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200000006

第6章 庄子与《庄子》(5)

那么,庄子的理想人格是不是纯然消极的,丝毫没有社会意义呢?当然不是。他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他们是作为不合理的、限制人们自由的黑暗社会的对立物而存在的,他们启发了人们的自由意识,提醒人们去认识和揭露不合理社会摧残个人自由的本质,把自由作为生活的标尺高高地悬在人们的头顶,让人永远不忘自由生活才是人现世生活追求的唯一目标。其次,他们给不幸的人指出了一条消除痛苦、继续活下去的道路和理由,使那些在恶劣环境下精神濒于崩溃的人们得以保持心理平衡,找到一种医治精神创伤的有效方法。尽管这条道路是消极的,这种方法具有精神麻醉剂的意味,但当人走投无路、迫不得已的时候它不失为一种人生方式,一种存在的状态。因此,庄子的理想人格的功能作用可说是一把双刃剑。从满足人类生存欲望的角度来看,它是积极的;从社会斗争的需要角度来看,它又是消极的。虽然它积极与消极并存,但就人生、生命认知而言,它是深刻的、独特的,尤其是两千多年前能产生出这种人生认识,它本身就是可贵的。对庄子来说,它仍不失为一种斗争方式,因为它毕竟是一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保持高洁人格的一种追求。

方今之世,仅免刑焉

任何一种思想观念的出现都不是从天而降,凭空出现的,都有其赖以产生的客观环境(包括思想理论环境)和主观条件,都和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作者在这种社会现实中所形成的心理状态有紧密关系。在同一个社会条件下生活的人,他们思想也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为什么呢?这就不能不从他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在这特殊地位的生活中所形成的心理状态中找寻原因。因为不同地位的人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不同的,对生活刺激的反应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就有了他们各具特点的社会观点和处世态度;这种社会观点和处世态度又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追求,对其人生哲学的特点具有决定作用。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看,庄子生活的时代最显着的特点是:旧贵族的统治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正在各个诸侯国建立和巩固,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政治革新已取得重大成果;各国之间为了兼并土地,扩大实力,战争日益加剧,规模愈来愈大;而一些谋利趋势的策士们,穿梭外交亦日趋频繁,合纵与连横的斗争愈演愈烈;思想家们为解决现实危机,提出各自的治国方略,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治国主张纷纷出台,你争我鸣,各不相让。在天下大乱,战争频繁,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现象掩盖下的是新旧社会制度的交替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两大潮流,其汹涌澎湃之势不可阻挡,其结果必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历史的前进之路不是直线的,革新成果的取得不是没有代价的,它充满着曲折和反复,伴随着痛苦与牺牲。在这个艰难的进步过程中,作为推动历史车轮向前运动的主体的人民群众贡献最大,牺牲最多,获得最少,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个经受磨难的过程。这是剥削制度下的普遍规律,是作为历史前进的动力又是工具的人们的必然命运。庄子,这位没落贵族中自食其力,具有丰富思想文化素养又关注自我生存境遇的知识分子,挣扎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他对社会上的各种争斗等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他理想中的社会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与思想大师庄子对话,不能不对这些有所关注和了解。

