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2700000115

第115章 初论改革

李潜立刻明白他们是借着恭贺的名头来此,为的是怕引起别人的疑心。他连忙点点头道:“没问题。”然后转向麦紫澜道:“夫人,今日得辛苦你了。”

麦紫澜点点头道:“奴家省得。你放心就是。”说着烹好了茶麻利地分在茶盏里奉给两人。李世民接过茶盏,赞道:“紫澜妹妹果然好手艺,这茶烹的果然形、味、香俱全。”

麦紫澜听到夸奖小小的得意了一下,道:“太子殿下请慢用。奴家去准备一下。”

麦紫澜离开李潜与李世民闲聊了一会,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和柴绍相继来到。

众人分宾主落座,李潜亲自为他们烹茶。众人一边等着茶一边闲聊,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上午的朝会上了。

房玄龄道:“殿下,裴寂、封德彝等人实在太狂妄,根本不把您放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眼下仆射、尚书、侍中、中书令等宰相职位皆由武德旧臣把持,此前殿下支持的几次提议他们一直推诿。看来他们还是想把殿下当成前太子啊。”

杜如晦道:“若任由他们掣肘殿下很难放开手脚施展胸中报复。殿下需早做决断,否则就是登基后今日的情形也会反复重演。”

李世民点点头,道:“如何做你们可有法子?”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却有沉默下来。不是没有办法而是这办法太狠,肯定会影响李世民的形象。其实想解决这事最简单的就是逼陛下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只要登基,那就可以找机会将这些武德旧臣一一踢出朝堂。

李世民见状问柴绍道:“嗣昌,你有何见解?”

柴绍道:“臣乃武将,按律不得妄议朝政。”

李世民笑笑,道:“今日不是朝堂,你我也不仅是太子与臣属的关系。但说无妨。”

柴绍点点头道:“如此那臣就大胆妄言了。武德已有九年,这些朝臣也跟随陛下多年,目前来看,武德旧臣势大乃是不争的事实。而太子刚刚即位可以说在朝堂上根基尚不够稳固。别的不说,武德旧臣每个都有故旧门生,这些人已经渗透到各个衙门,若太子操之过急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搞不好会影响政务运转。所以臣以为还是徐徐图之,免得引起不必要的动乱。”

李世民点点头。

柴绍顿了顿又道:“况且太子只是太子,孔子曾言,名不正则言不顺。”

李世民心念一动,捻须皱眉思忖。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听了柴绍所言也心有同感地点点头。

李潜烹好茶分在茶盏中,取了一盏弯腰奉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茶盏看了一眼李潜,忽然道:“李潜,你有何见解?”

李潜正在退回去,听到李世民的询问顿时一愣,赶紧看了一眼柴绍,却发现柴绍没任何暗示。李潜心念急转,立刻明白柴绍已经不把自己当成下属心腹,而是将自己放在了与他同等的地位。李潜不由得暗暗失落。他毕竟还年轻经验少的可怜,若没有人指点他还真有些茫然。

李世民看到李潜沉默不语,问道:“李潜,怎么了?”

李潜醒悟过来连忙道:“回太子,您和诸位所议的事臣不懂。臣只明白一个粗浅的道理,那就是若想喝茶,必须得等水烧开了。不过,在等水烧开期间可以做许多事,比如烘茶、碾茶、筛茶等等。若等水烧开了再做这些反而就完了。”

李世民听了哈哈一笑,道:“李潜所言有理。”说着便举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赞道:“好茶,李潜真是好技艺,怪不得能说出刚才那番话。”

“谢太子夸奖。”李潜退回,接着把剩下的茶盏奉给众人。众人接过茶盏吩咐称赞李潜的茶艺,闭口再谈刚才的事。其实根本无需再谈,李潜刚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李世民放下茶盏,道:“今日咱们来是为了恭贺李潜的。另外李潜初任京官有些事还不了解,日后还需诸位多指点。”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没问题。李潜连忙谢过众人。

李世民又道:“李潜曾对驿传的改革有些设想,诸位也都听到过。李潜,日后该如何做你且说说,有道是一人计短三人计长,让他们给你参谋一下肯定有好处。”

李潜点点头道:“臣以为驿传的改革可由浅入深分作三步。第一步,将驿馆剥离出来,准许商旅、百姓投宿。第二步开通民邮政,准许民间百姓通过驿传来寄送信件。这两项都可收取费用补充驿传的开支。”当下,李潜将这两步所需做的准备和步骤一条一条陈述给李世民。具体细节李潜没对李世民说,因为这些细节不是一时半会能说透的。说多了只会让李世民等人迷惑。

这两步改革李潜早已告诉过李世民。李世民对这两步也已首肯。加上这两步所涉及的都是民间,推广起来难度不大。众人也明白这一点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潜又道:“第三步,开通钱庄。”

房玄龄对这个最感兴趣,问道:“怎么开通?李将军可有想法?”

