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100000006

第6章 动物王国(5)

两栖动物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通过皮肤进行呼吸。它们的皮肤很薄,光滑且湿润,上面覆盖一薄层叫黏液的物质。表皮下还有许多血管。氧气在黏液外溶解,并从这里进入皮下血管。

另外,两栖动物还能通过嘴里湿润的衬层呼吸。空气通过皮肤进入体内,皮肤里面排列着许多血管,这样氧可以渗入体内。两栖类的皮肤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两栖动物的体温控制

当两栖动物觉得冷时,行动就会慢下来,因此它们必须保持体温,从而保持活跃。与恒温动物不同,两栖动物感觉冷时,必须从外界取暖。比如,它们会坐在阳光下取暖,一旦暖和了就又回到阴凉处以便让身体体温稳定下来。当两栖动物设法取暖时,它身上湿润的皮肤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皮肤上黏液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会消耗许多热量,这样两栖动物的体温就凉下来。这也意味着,它会失去许多水分,从而面临干燥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两栖动物在潮湿地区生活的原因之一。然而有些生活在干燥地区的青蛙能躲在一米多深的地下,呆上六个月直到雨季来临,它们的皮肤形成一层薄壳,有助于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在一些国家,两栖动物在寒冷的冬季不能得到足够的热量保持活跃。在这种情况下,两栖动物会寻找一个地方,如在满是泥的塘底躲避低温。这时,它就进入一种像睡觉的状态,叫冬眠。冬眠期间,心脏跳动缓慢,体温也很低。两栖动物也停止用肺呼吸而是通过皮肤得到全部的氧,有几种生活在北美洲的青蛙确实能在十分寒冷的条件下生存。青蛙体内大部分水分变成冰,但它还可以活着。

两栖动物的血液循环

两栖动物的心脏位于体腔前端胸骨背面,被包围在心腔内,其后是红褐色的肝脏。在心脏腹面用镊子夹起半透明的围心膜并剪开,心脏便暴露出来。从腹面观察心脏的外形及其周围血管。心房:心脏前部的两个薄壁有皱襞的囊状体,左右各一。心室:一个,连于心房之后的厚壁部分,圆锥形,心室尖向后。在两心房和心室交界处有明显的冠状沟,紧贴冠状沟有黄色脂肪体。动脉圆锥:由心室腹面右上方发出的一条较粗的肌质管,色淡。其后端稍膨大,与心室相通。其前端分为两支,即左右动脉干。静脉窦:在心脏背面,为一暗红色三角形的薄壁囊。其左右两个前角分别连接左右前大静脉,后角连接后大静脉。静脉窦开口于右心房。在静脉窦的前缘左侧,有很细的肺静脉注入左心房。两栖动物的心脏由水生过渡到陆生,产生了肺,血液循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除了体循环外,并有经过肺的肺循环。同时,心房已分隔为左右两部分。体静脉带来的缺氧的静脉血汇集入静脉窦后,再通人右心房。肺静脉内充氧的动脉血进入左心房,使它们分而不混。但心室还只有一个,因为心室壁上的肌肉柱呈海绵状,能吸进血液,从而减少了从两个心房来的血液的混合程度。又由于动脉圆锥偏于心室的右方,且动脉圆锥内有一个螺旋瓣,因此当心室收缩时,心室右部的缺氧的静脉血首先压出,进入肺动脉;其次流出的混合血进入主动脉弓;最后是心室左方的含氧的动脉血进入颈总动脉,循环到头部,保证了脑部氧的供应。由于两栖动物只有一个心室,虽然有一定机制保证含氧高的血与含氧低的血不相混合,但毕竟是不完全的双循环,二类血在心室中总有一部分相混,故两栖类输氧效率不高。

两栖动物的冬眠

当气候渐渐变冷,食物缺乏的时候,两栖动物就进入冬眠状态,从而减少机体新陈代谢,使其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基础代谢消耗范围内,以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适应变化的内外环境。所以,冬眠现象是动物生存斗争中对不良环境适应的一种方法。

青蛙两栖动物冬眠时,一冬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因为冬眠以前,它们早就开始了冬眠的准备工作。这些动物冬眠前的准备工作很特殊,那就是从夏季开始,便在自己的身体内部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足够满足整个冬眠过程中身体需要的基础代谢消耗。尽管在身体内积累大量营养物质,可是冬眠期长达数月之久,怎么够用呢?原来两栖动物冬眠期间,伏在窝里不吃也不动,或者很少活动,呼吸次数减少,体温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非常微弱,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也就相对大大减少了,所以体内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足够供应的。等到身体内所储藏的营养物质几乎要用光时,冬眠期也将结束了。

