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900000002

第2章 一个人的开始:原谅我一生不羁爱自由

一个人的开始

一个月前,我毕业了。

这一个月来,我投了上千份的简历,接了无数个电话,不是让我卖保险的就是让我做销售的,最可笑的,竟然还有一家男性病医院!

每天在家里和爸妈大眼瞪小眼,看到他们对自己失望的眼神,心里更烦。爸爸总是端着饭碗,语重心长地说我应该努力地找工作,听到“努力”这个词,我更觉得憋屈、恼火。难道我没努力?

后来好不容易接到一家专业比较对口的游戏公司的面试通知,顺便说一句,我学的是动画专业。

在面试的最后阶段,他们的HR问我:“平时喜欢玩哪几款游戏?”

我很老实地回答道:“平时不玩游戏。”

对方顿时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你知道你应聘的是游戏公司吗?”

面试完出来,被外面的阳光一照,我突然发现自己是如此地渴望能找到一份工作,不管适不适合。

我想要自由地生活,我想要很好的收入,我想体验外面世界的繁华,又想要安逸的环境;想要与众不同,又想得到大家的肯定。

是的,我贪婪地、迫切地想得到一切。

我就像一个陀螺,被自己的欲望抽打着,高速旋转却没有方向。

“我想出去走走。”我跟婧说。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刚考上研究生。

“现在?”她有点儿惊讶,“去哪儿?”

“我不知道,就是觉得如果我一直待在家里我会窒息的,总觉得耳边有好多声音嗡嗡作响,我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也想过去大城市闯闯,可是我又怕冒冒失失地踏上这条路,结果方向搞错了,却再也停不下来,最后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

“我觉得你有点儿逃避现实,”她说,“如果你逃到天涯海角,也找不到你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那时该怎么办?”

天涯海角?我突然心一动。

“就去天涯海角吧!”我笑着说。

现在的我就像一个哮喘病发作的病人,亟须打开一扇窗子透口气,然后才能去想病源是什么,再去根治。

我的目的地是厦门,由于从老家到厦门没有直达的火车,所以我决定在三清山转车,顺便爬爬这座近年来名气越来越大的道教名山。

火车票是晚上的,半夜,我独自一个人在火车站等车。期间接到了爷爷的电话,他在电话那头激动地数落我,骂我任性,埋怨我不该在这种酷暑时节出去。从他的语气可以听出,他对于我一个女孩子独自出远门是极为担心的。但是最后他还是没有说出阻止我的话,只是反复地叮嘱这叮嘱那。

挂掉电话之后,多少有点儿伤心,我的所谓独立勇敢,其实是家人忍耐着自己的担心、忧虑在成全啊。

当火车的前灯划破黑暗照在我脸上时,血液中与生俱来的流浪因子沸腾了,整个人都变得兴奋不已。我天生好奇心就特别强,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梦想去各种不同的地方。但是直至今日,梦想才最终变成了现实。

旅途中的人生导师

可能是因为赶上了暑期,这趟火车上的人特别多。我对父母谎称自己买到了卧铺,其实连个座位都没有。不过我带的那个大包这个时候却派上了用场,可以当个“高枕椅”,再铺上几层报纸就做了个小床。我自我安慰说,这比座位舒服多了。

在身上喷了点儿蚊不叮,塞上耳塞,再盖件外套,感觉还不错,就是整夜都被灯照着不舒服,后悔没带眼罩。伴随着火车有节奏的声音,我进了入梦乡。

清晨醒来,刚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赏心悦目的脸,一个男生长得这么漂亮,也太没天理了!我有些愤愤地想。

这时车上已经有很多人在沿途的站点下车了。小帅哥的对面刚好有空位,我便在他对面坐下了。我看着窗外,还是南方常见的景色,没什么新鲜感。我找了个机会跟他搭话,没想到看起来傲慢的他极为健谈。他跟我一样是应届毕业生,不过工作已经找好,坐这趟车正是去上海参加工作的。

“真羡慕你找到工作了!”我生出同人不同命的感叹,“不像我,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他有些意外地望着我说:“你这么年轻,就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这么说,我倒是要羡慕你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儿呢,也没什么目标。这份工作就是个饭碗而已。也许多试几份工作之后,能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吧!”

