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9300000192

第192章 三个要求

邺城刺史府中

袁绍和麾下谋士逢纪、荀谌、许攸正在商议颍川士族避难冀州一事进行讨论,这些士族之中多有才能子弟。袁绍的想法,当然是让这些士族子弟都能为他所用。

“大人,府外有人自称是东平县下辖省己村村民,前来供奉宝物,请求大人一见。”

袁绍皱了皱眉头,怎么又是东平县?一个僻壤之地,能有什么宝物?说不定就是些粗鄙农民,想要得些好处而已。

不过,为了显示他的风度,袁绍还是同意接见来人。

“小民张老根拜见刺史大人!”

“小民罗三拜见刺史大人!”

张老根和罗三二人粗浅的行礼举动,看的袁绍是眉头大皱。不过,想想他们是农民,对于礼仪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也就不在意了。

袁绍表现的很亲民般的问候二人,日子过的好不好,家中情况如何等等。要是换成普通的百姓,还真的会被袁绍给感动了。不过,张老根和罗三是什么人?他们曾经是恶人村的村民,劫掠无数,眼光是何等锐利?自进来之时,张老根便一直在注意四周情形,将众人的神色都看在眼中,袁绍的虚情假意,岂能瞒得过他?在张老根眼中,只有袁常一人,是真的为他们这些平民着想。

逢纪作为跟随袁绍最久的谋士,自然明白袁绍的心思。因此,当下他说道:“张老根,刺史大人公务繁忙,本无暇接见你二人。不过,得知你二人远道而来,故此网开一面。你二人言有宝物奉上,不知是何物?若是欺瞒大人,罪过可不轻。”

袁绍佯装不满的呵斥道:“元图,你怎可如此说话?他们在吾治下,便是吾的子民,即使没有宝物供奉,吾亦须了解他们的情况,若有下次,吾必不轻饶。”

“是,属下知错!”

袁绍和逢纪,一人唱白脸,一人唱黑脸,配合的还真是天衣无缝,换个人还真的会被他们的表演给骗过,可惜碰到的是张老根这样的老江湖。

不过,张老根当做不知,感激涕零的抹了抹眼角,动情道:“小民谢过刺史大人恩德,此次前来,却有宝物献上。”

说着,张老根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拔开盖子,将瓶中之物,倒在手中摊开。

“大人请看,这便是小民所说宝物?”

袁绍和几名谋士俱是不解的盯着张老根手中的细白之物,好似有些熟悉,却又有些陌生。

“张老根,这是何物?”

袁绍不解的问了一句。

张老根咧嘴一笑,躬身道:“刺史大人品尝一番,便可知道。”

袁绍脸有些黑了下来,一个农民拿了一些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让他品尝,他难道就品尝,要是**,他不就挂了?当然,众目睽睽之下,想来张老根不会做这种事,不过袁绍好歹也是有身份的人,怎么会做这种事?

还是逢纪作为袁绍的忠实手下,最懂得袁绍心意,当下上前,将张老根手中的细白之物捏起些许,放入口中。逢纪眼睛余光瞥见,袁绍果然满意的点了点头。逢纪心中暗笑,虽然张老根的东西来历不明,但是这么多人在,东西肯定不会有害。而身为袁绍的谋士,就要做到这种不动声色的溜须拍马,许攸和荀谌二人便不会这样做。或许,这便是袁绍与他更亲近的原因。

“咦,这不是盐?”

