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0900000013

第13章 屈原(1)

头戴高冠。身佩长剑,宽衣博带,行吟泽畔,这是明末著名画家陈洪缓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屈子行吟图》画像。诗人崇高的理想与博爱的胸怀,从画像中的衣冠与饰物上具体地表现了出来。正如《离骚》中的诗句:“高余冠之炭发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揉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诗人戴着发发的高冠,佩着陆离的长剑,虽然生活在清与浊混淆的世界里,但是只有自己那颗明洁的心,却没有丝毫的玷污与亏损。诗人不为恶势力所屈服,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宏愿。在漫漫的长路上将做何求索?我们先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谈起。

一动荡的时代

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风云变幻的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林立的各诸侯国,斗争十分激烈。经过厮杀与兼并,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并立的局面。然而七个强国的发展却不平衡。

楚国原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活动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一带。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开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逐渐地强大了起来,兼并了附近的一些小国,扩大了领域。传至楚庄王的时候(前613~前591年)任用孙叔敖为宰,整顿内政,平定贵族叛乱,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楚国一跃而为强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曾一度进军洛邑郊外,派人向周天子问九鼎小大轻重,表示有灭周的野心。公元前597年,楚国与晋国大战于邲(今河南郑州北),晋军大败。公元前594年,楚国又出兵围宋,宋向晋告急,但晋畏楚不敢出兵,此后,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国取代晋国成为霸主。《韩非子·有度》载:“荆(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楚庄王之后,楚国的辉煌时期也随之过去了。但仍不失为一个疆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一个大国。只是政治制度却比较落后,政权常操纵在腐朽的氏族贵族的手里。

战国初期,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变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早的是魏国,任用李促进行政治改革,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经济。继魏之后,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当时,楚国国势很弱,国内政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北面连遭赵、韩、魏三国的侵犯,西北又受泰国的威胁。吴起认为楚国之所以衰弱的原因,是大臣封君的权势太重,上逼人君而下虐民。因此,他主张废除贵族的特权,选贤任能,重振国威。具体的措施是:一、与王族血缘关系远的贵族,立即取消他们的特权。二、无功的封君子孙,传至三世即取消其爵禄。三、迁贵族到荒僻之乡垦荒。四、加强国防,选练士卒,奖励军功。这些办法,使得楚国日益强大。可惜的是坚持的时间不长,楚悼王死后,吴起就被反对变法的贵族所杀害,变法夭折,楚国也无法保持强盛的国势。

与楚国相仿,韩、齐、燕等国也都经过变法运动,在改善政治状况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都起过一定的作用。然而,包括最早变法的魏国在内,这些国家的变法都不彻底,所以其国势都难持续地强大下去。而七国中的秦国却是另外一种景象。

秦国原是地处偏僻的雍州,今天的陕西西部的一个小国,不与中原诸侯会盟,中原各国也视之为夷翟。西周灭亡,秦襄公护送平王至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以歧为中心,势力逐渐发展起来了。秦穆公时(前659~前621年)任用百里奚等人,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国家逐渐富强,疆土向东扩展,与晋国接壤。因有晋的阻挡,秦国不能向东发展,于是向西戎地区发展,遂灭许多西戎小国。《史记·秦本纪》记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春秋后期至战国初,秦国社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农业中已经使用了铁器,较多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经济和社会面貌都有进一步发展。可是,国家政权却被保守的领主贵族所控制,贵族们垄断政权,干预君位的继承,争权夺利,国君权力较小,国力也很弱。在与列国的竞争中,也处于不利的地位。公元前408年魏国占领秦的河西之地,不久,楚国也控制了黔中、汉中、巴等地。这时,中原各国大多进行过改革,社会有所发展,他们都对秦国有鄙视之意。到了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情况起了根本的变化。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是一个有抱负的国君,想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于是下令招贤。商鞅得知后由魏入秦,孝公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公元前359年至前350年,商鞅两次颁布变法命令。其主要的内容:一、奖励军功,禁止私斗。设爵20级,有军功者可以授爵。宗室贵族无军功者,没有爵位和特权。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三、奖励耕织,生产多者,可免徭役;从事工商活动及因怠惰而贫穷的,籍为官奴。四、编制户口,行“连坐”法。另外还有推行县制和统一度量衡等。

