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2900000003

第3章 先秦:文明曙光(3)

从外部形势上看, 王朝与王畿的制度日趋周密。诸侯大都是姬姓, 与王室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异姓诸侯则多是周王室的姻亲功臣, 他们名义上都受王封, 并须经过固定的封建仪式, 表示他们为天子的屏藩。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最少在理论上,有很清楚的规定。

什么是宗法制

“宗法” 是以家族为中心, 根据血统的远近区分嫡庶亲属的一种等级制度。它萌发于商周时期, 成熟于西周、春秋时期,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几经演变。在商代, 宗法制出现了以子继父为主, 并有了直系旁系、嫡庶、大宗小宗之分。到了西周、春秋时, 宗法制度趋于完善, 明确了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 “立子立嫡之制” 成为了宗法的核心。

大宗, 为嫡长子孙一系, 是宗族或家族的合法继承人, 即“嫡传”, 其余子孙为小宗。二者的概念是相对的, 如周天子的王位是由嫡长子世袭, 是天下的大宗, 余子分封为诸侯, 对天子来说是小宗; 诸侯的爵位也由其嫡长子世袭, 在本国为大宗, 余子分封为卿大夫, 对诸侯来说又是小宗; 卿大夫的爵位亦由嫡长子世袭, 在本族是大宗, 余子为士, 对卿大夫来说自然又是小宗。这样一来, 一个国家变成了诸个有血亲关系的兄弟小国。

宗法观念对我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子与箕子

微子是殷朝帝乙的长子, 帝纣的同母兄。商纣即位后, 统治黑暗, 不务国政,淫逸奢侈。微子多次进谏, 纣都不听。于是, 微子离开了殷朝。

箕子是纣的亲属。纣王最初制作象牙箸时, 箕子就悲叹道: “他现在制作象牙箸, 将来就一定还要制作玉杯; 制作玉杯, 就一定想把远方的稀世珍宝占为己有。

车马宫室的奢侈豪华也必将从这里开始, 国家肯定无法振兴了。” 由于纣王淫逸无度, 箕子进谏, 纣王仍不听。有人说: “可以离开了。” 箕子说: “做人臣的向君主进谏, 君主置之不理, 便离他而去, 这是张扬君主的恶行, 哗众取宠于百姓, 我不忍心这样做。” 于是箕子披头散发、假装疯癫做了奴隶。并隐居弹琴聊以自慰, 人们传颂他的曲子为《箕子操》。

王子比干也是纣王的亲属, 看到箕子进谏, 君主不听, 去做了奴隶, 就说:

“君主有罪过, 而不能用死直言规劝, 百姓将受害, 那百姓有什么罪呢?” 于是, 就直言进谏纣王。纣王大怒道: “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 真是这样吗?” 于是, 纣王杀死比干, 挖出他的心来验证。

微子说: “父子是骨肉情, 臣主是义理连。所以父亲如果有过错, 儿子屡次劝说不听, 就应随之而号哭; 人臣如果屡次规劝, 君主不听, 那么从义上讲, 人臣应该远离君主了。” 于是, 太师、少师就劝告微子离去, 微子便远行了。

周武王讨伐纣王, 战胜殷朝, 微子手持自己的祭器来到军门。他露出右臂, 两手绑在背后, 左边让人牵着羊, 右边让人拿着茅, 跪在地上前行求告武王。于是武王就释放了微子, 恢复了他原来的爵位。

武王封商纣的儿子武庚禄父, 让他来继承殷朝的祭祀, 并派管叔、蔡叔辅佐他。

武王灭殷朝后, 便去访问箕子。箕子向他讲述了一番治国的道理。武王非常欣赏, 就把朝鲜封给箕子。后来, 箕子朝拜周王, 经过故都殷墟, 感伤于宫室毁坏坍塌、禾苗丛生, 箕子十分悲痛, 想大哭一场, 但不行; 想小声哭泣, 又感到近于女人的性格, 于是触景生情吟出《麦秀》诗。诗中说: “麦芒尖尖啊, 禾苗绿油油。那个小子啊, 不和我友好! (麦秀渐渐兮, 禾黍油油。彼狡僮兮, 不与我好兮。)” 所谓小子, 就是纣王。

