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先立次子为太子,但由于其自身素质问题,加之做出了一些违禁之事,于是立而又废。废太子后,众皇子觊觎皇位,矛盾更加尖锐,故太子废而复立;八皇子网罗党羽,结党营私,收买人心,其党羽公然推举其为储君,八皇子成为有实力问鼎皇位继承人宝座的人。朝中大臣多为后半生计划,见风使舵,各为其主奔走呼号、摇旗呐喊。这两方面都是能人,四皇子胤祯苦恼于国家当时的困境以及自己处在皇太子和八皇子的政治漩涡之中,其谋士邬先生告诉他:“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胤祯顿悟。于是,四皇子胤祯从谏如流,韬光养晦,不露野心,不结朋党,不谋私利,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他决心一定要对皇上和黎民负责。康熙执政后期,吏治腐败,需要铁腕之人,胤祯力挽狂澜,深得康熙赏识。在康熙去世以后,四皇子胤祯成功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史称为清世祖。诸皇子争了几十年,争得个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胤祯这个“不争”的没有任何资本的皇子,却“争”得皇位大统,正应了“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
“不争”的道理蕴涵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一个狭窄的十字路口,有许多车辆挤在一起,互不相让,把路堵得水泄不通。如果这时能有几辆车从中先退出来,或者掉转车头另行择路,那么,路将会畅通无阻。可见,“不争”会开辟新的成功路径。
著名作家沈从文创作了《边城》《湘行散记》等一系列文学精品,使他在文学上赢得了很大的成功,获得了很大的名声。但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遭到了很多的批评。但沈从文有自己的见解,他“不争”,他喜欢“清静”,采取了超然的态度,常显示出自己不加入的态度。最后,他主动退出,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文学,转而进行文物研究。他的这种“不争”——为图清静而采取回避的态度,受到了很多的批判,包括自己的朋友、战友等,但他不放在心上。他心中自有大智慧,他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新的要求下,写小说有的是新手,年轻的、生活经验丰富的、思想很好的少壮,能够填补这个空缺,写得肯定比我好。”他深深懂得,“不争”未必不是好事。
后来,沈从文在文物研究领域同样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先后写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古代镜子的艺术》等专著。现在的戏剧、电视剧、电影的服装,很多都是根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而制作的。
反过来再看看那些当年参与“争”的人,或者说那些当年“争”了、又“胜”了的人,后来又怎么样呢?又有多少可以留下来的成果呢?而当年“不争”的沈从文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他以他的文学、他的考古学、他的人格、他的智慧,赢得了人生竞争中的最后胜利!
“不争”的低调策略对一个成功者来说,有更深层的意义。有品位的人不一定低调,有内涵的人也不一定低调,成熟的人也可以不低调,但是,反过来说,低调的人更有品位、更有内涵,也更成熟。
因此可以说,“不争”是一个充满大智慧的做人与处世的哲学。可惜的是,两千多年来,能参悟和运用这一做人哲学的人如凤毛麟角。在名利权位面前,人们常常忘乎所以,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巴不得你吃了我,我吞了你。可到头来,这些争得你死我活的人,大都落得个遍体鳞伤、两手空空,有的甚至身败名裂、命赴黄泉。
当然,也有深谙此术并获得成功的人。
三国时的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选择。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华,文名满天下,很受曹操器重。于是,曹操产生了换太子的念头。
曹丕得知消息后十分恐慌,忙向他的贴身大臣贾诩讨教。贾诩说:“愿您有德性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礼数,这样就可以了。”曹丕深以为然。一次,曹操亲征,曹植又在高声朗诵自己做的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却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话也说不出。曹操问他什么原因,曹丕便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却还要挂帅亲征,作为儿子,心里又担忧又难过,所以说不出话来。”
一言既出,满朝肃然,都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动。相反,大家倒觉得曹植只晓得为自己扬名,未免华而不实,有悖人子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国才能吧。结果,曹操还是“按既定方针办”,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魏国皇帝的宝位。
其实刚开始时,曹丕是极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弟弟夺走的,他想拼死一争,却又明知自己的才华远在曹植之下,胜数极微,一时竟束手无策。但他毕竟是个聪明人,经贾诩的点化,脑瓜顿时开窍: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与其争不赢,不如不争,我只需恪守太子的本分,让对方一个人尽情去表演吧,公道自在人心!最后,这场兄弟夺嫡之争,以不争者胜而告终。
此外,另有一民间故事也可做“不争者胜天下”的佐证。
有一个大家族,老爷子年轻时家里有钱,风流成性,养了一大群妻妾,生下了一大堆儿子。眼看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他心想:这么大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是,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于是,儿子们斗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地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从不参与争斗。看着儿子们争来斗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管好。最后,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不争的那个儿子。
以上两个故事都证明了同一道理——不争者胜天下,这一哲学也许更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社会。
