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7900000100

第100章 盐场(二)

即使在现代,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晒盐依然是一种劳动量很大,极端艰苦的工作,远不是在海滩上挖一些凝结、蒸发池就可以批量出盐了――古人很早就知道岸礁上积存的海水蒸发可以凝结出少量的盐来,但是直到元代,煮海为盐依然是最广泛的制盐法。晒盐没有想像得那么简单――理论要运用在生产实践中需要一套系统的工艺流程。王洛宾在广西农村见过盐场生产。工艺流程是海水由坝外引潮沟纳入坝内储水沟,用动力机械将水自高而低,经过干支水道送入蒸发池,卤水达5~10度(波美度),放入晒卤池后,再浓缩到20~25度,由输卤沟汇集回卤机房,再由动力扬至卤池,然后注入结晶池。卤深6~8厘米,浓度要保持在26~28度,这样才能晒出盐来。

在古代,显然不可能有这样的生产条件,他们是如何在原始的条件下增加卤水的浓度,这是他很有兴趣的问题。

村长带他和熊卜佑到堤坝上,堤坝下是许多一大片模样如同砚台的石制晒盐槽,些这些盐槽的摆放很是讲究,看似毫无规律的堆叠在一起,实际上高低错落有致。是为了充分利用阳光,盐槽围拢的中心是一片一片乌黑的盐田。村长说,现在村里总共有7000多个盐槽,全部是祖辈开凿打磨,一代代流传下来。

盐天是一种泥质滩涂,他们称之为“盐泥”。在旱季太阳光照射比较强的时候,每月两次大潮海水将会淹过这片盐泥,盐泥有汲取海水中盐份的功效,当海水退去时,将盐泥用耙子耙松,再经太阳晒上几日蒸发掉水份,这片盐泥就含有相当高的盐份了。

再将含有盐泥放进盐池,完全是手工劳作:用木板耙将晒好的泥放入盐池。所谓盐池也就是在盐田上开挖的一个2米宽、3米长、1米深水池,下面垫着竹片和茅草,起到过滤作用。

盐泥进池后,盐工需要脚踩踏实,再注入海水,过滤出来的水从盐池旁边预留的小口流入一侧的卤水池里,便有了一池的卤水。

卤水的浓度怎么判断呢?盐丁会折下一种长在盐田边的植物黄鱼茨的茎杆放进卤水池,只有黄鱼茨茎杆漂在水面才是真正的饱和盐水,否则还要太阳反复暴晒才行。

将卤水挑到盐槽上去,盐槽是由火山石制成的,王洛宾仔细看了看,石头上有细细密密的小孔,也许起到透水的作用?太阳未起时候就将卤水倒入盐槽,暴晒一天后,到黄昏就可以用板刮盐,收入竹筐了。在最晴朗炎热的季节,一个盐槽加上两三次的卤水都可以蒸发干。

此时多数的盐槽里都是空的,但还是有部份的盐槽上有晒出的盐晶,在阳光下闪耀出晶莹的光芒,煞是好看。

王洛宾望着这七千多个盐槽:就是用这样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这里一年却能生产200多吨的盐,不禁要惊叹古代人民无穷的智慧。

堤坝上有一个放工具的棚子,出于对古代盐田工具的好奇,王洛宾走进去看了看,里面堆着许多工具,模样和过去在盐场看到的也差不了多少。试了试那耙地的耙子,发现比现代的产品得要沉得多――古代缺少加工能力,只能用最笨重的方法来制造。炎炎的夏日拖着这样重的工具在太阳下劳作,真的是件非常辛苦的事。

他走近一个晒盐槽,里面已经凝结起了一层白花花的盐,晶莹透亮的很是漂亮,而且非常的细腻。看起来很象现代盐厂制过的精盐――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海盐没经过精制工艺就能达到这个水平,起码在他是从没看到过。用手指点了一些放入口中,比带来细盐要淡许多,入口即化。

不知道氯化钠的含量怎么样。这里没有仪器,分析不了。不过王洛宾知道就凭这种盐的卖相,不愁不是抢手货。

但是这个地方居然如此的穷困,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古代劳动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正发着感慨,忽然看到有一行人也在向堤岸上走来,为首的人骑着马--这在本地是很少见的事情,后面尾随着一大群的青衣人物。谭村子一看,面上浮出即害怕又厌恶的神情,他转头对王洛宾说:“是苟大户。”

“苟大户?”王洛宾依稀记得这个名字,从哪里看来得已经忘记了。

“嗯,嗯。”谭村长似乎怕这大户的厉害,连多和他说一句的功夫也没有,匆匆的就迎了上去,叉手行礼,弯腰曲背,态度十分的恭敬。

王洛宾不知道这苟大户是什么人,不过从谭姓村长如此的恭敬又害怕的模样看,此人定非善类,十有八九是本地的土豪恶霸,他们现在势单力薄,很难与这样的人直接打交道,干脆就在堤坝上看着。

