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5000000014

第14章 在麦克阿瑟麾下(1)

艾森豪威尔在刚愎自用、惟我独尊的麦克阿瑟手下整整干了7年,军衔几乎原地踏步,仅从少校晋升为中校。艾森豪威尔从麦克阿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更多的是吸取教训。在这期间,艾森豪威尔参加的惟一军事行动就是“血洗老战士”。而在菲律宾,两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争吵也越来越频繁、激烈。当艾森豪威尔终于争取到离开菲律宾的这一天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3个月了……

在陆军部的日子,艾森豪威尔接触到了对他今后影响最大的两个人——麦克阿瑟和马歇尔。要知道,在艾森豪威尔37年的军事生涯中,有11年是直接在这两个人手下工作的,其中在麦克阿瑟手下7年,在马歇尔手下4年。

从麦克阿瑟和马歇尔身上学到的

能认识这两位杰出的将军,并在他们手底下工作,是艾森豪威尔的幸运。

尽管这两位将军都很欣赏艾森豪威尔的才华,并给他相当高的评价。但是,麦克阿瑟却是用而不重,到1940年艾森豪威尔50岁生日之际,仍然是名中校。相反,在马歇尔手下的那几年,却是艾森豪威尔飞黄腾达的几年。当然,一方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艾森豪威尔的晋升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与麦克阿瑟的刚愎自用、惟我独尊的性格有关。

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个将门之家,他的父亲老麦克阿瑟在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中曾担任入侵菲律宾的美军司令,母亲是一名巨贾之女,一副贵族派头。从小麦克阿瑟就在母亲的教育下树立了“命中注定”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伟人的坚定信念,有着很强的家庭观念和自尊心。麦克阿瑟13岁进入西得克萨斯军校,经过4年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两年之后,1899年6月又进入西点军校,1903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不久,被派往菲律宾,给当时任美国驻菲律宾军事长官的父亲老麦克阿瑟当随从参谋。1921年,老麦克阿瑟去世后,他被调回华盛顿的陆军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麦克阿瑟很快便担任了第42师参谋长,晋升为上校,并于1918年2月,编入潘兴将军率领的美国远征军,开赴法国洛林南部参加世界大战。麦克阿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来的受勋最多的军官之一,共获得两枚服务优异十字勋章、一枚服务优异勋章、七枚银星勋章、二枚紫心勋章以及数枚法国授予的勋章,是法国“尽人皆知的美国军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麦克阿瑟被委任为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因其对西点军校做了一番彻底的整顿改革,使西点军校开始了现代化军事教育,而被誉为“西点军校之父”。1925年2月,他被提升为少将,是美国陆军中最年轻的将军。1928年夏天,麦克阿瑟出任美国驻菲律宾部队总司令。1930年11月21日,麦克阿瑟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

马歇尔1880年12月13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采矿公司的业主家庭。由于儿时品性顽劣和学习上不求上进,吃了不少父亲的柳条棍,并在17岁时被父亲强迫送进了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大门。毕业后,利用父亲的关系,被授予陆军少尉军衔,成为美国驻菲律宾总督老麦克阿瑟手下的一名陆军军官。尽管他为能在著名的老麦克阿瑟手下服役感到自豪,但日后,也正是老麦克阿瑟的儿子麦克阿瑟在他的晋升过程中,处处作梗,使他几乎无法实现成为将军的梦想。事情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麦克阿瑟已经是第42师参谋长,军衔为正式上校和临时准将时,马歇尔只是潘兴将军的一名正式上尉和临时上校。由于马歇尔起草了一个作战命令,要美军各部队加速攻占色当,结果使麦克阿瑟的42师没有拿到攻占色当的头功,于是麦克阿瑟记上了马歇尔的仇,并再也没有忘记。1932年底,麦克阿瑟命令让担任南卡罗来纳州莫尔特里堡驻军司令的马歇尔去指挥伊利诺斯州的国民警卫师。因为国民警卫师不是正规部队,一个正规军官去那里服役,是不在晋升考虑之列的。后来,在潘兴将军的四处游说之下,麦克阿瑟参谋长卸任之后,马歇尔才开始时来运转。1936年8月24日,他终于戴上了渴望已久的准将军衔。1938年夏,马歇尔被提升为陆军副参谋长,一年后,担任陆军参谋长。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麦克阿瑟倒成了他手下的一名战区司令。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自然,除了出身和经历的差异外,麦克阿瑟和马歇尔在性格方面也是不一样的。麦克阿瑟夸夸其谈,服饰华丽,以自我为中心,有着强烈的党派观念,喜欢介入政治争论。马歇尔说话平稳,衣着保守,为人谦逊,不轻易表扬人,严格地超党派,不愿意介入政治纠纷。尽管两人都当过罗斯福的参谋长,但他们对军队首脑与总统的关系的看法,却大相径庭。麦克阿瑟认为军队首脑与总统之间是对抗关系,而马歇尔则认为军队首脑对总统应持完全支持的态度。此外,他们还在欧洲和亚洲对美国的重要性问题上意见不一。其结果之一便是使军队和参谋部分成麦克阿瑟派和马歇尔派。前者主张“亚洲第一”,后者则相反。