某公司的企划部经理由于工作需要调走了,上级决定从企划部中挑选一人接替经理的工作。于是,部门中的两名副经理开始了疯狂的明争暗斗。你拆我的台,我揭你的短,争得不亦乐乎。结果,这两位副经理最终也没有达到目的,因为激烈的争斗,两人的短处都明明白白地显露在了上级面前。最后,反而是一直默默无闻的一名主管得到了这个职位。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争名夺利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有人为的圈套,也有自然的陷阱,它们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无数人都卷了进去。
对此,最聪明的做法是——迅速远离它!因为在横渡江河时,只有远离漩涡的人,才会首先登上成功的彼岸。
置身高处,更需要适时低头
不要以为一时的高处就是人生的终点,其实,一时的高处并不能说明什么,成功更青睐于能在高处低头的人。
有些人做了一点成绩就洋洋得意,自以为高不可攀了,这样的人即使在高处,也注定会栽跟头的。身处高处时,更需要适时的低头。其实,适时的低头不是一种消极的、不情愿的低头,而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消除隐患。
亚伯拉罕·林肯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在当选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一个卑微的鞋匠。而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贵族,自认为是优越的上流人士,他们从未料到有一天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鞋匠的儿子。于是,有的议员想趁林肯在参议院发表演说的时候,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以此来羞辱他。
在林肯刚刚走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位参议员就站起来,态度傲慢地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说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议员都大笑起来,虽然他们自己不能打败林肯,但是有人羞辱了林肯,照样使得他们开心不已。
但林肯脸色很平静,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他才诚恳地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而且我还知道,我做总统永远都无法像我的父亲做鞋匠那样出色。”
参议院陷入一阵静默中,林肯接着又对那个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修理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是我从小就跟随我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看到这样的场景,所有的嘲笑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雷鸣般的掌声。
林肯的父亲确实是个鞋匠,林肯的出身也的确很不好。可是,在他成为深受美国人民尊敬、爱戴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后,仍然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放低姿态,这深深地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心。林肯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高低不是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关键是你要学会低头。
隋朝末年,隋炀帝十分残暴,农民不堪忍受暴政,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帮助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疑心很重。
唐国公李渊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他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觐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隋炀帝迟早会不容他,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以此来败坏自己的名声,还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李渊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试想,假如李渊不主动低头,或者低得很勉强,就有可能被疑心很重的隋炀帝铲除了。因此,成功不会因为曾经处低而失去光彩,而经历过风雨的彩虹只会更加绚丽,同时,尊贵的身份也不会因曾经卑微的行为而掉价。相反,以卑微起身会给本来的尊贵镀上一层更耀眼的光芒。
置身于高处时,不妨学习一下林肯总统的胸怀。人生就是一个舞台,出身的高贵,工作的优越,所处环境的良好都不要成为人们扮演出色主角的障碍。当批评、讪笑、诽谤的语言像石头一样向你砸来时,只要你能像林肯总统一样,不以身份为贵,放低姿态,就可以获得再次的成功。要用自信、胆识与才华勇敢地把那些讥讽踩在脚下,创造自己事业的辉煌,那么,高处不仅不是前进的障碍,还会成为向上迈进的坚实台阶。
低调做人,并不等于低人一等
也许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对待成功的渴望太急切了,所有的人都希望能找到一种成功的捷径。大家都如此急切,甚至导致了心态的扭曲,由“急切”变成了“急躁”。
事实上,因为“急躁”导致失败的事例举不胜举。但是,人们很少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很少变换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难道人们取得成功的办法仅仅就是这一种吗?答案是否定的。高调出击,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相反,低调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失败。关注低调的理由是:实际上,它可能是一种比高调更高明的策略。
按照字典的解释,低调的意思就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这其中蕴涵了一个前提:低调的人是有能力的,只是不显示出来罢了。佛家的禅语中有这样一句话:“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这大概是对低调最为形象的描述了。低调意味着“高”,但同时是“深”藏不露,“高”是“藏”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被称为“低调”。正是这种“深藏不露”,使低调拥有了特殊的魅力!