只见骑马的人做连连呵斥状,谭村长又是作揖又是打躬,似乎是在哀求什么,这样的活哑剧演了一会,谭村长垂头丧气的领人往村里去了。竟把他们丢在堤坝上不闻不问了。王洛宾忙将这个情况用对讲机通知了还在村里搬盐的人,要他们注意戒备。

但是来人显然没敢来招惹他们,短衣髡发海贼的厉害,如今在临高是妇孺皆知。又过了好一会,村长才回到堤坝上,愁眉苦脸的把他们引回村去。

熊卜佑打听了半天,才算把事情的原委都搞明白了。原来按照官府的规定,盐场是采取折色缴纳的制度。也就是说盐丁们并不需要直接向官府缴纳额定的盐,而是将盐折成米或者银子。旧年的规矩是每一引折合米一石,后来,又把折米改称了折银:先把盐折合成米,再按米价折合成银子。马袅盐场的盐额是“一千四百一十七引二百三十斤”,折色米就是一千四百多石。折色银按天启崇祯年的行情就得要近二千两。

盐课折色缴纳对盐丁们来说有一定的好处:生产不再受官府的监督控制,只要按时缴纳盐课,基本上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日以继夜的献身大明的盐务事业了。出了盐之后,自然会有商人来购买,若是盐晒得多,行情又好,那么日子还过得不错。有人嫌晒盐太苦的,用经商或者垦荒的收入来缴盐课银的也有。

但是地震之后,一切都变了样。苟大户的爹利用村里盐田被冲毁,盐课银一时间缴不齐的困难,用借债代垫的方式,渐渐得控制了盐的大部分销售。但他的收购价却比行情低了许多,盐丁们累死累活晒出来的盐,填还这笔连环阎王债都不够。他还勾结官府,包揽盐课,硬说如今米价高昂,每石米的折色得三两银子。这边的高利贷还不清,那边的官课又欠得一塌糊涂。盐丁们知道他从中捣鬼,却又不得不央求他在官府面前代为缓颊。久而久之苟家成了村里实际上的统治者。盐田到似成了苟家的私产,盘剥日重,加上这些年海贼每次来临高,总要抢劫盐场里的盐引,又杀了不少人,村子变得越来越凋敝。青壮们平时不敢回家,聚在内陆一些的地方垦荒种地过日子。

至于刚才他的来意,其实就是催缴本月的“规例银”,又叫他把青壮们都叫回来晒盐,否则就把村里的妇孺老小都抓去坐牢。

“坐牢?”王洛宾问,“他当官?”

“哪里,是他家的私牢。”谭村长说着打了个哆嗦,“苟家可了不得,别说一个私牢,谁要是惹了他家,给抓去拷打得没命的人都有――”

说着他赶紧闭了嘴,大概觉得自己说多了,只一个劲的催促他们运了盐快走就是。王洛宾感到盐村的事情是个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扯到的问题,或许真得得要土改工作队来处理。

为了取得执委会对此的指导意见,他当晚返回了百仞城。虽然有部分执委不在城内,剩下得人经过讨论,赞成了他提出的工作队的思路:派一支精明强干的队伍进驻盐场,帮助当地村民恢复生产,还要把盐丁们武装起来,摆脱恶霸和海盗的威胁,使得马袅盐场成为穿越者的重要盐化原料基地。

因为这是第一次穿越者们真正从社会层面上对一个地方进行全面的改造,所以各个组都对这事情十分重视,抽调人员组成了一个盐场工作队。

本来执委会准备让王洛宾担任工作队队长,但是王工认为这职务最好是一名即通军事又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担任,最后确定了由席亚洲担任。

文宣组织工作由杜雯担任――她自从登陆以后除了每天念没人听得广播稿之外还没捞到什么正活干,这次听说要去“土改”,她立刻起了兴头,毛遂自荐的参加了。整个工作队共计三十人,包括一名医生――河马。

每人都携带了足够的武器:手枪、步枪、匕首和大量的弹药。河马带了许多药品和简易的手术器械。考虑到在那里也许会长期驻扎,工作队还带了风力发电机和其他一些设备。粮食问题比较麻烦--除了自己吃,或许还要赈济当地老百姓。虽然萧子山已经带人去了广州进行大采购,但是离第一批粮食运回来还有一段时间,吴南海也不敢多给,先拨了一周的粮食和副食品。

同类推荐
  • 唐朝好岳父

    唐朝好岳父

    开皇元年,隋朝初立,舒安带着一个坑爹系统穿越而来。有一位好友叫做长孙晟,有一个义女取名叫做长孙无垢,贞观元年,这一年的舒安已经六十岁!备注:轻松流向,看一个六十岁的老妖如何在初唐年间越活越年轻!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起书友群:219,803,021;寒门崛起全订阅群:254,292,459欢迎大家入群互相交流,欢迎大家与我沟通交流。
  • 小凤皇慕容冲