冬眠过后的动物,身体显得非常瘦弱,醒来后要吞食大量食物来补充营养,以尽快恢复身体常态。动物为什么能冬眠?对此人类已经探索了一百多年。近年来,美国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实验证明,在一些动物的血液中存在着一种能够诱发动物冬眠的物质。经过无数次试验,科学家终于提炼出了这种诱发物质,这是一种类似荷尔蒙的特殊蛋白质,被称为“冬眠激素”。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是一种对不利环境的适应,寒冷、饥饿、疾病对冬眠动物是无能为力的。动物在冬眠中,一方面是由于在冬眠的状态下,体温降低,能减少98%的代谢活动而适应外环境,造成了整个生理活动的“沉睡”状态,也就是生命过程相对延长了,从而动物的寿命也就延长了;另一方面刺激机体进行应激反应,重新调整机体内环境所存在的种种隐患,产生了推陈出新、优胜劣汰、脱胎换骨之效,从而使动物防治了种种疾病。对于动物冬眠而言,它既是一个适应外环境而延续生命的调节过程,又是一个适应内环境而防治疾病的调节过程。所以说,作为低级动物的动物而言,动物冬眠现象是其适应环境生存的一项重要功能。

两栖动物的防卫能力

两栖动物会被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其他别的动物吃掉。因此两栖动物需要一些抵制攻击的措施。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隐藏起来。如果遇到危险,许多两栖动物会呆着不动并隐藏起来。有的还有保护色帮助它们伪装起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蚓螈能在地下挖洞从而很好地隐藏起来。有些两栖动物根本不需要藏起来。它们有十分鲜艳的颜色,就像要吸引注意力一样。实际上它们的颜色是个警告。这种两栖动物皮肤上有能产生毒液的腺体。其他动物很快就了解这样的两栖动物不好吃。有些蛙类毒性很大,所有吃它的动物都会中毒而死。有几种没毒的两栖动物也模仿有毒动物的颜色,因此它们也不会被吃掉。

许多青蛙和蟾蜍能使自己看上去很大,以吓住攻击者。它们吹气使自己膨胀。除了使自己看上去不可侵犯之外,还使自己看起来很难被吞下。

有时蝾螈会放弃自己的尾巴而逃跑。受到攻击时,它们将自己的尾巴断掉,攻击者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扭动的断尾上,这样蝾螈就跑掉了。

两栖动物的行动方式

两栖动物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移动。无腿蚓螈会在软地里挖洞,它们的头部肌肉强壮,可以像鱼游泳一样左右弯曲进入地下。

大多数青蛙和蟾蜍的后腿比前腿要长得多。青蛙的后腿通常很有力,用于跳跃。它用大腿强劲的肌肉伸直后腿,使劲一蹬从而推动自己在空中跃过。当青蛙在地上行走时也用前腿。蟾蜍并不像青蛙那样跳跃,它们在地上齐足跳跃或行走。所有的青蛙和蟾蜍几乎以同样的方式游泳——后腿蹬水,身体向前伸展,用前腿掌握方向。后脚趾间的蹼有助于两栖动物更有效地推动前进,就像潜水员的脚蹼一样。有些生活在林中的青蛙能在空中短距离滑翔。滑翔时它们展开手指间和脚趾间的蹼,蹼就像是小降落伞,使青蛙慢慢下落,在空中停留较长时间。生活在地面上的水螈和蝾螈站立时两脚分得很开,行走时身体左右弯曲以便使自己的步伐尽可能大。水中的水螈很少用腿,它们游泳时整个身体呈s形前进,有点像鱼。

两栖动物的求偶

像大多数动物一样,两栖动物在繁殖期要寻找配偶。所有的雌性两栖动物都产卵,卵被雄性两栖动物受精后,就能生出幼体。

许多两栖动物,特别是青蛙和蟾蜍,会回到自己出生的池塘或小溪寻找配偶。它们常常要走上几千米才能到达那里。一般来说,大量的雄蛙会首先到达。开始的时候,这些雄蛙很安静,但几天后就开始“歌咏”表演了。这种叫喊比赛实际上是一场领地之战,通常叫声最响亮的会赢得雌蛙的芳心。以后,雌蛙到来,雄蛙会用一种不同于战斗叫声的叫喊设法吸引它们。水螈并不叫喊,雄螈用尾巴冲向雌螈跳舞并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以吸引雌螈。