李潜道:“在下想在长安设立钱庄总号,在各地设立分号。现在陛下不是将天下分为十道吗,在下想每一道可选择一个商号与驿传合作开通钱庄,成立每道的钱庄分号。在每州设立支号,在县和州县外的驿馆设立钱庄兑换点。这样一来整个钱庄可覆盖整个大唐,通过总号可以如臂使指。且由于每一道都只负责自己这一道的业务,不虞他们会坐大反过来左右总号。”然后李潜将总号与分号间如何划拨如何结算,如何稽查等等一一说了一遍。而且还举了个例子。

比如有人在长安存到钱庄一万贯,要到苏州去取。长安的钱庄收到钱后出具银票。这人拿着银票到苏州后若兑换银钱,只需将银票交给苏州的钱庄,钱庄勘验银票无误后,扣除费用将钱交给持票人。银票可分为记名票(存钱的人留下印记或签名甚至是暗语)也可分为不记名票(面额固定无论是谁持票来都予以兑换)。这种汇兑业务是钱庄最基本的业务。日后等银票汇兑业务推广开了,那么很多人可能就考虑交易时存一次取一次太麻烦,而且钱庄得抽两次费用。这时钱庄再适时推出背书业务。不记名银票直接可流通,只收取最后一个兑换人的费用,且无论银票开出多长时间其兑换费用固定。这时的不记名银票就已经初步具备纸质货币的功能了。不过若想完全取代铜钱还得需要很长时间。

至于总号与分号间的稽核,则以年为单位,头年的七月初一到次年的六月三十日为一个核算年(这种合算方式只要是为了避开春节)。每个代办点在七月初十前汇总上年度的进出账目上报州府,州府在七月低前汇总上报每道的分号。每道在八月底前上报到总号。从九月开始总号对各道进行稽查。无论账目是否清楚,十月份总号将派出稽核队伍到各道进行审查。此为小审。每五年进行一此大审,要彻底审查每个兑换点。若有人举报则随时开展定向审查。

当然,还有许多具体的细节李潜没办法一一说明。比如银票的加密方法,各商号之间通讯往来的加密等等。若是把这些也向李世民一一说明,只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仅是粗略的说了一下李世民听了就无比兴奋,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思忖了片刻道:“你这个设计很好。不过,如何杜绝有门阀背景的商号参与其中,你有办法吗?”

李潜道:“在下以为最初的合作当以共同经营驿馆为幌子,每道选择没有背景信誉好的商号来合作。运转一段时间,等摸清了这些商号的底细再谈钱庄之事。”他顿了顿又道:“不过即便某些合作的商号有背景也只能影响一道。只要加强对分号支号的监察,不虞他们能玩出花样来。”

李世民道:“那你计划何时开通钱庄。”

李潜道:“在下觉得至少得三五年之后。一则要摸清合作商号的底细,二则也要储备人才。”

“哦?”李世民道:“什么样的人才?”

李潜道:“首先是经营人才,馆舍、钱庄甚至是民邮都需要有经营头脑的人来管理。没有这样的人才只怕难以实施。其次是明算人才,稽核监察都需要明算人才,这些人必须得忠诚可靠。第三是监察人才。馆舍、民邮还好说,但钱庄的人每日都要与钱打交道,天长日久难免有人会铤而走险,所以必须要有一支隐藏在暗中的监察队伍来监督各地。”

李世民听了忽然肃容道:“李潜,你的野心不小啊。”

李潜立刻惶恐不安,拜道:“臣不胜惶恐。”

“哈,哈。”李世民笑道:“李潜,孤不怕有野心的人,就怕没能力只有野心的人。你若真有这个胆子,孤日后就将整个钱庄、驿传全都交给你。你可敢接下这份重任?”

李潜正色道:“殿下,臣有这胆子。不过,臣所担心的是此事阻力太大一时间未必能见成效。臣希望殿下能给臣五年,不,十年时间,臣一定还殿下一个崭新的驿传。”

李世民笑着点点头,道:“很好。孤给你十年时间。若你做的好孤封你为国公。”

李潜大喜拜道:“臣谢殿下。”

房玄龄道:“殿下,臣以为此事不可鲁莽。”

李世民心情正愉悦,听到房玄龄泼冷水,有些不悦道:“玄龄为何这样说?难道此事不可为吗?”

房玄龄道:“殿下明鉴,臣只是说此事不可鲁莽。并没说不可为。”

李世民诧异,道:“鲁莽?”