低调具有的这种特殊魅力,如果你不留意,可能无法察觉。高调的事情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低调却像一杯清茶,一抹幽香,只有你细细品味,才有可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低调的人之所以低调,其实来自于他对自己的一种正确认识。他的低调,决定了他的冷静。在低调者看来,骄傲是很荒谬的事情,因为无论自己过去做了什么事情,都不重要,而自己将要做的事,比已经做了的事总是要重要得多。过去的价值,仅仅就在于它能帮助自己将来做什么。所以,低调者永远不会傲慢、自负,因为他没有傲慢和自负的理由。他总是很谨慎地看待自己的成就和能力。他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这一切外在的条件,自己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
低调是一种古老的智慧!在古汉语中,“智”与“知”本来是同一个字,可以互相通用。知识与智慧当然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无知”当然就不可能有智慧,而大智慧必然也就与丰富的知识联系在了一起。
在中国的历史上,舜是第一个被称为“大智慧”的人。根据史料记载,舜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后母生了一位弟弟叫“象”。孝顺的舜尽管小心地侍奉后母,但还是遭受了无数次的毒打。最后,实在无法在家里待下去了,舜就选择了离家出走,一个人流落到历山脚下开荒种地。
舜与当地的农夫和山林中的鸟兽生活在一起,他观察周围的事物,一切都是那么温馨和睦。于是,舜触景生情,制作了一首首感人的乐歌。他的德行影响了周围所有的人,农夫相互谦让已开垦好的农田,渔民相互谦让自己打鱼的场地,陶匠则做出了更加精美耐用的陶器。舜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人们从四面八方扶老携幼迁过来,希望和舜成为邻居。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他的周围就汇聚成村落,然后就扩大为城镇。后来,天子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了舜做妻子。这两位聪明美丽的妻子给了舜无穷的力量。“无知”的舜总能逢凶化吉,顺利地通过了尧对他的能力所进行的考验。最后,尧将天子之位禅让于舜。
舜用低调的方式成为天子,那真是“大智慧”。但是,舜的大智慧却没有使用什么心计,事实上,他的“大智慧”往往都是以“低调”来行事的。舜从未有意识地去获取民心,也并没有处理任何复杂事务的知识。但是,由于淳朴、坚强、虚心,保证他最终取得了所期望的胜利。舜的胜利说明低调在智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所有的哲人都指出了这个道理。无论是伊斯兰教的圣人,还是基督教的圣人,无不认为:“低调”是最接近智慧的,在通往智慧的道路上,低调是必须经过的道路。虽然低调的人不一定都有智慧,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低调的。
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从人生观上来说低调,其实,低调接近的智慧,不仅仅是使人幸福,使人内心得到安宁,此外,这种智慧还可以运用到实践之中,帮助你完成现实中的事业。
(第二节)行为低调,学会深藏不露
低调的人在行为上总是不显山、不露水,看似平平无奇,其实,这是一种韬光养晦、沉静内敛的处世智慧。低调的人,能够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积蓄力量,麻痹对手,从而躲开嫉妒的目光。
人强则败,要学会弯腰做人
古语讲:“谦受益,满招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