我哑口无言。

是啊!刚刚20多岁的我,居然大言不惭地说,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我真的知道了吗?

就算是真的知道,我是不是过早地把自己给框住了呢?人生本有太多的可能性,正是在不断的尝试与挑战中,我们的人生丰满了,充实了。但是现在,我一切以所谓的喜欢为准绳,而放弃了尝试更多的可能性,真的好吗?

小帅哥继续说:“其实我也常常会想,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处,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每次想到最后的结果,也只有不去纠缠该如何去选择,而是沉下心来,好好地把手边的事情做好。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我会发现,呀,原来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是啊,年轻,就是要不断地去试错,而不是害怕出错。尽可能去尝试生活的各种可能,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突然醍醐灌顶,顿时觉得外面的风景美多了!

抵挡孤独的力量

一大早起来,我就坐上从上饶到三清山的小巴,准备去三清山。我在车上遇到了也打算在三清山山顶露营的驴友小冯,便与小冯相约一起爬山。

小冯是一个法学研究生,很喜欢搞恶作剧。有了他这个活泼的伙伴,我的旅途热闹了许多。他来自甘肃省,大概是缺什么就超喜欢什么,见到水就不停地拍照。

三清山和黄山离得不是很远,景色也很类似,不过因为三清山的名气小,所以游人比黄山少了很多。旅行中我们遇到了几个去过黄山的驴友,都说三清山比黄山好看,因为这里修了几条很长的临空栈道,远远望去横绝天际,给景色加分不少。

走在高空栈道上,仿佛漫步云端,左边是陡峭的峡壁,右边是各种奇峰怪石。我们一边专注着脚下,一边欣赏着眼前的绝景,两只眼睛完全不够用了。

因为时间还早,走到半路我们就坐在栈道上等日落。晚霞与日落没有看到,栈道上的雾气却越来越重,感觉像是处在了仙境之中。

此时最激动的要数小冯了,举起相机一顿狂拍。我们摆出各种神仙的造型,仿佛真的得道成仙了。

沉醉在壮观奇异的景色中,小冯突然幽幽地说道:“好美的景色啊,可惜身边不是她。”

我瞪了他一眼:这小子,在嫌弃我吗?他接收到我杀气腾腾的目光,急忙大笑着解释:“别介意啊,你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跟你一起爬山很开心,只是……”

我笑了笑:“我明白。十个我,也顶不上你心中那一个她。”

我上前夺过他的相机:“我给你拍几张吧。干吗总拍风景?怪凄凉的!”

“我想把我看到的美景多拍一些,拿回去给她看……”

“看不出来,你还挺痴心的。”

很多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人,当遇到一切美好的事物,就希望能立即与之分享。纵然身处千万人中,但只要没有那一个人,依然会感觉孤独。

就算这个人此时不能陪伴在身边,就算这个人只在生命里同行了一小段,就算这个人已经与你不再有任何交集——能有这么一个人可以想念,总是好的。不知道此时,是那个她不在身边的小冯更寂寞,还是心中有空缺的我更孤独?

若有结伴同行的人,谁都不愿意独自行走吧?享受孤独却不感到寂寞的人,真的有吗?感觉寂寞的话,那就在这人间绝景前忘却一切吧。

这就是我们这些独自旅行的人们,抵挡孤独的力量所在吧。

黑暗的洗手间

看完日落已经7点了,我们赶紧往露营地赶,结果走到半路天就黑了。好不容易到了露营地,是在一个道观的外面,我和小冯都累瘫了。

晚上的时候狂风大作,天气很冷。夜间我起来去洗手间,而洗手间离我睡的帐篷很远,风吹得我很难前进,有点儿惴惴不安的感觉。从洗手间回来之后,突然睡意全无。帐篷被风吹得一直簌簌作响,我瞪着帐篷顶,悲催地失眠了!

