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3300000024

第24章 北魏文明太后冯氏垂帘听政兴社稷(1)

“文明太后”,是后人对北魏文成帝皇后冯氏的尊称。二十四岁便守寡的冯氏,如同东晋康帝的皇后褚蒜子一样,有胆有识。她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为北魏政权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位卑照样做皇后、太后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冯氏,的确是值得称道的。冯氏本人是死囚犯的女儿,年幼时不得不随姑姑远离家乡,来到北魏后宫充当下女。她勤劳好学,无论是算账、识字,还是宫廷礼仪,都逐渐一一掌握,成为她引起太子拓跋濬注意的资本。

拓跋濬即位后,年仅十五岁的冯氏便登上了皇后宝座。拓跋濬死后,她以非凡的能力垂帘听政二十余年。更重要的是,她听政并不是“看家护院”,而是对北魏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成为后人不得不承认的女政治家之一。

实际上,冯氏自小与北魏宫廷就有关系。她的祖籍虽然是今河北冀县,她自己也生于长安。但是,她的祖父冯文通是北燕国君冯跋的弟弟。在冯跋死后,曾经继承过帝位。她的父亲冯朗为北魏的广平公,因为生母被废黜,成了“多余的人”。于是,冯朗联合胞弟找到大哥冯崇,三人一起投奔北魏。后来,冯朗在北魏犯了死罪后被杀死,女儿冯氏只得找到在皇宫当昭仪的姑姑,在姑姑的帮助下,进后宫当了一名宫女。虽然地位卑微,但不用为生计着急。这对冯氏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了。

冯氏的姑姑冯昭仪当时在宫中有一定地位,对冯氏又很喜欢,于是经常教导冯氏。十一二岁的冯氏在姑姑的调教下非常懂事,加之人又长得漂亮,举止温文尔雅,很快就引起太子拓跋濬的注意。

冯氏和拓跋濬的关系,只能算少小相识,因为拓跋濬的年龄比冯氏还小三岁。所谓的钟爱,无非是少年的懵懂感情。但是,太子即位后情况则不然了。当时,冯氏和拓跋濬常常在一起玩耍,成人们觉得他们也算两小无猜。虽然后宫女子很多,但拓跋濬就是愿意和冯氏在一起,有时候见不到,拓跋濬还耍太子脾气呢。

公元452年,太武帝为中常侍宗爱所杀。十二岁的太子拓跋濬继承帝位,当了皇帝,冯氏被封为贵人,但当时皇后位空缺。四年之后,冯氏终于超越众多嫔妃,被拓跋濬立为皇后,即后人所称的文明皇后。此时她年仅十五岁。

拓跋濬在位十三年,朝权基本上掌握在大臣手里。这时,北魏已经统一北中国,实力日渐强大,但太武帝平定四方的统一战争,也耗尽了北魏的国力。再加上内侍宗爱连杀了两个皇帝,朝野上下惶惶不安。所以拓跋濬上台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宽刑简政,稳定民心。

拓跋濬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听从群臣的进谏,废除了拓拔焘打压佛教的政策,在国家统一管理佛教事务的基础上,有序地发展了佛教,目的也是加强国家对佛教的控制。同时,拓跋濬加强法制建设,使北魏的统治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此外,在大臣的建议下,拓跋濬还注重官僚体制建设和加强监察的制度,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贪污行为,但也使官吏不得不有所收敛。

实际上,拓跋濬从小就在祖父拓拔焘身边长大,也很想像祖父那样东征西讨,创立一番伟业。但是拓拔焘在统一四方的战争中消耗了北魏大量的国力。所以拓跋濬登基之后,不得不采取与民休养的政策。

不过,年少的拓跋濬是一个善弓马、骑术的鲜卑人,他始终没有忘记习武。

有一次,他与众臣在灵丘南面的山下习武。突发奇想,让群臣仰射高四百余丈的山峰。群臣射出的箭中途便往下落,没有一个能射过山顶的。拓跋濬见状笑了笑,他手执千斤弓,利箭脱弦而出,高出山峰30多米方坠下。群臣见此,无不欢呼万岁。拓跋濬十分得意,便在射箭的地方立碑纪念。

