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3300000016

第16章 汉顺帝皇后梁妠临政三朝难称“明后”(2)

赵峻很有才干,在朝廷里有很高的声望。李固曾不远万里拜师学艺,而且为官正直,也是当时有名的大臣。应当说,赵峻、李固这样的名臣被梁太后任用,说明梁太后是有公心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与梁冀共理朝政,这一着棋很英明,梁冀对梁太后来说是安全的象征。事实上梁太后也知道,他的能力和品德是不足以服众的,因此这样的组合显示了梁太后的政治谋略。

梁太后的第二道诏令,便是招三公百官推举贤良方正之士,策问治国安民之道。这个诏令也算是明智的。

四个月后,也就是公元145年正月,小皇帝刘柄突然患病,而且生命垂危。梁冀大将军看到这样的情况,不与梁太后和赵峻、李固商量,擅自寻找帝位继承人,他看中的是渤海王刘鸿的年仅八岁的儿子刘缵,并背着众人把他偷偷接到京师洛阳,准备冲帝一死,便立刻拥刘缵为皇帝。

不久,尽管在御医的不懈努力下,冲帝的生命还是没有保住,梁太后担心扬州、徐州一带的农民起义军会乘机向汉朝发起进攻,于是准备密不报丧。她派人找来赵峻、李固商量此事,梁皇后决定暂时不宣布冲帝驾崩的消息,待确定了帝位继承人后再宣布。不过,李固认为,冲帝虽然年幼,但也是皇帝,不应当隐瞒死讯。梁太后还是倚重李固的,于是同意了李固的建议,对外宣布冲帝驾崩。

宣布之后,朝廷上下议论纷纷。有说被害死的,有说汉朝命苦的,好在还没有引起大的波澜。不过,在新皇帝的人选上,意见开始发生分歧。前面说过,梁冀看中的是渤海王刘鸿的年仅八岁的儿子刘缵,而李固等人认为清河王刘蒜年龄接近二十岁,可以亲自理朝,立他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即位事情已经演化成家族掌权,还是交给刘氏后代直接掌权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因为按李固的说法,把朝权交给年龄接近二十岁的刘蒜,实际上就是让梁家交权,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换一种说法,在不知道刘缵能力如何的情况下,而且在农民起义军不断骚扰的情况下,把朝廷交给一个没有执政经验的孩子是否明智,也是一个问号。

梁太后对李固、赵俊一直是信任的,但是李固出的让梁家交权的主意着实让她失望。不过,她的本家哥哥梁冀的行为也不能让她满意,因为在大家没有商量好之前,梁冀便擅自将皇位继承人确定好,这一方面违反了规矩,打破了梁冀、赵俊、李固三人共同辅佐梁太后的格局,更重要的是梁冀的眼里也没有梁太后。家里家外的事情都让梁太后不满。

在梁冀向梁太后道歉后,梁太后的心里已经倾向于立刘缵,毕竟权力是诱惑人心的,八岁的孩子还能够保证梁太后、梁冀执政,不至于大权落榜。而此时,聪明的李固作了一件糊涂事情。梁太后派人召李固进宫,试图说服他放弃刘蒜而立刘缵,可李固却以“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心理状态回绝了梁太后的诏令。他觉得梁太后的权心太重,已经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了。这样的态度让梁太后再次失望,她完全不能理解李固此时的心理;同时也坚定了她“外人靠不住,上阵还靠父子兵”的想法。梁太后决定,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刘缵为皇帝。

公元145年,朝廷诏告天下,刘缵即皇帝位,是为质帝,年号本初。梁太后仍为太后,临朝执政,梁冀仍为大将军。这样,在汉朝数不胜数的少年皇帝中,又多了一个八岁的小皇帝刘缵。

梁太后通过立刘缵为帝的事情,看出太尉李固已经和她分心,于是便不再限制梁冀的权力。梁冀本是一个飞扬跋扈的人,没有了限制,他更加嚣张。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反感,以李固为首的臣僚纷纷上疏给梁太后,希望她能管一管梁冀,但是上疏没有了回复。大臣与太后的矛盾加深了。

一个突发的事件,让刘缵这个小皇帝送了命。

有一次梁冀在上朝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为一件小事情大骂大臣。本来小皇帝刘缵只是一个看客,不关他的事情。可是,这个八岁的孩子非要说话不可。他在事先没有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当着满朝文武对梁冀说:“你真跋扈,是跋扈将军!”

梁冀当时没有说什么。退朝后他立即训斥小皇帝。可没想到小皇帝也不软,丝毫不能像成人那样念梁冀的知遇之恩。相反,他觉得就是梁冀待人苛刻。

梁冀对这个自己亲手扶植的,而且为他得罪了众多大臣的小皇帝彻底失望。同时他也感到了一丝恐惧,因为这个孩子才八岁,成人亲政后会有他梁冀好果子吃吗?不可能!

