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4100000012

第12章 文章名实涉务(1)

文章第九

【原文】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行有余力,则可习之。

【译文】文章出自于《五经》:诏、命、策、檄,是产生于《书经》中的;序、述、论、议,是产生于《易经》中的;歌、咏、赋、颂是产生于《诗经》中的;祭、祀、哀、诔,是产生于《礼记》中的;书、奏、箴、铭是产生于《春秋》中的。朝廷的重要法令和军中的号令誓词,都是张显仁道,彰明功德的,这对统治民众,建设国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于用文章来陶冶情操,或者对别人婉言相劝,或者阅读时深入体会其中的滋味,这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有能力的话,则还可以多学习一点这方面的东西。

【原文】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宋玉体貌容冶,见遇俳优;东方曼倩,滑稽不雅;司马长卿,窃赀无操;王褒过章《僮约》;扬雄德败《美新》;李陵降辱夷虏;刘歆反覆莽世;傅毅党附权门;班固盗窃父史;赵元叔抗竦过度;冯敬通浮华摈压;马季长佞媚获诮;蔡伯喈同恶受诛;吴质诋忤乡里;曹植悖慢犯法;杜笃乞假无厌;路粹隘狭已甚;陈琳实号粗疏;繁钦性无检格;刘桢屈强输作;王粲率躁见嫌;孔融、祢衡,诞傲致殒;杨修、丁廙,扇动取毙;阮籍无礼败俗;嵇康凌物凶终;傅玄忿斗免官;孙楚矜夸凌上;陆机犯顺履险;潘岳干没取危;颜延年负气摧黜;谢灵运空疏乱纪;王元长凶贼自诒;谢玄晖侮慢见及。凡此诸人,皆其翘秀者,不能悉纪,大较如此。

【译文】但是自古至今,文人大部分陷于轻薄。屈原对自己的才华过于张扬,太注重自我表现了,甚至公开暴露君主的过失;宋玉因长得体态容貌冶艳而被人视作俳优;东方朔言谈太轻浮了,以致缺少雅致;司马相如盗窃钱财,缺少操守;王褒的过失显露于《僮约》;扬雄的德行败坏于《美新》;李陵投降匈奴,辱没身份;刘歆在王莽执政时立场不坚定;傅毅依附党派权贵;班固剽窃其父所著的史书;赵壹恃才倨傲有些过头;冯衍浮华而不实,遭排抑;马融谄媚于权贵遭到排挤屈辱;蔡邕同恶人勾结遭到惩处;吴质仗势横行霸道而触怒乡里;曹植目中无人而触犯国法;杜笃毫无节制地向人借贷;路粹的心胸狭小;陈琳的确粗率疏忽;繁钦生性不知检点;刘桢个性过于倔犟,被罚做苦役;王粲轻率狂躁而遭人厌恶;孔融、祢衡恃才傲物而被杀害;杨修、丁廙煽动事非,咎由自取;阮籍因无礼而败坏风俗;嵇康因欺物而不得善终;傅玄因愤争而被免官;孙楚因夸耀而欺上;陆机因作乱而陷入险地;潘岳因侥幸取利而致危;颜延年因负气而被罢职;谢灵运因空疏而作乱;王元长因凶逆而被杀;谢玄晖因侮慢而被害。上述这些人,在文人中都是杰出的,其他无法全部记起,但是也不外乎此。

【原文】至于帝王,亦或未免。自昔天子而有才华者,唯汉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负世议,非懿德之君也。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贾谊、苏武、张衡、左思之俦,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复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

【译文】关于帝王,也有没有避免这类毛病的。自古有才气的天子,只有汉武帝、魏太祖、魏文帝、魏明帝、宋孝武帝等数人,但是他们还是照样都被世人否定,因此也不算有美德的君王。从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到荀况、孟轲、枚乘、贾谊、苏武、张衡、左思等人物,既享有盛名而又没有致命错误的,倒也时常听到,不过还是经历损丧败坏的占多数。