这段故事虽需要认真的考证,但是,我们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青年时期的拓跋濬秉承了鲜卑人的习武风尚,而且非常注意锻炼。

可是,就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拓跋濬突然患病,不久便死去。二十八岁的冯氏立即成了寡妇。

根据魏国旧制,皇帝驾崩,三天后要把他生前的御服器物一并烧焚。举行此仪式期间,朝廷百官和宫中嫔妃要哭灵。

冯氏年轻丧夫,痛不欲生,悲啼着跳入火堆,左右急忙救治,好长时间冯氏才苏醒过来。无论如何冯氏的初衷是真情使然还是假戏真做,这千古一跳,已昭显出冯后无比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

几天之后,政权交给了她十二岁的儿子、太子拓拔弘,拓拔弘就是北魏献文帝。冯氏则被尊称为皇太后。

冯氏在初当皇太后时,并没有想做临朝听政之类的事情,只是后来朝廷的情况将她这个年轻的皇太后推向了前台。

由于献文帝年龄太小,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觉得皇帝可欺负,就试图建立独裁统治,他竟然盗用献文帝的名义滥杀无辜,甚至大臣也不能幸免。

面对这种情况,大臣们终日惶惶不安,纷纷找献文帝诉苦。年少的皇帝也没有办法,只好到皇太后冯氏面前讨策。

实际上,面对乙浑这种霸道的人,无非是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打,采取硬的一手,以牙还牙,将其除掉;二是采取怀柔政策,封以高管厚禄,使其良心发现,停止杀人,安心朝政。

文明太后一开始也采取后一种办法,她也是不敢公然得罪乙浑的,只好封他为丞相,这几乎是朝廷中臣子的最高礼遇了。

但是,已经昏了头的乙浑并没有感到“皇恩浩荡”,反倒觉得朝廷可欺,于是变本加厉,甚至与心腹讨论推翻朝廷、自立为帝。

最初,献文帝不断把状告到冯氏处的时候,冯氏并没有特别在意。后来,近臣不断把乙浑的恶劣行径反馈给冯氏时,冯氏开始琢磨起来了。加之,乙浑欲自立为帝的消息传到了冯氏耳里,这位北魏的皇太后知道,即使作为一名女子,自己也必须挺身而出了。她必须抛弃怀柔政策,丢弃幻想,必须用杀人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经过反复权衡和密谋,冯氏命令自己的心腹元丕、元贺、牛益得等人率领军队,将乙浑杀死,以彻底解决问题。杀乙浑的行动虽然惊心动魄,但有惊无险,最终把不可一世的乙浑杀死在他自己的府上。北魏的朝廷基本可以大大地喘一口气了。

许多大臣从这次除掉乙浑的行动中,看到了冯氏的坚强和能力。于是,一些大臣随即劝进,希望冯氏临朝听政,而不是年纪轻轻的就在后宫里养闲。冯氏经过慎重考虑,答应了大臣们的请求,宣布临朝听政。

虽然冯氏有能力、有胆识,还有一些运气,但是,冯氏本人对朝权并不感兴趣,也不愿意每天日里万机,处理琐碎的宫廷事务。她把中书令高允、中书侍郎高闾和贾秀三人叫到宫里,协助她处理政务。这三人每天充当秘书的角色,先将政务的处理意见搞出来,重大事务再报给太后。

当朝一年后,十三岁的献文帝便由贵人李氏生下一子,当了父亲。北魏的做法很残酷,妃子一旦生下皇子,且皇子被立为太子后,妃子就被立即处死,以便防止外戚专权。

李贵人是南朝梁国人,非常美丽,在北梁之战中被俘获。献文帝一见见她就非常喜欢。临幸后,封其为贵人。要杀掉李贵人,献文帝是有些不舍的,但是太后坚持这么做,并且宣称由自己抚养这个皇孙。李贵人无奈地充当了北魏皇家“家法”的牺牲品。

