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300000038

第38章 皇庄御苑

“哦,原来如此,朕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波及过此,今天大伴一讲,朕才知道原来朕和宫里的吃食都是这样来的,不过你一说这个上林苑有四千多倾地,怎么会这么多呢?朕是不是还应该有皇庄之类的土地。”朱由校听到了四千多倾的地,吓了一跳,但突然想到了皇庄这个词,是啊,明清两代的皇族搞庄子的是很多的,这可是历史上有名的,看清宫戏就不少,但不知道明朝有没有这一说。

“回皇上,有,虽然已经有一些在嘉靖年间变成了官田,但现在还是不少的,共有皇庄三十六处,占地三万七千五百九十五顷,由御马监管辖,按每亩三分的税银,每年收十一万二千余两白银的监银收入宫中。而上林苑的四千余倾者主要用于皇宫的用度,具体的得上林苑监方知。另外还有几处草场,也在御马监管辖。”老魏对银子的数目还是比较敏感的,这可是每年收入宫中的金花银,属于他的‘政绩’如果这个银子收不上来,那他的地位就危险了。

‘这么多地?’朱由校被这个数字经呆了,换算成平方公里计算的话1平方公里=15顷大概就是二千三百多平方公里,我的上帝,一个小国家的面积,在后世大概有三十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皇庄面积大,再加上上林苑的近三百平方公里,太夸张了吧。这么大的面积每年却只有十几万两银子的产出,这生产力也真是少的可怜啊,不行,必须利用起来,把产值提高提高再提高才行,把后世的生态系统的关键用上,农林副牧渔什么的都用上,搞个后世的华西村,不应该是华西镇。

“大伴,原来朕还控制如此多的土地,看来朕还可以大有作为,很好,朕可要好好的经营这些地方了。”朱由校是相当的兴奋,有点象中了大奖一样,光看着大臣们有房有地有钱了,其实自己才是明朝最大的地主,当时看到客氏和王体乾的几百倾土地的时候眼都冒金星,换算了好长时间,现在看来和自己一比他们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刚才也用了‘控制’这个字眼,而不是拥有,法理上讲,整个大明都是自己的,但实际上,那只是一句空谈而已,而现在这些土地正是自己实际控制的,可以按自己的蓝图随意发展的。自己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权有权、要技术也不算太缺,而要市场则紧靠着京城,别人也只能够做到官商,而自己那绝对是最地道的皇商。这么多的优势要是不知道利用,整天的还在养心殿里打家俱的话,真是太可惜了,还是走出去看看,然后再画几个圈,那还不是黄金滚滚而来。虽然说土里刨食吃赚不了多少,但如果搞个一体化的话,那就不是一般的食了。比如说搞几个种植基地、特种养殖基地、大棚基地、建酒厂、搞生态养殖等等太多的项目可以发展了。搞农副产出的加工产业,可是一个利润不小的产业,自己有这么多的资源不利用,那就太傻了点了。

“圣上要经营这些地方?”魏忠贤一听吓了一跳,没搞明白皇上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皇上是对这十多万两银子的收入不满意。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哪里是不满意,是相当的不满意。

“对,大伴,三万多倾土地才有这么点产出,的确是太少了,朕看不上眼是肯定的,打算好好的去视察一下,然后针对具体的环境、相应的市场,搞点经营的策略,让产值翻上几翻。”朱由校的话充满了自信,根本没有注意到身边的老魏差点没被他吓得尿了裤裤。

这皇上也太拿钱不当事了,自己把自己真龙天子的身份搞成了财神爷了,还搞点策略,产值翻上几翻,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把每年的十万两银子变成几十万,这牛吹的也太彻底了吧,就算是你真的狠狠心把三分的银子收到一钱银子,那就算是有本事了?那样的搞法的后果只能是逼着那些在皇庄上的细户摞挑子成为流民。

