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2200000006

第6章 唐朝历史大事详解(5)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幽州、成德两镇反叛。第二年,魏博牙将、奚人史宪诚亦反叛,节度使田布自杀。三镇联合起来,又恢复了割据。太和三年(829),魏博军哗变,杀史宪诚,拥立牙将何进滔为节度使。此后,动乱不止,先后拥立韩君雄、乐彦祯、罗弘信,直到公元912年。魏博镇自田承嗣到罗弘信,共割据一百五十年。

成德镇以田弘正为节度使。长庆元年(821),都知兵马使回鹘人王庭凑鼓动牙将杀死田弘正,自称留后。朝廷不得已,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直到公元921年,部将张文礼杀王氏继承人。从李宝臣到王氏灭亡,成德镇割据计一百六十年。

幽州镇朱滔死后,将士拥立刘怦为节度使。后来,其子刘济接任节度使。长庆元年(821),唐穆宗任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代替刘氏后人刘总。后内部不断残杀,互相代立,直到公元913年。李存勖杀节度使刘仁恭、刘守光。幽州镇自李怀仙至刘守光割据达一百五十一年。

注释

①②《旧唐书》卷一二一《李怀光传》。

③《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晟传》。

宪宗削藩

唐后期,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各方节度使实力大增,各霸一方,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各藩镇不仅节度使官职父子相传,不接受朝廷指派,而且有时还联兵攻打朝廷,故削藩、裁抑藩镇是当务之急。唐宪宗是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不仅致力于改革内政,而且在平藩方面多有建树。

古代名画唐永贞元年(805),西川节度使韦皋死,支度副使刘辟自为留后,上表请求朝廷封任,不许。以袁滋为西川节度使,以刘辟为给事中,刘辟不受,阻兵自守,袁滋不敢强进,被贬为吉州刺史。十二月,任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

刘辟益骄横,宪宗元和元年(806)仍求兼领三川(西川、东川、山南西道),不得,遂发兵围东川节度使李康,攻陷梓州(今四川三台,治所东川)。

宪宗召集群臣商议讨伐平蜀之计,众皆以为蜀地艰困难取。宰相杜黄裳却说:“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①遂拜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右神策行营节度使,兼统左右神策、奉天、麟游诸镇兵讨伐刘辟。时朝中大将不少,人人自谓可当选,待诏令出,皆大惊。

高崇文屯兵长武县,练精兵五千。三月取梓州。四月,以高崇文为东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五月,刘辟在成都北一百五十里鹿头山(扼西川之要)筑城,连八栅,强犄角之势,屯兵万余,以拒高崇文。不久,崇文破贼于鹿头城下。刘辟将栅移至关东万胜堆,崇文派勇将高霞寓攻之,夺其堆,烧其栅,前后八战皆胜,刘辟军军心动摇。八月,河东将阿跌光颜深入到鹿头西大河之口,以断刘辟军粮道。城中忧惧,于是锦江栅守将李文悦以三千军归顺。鹿头守将仇良辅以城降崇文,俘获刘辟之子、婿。崇文军长驱直指成都,所向崩溃。攻成都,刘辟大惧,率守军数十骑西走吐蕃。崇文派高霞寓等将急迫,刘辟走投无路,遂自投岷江,被擒,押至京师,强诛。崇文军入成都,军令严肃,秋毫无犯。至此,一境皆平。授高崇文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使;后进封南平郡王。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原田季安手下牙内兵马使田兴有勇有谋、知书达理,经常规谏田季安的不轨行为,田季安欲杀之,先出为临清镇将,田兴佯得风瘅,才得免。田季安死后,夫人谋诸将,立其子怀谏为副大使。怀谏年仅十一岁,军政大事决于家僮蒋士则,不断以个人爱憎移易诸将,引起军中不安。

宪宗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甫请出兵讨伐,李绛则认为不必用兵,当可待其自归:“今怀谏乳臭子,不能自以断,军政大权,必有所归……故臣以为不必用兵,可坐待魏博之自归也。”②

一日,田兴早上入府,数千士卒围住田兴,拜请他为留后。田兴惊倒在地,众人仍不散,田兴只好说:“你们肯听我的话吗?”众应:“诺。”田兴曰:“吾欲守天子法,以六州政籍请吏,勿犯副大使,可乎?”③众曰:“诺。”遂杀蒋士则十数人,移怀谏于外,后送往京师,宪宗封其为右监门卫将军。