梁冀决意搞死小皇帝,另立他人。他又不和梁太后商量,私自做主与宦官商量,将毒药掺在大饼中送给质帝。质帝吃过毒饼中毒身亡。这个仅仅九岁的小皇帝,就这样说了一句心里话,便一命呜呼了。

(3)把持立帝权,又办封后事

把持朝政的跋扈将军梁冀搞死了小皇帝质帝。可是,梁太后、梁冀等人,还没有改变刘氏江山的气魄。此时的汉朝,即使皇帝是个傀儡,也是不得不有的。质帝死后,梁冀与梁太后再次商量,以便尽快立一个新皇帝。

商量来商量去,他们最终选中了汉章帝的曾孙刘志。刘志十五岁,生于帝王之家。最重要的是,刘志算梁氏兄妹的妹夫,实际上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是,当梁太后、梁冀向群臣交代时,没想的事情发生了。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等一班大臣主张立德行兼备的清河王刘蒜为皇帝。

梁太后、梁冀实行高压,怎奈李固一班人等也毫无惧色,搞起了“文谏死”,着实把梁太后、梁冀气得够戗。

不日,梁冀重会公卿大臣,他言辞激烈,试图弹压众人,表示了非刘志不立的态度。很多大臣,包括胡广等人一看形势不妙,便表示臣服。当时只有李固“执迷不悟”,仍然坚持立刘蒜为皇帝,无论梁冀怎样威胁利诱,“我自岿然不动”。梁冀也无计可施,怒气冲冲地去见梁太后告状。

梁太后的胳膊肘当然不能往外拐。于是以梁太后名义下诏,罢免了李固的官职。

刘志在梁氏家族的“关怀”下登上皇帝宝座,梁太后仍然是照方抓药,再次临朝听政,梁冀仍然把持权力,所谓“皇帝易改,江山依旧”。

这时候,内忧外患一起袭来。内有梁冀贪赃枉法、卖官敛财;外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梁太后自然不敢怠慢。她对自己的娘家人梁冀没有办法,只能对农民起义军下狠手。当然,梁太后也是非常懂韬略的。她在弹压农民起义军的同时,也不忘采用怀柔政策。她曾经连续颁布数道诏令,或大赦囚犯,或赈济灾民,或表现出对大臣上疏十分重视。

但是这一切能够挽回颓势吗?虽然这些措施表面上起到了一些作用,其实,众公卿大臣的内心对梁太后根本失去了好感,剩下的只有怨恨了。

公元150年,也就是和平元年。刚刚四十五岁的梁太后因内忧外患、身心疲惫,终于病倒。这位执政六年、临朝四帝的女强人不得不放开了她留恋的权柄。当然,在归天之前,她做出了一个明智之举,将权力归于桓帝刘志。

(4)身后祸患无穷

梁太后虽然离开了人世,但她及她的家族的厄运并没有了结。梁家的势力依然强大,梁太后死去了,梁冀还活着,还在把持朝政,让表面上已经亲政的桓帝的权力大打折扣。

最重要的是,梁家强加给桓帝的皇后梁女莹,还在发挥作用,桓帝最终选择了等待,尽管作为帝王,这是最难以接受的,可是桓帝没有其他办法。

梁女莹是梁太后和梁冀在建和元年——即公元147年的农历六月,也就是刘志称帝的第二年——强迫刘志迎娶的。八月,梁女莹被正式册立为刘志的皇后。

这位小梁皇后借梁冀和梁太后的势力专制内宫,她的生活极其奢华。梁女莹相貌平庸,入宫后非常嫉恨刘志身边那些漂亮的佳丽,采用各种卑鄙的手法,不准她们接近桓帝。桓帝尽管不满,但无可奈何。

公元150年,梁太后死去后,桓帝开始有意疏远皇后。梁女莹遭到冷落,非常不满,尤其是看到桓帝宠幸其他嫔妃,心中便充满怨恨。她开始对那些怀孕的嫔妃下手,必置之死地而后快。桓帝内心是十分清楚的,于是他更加厌恶梁女莹。梁女莹内心郁闷,得了重病,于159年病死宫中。

此时的桓帝刘志已经羽翼丰满,他决定彻底铲除梁家势力。他与身边的宦官单超、唐衡等人密谋除掉已经老朽的梁冀。经过多次缜密策划,他下令行动!御林军千余人包围了梁冀大将军府。梁冀及其正妻孙寿绝望自杀!自此,以梁太后、梁冀、梁女莹为代表的梁家势力土崩瓦解。

唉,梁太后临朝的结局如此可悲,值得后人深思。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二卷)

    中国通史(二卷)

    《中国通史(全2册)》以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起,历代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的事迹,全方位介绍了历朝历代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科技文化的突出一成就,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技等各个领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要理解现实必须懂得历史,借鉴前人得失。《中国通史》正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采用全新的体例形式编纂的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历史的新型图书。
  • 三国之三分天下

    三国之三分天下

    汉贼不两立,王业可偏安。丞相可知这天下究竟有多大?何苦执着于北伐?东吴孙家,北魏曹家,皆汉室子民,同室操戈意义何在?天下三分,便让他三分!诸君随朕一路向西,创立不世霸业!
  • 墨唐