在变法的过程中,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激烈。秦孝公死后,惠王继位,旧贵族趁势反扑,商鞅被车裂处死。但是新法已经实行了20年,使百姓“家给人足”,得到人民的欢迎,所以新法得以实行下去。经过变法后的秦国,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大大加强了,其实力已超出其他六国。此后,秦国开始了兼并六国的行动。

楚国由于吴起变法的失败,到了屈原所生活的楚怀王的时代,政治依旧十分腐朽。王室与贵族总是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而打击迫害贤能的人。如《离骚》中所揭露的那样“世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总喜欢隐人善处而扬人恶声。他们媚上压下,拼命搜括百姓。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必然是群臣互相妒忌,奸佞方谀奉承,良臣被排斥疏远,百姓离心,城池不修,既无能人又没强大的军事防御。面对强秦的进攻,总是被动挨打。

战国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思想界也出现了蓬勃活跃的局面。天文学、医学、农学等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思想界也出现了“百家争鸣”,不同学派的诸子,从不同的阶级利益出发,对当时的政治。学术思想展开了热烈的争辩。主要的思想家有孟轲、荀况。庄周、韩非。公孙龙、惠施、邹衍等人。进步的思想家,大都继承了春秋以来盛行的“民本”思想,他们或主张减轻赋税徭役;或主张“举贤任能”,推行贤明政治;或主张实行法治,打击旧贵族,建立封建秩序。反动的思想家,则主张恢复领主的统治,或者幻想回复到原始社会。在哲学领域则展开了朴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诡辩术的斗争。这些政治家与思想家们,把自己的思想主张,用优美的散文表达出来。他们往往采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自己编写的寓言来说明道理。内容言之有物、非常丰富;行文多运用当时的口语,文章富有文采,人们喜闻乐见,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文学方面,由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给诗歌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开辟了道路,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技文化的发展,各个学派的争鸣,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思想的交流,有利于促进统一的、高度发达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巫官密切联系在一起,原始的神话传说与重卜祀相结合,形成巫官文化。然而北方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发展较快,文化的发展也突破巫官文化而步入了史官文化,怀疑天命,重视人事,讲求实际,注意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而南方是徙迁江、汉流域的苗族,他们开化较迟,长期以来被中原各国称之为“蛮夷”。他们依然是信巫鬼,重祭祀,处于巫官文化时期。楚国则是南方文化的代表。由于对鬼神的信仰,就大量保存了富于想像的神话;由于巫风的盛行,又推动了音乐、舞蹈的发展。这样就使楚文化与北方文化形成两个不同的体系。战国时期,经过了长期的斗争,南北方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高涨时期。

屈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变革与文化高涨的时代里。在政治上,他主张改革,要求废除腐朽贵族的特权,选贤任能,富国强兵;在文化上,他一方面发展南方文化富于想像的浪漫特色,另一方面又接受北方文化重视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传统的影响,从而创作了像“楚辞”这样优秀的新兴文学,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放出耀眼的异彩。

二王胄的家世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他的宗祖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后代便以屈为氏。从家世渊源来讲,屈原与楚王是同一始祖,这个始祖就是传说中的古帝颛顼高阳氏。屈氏为楚国三大家族屈、昭、景(合称“三闾”)之一,出过不少显赫的人物。

屈瑕曾作过莫敖,从他的事迹来看,既从事外交活动,又领兵打仗,地位应该是很高。他的后人屈重、屈到、屈建等人也都做过莫敖这个官职。《左传里还记载了屈氏家族的一个有名人物屈完。他在齐桓公统率诸侯伐楚的时候,曾代表楚国前往召陵(今河南郾师东南)议和,齐桓公却让他同自己一起乘兵车检阅诸侯的军队,并威胁他说:“以此军作战,谁能抵御;以此军攻城,何城不克。”可屈完却回答说:“君若以德义安抚诸侯,谁敢不服;若要用武力,那么楚国以方城山为城,以汉水为城濠,你的军队再多,也没有用处。”于是,屈完与诸侯订立了盟约,成功地完成外交使命。

战国时期,屈氏家族势力较弱。比较有名的人物有大将屈匄。史载在公元前312年,楚秦在丹阳(今河南浙川)一战,楚国大败,屈匄做了秦国的俘虏。到了屈原时,虽然还保持着贵族的身份,但经济状况已经败落了。所以他在《惜诵》中讲了“忽忘身之贱贫”的话。