朝廷闻魏博事变,李绛力劝宪宗“即降白麻除兴节度使”,宪宗从之,加田兴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魏博节度使、沂国公等,并赐名弘正。田兴感恩流涕,士卒莫不欢欣。

李绛又对宪宗说:“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一旦举六州之地来归,刳河朔之腹心,倾叛乱之巢穴,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宦官反对,宪宗曰:“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待贮之府库何为!”④十一月,派中书舍人裴度到魏博宣谕,赐魏博三军赏钱一百五十万缗,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雷动,田兴请裴度遍至所部州界,宣布朝令,魏人郊迎感悦。

自弘正归朝,幽、恒、郓、蔡各州屡遣说客,多方诱阻,而弘正始终不听。弘正于府舍起书楼,集书万卷,政事之余,与宾客讲古论今,后有《沂公史例》十卷留世,为弘正宾客所著。宪宗平蜀,魏博归朝后,大大鼓舞了宪宗削藩的信心和决心,开始讨伐吴元济。

唐德宗年间,淮西将陈仙奇毒杀节度使李希烈,夺其位,后兵马使吴少诚又杀陈仙奇,自为留后,贞元五年(789)进拜节度使。

贞元十五年(799),吴少诚兵袭唐州,杀监军,掠百姓,又进围徐州,再掠西华。德宗诏削吴少诚官爵,令诸道进军讨之。因统帅无勇无谋,宦官监军专进退,致使官军节节败退。十月,吴少诚引兵回蔡州(今河南汝南),上表谢罪。德宗召大臣议论,宰相贾耽日:“五楼军退,而少诚卷甲不追,有自新路。”⑤遂下诏罢兵、赦吴少诚,官复原职。顺宗即位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司空,徙封濮阳郡王。

宪宗元和四年(809),吴少诚死,部将吴少阳杀少诚子元庆,自为留后。朝廷因河朔用兵无力讨伐吴少阳,只好任之为淮西留后,元和六年(811)以为节度使。吴少阳阴聚兵马,时常外出劫掠,不肯朝顺宗,然而却屡献牧马以自解,帝亦因善之。及死,其子吴元济匿表不报,自为留后,并四处焚掠:屠舞阳(今河南舞阳西北),焚叶县(今叶县西北),掠鲁山、襄城(今均属河南)。十月,朝廷任用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为申、光、蔡招抚使,督诸道兵招讨吴元济。

元和十年(815)正月,吴元济纵兵侵掠,逼东都。诏令宣武韩弘等十六道进军讨之,胜负互见。三月,吴元济遣使求救于平卢、承德。平卢李师道、成德王承宗数次上表,请赦吴元济,宪宗不许。李师道发兵二千,声言助官军,实助元济。有亡命少年为李师道献计说:“河阴者,江、淮委输,河南、帝都,请烘河阴敌库,募洛壮士劫宫阙,即朝廷救腹心疾,此解蔡一奇也。”⑥李师道遂遣人烧河阴转运院钱三十余万缗、谷三万余斛、仓百余区。六月,又使人刺杀宰相武元衡,中丞裴度受伤。京师戒严,怀疑王承宗所为,诏数其罪恶,绝其贡赋。宪宗以裴度为宰相,坚持讨伐淮西。因严绶讨吴元济无功,改以韩弘为淮西诸军都统。十月,以右羽林大将军高霞寓为唐、随、邓节度使,专攻吴元济;以户部侍郎李逊为襄、复、郢、均、房节度使,调五地赋税充为讨吴军饷。高霞寓讨吴,在文城栅(今河南遂平西南)大败,朝臣多主张罢兵,宪宗曰:“胜负兵家之常,……岂得以一将失利,遽议罢兵邪!”⑦遂贬高霞寓及李逊,以河南尹刘权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不久,李光颜等攻吴元济,拔陵云栅等六栅。

