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300000190

第190章 说服老臣2

“皇上,那情报传递和后勤补给怎么办?”徐光启问。

“一路之上建光报系统,先一路建高塔到大同,然后每百里建一高塔,派一千持弩兵防守,打进攻战,爱卿有疑问,但在大草原上打防守战,两位爱卿应该相信这一千持弩军能发挥的力量了吧。”

“这点老臣并不怀疑,”孙承宗老实的回答,如果是甩开皇上安危不谈,仅谈净军在蒙古阵地防守的话,有神弩在手,对付连个门板都没有的蒙古族,根本不必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只要在净军弩尽之前,蒙古就别想攻击得手。即便是他们用了远程武器也是一样,要知道蒙古军能跑,但远程武器可跑不快。持弩净军不仅可以守,同样也可以列阵进攻。

“建立与了光报系统,那朕就无忧了。”大草原上一望无际,先用木头、土石建个暂时性的,慢慢的再用水泥建永久性工事。

“皇上,大同离归化有六百里左右,可是可建六个高塔的,那岂不是需要六千净军?”孙承宗被皇上的帐算糊涂了。

“爱卿的帐算错了,在大同那里的高塔,不需要派兵防守,而到了归化城,那里也不可能建高塔。所以不是六个,而是四个。而且朕说的是持弩兵,而不是持弩净军,朕现在生产神弩的能力正在增强,一天能有五百支神弩。即便不算以后速度再行增加,半个月,八千净军就可以装备满了,而再过半个月,又可以装备八千锦衣卫了。朕之打算两个月内开战。所以战前再列装一万锦衣卫是不成问题的。”朱由校很想说,如果李祖白再争点气,把汽油鼓捣出来,那就更棒了。

而光报的传递现在驿站的驿卒们正在京城会集,但‘色码’书印好了,就可以让他们回去建高塔边练习边传递军情了,当然目前得以大同到北京和山海关到北京这两和线路为重点。

而锦衣卫经过了这一个多月的纪律、体能的训练,也应该经历一下战争的风云了,毕竟,现在不是和平年代,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只有战场才是士兵最好的训练场。

“皇上,那岂不是说,将会有二万持弩兵?”孙承宗听了这个数字一征后说。

“原则上说,会有那么多人去蒙古参战。”朱由校一愣,不知道,这老孙头什么意思。

“那老臣支持皇上的出征,但能不能由老臣代替皇上亲去?”孙承宗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孙大人?你!”旁边的徐光启一听,怎么说的好好的来劝皇上不要在西线开边,现在老孙怎么就改旗易帜了呢?

“徐大人有所不知,此神弩和竖盾的搭配,本身就是蒙古骑射的克星,以前皇上只有一千持弩兵,就能打的几万叛军大败,那时的弩还没有现在的先行,更没有瞄准镜,而现在皇上拥有二万持弩兵,无疑是有了二万神箭手,这个数字对于蒙古军队,绝对是一场天灾。更何况,此次作战,他们是有归化城这个‘负担’,所以没办法,一走了之、遁入荒漠,而使大明徒劳无功。打下归化,再有千人队守着军屯兼光报的高塔,此次战争,有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河套问题。所以吾等此时更应献计献策,而不是阻止皇上。”孙承宗没有避讳皇上,直接对着徐光启说。千人战几万的神话就是在皇上的主持下,他指挥的,本来看到了瞄准镜之后,他的心思就活了点,再一听说有那么多的持盾兵,浪战根本无惧蒙古,只要战术上不出现错露,给蒙古人有机可乘,此次的是必胜无疑的。而皇上说的那几条对大明的好处,更让他心动。

“战争从来没有十足的把握,孙大人,万不可以为有了神弩就可天下无敌,小视天下。蒙古人的回回炮也是远程武器,比弩箭射程更远。没有万全之策,擅自东西两线做战,胜则占河套一时,然败之后果,却会令大明陷入困境。皇上,且不可穷兵黩武,此时有神弩在手,足可使辽东之战变得有利,甚至可以防守反击。战败建奴之后,无后顾之忧,然后再从容布置西北功略,岂不比如此冒险要强的多吗?”徐光启也是大急,眼看着孙承宗倒戈站到了皇上的一边。西北方开战,岂是易与之事。

“徐大人,西北的政策的确是吾始料不及的,但净军和锦衣卫的战力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若皇上手中,仅有三四千持弩净军,吾也是坚持反对开边。因为虽然可以对付的了蒙古大军,但劳师远进却又有着诸多不确立之因果。但一个月后,将有二万持弩军,哪怕是二十倍以上的敌人来攻,结果都将是杀锏而归。更何况蒙古人那边并没有如此多的兵力。所以先前的担心实在是多余的。如今唯有仔细的把可能发生的一切风险庙算完全了,不让此战有任何意外,才是吾等该做之事。”孙承宗现在也是一门心思的想把此仗打好,接着说:“皇上非备而战,听其言语,归化城和大同之间有许多的部落散落在草原之上,若能一路碾压过去,一方面瓦解蒙古兵力、一方面以战养战、另一方面报我大明子民常年遭受其荼毒之仇。战争虽无十足的胜利,但观此战的兵力对比,却有着九成以上的把握。况且时逢其内部不稳之时,更应善加利用。请徐大人思之。”