夜晚的寒意让我又有了想去洗手间的感觉,但是外面无边的黑暗让我怎么也提不起勇气钻出被窝。没有解决生理需要的我更加睡不着了。

时间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住在学校宿舍的日子。那时我们宿舍的厕所在走廊的尽头,走廊的灯非常昏暗。自从听过一个有关厕所的鬼故事之后,每次半夜想去厕所时,总是要经过一番天人交战。

那个鬼故事是这样的:

女生宿舍中有个女生被人杀死了。她的尸体第二天在厕所中被发现。警察调查的时候,有个半夜起来上厕所的女生说她在迷迷糊糊中看到一个清洁工在走廊拖地。在那个时间,是不该有清洁工拖地的,她所看到的就是拖着尸体的凶手!而最恐怖的,当时她看到的清洁工的拖布,其实就是死去女生的长发……

这个故事真的惊吓到了我,其恐怖程度在我看来绝对在我听过的恐怖故事中名列三甲。后来我睡前尽量不喝水,就为了避免晚上去厕所。因为实在没有勇气穿过那条长长的黑漆漆的走廊……

未来,不就像是这一条黑漆漆的走廊吗?我因为害怕,因为没有勇气,所以不敢走向它,为此不惜一直忍受着,拖延着,逃避着。结果,除了憋得越来越难受之外,没有别的。

未来还是会来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生理需要,也总是要解决的!我掀起被子,冲向了黑暗。

山顶日出的怨念

帐篷外面一直狂风大作,我看了看时间,已经五点钟了。爬起来从窗户往外一看,天阴沉沉的,感觉暴风雨就要来临似的,我无奈地钻回被窝,看来这次我又看不到日出了。

我迷迷糊糊地又睡了一小时,睁开眼发现外面的天气已经变晴了,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我脸上,简直快把我照哭了。这算怎么回事,老天是在耍我吗?心里感到不平地想着。

我对山顶的日出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执念,从小到大,我爬过许多座山,可没有一次在山顶看到过日出。每次爬到山顶时不是大雾天、大雨天就是大雪天。这成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怨念,就因为没有看到,我想象中的山顶日出无比壮观,美轮美奂。

明明我比别人更加渴望看到山顶日出,明明每次我都比别人更加努力地往山顶攀登,为什么我就看不到呢?就因为我太执着吗?如果不执着于此,也就不会如此沮丧。难道,执着也是错?

当我努力执着时,它告诉我要放下,切莫贪痴;当我不再那么偏执时,它又用结果来笑话我。

大概是被那闪烁的阳光气坏了,我今天一路上都不怎么说话,小冯问我怎么了,我大概说了一下。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日出这种事,原本就是看老天阴晴不定的心情啊。”

“我只是觉得老天没有在任何一件事上给过我一个好脸色,永远在戏弄我、刁难我。”

“你以为你是谁啊?老天还花时间故意刁难你。你没有必要纠结在这次的日出上。昨天一路风景多好啊!虽然你没看到日出,但是却看到了别的美景啊,同样不虚此行嘛!”

想想小冯说得也对。是啊,虽然我每次爬到山顶都没有看到日出;但是,在爬山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雨天的山、雪天的山、雾天的山,它们也一样很美。换一种想法,正是因为没看到山顶日出的怨念,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期待,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我沿途看到的这些美景,说起来不正是拜总是与我失之交臂的山顶日出所赐吗?

于我而言,山顶的日出就像梦想一样似近实远,可遇而不可求。我为求而不得沮丧,却一次又一次地为之登上更高的山峰。这么想着,也许老天是为了让我看到更多不同的美景,才让我一直没看到日出。没有达到目标,所以一直追寻,因为追寻着,所以看到了一路风景。

登顶

走在“阳光海岸”上,我深深地体会到它的名副其实。

晨曦的阳光铺在木质的栈道上,旁边树木投下斑驳的影子,耳边是风吹着树叶响起的沙沙声,如同天籁般。走着走着,内心越来越静,仿佛这风声吹去了我内心的一切烦恼。

这一瞬间,我爱上了这个地方。

一块路牌指示旁边的小路正是我们寻找的登山口。

“终于找到了!”小冯很激动地推推我说,“走吧!去登顶!”