年底,以太子詹事李愬为唐、随、邓节度使,以对付吴元济。

元和十二年(817),李愬到唐州,见士兵多畏战,遂说:“天子知恝柔懦,能忍耻,故使来拊循尔曹。至于战攻进取,非吾事也。”⑧众人安心。李愬关心士卒,伤病者多恤之。淮西闻之,遂渐轻敌,不为备也。二月,李想谋取蔡州,诏以昭义、河中、鹿坊步骑两千充用。李愬派十将(军中小校)马少良率十余骑外出巡逻,恰遇吴元济捉走虞侯丁士良,擒之。丁士良常来滋扰,众皆欲刳其心,而士良毫无惧色,李恕佩服,遂释其缚,丁士良表示愿效死命。丁士良对李愬说:“吴秀琳以数千兵不可破者,陈光洽为之谋也。我能为公取之。”⑨不久,丁士良果擒陈光洽。于是吴秀琳以文城栅降。

时淮西兵缺粮,百姓更无食,采菱芡、鱼鳖、鸟兽食之。为活命,相率投奔官兵者达五千余户。宪宗置行县管制。

李与吴秀琳计议讨蔡州事,秀琳说:“必破贼,非李祐无与成功者。”④李想设下埋伏,果然擒获李祐,待之以礼。又重用秀琳部将李宪,更名李忠义,常与二人商议至夜半。军中多谏此二人不可近,想待以益厚。将吏一致要求杀李祐,李想只好将之械送朝中,上表极言李祐对取蔡州的重要作用。宪宗诏释李祐,李想乃用为六院兵马使,统率三千随、唐牙兵(卫队)。

其时,李光颜数战皆胜,吴元济将兵力集中于洄曲对抗光颜,李韦占建议乘隙突袭蔡州。李愬请示前来淮西督师的宰相裴度,裴度亦认为这是出奇制胜之道,可行。李想命李韦占、李忠义以三千死士为前驱,自与监军将三千人为中军,再令三千人殿后,军队东行六十里。袭张柴村,留后镇守,以绝吴元济后路。天降大雪,天昏地暗,冷风扯裂旌旗,人马冻死道上十之一二,李想又命令东行,众将问去何处,李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皆大惊失色,监军使者泣曰:“果落祐计。”夜半,行七十里,至蔡州城下,近城有鹅鸭池,李想令人击之,声四起,以掩盖行军声。四鼓,李愬军至城下,无一人知晓。李祐、李忠义砍城墙为坎登城,尽杀守门卒而留击柝者(打更人),依旧打更。黎明,雪止,李想军已进到吴元济外宅。有人报告:“城陷矣!”吴元济不相信,说:“是涸曲子弟来索褚衣尔。”李愬遂擒吴元济,械送京师问斩。余众二万余人相继投降,淮西平。

收复淮蔡后,又陆续收复了幽州镇、成德镇、淄青十二州等,藩镇割据局面基本结束,暂时实现了全国统一。

注释

①《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四《宪宗平蜀》。

②《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四《魏博归朝》。

③《旧唐书》卷一四一《田弘正传》。

④《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四《魏博归朝》。

⑤《新唐书》卷二一四《藩镇宣武帝义泽潞》。

⑥《新唐书》卷二一三《藩镇淄青横海》。

⑦⑧《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四《宪宗平淮蔡》。

⑨⑩《新唐书》卷一五四《李晟传》。

宦官专权

唐初,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唐玄宗时,宦官势力逐渐扩大。安史之乱后,宦官形成左右朝政的势力,发展到“法度隳驰,内臣戎帅”,肃宗、代宗均使用宦官执掌禁军。德宗时,改用朝官白志贞统帅神策军。建中四年(783)泾原兵东征,路过京师,因无犒赏而哗变,禁军竟无人救驾,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原泾原节度使朱訿称大秦皇帝。第二年,朱訿叛乱被平定后,德宗回到长安,由此“忌诸将”,以宦官窦文场、王希迁监神策军左右厢兵古代名画马使,自此宦官统领神策军遂成定制。神策军势大人多,控制着京畿地区,将士出征,派宦官为监军使,从此“藩镇节将,多出禁军,台省清要,时出其门”①。

