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300000207

第207章 终闻准信

朱由校还没用完膳,魏忠贤就来了,带来了两份折子,一是魏良卿和蒋秉采的,写的是地震的一眼情形,的确很惨,并着重写下了,无一人伤亡的奇迹。朱由校虽然知道地震有分级之说,但学识有限,真的无法判断这到底是几级地震。而且现在的房屋也没有抗震之说,倒了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折子中描述的那样子的确很惨。

朱由校听完了立刻下令,准备的物质,立刻启程,发往山西。这个时代的运输实在是太差了,一车的物质运到目的地,也就是剩下一大半而已,路差、装载量小、没有动力。然后结果就是速度奇慢,路上的损耗也相应的增加。现在灾区已经成了这种局面,还是早日往那边运送物质吧。

而第二个折子却让朱由校气的有摔桌子的冲动,大同府的情况,摇塌城楼城墙二十八处,死伤兵丁达三百余人。城楼城墙倒了也就倒了,但在如此严令避震的情况之下,怎么还能死人?这明显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结果,害死了这三百多条人命!

“混蛋!大伴,着锦衣卫严查此事责任人,朕花了如此代价,仍然违抗避灾的命令,草菅人命害死如此多的性命,这样的官员不惩不足以平民愤!”

“是,皇上息怒,奴才这就去吩咐。”从先后接到这两封折子时,魏忠贤就知道肯定会有龙霆大怒的时候。

两封信来的的确是晚了点,但没办法,下着雨道路泥泞不说,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塌方、泥石流,特别是从灵丘赶过来的人,的确是不容易,比大同的人提前启程,还比人家少二百里地,但还是走在了人家的后面,真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现在一块石头终于落在了地上,旁边的宋应星却好奇的看着他,朱由校也只当不见,看着魏忠贤要走,直接的问了关于叛军宫刑之后,有多少人休养好了,魏忠贤一愣,还别说,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只能派人去查了。

兵仗局这边也没什么事了,草草的结束了,回乾清宫准备洗衣洗洗睡了,毕竟明天还得起个五更上早朝呢。这时魏忠贤却回来了,回报说了一下叛军宫刑后的情况。因为是在七天前才进行的集体宫刑,所以这些集体的还没有休养好,另外有近一成的人,死于宫刑,这个一成倒是把朱由校吓了一跳,急问魏忠贤到底是多少人死了。老魏的回答是二千人。

这个数字!?天啊,我干了什么?二千人?!宫刑怎么会如此恐怖?!朱由校惊呆了,坦白的讲,天地良心,自己真不知道宫刑是会死人的,自己从来没听过这样的事情,人家岳不群、林平之人家那自宫可是百分之百的安全,就是身边这个老魏、刘若愚不都是自己动的手自宫的,还有那些无名白,都是自己切的,哪里有什么生命危险,怎么到了这些人,就这样死了呢?而且还死的这么多,这不都成了自己的罪孽?朱由校越想越怕,抓住魏忠贤的手问:“大伴,宫刑怎么会死人的?”

“回皇上,宫刑死亡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忍受不住疼痛,活活痛死的,第二种是宫刑后生病而死的。皇上可能不知道,此次也就是在宫里的宫刑,而且还都是成年人,如果在外面自宫的,死亡的占到一层半,而如果是孩童,那死亡的至少也要占在二成以上。”看着皇上惊恐万状的样子,魏忠贤耐心的解释着,看着皇上的脸色又说:“其实他们都是十恶不赦之徒,皇上天恩给他们留了一条后路,就是搏一条活路而已,都知道宫刑这事也是听天由命的事情。多少人想进宫还进不来呢,宫外这近一万人的无名白,也是象奴才一样后想进宫,但进不来的,他们那才叫一个惨字呢?所以皇上倒不必挂怀。”

“哦,”虽然对二千人的死亡人中戚戚,但事已至此,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了。“大伴,人死债灭,叛军里家中困难的,送些银子给他们或者让他们的家人去朕的作坊里做工吧。”

“奴才领命,皇上仁慈之心天下少有,现在满城都传着皇上是真神转世呢。”魏忠贤一听皇上如此迂腐,很不和他君子当无所不用其极的为人处理的原则,但还是半真半假的捧着皇上。