我还想在这个我刚刚爱上的地方多待一会儿呢,便沉默着没有回答小冯的话。

“怎么了?”

很想对小冯说,我太喜欢这里了,突然间对山顶的风景没了兴趣——我不想爬上去了。

纠结着不知道怎么说出口,怕被小冯取笑。因为自己也觉得,如果不登顶,这爬山还有什么意义?山顶的风景是不是更美?如果错过了,自己以后会不会觉得很可惜?

但我实在是太喜欢这里的风景了,一时舍不得离开。

“我腿疼得厉害。”

“那休息一下吧。”小冯说着准备放下背包。

“我不打算登顶了。”我有点犹豫地对小冯说道。

他愣了一下:“只要一个小时就能到了,你真的不去吗?”

“嗯,我不想去了。我在这里等你下来。”我突然变得坚决起来。

我和小冯就在这个岔路口分别了,他继续向顶峰挑战,我则沉浸在眼前的美景中。坚持与放弃,这是人生最大也是最多的选择题,坚持怕没有好的结果,放弃又担心会后悔。

也许以后我会为了今天没有登顶而遗憾,不过,既然选择了当下,就好好享受眼前的风景吧。如果因担心未来而辜负了此时此刻,才是将来真正会后悔的事呢。

情侣们的道路

下山的时候我们走的是南清园,走一线天的时候导游说:“情侣一定要走这边,其他人可以走那边不陡的。”听完导游的话,我毅然地选择了情侣们走的道路。

在这种时候,我就很强烈地感受到自己依然单身的事。

毕业后,我就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很微妙的年龄。亲朋好友都开始打听,还热心地想给我介绍,老妈每次打来电话时都会旁敲侧击,刺探敌情。

“你这个年纪,还不赶紧谈恋爱算什么事?女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找个好老公……”

到后来,外婆都已听不下去了:“急什么,到时候自然会有的。”

老妈不为所动:“您像她这么大的时候,我都能打酱油了。这可难说,你不知道,她性格奇怪着呢。”

听了老妈的话,顿时让我感到有些委屈。22岁从没谈过恋爱,就是很奇怪的事情吗?再说,虽然我从来不觉得单身有什么不好,但是也没有排斥爱情的降临啊!有时也会等得焦急,那个上帝为我量身定作的人呢?怎么还不来?

有人说过我对男朋友的要求太高了。什么叫作要求高?难道你们都没有要求?

羡慕姐姐,因为她在20岁的时候就遇到了真心爱她的人;羡慕在庐山时遇到的那对互相捶脚的夫妇;羡慕在河堤边跳双人舞的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羡慕天下所有真心相爱的人,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也能够像他们一样找到那样一个人,照亮我全部的生命。

我一点都不贪心,只要一个,就好了。

可是,仔细想想,却更多了些担忧,现在的我,没工作、没方向,长相更不是什么天仙级别。好男人为什么会爱上我?而且我的毛病那么多,一点都不可爱,既不懂温柔也羞于撒娇,更不知风情为何物,就算遇到了好男人,会不会又被我吓跑呢?

女人,是因为可爱才遇到爱情,还是因为遇到了爱情才变得可爱呢?

长长的陡峭的石阶终于被我走完了,在落地的一刹那我揉着酸痛的小腿默默地想,以后这种情侣觉得很浪漫的事情我就不要做了。

正因为这条路比另一条路崎岖,走在这条路上的情侣必须相互扶持、相互照顾才能好好走完,这不正是照应着世间的男女关系吗?爱情,本来就是一条崎岖的路啊。为什么这条路是情侣要走的,我终于有点明白了。

22岁

我挥别小冯,独自一人坐上了去厦门的火车,正抱怨着火车上供应的伙食难吃时,接到了婧的电话:“美女,生日快乐!”