“这,”听了孙承宗的一席话,徐光启也犹豫不决起来,战力的对比值,和胜算竟然被其说成了九成以上,玩数学的当然明白这个九成是何种意义,基本上就是必胜了。看这师徒俩的意思,此战简单就是游山玩水一直就能把蒙古打的落花流水,那自已这样拦着人家建功立功开疆拓土,岂不是妄做小人。但把大明的气运放在这一战之上,如此的儿戏,心里却一点都不安稳。

“皇上,此次老臣愿意出征草原,请皇上相信老臣。”

“孙老师,此次亲征,是为了彰显朕之武功,使大明军民从心里感到必胜之信心,朕是必须亲征草原的。若孙老师愿往,朕理当倒履相迎。”

三人又聊了一阵,算是扯了阵皮,终于是‘各怀鬼胎’的散了,不过是加盟了一个孙承宗这样的老江湖,徐光启则空自担忧而已。

回到了屋里,朱由校把已经等待很久的刘明伟和时运生叫了进来。首先是谈及了镜片,现在正是镜片的急需期,这个时候可不能掉链子。

“回皇上,奴才已经准备了很多的镜片,足够皇上用的。而且奴才等按着皇上所说的利用火和冷水来反复实验后发现,将玻璃加热到接近玻璃快溶化的时候,并立即急剧冷却。然后得到的玻璃竟然不易破碎,即便是破碎了,其碎片也是一数粒粒的,奴才想,皇上造的望远镜,若有一个不小心,碰着了,以前那就必碎无疑,而现在就安全多了。”刘明伟小心的回答着,并有所卖弄的说。

“钢化玻璃?”这种玻璃,朱由校当然不陌生,加热后急剧冷却而制成的。表面是均匀的压应力,内层呈现相应的张应力,所以钢化玻璃是一种高强度的安全玻璃。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四倍以上,没想到就这样给研究出来了。这东西虽然不知道如何用,但做为玻璃的升级版肯定是有合格的。“刘明伟,你做的很好,抓紧时间把镜片送到银作局去,那边急需,不过要把数给记好了。”

“奴才遵旨。”

“赏一百两银子。”

“奴才谢主隆恩。”

“刘明伟,做的好,朕不吝赏赐,但如果配方或者镜片流了出去,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奴才誓死不敢监守自盗,就会约束身边之人,请皇上放心。”

“嗯,告诉其他人,不要因为一时之贪,毁了一辈子,去吧。”

“奴才告退。”

“时运生,玻璃作坊进度如何了?”

“回皇上,作坊已经在三天前按皇上的要求建好,只是现在带去的宦官们还不能熟练的操作那些机械,特别是火候掌握的不足、时间拿捏的也不准,造出来的玻璃以次品、残品为多。”时运生偷偷看了皇上的脸色一下说。

“那朕让你们造的平面玻璃如何了?总不能都是差品吧。”朱由校给时运生的工艺流程里,有一些比如玻璃杯和工艺品之类的的确是难了点,工匠和工具、机器的磨合也需要一段时间,但运用水平面的平整光滑,使玻璃溶液铺在其上,冷却后制平面琉璃,除了去色剂造出的白玻璃和绿玻璃的区别,以及厚薄的差距外,应该算是工艺里最简单的了。朱由校主要的要求就是平板玻璃,那是做镜子的必须品,目前最具暴利的东西了,这东西弄个穿衣镜、正容镜摆在客厅里,那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同类推荐
  • 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本书讲述了前门的兴衰历史、传奇故事,以及时代机遇。前门不仅仅是“商业帝国”的同义词,它还是一座世界级古都文化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前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重新焕发了青春。人们不仅欣喜地看到了老字号强大的生命底蕴,也看到了前门自我疗伤的惊人力量。前门的迅速复苏,得益于前门文化的空前活跃。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前门,在21世纪初正迎来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经过这次涅槃,前门的传奇必将续写。
  • 历史的个性:江湖

    历史的个性:江湖

    读历史知人性,学为人处世的智慧。《史记》是我国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风采各异,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的心理结构。在《历史的个性:兵家》和《历史的个性:江湖》两本书中,作者分别对《史记》中的一些军事家及江湖人物,如孙武、孙膑、廉颇、赵奢、白起、李广等,以及四大公子、三大游侠、五大刺客等,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带读者回到两千多年前,从个性的心理层面去分析那些人、那些事,无限地接近他们,让读者直达历史人物的心理深处。
  • 地主家的狗腿子

    地主家的狗腿子

    变身文,不百合,不变嫁。“呸,还不是靠父辈的蒙荫才进的国子监,老子最看不起这种世家子弟了。”“这位兄台,听你这么说,难道你不是靠父辈蒙荫才进的国子监?”“废话!老子是正儿八经花钱买进去的…”大明九千岁人混胆子大,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误打误撞得罪的士绅阶级,竟沦为青楼女子。与九千岁大人搭班子唱起了双簧。谁说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了,九千岁上的了朝堂,也绣的了鸳鸯,魏公公也能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
  •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王阳明得到力量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女皇的男闺蜜