大多数雌蛙会在水中产卵。产卵前,雄蛙爬到雌蛙的背上。当雌性产卵时,雄性向卵上射出一种乳状液体使蛙卵受精。雄水螈和蝾螈会产生叫精子包囊的小小胶状团,雌性把这些小团弄进身体上一个特殊的叫泄殖腔的开口内。在雌性体内这些胶状精子包囊液化,在卵子产出之前为其受精。雄蝾螈能直接在雌性体内为卵子受精。有些种类的雌水螈和蝾螈并不产卵,受精卵在雌性体内直接长成小螈。

两栖动物的典型代表

蛙和蟾蜍大约占所有两栖动物总数的90%。它们身材短小,后腿有力,而且没有尾巴。蛙是一个跳跃天才,它们通常在地上跳跃前进,并且跳得很高。蟾蜍一般是爬行前进,大都生活在陆地上。

蛙的身型十分适合跳跃,后腿长而有力,能跳得很高;前腿较短,可以在落地时起到缓冲作用。

雄性蛙和蟾蜍一般以优美的歌声来吸引异性。它们的“曲调”也各不相同,有的呱呱地叫,有的吱吱地叫,有的甚至发出啸叫声,还有的鼓起喉囊,令叫声更响亮。

树蛙的一生基本上是在树上度过的。树蛙细长的脚趾上有趾垫,具有吸盘功能。雌树蛙将卵产在池塘边悬垂在空中的大树叶上,蝌蚪孵出以后,便会掉入水中,长成成体再爬上树。

蟾蜍俗称癞蛤蟆,但其实它们一点也不癞。蟾蜍捉虫子的速度非常快,其本领比青蛙还要高,称得上是“百发百中”。有人统计过,一只蟾蜍在三个月里能够吃掉一万多只害虫。

牛蛙是北美洲最大的蛙类,它们常常生活在湖泊里和长满水草的浅滩上。牛蛙的食物品种很多,只要它能吞得下,就绝不会放过。它们主要在夜里捕食鱼、乌龟、老鼠,甚至小鸟。

在亚洲和中美洲,生活着一些长有宽大蹼足的蛙,蹼足完全伸展开来可以使蛙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以逃避敌人,这一跳可达十五米以上。

绿蟾身上布满了块状的亮绿色图案,其余部分则呈淡褐色,看上去像是穿了一件迷彩服,这身“迷彩服”能在它们活动时起到很好的伪装效果。在温暖的地方,绿蟾常常居住在房屋附近,有时会聚在灯下捕食喜光的昆虫。

角蛙长着一张宽大的嘴巴和两只向外突出的眼睛,眼睛上方长了一个角状突起,以保护眼睛。角蛙经常将自己埋在泥土中,瞪着两只大眼睛,安静地等待猎物闯入自己的视线。一旦发现目标,它便跃出泥土,将猎物一口吞下。

非洲爪蟾生活在非洲南部的池塘和湖泊里。它们的眼睛和鼻孔都朝上,可以露出水面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能够呼吸。雌爪蟾将卵产在水中的植物或枯叶上,产完以后便不再过问了。

欧洲黄条蟾总是生活在近海的沙质地区。黄条蟾的背上有一条鲜明的黄色条纹,非常容易识别。它们的叫声像一台轰鸣的机器,异常响亮。虽然它们每次鸣叫只持续几秒钟,但在2000米以外的地方都能听到。

雌产婆蟾蜍产下串卵后,雄产婆蟾蜍便会把它们缠在自己的后腿和背上,以此来保护卵的安全。雄产婆蟾蜍还经常把卵放入水中,使它们保持湿润。在卵孵化出来之前,雄产婆蟾蜍会一直保护着它们。

蛙的皮肤比蟾蜍的皮肤光滑,腿也更加修长。蟾蜍的皮肤长满了疣状的突起,看上去疙疙瘩瘩的。绝大多数的蛙都生活在水里或是靠近水的地方。蛙的脚长着蹼,能够在水中游动,而蟾蜍则经常在陆地上生活。

神奇的有尾两栖动物

有尾两栖动物现存约360多种,它们有的住在陆地的潮湿地带,在水里产卵;有的一生都离不开水。有尾两栖动物的生存本领很强,甚至失去一只眼睛或腿,也能继续生存。

蝾螈科属有尾目的一科。虎纹真螈是陆地上最长的有尾两栖动物,体长可达0.4米。虎纹真螈生活在北美洲潮湿的平原、草地或山林中,到晚上才出来捕食蚯蚓和蜗牛。

成体红蝾螈,其体色是鲜红色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颜色会逐渐变暗。红蝾螈没有肺,依靠皮肤或嘴的粘膜呼吸。