我看了一下手机,上面显示为6月5日,是啊,没错,今天,我满22岁了。

“打算怎么过?”婧问。

我笑着说:“不怎么过,没放哀乐那是照顾大家情绪。”“年纪轻轻说话一点也不吉利,这样子怎么嫁得出去?作为一个22岁已经到婚龄的女性,你要……”我无奈地听着她的唠叨,她和我老妈一样,可以把一切事情都跟我的终身大事挂钩。以她的“功力”,没准将来可以去当个媒婆。

我只好求饶:“放心吧,你有生之年,我会结婚的!”

电话两头我们都笑了。

挂掉电话,没来由地感觉有点伤心。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是20多了……

记得前段时间校招的一个企业面试时问我:“22?”

我还很认真地纠正:“还没满,是21。”不知道怎么的,我就这么斤斤计较这几天的差别。

我压根儿还没有做好准备进入22岁呢。比如永远学不会收拾自己,总是丢三落四;比如不擅长人际交往,不喜欢跟人说话,不懂得表现自己。面对社会,更加是个无头苍蝇,此时此刻,还在没有方向地流浪。去年的此时,我还在学校中无忧无虑,如此却为生计烦恼,彷徨于旅途。我突然有了瞬间长大的感觉。今夜,此时,22岁的我,失去了孩子的天真,失去了对家庭的依赖,带着尚未准备好面对一切的忐忑,奔跑于繁华嘈杂的世界,接受万千世界的冲击。

我到厦门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

我有个朋友在厦门的一间客栈当义工,本来已经和她约好,我到这里之后,就住在她工作的旅社里,但现在还没有接到她的电话。我便拿出手机准备给她打给电话,却发现手机没电了。

朋友提供的住宿没了着落,我便问了一下火车站周边宾馆的住宿情况,可这里的费用都不在我的消费范围之内。于是我决定坐公交车去厦门大学,因为按照我以往的经验,大学旁边肯定有网吧的,这样我就能联系到朋友了,而且,那里的周边肯定也有便宜点的住宿可以提供。

果然,在厦门大学的附近我找到了一家网吧,登上自己的QQ,却看到朋友的留言,说她工作的旅舍已经满员,并表示很抱歉。

无奈,我不得不开始在厦门大学的附近找旅社。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就连学校附近的招待所都被住满了,而剩下的几间房间,也远远高于我的预算。深夜,我背着随身携带的大包,流浪在陌生的城市的街头,感到无比的沮丧、挫败与茫然。

我想起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报平安,又想起手机没电了。

出来前,父母反复嘱咐我一旦到一个地方并在旅舍安定下来后就立马给他们打电话,可是现在的我,一来没找到旅舍,二来连可以打的电话都没有。

“你们就让我独自出去闯闯,让我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情,不要干涉我,好不好!如果一年后我在事业上还是没有任何起色,我就听你的,去考公务员也好,去你朋友的公司上班也好,都可以。”出发前我对父亲说。

“一年的时间你能干成什么?”

父亲的不屑激怒了我。

“也许什么也干不成,但是我起码试过了,以后就不会后悔!”

当时我说得那么坚决与肯定,对自己充满自信,也许正是这种自信最终打动了父亲,他在很长时间的沉默后,答应了我。

就是这个自信能搞定一切,还和父母定下一年之约的自己,才出来几天,就要夜宿街头了。想到父母现在应该正在担心自己,内心的五味杂陈中又增加了羞愧与紧张。

我坐在街边,看着眼前越来越空阔寂冷的大街,突然有一种很想哭的感觉。

快凌晨12点半时,我起身去小卖铺买水,小店也快要打烊了,老板看了一下我的大包,说道:“小姑娘还没找到住的地方?”