急忙说:“皇上,奴才斗胆回禀,这个产值是一个固定的数,从嘉靖皇帝时就已经这样持续了好多年了,皇上现在要加税,那可是杀鸡吃蛋的作法啊,佃户们没有了吃食,就没法给皇上种地了。那样皇庄的人一旦走光,连这每年的十多万都没有了。”说着魏忠贤就跪了下来,他这一加不要紧,那下边的人再黑黑心,真就麻烦了,宫里有多少人都靠着这些个皇庄孝敬呢,要是皇上一插手,那麻烦可就大了。

“大伴,你先起来,大伴放心朕没说是要涨税银,不会傻傻的去做你说的杀鸡吃蛋的事,朕是要经营模式改变一下,让朕能赚更多的钱,更让那些佃农们富起来,至于怎么改变,还要看实际的情况。趁着这三天不用上朝,朕去上林苑和皇庄看一下,这边呢,大伴就费心帮朕盯好了。明白了吗?”朱由校让老魏的劝诫搞的一愣,这老魏也太看不起自己了,以为自己这是要加赋,那种事情他是不会做的,而且有条件的话他还会免了全国农民的赋税,说白了土里刨食能有多少钱?看后世,国家光是从汽车、股票、房产等税收上圈出多少钱来,把农税这块相当小的收入免了,根本不会让国家有任何的损伤,相反还会增加人民的拥护,仅他们更多的创造产值。而且这条对于明朝更为重要,国家控制着这么多的资源,不想着利用这点搞公用设施赚钱,光靠着那点农税有个屁用。一年的农税朝廷这边也就是个定数2600万石粮食,换成了银子就四百万两白银多一些。而朝廷现在加收的辽响、练响等农税也是四百多万两白银。辽响练响这些东西打败了建奴自然就没有了,而那农业的定税如果能靠着自己的手,创造一些产业赚钱交给朝廷免了的话,那这仁政可就大了去了。要知道百姓可不是仅仅的要交这些定税,如果说农税国家收四百万的话,那下边的官吏层层剥下来,就是上千万,都放在少数的农民身上,不革命才怪了。所以,免掉农税势在必行,只要自己赚钱交上,那谁还能说出一个不字来,这一下让天下的农民全部感激皇上,这个民心收的那叫一个好,都感激了谁还会造反,就是你想造也得有人跟你造啊。“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没有李岩创造的这鼓动人心的话,百姓会那么热心的跟着起来造反?现在皇上要主动的搞‘不纳粮’那百姓不更得拥护?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钱字,所以要快快的赚钱。

“皇上大才,不是奴才能懂得,但皇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魏忠贤虽然听了皇上不涨税银,但仍然要搞大动作,老魏始终是不放心,不是不放心佃户们,而是不放心自己的孝子贤孙们,要知道宫里太监们来钱的一部分来源,可都是靠着这些庄子了,这要是搞砸了,这么多的人可就麻烦了。出了事最后还得算他头上,宦官当政,就这文臣们还不抓住了机会反击,即便是文臣们没动静,恼了皇上,那更是麻烦。

“放心,没有十成十的把握,朕是不会乱动的。好了,传御马监掌印太监、上林苑监,再把田尔耕也叫来。”朱由校没时间和老魏磨叽,把人叫来问一下,直接准备出发。

不一会御马监太监刘若愚到了,四十岁上下的年龄,虽然是太监,但有一股儒雅的气质,甚是难得,进来后跪地参拜。

“奴才刘若愚拜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本身吧,今天朕叫你来,是想问一下御马监下面皇庄的事情,你谈一下吧。”朱由校没有多说什么,和宦官们直来直去的好,不必象和大臣们一样还得想想,这都是家奴,好了就用不好了扔一边就是,别搞成前世的物业部门,明明是人家业主花钱请来的管家,他们可好,管家当成了大爷,把业主整的一个惨字了得。

