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3300000004

第4章 汉文帝皇后窦氏干政及三朝(1)

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氏先后干政文帝、景帝、武帝前期三朝。她出身微贱,也并非册立皇后之后生子,而是通过生下刘启、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后的。她推崇黄老思想,在对人方面尽管没有刘邦吕后的阴毒,却也有自己的一套。她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皇帝位不传子而传弟的先例。另外,她虽然眼睛失明了,但在她干政的时期,景帝、武帝分别废过太子,这不能不说多少与窦氏有关。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文帝、景帝时期,曾出现过“文景之治”,应当说窦氏也是有贡献的。

(1)文帝时期,基本坚守妇道

吕雉及吕氏家族当政十五年,阴毒至极,把刘邦的八个儿子杀了四个。代王刘恒本分老实,从不参与国家大事,封国地点又偏僻,加之其母薄夫人为人小心,从没有与吕雉结怨,所以母子得以幸存。

吕后病死时,刘邦的儿子只有淮南王和代王刘恒了。陈平、周勃铲除吕氏家族后,众臣经过一番权衡,决定将刘邦的嫔妃薄夫人所生的、二十二岁的刘恒立为皇帝,是为文帝。

在刘恒称帝之前,他的结发正妻即代王妃王氏便死了,而且她所生的四个儿子在刘恒称帝不久也相继病死,所以文帝刘恒没有嫡子。王氏死后,窦氏便成了代王妃。

其实,窦氏本是汉高祖刘邦的宫女,出身微贱,在刘邦当皇帝时没有被其临幸。刘邦死后,吕雉将未被刘邦临幸的宫女分别赐给了诸侯王,每王五人。窦氏等五人被赐给了刘邦之子代王刘恒。

据史书记载,窦氏出宫时年纪尚小,而且妩媚动人,可人喜爱。自成为代王刘恒的王妃后,深得刘恒的喜欢,所以不断被刘恒临幸,没过几年,窦氏便生了一女,取名刘嫖。后来又连续生下了两个男孩儿,分别取名刘启、刘武。

在帝位稳定后,大臣们开始关注国家之根本——皇太子问题和皇后问题。既然没有“嫡”了,于是就关注“长”。在刘恒的诸子中,最大的就是窦氏所生的刘启,所以十岁的刘启顺利地被立为皇太子。第二年,窦氏所生的女儿刘嫖也被封为馆陶长公主;二儿子刘武被封为代王,过了两年,又改封为地点富足的淮阳王。三个孩子的未来有了着落,是窦氏的最大慰藉。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大多数朝代均以“嫡长”为继承的主要方式,但实际上皇后和皇太子是分开说的。立皇太子虽然以皇后所生的儿子为主,但并不是说皇后生的儿子必须立为皇太子。也就是说,刘启虽然被立为皇太子,刘恒也没有了皇后,但皇后的凤冠并不一定落在刘启的母亲窦氏头上。通过母以子贵而尊为皇太后的比比皆是,可是通过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后的却不多。窦氏则算是很幸运的一位。

在解决了皇太子问题后,一些大臣便催促文帝立皇后。文帝不过有两种选择,一是立皇太子刘启的母亲窦氏为皇后;二是另择皇后。刘恒虽也有多个嫔妃,但他本人对女色并无偏重,加之他对窦氏印象不错,又考虑到立皇太子母有利于皇室的一脉相承。且窦氏本人虽然是出身微贱,但并没有什么劣迹,于是窦氏被立为皇后。这似乎大出汉室国戚的意料之外,他们没想到刘邦昔日不宠幸的女子,日后会成为汉室的皇后。这就叫风水轮流转。

窦氏被封为皇后之后,文帝刘恒也按惯例封已经死去多年的窦氏父母为安成侯、安成侯夫人。窦氏有兄弟两个。哥哥窦长君便继承了安成侯位,也算是贵族了。但他非常明智,从不颐指气使地以皇亲国戚自居。

窦氏的弟弟窦少君早年被人贩子拐卖,不知去向。窦氏封后不久,便有个名叫窦少君的人上书,自称是窦氏的弟弟。

文帝派人召那人入京审查。那个人清晰地说出了窦氏家早年的情况以及原来的家庭地址。于是,窦皇后出面亲自考察。

那人回忆了与姐姐相处的日子。他满怀深情地说道:“姐姐选入宫前,还为我洗澡、喂饭。我们在驿站和她分别,然后姐姐才被带走的。”

