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9400000026

第26章 良大夫赵盾受屈(节自《晋世家》)

【原文】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1]。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2],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士会前数谏不听[3]。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士会先谏,不听。灵公患之,使鈅麑刺赵盾[4]。盾闺门开,居处节,鈅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初,盾常田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眯明也[5]。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

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6],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齧狗名敖[7],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盾遂奔,未出晋境。

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桃园,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8],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注释】[1]雕:刻画。[2]胹(ér):煮;煮烂。熊蹯(fān):熊掌。[3]赵盾:即赵宣子,赵衰之子,春秋时期普国执政。晋襄公七年(前621),任中军元帅,掌握国政。晋灵公十四年(前607)避灵公杀害出走,未出境。其族弟赵穿杀死灵公,他回来拥立成公,继续执政。士会:春秋时晋大夫,字季。其食邑在随(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故称随会,亦称随季、随武子。后更受范地(今山东梁山县西北),称范会、范武子。晋哀公死,使秦迎立公子雍,为赵盾所拒,因而奔秦。秦用其谋,晋国害怕,便派人诱其归,后归晋执政。[4]鉏麑:晋国的力士。[5]首山:也叫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示眯明:《左传》称“提弥明”。[6]觞三行:行酒令三巡。[7]敖:狗四尺长叫“敖”。[8]不隐:不隐瞒赵盾的所谓罪行。宣子:赵盾的谥号。

【译文】晋灵公十四年,灵公已长成壮年了。他却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用以雕梁画墙。有时,还蹲在台上用弹弓打人,以观赏那些避丸人的狼狈样子。一次,有个厨夫煮熊掌未熟,灵公怒气冲冲,就将厨夫杀了,还叫妇人把尸体弄出去扔掉。在上朝的时候,执政大臣赵盾和士会屡次向灵公进谏,他都不听。后来,他们又看见死人的手,二人又前去进谏。这次是士会先去进谏,灵公没听。灵公害怕赵盾再去进谏,便派姐麂去刺杀赵盾。赵盾的住房门大开着,他的一举一动都有礼节,鉏麍退转身而叹息地说:“杀死忠臣和违背君命,其罪名是一样的。”于是,姐麂便在赵盾庭中的树上撞死了。

当初,赵盾常常去首山打猎。一次,他看见桑树下有一个饥饿之人,这人名叫示眯明。赵盾给了他些食物,这人只吃了一半,赵盾问他为何不吃完。这人说:“我做了三年官,不知母亲还在不在人世,我把这些食物留给母亲。”赵盾认为这人很义气,便又给了他更多的饭和肉。后来,这人做了晋君的厨夫,赵盾对这些就不知道了。

十四年九月,晋灵公请赵盾饮酒,暗地里埋伏甲兵袭击赵盾。灵公的厨师示眯明知道此事,他担心赵盾酒醉不能站起来逃走,因而对赵盾说:“君王赐你饮酒,酒令行三巡后,你就要停饮而走。”示眯明想以此使赵盾脱险,使其不至于受难。赵盾照此计而离开时,灵公的伏兵未会齐。灵公一时没法,就先放出一条名叫敖的凶狠的狗去咬赵盾。示眯明为救赵盾,就与狗拼搏并把狗杀了。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狗虽然凶猛,又有什么作用?”然而他却不知道示眯明是在报答他的恩德。后来,灵公又纵使伏兵出来追赶赵盾,示眯明又反过去阻击灵公的伏兵。这些伏兵不能够前进,竟然使得赵盾脱逃。赵盾问示眯明为什么要救他,示眯明说:“我就是桑树下那个饥饿之人。”又问他姓名,示眯明没有告知;示眯明也因此而逃亡别处。赵盾于是逃跑了,但未出晋国的境地。

乙丑这天,赵盾有个做将军的弟弟叫赵穿,他在桃园袭杀了晋灵公,并迎接赵盾回宫。赵盾素来品德高贵和气,很得民众拥护;晋灵公少年时就奢侈淫荡,民众不归附他,所以被人杀死是很容易的。赵盾(回来拥立晋成公)恢复官位,继续执政。晋国的太史官董狐在史册上写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并将此记载拿给朝中的人看。赵盾说:“杀灵公的人是赵穿,我是无罪的。”太史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时不出晋国的国境,返回来后又不诛杀乱国的人,不是你杀了灵公又是谁呢?”孔子闻听此事后,说:“董狐是古时的贤良史官,他写史书依法不隐瞒赵盾的罪行;宣子(赵盾)是位贤良的大夫,因为法礼而蒙受了冤屈,真可惜呀!他如果逃出国境,就可避免此冤枉了。”

【鉴赏】本文通过晋执政大夫赵盾的二三事,表现了他为国事而蒙受冤屈的贤良品质,同时亦针砭了晋灵公的骄奢淫逸,草菅人命,残害忠良的恶行。

文章先写赵盾进谏灵公,劝阻他不要任意杀人。灵公不仅不听,反而派鉏麑去刺杀他。鈅麑到赵盾家,见他房门大开,光明磊落,一举一动均有礼节,知道赵盾是个忠臣,便退而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于是,他宁可“弃君命”而不愿“杀忠臣”,遂触树而死。鈅麑的选择突出了灵公之“恶”与赵盾之“忠”。