不过,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的私人交往要比与马歇尔的关系亲密得多。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经常互相打趣,但同马歇尔却很少这样做。马歇尔是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的,对陆海军橄榄球比赛谁取得胜利并不十分关心,而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却因都毕业于西点军校,因此对西点橄榄球队的胜败异常关心,每年秋季他们都热烈讨论陆海空比赛的前景和结果。艾森豪威尔夫妇同马歇尔夫妇几乎没有什么社交往来,却经常和麦克阿瑟及其夫人琼一起参加舞会和宴会。

尽管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的意见经常不一致,并因此致使一些人猜想麦克阿瑟对艾森豪威尔很刻薄,但艾森豪威尔却对麦克阿瑟有着相当公正和客观的评价。在退休的一次记者采访中,艾森豪威尔说他一直“对于在麦克阿瑟手下工作所获得的行政经验非常感激”,甚至说,如果没有这种经验的话,他就不可能“去担负起战争时期的重大任务”。对于外界对两人关系不睦的猜测,他还指出“我们之间显而易见的对立情绪被夸大了,在密切地共事了7年之久的两个人之间,必然有着一条强有力的纽带”。

在回忆录中,艾森豪威尔把麦克阿瑟描绘成“果断、很有风度、知识极其渊博并有着非凡记忆力的人”,说马歇尔、麦克阿瑟和他三个人之间,只有麦克阿瑟能在演讲稿或报告读过一遍后,便能逐字逐句地背出来。当然,艾森豪威尔也承认麦克阿瑟是出名的自高自大,“决不能见到天上还有另外一个太阳”。

不管怎么样,艾森豪威尔还是从麦克阿瑟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当麦克阿瑟在某个问题上采取了某种立场以后,他便固执地坚持这种立场。他掌握问题的全部细节,并采用合乎逻辑地摆出事实的方法来坚持自己的观点,因此谈起来就非常有权威。于是,自觉不自觉地,艾森豪威尔在战时和担任总统时,在辩论中总是效法麦克阿瑟。

另一方面,艾森豪威尔也从麦克阿瑟身上吸取了很多教训,这是艾森豪威尔从观察麦克阿瑟的行动中学来的。麦克阿瑟喜欢成为新闻人物,无论他走到哪里,记者们便追随到哪里。麦克阿瑟经常故意对当前最富有爆炸性的、激动人心的问题发表公开谈话,并常常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同时,麦克阿瑟毫不隐讳自己的政治野心,并公开表示愿意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然而,即使是支持他的右翼共和党人从罗斯福年代便开始为他的当选造势,但至多不过是热闹一阵而已。尽管艾森豪威尔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但是他还是直觉地认为,麦克阿瑟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的极端主义,另一方面是他不了解美国人民。因此,艾森豪威尔学会了回避极端,回避有争议的问题。注视着30年代麦克阿瑟的活动,艾森豪威尔更加坚定了超脱于政治之上的决心,这种态度对他将来无论是作为将军还是当选总统所取得的成功,都是具有关键作用的。

“血洗老战士”

1932发生的美国退伍军人退役金请愿事件,算得上是艾森豪威尔在陆军部期间所经历的最惊心动魄的事件,通过观察麦克阿瑟处理该事件的全过程,艾森豪威尔得到了卷入党派政治的危险的最生动的教训。

这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战士为要求改善物质条件状况举行了有名的游行进军。当时在华盛顿街头聚集了两万多人,他们都是失业的退伍军人,想提前领取答应在1945年才支付给他们的参战退役金。平均每份金额为1000元。1931年,国会不顾胡佛总统的否决,规定发放一半退役金,第二年,当国会考虑为发放另一半退役金订立法案时,退役金请愿者来到华盛顿,要求国会通过该立法。为此,请愿者住在宾夕法尼亚街上弃置不用的财政部楼房里和安纳科西亚沼泽地上“用捡来的材料、铅皮桶和旧木板搭成的可怜的小棚屋里”,希望法案通过后再回去。

在被包围的胡佛政府看来,这些退役金请愿者是“在国会所在地向政府发起进攻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威胁”。麦克阿瑟更是认定“这次运动的意义和危险性,实际上远远超过想从濒于枯竭的国库索取金钱的作为——红色组织者渗入了退伍军人组织,并立即从那些不了解情况的领导人手中,接过了指挥权”,“是共产党人煽动的革命行动”。然而,艾森豪威尔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事实上”,他写道,“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尽管可能受到一些煽动者的蛊惑,但都是安分守己的,他们进行游行,都是为生活所迫”。

