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000000003

第3章 胭脂泪

宋庆历5年,宴殊回抚州省亲,与宴殊一同回乡的,还有他的七子宴几道。几道久居汴京,乍然来到江南,满面心欢喜。“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几道这首《御街行》,就是几道初回故乡时,对故乡的深切感受。

一日,几道随父亲去拜会抚州知府。金妮园中,一位小姐在荡秋千,笑声不绝于耳。这位小姐,是知府的女儿小苹。几道对小苹一见钟情。此后,几道几乎天天来金妮园中与小苹相会。小苹父亲十分喜爱几道,并不加阻挠。小苹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她常在金妮园里抚琴而歌。“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晏殊的一曲《清平乐》,被小苹唱得娓娓动人,惊得鸟儿不敢作声,也让几道如痴如醉。

这天小苹征得父亲同意,和几道一同在抚州街上游玩。在十字街,几道给小苹买了一个胭脂盒。这是景德镇烧的瓷盒,玲珑剔透。小苹打开盒盖,里面盛满了红色的胭脂,香气扑鼻。小苹放鼻前闻了闻,盖上盒盖,然后双手抱着,爱不释手。

两个年轻人这天“沉醉不知归路,尽兴晚回舟”。到金妮园时,已是风清月白,云飞星走。天太晚,几道没有随小苹入园,只在彩云明月下目送着小苹走进金妮园。

这一别,竟是几道和小苹的永别。第二天,晏殊接到朝廷急奏,打马回京。可怜几道还未来得及和小苹话别,便随父亲进京了。

世事多变,在几道天天想着和小苹再见时,小苹家却发生了变故。小苹父亲遭人陷害。丢官弃职,发配岭南充军。在充军的路上,小苹父亲气恨交加,染病身亡。小苹卖身葬父,和丫环一同沦落为妓。这时小苹身无分文,她身上留下的,只有几道送给她的胭脂盒。

晏几道在庆历七年说服父亲回到了抚州。这年,距几道随父省亲只隔了两年,但物事人非,金妮园犹在,小苹却不见了。几道在旁人告诉小苹家的变故后,泪如泉涌。那些天,几道天天在金妮园徘徊,不忍离去。当得知小苹沦落为妓后,几道又天天在抚州烟花巷里寻觅。可惜了无踪迹,几道没有找到小苹。

此后,几道“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一天也是风清月白,云飞星走,几道又在梦中和小苹相见。梦中醒来,几道不胜伤感,对着彩云明月,咏哦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这首《临江仙》,写出了他与小苹相聚之欢,离别之痛,伤情缕缕。

沦落为妓的小苹也在日日思念着几道,但汴京遥远,小苹体弱多病,无力跋涉。她在思念几道时,惟有把几道赠送的胭脂盒抱住,或打开盒盖,沾几许胭脂抹在脸上。但往往才抹上胭脂,两行泪水便将胭脂冲去。在伤心欲绝时,小苹常常抚琴而歌,一曲李煜的《相见欢》被她咏唱千百遍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每次咏罢,小苹总是以泪洗面。

小苹在皇祜元年病逝,临终前,她嘱丫环将她填的一首词保管好,日后见了几道,一定要将这首词交给几道。交代完,小苹含恨而去。丫环随后葬了小苹。小苹生前一无所有,只有一个胭脂盒。这胭脂盒,便成了小苹惟一的陪葬。小苹的墓在抚州南门外,就是现在的抚州独立营里面。

丫环将小苹葬后,只身前往汴京,一路风餐露食,终于见到了几道。呈上小苹写的那首词,几道展开,见是一首《思远人》,词曰:“红叶黄花秋意尽,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几道读罢,自是泪弹不尽。这首《思远人》今人多误为晏几首所作,其实是小苹绝笔。小苹思念几道,以泪研墨,令人断肠。

斗转星移,到公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年小苹的墓地南门外已成为驻军所在地,抚州人称这地方为独立营。后军队撤走,这地方让给了一家工厂。工厂搬进之初,大兴土木,全厂男女老少尽皆参加劳动。这一日几个男女挖地基,挖到小苹的坟了。岁月悠悠,一千年了,坟内棺木等物已腐烂为土,只有那个胭脂盒,还白白生辉。一个女子明白这是文物,捡了就跑。有人见了,便去追女子,还说不要跑,见者有份。女子说我捡到的,凭什么分给你们。女子的男朋友也在里面,他跟女子说你别跑,把东西交给我。可惜女子连男朋友也不相信,仍在前面跑。但她跑不过后面那些人,不一会,便被人追上了。女子在被人追上时忽地把胭脂盒摔了,女子说我叫你们抢,抢呀。