“转世?”这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了,自己可不就是转世吗?不过不是真神而是个吊丝而已。

“是啊,皇上,现在在长安街上给皇上磕头的,在家立长生牌的已经越来越多了,还有的想建生祠、、、、、、”

“生祠?就是和大伴那个一样的?”一听这个生祠,朱由校就不由的反感。在长安街磕个头表示尊敬,这个他能理解,中国人嘛,本身就是个知道感恩的民族,什么受人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喝水不忘挖井人、、、、、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对朋友对陌生人,都有各种各样感恩思报的名言,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以到长安街给自已默默的表示一下而已。而立个长生牌天天为恩人祈福的,更是有恩无力报,又感恩时时,所以立个长生牌,求诸天神佛保佑一下恩人,很显然朱由校不是修真是需要那可贵的信念力,所以效果一点也没有,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这点朱由校更是不提倡不反对。但建生祠,这种劳民伤财、神话自己的行为却让他相当的反感。一旦此风兴起,全国又不知得有多少地方为了形式,而给自己建这劳什子东西,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土地、钱粮。

“回皇上,是的,”上次被骂的情形,魏忠贤可是记忆犹新,急忙的跪下来回答。

“传旨,有给朕建生祠者,当场拆毁,主持建设者,在生祠前戴枷一日,此风不可长。若有人以此谋利者,没收全部家产。”朱由校相当严肃的说。

“奴才遵旨。”

“大伴起来吧,接着说那些叛军有多少现在有劳动能力的。”

“回皇上,现在有一万人已经恢复好了。其他人估计再有五天时间即可劳动,但受伤需要医治的则不在此限。”

“让那些人养好了身体再行宫刑吧,毕竟人命关天,身体好了成活的机会就大增。而这一万人让他们去兵仗局和霍维华那边的西山,再拿十万两银子给霍维华,多开矿、多炼钢,战车一动需要的钢将是海量的。”这点是朱由校在兵仗局就想到的,一辆战车需要的钢大概是一千五百斤左右,仅仅十支神弩、十支山地弩和六千多支弩箭就得六七百斤的重量了。仅仅造八百部战车,那就得是一百多万斤钢,这个量可是不小,不加大产量根本供应不上如此的需求量。现在人是有了,(即使是没有这一万人,那锦衣卫的落选者,也完全可以利用上一些了。)资金也不缺,就差把劳动力和资金变成钢铁了。

“奴才马上去安排。”听完了皇上的安排,魏忠贤默默的记住了,这大晚上的,可怜自己晚饭还没吃呢,当然这样的埋怨是不能对皇上说的,若皇上不用自己了,那才是真正的埋怨呢。

第二天,六月初六,早朝,太和殿,今天的早朝相当的诡异,朱由校开了头,先让魏忠贤把灵丘和大同发过来的地震情况宣读了一遍。下面的文武官员可就站不住了,这代表着什么?皇上在上个月的时候就预测准地震之灾,真龙天子那只是愚民的东西,官员们虽然也说,但却没几个人相信。但此事也太邪性了,皇上比龙虎山的张太师还牛气啊!?虽然不信,但事实摆在面前,又如何否认?本来大家在昨日感到地震之时,就已经对皇上那话相信了几分,如今再得以证实,一个个只能是目瞪口呆,不明所以。

而首先是张瑞图出班来跪下磕头请罪,没办法,当时就他叫的最响,一副皇上是笨蛋的样子,现在却被事实驳的自己无话可说。其实也就是承认一下皇上英明,自己糊涂的问题,张瑞图看的也是明白,以皇上的仁慈,只要有个智商比拼的结果,是不会对他如何的。此时形式比人强,心里虽然充满了疑问,但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无法否认,与其被别人讥笑倒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承认。

跟着又有几人当时反对的站了出来请罪。都是一样的心理,当时就是感觉皇上没事了过来充大头客串半仙,纯粹是一种脑残行为。而今如此不可能的猜测却成了事实确凿的真实。那结果也经有心人的推动,进而炒作起来,弄的妇孺皆知,反过来更加证明了自己的愚蠢。一是无可奈何,二是怕皇上打击报复,见张瑞图都请罪了,只能寄托皇上的大度了。

