,相识身份性情各异的人,但最美妙的是她爱上一个人。
  • 地球图腾

    地球图腾

    一次见义勇为,被莫名卷入国际纷争。被试验、被当兵、被追杀……为救生母穿越时空,却在上万年的历史中东磕西碰,是搅乱了历史进程?还是解开了历史迷题?当越来越多的神话传说成了事实,当得知人类并非宇宙中的唯一智慧生物,地球早已被多方觊觎。他将擎起巨剑保卫地球家园,在浩瀚星河中烙下地球的图腾!
  • 残暴公主,柔弱夫

    残暴公主,柔弱夫

    燕国国都凤城,繁华中透着奢靡和颓废。燕国立朝三百年,国都以前名为燕京,只是在昭烈女皇登基之后毅然改名为凤城,凡有不同意的大臣,全都遭到了屠戮的下场。十年前,昭烈女皇登基,灭门百家,从此之后再也无人敢说牝鸡司晨、燕国阴盛阳衰。昭烈女皇施行的是恐怖政策,杀伐果决超越了燕国历史上最残忍的皇帝,她有五名宠臣,专干捕风捉影、屠戮大臣、抄家抢钱的勾当。只不过这五……
  • 水浒枭雄

    水浒枭雄

    成吉思汗说:“我的帝国横跨欧亚。”张扬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朕的朝廷。”成吉思汗说:“千年后亚洲百分之八的男人是我的后代。”张扬说:“千年后世界百分之八的人都跟我姓。”
  • 北朝旧梦

    北朝旧梦

    他是先帝六子,岐国的风流王爷,她是酒楼的小二,遗落在落雪轩的相府千金。一道圣旨,她的命运从此改变,随他踏上征程。洞房之夜,她拂袖而去,换来他的坦诚相待。他许诺:一切有我,绝不负你。她许诺:庙堂江湖,并肩同行,她愿意为她挥出长剑,杀开血路……一路上,他们披荆斩棘,马踏天阙,携手而来,成为岐国帝王帝后。有道是,患难易共,富贵难享。他们能否一路走下去……他能否实现诺言:一琴一瑟一商羽,生生死死一双人,还是,系我一身心,负你千行泪。
  •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天文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天文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快穿女王:病娇殿下太难撩

    快穿女王:病娇殿下太难撩

    这一场风花雪月的快穿之旅,这一场命中注定的追妻之路,是缘,还是劫?阎灵:你是时光献给我的礼物,此生不负。Samuel:你是我的全世界,我的情劫,爱你此生不得歇。Evie:我的暗恋从没有结局,可我愿意为你守身如玉。Alex:我的每一生,都在等,我所爱的人。
  • 原配

    原配

    王子迎娶的,不一定是公主;也有可能是,公主的…恶毒继妹!本是同一个父亲,她不明白为何从小就低姐姐一等;后来她懂了,原来她只是个小三的孩子。父亲的打骂,让她想要毁掉所有姐姐的东西,包括他…她得到他,是用了手段的。在姐姐的生日舞会上,她制造了“酒后乱性”的假象,众目睽睽下,迫于负责,他娶了她,她成了他的原配!他说:“我娶你,只是不想让你步你母亲的后尘。你和我,无关爱情。”他说:“在我心里,你们姐妹永远是天地之分,她是货真价实的公主。”他说:“夫妻名分已是我的最大让步,不要再奢求更多。”…他说:“…得到我,只是你要报复你父亲和姐姐的一场游戏?”…他说:“你真的…从没有爱过我?哪怕是一点点?”…终于,她闻言笑了,笑得漫不经心:“你曾经的告诫,我一一牢记,多谢你这么多年来的‘悉心’照顾,现在——GameOver!”……推荐新文——《争夫》——“女儿啊,做得好,见到男人,就要卯足劲抢过来!”她睁开眼,尚未回神,混沌的头脑再次被面前女人的话雷晕。据说,这个国家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一百;据说,这个国家的女人们卯足劲生孩子,就是很难生出一个儿子;据说,这个国家的男人只要一出生,很快就被预订下了五十个妻妾;据说,由于男人的比例太少,女人们已习惯不惜一切代价地抢个丈夫,哪怕只抢回个第五十房妾室的头衔。哦对了,据说……,这个国家有律例,男人的妻妾上限,是五十……面对自称是“母亲”的女人的循循善诱,她干笑——好吧,既然这是游戏规则,那么……她会使出浑身解数……抢一个夫君回来!传言,兵部侍郎家的御九小姐是出名的抢夫达人;但凡有男方发出“征妻帖”,抢夫现场总有她的身影……可是,却总是百战百败,百败……不怠!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女人抢夫的艰难史,以及她打败众多妾室,一跃成为当家主母的……家斗史。文文非小白,女主扮猪吃老虎,阴险、腹黑、无操守!
  • 月蛮圣魂之冥奢华

    月蛮圣魂之冥奢华

    “苦主大人,巨鱼涌上崖,差一点把阿萝姑娘吞掉了!是不是该派人把她看守起来呢?”“杀了吧。”“苦主您,要把阿萝姑娘......”“杀巨鱼,诛心灭族!”暗想:还好还好,还是那个宠媳妇儿的苦主。但不至于诛灭巨鱼族吧。“苦主大人......”“难道要我下令诛灭水族吗?”“不不不,属下告退!”三千年前,我身穿咱们成亲之日的红衣,一夜屠尽八荒只为你一人。你不顾情缘弃我而去,让我独自游离于三界,可曾想过我这上千年是怎么活下来的?如今你说嫁就嫁,我一定要娶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