【原文】每尝思之,原其所积,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使人矜伐,故忽于持操,果于进取。今世文士,此患弥切,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更有傍人。加以砂砾所伤,惨于矛戟,讽刺之祸,速乎风尘,深宜防虑,以保元吉。

【译文】为此,我常常考虑,寻找病源,也许应当是因为文章这样的东西,必须要高超兴致,触发性灵,而这又往往会使人炫耀才能,从而忽视其操守,而不惜去追名逐利。在当今的文士身上,这种毛病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旦有一个典故用得恰当,或是一个句子做得巧妙,就会心神上达九霄,意气下凌千年,自己吟咏自我陶醉,飘飘然以至于忘了其他人的存在。加以砂砾般的伤人,比矛戟伤人更狠毒残忍;讽刺别人而招的祸患,比刮风来得更迅速。所以必须认真思考小心预防,来保全大福。

【原文】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詅痴符。近在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撆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便击牛酾酒,招延声誉。其妻,明鉴妇人也,泣而谏之。此人叹曰:“才华不为妻子所容,何况行路!”至死不觉。自见之谓明,此诚难也。

【译文】做学问有快与慢的区别,写文章有巧与拙的不同。做学问缓慢的人只要肯多下功夫,就会达到精熟;写文章笨拙的人再怎么刻苦钻研思考,终究也难免流于陋劣。其实只要有了学问,就足以成就事业了,如果真的是天生缺乏资质,还是不必勉强执笔去写文章为好。我见到世人中,不乏一些极其缺乏才思,却还自以为所著文章清新华丽,让其丑拙的文章流传在外的人。这样的人真是数不胜数,这在江南被称为“詅痴符”。近来在并州地方,有个士族出身的人,喜欢写引人发笑的诗赋,还和邢邵、魏收等人开玩笑,人家嘲弄他,假意称赞他,他就杀牛斟酒,大肆宴请大家,希望人家帮他扩大声誉。他的妻子是个明白事理的女人,哭着劝他,他却叹气说:“我的才华连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不认可,何况那些不相干的人呢!”到死也没有醒悟。自己能看清自己才叫明,这确实是很难做到的。

【原文】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

【译文】学写文章,首先要请教亲友,得到他们的裁判,知道拿得出去了,方能出手,千万不能自我感觉良好,让外人取笑。自古以来执笔写文章的,数不胜数,但真能做到气势宏伟、词汇精准的,只不过数十篇而已。所写文章,只要体裁没有问题,文章内容也还值得一看,那么就可称得上是才士了。但是如果一定要写出惊世骇俗压倒当世的文章,那恐怕就像黄河要澄清那样很难等待到了。

【原文】不屈二姓,夷、齐之节也;何事非君,伊、箕之义也。自春秋已来,家有奔亡,国有吞灭,君臣固无常分矣;然而君子之交绝无恶声,一旦屈膝而事人,岂以存亡而改虑?陈孔璋居袁裁书,则呼操为豺狼;在魏制檄,则目绍为蛇虺。在时君所命,不得自专,然亦文人之巨患也,当务从容消息之。

【译文】不向第二个朝代屈身,是伯夷、叔齐的操守;可侍奉任何君主,是伊尹、箕子所恃的道义。春秋以来,卿大夫的家族变迁流离,邦国被消灭,君主与臣子之间就没有固定的名分了;然而君子之间往来,是绝对不会招致什么不好的名声的,一旦屈膝侍奉另主,怎么可以因故主的存亡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呢?陈琳跟着袁绍的时候,就称曹操为豺狼;而跟着曹操时,又称袁绍为蛇虺。所以,这是当时君主的命令,由不得自己,但这也是文人的通病,应该好好地考虑考虑。

【原文】或问扬雄曰:“吾子少而好赋?”雄曰:“然。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余窃非之曰:虞舜歌《南风》之诗,周公作《鸱鸮》之咏,吉甫、史克《雅》、《颂》之美者,未闻皆在幼年累德也。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自卫返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大明孝道,引《诗》证之。扬雄安敢忽之也?