贞元二十一年(805)德宗崩,太子诵即位,是为顺宗。原东宫侍读王侄善书,王叔文善棋,俱有宠。顺宗患风疾,口不能言,以王侄为左散骑常侍,依前翰林待诏,以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他们又将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八人推荐给顺宗,一道商议革除时弊,夺取宦官集团的权力。时宦官借“宫市”(采购宫中用品)为名,四处敲诈勒索,成为京师一大祸害,顺宗下旨罢“宫市”,又除去以捕鸟养狗为名进行勒索的五坊小儿(在鹛、鹘、鹞、鹰、狗五坊供役者),恩免了百姓积年所欠赋税,废除了地方官吏和盐铁使的月进钱等。不久,王叔文兼任户部侍郎、度支和诸道盐铁转运副使,掌握朝廷财政大权。

“二王”改革的关键是夺宦官执掌的兵权。五月,朝廷调宿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节度使,韩泰为行车司马。遭到大宦官俱文珍等强烈反对,密令诸将不得交出兵权,又与剑南、荆南、河东等藩镇勾结,发动宫廷政变,迫顺宗立李纯为太子,是为宪宗。贬王伾开州司马,王叔文渝州司户。不久,王侄病死,王叔文赐死。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到边远地区做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宪宗宠信宦官吐突承璀,任为左神策中尉,掌管禁军。后又任为行营兵马使、招讨处置使等,负责讨伐藩镇,大败。宪宗想恢复朝廷的统一,起用李绛等朝臣。元和六年(811),改任吐突承璀为淮南监军,由李绛任宰相,辖京西、京北神策军,朝官势长。元和九年(814),李绛因病罢相,又召回吐突承璀为左神策中尉,宦官占上风。

在皇位继承上,宦官分为两派。吐突承璀谋立沣王李恽,王守澄等则拥护太子李恒。元和十五年(820)宦官陈弘志杀宪宗,梁守谦、王守澄等立太子恒,是为穆宗,自此,宦官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

唐穆宗、唐敬宗是听任宦官摆布的两个皇帝。敬宗因打骂宦官,于宝历二年(826)被宦官刘克明等杀死。刘克明欲拥立绛王李悟,枢密使王守澄等杀刘克明、李悟,迎立江王李涵,是为唐文宗。宦官在朝中地位愈加巩固。

文宗时,王守澄为骠骑大将军、光右军中尉,横行无忌。文宗深知两朝之弊,想改变宦官专权局面。大和二年(828),文宗考试举人,进士刘黄写了一篇痛斥宦官的策文:“……谋不足以翦除奸凶,而诈足以抑扬威福;勇不足以镇卫社稷,而暴足以侵害闾里。羁绁藩臣、干陵宰辅,隳裂王度,汩乱朝经。张武夫之威,上以制君父,假天子之命,下以御英豪。”“法出多门,人无所措,由兵农势异,而中外法殊也”。②对宦官的倒行逆施,朝官不敢过问,百姓更是怨声载道,他要求“揭国权以归其相,持兵柄以归其将”③,剥夺宦官窃取的军政大权。考官叹服,而不敢取用。

唐文宗的宦官强盛,王守澄尤其跋扈,“招权纳贿,上不能制”。大和五年(831),文宗与翰林学士宋申锡商议翦除宦官,为王守澄的亲信郑注察知,遂使人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上信之,贬为开州(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开县)司马。唐文宗本想用宋申锡诛灭宦官,反替宦官除去了宋申锡。唐文宗转而收买王守澄的党羽李训、关注。大和九年(835),用宦官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以分王守澄之权。又指使人酰杀王守澄,并罢免路隋、李德裕、李宗闵三宰相,任命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当年十一月,李训指使亲信谎报禁卫军厅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准备在左右中尉鱼弘志、仇士良率众宦官前来观看时一网打尽。途中,仇士良发现有异,急挟文宗入宫,随即率兵五百出来,逢人便杀,李训、郑注均被杀。史称“甘露事变”,从此权归仇士良、鱼弘志。由是“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④。

唐开成五年(840),仇士良立颍王李湟为皇帝,是为唐武宗。唐武宗不甚信任宦官,而以朝官李德裕为相,宦官势力有所削弱。唐会昌六年(846),武宗服金丹致死,宦官立痴人、唐宪宗之子李忱为帝,即唐宣宗。

唐宣宗的痴是装出来的,他立志为父亲报仇,诛杀了谋害宪宗的宦官陈弘志和勾结宦官的郭太后。大中八年(854),宣宗又与宰相令狐绚商议杀尽宦官。令狐绚密奏:“宦官有罪必罚,有阙不补,自可消除。”

