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9300000252

第252章 人人平等

“百家学院?”

“百家学院?”

郭嘉和蔡邕二人皆是惊讶的低呼一声,二人皆是聪慧之辈,从百家学院这个名字,他们就已经明白了很多东西。

袁常微笑着望向蔡邕,肯定的说道:“我想伯父已经从学院的名字上知道小侄的意思了吧?自从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始,儒家的发展已经陷入瓶颈阶段。可以很直接的说,儒家如今不仅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而制约了社会的前进,若是继续如此下去,很可能会造成华夏民族的衰亡。”

袁常的话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实在的话。

就说从西晋开始,士大夫阶级竟然以吸食五石散为风。五石散那是什么东西?简单的说,那就是跟毒品没什么区别的东西,可是这些士人竟然沉迷其中。这样的士大夫阶级统治着国家,不灭亡还有道理?五胡乱华将沉迷在声色之中的汉人惊醒,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间接的拯救了华夏民族。否则,若是继续保持下去,或许其他地方的人入侵华夏,那么华夏也许就灭亡了。

而后进入大唐,神医孙思邈指出五石散的危害,五石散才逐渐的淡出视野。大唐是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儒家也经历了沉重的打击。因此,在大唐的时候,儒家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然而,到了宋朝,儒家又开始发展,特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政策,除却谋反的罪名之外,刑不上士大夫,更是给了儒家发展的空间。而后南宋,更是有了程朱理学的发展,对于程朱理学,除了让妇女遵从妇德,给了她们更多的约束之外,简直就是给儒家道貌岸然的外表披上一层皮。

短暂的元朝之后明朝和清朝更是让儒家的腐朽进入巅峰,直到英法联军叩开华夏大门,有识之士留学海外,华夏民族才逐渐苏醒,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且又有马列主义的出现,儒家这才趋于平淡。

可以说,儒家的思想,除了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之外,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简直就是在拖后腿。

当然,这并非是说儒家思想完全就是没有益处的。只不过儒家思想一家独大,没有了竞争,使得儒家思想的优点没能体现,反而是缺点得到开发利用。所以,百家争鸣必须提上日程。在和平时期,想要扼制儒家思想的发展有些困难。但是,现在是战乱时代,正是改革的好时机。

蔡邕自然明白袁常的意思,况且,之前在长安的时候,他也从王允的口中知道儒家已经开始腐朽,唯有变革才能拯救。当时蔡邕不认为王允能成功,是因为王允所出的位置做不到这一步。王允必须借助天子的存在,才能实现他的理想。

但是,袁常不一样。

袁常心有大志,而且是不一般的大志。蔡邕从袁常的双眼能够看的出来,任何想要阻挡袁常前进的,必将被袁常给荡平,无论是任何人,即使是帝王也不行。想到这里蔡邕心头一颤,这是何等的勇气。

蔡邕定了定神,凝声问道:“贤侄的意思是开办的学院,在里面传播百家思想?使得儒家有竞争对手,从而在竞争中去芜存精?”

袁常竖起大拇指,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

不过,蔡邕却是皱起眉头,略显忧虑的说道:“贤侄,不是老夫说大话。历经朝廷数百年的统治,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深入骨髓,想要改变怕是困难重重,而且,还会遭到士大夫强力的抵抗。”

“伯父,这一点你放心!”

袁常双眼迸发出强烈的自信,傲然说道:“正是因为困难重重,所以小侄才会去做,若是没有丝毫困难,不做也罢!况且如今正值天下大乱,世家大族都在选择强大的势力投靠,即使我们开办一个百家学院,也不会有太多人关注。而等到他们开始关注的时候,他们也已经来不及阻止了。再说了,如今的情形,就算杀些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袁常要让百家重现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唯有如此,才能让华夏民族前进,社会进步。从而避免日后那些惨绝人寰的历史,袁常不相信所有人都会来阻碍他,为此,袁常不介意杀人。在华夏那些惨绝人寰的历史中,死的人并不比如今这个时代的总人口还少。就单单五胡乱华的事件之中,死的人就不止百万。