然而,麦克阿瑟还是想方设法证明请愿者与共产党有联系。他要求全国各地的高级军官向他提供与退役金请愿者一起进军华盛顿的、已知的共产党人的名单,但答复却是没有一个人知道。尽管缺乏证据,但是参谋长和胡佛政府还是从最坏的设想出发,仍决定用暴力把聚集在财政部楼房里的1100名左右的退伍军人赶走。

7月27日,政府对华盛顿警察局下达驱逐令,警察局在第二天早晨9点开始了驱逐行动。于是,退伍军人与警察之间发生了暴力冲突。请愿者掷了砖头,警察开了枪,结果造成两名退伍军人死亡,三名警察受伤。

在这种情况下,胡佛政府召见了陆军部长赫尔利,要求军队支援。下午2点55分,赫尔利命令麦克阿瑟派遣军队“立即前往骚乱现场——包围骚乱地区,并毫不迟疑地平息骚乱”。

于是,早就对此跃跃欲试的麦克阿瑟立即整队出发,并要亲自随队前往。

艾森豪威尔却敏感地意识到,军队不应该参与这一行动,他提醒麦克阿瑟说:“将军,我个人认为您没有必要亲自前往。”

“嗯?”麦克阿瑟很不耐烦:“艾森豪威尔先生,你又有什么高见?”

“将军,这次行动不但对改善老兵的境遇没有多大帮助,而且可能会有损政府和军队的威望。如果将军您亲自出马的话,恐怕……”

艾森豪威尔的话没有说完就被麦克阿瑟打断了。“你懂什么,马上就要爆发革命了,共和国处于危急之中”,麦克阿瑟的语调中掩盖不住对他将又一次成为新闻人物的兴奋:“这些老兵中肯定有共产党,我必须亲自去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他还命令艾森豪威尔说:“艾森豪威尔,我命令你马上穿上制服,和我一起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当麦克阿瑟参谋长和艾森豪威尔少校等人出现在宾夕法尼亚街头时,形成了一幅引人注目的画面,几十个摄影记者都抓住了这个机会。艾森豪威尔和其他一些下级官,外套上都没有佩绶带和勋章;麦克阿瑟的胸前却挂满勋章,相比之下,显得特别神气。麦克阿瑟身穿礼服,腰系武装带,下穿马裤,足登锃亮的马靴。在所有拍摄的照片上,艾森豪威尔情绪沮丧,而麦克阿瑟则兴高采烈。

军队采取了连续行动,他们开赴首都的中央大街宾夕法尼亚街,阻挡示威游行的人们,并向那群饥饿的、衣衫褴褛的、手无寸铁的老战士开枪。

这是美军史上的奇耻大辱,但麦克阿瑟却对取得的成就洋洋自得。他不顾胡佛总统的命令,一直把请愿者赶过了安纳科西亚河,并穷追不舍。

镇压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再一次提醒麦克阿瑟“如果不是为了显示勇气,回避记者是上策。因为这次军队的行动不是军界的决定,而是政界的命令,我认为只应该由政治官员向报界发表谈话”。

麦克阿瑟却决不肯放弃这次出头露面的机会,他在晚上11点如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会上,麦克阿瑟又肆无忌惮,信口开河,说:“那班暴徒,看上去叫人讨厌,不安分的天性使军警激动起来。”

结果,美国军警对退伍军人的残酷镇压,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谴责。而麦克阿瑟的表现又使人们认为是他个人做出决定把退伍军人赶出宾夕法尼亚街的,一时间,麦克阿瑟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成为残暴的人。然而,麦克阿瑟把不利于他的宣传归绺于共产党人,拒绝承认他犯了错误。艾森豪威尔观察到麦克阿瑟有着这样一种顽固的想法:“一个高级指挥官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其在公众中的形象,决不可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次事件使艾森豪威尔更害怕极端主义,更本能地回避各种争论。

1944年底,英军士兵在荷兰作战。

血洗老战士是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参加的惟一的“军事”行动,他因此被授予一枚奖章。对于他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他的一位传记作者说:“那时艾森豪威尔少校已经显示出逐渐成熟的品质。他曾多次劝说麦克阿瑟不要指挥这次镇压行动。事后,他又巧妙地躲避了记者对他的采访。”

7个月之后,1933年2月,麦克阿瑟调任艾森豪威尔做他的私人助理。艾森豪威尔给麦克阿瑟起草演讲稿和信件,并帮助他准备参谋长的年度报告。对艾森豪威尔在这方面的表现,麦克阿瑟非常满意,他在一份报告的批语中对这位助理倍加赞扬道:“亲爱的艾森豪威尔,你完成的工作很出色,远比我本人写得精彩,深为感谢。”在艾森豪威尔的考绩报告中,麦克阿瑟写道:“在军队中,该军官的同辈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他……在精力、判断能力和接受任务等方面尤为突出。”