“这么晚了要不住我家吧,”他说,“正好有一间空房,80块一晚给你住了。”

“我先打个电话给家里吧,手机没电了。”

毕竟是独自一人在外,我始终保持着警惕的心理。

“今天是你生日。自己买蛋糕吃没?”电话那头传来了妈妈有点担心的声音。

“嗯,买了。”

我突然鼻头一酸。我赶紧说几句便挂了电话,不然真要哭了。

用店里的座机给家里打完电话后,心里踏实多了,跟着小店老板来到他住的小区。房间还是不错的,虽然心里还是有点儿打鼓,有点儿害怕,不过困意已战胜了一切,也没洗漱,就这么睡过去了。

我的22岁生日,就这么过去了。

刚离开,就开始怀念

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与名刹南普陀寺为邻,是整个厦门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红墙绿瓦,碧波绿柳,随处可见盛放着的木棉和圣诞红。一个让人着迷的地方。不过我认为那条充满各种有趣涂鸦和壁画的隧道最有腔调,仿佛是高贵的淑女脸上顽皮的笑容,让这无懈可击的美貌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我瞬间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发奋读书考到这所学校里来。如果说厦门大学是贵气的世家名媛,那我的大学就有点儿像遗世独立的“森女”了。

不同于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厦门大学,我的大学是小岛上一间安静的小学校。我读大一的时候,学校刚搬到新校区,位置是在一个岛上,特别有哈利波特的魔法学院的感觉,当然,我特指的是隔绝感。学校的配套设施都很差劲,刚开始的时候连出去的公交车都没有,那时的我对这一切真是相当不满的。怎么说,这也是我十年寒窗苦读的归宿啊!高中三年,我可是从未在上学的路上看到过朝阳。这种孤岛放逐一般的大学生涯,对得起我一千多个无眠的清晨吗?

好在校园足够美丽,稍微安慰了一下我受伤的内心。校内种了不少绿色植物,晚上在校园里漫步时,空气里会有栀子花的香味,耳边充满了青蛙呱呱的叫声。学校里还有个大水塘,总能看到几头水牛在里面悠闲地晒太阳,偶尔还能看到几只水鸟在玩水,充满了山水田园之乐。最重要的是学校里的人少,比较清静。慢慢地,我也开始喜欢起这个幽静的校园了。富豪们的别墅也不过如此嘛!而且可能因为是艺术学院,学生们的品位都很超前。奇装异服随处可见,但相对来说,对旁人的出位打扮、怪异趣味也比较宽容。记得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各种帽子,出门必戴,有时搭配得甚是怪异,但是在校园内绝不会担心被当作观赏型动物。这种氛围还是让人感觉比较轻松自在的。

穿梭在厦门大学那些背着包、拿着课本的学生之间,感觉自己就像穿梭在时空隧道里,一步步倒退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明明在一个月前,我才拖着大箱、提着小包迈出校门的。即使仅过去一个月,也是彻底告别了。刚离开,就开始怀念了。

不管是一个月前,一分钟前,结束了就是结束了,跟十年、一辈子没有任何差别。“彻底告别”的字眼总是让人莫名地升起一丝不舍和怀念,就像在内心中终于承认了彻底放弃初恋那一瞬间的伤感。

再见了,那些我简简单单每天只是画画的日子。

再见了,那些陪着我流着眼泪、鼻涕,笑着、哭着一起看狗血韩剧的室友们。

再见了,那些在学校里花几块钱就可以吃饱的午餐,那些在校门外几毛钱就可以买一串的麻辣烫。

再见了,那些就算你淘气、不努力也还是会让你及格的大学老师们。

再见了,那个曾经以为自己是精英、人才,毕业后一出来就不愁找不到工作的骄傲自负的自己。

再见了,22岁之前的我。

同类推荐
  •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70年前,抗战诗人以笔为枪,为祖国而歌。血里生长的抗战诗篇,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伟大历程。那些披着征尘的诗句,其实就是四万万中华同胞“还我山河”的呐喊,沿着诗词中国浩瀚文脉流淌而来的吟唱,都化作了力透纸背的滚烫血液。
  • 曼弗雷德