同类推荐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熟知三国历史的陈子明穿越到三国,凭着他对三国历史的熟悉和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积累,帮助刘备统一三国,成为名满天下的第一军师,凭着华夏几千年的经验,结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乱世华夏,创建绝世大帝国。
  • 扛着AK闯大明

    扛着AK闯大明

    崇祯十七年春,闯军围困北京城,延续两百七十余年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当是时,北有满清多尔衮,南有黄虎张献忠,西有闯王李自成,东有海盗郑芝龙,值此危难之际,医科大学的大三学生刘鸿渐魂穿到一个破落的士族家庭,靠着一百把AKM,拳打内贼东林党,脚踢北蛮多尔衮,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怀揣着中兴大明的梦想,且看刘鸿渐如何上演一番波澜壮阔的大明风流。书友群:8588,0765(需要验证粉丝值2000以上)
  • 大炙王朝

    大炙王朝

    唐朝末年,武将割据,天下散分。檀香秋阁,江湖共勉,檀香阁主,天下公认,左相才子。国恨家仇,在他的心中展开,大炙官途,成为他的一生所求。他不追逐名利,只愿如此安好。但是他的内心,注定他无法如此。辅佐君王,破除敌患,成为他的重任,只求心安。 欢迎加入小说群书文吧!,群聊号码:731135319
  • 唐朝大顽主

    唐朝大顽主

    谁说玩不是一种职业?方回决定,既然穿越了,那就干脆玩个痛快,要把玩当成事业,要玩出花样,玩的兢兢业业。不务正业?土鳖了吧?咱这职业有个特响亮的称号——顽主!
热门推荐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THE COMPLEAT ANGLER

    THE COMPLEAT ANGL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嫡女倾城

    重生之嫡女倾城

    高门嫡女重回九岁,面对庶妹争婚,姨娘施计,胞弟被欺,她乔装柔弱步步为谋,谁想却引来瘟神三皇子“好意相助”……“小狐狸,你确定,要一直这样抱着我吗?”“滚开,你这个登徒子!”“欲擒故纵?很好,本皇喜欢!
  • 四圣真君灵签

    四圣真君灵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岛屿的玫瑰美人

    西岛屿的玫瑰美人

    夏如初莫名其妙穿到了一本小说里,成了女主的继姐。一开始,夏如初以为自己拿的是被女主打脸的恶毒炮灰剧本。再后来,夏如初以为自己拿的是打脸极品亲戚,打脸白莲花女主走上巅峰的剧本。谁能想到原来她拿的是拯救世界的剧本……原以为只是个普通的剧本,没想到身边的人各个卧虎藏龙。天下为棋盘,你我皆为棋子。执棋局,控生死,鹿死谁手未可知。“你执过我配枪的手,我吻过你带血的长发。”“你是亘古黑夜中,永远自由的星空。”
  • 婚途漫漫:傲娇新娘快入怀

    婚途漫漫:傲娇新娘快入怀

    他一直都知道,她的孤傲都是装的,却偏偏不戳穿。她一直都知道,找不到解药,她就失去了爱人的权利。两个人都心知肚明,却都小心翼翼,不捅破那张纸。她以为她是孤身一人潜入敌部寻找解药,却不知他为了她,以另一层身份陪在她身边。一年前:“有什么问题就问吧!我看心情要不要实话告诉你。”“林柯冉啊林柯冉,你还真是多变。"一年后:“有什么问题就问吧!我看……”“我看你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等!我一定实话实说!喂!你别动手动脚的!”【看冰(chi)山(qing)军花怎么变成软(dou)萌(bi)女友】
  •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谁说品学兼优的软妹子驾驭不了高冷霸道的校草?!谁说幼齿白兔丫头就得为外籍千金让路节节败退?!谁说冷艳校草不会柔情似水死心塌地?!庄晓蝶却让沈彦尘收起了桀骜不驯,甘愿委曲求全只求共进一顿晚餐!!果然,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傲娇了近二十年的沈彦尘,最终还是在软妹子庄晓蝶面前败下阵来!他以为她心生感激言听计从,然而,却事与愿违……当爱情战胜了傲娇,醋意迸发的冷面校草终于失去了控制……
  • 沅鞅古域

    沅鞅古域

    在这个众人追仙的年代,这片沅鞅古域之上突然本源流逝,法士时代衰亡,在被人称为揞炀的下界中,出了一个人物,他将追溯其中原由,揭露沅鞅古域的秘密!大陆之上本源灵力急剧减少,以修灵为主的法士之路逐渐没落,这是为何?上界为何发生动荡?仙佛古界为何沉没?众神之战又是为何?是强者的游戏、弱者的宿命?敬请关注,沅鞅古域,为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