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0400000012

第12章 赵广汉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今河北博野县)人,一代名臣,执法不避权贵,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汉昭帝后期及汉宣帝前期(公元前73年前后)。赵广汉年轻时做过郡吏、州从事,以廉洁和礼贤下士出名,先被推举为秀才,担任管理物价的平准令,后又被察廉为阳翟县令,因政绩突出,迁为京辅都尉,不久擢升为守京兆尹(即代理京兆尹),之后调任为颍川都的郡守,约两年后调回长安任守京兆尹、京兆尹,直至被朝廷腰斩。

汉宣帝年问发生过一件大事,长安城里数万名百姓以及官员自发聚集在皇家宫殿前,齐齐跪下,他们有的神情肃穆,有的情不自禁地低泣,有的则抑制不住地大哭……这数万名人是因为听说了赵广汉即将被腰斩的消息,尊来送别广汉的!有的人动情地说:“我活着对国家也没什么帮助,自愿替赵京习色去死,好让他继续庇护百姓。”

这个赵京兆就是任职京兆尹(京城最高行政长官)的赵广汉,他是作挈汉代一位着名清官而名留青史的。《汉书》说:“广汉为人强力,天性慧于孝职。“他嫉恶如仇,以强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处置豪门权贵,深受可姓爱戴。而赵广汉最终遭朝廷腰斩处死的结局,更为其不平凡的经历增添了一层迷离的色彩。他为什么被腰斩?长安的官民又为什么对他的死感到如此悲伤?

事情还得从赵广汉初任京官时说起。

赵广汉从京辅都尉升为守京兆尹不久,就啃上了一块硬骨头——处理杜建一案。

杜建是赵广汉手下的一名中层官员,但资格颇老,根基颇深,为人一向霸道。在汉昭帝还活着的时候,他参加了昭帝陵墓(今陕西咸阳市西北)的预建工作,成了监造平陵的官员。建造平陵是一项较大的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杜建认准这是个发财的机会,便指使门客从中非法牟取暴利。赵广汉根据举报掌握了这些事实。他先是警告杜建悬崖勒马,但杜建认为自己关系盘根错节,赵广汉岂敢随便动他,于是当面唯唯诺诺,背后不思悔-艮根本不把赵的话放在耳里。赵广汉见规劝无效,就决定将杜建正式逮捕归案。这下果然是捅了马蜂窝,人还没押到牢里,为杜建说情的人便纷至沓来,这其中有宫廷里的太监,有名门豪绅,也不乏官员。赵广汉当然知道杜建不是一般的人物,处置他会有很大的阻力,但得罪人是小事,维护国家的法纪是大事,他不给来说情的人一点面子。杜家的族人和门客不由得恼羞成隧密谋把杜建从牢里救出来。就在他们图谋不轨之时,越广汉已通过内线完全掌握了他们的阴谋,他先派出一名手下的官吏去警告那些打算劫狱的主谋者:“如果你们真的想这样干,将依法把你们灭门!”此招的震慑力不言而氐然后,赵广汉在证据确凿、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命令狱吏将杜建斩首弃市。弃市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就是将罪犯斩首后,将尸体置于闹市示众。事已至此,已没有人再敢为杜建说话了。京城的百姓交口称赞这件案子办得好。

处置杜建一案,可以看出赵广汉一身正气,不畏权势。他在果断和严厉的办案同时,也很注意谋略,因为这样棘手的大案,处理时稍有闪失,就有眺前功尽弃。

其时,皇室内部发生了重大变动,年仅21岁的昭帝患病而死,几经周譬。大将军霍光等大臣尊立年18岁的刘询为帝,刘询就是汉宣帝,系汉武帝-曾孙。作为守京兆尹的赵广汉,因为推立宣帝参与决策有功,得到宣帝的封赏,成为当时赐爵关内侯八人中的一名。

宣帝登基的第一年(公元前73年),赵广汉被调往颍川郡担任太守。

颍水郡治所大致在今河南省范围,因境内有颍水而得名,阳翟为郡治所,睡赵广汉曾做过阳翟的县令,对那里的情况较熟悉。颍川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需要一位政绩优良、作风凌厉的官员前去治理整顿,赵广汉无疑是一位合适的人选。

赵广汉初到颍川任上,开始着手调查研究,果然发现不少问题:豪族大姓通婚姻,势力交结庞大;官员也有与地方上富豪结为朋党的,社会乌烟瘴气。恶名昭着的原氏、褚氏两大家族更是结为姻亲,蓄养门客,横行乡里,胡作非为。颍川郡的这些豪门大族在汉武帝时代已出现,他们通过大量兼并土地来使家族得以发展,而这些地方势力的扩张必将影响到国家的兵役和税赋。赵广汉到颍川的几个月内,经过明察暗访,已搞清了本郡豪门大族的基本情况,擒贼先擒王,他把原氏、褚氏两大家族中作恶的头领抓了起来,在公布了他们行盗全贼、为害一方的罪状后,立即斩首。赵广汉不畏强暴,诛杀原、褚首恶,震惊全郡。