    曼弗雷德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诗剧《曼弗雷德》是英国诗人拜伦游弋欧陆时创作的作品,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曼弗雷德更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高傲、孤独、叛逆、浪漫:三幕诗剧中,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却终究无法摆脱爱欲的苦楚,得到灵魂的平静。
  • 希腊神话和传说

    希腊神话和传说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然而,若论内容的丰富,表现手法的艺术性,以及流传范围的广泛,那就要数希腊神话了。希腊神话是希腊民族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的总汇。几千年来,希腊神话已经渗透到古希腊的文学艺术乃至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要想了解西方的文明进程,就有必要读一读这本《希腊神话和传说》了。
  • 奇来前书

    奇来前书

    他在岛屿写作,他的专集已被诺奖评委翻译,台湾杨牧的文学自传收官之作,终于来了。杨牧始作《山风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继之以《方向归零》(1991)与《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早期文学自传之结构,探索山林乡野和海洋的声籁、色彩,以及形上的神秘主义,体会人情冲突于变动的城乡社会里,感受到艺术的启迪,追寻诗、美和爱的踪迹,自我性格无限的犹疑和执著,并于回想中作荒辽幻化的前瞻,思维集中,风格刻意一一在多变屡迁的散文笔路下展开。三书自成系列,脉络延伸,止于秘密作别的时刻,合帙为《奇来前书》。
  • 轮舞

    轮舞

    本剧创作于1900年,凭借10段男女之间的对话来传达当时奥地利道德的堕落,揭示了追寻欲望立即被满足的人性基本面。妓女、士兵、平民、艺术家、贵族等来自社会上、中、下三个阶层的10个人物轮流出场,以AB-BC-CD-DE-EF-FG-GH-HI-IJ-JA的形式轮番出场,不同的人通过“性”这一主题连接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循环复返、首尾相接的构造,同时也暗示着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环环相扣。施尼茨勒在介绍人物的时候故意仅仅说明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剧本出版20年后才全部搬上舞台,演出时引起轩然大波,后被认为色情戏剧而禁演。
热门推荐
  • 仙路行舟

    仙路行舟

    玉清留遗府,道赠有缘人。乘风破浪时,我辈正少年。陈庆重生异界,踏上修仙之路,勇猛精进,踏遍千山万水,斩尽异域邪魔,明悟天地,破执念,踏大道。 QQ书友群:737617138。希望提意见。
  • 我和你暖暖的爱恋

    我和你暖暖的爱恋

    江筝妈妈袁湛离开的时候拉着女儿的手,只留下一句话:“是妈妈的好孩子就坚强的活着,要微笑要快乐,不要去求你爸爸。”江筝记得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再难再苦哪怕在外婆家被人排挤,从来没有想去找过亲生的父亲江耀年。江筝九岁的时候,外婆看着江筝的脸,那眼神如同刀刮一般:“我要你发誓,你要是去找你爸爸,你就不得好死,出门被车轧死。”外婆的脸上决然。江筝十六岁的时候,外婆眼睛中的神色和煦,拉着江筝的手:“听外婆的话,给你爸爸打个电话……”为的却不是她江筝。舅妈的态度柔雅拉着江筝的手:“你跟你小妹同时上的大学,你说家里这个条件,筝筝不是舅妈不叫你念,而是家里没钱……”*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他就像是圣诞老人,满足你所有的愿望,但是你却从来没有遇见过他。每一次受伤,都有一个长腿叔叔出现在她的身边,但是他们却不相识……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到。
  • 三转证仙

    三转证仙

    张天天意外穿越后改名为张天,在南庭大陆开始拼搏冒险,历尽磨难在北川大陆觅得仙踪,开始走上成仙之路,不得志不屈,根骨差不怕轮转于三界之中,证得仙道.
  • 慕家雪然