殷的百姓看到这首诗, 都为之泣下。

武王驾崩后, 成王还年少, 周公旦代理行政掌握国家政权。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旦, 就与武庚作乱, 想攻打成王、周公。周公借用成王的命令诛杀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 又让微子管理殷地, 以继续殷先祖的事业, 并作《微子之命》告诫他,国名为宋。微子本来就仁义贤能, 代替武庚后, 殷的百姓十分拥戴他。

寓言中的“宋人”

先秦寓言中的愚人形象可大致分为四类: 迂腐机械者, 幼稚无知者, 自以为是者, 冒失蛮干者。在我们看到的一些寓言故事中, 宋国人经常是被嘲弄的对象, 如宋人“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智子疑邻” 等。在寓言里, 宋国人为什么多受嘲弄呢?

愚人中宋人居多的主要原因是: 宋国不是姬姓国, 宋人又是亡国奴。

原来, 商朝被周灭亡后, 周王将商朝贵族徙于宋, 即今商丘一带地区, 是为宋国的源起。周朝的百姓都看不惯这些往日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权贵们, 于是就编造了大量的故事讽刺他们。因此, 宋国人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嘲弄的对象。这些故事互相传诵, 最后以寓言的形式流传下来。宋国为殷人之后。故先秦的寓言, 要讽喻劝告, 常拿亡国后人来说事, 在那种激烈的政治斗争的环境下,用意深远。

周公与礼乐文明

周武王是周朝的建立者, 可惜不久病逝, 他尚在襁褓的儿子继位为成王, 由周公摄政。

周公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 以忠厚仁爱著称。为了全力辅佐成王, 管理百废待兴的国家, 他让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到封地曲阜去做鲁公, 自己留在朝中主持大政。

周公告诫伯禽说: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 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低了。然而我起身恭敬地接待士人, 还担心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了鲁国,千万不要以国君的身份看不起人。”后来, 管叔、蔡叔(他们也是武王之子, 周公的兄弟) 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 周公便奉成王之命出兵讨伐, 打败了叛军, 处死了管叔, 杀死了武庚, 放逐了蔡叔。收服了殷商的遗民, 封康叔于卫国, 封微子于宋国, 用来接续殷的祭祀。

又用两年时间平定安抚了淮夷。诸侯都归服, 尊周王室为宗主。

周公恪尽职守, 日理万机, “一日三吐哺, 一日三握发”, 意思是连吃饭和洗头的时间都没有, 经常被事情打断。

成王长大了, 周公便把政权交给成王, 由成王临朝执政。周公又面向北回到臣子的位置, 依旧恭恭谨谨。所以, 周公是仁德的楷模, 是儒家的先驱。

周公为周朝制定了一系列典章制度, 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周公的政绩中, 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制礼作乐”, 就是令孔子顶礼膜拜、梦牵魂绕的礼乐文明。

孔子讲到“礼”, 指出夏商周三代的承袭与变化, 特别强调周公的创造性贡献。

他说: “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反映了他对周公制礼作乐的崇拜, 经常自命为当代的周公。因为他对于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 极为不满, 他的名言“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就是对“礼崩乐坏” 的愤怒。

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 是处理等级社会上下贵贱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

到了春秋时代, 诸侯要侵犯天子的权益, 不再把这种礼乐制度放在眼里, 诸侯僭越自己的身份, 用天子之礼; 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天子之礼。一切都乱套了。无怪乎孔子要高喊: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这并非孔子的迂腐。周公“制礼作乐” 带来了社会的稳定, “礼崩乐坏” 必然带来社会的动乱。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礼” 的本质。“礼” 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 反过来“礼” 的形成又稳定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的社会秩序。因此, “礼”并非“礼节”、“礼貌” 那么简单。“礼” 的本质是“异”, 即差异, 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 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的各色人等之间, 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 用来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间的差异, 绝对不可混淆: 贵者有贵者之礼, 贱者有贱者之礼; 尊者有尊者之礼, 卑者有卑者之礼; 长者有长者之礼, 幼者有幼者之礼; 亲者有亲者之礼, 疏者有疏者之礼。这样就形成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 人人必须遵守, 不得有所逾越。如果大家都遵守“礼”, 那么这个社会的运行就非常有序了; 如果违背了“礼”, 就是“僭越”。所以孔子要说: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但是一个社会只讲差异, 不讲和同, 社会就无法和谐。因此周公在“制礼” 的同时又“作乐”, 使“礼” 与“乐” 相辅相成, 或者说相反相成。“礼” 讲究差异,“乐” 则讲究和同。“乐” 当然是音乐, 但是它超越了音乐, 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社会色彩。“乐” 的功能是, 以音乐节奏激起人们相同的共鸣情绪——喜怒哀乐, 产生同类感, 仿佛“四海之内皆兄弟”。

