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300000316

第316章 山雨欲来

清晨,左彦和李玮几个人匆匆走进了大帐。李弘很着急,天还没有亮,他就派庞德去催了。

“俊义,仲渊,安抚流民的办法可商量好了?”

“大人一催再催,哪敢怠慢。”李玮展开手上的竹简,笑道,“由于时间紧,我们没来得及整理,先对大人说说吧。”

李玮向李弘详细解说了本朝的移民垦荒,军屯民屯等屯田制度,然后就无主地的所属问题和赋税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意见。李弘和左彦的想法一样,他也认为这些难题可以再商榷,暂时先摆到一边,还是先解决最棘手最迫切的问题。

谢明和宋文随即就如何安置流民,丈量荒地,修缮沟渠,垦地耕种等具体事情做了说明。

左彦最后总结道:“大人,不论是把田地租给流民还是卖给他们耕种,我们早期的投入非常巨大,靠我们那点钱根本不够。我和仲渊、文龙仔细算了一下,仅安置百万流民这一项,大概就需要五亿钱。大人你想想,这百万流民要给他们吃饱穿暖,要把他们迁移到太原上党的郡县,要给他们建造简易的居住之所,要让他们能活下去,如果每人开支五百钱,百万人就是五亿钱。我们什么事没干,五亿钱就没了。所以大人若想招抚太原和上党两地的黄巾,安置太行山流民屯田,必须要想办法再弄五十亿钱,加上我们自己的那二十七亿钱,大概勉勉强强可以维持到明年春天。”

李弘瞠目结舌。

“大人,当年武皇帝迁七十万百姓到西凉北地郡的黄河南岸开荒屯田,第一年的耗费就是一百一十亿钱。”余鹏苦着脸说道,“现在太行山有百万流民,也许陆续还有幽州流民闻讯而来,所以……”

“这难道比打仗还费钱?”李弘皱眉问道,“这么多钱,我到哪里弄去,就是抢也抢不到啊。”

“大人,一个流民本来是一无所有的,我们要花钱让他们吃饱穿暖,要让他们有一处可以遮风挡雨的茅屋,要让他们有农具有种子有耕牛,这种供应要持续到他们收获了第一斛谷物为止。这大概要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我们需要花费多少?再加上招抚黄巾军要钱,安排府衙官吏实行屯田要钱,制造购买农具种子要钱,修缮沟渠要钱,大人,就是养活一头耕牛都要钱啦。”宋文解释道,“我在渤海郡府任职的时候,曾经为安置流民的事伤透了脑筋,其实说到最后,就是没钱,有钱什么事都能解决。”

“指望陛下和朝廷是没有用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李弘想了一下,看看唐云,问道:“文龙,可有办法在短期内赚到五十亿钱?”

唐云哭笑不得地说道:“大人,你抢都抢不到,我到哪里赚去?”

李弘望望帐内众人,突然笑道:“你们一定有办法,否则不会跑来说这事。”

“好了,快说,快说。”

===

“以商补农。”李玮笑道,“昨夜我们想了很长时间,觉得只有这个办法才能长久的维持垦地屯田。在并州安置流民屯田,我们持续投入大概需要三到五年,如果遇到天灾人祸,大概还要延续几年,所以这钱是万万不能缺的。”

“我们打算在晋阳重开大市,以招徕和鼓励各地商人到边郡来做买卖,赚大钱。我们从中收取商税来填补一部分屯田用钱的空缺。”

“商税?”李弘问道:“那能赚到大钱吗?马上就能赚到钱?”

李玮笑笑,说道:“大钱肯定能赚到,但需要很长时间。”

“本朝初年,自高祖皇帝到文、景皇帝,实行的都是与民无禁之策,大力支持和鼓动百姓营商,所以那时候商贸非常繁荣。当时的太原为南北交通要冲,晋阳是各地物资集散之地,商人们主要以马匹为主的畜产品及金银珠宝等物做买卖。我朝商人用丝织品、酒和其他精美制品与匈奴人交换牲畜与毛皮制品。由于双方互利,都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东西,所以边贸长盛不衰,并州商税收入非常高。”

“然而,自武皇帝开始,重农抑商,晋阳大市开始衰败,此后由于胡人势大,并州北方数郡全部丢失,太原和晋阳成为双方交战之地,所以也就没有开市这一说了。光武皇帝时期,并州牧郭汲收复了北方五郡,其后不久,匈奴内部因为发生诸王争立的内乱,分裂成了南北二部。匈奴人由此开始没落,而并州才得以逐渐稳定下来。”