在《人间世》中,庄子借楚狂接舆之口说:“来世是不可期待的,往世是不能追回的;天下太平,圣人就能成就事业;天下大乱,圣人只能保全性命。在今天这个时代,只求免遭刑害就可以了。”在《德充符》中又说:“人们就好像生活在善射的羿的射程之中,总是要被射中的;有的没有被射中,那是因为命运好。”这两段话可以说是庄子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总的感受和认识,不仅表现了庄子战战兢兢的现实生活心理状态,也表现出他对当时社会的绝望和对未来社会的失望情绪,构成了他的整个社会观的基调。那么,社会为何如此黑暗呢?在庄子看来,罪恶的根源在于统治者,即“昏上乱相”(《山木》)以及为这些“昏上乱相”作先导的“圣智”之人。《在宥》篇中有一段话,对社会罪恶产生的过程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他说:“黄帝时代已开始用仁义来扰乱人心,尧、舜时代又制定法度,实行惩罚,还是治理不好天下;到了夏、商、周三代,天下就大乱了,人们喜怒互相猜忌,愚智互相欺诈,善与不善互相非议,荒诞与诚信互相讥讽,天下的风气败坏了,人的本性散乱了。于是就用斧锯来制裁,用礼法来击杀,用锤凿来处决。所以,当今之世被处死的人互相枕藉,戴镣铐枷锁的互相推拥,被杀戮的满眼皆是。于是儒家、墨家又开始在戴着枷锁的人中间挥着手臂宣传仁义,他们真是不知惭愧和羞耻到了极点啊!”在《庚桑楚》中庄子又说:“天下大乱的根源必定在尧舜时代,它的流弊将会保持到千万年之后。千万年后,必定要发生人吃人的事了!”正是基于对社会的这种基本认识,所以庄子笔下的生存环境是极其险恶的,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自然,这也构成了《庄子》社会批判的基本内容,决定着《庄子》社会批判的主要特征:即对社会否定的彻底性,社会现世的悲观性,社会发展观的倒退性,以及社会理想的空想性。

庄子对现存社会的绝望心理,导致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彻底否定。我们说庄子对社会的彻底否定,是指庄子否定社会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不是现象的,而是本质的;不是因人而异的,而是一视同仁的。这可以从庄子对社会各色人等的批判和讽刺鲜明地体现出来。

一、庄子认为,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国君,不过是一些凶恶、残忍、奢侈、荒淫之徒,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贪欲和政治野心,无所不用其极。如楚王“无赦如虎”(《则阳》);宋王之凶猛过于骊龙;卫灵公不问政事,日以饮酒作乐、打猎捕兽为事,连诸侯盟会也不去参加,常和妻妾同池洗澡,对待贤臣却傲慢无礼(《则阳》);卫太子生性刻薄好杀戮(《人间世》);魏武侯劳苦一国人民,来奉养自己的耳目鼻口的享乐(《徐无鬼》);卫君独断专行,轻举妄动,挑起战争,不体恤人民生命,死的人像草一样填满沼泽(《人间世》)。总之,庄子笔下的国君没有一个是他肯定的对象。

二、庄子认为,朝中权贵都是些贪图名利的无耻之徒。《盗跖》说:没有廉耻的人富有,花言巧语、骗取信任的人显达;名利最大的,几乎都是由无耻夸口而获得的。比如《则阳》篇中描写的魏国将军公孙衍就是例子:当魏王恼怒齐君背约,想派人刺杀齐君时,公孙衍却媚颜可掬地向魏王献计说:你身为万乘之君,却用一般人的方法来报仇,有失身份;请你给我二十万军队,替你去攻打齐国,虏获齐国的人民,夺取齐国的牛马,使齐君焦急而疽发于背,然后再夺取齐国的土地。公孙衍可算作无耻之徒的代表。《达生》篇中祝宗人(朝中掌管祭扫的官)的形象可以说是花言巧言者的典型:他为了达到用猪做牺牲的目的,就穿上礼服,走到猪圈边对猪说:“你为什么要讨厌死呢?我将要亲自用粮食喂养你三个月,我要十天一戒,三天一斋,给你垫上白茅草,把你的肩膀和屁股放在雕饰华丽的肉板上。你愿意干吗?”祝宗人明明是要猪为他去死,却还要打着为猪谋划的幌子,编造一大堆理由来欺骗猪,好让猪心甘情愿地去做牺牲,其厚颜无耻之态,令人作呕。祝宗人的形象不正是社会上那种图谋私利,视人命如草芥的官僚的自我画像吗?