原来,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在立儿子拓跋嗣为太子前,先杀了拓跋嗣的生母,然后把拓跋嗣召至座前训话,说:“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参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拓跋嗣就是后来的太宗明元帝,他天性纯孝,当时就哭得浑身乱抖,惹得道武帝派人把他架出殿外。不久,道武帝就被另一个儿子清河王拓跋绍所弑。拓跋嗣继位后,虽然感念生母,但立子杀母作为北魏一朝的“祖宗家法”并未废止,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除了肃宗孝明帝亲母胡太后外,储君生母无一例外,全被赐死。当然,究竟是自杀还是宫人代劳,史无明载。

事实上,文明太后冯氏还是遵守祖制的,她在赐死了李贵人后,立即将皇孙拓拔宏接到身边抚养,并且在和献文帝沟通后,宣布归政于献文帝。为了保全献文帝,文明太后将自己的哥哥冯熙提拔成太傅,督导献文帝执政。

在这短暂的一年听政中,文明太后的行为还是可圈可点的。如果照此下去,文明太后的名誉会更高一些,但是,经历过听政的文明太后却与从前不同了。她虽然抚养着孙子,可权力的诱惑时时萦绕着她,并且挥之不去。

(2)虎毒也食子,权力第一位

献文帝亲政后,在许多事情上还是拿不了主意,重大事情还得向文明太后讨教,得到太后的许可后才能下诏令。关于这一点,有人说是献文帝年幼、尊老;还有人说是文明太后权力欲强。

从今天的情况看,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搞政治的人,三十岁、四十岁还嫌嫩呢,何况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呢?

当然,我们从康熙八岁除鳌拜的历史典故中也能看出,还是有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情况的。

渐渐的,权力之争使冯太后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母子间渐渐有了隔膜。

另外,冯太后当时还不到三十岁,年轻守寡,生活便有些不检点,与臣子李奕有了那么点儿情事。献文帝年轻好面子,听到外面的流言蜚语,心中生气,认为李奕给自己死去的父皇“大戴绿帽”,真真“是可忍受孰不可忍”。

恰巧这时,有人告发李奕的弟弟李敷在相州刺史任上时受纳贿赂。献文帝趁机命人依法“连座”,杀死了李奕、李敷兄弟两家人。

情夫被杀,冯太后内心十分怨恨。但她表面上却不表示出会,而是在喑中注视朝臣的动向,和自己儿子的下一步行动。由于母子失和,加上政事不顺,小皇帝亲政不到一年,便对权利与富贵没有了兴趣,要把帝位禅让给叔叔京兆王拓跋子推。这件事带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他们都认为,要禅位也只能让皇太子继位。

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献文帝拓跋弘把帝位禅给了六岁的儿子拓跋宏。谁知,这个小小的拓跋宏在禅位大典上居然疯狂飚泪,献文帝奇怪地问他为何伤心。拓跋宏回答说:“代亲之感,内切于心!”言辞令人感动。他就是日后名声赫赫的孝文帝。

献文帝把帝位内禅给太子后,实际朝权还握在他手中。此时,他勤于政事,赏罚严明,慎择官员,进廉退贪。尤其大案要案的判决上慎之又慎,魏王朝刑虐过度的旧例从此得以改变。

经过几年观察,冯太后觉得拓跋弘越来越英明了,在政事的处理上越来越不听从自己这个母后的了。因此,母子两人的关系一天比一天疏远。在相互猜忌中,冯太后起了杀心,于公元476年夏天的某个夜晚,冯太后派人在酒中下毒,鸩杀了自己的儿子。