    小凤皇慕容冲

    深夜,因为多日延时加班,极度疲劳的动漫实习生郑杰好不容易乘上一辆从未守时的公交车,刚睡着不久,就被颠醒了。诡异的是,原本繁星点点的夏夜变成了白雪皑皑的寒冬,而那辆只载着他一个人的宽敞的大巴车也变成了古朴的马车。郑杰无奈地撩开窗帘朝外看去,但见窗外的古城内,尸横遍野、哀嚎震天、火光四射,整个世界都变了。郑杰几乎崩溃了,忽听得有人轻唤道:“凤皇,别怕!”。郑杰转身一看,这才发现,身旁多出来一个美女……
  • 京极家的野望

    京极家的野望

    京极家,作为三管四职之一,历来都是幕府栋梁、武家名门。但盛极必衰,此时已经沦为一条咸鱼。主角穿越而来,成为京极家嫡子,是否能够在这战国乱世,实现咸鱼翻身的梦想呢?
热门推荐
  • 女将在上:步步为王

    女将在上:步步为王

    【已完结】一朝将军被暗杀,重生女儿身,摊上腹黑王爷!众人皆称王爷不近女人,将军反驳:骗人!他就是披着羊皮的狼!今朝看将军女儿身照旧风生水起,跟着王爷一起去灭自己的敌人。某腹黑王爷座右铭:谁若欺她?戏她,害她?他都——毁他,灭他,搞他!某女痞将叉腰大笑,虐虐白莲花,享受腹黑冷王的护短情长。待棋局散后,步步为王,身后竟然尾随了两个小屁孩。
  • 仙子升职记

    仙子升职记

    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天庭,体验了一把做神仙的感觉,原来神仙也不容易当啊。一定要好好珍惜当下的生活。
  • 公主姐姐憨妹妹

    公主姐姐憨妹妹

    天启三年,大魏与大周交战惨胜于文耳湖畔,时年六月大魏国降下天灾各地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恰与此时右相顾知业之妻木氏为其诞下双生女儿,却被一老道批命:生不缝时,祸及天下!
  • 好人歌

    好人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纸条

    生·纸条

    我躲在一个温暖的暗处,等待一个和我有密切关系的人夜里九点了,副科长还没有回来,王巧儿挺着大肚子在院子里来来回回张望,外面的寒气把她朝屋里逼她有八个月身孕了,肚子鼓成一个圆气球我躲在她肚子里,和她一起等待我爸爸。副科长随即就回来了你怎么又到外面?这么冷的天!副科长责怪着王巧儿,催她快进屋简直无法忍受了,简直无法忍受了!副科长进屋后连声抱怨一个晚上,我连吃了三场酒席一家孩子过十岁生日,一家老妈过六十岁生日,还有一家乔迁上梁一家送五百块礼钱,一个晚上,花掉我半个月工资!副科长专门骂到一个叫李保卫的人。
  •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0~6岁的孩子生活在魔幻世界中,这不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世界,有时还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于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或令人费解的行为……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正确理解、处理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本书为数千万名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正确理解、处理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提供了支持和指导。
  • 沫年星辰

    沫年星辰

    他说:“只有在我面前,她才可以卸下防备。”她说:“只有在我面前,他才可以不用劳累。”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妙元如曌

    妙元如曌

    她是不受宠的落魄公主,受尽折辱,一番悔悟终是脱胎换骨,装失忆,扮乖巧,设计被人领养,重得父皇欢心,可是这样哪够,她的命运她要自己掌握,不要嫁给权臣做政治牺牲品,不要成为和亲公主被他人凌辱。她,李妙元必须有权利!偶然出宫遇到他,将他带会宫中教其文化,将他放入军营锻其筋骨。“牧童,你是我最好的一把刀。”“牧童愿为公主肝脑涂地!”永安六年,我登上帝位,成为史上第二个女皇帝,改年号“本初”这篇文原来的名字叫做《落魄公主遇忠犬侍卫:妙元如曌》大家不要找错了!!
  • 代嫁皇后:很嚣张

    代嫁皇后:很嚣张

    (日更)读者群:77378526《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女强我梅花仙子发誓,永生永世不在成仙,不在爱他。女子凄美的一笑,纵身跳下转世轮回台。我洛神愿自废神力,永生永世不在为神,只为与梅花仙子永生永世比翼双飞。匕首上妖娆的鲜血,犹如血红的藤蔓,就像刺插进两人的心中刺。她说:“你若爱我,为何不信我。”他说:“你若安好,我便安心,你若不好,我就算颠覆天下又何妨。”女再强,需要的还是一个温暖的怀抱。她说:“在我需要的时候,你不在,那么我要你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