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5800000014

第14章 羌村三首(节选)

羌村三首(节选)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因为打仗,所有马匹都被军队征用,子美先生步行回家,走到邠州,去找名叫李特进的将军借马:“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徒步归行》)以后在《北征》中有一句“屡得饮马窟”,表明他借马成功,然后日夜兼程,回到家中,随即用白描手法记叙亲人团圆悲欢交加的场景。

浦起龙说:“公凡写喜,必带泪写,其情弥挚。”这也可以说是杜诗的核心价值之一,是他的文学表现力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味却十分丰满,完全表达了乱世人间长久离别忽然重逢的情感常态,层次分明,一层深似一层,文字与意境的节奏感十分完美。

子美是在夕阳西下时分到家的,他用“日脚”形容斜阳光线透过云层撒向大地的景致,真是别致有趣。这个“日脚”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雨脚如麻未断绝”的“雨脚”一样,都是诗人将自然界事物日光和雨丝作拟人想象的奇妙发挥。如前所述子美宏大的宇宙意识是他诗歌中自然景观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他内心世界的无疆界无拘束,汉字在他笔下的排列组合便有了无涯深邃之宇宙代言人的意味。

孥,是儿女的意思,“怪我在”里的“怪”字在子美与亲人重逢的这个场景中既是心理反应,又是动作表情反应。在民间,夫妻语言动作粗俗浓烈而动人,那妻子大约会惊喜地笑说:“死老头子,你还活着啊!”说完大哭;或者她愣过神后会直接上前捶打着哭诉:“老头子,你死哪去啦?害我们都以为你不在了呢!”子美与妻子乃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出身,可是一直过的却是穷苦平民的日子,也许久而久之杨氏的口语及动作语言已与民间女子相近了,因此子美诗中用“怪我在”涵盖妻子儿女一系列惊喜的反应,喜极反而埋怨的情态表达得充分到位,读者眼前分明“看”见了那悲喜交织的重逢场景。子美感叹自己一家人万幸团圆,看见邻居众人也替他们感慨唏嘘,直到忙乱过后夜深人静,与杨氏秉烛相互细看,却仍然心悬意浮如在梦中。

过几天,子美先生从“梦”中“醒”来,稍稍镇定心神,便创作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北征》,这首长篇叙事抒怀诗,与“安史之乱”爆发前夕也是探家前后创作的那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样,是子美写给新旧君主的两封“情书”,其中时政分析、下情上达、警醒君王的忠君爱民忧国忧民内容,按浦起龙的说法是:“读《咏怀》,见杜子一生学识。读《北征》,见杜子一腔血性。”可见这两首长诗是子美诗中的两座大山,女读者一般都会望而生畏,我这本书里前面只选了《咏怀》中一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下面节选《北征》中有关妻儿的一段,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子美儿女私情,更详细地品味他非凡的纪实才华: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相比两年前探家的凄惨(家里因穷困饿死了一个幼子),这次子美是庆幸全家平安,因而在这封写给新帝唐肃宗的“情书”《北征》中,用细腻的笔触集中描绘了自己眼中的妻儿形象,用面色雪白表现少食,特别详写妻女衣裳补丁摞补丁的细节,一方面表明家中缺衣,将老家底——绣服官衣都拆剪做了补丁,另一方面也表明妻子杨氏的爱美天性不可磨灭,她和女儿衣虽百结但却一定是干净整洁的!这样自然就过渡到“粉黛亦解包”的女为亲人而容的感人情境。

古时已婚女子遇丈夫出门在外,便会收好化妆品并且不再穿红戴绿,丈夫回家方才又描眉抹粉,此亦妇德之一。子美先生抓住了这个细节写儿女私情,让我们对杨氏之美加深了印象,对他们伉俪情深也感觉欣喜与羡慕。丈夫回来了,杨氏才有了兴致收拾屋子打扮自己,两个小女儿也跟着学习,洗干净头发,往脸上涂脂抹粉,因为幼稚把眉毛画得乱七八糟。“狼藉画眉阔”是子美嬉笑两个女儿行径的可爱可乐,浦起龙解曰:“俗情妙语,时以诙谐破涕。”