    女皇的男闺蜜

    他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也是埋头写作的宅男。他和漂亮女友同居三年,却依然还是悲催处男。他偶遇传说中的龙,没沾好运,还被汽车撞翻。温柔贤淑的大小姐武顺对他笑靥如花。霸气侧漏的二小姐武珝对他死缠烂打。娇憨可爱的三小姐武瑛对他投怀送抱。牛皮吹大,必遭惩罚;本领再高,也会摔跤。普通婚姻,夫唱妇随;政治婚姻,俱荣俱毁。大唐真好,遍地是宝;随手可捞,爱要不要。
热门推荐
  • 夜帝独宠:假面王妃别逃

    夜帝独宠:假面王妃别逃

    真真假假,若即若离,情难自禁,他的心乱了。只是,当初拜他所赐的痛苦,怎能忘!她,逃也似的离开,他,穷追不舍……“怎么见到本王就躲啊?是不是昨晚对你太凶了。”某男邪魅一笑。某女一步一步靠近,狡黠一笑,“对啊,你看你又没经验,昨晚,把人家弄疼了。”某男石化,竟无可奈何……重生归来,她誓要活个精彩!
  • 我的初恋萧

    我的初恋萧

    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是美好的初恋就像一个古老的美丽传说,总是在不经意间闪现出来,萧的隐隐约约的歌声,萧的淡淡的忧郁,萧的无怨无悔的执着,萧的单纯的依恋.....
  • 太古集

    太古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终极剿杀

    终极剿杀

    某军区特务连二级士官展力伟,在参加完最后一次沙漠反恐任务之后退役……在一次押运巨款的行动中,运钞车突然遭遇匪徒袭击,其他队员全部炸死,唯有展力伟冒险生还,因此被公安部门怀疑;为了洗清冤屈,他假装生病在医院逃走,然后偶遇当地副市长蓝田玉的女儿蓝小雅。而后,他又潜入与这起案件有关的矿场,结识到案犯之一三眼,三眼告诉展力伟劫持运钞车是银行行长高山一手操纵。随后三眼突然离奇死亡,高山也畏罪自杀,一切又陷入一个大的谜团。
  • 清宫秘史:两世为妃

    清宫秘史:两世为妃

    宛妤与康熙皇帝玄烨本是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爱侣,却因为宛妤的父亲鳌拜专横跋扈,独揽大权而被迫站在了对立面。深深宫苑,除了皇帝的痴爱,宛妤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友善,甚至因宠树敌,导致伤痕累累。当父亲和夫君的矛盾进一步恶化,她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父亲的逼迫,以及深爱的人对自己逐步提防,她身心俱疲,选择以死换回父亲的一条残命。不曾想,她并没有死,而是改头换面,也失去了她雍容的身份。当她再度回归宫廷,仅仅以宫女之身重回那阴暗诡秘、危机四伏的后宫,她该如何为曾经的自己讨回一点公道?而那个曾经深爱的男人,她又该如何面对?
  • 三国之大汉崛起

    三国之大汉崛起

    穿越成了刘禅,一开始就来了一场惊心动魄之旅,被赵云带着在长坂坡来了个七进七出。今生我为刘阿斗,还要不要人扶了?刘禅慢慢发现他走的还是挺稳的,貌似他的便宜老子刘备,二叔关羽,三叔张飞这些才是需要人扶的。于是乎年幼的刘禅就担起了重任,扶着扶着,便渐渐为大汉扶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三国争霸,蜀汉为雄!
  • 北晨旧顾

    北晨旧顾

    曲人终离散—我却想与你相伴一生.晨瑾和顾姓男友相爱相杀
  •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无情总裁柔情妻

    无情总裁柔情妻

    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她是白家最得宠的“小公主”,也是白家人最怕的一个人。在外面,她是让人惧怕的一个人在家里,她希望可以有个宠她的男人所以,当她第一次看见温柔对待女朋友的他时白家人的那种“见好就拿,见好就夺”的天性发挥了作用她最终如愿的成为了他的新娘她也知道他恨她,也怨她她以为两个人的相处,只要她的努力,他慢慢会接受她哪怕两个人的第一夜,他只是将她当成替身哪怕他误会她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他的,是野种哪怕他只对她和孩子冷漠无情她都无怨无悔的可是,当他在距孩子一步路却没有伸手救孩子时当她跪着求他给孩子输血,却只见他冷漠的拿出手机时她知道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永远也改变不了他时就毅然决定放弃了放了他也是放了她推荐朋友的文:晓霏——(温馨的文)
  • 仙境只是个传说

    仙境只是个传说

    传说中世界末日那天游戏在了个线,居然穿进网游里面去了!那就键盘网游当全息耍了还不行?喂!没有下线选项也好歹给个复活回城啊!现在闹出人命又是怎么一回事啊!各种谜团串不起来,每天都过着惊心动魄的倒数。争分夺秒跑迟一步都会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