据传,屈原出生在荆山南麓的夔邑,即今湖北秭归。屈原出生的日期,许多人根据《离骚》中的“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两句诗推算,但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同所以有几年的差异。有人推算他的生年当在公元前343年到前339年这几年中某一年正月庚寅日。最近有人推算,他的生日既要是夏历正月的朔日,又要是立春,日名还要是庚寅,这样的日子要经过一千多年才重复一次。那么,屈原是生于公元前336年,楚威王四年的正月初一。(见程嘉哲:《屈原生年之“谜”》《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尽管对屈原的生年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但并不影响他主要是生活在楚怀王与楚顷襄王时期这一历史空间(公元前328~前263年),他的政治及诗歌创作的生涯,也是与这一时期楚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屈原的幼年时期,楚国已面临着相当严重的危机。大约在公元前333年,苏秦至楚,对楚威王说:“楚国的食物贵于玉,柴薪贵于桂,谒者如同鬼一样难得见到,王则如天帝一样难得见到,现在让你的臣民们吃玉烧桂,通过鬼来见天帝,国家能得到强大吗!”“大王的亲族,喜欢伤害贤人以培植私人的势力,大肆搜括百姓,使大王遭人民嫉恨。”(《战国策·楚策》)可见当时楚国经济凋敝,物价飞涨;权贵专横,排挤贤良,各以私人势力互相倾轧;楚王在深宫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统治者向百姓大肆聚敛,引起人民的憎恨与仇视,国内已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了。显然,经济的衰落,政治的混乱与阶级矛盾的尖锐,使得楚国国势下降。

当时的社会矛盾有三种:一是强秦与六国之间的矛盾;一是楚、齐、魏、韩、赵、燕六国之间的矛盾;一是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矛盾。

面对着社会的矛盾,楚威王内心感到很恐惧。他曾答复苏秦说:“寡人自己料到,以楚抵挡秦国,是不能取胜的!内与群臣策谋,也是靠不住的。寡人是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中飘摇如高悬的旗,而无所终靠。”(《战国策》)

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卒,子怀王继位。在楚怀王在位的30年间,中国社会的形势又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性质的社会矛盾都尖锐化、明朗化。

屈原,因为他是楚王的同族,自幼就培养了他浓厚的宗国感情。在《离骚》开头的第一句他就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说明自己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表明了他为有这样一位始祖及其苗裔所建立起的楚国而感到自豪。所以,他一生都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三一生的求索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日益强大,并不断向东方扩张。公元前330年,秦与魏战,大胜,斩首八万,得魏割让的河西之地;同年,秦与赵战,杀赵将,占二邑;前324年,秦占魏的陕邑,前322年又占曲沃、平周;前319年,秦与韩战于(今河南陵),韩败。秦击败韩、赵、魏三国之后,还不断向东方腹地深入,从而形成对六国的严重威胁。

在这一个时期,六国之间虽也不断发生互相兼并的战争,但都感到强秦的扩展对自己的危害,于是六国诸侯就联合起来向秦反攻。在公元前318年(楚怀王十一年),楚、齐、魏。赵。韩、燕、宋、卫、中山等各组成联军,由楚怀王为领袖,其主力进至函谷关以攻秦。秦出兵反击,六国败退。第二年秦军又打败了韩赵联军,这次反秦的联合行动就这样失败了。此后,六国之间也时战时和。

就在以楚怀王为首联合攻秦之后,20岁左右的屈原大概就在此时开始在朝廷任职,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青年时代的屈原,便有很大的抱负,他珍惜时间,刻苦读书,有广博的知识、超人的见识。《史记·屈原传》中讲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是说他记忆力强,见多识广,懂得古今治乱的道理,而且善于辞令,很有口才。楚怀王很信任他,任命他为左徒之职,“入则与王国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看来这是一个兼管内政与外交、参与军国大事的重要职务。有人说,左徒不过是一个文学侍从,相当于今天的机要秘书,虽是国君身边的近臣,官职却并不高。(见程嘉哲:《屈原生年之“谜”》)这不知是否符合屈原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左徒官职究竟有多高,虽难以具体的标明,但是与上官大夫同列,这就是一个尺度。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实质与关键。《离骚》中说:“众女嫉余之蛾眉,谣诼谓余以善淫。”是说因为自己长得美好,召来周围侍王之人的造谣诽谤。如果一个人在朝廷中根本没有地位,在国事中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话,哪还能召来别人的嫉恨而造谣诽谤吗?显然是不会的。所以,不管左徒是个秘书也好,与大夫同列也罢,总之,他在朝廷中是起到能够影响国君、在“图议国事”中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故而引起一些小人的妒忌,这才是问题的重要所在。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天才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 名人传记丛书:斯文·赫定