(3)文明太后与权力太后

冯太后又升一格,以太皇太后的身份重新主持国家大政。

孝文帝拓跋宏此时仅仅是十二岁的小孩子,但他天性至孝,对祖母能够承颜顺志,躬亲伏侍,事无大小,都听祖母冯太后的决断。

冯太后虽然是女人,但她悟性好,为人聪明,处理政务很有一套。加上孝顺的孝文帝不敢违背祖母的意愿,大事小情都一一禀明冯太后。所以,国家大事都由她一个人拍板决定。

因为孝文帝年幼,冯太后写了三百多篇《劝诫歌》,以及十八篇《皇诰》,用来教孝文帝修养品行和节操,作个好皇帝。她还尊重儒学,在长安立了文宣王庙。

冯太后是个俭朴的人,不喜喜欢奢华的饰品,吃的东西很简单,穿的衣服也很朴素。但冯太后信佛敬佛,因而花费的钱财非常多,金玉珍宝成斗成斗地装嵌于佛堂、佛像上,形制恢宏,至今可见。

冯太后在管理下人上要求很严格、不徇私。左右侍奉之人即使有小过错,她也要进行处罚,大加鞭挞。然而她有个好处,就是过了事儿就忘记了一样,对人还像开始那么好,还会给人富贵。所以身边的到死都很忠诚。

冯氏虽然贵为太后,但正值青壮年,在处理朝政之余,有着丰富的私生活,王睿、李冲最受冯太后爱宠。

王睿,字洛诚,他的父亲是个江湖术士,以天文卜筮为生。王睿子承父业,也靠卜筮术养活自己。王睿长得身材伟岸,容貌出众。有一次,因为某事得到了冯太后的接见,他出众的容貌令太后一见钟情。被太后召来侍寝后,马上被破格晋升为给事中。没多长时间,又相继升为散骑常侍、侍中、吏部尚书等职,后来竟然赐给他太原公的封号。真是“内参机密,外豫政事”,一天比一天受宠。

太和二年,冯太后与孝文帝率领百官和宫人到虎圈去赏虎。有一只吊晴大老虎突然从阁道上冲出来,直奔御座而来。负责守卫的兵士和宫人吓得四散奔逃,只有王睿一个人毫无惧色,挡在冯太后和小皇帝面前,挥舞着方天画戟挡住老虎。他的样子非常英武,竟然把老虎吓退了!

从此以后,王睿更令冯太后的信任了。第二年,就被升为尚书令,还封了中山王。由于王睿与冯太后好得如胶似漆,冯太后私下里赏赐他的珍玩不计其数,都是在夜里两人尽兴之后,让宦官们用大蓬车装着宫中的宝物往王睿府里送;除此之外,还明着赏赐给他田园、牛马、奴婢、杂畜等物。为了掩人耳目,在赏赐王睿的同时,还对与他同等官职的大臣一道封赏,花费财物数以万计。

同类推荐
  • 长安教父

    长安教父

    “既然让我活了下来,我就不会白白的活着。”高远看着脚下的长安城,眼中燃烧起熊熊烈火……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逆天改变者

    逆天改变者

    一位见多识广的富二代,在漂亮女友的帮助下,意外的摔下悬崖,卷入了历史的纷争中,用现代人的知识改变历史,用发展的视角,重塑历史,在生死的徘徊中求存,在波橘云诡中求变,用经济这个支点去撬动腐败的大明王朝,通过影响最聪明人嘉靖,而影响天下,从而掀开了改变历史的宏图大卷。
  • 历史不忍细看:超值白金版

    历史不忍细看:超值白金版

    人类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当我们重新斟酌历史深处隐藏的一切时,会发现,它是在一个个怪圈中循环演进,无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段争逐史,又或是一处半壁残垣、古墓深山,都浸染了既显多情又显残忍的史家定律。然而,正是让人惊叹的历史内幕和演进规则,让我们有了在史海中畅游和挖掘的欲望,体验破解真相的快感,感受灵魂深处的酣畅。《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2)》涉猎范围广泛,内容深浅合宜,情节充满轶趣,语言生动活泼,可以帮助读者掌握研究历史和探求真相的方法,从中获得探索发现的规律,引发深层次的解读思考,扩大视野,重塑历史观念。
  •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皇后,用智慧改写着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改写着封建王朝的命运。如果说,《甄嬛传》是一个女人的一场精彩,那么,这里就是一堆女人的一堆精彩!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了解皇后,也就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热门推荐
  •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的青春我做主