在办理原、褚大案的同时,赵广汉也在着手准备解决富豪、官吏拉帮结派的问题。这些人利用自己的影响,互立山头,广养门客,各自形成了一股股势力,既互相倾轧,又联手对抗,不但败坏风气,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实施也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赵广汉采取一些非常措施:他首先叫手下人设置竹筒,类似现在的保密信筒,专门接受告发的信件,这样做方便了知情者的检举揭发。在收到告发信以后,一经核实,便依法治罪。同时故意隐去揭发者的姓名,而说成是某某豪门大姓子弟所告发,以便引发他们的内讧。自此后,强宗大族的内部果然出现了分裂,并逐渐成为冤家对头,一时奸党散落,社会风气大大好转。由于赵广汉实施了各种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社会上各种消息都能很快地传到他的耳朵里,一些不法分子也因此再不敢顶风作案,因为一旦作案,赵广汉也很快就能把他们抓获。

经过赵广汉大刀阔斧的整治,颍川的面貌终于在短期内发生了根本性叫改观。

在赵广汉担任颍川太守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2年,朝廷令赵广汉带兵去前线,归属蒲类将军赵充国指挥。战事顺利结束后,赵广汉随军返回,宣帝重新任命赵广汉为守京兆尹,一年后,转为正式京兆尹。赵广汉声名在外,这次复任京兆尹,京城百姓很是高兴。

赵广汉精力充沛,办事认真,接见百姓废寝忘食。他善于学习和思考,精通“钩距”。所谓钩距,其实是一种数学推理,比如要了解马的价格,就先问狗的价格,再问羊的,再问牛的,再问到马,然后参照彼此的价格,比较验算,来推测核准,这样就可知道马价的贵或贱而不会失实了(成语“问牛知马”就源自于此)。赵广汉善于运用钩距法寻找线索,得以查清事情真相。长安几个少年,到一处偏僻的空屋谋划一起劫人,话未说完,赵广汉已经派人来逮捕惩处,这几个少年全都自招认罪。别人都想学他这一招,但没有一个人能学得像他那样精通。

赵广汉任职期间,经常能把藏匿的坏人坏事揭露出来,就连一些隐藏得很深的情况也能了解得非常清楚,上上下下对此都非常佩服。

有一次京城发生了一起绑架案:皇宫一个叫苏回的侍卫在家里被两个坏黼持了。接到报案,赵广汉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终于发现了劫人者的住处。他飞速率人赶到,为了稳住罪犯,赵广汉自己在庭院站下,叫长安丞龚奢敲门通告劫持犯:“京兆尹赵君劝告两位,千万不要杀掉人质,此人是皇宫侍卫。如果你们现在自首,将得到良好的待遇,万一有幸碰到大赦的机会,说不定还可以获得自由。”二人惊愕,又素闻赵广汉威名,想想也没其他出爵,立即打开门叩头请罪,赵广汉也有礼貌地说:“幸好你们让人质活了下来。”把犯人送到监狱后,赵广汉嘱咐狱吏善待他们,并给他们酒肉吃。按律法到这年的冬天这两名罪犯将被处以死刑,赵广汉就为他们预先安排好了棺材以及安葬用品,并派人告诉他们安心服役,两罪犯叹服:“死无所恨!”

赵广汉任职期间恪尽职守,政绩瞩目,但他对自己的工作却表示了许多遗撼,曾感叹说:“给我工作带来麻烦的常常是二辅,如果二辅也由我来兼顾,那京城一定会治理得更好。”原来汉代在京都设立三辅,即三个官署,除京兆尹外,还有左冯翊、右扶风,而这二辅地区的罪犯常越界流窜至京城作案。

官员和百姓对广汉有很高的评价,人们口口相传:“自汉代兴起以来,没有一个治理京城的官员比得上赵广汉。”

然而京城的长官是不好做的。

文武百官、权贵显要、豪门大富大多聚集在此。赵广汉因能力出众复任为京兆尹,却也因为惩腐治恶而被受到惩治的人所怨恨,这些腐恶之人利益或声誉一旦被触犯,怎会善罢甘休?

赵广汉在京城第一个得罪的是霍光家族。霍光为三朝元老,官拜司马大将军,更兼国丈之尊,位高权重,是朝廷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连宣帝都对霍光非常顾忌。就在霍光死后不久,赵广汉查到霍家有非法酿酒、非法屠宰的嫌疑,便亲自带人前往霍光儿子博陵侯霍禹的宅第进行搜查,砸烂了霍家酿酒的器具,还用刀斧砍坏了门户。霍光的女儿是皇后,她向宣帝哭诉。毕竟霍光才死不久,宣帝顾及到皇后的面子,就把赵广汉叫来责备了一顿。赵矿汉由此得罪了皇亲国戚。

后来,赵广汉又因办案得罪了当朝丞相魏相和司直萧望之,二人列举了赵广汉的一系列“罪行”,广汉因此被腰斩。

长安的官员、百姓听到赵广汉因犯法而将被处决,十分震惊和悲痛。赵广汉为京兆尹时清正廉明,威制豪强,使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的一位清官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啊!于是长安城里出现了众人集结为他送行的动人场面。