“回皇上,皇庄一共三十六处,主要集中在北直隶的顺天等八府,以及保定﹑河间等府,由于现在没有赐给皇后和太子,所以没有皇后庄和太子庄,只有皇庄。每个皇庄内部的管理人员大多由宫廷直接委派管庄太监管理﹐另有官校﹑庄头、家人等数十人。皇庄每年的收的子粒银是按田亩所收的定银,从万历年至今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每亩三分,共计一十一万二千七百八十六两三十八分银子。”在御马监已经四年了,刘若愚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比较上心的,这些年记下来这个数倒是非常的准确。其实御马监的主要管理的是腾骧四卫及四卫、勇士营,管理皇庄和草场只是最不重要的一项职责。

新的一周开始了,衣食父母们,请投下你们的推荐和收藏,让我冲一冲榜,梦难成这里感恩戴德。祝大家新的一周交好运、招财进宝日进斗金。

同类推荐
  • 牧明

    牧明

    健身教练重生在天启年间。钟仁没有盖世的神功;没有王霸之气;也没有处处能逢凶化吉的好运气。他有的。只有那多出来的,将近400年模糊历史。有那先贤们耗尽脑汁,为这古老的国度,寻找的一条条出路。明末,有辽东女真虎视眈眈,有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怒急起义的百姓。还有那忙着升官争权的朝堂诸公,以及“无用”的皇帝陛下。在这乌云密布,风雨欲来的大海上,大明朝这艘腐朽笨拙的大船,能否继续安然前行?这是一个,小人物如何在大风雨中艰难前行的故事,他苦辣酸甜的一生,敬请诸君观看。
  • 冷历史

    冷历史

    《冷历史》绝对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最好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又知之不详的历史常识,它们隐藏在生活中,每每提及又被人追问时,不免出现答不出的尴尬。例如,“五脊六兽”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用它来形容身体难受;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谁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谁胜谁败?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张飞是莽夫还是儒将……
  •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大明如何跑偏了?皇帝不靠谱儿,大臣很变态,太监很强大!彻底颠覆了你对权力游戏的一切想象!明朝皇帝不靠谱——成祖朱棣能夷灭他人“十族”;正德皇帝不爱当皇帝却爱当大将军;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成仙儿”;天启皇帝整天鼓捣木工活儿……大臣很变态——内阁首辅给皇帝看色情图书;御史们没事骂骂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屁股挨顿臭揍;太监很强大——司礼监能够代替皇帝处理公文;东厂特务让举朝上下闻风丧胆,一些太监居然还能带兵打仗;满朝公卿争着喊他们“干爹”。最要命的太监干政甚至成为一种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是一个跑偏的帝国。它让一切关于君臣关系不可能的想象成为现实,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行的一般认知。
  • 手眼通天

    手眼通天

    一盘大棋,南北相衡。天下众生,皆进局中。有单车直撞,有马踏连营;有炮打两岸,有百将争雄;有国士无双,有大象无形。乱世狂澜里,有一袭白衣渡江,如小卒过河,一人一剑,一往无前。(订阅读者群号:725914906,加群需粉丝值)
  • 鹰扬三国

    鹰扬三国

    血与火的洗礼即将降临!战与乱的序曲已经奏响!潜伏在深渊之下的蛟龙,是为了等待时机,静候那翱翔天际的时刻!盘旋于云雾之间的雏鹰,是为了磨尖利爪,展现那雷霆一击的雄姿!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大时代即将来临!留给后人的,将是数不尽、道不完的评述和追忆!
热门推荐
  • 九十年代文学

    九十年代文学

    上次在桂林开“第三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时,和程光炜老师商量一起和人民大学联合做一次研讨。程老师主持的“重返八十年代”研究课题,在高校和学术界影响很大,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程老师最近要转到九十年代文学研究,他提议把“九十年文学研究”作为我们这次讨论的题目。其实我的一个愿望,是让程老师也抽出时间跟我们的客座研究员聊聊,给我们指导一下。我的另一个想法是,大家在校时,对八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前的当代文学史,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九十年代文学史不一定熟悉。
  • 我的母亲不是神:优秀教师成长笔记