接着,文章追述赵盾狩猎首山时,曾救助一饥饿之人示眯明,此人后来成了晋君的厨夫。在晋灵公邀赵盾饮酒,欲杀他之时,他劝赵盾“觞三行,可以罢”;后又搏杀灵公放出的恶犬;反击灵公之伏士,救助赵盾脱险,并隐姓埋名逃亡而去。这里,文章以示眯明的舍身相救突出赵盾关爱受苦受难之人的“善”。

最后,赵盾的昆弟赵穿袭杀灵公,他回朝拥立晋成公,重新执政以后,太史董狐以为他逃亡不出国境,回朝又不诛杀赵穿,似乎与赵穿勾结,蓄谋杀灵公,故按君臣上下之礼法,在史册上给他记上一笔:“赵盾弑其君。”他虽作了辩解,但也无法改变这一记载。以至孔子都叹惜:“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此事表现了赵盾以国事(大局)为重,宁可自己受屈的“贤”。

“忠”、“善”、“贤”集于一身,赵盾“良大夫”的形象得到了鲜明的再现。此外,文章将顺叙与插叙相结合,对话与行动相交错,情节曲折,常常出人意外,增添了不少令人思索与回味的余地。

同类推荐
  •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纷繁复杂,且动态多变。即使战后日本某一社会阶层,或同一阶层不同社会集团的战争责任认识,也有相当大的差异和变化。甚至同一个日本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其战争责任认识也不尽相同。为总体把握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的概貌和特征,本书以战后日本天皇、政府、保守派、进步派、普通民众的战争责任认识的连续性为“经”,以其因应国内外时局的阶段性为“纬”,重点阐述他们从战后至今的战争责任认识变迁史,探寻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与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关系,从而增进彼此了解,加强中日互信,消除影响东亚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思想障碍和历史因素。
  • 混在帝国当王爷

    混在帝国当王爷

    李狗儿,一个连正儿八经大名都没有的穷要饭,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当一个做贵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头上的时候,李狗儿的幸福生活开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个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识几个字。做外戚当权臣?那太危险,好像历朝历代没有几个能得善终的。李狗儿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更没有抱负,只是想做个富贵散人,但是天下已经乱了,这个富贵散人,他还做的下去?
  •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某音简介:大家好,我是刘协,今天天气真好,一不小心我穿越了,来到了东汉,还做了皇帝,哈皮那什么带兔诱,真好!正式简介:收天下志士,纳乱世红颜,逆天改命,成就最强帝王霸业!(QQ粉丝群:561781537)
  • 重生明朝当皇帝

    重生明朝当皇帝

    天启七年,晚明势颓,附身朱由校,身染疾患,垂死挣扎。一朝痊愈后,诛东林,灭晋商,强皇权,问鼎天下,舍我其谁!兴工业,练强军,控文艺,看塞北铁流滚滚,望关内百花齐放。美人泪,杯中酒。齐鲁风云,儒林孔门从此休;江南烟雨,袅娜名妓梳红妆;荆楚鹿鸣,栉风沐雨祭江陵……收商税,开厘金,摊丁入亩,官绅纳粮,行改土归流,藩王锁京都。开贸易,重振海洋霸权,欧罗贵族崇汉化,美洲之地尽是峨冠博带,之乎者也。读者群:398359794
  • 亦云回忆

    亦云回忆

    沈亦云是民初政坛风云人物黄郛之妻,见证了现代史上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本书是研究民初政坛的一手史料,价值极高。黄郛在辛亥革命前后,与孙中山、陈其美、黄兴等人关系密切,并与陈其美、蒋介石结为义兄弟,但他却不是国民党员。在北洋政府中,他先后一直担任重要职位。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中,他是幕后人,扮演了重要角色。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他又立即成为蒋氏的政治灵魂。从这本回忆中,我们能够了解黄郛的性格和应世处事之道,见证黄氏的理想是要讲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完成。亦能看到作为对蒋介石施政影响极大的人,黄郛的艰难处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蒋介石最终失败的原因。
热门推荐
  • 长歌浮生

    长歌浮生

    因传闻埋葬着武林秘籍和万千金银珠宝而叱咤风云的明德山庄遭遇灭门惨案,被视为凶宅,长久以来无人打理,甚至无人敢前往。多年之后,盐商之子,拥有不少身家财产的富豪郭昊乾挥霍千金买下了江湖上曾经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的明德山庄。自那之后,郭昊乾的人生开始走向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江湖也好,快意也罢,麻烦上身总是甩也甩不掉的……
  •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

    一个夏季午后,七十八岁的昂代斯玛先生在山上新为钟爱的独生女买的房屋前等候露台工程承包人到来的几个小时中的活动,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起伏的思绪与山中光影的交错营造出惆怅的氛围,预示着一个衰老不堪的富有者布满阴影的前景。
  • 三度红妆