三、庄子认为,那些摇唇鼓舌奔波于诸侯之间谋求一官半职的士人,也都是些利欲熏心、寡廉鲜耻、虚伪欺诈之徒。《列御寇》中说: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替宋君出使到秦国,他出发时宋君送给他几辆车;到秦国说得秦王高兴,就送给他一百辆车,于是便得意忘形地到庄子面前来炫耀说:“像你这样居住在穷闾隘巷之中,困穷得以编草鞋为生,饿得面黄肌瘦,这是我做不到的;一旦见到大国之君,出门就有百辆车子跟从,这是我所擅长的。”庄子便反唇相讥说:“据说秦王有病,召医来治,为他开刀挤脓的赏给一辆车,为他舔痔疮的赏给五辆车,所治的病越卑下,得到的车子越多;你岂不是给他舔痔疮了吧?不然怎么会得到这么多车辆?你走开吧!”从这则故事中不难看出,庄子对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以贪求名利的人,是何等厌恶、鄙视,对他们丑恶行为的揭露是何等尖锐,不留情面,这反映了庄子对他们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与这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庄子对儒家的讽刺,如《外物》中“儒者以诗礼发冢”的故事就是一例:大儒小儒一起去盗墓,大儒在上面说:“天要亮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小儒在下面回答:“裙子、短禊还没有脱下;尸体口中还含有宝珠呢。”大儒说:“古诗上说:‘麦苗青青,生在坡陵;活着不施舍人,死了何必含珠!’抓着他的鬓发,按着他的胡须,用铁缒敲开他的下巴,慢慢分开他的两颊,不要损坏口中的宝珠!”请看庄子笔下的儒者,一方面干着盗墓窃财的勾当,一方面还用冠冕堂皇的诗礼对死者进行谴责,以此来证明自己行为是正义之举,其无耻的程度决不在曹商之下,另外还加上一层虚伪的面纱。鲁国是儒家的发祥地,其国多儒士,鲁君以此为骄傲。一次庄子对鲁哀公说:“鲁国很少儒士。”哀公说:“全鲁国人都穿儒服,怎么说少呢?”庄子说:“……你既然不相信,为什么不下道命令说:没有儒家道术而穿儒服的人,要处以死罪!”于是哀公下令,五天以后,鲁国人都不敢穿儒服了,只有一个人穿着儒服,是位真儒。这则寓言故事说明,所谓儒者,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而冒充的,“儒者”这块招牌不过是士人用来骗取名利的工具。

四、与此相联系,庄子认为儒、墨所鼓吹的仁、义、忠、信等伦理道德规范,也是虚伪的、害人的工具,是为统治者维护一己之私利服务的。《胠箧》中说:“那些窃钩的人被刑杀,那些窃国大盗却成为诸侯;诸侯的门里仁义就存在了。”统治者的行为和他们所标榜的伦理道德规范完全是相悖的,正如《盗跖》中说:“尧杀害长子,舜流放胞弟,这哪里有亲疏的伦常?商汤作为臣子放逐了君主夏桀;周武王作为臣子杀害了君主殷纣,这哪里有君臣之义?王季越过兄长作了嫡子,周公杀害自己的兄弟,这哪里有长幼的秩序?”但是他们却要求别人遵守这些道德原则,这不过是让人们死心塌地为其效命而已,实质上就是以“仁义忠信”杀人。比干被剖心,子胥被挖眼,这是受了“忠”的祸害;直躬证明父亲是盗贼,尾生淹死在桥梁之下,这是受了“信”的祸害;孔子不见母亲,匡子不见父亲,这是受了“义”的损害。正因如此,庄子才把儒家的圣人孔子称作“巧伪人”,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来迷惑天下的君主,使士人不能返其本性,想以此来求得封侯,取得富贵,实在是个“罪大极重”的罪魁祸首(《盗跖》)。