念旧重情的窦氏此时已经不能自持,她抱着那人痛哭起来,认定此人便是弟弟窦少君。文帝刘恒重重地赏赐了窦少君。

窦少君虽然一介平民,但懂得克己,谦逊有礼。文帝对窦氏一家非常赞赏,后来一直对他们不错,而且政治上也非常信任他们,许多政治方面的事情也找窦氏商量。

这一时期,窦氏的干政主要表现在对文帝的影响方面。

文帝沿用惠帝以来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统治国家,这对于汉朝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有利的。窦氏作为皇后,主动率领皇太子刘启以及本家兄弟,努力学习黄老思想,这也为她日后的干政打下了基础。

不过,窦氏的身体不济,在一场大病后眼睛失明,逐渐被文帝冷淡。在帝王之家,不管是皇后还是嫔妃,总有一天是要失宠于皇帝的,如果不能耐住寂寞,那将是危险的。出于对皇太子的未来,及本家兄弟荣华富贵的考虑,失宠后的窦氏仍然恪守妇道,对于文帝的一些大政方针,还是愿意参与的。

(2)景帝时期,试图改变皇位继承体制

公元前157年,即文帝后元七年,执政二十三年的汉文帝病逝,三十二岁的皇太子刘启即皇帝位,是为景帝。窦氏则成为了皇太后。

提起景帝,是不能不提平定七国之乱的。公元前180年,代王刘恒继承帝位,他就是汉文帝。他的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刘启当时只有九岁,活泼好动,很喜欢玩一种叫做博红的游戏。这种游戏就像现在棋类智力游戏,有棋盘和棋子,也要分出输赢。当时这种游戏很盛行。

司马迁在《史记·吴王刘濞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汉文帝执政的时候,有一次,吴国的太子来就都,在皇宫里与皇太子刘启一起喝酒、玩博戏。吴国太子与刘启都是小孩子,又都是王室子弟,所以都比较争强好胜,谁也不肯服输。在玩的时候就发生了争执。吴太子性格比较蛮横,平时说一不二,霸道惯了,根本没把皇太子刘启放在眼里,所以对刘启说话很没礼貌。皇太子刘启哪里受过这等气,他抓起博戏用的棋盘就朝吴国扔了过去,没想到竟然一下子击中了要害,把吴国太子给打死了!

吴国太子的遗体被送回吴国安葬。

吴王刘濞异常悲愤。悲的是自己的儿子活蹦乱跳地去了京都,回来时却是冷冰冰的尸体。他愤的是:自己是高祖刘邦的亲侄子,跟皇帝是刘氏同宗一脉相承。自己的儿子既然死在了长安,那就葬在长安罢了,何必再千里迢迢地送回吴国来安葬?

从此以后,怀恨在心的吴王刘濞不再遵循藩臣的礼节,并且称病不上朝,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派使节到朝廷去应付一下。

文帝自然明白刘濞不守臣礼的原因。但他还想证实一下。有一次,吴王刘濞派使者前来觐见时,他马上把吴使抓起来质问。

吴国的使者诚实地回答说:“吴王的确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朝廷多次审讯吴国派来的使者,吴王怕皇上怪罪,心中非常惶恐,所以才说是身体有病不能上朝。请求陛下原谅吴王以前的过失,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汉文帝听后,想了想,就放了吴国的使者,又赐给吴王倚几与手杖,说:“既然吴王的年纪已经很老了,以后就可以不用上朝了。”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等于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时,曾经以博戏的棋盘打死吴国太子的刘启已经当了皇帝,就是汉景帝。当时,吴王刘濞已经有二十多年不上朝了。

汉景帝刘启的执政思路和他的父亲汉文帝有很大不同。汉景帝“外尚无为而内崇刑名,好嫉恨,刻薄寡恩”。对于诸侯王割据一方各自为政,不听朝廷调遣,他心中早已经非常不满。即位之后,他重用晁错,修改法令,推行“强干弱枝”的政策,一步步把诸侯的封地收回到进行手中,以“尊天子而安宗庙”。