嘴巴蠕动了几下,逢纪突然惊呼道。

袁绍、荀谌和许攸三人听到逢纪的惊呼声,顿时将目光扫了过去。任他们怎么想象,也猜不到张老根手中的东西竟然是盐。

荀谌和许攸二人顾不得礼仪,几步走到张老根身前,在他的手中捏起几颗盐粒,放入口中咀嚼。而逢纪不愧是袁绍忠实的手下,知道袁绍顾忌身份不会动手,因此他向张老根讨要瓷瓶,然后送到袁绍面前。

“这盐如斯细腻,委实不敢想象。”

“还有,这盐的色泽,比之我们食用的盐,洁白过百倍。”

荀谌和许攸二人品尝过之后,忍不住赞叹道。身为袁绍麾下的谋士,荀谌、许攸和逢纪三人,难得有了一次同样的意见。

袁绍虽然表情强忍着,但是当瓷瓶到手之后,还是迫不及待的从瓷瓶中倒了些盐到口中,闭上眼细细感受。片刻之后,袁绍就跟刚圈圈叉叉过一样,舒爽的呼了口气。如今的食盐,都是由官府掌控,因此,各地官员食用的盐质量都是最好的。比民间百姓用的盐,好过百倍。然而,跟张老根献上的盐相比,以前食用的盐,比垃圾还不如。

“这盐说是宝物,却不为过。张老根,你想要何物,只要本刺史能做到的,一定满足于你。”

袁绍品尝过后,忍不住开口许诺到。

“谢过刺史大人!”

张老根躬身行了一礼,随后才说道:“刺史大人,这盐乃是小民从祖上留传下来的方子制得。不仅品质上佳,而且数量庞大,产出足可供应几十万人的用量。”

袁绍和麾下的几个谋士眼睛一亮,他们先前还以为张老根献上的盐只有这一小瓶,然而此时听到可以供应一州之用,顿时心情不再平静了。

“好,好,好!张老根,你有何要求,但说无妨。”

袁绍差点就忍不住就要冲下来抱住张老根一阵狂啃,有这么多品质上佳的食盐,可以让他做非常多的事。比如,他将这些盐送给袁氏族中的族老,那么,接掌袁氏族长的位置,岂不是更加轻松?当然,这些盐同样能给他带来极大的财富,如此,他又能招募更多的士兵,打造更精良的装备。

张老根神色不变,语气轻缓却又坚定的说道:“刺史大人,小民只有三个要求。第一,小民希望刺史大人能将此盐传告天下,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如此上佳的食盐。”

“嗯,这个要求本刺史答应你。”

其实不用张老根提出,袁绍都会这么做。有品质这么好的食盐,袁绍岂会不好好利用?一旦天下人知晓,那么便会争相向袁绍求购,他便可以趁机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例如徐州、荆州粮多,他便可以让陶谦和刘表用粮换。西凉马多,韩遂、马腾二人就要用良马来换。

张老根目光瞥见袁绍脸上兴奋的表情,心中冷笑,不急不缓的说道:“第二,小民希望这盐由小民生产,不会交由任何人,还望刺史大人成全。”

“混账!”

袁绍脸上顿时出现怒色,不过他没说话。逢纪身为忠实马仔,自然是带头冲锋,只见他怒喝道:“盐自来便是官府督造之物,岂可由你们私自生产?就这一条,你便犯了律法,若非刺史大人仁德,此刻你早就身首异处。”

张老根脸上没有丝毫畏惧,无视逢纪,望着袁绍道:“刺史大人,此制盐之法唯有小民知晓,且是祖上传下之物,绝不会交由他人,若是刺史大人逼迫,小民唯有一死而已。若是刺史大人许可,小民愿意将每次所制之盐的二成送于刺史大人。”

袁绍眉头皱起,望着张老根一副好不屈服的样子,知道张老根并非是虚张声势。原本,袁绍是打算让张老根把制盐之法交出来,到时获得的财富足够他扩军兵力。不过,如今张老根如此模样,强迫是不可能的,到时候把张老根逼死了,反而那二成得不到。别看仅仅只有二成,按照张老根的意思,也绝对不会少了。

沉寂片刻,袁绍沉声问道:“此盐一年可产几何?”

张老根摇了摇头,解释道:“小民亦不知,这些盐是最早产出的盐田所得。小民敬重大人恩德,故此前来献上此宝物。此法一年可制盐四次,每次九十日,小民估计,至少也有十万石。”

“嘶!”