五、庄子认为,不但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异化了自我的本性,而且由他们构成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也是险恶的。在统治阶级自私自利、言行不一、弄虚作假、不择手段攫取富贵名利的作风影响下,古代那种自然淳朴之风完全丧失,代之而起的是尔虞我诈,争斗不休,互为猎手和猎物,人心莫测的污浊之风。在《列御寇》中作者借孔子的口说:“人心比高山大川还要凶险,比天时还要难于推测;天时还有春、夏、秋、冬、昼、夜的一定时期,可人却不能通过他厚厚的外貌探知他深深的内心。因为有的人外貌恭谨却内心狡诈;有的人外貌像位善良的长者却内心险恶;有的人外貌谨慎却内心急躁;有的人外貌坚强却内心怠慢;有的人外貌迟缓却内心凶悍。所以趋向正义如饥似渴的人,他抛弃正义时又如避烈火。”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稍有不慎就会落人陷阱,成为别人的猎物,正如《山木》中一则寓言所讲的:蝉在树叶荫蔽下,自以为得意,不知身后有只螳螂在隐蔽处正要捕捉它;螳螂捉到蝉得意洋洋,不知背后有只鹊正在乘机攫取它;鹊只顾捕抓螳螂,却没有觉察到有人正在弯弓射杀它;射鸟者则又被管理园林的人当做小偷追赶和责骂。这里庄子描绘了一幅多么残酷的生活图景!这里面又凝聚着庄子何其深沉、深刻的人生感受和他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深亥认识:在以私字为核心的社会制度下,人人都可能是受害者,同时又是害人者;自己为了私利去伤害弱者,同时还有更强者来伤害自己;人人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安全,因为绝对的强者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绝对的强者,也会被眼前的利益遮着了眼睛而在行动上存在疏漏,给他人以可乘之机,使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由于庄子对社会有上述的一种体悟和认识,所以他深感人生的艰难。《山木》篇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庄子一次在山中行走,见一大树,枝叶茂盛,弟子问他这棵树为什么能长得如此之大,庄子回答说:因为它不成材没有什么用处。庄子从山中走出,住在一位朋友家中,朋友招待他,要仆人杀鹅,仆人问: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一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山中那棵大树因为不成材保存了性命,朋友家的那只鹅却因为不成材被杀掉,先生您处在哪一边呢?庄子说:我将处在材与不材之间。庄子的这个回答的确机智,乍一听,似乎是最安全的办法,其实正好相反,是最不安全的。因为杀有材的人很容易把你当做有材,杀无材的又很容易把你当做无材,所以庄子又说:“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也,所以不能避免罪累。”可见,在庄子看来,处在昏君奸相当权、人心险恶的社会里,要想保全自己,实在是无计可施。因此他才主张逃避社会,最好是超乎尘世之外,游于“无何有之乡”,“处尘垢之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才能获得自由自在毫无牵累的生活,这就是前面讲过的“逍遥游”。当然,这种生活在实际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只能存在于人的心中,因为人是不可离开地球、脱离社会的,所以最后还是不能不面对现实,应付现实的各种纷扰,各种事变。这就必须有一套应付办法。庄子的办法就是安时处顺,委运任化,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心境的宁静,这样就等于远离尘世而获得绝对的自由了。这样,庄子就从他的社会思想而转入他的人生哲学和人生理想了。

同类推荐
  •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图说世界名人: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介绍了,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生于波兰。他于40岁时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 世事纷纭说赖琏

    世事纷纭说赖琏

    大陆解放之后,赖琏长时间待在美国,办过报,教过书,但都不是很如意。1953年,他进入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任中文组组长,做起了一名国际公务员,1967年退休,应台北《中国时报》之邀,为国际问题专栏撰稿,1978年定居台湾,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83年逝世。对于自己在联合国工作这一段经历,赖琏写有一些回忆文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对一些世界政要的描写,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他们,往往寥寥几笔,一个人物就生动的浮现出来,甚至还有几分漫画的色彩,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热门推荐
  • 鸿蒙剑帝