同类推荐
  • 汉末暴君

    汉末暴君

    现代屌丝刘宏穿越,一觉醒来居然发现自己成为汉灵帝刘宏,是醉生梦死,还是手持天子剑杀出一片新天地……
  • 大唐权鉴:李氏王朝家国天下

    大唐权鉴:李氏王朝家国天下

    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本书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
  • 佛落

    佛落

    在西征的蒙古黄金家族的铁骑兵即将进入西域之时,已经死了的南宋第一通缉犯燕昭雪奇迹般地带着在大唐时候就消失的破晓和一枚金币出现在玉门关,并与纵横东西的班氏商队一同进入了西域,长孙雪眸受沧浪亭的老人之托去西域帮助打开碧落佛塔,她不得不再次亡命天涯,他也无避免对她的追捕。不灭的主人铁征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死亡之海回来,决定与六百年来像狼一样活着的天山天狼宫的人作最后的了结,完成这一生不堪重负的使命,他带来了造就燕昭雪的杀戮的一生的和氏璧。
  • 唐朝好舅子

    唐朝好舅子

    大唐如诗篇、长安美如画。苦力级写手穿越大唐。盛世大唐多了一个乡野小民,一个让世界颤抖的小民。唐的文明与太阳一样照耀每一片阳光之下的土地。群号:274462109
  • 穿越之戏游江湖

    穿越之戏游江湖

    有人说江湖是可怕的,有血腥和杀戮,有刀光和剑影,充满神秘和魔幻。我却觉得江湖应该是可爱的,潇洒的。有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结拜兄弟的肝胆相照,有奇人趣事的引人注目……江湖应该让我们戏游畅玩!这部小说将带你走进一个可爱奇趣的江湖。
热门推荐
  • 成人礼

    成人礼

    《成人礼》是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温亚军的新作品集。其中的内容涉及到城市、乡村和历史等多个领域,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作者致力于寻找语言和小说之间的秘密契约,从生活本真处入手,努力挖掘人性深处的精髓,写出了普通人对人生持有的平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理念之中,再现了传统意义下的人间温暖和真诚。
  • 溺宠萌妻之纨绔少爷有点懵

    溺宠萌妻之纨绔少爷有点懵

    一场偷龙换凤,她成为他的妻,他成为她的夫,一场追逐,一世的爱恋,就此开幕。
  • 初级符圣

    初级符圣

    一个从土匪窝里长大的小土匪头子,一支能吸血而且制符永远不会失败的“符笔之箭”,当他与它成为一个整体,会创造那些奇迹呢?
  • 科学狂人之死

    科学狂人之死

    王晋康,与刘慈欣齐名的当代科幻名家。14次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其作品在中国科幻文坛上独树一帜,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他具备良好的文学功底,语言冷静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
  • 网游之财迷药师

    网游之财迷药师

    成为游戏超极vip,莫北北以为自己赚到了!不过系统送的神兽蛋,居然是个大胃王!好不容易得把神器,他喵的一碰就软!坑爹也不带这样毫无节操的吧?还有,这个色狼蛋是怎么回事?姐没有和蛋蛋谈恋爱的打算啊喂!ps:每天双更,时间定在11:30和21:00.良心出品,绝对不坑,已有完结书《洛临天下》
  • 浅凤长歌

    浅凤长歌

    (本书暂停更新,新书《丞相大人赖上门》已发,求支持)沐轻歌男装的时候,九王爷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等知道沐轻歌是女子的时候,九王爷依然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因为某个家伙太喜欢招蜂引蝶,红颜、蓝颜一大堆,惹得他时时刻刻都要防着她哪天会被哪个小婊砸给拐跑。
  • 明伦汇编人事典忧乐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忧乐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正遗规

    养正遗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我蔓延的小思念

    你是我蔓延的小思念

    我许思念蔓延多几日,只因有爱姗姗来迟。万人迷教练重点调教宅女画师,壁咚+表白+索吻,秀甜蜜高能来袭!
  • 二十几岁以后这样做女孩命最好

    二十几岁以后这样做女孩命最好

    每个女孩心里都藏着一个斑斓的梦,梦的深处坐着白马王子,不管你现在是否邂逅了,谦谦君子,青蛙王子,恐龙公子,或者依然在等待机会,人生主题只有一个,做个好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