《乐记》说: 如果君臣上下一起在宗庙中共同聆听音乐, 就可以达到“莫不和敬” 的效果; 如果同族老小一起在乡里共同聆听音乐, 就可以达到“莫不和顺” 的效果; 如果父子兄弟在家庭中聆听音乐, 就可以达到“莫不和亲” 的效果。总起来说, “乐” 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 万民之间显得“附亲”,增加凝聚力、亲和力。因此“礼” 与“乐”, 亦即“异” 与“同”, 两者缺一不可,否则社会就会失衡。

周公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深谙治国之道, 既强调差异, 又注意和同,“礼” 和“乐” 不可偏废。一言以蔽之, 这就是礼乐文明的精髓。周公是儒家的始祖。没有儒家, 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 称赞说: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中国源远流长的礼乐文明不能全盘否定,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 它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代诸侯的等级

周初大分封之后, 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同姓和异姓诸侯。这些诸侯有出身、功勋、实力等的不同, 他们之间自然有等级差异。周王室将诸侯分成五个等级,其相应的爵位分别称: 公、侯、伯、子、男。

公, 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先王之后, 如舜之后称陈胡公, 夏之后称东楼公, 宋之后称宋公等, 都是先王之后而为周所褒封的; 二是周王畿内的诸侯, 如周公、召公; 三是与周王室关系特别密切的, 如虢公、虞公。

侯, 主要是大国诸侯, 如齐、鲁、卫、晋、燕、陈、蔡等。

伯, 主要是小国诸侯, 如曹、原、毛、郑等。

子, 主要是蛮夷之君, 如楚、吴、越、邾、莒等。

男, 主要是华夏小国之君, 如许。一说子男是同一等级。

西周人的生活

西周社会与商朝一样, 仍是由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与商代不同的是, 西周各阶级内部有更细的等级划分, 等级制度的色彩尤其明显。

西周的贵族包括周王、诸侯和卿大夫等。卿大夫是对从政贵族的统称, 卿和大夫有别, 执掌军政事务的贵族称为卿, 一般的从政者则称为大夫。

西周是宗族统治的鼎盛时期, 宗族体系十分发达, 整个社会如同一个大家族,通过分封制的形式建立起来, 以宗法制作为维系的纽带。天子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诸侯国是由天子分封的, 卿大夫的采邑则是由诸侯分封的, 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和政治婚姻关系, 既是亲戚又是君臣, 自然就形成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臣服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表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

贵族的生活是当时生活的重心。诸侯公卿向天子, 卿大夫向诸侯, 以及家臣向卿大夫表示敬意的朝会礼节, 占贵族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团体的意识一部分由此形成。

此外贵族最喜欢战争, 这些场景在《诗经》中都有反映。不打仗时, 就猎兽或行射礼。两者可说是战戏。

斯文一点的生活是宴会, 虽然宴时的情形并不一定很斯文。宴饮的场面, 在《诗经》中多有描写, 以《小雅?宾之初筵》之一章最为生动。诗的大意是: 宾客就席,揖拜有礼; 笾豆成行, 佳肴丰盛; 酒醇且甘, 饮而舒心; 悬钟设鼓, 献酬频频。箭靶张立, 弓已满弦; 对手赛射, 比试高低; 中者为胜, 败者罚饮。艺术地呈现了宴饮之礼。除咏战争、田猎、射礼、宴会的诗歌外, 最普通的就是情诗与时事诗。

战国前, 贵族才有姓氏, 贵族男子称氏, 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称氏, 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庖丁、匠石、优孟, 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 当时只是通称。