袁绍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十万石也就是六百万斤。百姓们一年每个人用盐约为十斤,六百万斤平均下去,足够六十万人的用量。足够冀州五分之一人口的用量,要知道经历过黄巾之乱,董卓之乱,人口越在一千六百万。冀州人口在天下十三州可排前五,人口约为二百五十万,这仅仅是张老根一个村子的产量。要是能将此法掌握在手中,岂不是说掌握天下大部分百姓的命脉?

袁绍的心中做着剧烈的挣扎,张老根却是无所畏惧的望着袁绍。最后,袁绍知道自己是没办法逼迫张老根交出这个方法,于是点头,沉声道:“好,你这个要求我也答应你,你说说第三个要求。”

张老根在心中把袁绍和袁常对比,袁绍为了得到制盐的方法,还想逼迫他,犹豫了这么久见到自己毫不畏惧才放弃;而袁常却是没有丝毫犹豫的将制盐之法交给他们村,孰胜孰劣已然见分晓。

张老根没有迟疑,直接说道:“小民的第三个要求便是希望刺史大人不得让官员干预小民与其他各州商人的交易来往,如此,小民才可获得最大利润。”

“好,我本刺史答应你。”

制盐的方法得不到,干预张老根与商人交易,也没什么用处。而且,张老根与其他各州商人交易,也可让财富流入冀州,对于冀州的经济也有好处,袁绍自然不会不答应。

“如此便谢过刺史大人,小民此次前来已带来四百石盐献给刺史大人。此盐正放置于客栈之中,还请刺史大人派人随小民前去取来。”

待张老根和罗三走后,屋内陷入沉寂之中。

片刻之后,袁绍望向逢纪,沉声道:“元图,你派探子监视张老根,务必要将此法获得。”

袁绍当然不会轻易的放弃获得制盐的方法,而逢纪、许攸、荀谌三人似乎早知道袁绍会如此,并没有什么惊讶。

荀谌望着张老根离去的方向,心中却是在沉思,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没有向袁绍索取任何好处,难道就是为了这三个要求?无论找哪一个刺史,想必都会答应。荀谌知道没有这么简单,他相信,早晚有一天,他的真实目的会显露,他只需要继续等待那一天的到来便是。

同类推荐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极为深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脉相承地记载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起云涌,而成语则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精练、准确……
  • 世界帝国史话:罗马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罗马帝国

    本书向您叙述罗马帝国的兴亡时也和您一起领略罗马帝国璀璨的文明。罗马帝国是西方最为强盛的帝国,它创造了将地中海括为内湖的版图神话,称雄西方世界达数百年;它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疆域全盛时,罗马帝国控制着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罗马帝国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可谓深远,其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给现在的西欧诸国留下了无数难以估价的宝藏,在今天的西方世界里,到处都有无法消除的古罗马影响的痕迹。此外,罗马帝国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西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 李国文说宋

    李国文说宋

    本书内容包括:宋朝的誓碑——中国文官制度由宋肇始;宋朝的夜市——这才开始了中国人的中国;宋朝的耻辱——中国人永远的心头之恨;苏东坡戒诗;文人美食好文章;苏东坡的最后流放;王安石种种;话说赵孟頫;清明上河图等。
  •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祸害江湖

    重生之祸害江湖

    大兴皇朝,以武为尊。现代苦逼男杨林穿越到此方世界,附身在一个同名同姓的公子哥身上,而且还是个有权有势的武二代。穿越一回,苦逼的杨林原本以为自己能够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可是事情却并非那么回事?父亲被杀,部下反叛,各路凶猛如狼的仇家不断的杀上门来,这都让杨林这个穿越新丁惊恐万分,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于是杨林不得不奋起反抗,杀出一条生路来……恩!简单来说呢,这是一个卑鄙小人闯荡江湖的故事。
  • 步惊三界:废材逆天二小姐