“并州战祸渐止,晋阳大市逐渐复苏,但再也没有往日的繁华了。”李玮说道,“这几十年来,鲜卑人,乌丸人轮流寇掠边境,加上并州人口巨减,所以集市萧条,几乎没有什么商税收入。要想赚大钱,必须等到集市繁华以后才行。”

“仲渊,可有什么办法让晋阳大市立即繁华起来?”李弘追问道。

“大人若想通过晋阳大市立即赚取大量钱财,就要有诱人的货物。”李玮说道,“以商补农,首先就要兴商,要兴商,就要有集市,有集市就要有诱人的货物,否则,各地的商人不来,我们到哪里赚取去?要知道,大汉国的钱财几乎都藏在这些商人们的家里。”

“诱人的货物?能赚钱的货物?”李弘笑道,“除了战马、牲畜和粮食,这里还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出来卖?”

“盐和铁。”李玮从容说道,“并州中部和北部盛产良马,并州的中部和南部屯田之后也有大量粮食可卖,但并州最赚钱的还是南部的盐池和铁矿。”

李弘笑容一僵,半天才说了一句话:“那是陛下的财产,我们怎么能动?”

“河东盐铁之利甲天下。”李玮笑道,“前朝大秦国的时候,朝廷掌管盐铁的开采、制造、运销等事务,史书记载,当时的‘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所以这盐铁之利乃是我大汉国的重要收入。”

“不是大汉国的,是陛下的。”李弘再次说道,“仲渊,你的胆子太大了,连陛下的财产你都敢动。”

“大人,你听我说完。”李玮笑道,“这盐铁的事我要仔细对你说清楚,否则,这商就无从兴起,不兴商,我们就赚不到钱,没有钱,太行山百万流民的事就无从解决。”

======

“大人,本朝初期曾经鼓励百姓营商,商贸非常发达,为什么到了武皇帝时突然就被打击了呢?原因就起源于这个盐铁。”

李玮说道:“我大汉国所有的山林池泽,都是陛下一人的,所以我大汉国的赋税制度规定,凡农田租都归大司农府,由朝廷开支,山海池泽之税则归属少府所有,专供陛下和皇室成员私用。”

“这一制度刚刚订立时颇为合理。国家耕地多,田赋是大宗收入,山林池泽少,商税是小宗收入。把大宗归国家,小宗归皇室,这也并非陛下私心自肥。但随着盐池和铁矿的增多,盐铁之利逐渐庞大起来,山海池泽之税逐步超过了国家的田租。这种收入数额的转变,是开始定制时所不曾预料的。商税超过了田租,少府收入胜过了大司农府,矛盾立即就出现了。”

“本朝建立初期,推行休养生息之策,减轻关市之征,开山泽之禁,使国家很快富裕了起来,百姓也可以自足。朝廷在采盐、制铁方面,除了郡、国设有盐铁官进行官营外,也允许私人经营,所以当时即有靠煮海为盐而强大起来的诸侯如吴王濞,也有靠冶铁业致富的富商大贾。”

“本朝的武皇帝雄才大略,讨匈奴,通西域,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致使军费浩繁,财用耗竭,府库空虚,虽然实行了卖官鬻爵、铸造钱币等措施,但仍然无法满足其需要。武皇帝不但把大司农府的钱用完了,还把先祖文、景皇帝几辈子积蓄下来的钱财也花光了。”

“当时百姓的田租税是三十分之一的定额,这是祖宗定的,不能轻易变更,所以武皇帝只好把少府的钱拿出来贴补国库。武皇帝同时命令各地富商大贾,最主要的是盐铁商人,也象他一样自由乐捐,但结果让他非常气愤。那些富商大贾根本不理睬武皇帝的诏令,一个个都很吝啬,即使捐助了,也就一点点。当时的盐铁商是最大最易发财的两种商人,他们的这种做法最终激怒了武皇帝。”

“武皇帝勃然大怒。在他看来,这些人的钱都是因为自己的慷慨他们才赚到的。自己把山海池泽让给这些商人经营,他们才得以晒盐冶铁,发财赚钱,然而这些人现在不但不领情,反而践踏自己的权威。既然你们不感皇恩浩荡,不愿意掏钱帮助国家,那也就不要经营全国的山海池泽了,让朝廷来经营吧。于是在张汤、桑弘羊等大臣的建议和主持下,武皇帝实行了盐铁官卖之策。朝廷在各重要的产盐、产铁区设置盐官、铁官,掌管盐铁事务,不许私人经营。”