见到袁常身上散发的杀气,蔡邕又一次被震惊了。他才发现,隐藏在袁常温文尔雅的外表之下的内心,还是个如此杀伐果断之人。不过,若是蔡邕也知道华夏日后的灾难,或许他就会理解袁常的想法了。

“既然贤侄这么说了,老夫也无话可说。”

蔡邕点了点头,袁常既然决心这么做,况且袁常救了他一家的性命,蔡邕自然不会拒绝出力。而且,儒家的腐朽,蔡邕也清楚。曾经的他是无力改变,但是现在袁常有这个理想,那他都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又有什么好犹豫的。

“贤侄,老夫从你的话中,似乎这百家学院还不止这一个意思,不知贤侄你还有什么想法?”

蔡邕和郭嘉都明白袁常百家学院其中的一个含义,但是,其他的他们就不明白。因为他们所出的年代,即使他们有着超越普通人的智慧,也是无法明白社会进步之后才存在的含义。

袁常似乎早就知道蔡邕会询问,蔡邕和郭嘉他都会信任,所以,他也没有想过保留。

“百家学院的内涵很丰富,百家思想是其中一项。至于其他的,伯父和奉孝都明白,如今的人们都有一种思想,那就是出身高贵的人,注定是高贵的,即使他一无是处,只要出身好,那他就是高贵的;而出身卑微的人,想要变成高贵的人,要历经千辛万难。大家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难道你们觉得公平吗?”

蔡邕和郭嘉听了袁常的话,都不由自主的皱眉沉思。袁常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其中的意思,但是,他们明白袁常的这番话并不是随便说的,肯定有他的道理。

沉思了片刻,蔡邕和郭嘉二人身子同时一震,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袁常,他们似乎已经明白袁常话中的意思。但是,他们觉得袁常的意思有些疯狂,不要说蔡邕,即使是郭嘉都觉得自己是第一次认识眼前的主公。

“贤侄,你的是意思是…”

蔡邕即使再有礼仪,此刻都忍不住狠狠的吞了一口口水,震惊的望向袁常。

“没错!”

袁常依然神色坚定,掷地有声的说道:“大家同样都是人,为什么会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有什么根据吗?没有,而是有的人,因为自己所处的地位高了,所以他觉得自己高贵。可是,他没有想过,在他的父辈,祖辈,乃至更前的祖辈,他们的地位难道就高了?就说高祖,他的父辈不过是农民,为什么当高祖当上了天子,他们刘家的地位就高贵?他们能够占据统治地位,是他们的能力和努力获得的,这一点无话可说。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是高贵的。人没有贵贱之分,有的只是后天努力之后获得的地位不同,而有的人能够身居高位,而有的人还是一无所有。百家其中的一个含义,就是大家地位一样,人人平等。”

“贤侄,老夫不得不说,老夫活了这大半辈子,没有见过比你更疯狂的了。”

“主公,我也是这样觉得。”

蔡邕和郭嘉二人虽然震惊,但是,并没有太过激动。因为,袁常人人平等的思想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在王莽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这个趋势。只不过王莽存在的时期太短,就被世家大族给攻破,思想还没有成型,就已经被扼杀。或许,那些世家大族就是害怕王莽人人平等的思想得到实现,他们再也没有往日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王莽篡汉能成功那也是王莽的能力,为什么别人篡汉失败,人家王莽能做到?刘邦当初建立汉朝,不也是推翻秦朝,打败项羽才能做到。历史永远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袁常之所以会提出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因为蔡邕和郭嘉是他信得过的人。而且,二人的性格,能够接受这种事,所以袁常会提出。

当然,袁常没有想过立马就能做到,他不是神,不是他说了就能实现。这种局面,要经过不懈的努力,经过无数人的付出,才能形成。但是,百家学院是一个契机,一个能够实现人人平等的平台。

就如很多天子想要找一个朋友,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朋友。并非说他们不渴望朋友,而是因为他们的骨子里觉得自己是高贵的,找一个朋友,是给对方的赏赐,是对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倘若朋友惹得他不高兴,照样一句话就砍头,这并非是真正的朋友。因为,天子的心中,没有平等的思想,他注定不会有朋友。

而平等的思想,其实墨家的思想就有这一点。但是,墨家的思想不够完善,而且也不被统治阶级所认同。否则,人人平等并非是件很难实现的事。

袁常看着没有吓傻的蔡邕和郭嘉,不解的问道:“伯父,奉孝,你们没话说吗?”