蝾螈的头部扁平,皮肤光滑,上面长着许多小突起,四肢纤弱细小,趾间没有蹼,并且长着尾巴。它们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蝾螈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常在水底捕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大鲵属有尾自隐鳃鲵科,它是有尾目中体形最大的动物,大鲵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生活在湍急而清澈的溪水中,主要捕食昆虫、青蛙和鱼类。由于环境的威胁和人类的食用,大鲵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了,目前已成为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

欧瘰螈属于小型或中等大小的真螈。在繁殖季节,雄欧瘰螈的背部会长出一个锯齿状的背饰。雄性会向雌性跳一种美丽的舞蹈来吸引对方。

火蝾螈总是生活在陆地上。它们的色彩艳丽,身上的黄色和黑色图案是对捕食者的警告,火蝾螈大都生活在森林和其它潮湿地区,通常在夜里才出来活动,在陆地上交配。雌性火蝾螈将幼螈产在水里。

土鳗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有尾两栖动物。土鳗的一生是在沼泽和溪流中度过的。土鳗长着鳃,眼睛很小,没有眼皮,只长着很短的前腿,没有后腿。

蛙类不死之谜

1946年7月,一位石油地质学家在美洲墨西哥的石油矿床里,挖掘出了一只正在冬眠的青蛙。这只青蛙被埋在两米深的矿层里,挖出来的时候皮肤还是柔软的,并且富有光泽,两天以后,这只青蛙才真正死去。经测定,这个矿床是在200多万年前形成的。这说明,这只青蛙在矿层内已经冬眠了200多万年了。

1782年4月,法国的一个打石工人从地下4.5米深的石灰岩层中开采出一块巨大的石头。这块石灰岩层已有100多万年的历史了。当他把这块石头劈开时,竟意外地发现,石头内竟藏着4只活蟾蜍。而这4只蟾蜍并排在一起,各有各的窝。窝的表面还有一层松软的黄土。蟾蜍被从石头内劈出来以后,居然还能在地上活动。

同类推荐
  • 小熊维尼

    小熊维尼

    他经常自嘲“没脑子”,却总是主意新奇;他最喜欢贪吃蜂蜜,却也时刻关注朋友所需;他时不时犯点小傻,可伙伴们还是喜欢他;他已经86岁“高龄”,却依然活跃在全世界小朋友的心里。他是谁?他就是小熊维尼。
  •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斗鱼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古老的象牙冢附近,铺天盖地的森白骸骨令人触目惊心。为了追踪灵戒下落,冒险小分队依然踏进了“从来没有人活着离开”的死亡之岛。无法想象的事件接踵而至:河里暗藏的食人鳄,标有警示的恐怖石碑,以及树洞下神秘的巨型天坑……通往流光公爵城的道路危机重重。失去理智的土著人逼着小伙伴走上天坑索道,真正的地狱大门被徐徐开启……是什么指引着他们迈入死亡之途?亡魂岛上又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秘密?接二连三的事件不断挑战着伙伴们的承受极限,是前进还是放弃?面对种种考验,小分队们只有一个选择,拿出勇气,走下去!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1·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1·上册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许许多多含苞待放的小生命,灾难固然难于避免,但如果懂得更多的安全避险知识,预防救助措施得当,就有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昆虫记:高明的杀手(第1卷)

    昆虫记:高明的杀手(第1卷)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全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顾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手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个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昆虫记》卷一于1878年发行,在这一卷中法布尔以平实、幽默的语言记录了推粪球的圣甲虫、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以及黄翅飞蝗泥蜂等一系列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讲解了它们有趣的生活习性、高超的本能……宛如一曲奏响在美丽田野中的昆虫之歌。
  • 迷藏Ⅱ·月影迷踪

    迷藏Ⅱ·月影迷踪

    少女青苗从海上归来,回到现实生活,但哥哥失踪和罗舅舅背叛的谜团依然困扰着她。一通神秘电话掀起了她新一轮的探险,其中好友郑柯、百薇以及来路不明的神秘少年萧源悉数回归,和她并肩作战,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找到了失踪已久的罗舅舅,化解了亲人之间的隔阂,找回哥哥的愿望也因此变得更加接近了。
热门推荐
  • 参仙圣娃