“武皇帝心中的怒火一发不可收拾,他觉得商人都是忘利小人,再加上朝中一帮大臣的煽风点火,终于引发了一场浩劫,商人的浩劫。”

“武皇帝将盐、铁强行收归官营之后,马上又把酒、茶等重要行业以及重要物资的运输和交易实行了官营。同时,他下旨对各类商业征收重税,责令全国的商人自报家产,凡陈报不实者,罚充军一年。鼓励告发经商者,凡被告发者,没收财物一半。于是告发一发不可收拾。全国上百万财产以上的商户都被告发了,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全部败落。武皇帝仅仅通过告发和没收财产一项,就得民财几百亿钱。”

“贪官污吏趁机鱼肉其间。朝廷下令缉捕的商户就达到六七万人,而各地官吏更是变本加厉,私自增加抓捕数量,达到了十多万人,搞得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不计其数。据说受害的商人比汉军远征大漠击杀的匈奴人还多。大汉国早期的繁荣商业,就此被毁灭。”

“盐没有一人不吃的,铁也没有一家不用,而煮海成盐,开山出铁的经营大权却被武皇帝拿到了自己手上。武皇帝不再让商人们擅自经营,他命令朝廷选派得力官员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其赋税收入全部归于朝廷,于是盐铁变成了朝廷专营,官府专卖。”

“为了这一问题,朝野之间争辩了很久,到昭皇帝的时候,各地商贾富豪和朝中三公九卿还就为盐铁专卖的事情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辩论,这场辩论的内容就记载在《盐铁论》里。各地的商贾富豪主张开放盐铁业,私人介入盐铁经营,而朝廷则主张沿袭武皇帝旧制,由官府专营。辩到后来,还是官府专营了。”

===

李玮说到这里,李弘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李玮的意思无非就是希望李弘向朝廷上书,要求盐铁官卖改为盐铁开放经营。盐铁允许私人介入经营后,商人有利可图,自然会云集并州,如此则商兴,商兴后钱财也就滚滚而来。

“大人,要想立即赚取大钱,就要开放盐铁业。”李玮说道,“并州这几十年来,由于外族入侵,人口流失,南部各地的盐池和铁矿都已经陷于停顿,这一块的商税收入朝廷早就没了。目前我们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钱财煮盐开铁,只有靠那些商人来投钱经营,这样一来,朝廷有收入,商人有利益,而他们有了钱,我们不也就收获颇丰了。”

“大人,在如今招抚黄巾和安置流民都需要大量钱财的情况下,我们只要求开放并州的盐铁经营,陛下和朝廷应该能接受。”左彦小声提醒道,“何况,盐铁收入的大头还是给陛下和朝廷拿去了,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李弘看看众人,问道:“并州南部有多少盐池和铁矿?如果开放经营了,你们能保证在短期内就能赚到大钱吗?”

李玮笑着连连点头。

宋文说道:“大人,并州的盐铁非常多,如果全部投入经营,加上后期的粮食自给,我们完全可以养活并州百十万人口,十几万军队。如果经营有方,几年后,我们应该还略有盈余。本朝并州最繁华的时候,仅太原郡一地就有六十八万人口,所以只要我们策略得当,十年之后,当能再现昔日盛景。”

“并州的盐池分布在太原、上党和雁门等地。本朝在全国二十七个郡设置了三十四个盐官,其中并州就有三个盐官,即太原郡的晋阳、雁门郡的楼烦、沃阳。”

“并州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是产铁的一个重要地区了。据战国时人的著作《山海经》记载,当时并州地区的白马山‘其阴有铁’,往南三百里的维龙山‘其阴多铁’,再往南一百七十里的柘山‘其阴亦有铁’,这三座山都在并州中部。并州中南部有矿十几处,在大陵本朝还设有铁官。”

“大人,这些盐池和铁矿如果全部使用,其产量惊人,其收益庞大,可以解决因安置流民问题所需的很大一部分钱财。”

“另外,并州还有一个赚钱的东西,这东西如果能让商人们经营,也是一个生财之源。”

李弘急忙问道:“是什么?长风,快说说。”

“煤。”宋文回道,“大人知道煤是什么吗?”