【译文】有人曾向扬雄发问:“你小时候喜欢做诗吗?”扬雄答道:“当然喜欢。诗赋就好像学童所练的虫书、刻符,成年人总是对此不屑一顾。”我私下不赞同这种说法:虞舜歌吟的《南风》、周公所作的《鸱鸮》,尹吉甫、史克各有《雅》、《颂》中的那些杰作,但并没有听说因为这些是他们小时候所写而损害了他们的品行。孔子说:“不学《诗》,就不能擅长辞令。”又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整理了《诗》的乐章,使《雅》乐、《颂》乐各得其所。”孔子主张孝道,就用《诗》来进行检验。扬雄怎么可以忽略这些呢?

【原文】若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但知变之而已,又未知雄自为壮夫何如也?著《剧秦美新》,妄投于阁,周章怖慑,不达天命,童子之为耳。桓谭以胜老子,葛洪以方仲尼,使人叹息。此人直以晓算术,解阴阳,故著《太玄经》,数子为所惑耳;其遗言馀行,孙卿、屈原之不及,安敢望大圣之清尘?且《太玄》今竟何用乎?不啻覆酱瓿而已。

【译文】若像他所说“诗人的赋华美而合乎逻辑,词人的赋华美而过分淫滥”,这只不过是道出了二者的区别而已,却并不能说明作为一个成年人该去做什么。写了《剧秦关新》,就晕头晕脑地从天禄阁上往下跳,惊慌失措,不能通达天命,那才是小孩子的行为呢?桓谭认为扬雄胜过老子,葛洪也将扬雄与孔子相提并论,实在是让人叹息不止。扬雄不过是因为通晓术数,懂得阴阳之学,因而撰写了《太玄经》,就这样便将那几个人诱惑了;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还赶不上荀子和屈原呢,又怎能将他与大圣人相提并论呢?更何况《太玄经》在今天又能产生什么作用呢?恐怕跟盖酱瓿所起的作用没多大的差别吧。

【原文】齐世有席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席笑曰:“可哉!”

【译文】北齐有个大将名叫席毗,聪明有才干,官达行台尚书。他看不起文学,讥笑刘逖说:“你们这些人的文章,就好像花草,只能供人赏玩一会,而根本不能做栋梁;怎么能跟我这样遇到风霜而坚挺的千丈松树相比呢!”刘逖说:“既可以耐寒,又可以开花,你觉得这样如何啊?”席毗笑着答道:“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原文】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译文】凡是做文章,就好像人骑千里马,虽然豪逸奔放,但还是得勒住缰绳,不要放任它,乱了奔走的方向,以免坠入沟壑。

【原文】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时俗如此,安能独违?但务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

【译文】文章要以道理意致作为心肾,气韵格调作为筋骨,情节用典作为皮肤,华丽辞藻作为冠冕。如今相因袭的文章,都是弃本求末,大多过于浮华。文辞与义理比较,突出文辞而掩盖道理;用典和才思相比,繁复用典而致才思受损。肆意飘逸奔放的,忘掉了文章的主旨,穿凿拘泥的,往往因东修西补而造成文意不通,文采不足。现在的通常流行习俗就是这样,自己也不好另立门户,但求不要做得太过分就行了。一定会有个才高名重的大才,出来对这种文体进行改革,那才是我所盼望的呢!

【原文】古人之文,宏才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于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

【译文】古人作的文章,气势宏大,潇洒飘逸,其体裁风格都比当今的文章要高出很多。只是古人在结撰编著的过程中,用词造句、过渡勾连等方面还粗疏质朴,不够翔实。如今的文章,音律和谐华丽,词句整齐相对,避讳精细详密,这些都比古人的高超多了。应该用古人的体制格调为根本,以今人的文辞格调作补充,做到两者并存,不可以偏废。