    慕家雪然

    -女主貌弱实强,理智果敢,不喜争斗,无惧欺凌--男主英俊潇洒,身心干净,专宠疼爱,宠溺无极-------------------------她叫慕雪然,是知名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材生。小小的个子,样貌也普通,又见过了太多感情上的纠葛,决心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业和事业里,以后做一个好医生,救死扶伤,造福众生。她叫云盼秋,是云国战神景亲王家的郡主。继承了母亲的姿色,但为人粗鄙庸俗,本是髫年芳龄,已声名狼藉。当她被追杀致死,她的父亲,不闻不问。当朝太子,恨不能手刃仇人。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朝穿越,一晃数载。两条完全不同的命运轨,合二为一。云盼秋有绝色美貌,曼妙身姿。慕雪然有聪慧温婉,独立坚强。这样的她,重新回到让自己声名狼藉的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样子的事情呢?风靡云国的剑客,剑影门的未来门主,为她放下了多年的仇恨,默默守护,只求一生厮守……淡然不争的王爷,对她顾忌猜疑,却在不知不觉中,失了自己的心,宁愿放弃生命,也不愿她出意外……妖孽魅惑的庄主,机缘巧合之下的相遇,收获了自己一生的挚爱,也险些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神秘邪教的主人,对她一片痴心,只为她的红颜一笑,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富甲一方的商贾,游戏人间,心无所定,却只因为她救他那一刻的惊鸿一瞥,一颗心彻底栓在了她的身上……无赖懒散的师侄,总是针锋相对,嘲笑她遍地桃花,可是什么时候,自己也变成了那其中一朵呢……还有……------------------------有矛盾,有冲突,有误会,有纠结,有挣扎。请各位看官耐心看文,体验一位不太寻常的女主,如何获得如此之多的极品桃花的故事。
  • 失落的植物园

    失落的植物园

    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发生在植物王国的林林种种。地球上曾经留下的成千上万,稀奇古怪的植物中,很多悄无声息地从我们的蓝色星球上永远的消失了。这些故事让青少年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关注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从而更让青少年懂得关心我们的地球并去爱护他。
  • 嫦娥揽月

    嫦娥揽月

    这首诗名叫《月亮》,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博尔赫斯写给比他小47岁的妻子玛丽亚·儿玉的。玛丽亚·儿玉是日裔阿根廷人,12岁时认识博尔赫斯,大学毕业后,常常和博尔赫斯在一起研究盎格鲁-撒克逊文学,耳鬓厮磨,情愫渐生。1986年,玛丽亚·儿玉带博尔赫斯去日内瓦治疗肝癌,见博尔赫斯孤苦伶仃,由于相悦已久,40岁的玛丽亚·儿玉,嫁给了87岁高龄的博尔赫斯。然而这段惊世骇俗的爱情,却终止于上帝的嫉妒,就在他们婚后刚8周,博尔赫斯便去了天堂。令人艳羡的婚姻戛然而止,博尔赫斯写给小娇妻的这首《月亮》,却传遍了全世界。
  • 上古卷轴之龙裔之子

    上古卷轴之龙裔之子

    天际内战终结,龙裔破除末日,其子生于乱世,命运终将如何?此故事由全任务完结(包括DLC)后所开始。
  • 换票儿

    换票儿

    龙七爷踱出茶馆,看到县公署门前围聚着一群人。他蹊跷地眯起眼睛,老老地朝人群那边看看,“喀巴喀巴”转动两圈左手的核桃,而后“歘歘歘歘”地朝人群走去。龙七爷年过花甲,依旧体健腿轻,走路像是竞走,带动得脑后一条小辫子左摇右摆,如同喝醉了酒。看到天福号饭庄大掌柜的走来,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龙七爷身上。就像龙七爷是块磁石,他们的眼睛是铁球,眼神复杂,有的惊恐,有的忧伤,有的企盼,有的彷徨。龙七爷扫视一圈各色人脸,目光落到一个年轻人脸上,问:“怎么回事?”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灵台烽火天

    灵台烽火天

    那天在网站看到一些素未谋面的人们,在评论区述说着自己曾经被孤立的故事。就在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世界像一个巨大的水晶:人行其中,于猝不及防中看到无数个自己。心中莫名地感到悲凄,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一为倾诉,一为回复。“现实点说,学习是一场被无限提前的储粮活动,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