同类推荐
  • 陈果夫全传(下)

    陈果夫全传(下)

    陈果夫是国民党历史上主持组织与人事管理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在国民党党务和用人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蒋介石的重要亲信。陈果夫和弟弟陈立夫先后交替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部长多年,从蒋介石崛起开始,陈果夫与陈立夫兄弟就一直是他的心腹和左右手。二陈为蒋氏出谋划策,规划中统局清除反对势力,终致开创出蒋家天下陈家党的局面。
  •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特洛伊真的存在吗?他会告诉你:“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家在童年的乐趣、相信自己的双手、母亲教我诚实、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花季里的畅想等文章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柔弱病王冲喜妃

    柔弱病王冲喜妃

    本是二十一世纪的普通大学生,也是医学世家的传人,一次意外让她来到异世,庶母陷害,庶妹记恨,一纸婚约,让她成为病王的冲喜王妃,只是扮猪吃老虎的人,好像不止她一人……
  • 一个U盘的私密日记

    一个U盘的私密日记

    这是一个有智慧的U盘。从与第一个主人相遇起,它就在身体里给自己开了一个隐藏的分区,记录了主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它在硬件世界里发现了与人类有着同样规律的事件。第一个主人是一家公司老总的秘书,在小秘那里,它爱上了一个USBHUB,它和主人小秘一样爱得不能自拔。后来它发现,那个HUB并不是专一的,它又和主人一样痛苦。
  • 粤漂

    粤漂

    大家好我叫龙德强彝族名字叫,纳言阿各原以为来东莞了,就能和别人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可是没想到上半年被中介浪费了,然而我心爱的为了眼前的利益背叛了我,我妹妹也离开了我。如今我的工作还没有找到一份稳稳当当的工作。不知道谁能告诉我明天的路往哪儿走。
  • 小位面小可爱

    小位面小可爱

    黎璃院中,百花盛开,丝丝缕缕的馨香和着春风弥漫在空气中,发酵,升腾。衣着简单的少女坐着秋干,迎着徐徐微风吹来好不惬意。这时,一位衣着粉色的丫鬟朝院里跑来,小环脸色红润,气喘吁吁“小姐!”“慢点,不着急。”祁九离还在秋千上坐着,好不惬意。“小姐,老爷说要把你许配给大皇子。”“父亲不是不舍得我出嫁吗?”祁九离立刻蹙着眉睁开双眸。“听说大皇子跪了一天一夜,老爷就心软了,把小姐许配给了大皇子”“好你个大皇子,居然使苦肉计,想娶我?呵——门都没有!”祁九离愤愤的说着。她起身刚跨过出院子门槛,小环迟疑了一会,缓缓说道:“小——小姐,夫人已经同意了,你还是快走吧”小环知道她要去说理,就急忙说完想帮她收拾衣装。“小环,我有个主意不错。”某女想着想着,突然两眼放光地看着小环,紧蹙着的柳叶眉渐渐展开,回过身打量着小环,“不错,与我身形最相近的就是你了。”“我,小姐你在说什么?”小环用手指了指自己,疑惑的看着自家小姐。“你代替我出嫁!”“什么,小姐奴婢不行的。”小环垂着头看向地面……
  • 波斯王冠传奇

    波斯王冠传奇

    大唐宣宗年间。日已偏西,几匹快马驰骋在长安城内的朱雀大街上,马上骑手个个年轻英俊、神采飞扬。跑在前面的马上端坐着一个文雅的书生,到了十字街口,他勒住马缰,逡巡着回望身后男子,疑惑地问道:“十二郎,你说的地方就在这里么?”身后的年轻人骑着一匹神骏的白马,背负弹弓,身穿浅黄色轻麻衣,襟口随意敞开着,整个人看上去有说不出的俊朗洒脱。他点点头,一指右手边:“李公子,我家在靖善坊,再走几步便到了。”
  • 矿井

    矿井

    偏远小城中一名中年矿井师傅与我讲述以往的故事。
  • 扎纸匠

    扎纸匠

    扎彩匠,扎鬼纸,扎来鬼纸祭阴阳。扎纸匠,说通俗点就是纸扎手艺人,所扎之物大多是一些烧给死者用的童男童女,灵屋纸马之类的。扎纸这门手艺可是古时五花八门中的老行业了,古时五花八门中,七门调说的就是这种扎纸的人。对于这行,很多人认为扎出来的纸人纸马等物,只是卖与办丧事的人家。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你就错了,因为白天做的是办丧事生人的生意,到了晚上,做的可就是死人的生意。而我所要讲的,就是我做扎纸匠那些年见闻到的那些奇闻怪事……
  • 孔子弟子考

    孔子弟子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学探谜

    医学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医学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