在袁常看来,他以为自己提出这样的思想,会被人当成神经病来看待。蔡邕和郭嘉的表现,似乎让他有些失望。他还准备了一堆的话来反驳二人反对的意见,如今他准备的话却是没有用武之地,心中似乎有些遗憾。

“哈哈!”

蔡邕朗声大笑,目光炯炯的望着袁常,“贤侄,你莫不是觉得我们会认为你异想天开?你错了,老夫觉得这样的思想并没有什么不对。最早的墨家就有这样的思想,而后王莽的新朝也已准备施行,奈何还没实现,就半途夭折。老夫倒是想看看,贤侄你能走到哪一步。”

蔡邕是续写汉史的,家中更有藏书万卷,对于各家的思想都有一些了解。所以,人人平等的思想并不能给他多大的冲击。或许,他的心中还有些期待,期待袁常能够做到哪种程度。

“主公,我亦是想看看,在有生之年,能否做到人人平等。”

袁常傻眼了,他觉得原本应该是蔡邕和郭嘉傻眼的,似乎角色调换了?

其实,袁常的想法是多余的。或者说,袁常是被前世那些电视剧或者网络小说给忽悠了,觉得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古代人的眼中是个很脑残的提议。

而事实上,人人平等的思想并没有那么难理解。

如果,袁常是跟寻常的百姓提出这样的思想,或许会让对方觉得袁常是个神经病,然后不理他或者去官府告发他。因为,百姓的心中经过长久的影响,尊卑的思想早就已经根深蒂固了。想让他们改变这种思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但是,蔡邕和郭嘉是谁?

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大学士,一个是顶级的谋士,他们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三有青年。对于知识分子而言,这样的思想,他们都很容易理解。

其实,只要是读过书,有文化的人,对于这样的思想都不难理解。因为他们有比较深厚的教育基础,只要稍微解释一下,都能理解。否则,纵观历史,那些想要改朝换代、谋权篡位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他们难道就不知道尊卑,不知道天子是要尊敬的?正是因为他们知道大家都一样,自己为何需要向别人奴颜卑膝?就如陈胜吴广喊出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正是最好的诠释。

“你们没有一点反对意见,我的心中似乎有些沮丧啊!”

袁常最终说了一句话,顿时惹得蔡邕和郭嘉哈哈大笑。能够看到袁常如此郁闷的表情,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蔡邕和郭嘉、袁常虽然才认识不到两天,但是,此刻的他们,似乎早已是多年的好友。因为,他们彼此都能够理解对方的意思,有了共同的理念,使得他们的心能够连在一起。

袁常定了定神,接着说道:“既然伯父和奉孝没有反对的话,那我就接着说。想要让人人平等的思想被人们接受,我们就要潜移默化的进行。而百家学院就是这个平台,无论是士、农、工、商、武的孩子在学院中学习,那么他们的地位就是一样的。然后,我们再用知识来武装他们,让他们能够接受。等到他们离开学院之后,再慢慢的影响身边人,最终达到人人平等的思想。或许这个过程要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或者更多。但是,我们只要给他们一个种子,这个种子早晚都会生根发芽,最终茁壮成长。”

听到袁常的讲解,蔡邕和郭嘉都没有反对的点了点头。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担心袁常直接就把人人平等的思想给宣传出去。那样的话,估计袁常立马就会被各地诸侯围攻到死。人人平等的思想,对于如今的百姓来说,是个不可能的事,所以,不会有人为袁常效力。而那些受过教育的诸侯,则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否则他们拼命的争夺天下,又是为了什么?难道就被袁常的一句人人平等给抵消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一旦袁常这个想法被人知道,或许袁常就会跟王莽一样,被群雄给消灭。

袁常望向蔡邕,坏笑着说道:“伯父,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所以这个学院的院长之位非你莫属啊!”