子美的心得到了家人的安慰。而得到了家人安慰的这个人的心,又立马忘了归隐之怨,飞回到新帝身边,他可怜“至尊尚蒙尘”(此时肃宗尚未拿下两京,玄宗也还躲在成都),他又在考虑怎样帮助皇帝的事了。

这其实也是人类的一个普遍困境:忠孝、公私往往不能两全,你必须不断地选择,并由你的选择铸成你一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同类推荐
  •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本书吸取了当今文学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卓有成效地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的考察中,分别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几方面对“文学研究会”的制度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文学社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些为传统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审美研究所忽视的材料,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词学通论

    词学通论

    《词学通论》是吴梅先生介绍词学基本知识及词学发展史的专著。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以及历代代表性词人词作,并对唐五代以至清季词学的源流传承和诸大家词作的利病得失做了精当的点评。
  • 苏轼文集1

    苏轼文集1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热门推荐
  • 我本妖孽:美人在侧

    我本妖孽:美人在侧

    她庄周梦蝶般而来,却已有了两个月的身孕,这是,谁的孩子?向晚:这位公子,若你要劫财,我没有,若你要劫色,我更没有,我们无怨无仇,为什么你要……西临锦:真啰嗦。向晚:你是不是有个胞胎兄弟?西绮玉:这又是你新的勾引手段?装疯卖傻,欲拒还迎?向晚:我想要的,不是被折断的羽翼。莲陌:你若敢飞,我便让这天下,都是我的!
  • Under the Deodars

    Under the Deoda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这是一本有关社会心理学的通俗读物,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与严肃规范的学术论述结合起来,如丟自行车与所有物自我,超女现象与同辈群体效应、剩男剩女与三分之一效应等,通过对社会现象、文娱热点、时事政治等的解读,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生活化、故事化、趣味化,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有关社会心理学的著名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
  • 隐元禅师语录

    隐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分为生活小发明、学习工具小发明、科技小发明和玩具游戏小发明4个版块,每个版块都分为Ⅰ和Ⅱ两部分,Ⅰ主要介绍一些由于涉及专利而不便于介绍制作步骤的获奖发明的思路、简要过程和特点,这些小发明的作者都是中小学的学生;Ⅱ主要介绍一些广泛流传的小发明的思路和详细制作方法。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生命之歌(黑塞作品03)

    生命之歌(黑塞作品03)

    《生命之歌》描写的是一位音乐家因少年时期恋爱事件而意外残废。当他经过艰苦奋斗的历程而以作曲家身份出现时,却遭遇到热情化身的友人歌手夺去他的爱人。最后男主角库恩成了大音乐家,歌手莫德与女主角葛特露德缔结姻缘,却因性格不相容而以悲剧结束了这场三角恋爱。故事中男主角库恩以伟大纯洁的意志,克服了艰苦的命运,谱成爱情与生命的凯歌。这是一部满含哲理,高歌音乐与纯洁的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是孤独者追求幸福的悲怆曲。
  • 跟乔爷撒个娇

    跟乔爷撒个娇

    京城出了大新闻:乔爷守了十二年的小媳妇跑了,跑了!连儿子都不要了!一时间流言四起:听说是乔爷腹黑又高冷、婚后生活不和谐;听说是小媳妇和别人好上了;听说是儿子太丑。某天,小奶娃找到了叶佳期,委屈巴巴:“七七,爸爸说我是宠物店买的。”“宠物店怎么能买到这么漂亮的儿子。”叶佳期呵呵笑,“明明是……摸奖中的。”小奶娃望天:“……”二十岁前,他把她宠上天;二十岁后,他把她和小包子宠上天。从此,京城乔爷,眉间心上,唯独一人。
  • 我的老板是妖精

    我的老板是妖精

    耽美?言情?玄幻?妖精?这些都是!但又不都是!故事在每个人的心里!你心里看到这个故事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林沐CP也挺好的……)
  •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 情商改变你的一生:培养中学生最好的情商

    情商改变你的一生:培养中学生最好的情商

    本书运用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和故事进行阐述,是全面了解情商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希望你能从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感受到情商的重要性,更希望你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提升你的情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