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医生常推荐儿童和康复的病人多吃菠菜,据说它里面含有大量的铁质,有养血、补血的功能。可是几年前,前联邦德国化学家劳尔赫在研究化肥对蔬菜的有害作用时,无意中发现,菠菜的实际含铁量并不像书上所讲的那么高,只有所宣传数据的十分之一!劳尔赫感到很诧异,他怀疑是不是他所实验的那种菠菜特殊,于是便进一步对多种菠菜叶子反复进行分析化验,但从未发现哪种菠菜的含铁量比别的蔬菜特别高的情况。于是他探索有关菠菜含铁很高的“神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最后发现,原来是90多年前,印刷厂在排版时,把菠菜含铁量的小数点向右错移了一位,从而使这个数据扩大了10倍。
这是两则真实的故事。
现实中,好多人对学习的准确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人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只错了一个符号,怎么算全错?怎么着也应该给我一半的分。”有人说:“小数点错了一位,为什么扣那么多的分?”还有人说:“这次应用题比赛我得了99分,只是在写除法计算的得数时余数忘写了。被扣了1分,这没啥大不了的,我反正会算了。”
在我国,各种重大伤亡事故的频发,许多是责任心太差,粗心惹的祸。粗心可不是一个小毛病,不要以为在学习中看错了字,标错小数点,丢题落题等等是小问题,学习上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张冠李戴的失误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很大损失,特别是在将来的一些重大考试中如中考、高考,有些同学只因粗心,使本该得的分白白丢失,甚至有的造成名落孙山,痛失良机。
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性格问题,急性子爱粗心;有时是态度问题,对学习不认真就容易粗心;有的是熟练问题,对知识半生不熟最容易粗心;有的是认识问题,没认识到粗心的危害……
解决粗心最根本的办法是养成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习惯。
优等生把一丝不苟作为一个学习习惯来要求自己,他们从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起,比如洗碗就得洗干净,写字就得写整齐。干不好就重来,绝不凑合。做事一丝不苟,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借口。
细节决定成败。优等生在细节上更是一丝不苟。细节总是容易被人忽视,细节也最容易犯错。一个人若对知识细节理解不深、记忆不准、常常发生错误,那就会降低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优等生深知这一点,他们从重视细节上尝到甜头,就会更加重视细节,自然地也就会品尝到更甜蜜、更硕大的胜利果实。
优等生勇于尝试
比克斯是动物心理学的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创建了教育心理学,也是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他生于美国麻省一个牧师家庭,生性害羞、孤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也特别有学习的天赋。他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著述颇多。比克斯对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他对小鸡、小猫研究的结果。
1895年,他到哈佛大学,做小鸡走迷津实验(即走迷宫),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利用猫和狗等做实验。他在实验中发现,最初,小鸡小猫小狗都是在死路里转来转去,偶尔会找到出口,逃出迷宫,而这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但重复多次以后,小鸡小猫小狗在死路中瞎转的次数都会减少,花费的时间也会减少很多;训练到一定次数以后,一把它们放入迷宫,它们甚至会立即直奔出口而去,很快就成功逃脱。
比克斯认为,小鸡小猫小狗都不是通过推理和观察而学会逃出迷宫的,它们之所以能够顺利逃脱,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不断地尝试,在不断地尝试和失败中慢慢消除那些无用的行为,记住那些有助于逃脱的行为,用比克斯的话说,就是它们已经在这些有用的行为和行为的目标之间建立了联系。
比克斯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尝试是学习的本质。真正的学习都是带有个人意义的尝试学习。学会学习的着眼点应该是尝试学习,学会尝试才能学会学习,没有尝试的学习,永远不能学会学习。
尝试,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人类的发展史上看,类人猿为了生存,尝试站立起来,这是其进化成人的关键一步,远古人通过不断尝试逐渐学会钻木取火、打猎捕鱼、制造工具,使人类本身获得了发展。由于人类不断尝试,才有千千万万的创造发明,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
“没有什么不可能”,人生在于不断尝试,学习也是。一种方法不能解开迷题,就再尝试另一种,不做就永远不会成功。
有些人总是害怕出错、害怕遭人取笑、更害怕失败,缩手缩脚,把自己捆绑在安全范围内,踯躅不前。
优等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有一颗可贵的好奇心,他们勇于探索,用于尝试,积极动脑,永远走在前面。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成功都始自尝试和信心。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可挖,往往看似不能实现的事情,只要你勇敢地去尝试,并真正的为之付出努力,那就有可能成功。你不要以“没有办法”或“不可能”的托词或想法而让某项学习画上句号,让“没有什么不可能”进驻你的思维里吧,这句话对你会很有好处,有了它,你的学习就会有突破的可能,这样你在学习中就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优等生不会自我满足