当时,各个诸侯国中,要数吴国的国力最强盛。吴王刘濞虽已经六十二岁了,但姜还是老的辣!他的管理经验、作战经验都不容小视,又和景帝有杀子之仇。因此,得到景帝将“削夺诸侯封地收归中央”这个消息,他再也按捺不住了,旧仇新恨一起迸发,他马上联合楚王等其他六个刘氏同姓王,商定要共同起兵。

景帝三年正月,吴王的军队渡过了淮河,与楚王的军队会合。吴王又派使者给其他诸侯王送信,号召各路诸侯一起发兵,并许以高官厚禄。很快,吴楚联军西破棘壁,攻入梁国。梁国是汉景帝的弟弟刘武的封国。梁国被攻破后,吴楚军一路攻杀,势如破竹,很快就与胶西、胶东等几位诸侯王合军一处,一起包围了齐国。

七王叛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长安。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带军队前去阻止吴楚联军。任命曲周侯郦寄为大将,率领部队攻打赵军,最终将七国全部平定。

景帝四年,因为窦氏非常思念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梁王刘武。景帝便召宣刘武入朝觐见。

景帝非常热情地款待了这位同母弟弟,奏请窦氏以及皇亲国戚一同赴宴。在宴席间,刘启喝到兴致盎然时,对刘武随口说道:“朕千秋万岁以后,把帝位传给你如何?你干不干?”

当时景帝虽然已经有了几个儿子,但他才二十六岁,还没有急于立皇太子,所以这样的玩笑说出来异常敏感。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实际上,景帝说完后,已经觉得失言,但覆水难收,不能收回了。刘武当然喜不胜收,但他还算理智,没有敢发表言论。可皇太后窦氏则不然,不仅听后特别高兴,而且还当了真。因为她平时就特别喜欢小儿子刘武,所以连声称好。

在景帝刘启非常尴尬的情况下,窦氏的亲侄子、非常明事理的窦婴看出了刘启的心思,于是端起一杯酒,来到景帝面前,大声说道:“皇位父子相传,这是汉家的祖制,不能轻易破坏,皇帝怎么能传给梁王呢?”他又转身对众人说道,“这不过是皇上的一句玩笑,来!我们喝酒吧。”

窦婴的话解了景帝的围,但也得罪了窦氏和刘武。过了好几天,气急败坏的窦氏仍然愤恨难平,她下令把窦婴从皇亲国戚的名单上除名,使他成为平民。同时也迈出了政策上干政之外,又试图改变皇位继承制的愚蠢的一步。让窦氏没有想到的是,日后窦婴得到了景帝的儿子武帝的重用,还官拜丞相。当然这是后话了。

事实上,景帝的一句玩笑不仅窦氏当了真,同时也使公卿大臣非常不满,他们纷纷上疏予以制止,这使窦氏的对立面陡然增加。大臣们看到,景帝必须及早立皇太子,只有这样才能使窦氏、刘武或者窦氏家族死心,于是他们连续上疏,以国家根本为理由,不断进谏,要求册立皇太子。

景帝立即抓住这一时机,表示听从大臣们的建议册立皇太子。他为了不使母亲过于伤心,还曾为此事见窦氏,但窦氏坚决不从,并表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皇帝不应说话反悔”。此时,景帝也不顾窦氏的反应了,在经过一番权衡后,立儿子刘荣为皇太子。

窦氏为此愤愤不平,总是找理由难为皇帝。景帝心疼母亲,也就忍了,在许多国事上听命于她。渐渐地哄得窦氏的心情有了好转。可是,谁也没想到,是景帝自己再次挑起了窦氏的这根筋。

就在景帝刘启立刘荣为皇太子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景帝又想废太子。窦氏也从别人口中知道了一些,也是极力说服景帝废了皇太子,她还拿汉家天下说事情,搞得景帝无可奈何、心烦意乱。于是,追求完美的景帝下令废了皇太子刘荣。实际上,窦氏并没有忘掉让小儿子继皇位的事情。她看到刘荣被废后,再次找到景帝,要求立刘武为皇太弟。她态度强硬,也不给皇帝留面子,常常把话说得很重,使景帝很没有面子。