    参仙圣娃

    许世俊在创作中把情思赋予想象的翅膀,将人、仙、禽、兽及自然万象融入笔端。人参仙子是地能入,是树能上,是水能进。书中写了作为人间缩影的神界的矛盾与斗争还表现了神与人一样的七情六欲,记录了神界的婚丧嫁娶、生离死别、生杀予夺的生动斑斓的世俗生活。
  • 母亲去世之后(小说)

    母亲去世之后(小说)

    我总在想,张彬偷麦子的事,母亲她当真没有一点感觉?如果有感觉她替张彬说话岂不成了一种交易?如果没感觉就能排除不是一种交易么?她那么肯定是李福干的,是不是像我查找口袋一样更多地是出自希望和想象?她逼迫哥哥考大学,除了对知识的信赖,是不是知道哥哥发现了那件事情?她为什么要做那种事情,是由于女人的本能还是由于对一个有知识的工作组长的真心喜爱?
  • 英才太监寇连材

    英才太监寇连材

    那个“刀子匠”摸裆的手离开寇连材,然后郑重其事地问:“是自愿净身吗?”“是。”一颗泪珠却从孩子眼中滚了出来。须臾,屋里传出一声惨厉如鬼的尖叫。咸丰八年5月的一天清晨,北京朝阳门城根的一间破泥屋里,剃头匠寇秉合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去推醒在炕上仍在酣睡的一个孩子。“让他再睡一会儿吧,养足了精神……”孩子母亲话没说完,忽然哽咽了起来。自从全家决定了让孩子走净身去作太监的路之后,当娘的没有一天不哭的。从那天起,她每天晚上在夜深人静之后,烧上一炷香,求菩萨保佑。
  • 一张换三张

    一张换三张

    一位小女孩,一份暑假工引发的爱恋,不需要言语。
  • 笔阵图

    笔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美食小甜妻

    重生美食小甜妻

    真爱CP,美食开道!酱香饼,花胶鸡,四喜丸子,水煮鱼。溜三样,盐水鸭,八珍豆腐,香辣虾。瘦身成型男的腹黑专情男主VS咸鱼翻身的美食软萌甜妻这是一篇互相成就,共同成长的甜宠爱情故事。还是一篇修正错误,虐渣打脸的爽文。更是一篇盘点各路珍馐的升级流美食文。你要的,我都有。
  • 择一城,等你

    择一城,等你

    离别是你单方面宣布上演的电影,我则是这场电影唯一守候的观众。顾瑜霓面红耳赤的望着陆泽城,紧张地咽了咽口水,陆泽城低下腰,邪魅一笑,“怎么?对我的身材还满意吗?”顾瑜霓慌张地看着陆泽城,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你快把衣服穿上!”……陆医生看着眼前害羞的女孩,双手一扯,浴袍散开,一步一步向顾瑜霓逼近,一个壁咚,手指轻挑顾瑜霓的下巴,“还逃吗???”顾瑜霓的头立马摇的跟拨浪鼓似得,冲陆医生发射糖衣炮弹……陆小宝大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顾瑜霓,“妈妈,我也要亲亲~”小嘴便开始往前凑,“啪”,陆泽城嫌弃地推开陆小宝,抱起顾瑜霓,霸道宣示主权,“这是我媳妇!!!”陆泽城:“终于抱得青梅归!”
  • 云水飘缈书

    云水飘缈书

    她是一个女性杂志的周刊记者,丈夫因生意失败而失踪,她去岛城度假,在“遇巧”旅馆,与沈从文的神交,和302室男子的邂逅,以及写给W的笔记,甚至连W也都不再确定,在周遭不确定的游走中,在二人的飘渺交流中,唯一确定的是改变……
  • 离殇玥

    离殇玥

    弹一首离殇玥,饮一杯酒断肠,天涯尽头是何处,世间大道尽沧桑。
  • 皇上臣妾很低调

    皇上臣妾很低调

    作为一个“我爹是丞相”的官二代,苏舞觉得自己一直很低调!低调的和某位王爷传着绯闻,低调的殴打了皇帝陛下,低调的,咳咳做了反贼的首领!慕容信:小舞,这辈子,荣王妃的位置会永远为你保留。陌千寻:无论朕是什么身份,你永远是朕的苏舞老大。——苏舞从没有想过二选一会这么的难,她更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登上皇城最高处,手中会掌握着一个皇朝的命运——你妹啊!咱只想低调的生活,找个差不多的帅哥嫁了就好了,为什么人生要如此的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