李弘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东西是干什么的?能赚钱吗?”

===

“大人,并州境内冶铁,一般使用炼炉、熔炉、锻炉,主要燃料为木炭,炼出来的主要是海绵铁,再经过熔炉熔化后可用于铸造器物,但如果要制作刀剑,还需要经过锻炉(炒钢炉)反复炒炼锻打,挤出渣子,才能做出无坚不摧的利器。”宋文说道,“并州的武器很出名,不但锋利而且不易折断,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锻炉内使用了煤,而不是木炭。煤能烧出更高的温度,燃烧的时间也长,但木炭就不行了。”

“煤炭的最早记载,见于《山海经》,其《北山经》云:‘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玉,多涅石。’‘贲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这‘涅石’就是煤,而‘孟门之山’在河东,‘贲门之山’在太行。所以并州有煤,而且非常多,许多地方整座山都是煤,随便挖一点就可以使用。”

“这东西除了冶铁外,还可以温酒炙肉,虽然用途不是很大,但可以卖到钱,如果能让商人们运到关中关东富裕之地,兴许可以卖上好价钱。”

“长风想钱想疯了,连这种主意都想的出来。”唐云笑道,“我看,还不如多做点刀剑,私下卖卖,赚得更多。”

“私下贩卖武器是死罪。”谢明指着唐云笑道,“我看你才是想钱想疯了。”

帐内众人大笑。

===

“大人,以商补农,就是通过重开晋阳大市,盐铁开放来迅速赚取钱财,然后把这些钱财用来垦地屯田。”李玮说道,“但关键问题是,盐铁开放首先要得到陛下和朝廷的同意;其次就是如何让各地的富裕商贾能够迅速得到这个消息并且立即赶到并州来经营;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这事由谁来支持。”

“如果朝廷派个奸阉来主掌盐铁事,那不要说以商补农了,就连安置流民都成了奢望。”

===

同类推荐
  •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针对明初若干重要人物、事件在不同史籍记载中的异同,探讨它们如何在后世被渲染、附会、扭曲而呈现出彼此迥异的状貌,从而在政治生活以及民间传说中发挥影响。通过考证史料,寻根溯源,辨析真伪流变,以揭示不同时代及层次的历史价值观,探寻中国文化中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主要论题包括明代的"国号"与"德运"问题、朱元璋酷刑考、刘伯温的传说、蒙古流传的北京城建城传说等。
  • 秦汉:帝国的崩溃与新生

    秦汉:帝国的崩溃与新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自兹伊始,书同文,车同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统一。秦帝国的这次一统天下,短暂而辉煌。始皇帝沙丘暴崩,赵高立谋,李斯私心,二世胡亥登基。未几,嬴政陵墓之内尸骨未寒,戍卒叫,函谷举,咸阳火光,可怜焦土!秦朝,曾经席卷海内的伟大帝国,竟然一夕覆灭!西楚霸王项羽刚猛无俦,终垓下被围,四面楚歌。刘邦持三尺剑,以平民而为帝王,开天辟地。汉朝与匈奴百年战争,此消彼长,“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强音,至今荡气回肠……强秦盛汉,横亘四百余载。艰难苦恨繁双鬓,这些伟帝英君、王侯将相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开拓历史,秦汉先民胼手胝足,不断地汰陈除旧,消融野蛮与暴戾,最终,在千万里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一次又一次让铁与火归于沉寂。
  • 回到古代当大佬

    回到古代当大佬

    欢迎来到架空时代!有什么想法就评论出来,说不定能在书里实现!(好吧,我就是想抄书评!)
  •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所谓“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是一种人文文化的历史体现。它是指一种风物景观,后来各地也称自己的风景名胜为八景,例如青岛八景、燕京八景等。对于八景之说,滥竽充数者也不在少数,有人便视这种现象为社会危机实存下的附庸风雅和粉饰升平,但始终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 少年纵横家

    少年纵横家

    大道凋零,玄机暗生~~没有成长,没有小白,没有单一恋爱脑。。鬼谷弟子,出现就是高手,深邃昂藏,不畏非议,不畏纷争,挺身入局~~~为方便大家阅读,说明下:鬼谷子是暗线大boss,明线一号主角:张仪、钟离春。(非恋爱关系)二号:孙膑、苏秦。三号:周朝公主墨玉,杀手青龙皇天惟德是辅,至人感天而生。事有定则,谋无常局,故能捭阖。
热门推荐
  • 太清玉碑子