    好书是具有生命力的。一本好书,我们拿在手上,揣在兜里,或者放在枕边,会感觉到它和我们的心一起跳动。在这套“生活认知成长青春励志故事”里,编者推荐给青少年读者的是充满活力的大众文化形态的小小说佳品荟萃。这本《我的青春我做主》(作者杨晓敏)是其中一册。 《我的青春我做主》收录了《一个人的俄罗斯情结》;《听课的老头儿》等作品。
  • 始觉冬意深

    始觉冬意深

    这是一个关于嬗变的故事。一个是天之骄子,一个是旷世奇才,他们是从小争到大的夙敌。一个是内敛深沉、心细如发的寰宇总裁,一个是狷狂张扬,盛气凌人的黑帮痞少。而她,祈愿,只是一个唯钱是从的小孤女,傅觉冬和贺意深这俩生死宿敌这次居然将争夺的砝码压在她身上……
  • 绝世魔皇

    绝世魔皇

    魔皇焚天修为绝强,叱咤魔界一生,却被美女心腹用毒算计。所幸神魂未灭,重生在人界叶麟之身。这一世,他身负上古魔炎,誓要找她一雪前仇!为了复仇,为了生存,他步步为营,终于重回巅峰!王者再临,成就绝世魔神!
  • 梦比优斯里的迪迦

    梦比优斯里的迪迦

    因为林宇的融合技术,将迪迦奥特曼的世界与梦比优斯奥特曼融合在了一起,并成为了这个综合世界里面的迪迦奥特曼。当他以为化身迪迦是个意外时,却发现其中的故事并不简单……
  • 密室暗枪

    密室暗枪

    还差几分钟就到晚上八点了。一栋中高档写字楼的大门口,一下子涌出一群男男女女,这些丽丽贸易公司的白领们穿着清一色灰色公司制服,为首那个叫方妮的一出了门就开始一路小跑,落在她后面的几个人一面向对面职员宿舍所在的荷苑小区快步走着,一面叽叽喳喳地抱怨:“偏到快下班时才开会,差点误了看《密室暗枪》!”“胡总明早要搭飞机去上海公干,所以要安排一下呀!”“我们算幸运的,张经理和胡小东还被她扣在办公室商量工作呢。”“快走吧,电视剧马上开演了!”
  • 追梦篮球

    追梦篮球

    “我不想成为他的影子。”于是,林秀选择了他的路子,只为证明自己比他更强!
  • 高峰乔松亿禅师语录

    高峰乔松亿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者心甘

    愿者心甘

    顾信则在人生平稳顺遂后重遇年少时没来得及开始的旧爱。他看到她过得不好,得知她孤身一人,甚至,意识到她还爱着自己。当多年前的真相揭开,他才知道自己亏欠她甚深。顾信则无奈地说,你我之间,总是一错再错。面对难解的困局,霍雪融不知道如何原宥。一封来自八年前的自己的信,跨越了时光,将幸福传达到她手中。霍雪融释然地说,就算再重蹈覆辙,我亦心甘情愿。
  • 浮生记之若梦流年

    浮生记之若梦流年

    三生石畔,看到的是前世凄凉。预世镜前,看到的是今世之殇。难道注定不得善终?难道一定要舍弃所爱?不,她从不屈服,从不认命。什么天道,什么预言“我命由我不由天”她就是要逆天改命。在她搅得翻天覆地之时却落入一个怀抱听那人说“我陪你”,看着此人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幸福,却见那人俯身在她耳边轻吹一口气,声音低哑的说到:“回家之后我要奖励。”
  • 被时间遗忘的恋人

    被时间遗忘的恋人

    他傲然,强势,带着不可一世的霸气,却偏偏栽在她手中。她喜欢弹琴,他就送她许多琴;她喜欢打拳,他就在家里建了健身房。她说喜欢他离她远一点,他却突然壁咚她。欸?这打开方式不对啊。他缓缓吐出"自动忽略后面五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