【原文】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梁孝元在蕃邸时,撰《西府新文》,讫无一篇见录者,亦以不偶于世,无郑、卫之音故也。有诗、赋、铭、诔、书、表、启、疏二十卷,吾兄弟始在草土,并未得编次,便遭火荡尽,竟不传于世。衔酷茹恨,彻于心髓!操行见于《梁史·文士传》及孝元《怀旧志》。

【译文】我先父的文章十分典雅纯正,不随流俗。梁孝元帝在湘东王府时编录的《西府新文》,先父的文章一篇都没有被收集进去,由于先父的文风不够浮艳,不迎合世人的口味。先父留有诗、赋、铭、诔、书、表、启、疏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总共二十卷,我们兄弟当时在服丧期间,还没有来得及分类整理,就遭遇大火,被烧得精光,最终没有流传下来。我痛心疾首。先父的操守品行见载于《梁史·文士传》和梁元帝的《怀旧志》。

【原文】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邢子才常曰:“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深以此服之。祖孝徵亦尝谓吾曰:“沈诗云:‘崖倾护石髓。’此岂似用事邪?”

【译文】沈约说:“写文章要遵从‘三易’的原则:一是叙事用典浅显易懂;二是文字简单容易识认;三是方便诵读记忆。”邢子才常说:“沈约的文章,别人都觉察不出其用典录事,仿佛直抒胸臆一样。”我也由此而非常钦佩他。祖孝徵也曾对我说:“沈约的诗说‘崖倾护石髓’,这句诗难道真的像是在用典吗?”

【原文】邢子才、魏收俱有重名,时俗准的,以为师匠。邢赏服沈约而轻任昉,魏爱慕任昉而毁沈约,每于谈宴,辞色以之。邺下纷纭,各有朋党。祖孝徵尝谓吾曰:“任、沈之是非,乃邢,魏之优劣也。”

【译文】邢子才、魏收两个人均负有盛名,当时的人都把他们作为模范,奉为宗师。邢子才赞赏沈约而轻视任昉,魏收仰慕任昉而诋毁沈约。他们在一起吃饭聊天时,经常为此争得面红耳赤。邺城的人对此也是说法不一,两人都有自己的朋党。祖孝徵曾对我说:“任昉、沈约两人的是是非非,事实上恰恰反映了邢子才、魏收的优和劣。”

【原文】《吴均集》有《破镜赋》。昔者,邑号朝歌,颜渊不舍;里名胜母,曾子敛襟:盖忌夫恶名之伤实也。破镜乃凶逆之兽,事见《汉书》,为文幸避此名也。比世往往见有和人诗者,题云敬同,《孝经》云:“资于父以事君而敬同。”不可轻言也。

【译文】《吴均集》中有一篇《破镜赋》。从前有个朝歌城,就因为这个地名,颜渊便不在这里滞留;有个胜母乡,曾子到这后,整整衣襟就离开了。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忌讳不好的名称会损坏事物原有的内涵吧。“破镜”是一种凶恶的野兽。其出典见于《汉书》,写作时希望你们要避免用类似的名称。近来常看到有人随和别人的诗作,在和诗的标题上写着“敬同”二字。《孝经》里说:“资于父以事君而敬同。”所以“敬同”这个词是不可以随便使用的。

【原文】梁世费旭诗云:“不知是耶非。”殷沄诗云:“飖飏云母舟。”简文曰:“旭既不识其父,法又飖飏其母。”此虽悉古事,不可用也。世人或有文章引《诗》“伐鼓渊渊”者,《宋书》已有屡游之诮;如此流比,幸须避之。北面事亲,别舅摛《渭阳》之咏;堂上养老,送兄赋桓山之悲,皆大失也。举此一隅,触涂宜慎。

同类推荐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菜根谭(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菜根谭(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了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 诗集传附录纂疏

    诗集传附录纂疏

    本书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热门推荐
  • 邪王作妃

    邪王作妃

    前世为了逃避相亲,她嫁给了一个根本不爱的男人。再次醒来她成了王妃,而王爷居然还是前世的丈夫?前世离不了婚,这世一定要王爷休妻!为达目的,她拼命作!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
  • 我夫君又重生了