    太清玉碑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山冷燕

    平山冷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复仇者

    最强复仇者

    所有愤怒化成熊熊燃烧的怒火,罗锋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就是要斗它个五彩缤纷!
  • 律抄第三卷手决

    律抄第三卷手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懒帝驯妃

    懒帝驯妃

    倾幽,只要你留在我身边,我什么事都可以答应你。——真的?——君无戏言。好,那你张贴皇榜为我选二十几个俊美的男妃如何?——可以,你想要多少都行,等我把他们全部阉了,通通送到你宫里去伺候可好?……她要的是美男,不是太监!月下相逢,惊鸿一瞥,他把她列为下一个猎狩目标,设下陷阱,一步步的引诱她进入他的圈套。为了消磨她的锐气,教育她如何做好一个女人,在她入宫的第一晚,他当着她的面和别的妃子欢爱。谁知预料中的羞愧和尖叫没有,那该死的女人居然唤人送上一把琴,当众为他弹了一首《将军令》来助兴。他故意刁难,罚她在一个时辰内,抄出三百遍诗经,这次到很乖顺,没说一句话去写字,转眼间,她把一张纸递上来,微笑:“写好了。”他不可思议的接过那张纸,打开一开,上面竟然只写了五个字“三百遍诗经”。很好,算她有种,居然敢一再的挑战他的权威,那他就成全她,今生若驯服不了她,他萧千旭改嫁跟她姓。究竟能不能驯服呢?这应该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注:此文男主绝非善类,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推荐自己的文:《买来的皇后》完结V文(男主霸道,可爱。女主野蛮。)(穿越你注定是我的》完结半价V文(男女主皆绝美纯洁,是一篇梦想中的璧人)_________________友情连接:http://m.wkkk.net/推荐老公的淘宝返现网(喜欢购物的亲们不容错过。)北棠的《美人夜倾城》(谢谢棠帮偶做的封面)偶相公江南雪的《我是谁的妻》文笔超赞。昔若梦的《捡来的皇后》热奶茶的《暴君免礼》另:此文慢热,入坑慎重。(票票是鼓励,留言是动力,偶贪心,两样都想要,希望亲们可以支持。)
  • 韩先生,我想请你结个婚

    韩先生,我想请你结个婚

    黑暗中,她为救他,成了他的女人,他却隔天清晨匆匆离去。六年后,她进入他的公司,与他擦肩而过,却互不相识,但一切却悄然发生改变,他有了自己爱的人,她有了爱自己的人......她带着女儿疲于奔命,他重新进入她的生活,当他决定娶她时,她却淡淡一笑,转身离开……
  • 国雅品

    国雅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山里出来的孩子

    大山里出来的孩子

    一提到贵州省人尽皆知的就是“山城”这是一个九零后亲身经历过的地方真实的存在,采用实际生活为背景,怀念和留恋的心情写下美丽家乡的痕迹,写出大山里孩子们迷茫而向往外面世界的心情,书里的几个主人公们用他们不同的方式走出大山后的经历和生活!纯真年代的爱情!艰辛苦楚的生活环境,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生存,坚强勇敢的去面对生活。
  • 爱在摩氏7点8度

    爱在摩氏7点8度

    本书为一部浪漫爱情小说,以玛瑙石头为文眼,描述一段值得纪念的情感。正如作者所言,大漠上,有一种东西,带着千万年的讯息存在,沉睡着,却又等待着被唤起,蠢蠢欲动。距离让我们越发无瑕剔透,“刚好来不及”让我们在回忆中尤其璀璨。遗憾永久存活在最初动人的悸动里,彼此的心里。我将继续爱着大漠的玛瑙石块,犹如爱着你一样。在你永恒的闪闪发亮中,折射出最蠢蠢欲动的挂念。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主角穿越回1116年(宋政和六年)北宋京东西路东平府阳谷县的西门庆身上,正好看到王婆与潘金莲毒死武大郎,这点儿赶得可真好。招惹了杀神武松,真是要命啊!武松背后,还有宋江等黑道势力。西门大官人表示压力山大!此时,西北边境宋夏大战爆发,而北方金国崛起,在护步答岗大败辽国70万大军。1125年(宋宣和七年)金国将大举攻宋,乱世就在眼前。只有十年时间准备,西门大官人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