    鸿蒙剑帝

    万里江山如画,倾世红颜如歌!快意恩仇事,逍遥天地间...崛起在微末之际,纵横于强者之巅!
  • 个体赋能:新时代加速成长隐性逻辑

    个体赋能:新时代加速成长隐性逻辑

    你能成长得多高,成长得多快,完全取决于你对人生发展底层逻辑认知的深度与做到的程度。个体能力提升的4个底层逻辑:格局、观念、方向、方法。格局:职场上,最被信任的人从来不是能力强、工作努力的人,而是严格遵守心理契约、不违约的人。观念:“科层制”的公司组织架构瓦解后,传统爬梯子的晋升模式很容易让人遇到职场瓶颈。走“内职业发展”,持续放大你的职业价值,永远保持巨大竞争力的势能,才会拥有真正的职业自由。方向:绝大多数人对未来工作的预测,都站在过去看现在,再站在现在线性地揣测未来。但未来会怎样?谁都说不清楚,与其在“正确的”工作上搏概率,还不如先学会“正确地”工作。方法:大多数人的积累都是“堆沙堆”式的,一次次地重来。更高效的工作提升应该是“砌台阶”,将每一次的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都系统地沉淀下来,下一次再在更高的起点上出发。个体能力放大的1个底层逻辑:人脉。人脉的根本在于你的“可交换价值”。可交换价值=个体价值x可交换系数。成功建立个体价值后,就要尽可能地放大你的可交换系数。
  • 萌少追爱:小魔女不好惹

    萌少追爱:小魔女不好惹

    “公孙敬,我受不了你,你有那么多前女友,我要跟你分手!”说完,转身离开。他一下子抓住了她,可怜巴巴地说,“不要分手嘛,那38个我一个都不要,我就要你……”她转过身来,看着这个超级萌爆了可怜娃子,再看看四周揭示职责自己的目光,火山再次爆发,“不许装可怜,不许装可爱,不许卖萌!什么都不许!”说完,搜的一声跑掉了。他则是赶紧追了上去,于是赛跑游戏再次开始!
  • 浮沉尽之江山为谋

    浮沉尽之江山为谋

    她是恶名昭彰容貌丑陋的罗家二小姐,他是丰神俊朗惊才艳艳的玉凤战神,一场阴谋,她嫁给了他。“罗玉,我会把雪儿所受的一切都还给你!”大婚之夜,他丢下她一人独留空房。第二日纳妾进门,让她沦为永京笑柄。他是玉凤百年难得一遇的少年丞相,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我护得人,看谁敢动!”竹林初遇,不问来历,却许下铮铮誓言。势力门,白莲教,凤羽骑……层层迷雾之中,她艰难独行,幸得有人相伴。惊世容颜现世,身份暴露,她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失去爱人,失去亲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最后迷雾散去之时,她才晓得,真相竟是……
  • 非真勿扰

    非真勿扰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规律。让爱情可遇不可求见鬼去吧,爱情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你要挽起袖子创造爱情。别以为讨论相亲就像讨论银行最新推出的一款。但其实有什么不同?婚姻,也无非是我们人生的一桩投资项目,而相亲,绝对是低成本高效率,虽然很庸俗,但那没有人生质地的浪漫,不过是轻浮。且慢,我们在生活上眼界宽了,难道就不能在爱情上。眼界宽点吗?兔子都?道不吃窝边草,踏来踏去,能有什么好草不是?不如,我们相亲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何况男人乎。
  •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祈月

    祈月

    五行大陆,木系离奇雪匿!罪恶之手操纵世界……执念的纠缠,她异世重生。先天觉醒,竟是木系传承。是世界玩转木系,还是她征服世界?☆☆☆☆☆☆☆☆☆☆☆☆☆☆推荐静的新文《极道盲妃》关于一场复仇,十年的隐忍,不死不休的对决。极道盲妃VS战神王爷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收藏一下哦。☆☆☆☆☆☆☆☆☆☆☆☆☆☆千年预言,终究捉弄了谁?狂风灭,烈火绝,水神破土;越世出,啸月行,九天逆神!神秘恶魔族再现于世,炼魂之术摄人心魄。死神之眼穿越轮回,命运的纠缠……逆天改命的执着!一对似乎是父子的两人,为这同一抹身影,殊死相博。宿命的牵绊,三人纠缠不清,缠绵悱恻……爱情,经得起万年的寂寞吗?小夜《亡妃》小九《极品修真》小火《弹指灭天》---------《纵世》----------雪《幻颜》慧《月锋无双》浅《摄魂妖姬》梦《紫梦忆情》遥《花心王爷惹群夫》紫《妖孽皇帝耍无赖》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逆世女神:五行唯吾独尊》
  • 太子是个演技派