如今似乎因为大家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袁常的话也随意了许多。

“好你个臭小子!”

蔡邕笑骂了一句,他本是随性之人,自然不会对袁常不满,心中反而觉得这样很舒坦。曾经的蔡邕是个誉满天下的大学士,任何的后辈面对他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礼仪十足。唯恐蔡邕给他们不好的评价,让他们失去被重用的资格。别小看蔡邕说的话,那对于许多统治阶级来说,可是有着极大的威望。如今终于碰到袁常和郭嘉这样符合他脾性的人,自然是心中满意。

“贤侄你救了我老夫一家,况且,老夫也很期待人人平等的思想能做到哪种程度。所以,这个院长之位,老夫自不会推卸。”

蔡邕明白,一旦人人平等的思想得以传播,那他则是功在千秋。若是失败,他则会变成遗臭万年的罪人,因为胜利者会给他这样的记载。不过,蔡邕对于名誉并不是很放在心上。否则,当初蔡邕也不会为了续写汉史,请求王允让他活命,而用其他的罪行替代。当初的司马迁为了续写汉史而受宫刑,可是遭受了何等屈辱的非议。可是,后人没有看不起他,反而赞扬他的毅力。

袁常的心中确实很激动,自己提出的思想能够被人认可,无异于千里马遇到伯乐。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蔡邕和郭嘉愿意跟他一起为了这个理想而努力。

PS:好大一章奉上!写这一章确实有点艰难,整整写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不知道会不会被人喷。不管那么多了,看看等下还能不能再来一章,不行的话,就先这一章了。

同类推荐
  • 汉末天子

    汉末天子

    【新书《回到古代当匠神》已签约上传】时空穿梭,魂回汉末,一觉醒来成了皇帝,这个可以有,只是这皇帝的处境貌似跟说好的不太一样,外有诸侯裂土封疆,山河破碎,内有乱臣胁迫,不得自由,刘协表示压力很大,为了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为了能够享受帝王应有的待遇,刘协觉得自己应该拼一把,名臣猛将,必须有,三宫六院……咳咳,这个可以有,总之,这是一个傀儡皇帝一步步崛起的故事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代汉

    代汉

    新书《回到古代当匠神》已发布叶昭穿越了,从末世穿越到黄巾将起的汉末时代,作为一名三流世家的独苗,没有金手指,叶昭表示这点儿压力不算什么前世作为一方霸主,今生既然到了这豪杰并起的时代,又怎能庸碌一生,汉祚既然将尽,那便取而代之!
  • 历史的乡愁

    历史的乡愁

    该作品是熊召政先生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演讲的讲稿结集,涉及历史、文学、人生、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演讲,是作者多年来读书与思考的成果,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渗透着忧患的意识,比如作者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的盛行、传统文化的断裂、敬畏感的丧失等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传达出一位历史学家与作家的担当意识:让历史复活,使今天的人们能够从遥远的过去审视当下,洞察未来。
  • 名动河山

    名动河山

    帝王心术II——————八年前,天下四大名公子之一的四公子悄然退隐,八年后,隐迹在一个小镇上当一个平凡教书先生的四公子却还是逃不掉天下的纷争,面对天下十三国争相的延请,千万里破碎的河山,他该何去何从?温婉可人的侍女,名动神京的花魁,妙绝天下的医术,纵横千里的剑客,倾国倾城的美人,神秘无比的宝藏,还有那一双隐藏在幕后的黑暗之手,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诞生,而变得不同!敬请关注寂寞继《帝王心术》之后2008年夏的又一力作——帝王II,之名动河山!————寂寞新书《止武》已经发布,书号:1174240。新书是玄幻类型,比历史更加精彩,敬请新老读者支持!谢谢!下面有八通,可点击直达!
热门推荐
  •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

    本书共分五篇,选编部分高级领导干部、权威专家学者对当前党和国家政策热点进行解读的文章,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进行全方位梳理,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必备读物。
  • 都市之神奇男子