同类推荐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 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 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 。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 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世事纷纭说赖琏

    世事纷纭说赖琏

    大陆解放之后,赖琏长时间待在美国,办过报,教过书,但都不是很如意。1953年,他进入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任中文组组长,做起了一名国际公务员,1967年退休,应台北《中国时报》之邀,为国际问题专栏撰稿,1978年定居台湾,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83年逝世。对于自己在联合国工作这一段经历,赖琏写有一些回忆文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对一些世界政要的描写,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他们,往往寥寥几笔,一个人物就生动的浮现出来,甚至还有几分漫画的色彩,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热门推荐
  • 带着网店回六零

    带着网店回六零

    ※惟青春与亲情不可辜负,惟女主和男主不能招惹!※一朝穿越,沈北溪无奈发现,自己来到了艰苦的六零年代。这里物资奇缺,惟独盛产各路极品。极品躲不过,既如此,要战便战,不撕得淋漓尽致不痛快!一句话简介:经商,斗极品,闲话家常。食用指南:1.本文架空,架的很空,考据请放过,毒死不负责。2.剧情很雷,巨雷无比,不是正经文,入坑需谨慎。【作者智商有限,漏洞在所难免。如果拍,请轻拍,给你爱的比心~】
  • 抢错郎

    抢错郎

    &巾帼不让须眉征文比赛参赛作品&强取良家妇女?过时了。豪夺青楼小倌?还是过时了。要问什么最新最流行,就是:抢郎君!抢个好郎君在家,胜过嫁入宫门似海。可是谁能告诉我,好郎君什么样?爹爹,你抢回来的是太子!女儿,落难的太子也是人……~~~~~~~~~~~~~~~~~~~~~~~~~~~~~~~~~~~~~~~~~~~~~~~~~~~~~~~“如果我落难了,被美女搭救,我以身相许,从此琴瑟和谐~~~多好~~~~~”—————————————————————————“殿下……想不想纳个妃子?”“……”“哼,谅你也不敢!”“……”“你是老娘抢回来的老公,想娶小老婆……没门!”“夫人说的是……”
  • 阴灵倾世

    阴灵倾世

    本作品内容是虚构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哦~娄灵,代号髅灵,玄龙榜第一的刺客,杀遍天下,却是一个无法修炼的废柴!!!在家族被姐妹陷害,被父母背叛;在江湖被同行排挤,被目标轻视。“没有灵力又如何,我照样可以将你们变成我的刀下之魂!”杀君弑父,睥睨大陆,冷若冰霜的她内心却期待着一份真挚的爱情……
  • 网游之我在异界当老大

    网游之我在异界当老大

    开局一手机,小鸡变飞机!主角是菜鸡,无奈哭唧唧!我要吃烤鸡,我要打灰机!【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谢谢大佬!】
  • 二货小王爷

    二货小王爷

    一个胆小如鼠,只会吹牛打游戏的二货,突然被劈到了架空王朝,面对一个比女汉子还女汉子的大将军未婚妻,一个比狐狸还精明的母亲,还有一个只会做坏事不会做好事的好朋友,二货玩的转吗?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用最少的时间读懂我们的孩子

    用最少的时间读懂我们的孩子

    请所有带着这些困惑的家长朋友们翻开这本书。因为对自已的孩子所拥有的爱使我们在他们身上付出了令人难以想像的耐心,那么,我坚信所有拿到这本书的家长朋友们都会有足够的耐心把它看完。在这本书里,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知道自已究竟在哪个误区里,我们更可以从其他人那里找到自己所不知道的好办法,然后,我们可能会明白事情并不一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严重,我们会逐渐相信明天的阳光依然灿烂……
  • 东北平原写生集(小说二题)

    东北平原写生集(小说二题)

    大姑姑嫁到了大姑屯。这已是30多年前的事情啦。某一天,当我无意间想起了这件事,同时也就想起了青春时代的大姑姑,想起了她美丽的样貌,想起了她后来的遭遇,当然也想起了那次叫我终生难忘的“送亲”活动。说到送亲,这本来是一种习俗。在我老家那一带,男人女人结婚时,倘若新郎和新娘不在同一个屯子住,便要由娘家负责,将新娘子给新郎倌儿送过去,这就叫送亲。——这个习俗如今还有。在当年,送亲基本都用马车。就是那种四匹马拉着的胶轮大车。一般来说,一辆马车就够了。
  • 拆婚

    拆婚

    妩冰所著的《拆婚》讲述一幕交织爱与无奈的灰色剧,直面80后温暖而残酷的婚姻现状!《拆婚》中夏晓贤一直想要女儿江蓝离婚,因为她看不上李天一这个无能的女婿。而此时江蓝的初恋韩嘉平回国……夏晓贤考虑种种,决定破坏女儿现有婚姻,大力撮合她与韩嘉平在一起。事情眼看即将大功告成,可突有转机——市政府规划行政中心北迁,李天一的老家刚好位于拆迁的规划之中……在巨额拆迁款前,母亲夏晓贤和小姑子李天牧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婚姻拉锯战,一方力拆,一方抗拆!而江蓝和李天一的婚姻,竟成为其中最无辜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