    太子是个演技派

    前世被所谓的心爱之人和庶妹背叛而死,重来的她决心要改变一切!嫁给了从未正眼看过的傻皇子,可是这皇子不是傻的吗?“媳妇儿,睡觉觉。”她嘴角抽搐,睡个头啊?她一边后退一边想她要不要把人打昏算了。等有一天她发现某个蠢萌的太子变成了一个有獠牙的人,还对她张开了血盆大口,她欲哭无泪,自己嫁的人哭着也要过下去!!!
  • 农门神医嫡妃

    农门神医嫡妃

    她是一个有实力能干的中药医生,跆拳道高手,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是一个未婚怀孕的身份不明的女子,寄人篱下,受尽白眼,终于把一双瘦小营养不良的龙凤胎生了下来。种桑养蚕开医馆,又当爹又当娘的带着孩子过日子。她的宗旨是有钱的抬着进来走着出去,没钱的抬着进来拖着出去。别说她黑心无良,她身怀六甲无路可走的时候谁可怜她。谁知道一时善心大发,从河边捡了一个身受重伤,但是帅气逼人,玉树临风的男子回去。本想着养养眼也不错,还可以帮忙烧火煮饭,上山采药。谁知道,那是一个腹黑男,居然收买她的儿女。合起来算计她到床上去。醒来后还一副委屈,大言不惭的道:“你,睡了,我,你要负责。”片段一:赵二婶看着不施粉黛艳压群芳的侄女,心里很是不舒服,道:“今儿个我们给你安排了和太守大人的公子相亲,你为啥吓走了大公子。还落得一个风卷残云,视食如命,肮胀不堪的骂名。”某侄女只是笑了笑:“二婶,我可是悉心打扮了才去和大公子见面的,奈何大公子就是看不上我这种千年老妖的摸样,再说了,我都是两个娃的娘了,还巴巴的跑去和大公子相亲,这本就是落下了笑话了。”“我可是好心好意为你寻得一门好亲事,嫁到太守府做姨娘那可不是人人都有的福分。”赵二婶带着愤愤不平和不甘道。“当真要是好福气,赵二婶怎么就不叫你家闺女去呢,那可是高门大户官家姨娘。我瞧着你家闺女更有姨娘命。”某男嬉笑道。赵二婶气的脸色发青:“不知好歹,有福不会享。装什么清高。不就是一个被人休了的下堂妇。”某女冷笑:“可是我这个下堂妇就是不愿意做一个玉臂千人枕,朱唇万人尝的官家小妾。”片段二:一大早某女娃沉着脸跑去找自己的双生弟弟,气呼呼的抱怨道:“爹爹最坏,明明昨晚轮到我跟阿娘睡的,可是今天早上起来,我就睡在自己的房间里了。阿娘已经不见踪影了。她们都说是我自己梦游走回来的。”她伸手挠挠头:“明明就是爹爹趁着我睡着了把我抱回来的。怎带这样的,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欺负,为了娘亲还真是不择手段。我心寒了。”双生弟弟瞄了一眼自己的姐姐,叹了口气:“你太大意了。一早就叫你要提防着爹爹,你就是不相信,现在吃亏了吧。想要得到娘亲的正视,你最好现在到爹爹的院子里去哭诉。”女娃不情愿的摇摇头:“娘亲说了一哭二闹三上吊那是小家子姑娘才会做的事情,我才不做,有失身份。”片段三:“你还好吗?”她冷笑一下道:“好,怎么会不好。”
  • 吴佩衡医案

    吴佩衡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