    都市之神奇男子

    永生之树,也有走到尽头的一天。是不是很可悲?这是时间法则,时间之下,众生亦平等。为求继承永生之树的意志,永生之树主动截取截取掉身上的一根树枝,它飘落在宇宙中,开始了一段漫漫无期的时间之旅,力求寻找到继承永生的方法。
  • 故梦(上)

    故梦(上)

    这部小说从上个世纪初,主人公降生于北京的一个显赫的皇亲国戚写起,一直写到这个世纪初,主人公的独生女儿在祖居之地创作积累祖孙三代心愿的巨著为止,整整一个世纪的风起云涌,通过陆氏家族的悲欢离合而得以文学再现。其写作风格,与林佩芬的历史小说一脉相承:大气、细腻,只不过历史小说呈现的是大气中有细腻,而《故梦》则是细腻中见大气。
  • 捕捉

    捕捉

    靠近三点,老游午睡起来,小便,洗脸,叼一支烟,蹬着自行车往文联骑。这是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至今老游已骑了十年,早已油漆斑驳,灰不溜秋,骑一路响一路,咯吱咯吱。老游骑着它慢悠悠来到单位,下车把车锁上。文联是一幢灰不溜秋的小楼,在整个机关大院,就数这幢楼最矮最小,最破最旧,整个看上去像个破衣烂裳的小脚老太婆。老游笃笃笃上楼,双脚在挂着白底红字“创作研究室”小招牌的门口立住,手伸向裤子口袋摸钥匙。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天蝎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天蝎座

    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存活,觉得只要够努力就会成功,只要不犯法、不过分,上天就会庇佑。但是,意外依然来了,对手如此无耻,健康问题爆发,工作环境大变,每一件事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中,这是天蝎座2012年最深沉的恐惧。2013年,也是最令人恐惧的土星笼罩天蝎的年份,土星这位严师要天蝎座修练的是“自己”,若一直有受困的感觉,必须清楚是什么缺点导致今天的感受,不能再推诿了;该修正自身的错误,努力转型了。这种因智慧带来的转化,将会为未来的日子带来成功的契机。
  • 战神崛起

    战神崛起

    十五年前,一场大火焚烧了整个圣骑森林,圣与魔的对决在此同归于尽,然而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浩劫的开始……来自地球的少年,踏上这片神秘的未知领域,通过一系列事情后,他得知“能力”这个奇异能量的存在,随之他进入了“超学院”,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古灵精怪的朋友,和一位又一位怪物老师,生活十分的欢乐。然而,黑暗中的挑战悄然苏醒,强大的暴风雨正在形成……
  • 大唐的裂变 遍地天子

    大唐的裂变 遍地天子

    朱温篡唐自立又大伐诸侯,使河东成为不满朱温的各种势力投奔的中心,再加上朱温的继任者昏聩无能,后梁集团内部也人心涣散,而李克用及后继者李存勖则顺天而行、循势而为,一直以复兴唐室和藩镇盟友的面目出现,遂得以强大起来。正所谓:河东败困一隅而终能复兴,朱梁强盛一时而终归败亡。在此期间,王建、刘守光、刘岩、杨隆演先后称帝,分别建立前蜀、大燕、南汉、吴等割据政权,天下进入“遍地天子”的时代。
  • 饥饿风暴

    饥饿风暴

    这里的每个人都很能吃,有人说我们是从地狱爬出的饿鬼,多么低级的诽谤,我们只是胃口好而已,万千世界,遍地食材,我可不能亏待了我的胃!粉丝群:108898033
  • The Red One

    The Red 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意象对话临床技术汇总

    意象对话临床技术汇总

    本书是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阶段性成果,在意象对话的发展史上,与《意象对话临床操作指南》共同标志着这一中国本土心理疗法已经完成了快速发展期,而进入转型期,目前已实现从管理到学术两方面的转型,并正式完成了从“朱建军个人的意象对话”到“团队的意象对话”的过渡。本书旨在梳理意象对话心理疗法自创立以来的全部临床技术,总结已经获得意象对话心理学研究中心认证的各种创新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