    名人传记丛书:斯文·赫定

    名人传记丛书——斯文·赫定——掀开楼兰美女面纱的西域骑士:“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李嘉诚全传

    李嘉诚全传

    “传记”部分,从李嘉诚祖上搬迁定居潮州开始,到其父李云经违背祖训下南洋,再到他年幼时就随父迁到香港,逐渐成长为华人世界首富,全面地反映了李嘉诚家族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他创造的商业神话进行了再现。后两篇着重分析李嘉诚的管理智慧、资本运作技法、做人原则以及运用财富的高度,并对其旗下的几位香港打工皇帝进行了详细讲述,这是以前的李嘉诚传记中看不到的内容。
  • 抗战时代生活史

    抗战时代生活史

    本书是“陈存仁作品”之一本,与《银元时代生活史》可以看作是作者自传两部曲。书中描写了上海沦陷后,作者目睹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残暴行径以及个人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生活经历。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曾被美国某大学中国同学会改写为话剧剧本,在美国多所大学上演。这是一部上海版抗战史话,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皇后养成记

    皇后养成记

    他目睹父母惨死,举目无亲,在宫内的心计中长大,密谋多年绸缪推翻两国政权建立新国,他心思异常缜密欲要统一天下。她受父亲之命成为监视他的线人,他深情相付,她温柔沦陷。一边是父母遗命,大业宏图,他不得不隐藏感情。她的情,他的爱,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酱紫就很好

    酱紫就很好

    “我好像曾经认识一个人,他和你长得很像,但他是谁?叫什么?我什么都忘了……”萧在宥拉着她的手对所有人说“你是我妻,我岂能弃之。”林小鹿惊愕,“大哥,不带这么恩将仇报的!”南伯无人问她,“这世上可有两个并无关系,却长相一模一样的人?”她答:“没有”“那么如果是前世今生呢?”“在这茫茫宇宙时空中,感谢此生还能遇到你……真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解放锦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锦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经纪实手法纪录了锦州攻坚战中,林彪指挥大挖交通壕:国民党明堡、暗垒逞淫威。蒋介石亲临葫芦岛督战,对拿下塔山信心十足。会战老城区解放军31小时全歼守敌十万,活捉范汉杰,锦州得解放……
  • 黄泉摆渡人

    黄泉摆渡人

    一天我在门口发现了许多钱,后来连续七天,每天到那个时候都会有人在门口给我送钱,我便拿出来花了一些,后来有人告诉我,这都是买命钱,对方想要我的命。为了活着,我去了城隍庙,成了一名打更人。
  • 五行修神

    五行修神

    一个先天血脉浓度为零,不可能走上修真之路的废物,却有着极为超常的智力!天生拥有水之印记却又没有水之血脉,却是神秘五行族之水之传人!身为世袭武修家族的二少爷,却又拥有来自其他星球的古老强悍血脉!在即将登上修真之巅的时候,却又发现原来五行的终极目标另有其意!
  • A Topps League Story

    A Topps League Story

    Umpire Solomon Johnson is squeezing the strike zone and throws out both the Pine City Porcupines starting pitcher and manager "Grumps" Humphrey for arguing the call. Chad tries to make peace by giving Solomon a rarely issued "umpire card"—but the ump blows his top. He thinks Chad is making fun of his weight. It's going to be a long nine innings!
  • 我有24颗定海神珠

    我有24颗定海神珠

    【完本神书,不用追更,免费一口气看个痛快】获24颗定海神珠,每一颗都有一种能力……屌丝差生林烽逆袭超能力,过目不忘,学习成绩蹭蹭涨!力大无穷,混混黄毛一脚踹!让清纯校花另眼相看,把美女老师惊得目瞪口呆!学渣逆袭成为全校偶像,当众演讲畅谈梦想未来!这是属于我们的青春校园,这里有我们大家共同的青春和梦想……
  • 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女人,是这个世界的半边天,让女人了解并控制自己,可以让半个世界保持理智的运行。本书恰是以此为目的,从恋爱、婚姻等问题,情绪、心态等问题,欲望、自立等问题的角度出发,帮助女性读者们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此外,本书还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并从实践出发,为读者提供众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调节自我心态的手段。全书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语言生动幽默,旨在让女性朋友能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心理世界的奇妙。读者若能开卷而有益,并视此书为知己,即是作者对本书的最大期望。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