同类推荐
  • 独断大明

    独断大明

    猪脚是明光宗第六子,他觉得不能让未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做皇帝,于是,他在紫禁城里大喊了一声:我要做皇帝!新书:宋时风流,求支持~
  • 带着诊所去穿越

    带着诊所去穿越

    卫昭带着高级私人诊所穿越到古代,解开身世之谜后面对的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朝堂,医人还是医国?本是一个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如今却要举起刀,割掉使国家腐烂的毒瘤,救一国于水火,医国即是医人。既如此,那就握紧手中的刀,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架空历史文,轻松使用,考据慎入。更新佛系。书友群号:727126416
  •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
  • 抗日援朝1592(下)

    抗日援朝1592(下)

    史上最彪悍的抗日战争,大明帝国最后的绝唱!这是决定东亚三百年格局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人赢得最漂亮的抗日战争。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实际统治者太阁丰臣秀吉,挟统一日本之威,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李昖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血战,在朝鲜半岛拉开了帷幕……本书再现的正是这一段尘封已久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日本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历经艰辛奠定的基业,在这场战争中分崩离析,最终落入德川家康之手,书中写出了两位枭雄的明争暗斗、权术阴谋。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热门推荐
  • 汇于溪流

    汇于溪流

    大海汪洋,汇于溪流,人心所向,皆如战场。
  • 城镇化转型

    城镇化转型

    在推进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行投融资创新与改革,既能有效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差异,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与挑战出发,对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并详解了这一框架所需要的财税、土地和金融改革。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权威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全书近40万字,以丰富的材料,全面详实叙述了王懿荣的家学渊源、生平交友、跻身殿堂、金石巨匠、发现甲骨文以及爱国爱民和血洒京师的伟大爱国学者一生的事迹。
  • 嫡女重生:王爷别跑

    嫡女重生:王爷别跑

    她是相府的嫡千金,身份高贵,却因一场背叛,丈夫无情,亲姐狠毒,后母伪善,落个惨死的下场。这些都让她永世难忘!本以为就此怀着怨恨死去,却不想再次醒来。自己居然回到十二岁孩童时,既然上天给她重生的机会,那些害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一世且看她如何改变命运,翻云覆雨,这一世且看何人与她笑傲天下,携手一生。
  • 长乐未央

    长乐未央

    卫国国破,自城楼陨落的不仅是一国公主的非如此不可,更带走了两代君王的痴狂权谋与利用,女色与复国,诱惑与仇恨她游走于两代君王之间,却不知情归何处。
  • 天道投注站

    天道投注站

    你修炼百年,却一无所得。于是,你走进了天道投注站,花了1灵石开启“斗转星移”,中了幸运奖并获得一块“+50%修炼速度”的红领巾。你还不满足,又花了10灵石观看“华山论剑”,从11人中选出最强5人并排序,结果你运气爆棚,全部正确,获得了失传的独门神通“面目全非脚”。你还想试试运气,于是又花费2灵石购买了一注“三千大世界”,如果能中一等奖,就可以直接白日飞升了……你这样想着,踌躇满志。……这是关于一个逗比老板,利用系统的腹黑科技,在异界开了一家神奇小店的欢乐故事。新书已发,《天下无敌从读书开始》,欢迎戳进来。(本书群号:302815306,验证任意角色名入群)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中华营养百味:清肠排毒食谱

    中华营养百味:清肠排毒食谱

    你的身体里的毒排出来了吗?清肠排毒已经成为都市女性的热门话题。常吃一些具有排毒功能的食品,帮助清理体内垃圾,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大家不妨试试,巧排毒素,巧瘦身,让你一身轻松,帮你清肠排毒,排出冬天在体内积存下来废物,告别小肚腩,潇洒地迎接春天。
  • 最适合的人

    最适合的人

    米兰高校是一个贵族的学校,有着无数的有钱人,有钱就有闲,无数的无聊少年寻找着消遣的方式。有这么的一群少年,致力于派遣女生们的寂寞,打发他们的时间。这里也是女生的天堂,在这里,可以要求自己喜欢的类型的男生为自己解决问题,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一下午悠闲的时光,更重要的是可以看一看自己心中的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