胭脂盒碎了。

万分巧合的是,这女子居然也叫小苹。

公安后来以破坏文物罪将小苹拘留了,小苹这时后悔了,哭起来,两行清泪在涂满粉脂的脸上漱漱流下。

这是现代女子的胭脂泪。

同类推荐
  • 鸡零狗碎的日子

    鸡零狗碎的日子

    通往煤场的两条铁轨宛若两把锋利的大砍刀,把四道街北头与南头齐刷刷地切开。四道街北头这片矮趴趴的平房,如同丢在荒郊野外的弃儿。煤场卖煤时扬起的黑煤灰,再加上平房顶烟囱里冒出来的缕缕黑烟,呛得人喉咙发紧,擤出的鼻涕吐出的黏痰都夹带着黑丝。正月里的雪,即便如鹅毛似的落下来,也徒有其表。怎么也不似腊月的雪洁白硬实,落到地上的雪松软得如一块用过的破布,污染得令人生厌。柳春把一撮子炉灰渣儿倒在雪地上,刚要转身回屋,又想起什么似的瞥一眼于奶奶家屋顶的烟囱,只见黑烟像梗阻的肠子一股一股地往出蹿。
  • 城堡

    城堡

    作品讲述主人公K应聘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许多雪路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在村落的招待所,筋疲力尽的K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其中有招待所的老板、老板娘、女招待,还有一些闲杂人员。城堡虽近在咫尺,但他费尽周折,为此不惜勾引城堡官员的情妇,却怎么也进不去。K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
  • 猎枪

    猎枪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魂断边塞

    魂断边塞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初六的清晨,以园林之胜著称于世的扬州大雪初霁,鲜冰玉凝,银花珠树。从府衙的大门里,联翩飞驰出四匹骏马,骑者为三男一女。为首的是一位豹头燕颔、猿臂虎躯的壮汉,他就是官拜两镇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的抗金名将韩世忠;身后一位姿韵清矫的中年美妇乃是隆佑太后义女、诰封两国夫人的韩妻梁红玉;第三位是个英眉秀目、气度高华的美少年——宋高宗赵构;殿后的是位面白无髯的中年人,即宫廷总管周仁。路上行人寥寥,十六只马蹄踏着满地琼瑶,向西疾驰而去。
  • 中原匪事

    中原匪事

    一曲绿林好汉的慷慨悲歌、一组山寨兴衰的历史写真、一段不屈男儿的抗倭实录、一部让人扼腕的土匪传记!逢乱局,武装势力相互倾轧;为爱情,土匪头子九死一生;打日寇,众杆子视死如归;遇饥荒,山寨弟兄设场放饭;报大恩,土匪神枪手投奔新四军;为私利,国军师长射杀胞妹;救苍生,文弱秀才勇闯敌营;顾大局,压寨夫人慷慨赴义;不屈服,众英雄挺身跳崖……陈传龙,河南省作协会员,散文、小说散见于报刊,散文《山妞》获第二届全国吴伯箫散文奖,《裸女》获第三届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中短篇赛区冠军,《疯女》获第四届中短篇赛区亚军。
热门推荐
  • 你躲在爱情门外

    你躲在爱情门外

    顾家烨恨叶锦夕,恨她害的他失去了第一个孩子,恨她活着,恨她不死。他用最残酷的语气对她说,“叶锦夕,这一辈子我都不会让你好过,我要让你反反复复尝尽失去孩子的痛苦,直到你死,否则决不罢休……”五年时间,他做到了。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的从叶锦夕的身体里流掉。叶锦夕一颗心反反复复,一遍一遍被凌迟。她想,她真的再也活不下去了……
  • 人生别留遗憾

    人生别留遗憾

    我们常常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错误的事情。我们也常常用错误的方法,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只是错过一点点,就会错过很多,只是做错一点点,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弥补……如果你的人生留下了遗憾,你应该来看看这本书,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更应该来看看这本书。
  •  戎妆

    戎妆

    作为医仙的传人姐姐从医悬壶济世,兄长作为武神的传人历经沙场。自己从小被养在世外桃源之中,本想着就此了却一生,却意外遇见了满身是伤的齐朔。相处间渐渐被齐朔口中的战场吸引,留书与齐朔一起北上参军。后因高智清设计对齐朔怀恨在心,不惜重整容貌作为药王谷新谷主的身份成为梁王的谋士进入朝堂之争。
  • 林中枪

    林中枪

    这从来不是什么豪迈的江湖,只有一代又一代人,在江湖之远庙堂之高,或刀或剑或枪或笔,挥斥方遒。
  • 孝诗

    孝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Voyages of Doctor Dolittle

    The Voyages of Doctor Dolit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间训

    人间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3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3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看那咸鱼翻身了

    看那咸鱼翻身了

    一条咸鱼,到底会成咸鱼呢还是咸鱼呢。(本人是新人,随便写的,各位不愉快的请随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