氏同姓不同者, 婚姻可通; 姓同氏不同者, 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 “父母同姓, 其出不蕃”。因为“姓” 起着“别婚姻” 的作用, 贵族男子又不称姓, 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 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 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 或是在姓前加排行, 如孟姜、伯姬、叔隗; 或是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嬴。

贵族的生活由“礼” 支配, 不似庶民的只有“俗”。男女婚姻, 生子女等等都有固定的礼法。贵族子弟受教育, 礼也是很重要的课程, 如“七年(岁) 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岁), 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 必后长者, 始教之让”; “十有三年(十三岁), 学乐诵诗, 学射御” (《礼记·内则》)。成年加冠, 有冠礼。女子受各种妇礼的教育, 成年后并行笄礼。

成年的贵族有享受一切政治权利的机会。除少数由王侯受封土的之外, 很大一部分贵族都能谋得官职。至于贵族死后的丧礼与祭礼, 尤其繁复隆重, 他所享受丧葬规格要与他的身份相适应。贵族由生至死都受礼的支配。

封建时代, 除少数的权力阶级外, 大多数都是被统治的庶民。他们几乎都是佃奴或佃农, 农业是当时政治社会的基础。庶民中的少数经营商业与工业。庶民的生活不是个人的, 甚至也不是家族的, 而是集团的。

这一点, 从《诗经·豳风·七月》中可以窥见: 农奴一年到头辛苦劳作, 上头又有田官监督、公子剥削; 收获了粮食, 要聚集起来送到贵族的仓库; 农事既毕, 还要为贵族统治者猎取野兽, 经办酒宴; 当这些劳役完成后, 他们才能聚在一起享受难得的欢愉。《诗经?魏风?硕鼠》中写道: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 莫我肯顾。逝将去汝, 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正是农奴遭受贵族压迫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庶民的婚姻也有集团的性质。《周官·地官司徒》载: “媒氏, 掌万民之判。凡男女, 自成名以上, 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 女二十而嫁。……中秋之月,令会男女。……若无故而不用令者, 罚之。” 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婚姻自由一说的。

贵族宴饮礼仪

贵族们不仅吃的是珍肴美馔, 还讲究吃的礼仪。贵族们宴饮时, 必须有相当数量、种类的肉食。这些肉食由厨师做好后, 要装入鼎中抬到宴饮的庭院中, 依次排列整齐, 故有“列鼎而食” 之说。列鼎中的肉再盛入一个个俎豆中, 送到每个人的面前, 供人食用。那时没有桌子, 每个人的面前铺着一张席子, 食物摆放在席上, 后世所谓“筵席”、“酒席”, 就是由此产生的。食物端上筵席, 还要按照一定的规矩摆放。据《礼记?曲礼》说, 带骨的肉偏左放, 大块的肉偏右放, 饭食放在人的左面,羹放在人的右面, 肉末和烧肉放在外首, 肉酱放在跟前, 酒放在右边。

贵族们吃饭特别是宴乐的时候, 旁边还要有人奏乐, 其中青铜的编钟是主要的乐器, 故而有“钟鸣鼎食” 之说。此外, 贵族们还有许多特殊的饮食习惯, 如《论语?乡党》中所说的鱼、肉不鲜美不食, 色不好不食, 肉割不正不食, 酱味不相配不食, 席子放不正不食, 等等。

贵族宴饮礼仪西周青铜器毛公鼎

郑周交恶

春秋初期, 列国中最早统一的是郑国。一时郑横行中原, 甚至有吞并中原的野心。

郑国, 国君为姬姓, 伯爵。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 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 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期, 郑桓公看出西周马上就要灭亡, 于是,在太史伯的建议下, 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 号称新郑(今河南新郑), 这是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

同类推荐
  • 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一部关于战争记忆、国家罪行和民族悔罪的政治游记。二战结束七十年来,当正义的一方欢呼胜利,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危险的民族”,又是如何面对自己不光彩的过去?表面看来,德国人对大屠杀的彻底反省,日本对侵略责任的抵死不认,世人有目共睹;然而在历史的阴影下,关于奥斯维辛、广岛、南京这几个炼狱之所,关于历史的胜者审判和历史的纪念泛滥,以及为了实现“正常化”的努力和手段,两个看似迥异的国度,实则都充满了难以分辨是非的灰色地带。走访历史的暧昧角落、捕捉冠冕堂皇话语之下的潜台词,同时作者也不忘一再追问:究竟该由来偿还,这罪孽的报应?
  • 三国大特工