    墨唐

    一个当代宅男穿越到初唐一个墨家子弟身上,就像一滴墨水滴在水杯中,很快,整个大唐就被渲染的乌七八黑。
  • 大国的疤痕

    大国的疤痕

    国土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最敏感的神经。19世纪中叶,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讹诈、抢掠、赔款、割地纷至沓来,放眼望去,大好河山满目疮痍。蜿蜒曲折的国界犹如华夏民族的血脉,雄奇壮美的山川撑起炎黄子孙的脊梁。《大国的疤痕》是耻辱的巨柱,铭刻历史惨痛的一页;《大国的疤痕》是世纪的警钟,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热门推荐
  • 摆渡人

    摆渡人

    人有情欲无法逃避,鬼有执念不可超脱。若想逃避,必遭天谴。若想超脱,必寻因果。天降灵魂摆渡系统,令秦昊从此开启摆渡鬼魂的逆袭生活……
  • 太空清道夫

    太空清道夫

    门口的不速之客是一对年轻人,明显是一对情侣。他们穿着雪白的太空服,取下头盔和镀金面罩后露出两个娃娃脸,大约25岁。两人都很漂亮,浑身洋溢着青春的光辉。他们的小型太空摩托艇停靠在这艘巨大的X-33L空天飞机的进口,X-33L则锚系在这个形状不规则的黑色的小行星上。
  • 反穿之我家太子不称职

    反穿之我家太子不称职

    第一次结婚,新郎和姐姐在一起,第二次结婚,只是一场交易,第三次结婚,只是试婚······他说我尊重你的决定,而她却说,我已经结过三次婚了,不想三次的洞房花烛都是一场空······每次和幸福擦身而过的她又是如何追求她的幸福?最后又是否抓到了她的幸福呢?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千百年来,神话故事一直有着不朽的魅力,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在世界各国代代相传。他们不仅是全人类的一种绝不可多得的、也绝不可能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史无前例的杰作。不论翻译它的人文笔如何笨拙,都无法阻止它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在世界神话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它对西方文学、艺术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均是极为广泛和深远的。这启发我们:若想畅读任一民族之文学艺术作品,深刻理解其思维特性和文化特质,从该民族的神话故事入门,无疑是一条捷径和敲门砖。
  • 感悟:做人做事之道

    感悟:做人做事之道

    来自山西焦煤汾矿集团紫金煤业的周志刚先生,花费数年心血,编选了一本有关做人做事之道的书,嘱我为其作序。初稿是用电脑打印的厚厚的两大本,上卷为做人之道,以“尊、孝、仁、义、礼、智、信、节、忍、诚、谦、宽”为题分为十二个部分;下卷为做事之道,又以“勤、俭、静、思、情、理、法、度、志、毅、谨、恒”也分了十二个部分。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
  • 过江鲫

    过江鲫

    纷飞的白莲,花瓣一叶一叶轻洒,落寞的盛梨,也荡漾在九天间。渺茫几缕浮萍蒙尘,幻墟几丝飘叶染霜。万里冰尽封,千里雪纷飘。荒芜的古道上,残几踏蹄痕。冰雪深处,两行辙迹犹存。北风吹散客车窗边的铃?声,却落不了漫天的萧笛。烈酒几丝,洒在雪中,蒸起清汽。惊起三只鸿雁是谁?那道玄墨轻狂身影,似醉非醉。手中持的青酒壶未闭,跨下的宝马未醒。悬在腰间的枯刀,为他添几分嗜血,披散在肩头的赤发,给他增几分狂野。风雪渐迷离人眼,余夕逐没浪子心。此心已封。朝廷大乱,江湖叛变……九州已乱,四海八荒六合已作混沌二十年的谋划成与败;三百年的宿命生与死。若非花落如雨,又怎惹来过江之鲫?
  • 宁爱美人弃江山

    宁爱美人弃江山

    他们前世新婚蜜月中遇难,他带着记忆穿越,只为不忘却她。他是锦乐的皇帝,她是大梁的公主,他是她前世的爱人,是她今生的杀父仇人。他性格冷僻,却独对她温柔。她投胎转世,经历了亡国亡亲的变故,只求安稳度日。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的世界之空岛历险记

    我的世界之空岛历险记

    *此书已断更,大大们可以移步《我的世界之Pursue》~(这本书前面写的真的烂。。)“这片土地,没人,可以玷污。”这或许是命,他们的责任就在这,从未变过。这颗心或许早已如同荒野,但是他们依旧是旁人眼中顶天立地,无坚不摧的英雄。没人,可以,践踏这片土地,就算有,也要全力驱逐……就算结局是死。
  • 英雄无敌之骷髅来袭

    英雄无敌之骷髅来袭

    林格,一个骷髅兵,因为被人扔出去挡雷,得到造化.....好吧不知道怎么写,这是一个跟英雄无敌很像的世界,在这里有无敌的英雄,强大的生物和傻子一样的主角(作者)新手上路,写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大家喜欢的话可以看看,不喜欢的点一下X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