    我夫君又重生了

    世上最后一个土地婆阮灵肩负着拯救神界的任务,被送回明朝小山村中,成为一个炮灰农女。在这里,她上山下田,种瓜种豆,牵姻缘,渡生死,努力积攒着功德点。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遇到了生平劲敌,勤恳种田变成了棋逢对手的博弈!“你需要男人。”他追。“我不需要爱情,不需要男人,只需要功德点!”她一招反杀。这是一个末代小神土地婆和古代大佬相爱相杀的故事。
  • 不浮躁:淡定宁静的悠然生活智慧

    不浮躁:淡定宁静的悠然生活智慧

    现实生活中往往会碰到很多的不公正,遭遇很多的挫折,我们很容易变得浮躁。但是,我们不应该让人生从此蒙上浮躁的阴影,我们的翅膀不应该因此而折断,这个时候我们所应当做的就是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强大,解决那些让我们变得浮躁的困惑,从而找回淡泊与宁静。
  • 早安陆少

    早安陆少

    陆振宇一帆风顺的人生从遇到安远琪开始就厄运连连;然而他绝望至极的人生也因为有了安远琪而重新燃起希望。安远琪,S市人民医院特立独行的外科医师。看不惯陆振宇对亲妹妹的迫害,她不遗余力的期凌他。为了让陆振宇从逆境中站起来,她变本加厉的欺凌他。安远琪对陆振宇说:“从现在开始,除了我之外,任何人包括你自己在内都不能欺负你。”陆振宇对安远琪说:“那就嫁给我。”“可以,我们先去婚前财产公证。”于是,这是一个狂野深情的多金男和一个冷静强大的外科女医生在屡屡碰撞中擦枪走火,一“失口”成姻缘,又在婚姻的围城中斗智斗勇终至放下成见,十年冤家一朝修炼成佳偶的故事。本文高干,天使致力于在轻松故事的背后诠释速食爱情时代的另类情深。请每一位点开此文的读者留心观看,喜欢的请多鼓励,对文文有意见的多留言建议,有花送花没花送票,码字很辛苦,请珍惜作者劳动成果,不喜欢的请绕道,诽谤一律删无赦!
  • 豪门溺宠:冷少的盲妻

    豪门溺宠:冷少的盲妻

    有一种情叫做一见钟情,有一种恋叫做初恋。他们曾是校园内令人羡慕的甜蜜情侣,却最终未得圆满。再次相见,一个已是霸气的总裁,而另一个则失去了光明跌落黑暗之中。她看不见他,所以不知道眼前是何人,而他则选择了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当年的误会让他在爱与恨之间纠结,可最终都不忍伤她分毫。一场事故意外的解开了当年的误会。心结解开,他对她爱的泛滥成灾
  • 门牌四一七的秘密

    门牌四一七的秘密

    学校里出现了一系列的恐怖事件,好像在说明什么问题。宿舍门牌号为417的房间里到底有什么秘密?通过调查这一切都和荒山下名为徐村的小村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导致这一切?是神灵的惩罚还是背后有人在作怪操纵着这一切。 冒险5人组会遇到怎样不可思议的经历,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的让人意外,其实恐怖就在我们身边。 最后是否会准确的锁定目标,解开这神秘的一切?
  • 激光:神奇的光束

    激光:神奇的光束

    本书是一本介绍激光的科普读物,着重介绍了激光在自然科学研究、军事、工业、医疗、环保等学科以及技术领域和文化娱乐活动中的典型应用实例。
  • 过去

    过去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明伦汇编家范典宗族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宗族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宅男永不言弃

    宅男永不言弃

    满月的黄廣看着自家的金毛。黄廣:“我怎么就重生了?我刚上大学,我的宅男生活还没开始啊!!”金毛露出哈士奇般的表情:“XX”“???你在骂我?不对,我怎么听得懂你在说什么!““XX”黄廣:“......”重新体验一遍义务教育,带着宅男梦想,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