    三国大特工

    特工王磊回到三国,正逢群雄逐鹿之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磊从一个小人物开始,步步为营,收谋士武将,娶娇妻美妾,率铁骑驱逐匈奴,与诸侯争霸三国。普天之下,唯我独尊!
  •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是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有影响的宗教人士,也是中外达官贵人的座上宾、维新派的幕后师爷、孙中山革命党的反对派…… 本书详细记录了李提摩太在晚清45年期间,他在宗教、科学、通讯、国际贸易、赈灾、现代学校和专业学院的创设、现代出版社的建立等几乎所有领域参与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他个人的经历,几乎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激烈较量、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政治经济侵略与思想和技术启蒙的对立统一等重大矛盾,无不生动地体现在他的这部回忆录里。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先秦:文明曙光;秦汉:天下一统;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五代:帝国再造。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海上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海战

    海上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女扮男装钓金龟

    女扮男装钓金龟

    我,一个有些神经兮兮的现代女子,穿越到天冰国,女扮男装,却不知这样的装束,竟惹来了那么多的麻烦,不光男人喜欢,连女人也喜欢……欧阳川温暖的笑容,小王爷深沉的爱,痴情的松哥哥,冷酷的陆丰王爷,唉,明里暗里的勾心斗角,我这身儿男装啊……
  • 鉴阑珊

    鉴阑珊

    作势一把翻云录,来生何德有佳期。我卜过一卦,卦上我来生父母双全,兄弟姊妹情深义重,只不过不是在六界之中,亦不是在六界之外。我生前几番未雨绸缪,晓得那几个杂碎不会这么轻易罢休,师兄不复从前,即便信了依他现在也只会添乱,我欠人良多只一息全部都还尽也好表子里迷了那些人的狗眼。我已暗下在几处布了棋,棋局不显猜得他们几分盘算无人可诉只可远观静待佳音。若我来生平安无事,那便予她一生安好;若我来生命薄福浅,那便留她一寸光阴;若来生能有缘再见,便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英雄联盟之末日之星

    英雄联盟之末日之星

    在无尽星空中,一个可怕的文明即将到来,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地球的守护者选出5位普通的地球人前往瓦罗兰大陆进行试炼,宇坤就是其中之一,看他如何在瓦罗兰大陆闯出一片天地,又是如何拯救地球于危难之中....
  • 故事会(2017年7月下)

    故事会(2017年7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位面老司机

    位面老司机

    位面多部曲第二部《位面神豪论坛》已经发布,欢迎大家移驾新书!……做一名位面司机,搭载各种各样的人。书友群:556333380
  • 问佛剑

    问佛剑

    这是许多江湖故事中一则,悲、喜、恩、怨,只是人们茶语饭后的闲谈。客官,老酒香醇,您不来品品?
  • 动漫红包系统

    动漫红包系统

    此书包含都市,玄幻,奇幻,动漫穿越剧情。都市线,主角一路横扫各方对手。奇幻线主角成为魔王,开始装比的故事。玄幻篇幅较短。250章之后就是动漫穿越部分,穿越动漫世界,攻略女主角的故事。
  • 快穿攻略:男神花式撩

    快穿攻略:男神花式撩

    余津津绑定了男神攻略系统,被它强制性的传送到各个位面完成任务。病娇哥哥√血族伯爵√禁欲总裁√腹黑丞相√偏执皇帝√冰山校车√狼狗竹马√……男神应有尽有,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每个男神都长着一副壳子。“攻来攻去都是一个模样的人,坑鬼咱们出来单挑!”余津津差点想手撕了系统。一旁的男人阴鸷的笑出了声音,阴测测的开口:"来,先过来好好谈谈每次你不认人这笔账要我怎么算!"余津津:……【日更4000√双c√男猪脚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本书又名坑鬼系统的日常挖坑、系统的嘴骗人的鬼。】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也许您是财富多多的企业家,也许您是赫赫有名的作家,也许您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可是,在所有的身份中,父亲这一职务最值得您去付出心血。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亲是孩子眼中的第一快乐天使。大量事实也证明,终其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一个合格的爸爸,胜过100个优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