大臣们又开始反击窦氏。有个叫袁盎的大臣上疏认为窦氏的说法不妥,并且据理力争,态度极为鲜明,为了国家根本,不惜得罪窦氏和刘武。景帝刘启非常感动。

公元前150年,景帝刘启改立儿子刘彻——就是日后非常有作为的汉武帝——为皇太子。窦太后的愿望再次落空。

梁王刘武听说袁盎从中作梗后非常憎恨袁盎,气急败坏地派刺客去刺杀他。景帝龙颜大怒,敕令追拿凶手。刘武着实吓个半死,怕事情败露后景帝不饶他,弄不好会满门抄斩。于是他迫令刺客自杀,又托姐姐馆陶长公主到景帝处斡旋。

本来气愤之极的景帝是要把事情搞清的,无奈窦太后立即出面干预,她以死相威胁,景帝无可奈何,只得把梁王无罪释放。但从心里面,对窦太后、梁王刘武等一干亲属的感情日渐淡薄。

此事六年后的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病死。窦太后整日哭泣,认为是景帝刘启杀了她的小儿子。尽管刘启念及母子感情,多次向她解释,可是窦太后铁了心肠,不改观点。孝顺的景帝看着已经失明多年的母亲如此伤心,心里也很难受。他想了很多主意,试图安慰母亲,都是无功而返。正愁没了办法的时候,他的姐姐馆陶长公主为他出了个主意,让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王,刘武的五个女儿也给封地。这样,刘武的一个王变成了五个王。

其实,这个主意并不高明,可是,仁孝的景帝居然采纳了,最重要的是窦太后也真的满意了。唉!皇帝自有皇帝的苦啊!

景帝当政的时候,在秦朝遭到禁锢的儒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渐渐地与窦太后推崇的黄老思想相抗衡,这是窦太后所不容的。

其实,景帝对儒学并没有什么反感,所以才有了两种思想的对抗局面。而窦太后坚决维护黄老思想的统治地位,她不许儿子在执政思想方面有什么动摇,于是开始打击儒学思想。

有一次,有一个叫辕固生的人,当着窦太后的面说了不少驳斥黄老思想的话,结果窦太后大怒,下令将辕固生扔进野猪圈,让他与野猪搏斗,杀鸡儆猴,给一些人脸色看。

仁慈的景帝没有坐视不管,他暗中派人将一把短剑扔进猪圈,辕固生刺死野猪,才保了性命。事后不久,景帝还把辕固生外放京师,给了一官半职。

除了窦太后干政令景帝非常苦恼外,薄太后对景帝婚姻的干涉,也令景帝痛苦不堪。

薄太后是刘邦的妃子,文帝刘恒的生母。刘恒即位后,尊薄姬为太后,史称薄皇太后。刘启当太子时,就到了大婚的年龄,薄太后出于巩固、维护薄氏外戚势力的目的,便把自己娘家一个远房亲亲戚的女儿小薄氏许配给刘启为妃。小薄氏虽然天生丽质,可刘启并不喜欢她。但他又不敢违抗祖母的命令,只好立小薄氏为皇太子妃。在众多的妃子中,薄妃的地位最高,然而,皇太子刘启却很少临幸她,所以她也没能生有子嗣。

汉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即位后,他尊生母窦皇后为皇太后、祖母薄太后为太皇太后。虽然他非常不喜欢的薄妃,但却只能顺从祖母的意思,立了薄妃为皇后。

作为薄太后巩固薄氏外戚势力的牺牲品,小薄氏的命运是悲惨的,无论是做皇太子妃,还是做皇后,她始终没有得到景帝的喜爱,常年独守空房,无数次独自饮泣,薄太后对此也无计可施。

小薄氏做皇后的第六年,其靠山薄太后病死了。薄太后尸骨未寒,薄皇后便被废黜,打入别宫。这件事情也有窦氏的“功劳”。

同类推荐
  • 轻拂黄沙之封神

    轻拂黄沙之封神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历史是胜利者打扮的小姑娘,自然看到的是想让你看到的东西。多少真相,悄然掩盖在黄沙之下。讲礼的周从不正面回应自己造反的不合理,也不敢取而代之称帝,只是默默给自己加了王爵。经历不一样的封神年代,他来了!
  •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史上最强崇祯