    步惊三界:废材逆天二小姐

    她是21世纪特级杀手,却在夺取机密资料时送掉性命,一朝穿越成为秦家懦弱无能的废材二小姐。他是北玄大陆冷静睿智的隐王殿下,实力隐藏,天赋禀异。世人皆嘲笑她是个废材,却只有他细心雕琢她这块疵玉。“本王可保取你的性命,但你要做本王手下的隐卫。”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与算计。“替你杀人斩草除根吗?”她与他双目相对,气势凌人。强者与强者对决,究竟谁才是最强王者——
  • 玉妃引

    玉妃引

    他是乱世枭雄,老谋深算,铁血手腕,终究成就如画帝业。她是江湖奇女,肩负使命,坠入红尘,与他半生纠缠不休。悬崖边缘,漫天火光,凄楚惨烈。那一夜,她伫立崖边,衣炔飘飘,动人婉约,目光清澈如水,淡笑宛如飞仙。“你若自此跳下去,我生生世世不会原谅你!因为……因为你杀了我最爱的女人!”他的悲伤无助皆化为愤怒彷徨,目光如嗜血般惊悚。她不过淡淡一笑,手轻抚还未显山露水的平坦小腹:“你永远休想得到梅花令,还有……你的骨肉。”话音未落,人已坠下。那如噩梦般的前世因果,如何在这一世去偿还?一段荡气回肠的帝王之爱,一场刻骨铭心的痴缠纠葛,成就了一曲流芳百世的《玉妃引》。
  • 唐书直笔

    唐书直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妃酷霸狂帅拽

    邪妃酷霸狂帅拽

    <青箫出品,必是精品>对于顾家大小姐,众人谈之色变!三寸不烂之舌伶牙俐齿足足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她甚至能够在仵作解剖尸体的时候吃上一碗面条!某某不愿透露名字的公子说:“顾秋水这个人,不是她配不上我,是我配不上她啊!”是谁说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明明是唯女子与小人还有顾秋水难养也!什么?你说顾秋水也是个女人?全城的公子哥忍不住举起双手表示这个论题是可以被推翻的。【此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全职的修炼历程

    全职的修炼历程

    林可与云石两个年轻人结婚了,他们在都市里打拼着,云石工作屡遭不顺,林可又有孕在身,无法工作。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忧心忡忡,眼看孩子就要出世,没有经济基础的他们,只好返回林可娘家待产,没想到一去就是三年,林可期待着云石在工作上早日有起色,盼望着三口之家早日团聚。直到三年后,孩子三岁了,才有机会得以团聚,没想到团聚后又给林可带来了新的烦恼…… 全职的付出得不到社会乃至家庭的认可,心酸滋味让人黯然泪下,何日让女性挺直腰杆做母亲,不但是全职有幸,天下孩子也一起受益,社会面貌也许焕然一新。带着一份心酸体验,一份育儿感悟,主人公用6年辛苦修炼这本《全职修炼历程》。
  • 不得不动心

    不得不动心

    刘宝玲丈夫去世后,拉扯着儿子于强和女儿于红,三口人挤在一处不宽敞的房子里。刘宝玲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退休的老干部,给儿子于强结婚腾出房间来。女儿交了一个人品不怎么样的男友张勇。张勇对于红始乱终弃,后因偷窥被抓,刘宝玲前夫的关系把张勇救了出来,并促成了张勇和于红的婚事。
  • PROTAGORAS

    PROTAGOR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苏娅的青春

    苏娅的青春

    苏娅作为女性的一个缩影,一生中承受着爱情,亲情、友情的或好或坏的感受,全篇描写细腻,情感饱满,2012年2月正式出版。
  • 石磴夏凉昭荔合

    石磴夏凉昭荔合

    一人捻手赋词,一人半躺凉椅。数世红尘同走过,如今却不复当年。“狐狸,这次怕是走不过这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