    三度红妆

    伊人点妆,眉目满霜。古风爱情小故事,红妆一系列。以第三方角度去看待它。每个剧情都不相干,只是偶尔兴趣大发来的灵感。(表示为原创)
  • 妃难逃

    妃难逃

    第一次穿着警服出现在死党面前,她们个个笑得花枝乱颤、脸部肌肉抽筋。切,不就是警服不合身有点大她看起来有些臃肿么可是笑成这样,至于嘛!虽然她身材娇小,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惩恶除奸保护一方天下吧?不想,一朝穿越,她竟成了蓝王的贱妃。本来威风八面的女子竟然沦为男人泄欲的工具顺带被一群无知无畏的女人欺辱这让她如何心甘?纵观古今,博览群书,费劲心机,小女子要上演古代版越狱!大概是她还不能适应猫和老鼠角色的转变,居然屡屡失手。一次又一次的凌辱,终将她心头的希望之火浇灭。有些男人,就如同罂粟,邪邪的让人沉迷,坏坏的叫人上瘾失了身,失了心她应该如何逃离这个欲求无休止、将她贬低到尘埃里的王爷?精彩片段一“你说,是逃离容易,还是捉住一个逃离的人容易?”某女警不耐的翻了一个白眼,“废话,当然是捉住一个逃离的人容易!”“为什么?”“为什么?”额头升起两道黑线,居然连着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清楚?“你没听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为什么一个逃犯要出动你们那么多的警力?他比你们厉害吗?”“…”“你们的追捕能力越来越低下了!”“…”“就说你吧,连我都跑不过,还想捉逃犯?”终于忍无可忍的在絮絮叨叨的某人头部重重一拳,“打击违法犯罪是多么的神圣,你丫的以为这是龟兔赛跑啊?”精彩片段二“贱人,还敢逃跑!”长臂一扬,一声清脆的巴掌,安静中尤为清晰。女子抬起头,姣好的面容上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带着明显的愤怒,“放开我!”蓝王冷笑一声,蹲下身子,用力擒住女子的下巴,“胆敢用这种口气和本王说话?”“请你放开我,可以吗?”“休想!”蓝王手中的力道加紧,“你这辈子都是我的女人,休想逃出我的掌心!”“逃逃逃…”女人眉头皱的更紧,下巴吃痛,说出来的话却是锋芒毕露,“谁说要逃走了?定罪要讲证据的好伐?”啪的一声,反手又是一巴掌,“还敢狡辩!”女子的两颊高高肿起,胸前起伏不定,隐着怒火,“同志,你打人有瘾吗?”蓝王的眼睛眯成一条线,这个女人,今天似和往日不同——却更加挑起他凌辱她的欲望。一把拦腰抱起,大步流星走向卧榻…精彩片段三“喝了这汤药,把孩子打掉!”声音清冷无比,不带一丝温度。“不要!”眼中的伤痛无以复加,不相信他会决绝至此。“喝掉!”只是命令的口气,不带任何商量的余地。“为什么?”仰起脸来,清秀的脸上满是泪痕。
  • 顾余生也顾你

    顾余生也顾你

    那一年,她和他相遇了,她对他一见钟情,带着羞涩送出那份情书,他将她抱在怀中,嘴里说着山盟海誓,后来他走了,她愿意等他,可他杳无音信,直到她看见他和别人成婚,她选择轻生,她说,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会选择忘记他,永远不再记起他。。。
  • 东周列国志上

    东周列国志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淘宝小王妃

    淘宝小王妃

    蛮不讲理的人是见多了,谁见过蛮不讲理的鬼?阎王爷的一句话就让她失了魂,穿越到了几千年前的古代。幸好幸好,淘宝随身而来,助她破五关斩六将,走上人生巅峰,获得美满姻缘。“王妃从不做亏本的买卖,这些交易里最得意的是什么?”“自然是买一送一,将你收入囊中!”
  • 快穿玩心:病娇宿主有点丧

    快穿玩心:病娇宿主有点丧

    前世,都说她是疯子,是神经病,是凶狠阴险之人,唯独他不这么认为。她想疯,那他就陪她疯,她要杀人,那他便做她手上的利刃。若她注定是劫,在劫难逃又如何?都说他自甘堕落,可这天下与他有和干系?他是恶魔,又不是天使,怎会为了这区区蝼蚁舍弃她?#神级小奶受:月明星稀,我最爱你。#霸气帝王攻:遇上你,是我一无所有的结束,也是我穷途末路的开始。#校园小狼狗:我对你的喜欢三分太少,七分不够,十分刚刚好……遇到妖孽怎么办?当然是拐回家咯![1V1,女主潜在病娇属性,含耽美]
  • 五代史纂误

    五代史纂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世界一直很暖心

    这个世界一直很暖心

    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也呼应了我长久以来的沉淀信念──“真正幸福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他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他知道这些痛苦过后,依然指向幸福。”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最大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