    史上最强崇祯

    穿越成崇祯,南有李闯逼着上吊,北有鞑清虎视眈眈,且看朕如何以毒攻毒,让东林党统统去死,做一个乱世昏君!东林诸臣:最怕皇帝不要脸!新书《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已发。(普群:1057092116,进V群找管理拉人)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大唐权鉴:李氏王朝家国天下

    大唐权鉴:李氏王朝家国天下

    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本书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
热门推荐
  • 给小可爱的睡前故事

    给小可爱的睡前故事

    愿每一位小可爱每天晚上都能做一个甜腻腻的梦。
  • 重生豪门之霸宠娇妻

    重生豪门之霸宠娇妻

    天堂什么样?地狱什么样?墨伊根本就不用想,脱口就能说个三天三夜,实在是她自己每天就生活在这冰火两重天之中。狡猾的狐狸男,要打造什么精品女人,既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得能文能武,人前装贵妇,床上成荡妇,简直是无耻加八级。第一次见面,墨伊瞪他一眼,扬长而去。第二次见面,墨伊踹他一脚,撒腿就跑。第三次见面,墨伊刚伸手,小胳膊小腿登时就失了自由。本文男女主身心纯洁,一对一,甜宠无度,作者码文,为图读者一乐,具体情节,请末深究。
  • 战争的艺术

    战争的艺术

    安托万·亨利·若米尼(AntoineHenri Jomini,1779.3.61869.3.22),军事理论家,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将军,俄国步兵上将。
  • 流量主持

    流量主持

    “你可知道被兰君娱乐雪藏的人,没有一个能够再次火起来的?”“我知道,但我不后悔!”叶夏肯定的说道。为了报答老连长的救命之恩,叶夏毫不犹豫放弃了他的坦荡星途,当起了家庭主妇照顾老连长的唯一的女儿苏蕾。并且叶夏发誓一定要达成苏蕾的梦想。娱乐圈有兰君娱乐的扼杀,那么就从电视圈主持人开始吧!
  • 长发公主

    长发公主

    当受害者变成施暴者,如何停止血腥的循环?《长发公主》是“玫瑰红”超级神探凯茜·露丝系列作品,开辟了英国罪案侦察小说的新方向。
  • 一品夫人荣宠记

    一品夫人荣宠记

    作为侯府毫无存在感的庶女,上一世的洛简澜被情爱蒙蔽了双眼,最后却被所爱之人灌下毒酒,受尽折磨凄惨而亡!重活一世,她斗嫡母,护生母,前世欺她负她辱她之人,今世她必将百倍奉还!不料惹上闷骚小侯爷,以近乎蛮横的姿态霸占了她身边的位置。然而,这男人白天看着人模人样的,怎么一到了晚上就化身为狼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依依东望

    依依东望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却有无数相似的落叶场景。成长路上,谁都会迷失,面对那些不同时期不同的自己,回想一下,总有些陌生感。而这种陌生感,只会让人手足无措,更加迷惘……
  • 麻烦你给我说清楚

    麻烦你给我说清楚

    村长张远莽上午到乡里开了一个会。主要是听乡长传达到清河县考察高山蔬菜的情况。乡长是个女的,讲话却很有水平,深入浅出,妙语连珠,把会场气氛弄得很活跃。女乡长最后给各村的村长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回去后如何鼓动村民种植球白菜,把马蹄乡发展成县里的第一高山蔬菜基地。村长们都很兴奋,纷纷表态。只有张远莽沉默着,满腹心事的样子。他昨晚上打了一夜的花牌,输了十六块钱。他现在正回忆那两个大和是怎么打错了的,不仅没和上牌还放了别人一铳。他想要是那两牌和了的话,就正负十八块钱,本来应该赢两块的,反倒输了十六块。
  • 男主拯救攻略

    男主拯救攻略

    穿越到星际文明的宁熹光,在挖了三年矿后终于“刑满出狱”。可惜,还没来得及享受自由,就得知恩人傅元帅精神受损,昏迷不醒的消息。英明神武的主脑大人告诉宁熹光,作为与傅元帅基因配对指数最高的星际女性,她需要进入不同世界,对元帅受损的精神力进行安抚、引导,并将他唤醒,暂时将这项任务定名为“元帅拯救计划”。宁熹光:她不过是个体质c级,精神力b级的二级残废渣……
  • 咏笙

    咏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