一位武林高手跪在武学宗师的面前,接受得来不易的黑带的仪式。这个徒弟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在武林终于出人头地。“在授予你黑带之前,你必须接受一个考验。”武学宗师说。“我准备好了。”徒弟答道,以为可能是最后一个回合的练拳。“你必须回答最基本的问题: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我习武的结束。”徒弟答道:“是我辛苦练功应该得到的奖励。”武学宗师等待着他再说些什么,显然他不满意徒弟的回答。最后他开口了:“你还没有到拿黑带的时候,一年以后再来。”
一年以后,徒弟再度跪在宗师的面前,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本门武学中最杰出和最高荣誉的象征。”徒弟说。徒第等啊等,过了好几分钟,宗师还是不说话,显然他很不满意。最后说“你仍然没有到拿黑带的时候,一年以后再来。”
再过了一年以后,徒弟又跪在宗师的面前,师傅又问:“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黑带代表开始——代表无休止的磨炼、奋斗和追求更高标准的里程的起点。”“好,你已经可以接受黑带开始奋斗了。”
很多人在学了一项本领后便认为自己已经掌握它了。殊不知,自己其实刚刚跨进了门槛,只是开始而非结束。学习是一项终身的事业,每天的学习,相对于浩瀚的、日益更新的知识,永远只是一个开始。
法国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莫瓦桑曾说:“我们在学习中,不能停留在已经取得的成就上面,在达到一个目标之后,我们应该马不停蹄地向另一个目标前进。一个人,应当永远为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只有这样做,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不断前进。”
其实,学习就是如此,永不满足于现有的答案,向更远处、更深处挖掘,不断寻找最好的答案,才能走得最远。
很多人都知道登高望远天高地阔,但他们大多现实地把目标定在半山腰。一点点的满足就可以让他们笑意荡漾,止步不前。然而你要想事业有成的话,目标,就一定要在最高处。
优等生不会因为有了一点学识就夸耀,有了一点成就就赞叹。任何优点和美德超越某种界限,它们就会发生转化。例如,饱学的才华,如果没有可靠的判断力相伴随,经常会转变成错误、自傲和迂腐。
学习永无止境。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优等生不会躺在成绩上睡大觉,他们不断地有疑问,不断地去寻找最好的答案,永远行走在学习的路上!
优等生快乐学习
“明天又是周一了,又要去上学了”。你是否属于那种提起上学就觉得痛苦的人?如果是的话,就可以肯定地说你的学习处于被动中。就像拉车的马被鞭子抽着往前赶走不了多远一样,用木棒和鞭子灌输信息的学习很快就会成为一种痛苦。
研究发现,情绪能影响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显著。看来一个人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地学,效果大不一样。心情高兴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会感到大脑像海绵吸水一样,比较容易把知识“吸”进去,进而也会延缓疲劳的时间。而烦恼、焦虑、愁闷、恐惧时,会降低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抑制思维活动,使疲劳及早到来,从而影响智力活动。
学习不是为了解脱压力,学习是一种需要。优等生努力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利用丰富多彩的学习手段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乐观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研究表明,快快乐乐学习到的东西比较记得牢。
有位心理学者做了一项“学习达成度”的测验,分两组进行:一组是学习的时候,安排一些游戏,让学习者快乐地学习;另一组是填鸭式的学习。学习完毕,测验的结果,两组并没有什么差别。但经过一个礼拜后再测验,快乐学习的那一组成绩优越很多。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有“尽早忘掉会联想到不愉快的事情”的防卫作用产生的结果。人们往往重视“只要坐在书桌前面就行了”的形式主义。却不去关心形式背后的实质问题,虽然坐在书桌前,却梦游周公,引不起更高的学习自发性和意愿。
把学习和快乐结合起来,即使我们不能像隐士那样超然物外,也要善于为自己制造一个轻松的气氛。比如每天早晨充满活力地起床,用手推开窗户,深深地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让身体沐浴在朝阳中,你的愉快情绪从心里升起。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当你将学习看做是一件真正使自己愉快的事,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学习的时候,你的一天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就是处在学习的一种最佳状态,学习使你感到轻松愉快,那么你的潜意识就会自动运作,使你整天保持积极的状态。
给学习设定一个目标,达成了你就会快乐
每次学习时在大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再去设定一个阶段学习目标,小目标经过努力达成了,成就感有了,快乐就跟着来了。
调整心态学习
告诉自己将要学习一些快乐的事了!将要学到一些早就渴望学到的东西!即使再忙,你也会想办法腾出时间,坐在书桌前面学习的;而且会想多学一些时间,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
不定时地给自己创造一些奖赏,愉悦自己
个人奖励可以分为内在奖励和外在奖励。你学会一门乐器时获得的快乐,你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所产生的良好感觉,这些就是内在奖励。孩子们在做完作业后获得的糖果,在辛苦学习后的合格证书,这些就是外在奖励。理论家研究结果说明,尽管获得外部的积极反馈很有帮助,而真正成功的学习者依靠的是内在动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当然并不全是快乐的。但如果最终目标的快乐大些,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会快乐。
在最基础性的阶段里,可能无法那么快乐地学习。到了某种程度,就看你的方法是否得当,才有可能继续快快乐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