    我的母亲不是神:优秀教师成长笔记

    本书记录了语文高级教师钟杰成长历程中,母亲对其方方面面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个人自传性质的繁冗叙事,带给读者的除了100个生动、鲜活的成长故事,更有故事背后做人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对做教师后的为师之道也有启发和引导。阅读此书,定会引起广大教师朋友的共鸣。
  • 废柴逆天:神医元素师

    废柴逆天:神医元素师

    蓝倾,现代天才医学教授。却遭小人暗算意外身亡!蓝倾,苍元大陆蓝家四小姐,亲母早逝,先天废体,被渣爹活活鞭打致死!当废物再次睁眼,她已不再是她。她是万年一遇的神魔体,坐拥神秘空间,全系元素全开!炼丹、炼器、驭万兽,药毒无双!欺我者,百倍还之!白莲花想杀她?很好,一剂媚药下去,看她如何嚣张!四大家族很威风?她手一挥,四大家族碎成渣!一支银针走天下,神医再世,且看她如何医手遮天!【一对一女强男强】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黑金白银

    黑金白银

    那头由黑炭铸成的硕壮巨牛,牛头向东,盘尾向西,凝卧蛰伏,藏形匿影,一副敛财聚福之相。前来卧牛安宅的阴阳先生安托儿一再告诫道:“这是卧财牛,宜静不宜喧,宜藏不宜露,安安稳稳,平平静静,方保富贵仁人。”
  • 快穿之流转时空

    快穿之流转时空

    江昊羽本以为一切都将要结束了,却不想这又是新的开始。认识了七七,柳君妍等还有很多很多,这一切是长见识的天堂之旅,还是就是让人长见识的旅行呢?(→V→)(快穿文,成长型,更新不定时。)
  • 逆天狂妃:废物四小姐

    逆天狂妃:废物四小姐

    她本想与世无争,然而他、她、它逼着她华丽转身、名扬天下;她本想平庸此生,然而命运逼着她逆天而为,光芒四射……他冷酷血腥,无情无心,却为她上天入地……他儒雅俊秀,高高在上,却为她筹谋千年……为他,她逆天而为……为她,他偷天换日……是她逆的天,还是他谋的天……
  • 大馋鬼扭曲的童年

    大馋鬼扭曲的童年

    故事发生在东北地区的靠山小镇,一个穷孩子学艺的经历。主人公大馋鬼是个热心率直、朴实无华的男孩。只是因为家里贫穷,他娘才不得已把他送到了镇上的一家小酒馆里学徒。在那里,大馋鬼和大师兄小秃子之间产生许许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虽然大馋鬼也曾一度因忍受不了师傅的严厉管教,逃跑到皮匠铺里学徒、戏班子里学艺……但历经坎坷与磨难之后,他终于理解了“严师出高徒”的深刻内涵。于是,他带着对师傅的歉意和发奋向上的决心,重新回到了小吃铺里学徒。他更加积极乐观,勤奋好学,最终赢得了“小东北第一厨”的美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背面的世界

    背面的世界

    梦菲做梦都没想到,在她灿烂温馨的有如三月春光明媚的心境里,会突然爆响一声晴空霹雳。而在此之前,谁不羡慕梦菲一切滋润得恰到好处的生活,而梦菲又何尝不是乐在其中呢?一切发生在确实明媚的三月天。那天梦菲单位自来水公司宣布全体职工开会,而后又宣布了职工们私下嚷嚷盼望了多年、在本市千金难买的黄金地段建集资房的决定。宣布当日预交一万元,否则视为自动放弃。会才开大家就被炸了个措手不及,兴奋的、抱怨的、愁眉苦脸的、六神无主的,各种复杂的表情与生动的脸谱粉墨登场,然而大家谁也顾不得看上对方一眼,纷乱的人群使外人一看这里简直快成了疯人院。
  • 法治中国(两会必读)

    法治中国(两会必读)

    改革之年谈论法治改革的重磅之作,多角度谈论中国法治问题。 本书是著名法学家季卫东最新文章结集,谈论中国法治问题与司法改革,并就司法改革如何破局给出了权威的意见。作为中国法治秩序构建的理性思考与实验,本书值得所有关心法治中国命运的人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